登陆注册
2027900000030

第30章 名人与养生(2)

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茶,他听说陆羽煎的茶分外清香,便派人四处寻找陆羽,并把他召到宫中,命他煎茶。陆羽将带来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笋茶精心煎后,献给皇帝,果然茶香扑鼻,茶味鲜醇,清汤绿叶,真是与众不同。皇帝连忙命他再煎一碗,让宫女送到书房,给前来做客的陆羽的师父积公去品尝。积公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连叫好茶,于是一饮而尽。他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喊“渐儿(陆羽的字)何在?”皇帝忙问:“你怎么知道陆羽来了呢?”积公答道:“我刚才饮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来,当然是到宫中来了。”上述的传说,虽说难辨真伪,但从此也可见陆羽精通茶艺之一斑。

白居易的养生之道

白居易是唐代士大夫笃信佛教的一位典型。他早在进士及第前后即虔诚地皈依了佛门。佛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他的仕途生活和文学创作都充满了佛家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佛家宣扬的“以出世的精神来入世”在白居易身上得到了最好的注解。他不仅是我国唐代的一位极富才华的大诗人,还是一位养生专家。他性情淡泊,处世达观,养生有道,终年74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堪称高寿之人。白居易的创作颇丰,为后世留下了3000多首诗篇,其中有不少是记述和抒写他的养生经验的,对后人颇有借鉴的意义。他的这些养生诗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淡泊名利

白居易一生淡泊,不求官,不逐利,更不慕虚名。不论是升迁,还是遭到贬谪,他都处之泰然,心平气静,旷达以待。他在《少年问》一诗中写道:“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生动地表现了他心胸豁达,乐观无忧的心境。告老还乡后,亲友们为他的俸禄减半而忧心忡忡,他却在一首诗中很是不在乎地做了回答:“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十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或半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生死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在另一首诗中又写道:“生事纵贫犹可迁,风情虽老未全消。”这些诗更进一步展示出他甘于清贫的乐天精神。

2.喜山乐水

游览山水名胜,娱性强身,是白居易平生的一个大爱好,也是他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的一种健身活动。从中可以获得心旷神怡、清新耳目、养性怡情、壮健筋骨的效果。白居易常常乐此不疲,在他出任杭州太守之时,“在郡六百日,人山十二回”,可见他对游山玩水的浓厚兴趣。他的《题玉泉寺》,很典型地表现了流连山水的情怀:“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足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竹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怀着这种愉悦的情绪游览山水,真是心神宁静,喜不胜收,自然对身体健康颇为有利。

3.自寻乐趣

作诗、弹琴、饮酒、种花是白居易的四大爱好,也可以说是他陶冶性情的主要手段。在《闲吟赠同老者》一诗中写道:“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百事尽除去,尚余酒与诗。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不独适性情,兼同扶衰羸。寄问同老者,舍此安将归。”古代诗人喜欢饮酒,一是因为饮酒可以激发诗情,二是当时流行喝米酒,酒的浓度不高,所以诗人饮酒在当时是很时尚的事。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白居易的晚年生活得很惬意,既能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寻找乐趣,又能知足常乐地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白居易还非常喜欢侍弄花草,每到一地为官,不论时间长短,都要植树种花,营造苍翠烂漫的环境,以资欣赏。“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以待花。”白居易的这种生活的乐趣,能使得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寻求到转移兴奋点的归宿,使得精神的负荷得以释放,性情得以陶冶。

4.修炼气功

常年修炼气功是白居易长寿的原因之一。他练气功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气功功法,常年不辍地修炼,使得他原本虚弱的身体一年比一年健壮,精力也逐渐充沛起来。在他的一首诗中生动地记述了他练气功的过程与感受:“杲杲冬日初,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犹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志所在,心与空虚俱。”通过练气功达到这种“饮醇醪”、“蛰者苏”、“一念无”的感受,自然是一种美滋滋地享受,更何况还达到了“心与空虚俱”的境界,获得了最佳的健身效果。

5.重视运动

白居易也十分重视运动养生,他很喜欢散步,早晨、晚上都要到空旷、绿草如茵的地方去散步。他也坚持练气功,治愈了多年的心气痛和眼痛。《隐几》一诗反映了他练气功时的情景:“身适忘四肢,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形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遣。”他也坚持练习其他养生术,《晨光》一诗就是他叩齿、服饵的真实写照:“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小知识

