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7900000032

第32章 名人与养生(4)

林则徐早年进入仕途,有缘得闻佛法,即深信不疑,亲书小册经咒,随身携带,虽政务繁冗,坚持课诵,行持诚笃,终生不变。二十余岁时,经人推荐在福建巡抚衙门幕府工作(相似秘书工作)四年。当时任巡抚的张师诚,号兰渚,是一位提倡净土法门、解行俱佳的佛教居士。曾编著《径中径又径》一书,选录有关净土宗的精辟论述,按信、愿、行分类编辑,简明切要,流传至今,被视为净土宗一本最佳的读物。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对此书评价颇高,说:“如《径中径又径》一书,采辑诸家要义,分门别类,令阅者不费研究翻阅之力,直趋净土壸奥。于初机人,大有利益。”

林则徐最善用的养生方法就是用格言提醒自己。格言提醒有益中老年健康。由于有其简洁明了易记的特点,为相当多的中老年人所喜爱,是中老年人心理养生的重要方法。好的格言可