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

白居易52岁那年,任杭州刺史期满,不想去长安,打算退隐洛阳。他筹钱在东都洛阳履道里,买下一所官僚的旧宅,实现了他“但道我庐心便足”的夙愿。传说,白居易的宅第占地约17亩,其中水面占1/5,竹占1/9,屋占1/3。宅中有两片天竺石,一对华亭鹤,宅中有一园,名叫“大宇寺园”,园内有一池,植竹千余竿。但宅第刚收拾好,朝廷又诏令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之后数年,虽间或归洛,与朋友交游,但都时日不多。直到58岁那年,白居易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他感慨以歌:“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从此,一直在洛阳居住达18年,直至病死。

苏轼的养生之道

苏轼生于1037,卒于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作为宋朝文坛第一人,除了他文采优美高旷,气势或雄浑,或温柔,或大开大阖,或细致绵密,令人动容之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因素,是他的作品往往含藏了非常深刻的禅意。

苏轼与佛教关系密切。苏轼之接触佛教,至少可以上溯至他十来岁之时,据《苏轼诗集》载:“君(苏辙)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栾城后集》卷二一《书白乐天集后二首》也说他“少年知读佛书,习禅定。”而苏轼于禅宗则是情有独钟,并对他影响深远,历久而弥真弥坚。禅宗透脱无碍,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使苏轼在种种危难困厄中仍能保持通脱无碍的姿态和积极乐观的信念。因此他在《东坡居士过龙光留一偈》中盛誉禅宗:“所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苏轼一生的政治生涯坎坷,两次遭遇重大的人生变故,多次被贬谪,最远曾被贬官至琼州(海南岛),饱尝艰险困厄。然而,他直至晚年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佳作层出,寿近古稀,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苏轼注重养生养性。苏轼在多次的贬谪生涯中,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处世心态,并研究养生之术,力行养生之法。

以下是苏轼的养生经验:

1.科学饮食

苏轼虽然对美食很感兴趣,但对饮食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他有着科学的饮食习惯,《东坡志林》记载:“东坡居士自今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感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不拘昼夜,坐卧自便,惟在摄身,使如木偶”,苏轼的“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宽胃以养全”的做法,与现代人提倡的“吃七八分饱利于健康”的说法是一致的,和现代养生理念相符。

2.注意保健

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地黄芪门煎,酌饮蛤蜊酒;常饮茯苓面,常餐杞菊肴。”这是介绍了他自己食疗健身的措施,黄芪、蛤蜊、茯苓、枸杞、菊花都是大补的中草药,或煎黄芪汤,或喝蛤蜊酒,或吃茯苓面,或饮杞菊茶,都能健体强身。当时医学并不发达。苏轼能接受民间的保健经验,堪为难能可贵。

3.淡泊名利

苏轼认为,人活在世上,不要去追逐功名利禄,不要留恋官场富贵,也不要将荣辱得失看得太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观。因此应将精神从追逐身外的名利等物欲中退出来,用于维护自身健康,以淡泊名利为贵。

4.多做运动

人要想健康,就不要贪图安逸,肢体不劳,而应多运动,比如说以步行来替代骑马或乘车。多运动可活动筋骨、通畅气血、强身健体、益寿延年。著名养生家华佗也提倡人体应该多活动,他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涌,病不得生。”

5.愉悦精神

苏轼十分重视精神的保养,他在谈及自己养生的诗中写道:“盘腿擦涌泉,闲坐观菖蒲。”有一句是写闲来无事时按摩涌泉穴。这个穴位被称作是长寿穴,能够清热开窍,胶济心肾;后一句是说闲暇之时观赏一些“碧玉碗盛红玛瑙,青盆水养石菖蒲”之类的赏心悦目、宜人心胸的景象,能化解思想的负荷,使人心无烦恼,气定神闲,享受人生的乐趣。

6.游乐行走

苏轼认为,人要养生就应做到“游乐多行走”。苏轼深谙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他特别喜欢出外游览观光,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还以游乐观光的心得,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他的写景诗堪称佳作,这与他行万里路是有直接关系的。苏轼爱行走,喜欢散步,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还收集了创作素材,活跃了创作的思维,这是一石三鸟的事。

小知识

苏轼静坐法

苏轼的养生方法虽然很多,但他坚持最久且颇见成效的还是静坐调息法。方法如下:时间不限,选一处安静的地方,端身正坐放开衣带,使全身放松。两目垂帘,似闭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搅几次,同时张口吐出浊气,再从鼻孔吸进清气,这样十四五遍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叩齿数次,舌抵上腭,静静地数呼或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再由十数到百,一定要专心,记清数目。这样坐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不想再坐,可以先放松手足,然后再缓缓起身。如此长期坚持,必可使身体健康无病。

朱元璋的养生之道

明太祖朱元璋与佛教的因缘由来已久。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在朝廷设僧录司官,统领全国佛教。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还规定僧人的服装:禅僧茶褐常服、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红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绦浅红袈裟;僧官如之。唯僧录司官,袈裟、绿文及环皆饰以金。他撰写的《皇陵碑记》碑文中记载他经历“空门礼佛,出入僧房”。朱元璋登基定鼎以后,“托身于寺四年,常思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也是一位胸怀韬略的大军事家、政治家。生于1328年,卒于1398年,寿终于70岁,这在古代帝王将相中,是不多见的。他之所以长寿,与他善于怡情养性,修身健体是分不开的。

以下是他的养生之道:

1.喝“长寿汤”

贾铭是一位养生学家,生于南宋末年,经元代至明初。贾铭对饮食养生很有研究,甚有心得,并身体力行,享年106岁。朱元璋闻知贾铭是一位养生有道的老人,特意召见了他,询问长寿方法,贾铭回答说:“无它,只是注意饮食而已。”同时,将他所著的《饮食须知》一书呈现给这位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这是难得的老寿星的养生体会,乃令左右详加研究,并嘱咐皇家膳食照此办理。

2.弈棋养性

朱元璋怡情养性的方法主要是弈棋与垂钓。他常弈棋以寄兴,垂钓而忘忧。在南京莫愁湖公园内有一座明代建筑的“胜棋楼”便是当年朱元璋与魏国公徐达经常对弈的地方。朱元璋的棋艺略逊于徐达,但徐达常有意失子,使朱元璋每弈必胜,朱元璋知道徐达是让他的,便对徐达说:“弈棋如同上战场,朕望卿尽管施展高超绝技,那样,朕即使输了,也是高兴的。”徐达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既要使朱元璋输棋,又要叫他输得高兴。徐达便施展绝技,初时两个人互有胜负,到最后结局棋盘上的棋子赫然排成了“万岁”两字,朱元璋定睛一看,便什么也明白了。他感到高兴,自知输了棋,却获得大吉大利的好运气,称赞徐达在疆场上是屡战屡胜的名将,在棋盘上也是技艺超群的英雄。伺候便将两个人弈棋的地方取名为“胜棋楼”并赐予徐达所有。从这个故事中也足见朱元璋对弈棋的兴趣,并将它作为一项怡情养性的好方法。

3.垂钓怡情

垂钓可以陶冶身心,丰富生活内容,它是调节内在平衡的良方,治疗诸多慢性疾病的妙药。从现代科学分析,人们在江、湖、河、海之畔垂钓,空气新鲜,环境幽静,可以吸取大量富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垂钓需要松弛、悠闲、平静的心境,要排除杂念,忘却烦恼,专心致志,它与太极拳、气功活动要求放松、入静、意念专一是相同的。朱元璋喜欢钓鱼,也常把钓鱼作为自己消除不良情绪的一种方法。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朱元璋与解缙一起到御花园中池塘里钓鱼,解缙钓技好,不多久便钓了好几条鱼,而朱元璋却纹丝不动,便有点不耐烦起来,解缙为了使朱元璋高兴,便笑着对皇上说:“启奏万岁,那小小的鱼儿,是十分机灵、识理的小东西。”说着,便又随口念了一首《钓鱼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水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元璋一听,顿觉自己至尊无上,心中烦恼便烟消云散了,便提着钓竿与解缙一起回宫。

小知识

《健身养生歌》

面常擦,血脉流畅,容颜光泽;目常揩,视物清晰,眼疾不染;耳常弹,听力敏锐,耳聪不鸣;齿常叩,齿坚牙利,下龋不松;背常暖,肺官强盛,寒咳不犯;腹常摩,运化如常,胃肠功佳;足常搓,祛风除湿,步履矫健;津常咽,宜通百脉,益寿延年;发常梳,气血流畅,脑聪发健;浊常呵,吐故纳新,身强体壮;肛常提,扶正固体,长寿有望;皮常干,外卫强固,皮疾不犯;睡常屈,固本益精,全身安然。

陆游的养生之道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历经坎坷,饱经风霜,但活到了85岁,还耳不聋,眼不花,能到山间捆柴草,在我国古代文人中可谓高寿了。他晚年曾作诗云:“养生如艺树,培植要得宜。”并写了许多有关养生的诗。这些诗对现代人的修身养性仍然颇有裨益。

陆游的诗歌有大量关涉佛教的作品。他对佛教的涉及,一方面是因为宋代所具有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杂糅的时代风气。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人生的坎坷和世路的艰难,使陆游不得不借助佛教自我解脱的精神追求,用禅悦来打发时光,排遣胸中的苦闷。

陆游晚年幽居山阴(今浙江绍兴)鉴湖边,摆脱了私情杂念,保持心情舒畅,尤注重旷达和闲适。他常用的养生方法大致有:

1.素食法

多吃蔬菜,力求清淡,其有诗云:“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又有“羔豚昔所美,放斥如佞。淖糜煮石泉,香饭饮瓦甑。采蔬撷药苗,中幂相照映”。那时,他三餐食粥,菜肴以素为主。粥有淡粥、菜粥和豆粥。他认为豆粥味道最好,陆游食粥之法甚为独特,他有时早晨起身后,无所事事,只管食粥,吃饱了又卧床安睡。“粥罢重投枕,灯残起读书”便是他这段生活起居的写照。对蔬菜、萝卜、山药等等,诗称“食常粪芋已忘肉”。

2.扫地法

同类推荐
  •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肺气肿系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气腔增大,并伴有腔壁破坏性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及灶性肺气肿等。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常见,它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的肺脏充气过度和肺容积增大的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多年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尘肺、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等,凡能引起细支气管炎性变化使气道阻塞,都可引起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 农村内科常见病防治

    农村内科常见病防治

    本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神经内科、精神及心理疾病等章节,共计75种内科常见疾病。
  • 中医小知识

    中医小知识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本书中以中医的角度解析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良性前列腺增生、乙肝、高血压、高脂血病、特殊类型前列腺炎的常识及预防、保健与治疗。
  • 千万别这么吃

    千万别这么吃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营养、吃科科学、吃得有品位,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告诉人应该吃什么、该如何吃,尤其指出了种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饮食习惯。这本书的内容对每个人都有用,当你面对美食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千万别这么吃!”你知道怎样饮食才能获得健康吗?你清楚你的身体里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吗?你了解餐桌礼仪吗?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吗?本书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的诠释“吃”,引领你去走近饮食、了解饮食、透析饮食,向你展示吃的文化,吃的科学。以这里为起点,吃出你的健康来,吃出你的品位来。拥有它,你将拥有美丽和健康;翻阅它,你会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从而受益终生。
热门推荐
  • 情深折寿

    情深折寿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舍得也好,不甘也罢终究会随着一股风飘散在角落里。暮然回首已过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唯有深夜独自回忆。终有老去一天,怕那时想记得记不住,想忘的却刻在脑里,特此写下此先说。
  • 我们不要伤心了

    我们不要伤心了

    从第一次逃课在楼道遇见开始,简云泥单恋了宋之遥整整五年。五年的仰望时光里,他身边的女孩换了一拨又一拨,却从来没有轮到过她。在云泥的看来,宋之遥是游走在暗夜里的王子,不会真正为谁停下,默默地守护便是离他最近的相处方式。不料,富家女苏寻的强势介入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原本平静的生活开始天翻地覆。与此同时,校草聂斯年也突然卷入了她凌乱的世界,替他挡下所有流言冷箭……伤害与治愈,打击与救赎,一切来得太快,快得更像是一场预谋……有的人,你想要追逐,像候鸟永不停息。有的人,却一心等你驻足,从不言弃。漫长的青春期里,爱情像一场重感冒,疯狂肆虐,猝不及防。悔恨如荆棘疯长,我们的伤心却还如此漫长……
  • 回首你已远走

    回首你已远走

    18岁那年,韩雨薇遇到了生命中应该遇到的三个人,她的好朋友司蕊,是另一个她自己,她们承诺永远相亲相爱;她的初恋王乐程,是她最爱的人,使她明白了爱的感觉,也有了痛的领悟;另一个男生王子,或许是最爱她的人,默默跟在她身后想要一生守候,却终于慢慢渐行渐远……时隔15年,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四个人,是否能真的从此柴米油盐平淡从容?
  • 忘不掉的街和舞

    忘不掉的街和舞

    五彩斑斓的霓虹灯下,洁娇小的身躯如同妖娆绽放的青蛇,被刺眼夺目的灯光照得发着青涩的光……
  • 好冷我能蹭个热度么

    好冷我能蹭个热度么

    “姐姐,给口烫水喝吧.....”陆和平在大街上抱住了一位美女的大腿,可怜巴巴。“姐姐没有烫水哦。”这位美女微微一笑。“没关系。”陆和平十分干脆地从背后的旧冰箱里拿出了一个破电热壶。“我这有工具,给我蹭点热度,我来烧。”
  • 爱与轮回

    爱与轮回

    谈啸是一名极度爱好旅游探险的人,有一天,他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些东西。跟着脑中的线索,他终于找齐了所需的东西。可惜这些东西却毫不留情的将他送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个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暴力,剑与魔法同时存在的世界。经过令人印象深刻的适应期后,谈啸必须为回家创造条件。他不知道如何回家,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所以,寻找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绝对力量的神,魔的道路便由此产生...一切有因就必有果,原因慢慢的出现了,而结果...
  • 荣耀之魔瞳

    荣耀之魔瞳

    在吕小驴的眼中,王者峡谷中的战争迷雾消失不见了。韩信在打红爸爸?不好意思,我小卤蛋收下了。残血还在浪?看我百里守约一枪轰杀。草丛三婊?不存在的,那谁,扔个大进去。“这B绝对开挂了,举报举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理论与史学·第3辑

    理论与史学·第3辑

    本书为连续出版物.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史学理论,着眼于中国历史的重大学术问题,提倡学术争鸣,以繁荣和推动历史科学的健康发展。本书主要刊载史学理论、中国历史研究、历史文献学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内容)如下: (一)史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历史学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 (二)中国史学史。包括中国传统史学、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发展的研究。 (三)历史文献学研究。 (四)中国古代史研究专题。 (五)史学评论。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关学术问题的争鸣,以及中国历史学领域内相关前沿问题的讨论。
  • 强悍傻妃

    强悍傻妃

    ★慕容浅苏,本是“痴傻呆笨愚”五绝占尽的庶出女;凌云,21世纪女强人,智慧,心机,手段样样不缺。一朝穿越,灵魂转世,变化翻天覆地。斗女人,斗男人,斗小孩,斗老人,斗天,斗地,能斗的不能斗统统都不放过!家斗,宅斗,宫斗,要什么斗就有什么斗,只怕你们不敢斗!傻女如何变得强悍,人人嫌弃的痴傻庶女如何成强势王妃?------【精彩片段之一】------“说,你们来做什么?”瑞王气不打一处来,瞥了一眼眼前的两人,心中恨恨。“退婚!”------【精彩片段之二】------“好,本王看你也甩不了什么花招!”瑞王讪讪地接过锦盒,“如果你承认自己配不上本王,本王就考虑考虑关于退婚的事,如何?”“不好意思,这件事不由你说了算,瑞王爷!”慕容浅苏一声冷笑,“我已经派人张榜示众了,所以王爷您已经成为了苍月国第一个被女子退婚的男子。以前是你不屑于我慕容浅苏,可今天是我嫌弃你!”面具之下的眼眸中带着异样的神彩和捉摸不定的光芒。------【精彩片段之三】------“别打了,快别打了,别…”还不等二夫人说完,二夫人已经死死地压在了三夫人的身上,大夫人的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二夫人的身上,而三夫人则拼命地拽着二夫人的头发不放。“你打我!”二夫人抬起她那张愤怒不已的脸朝着大夫人的脸就是一拳,好心来劝你们竟然打我,二夫人心中的火苗蹭蹭蹭地往上涨。大夫人先前是懵了,这会儿被二阴鬼狠狠来了一个面罩心中的怒气更甚,直接朝着二夫人一个狠狠地巴掌,打得五个红红的手指印清晰可见。“啪”地一声脆响,紧接着三夫人也毫不留情地朝着二夫人一个耳刮子,“谁不要命了,压得你姑奶奶连气都踹不过来了?我打死你!”三夫人此刻早就已经发丝混乱得跟女鬼似的,被大夫人打得眼冒金星,脑袋稀里糊涂地完全分不清楚对手是谁,只见着一个人就打。“你个贱人!我打死你们!”二夫人朝着大夫人和三夫人那是拼了命的打啊,什么新仇旧恨就通通一起算了,打的那是不亦乐乎!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就这样厮打在了一起,在那满身污泥的庭院中扭打撕咬,简直就像是野兽哪里是什么名门贵妇!=======【云】======请点击【放入书架】,多多收藏,多多留言,多多支持!亲们,赶紧用钻石和花花砸云吧(乞求打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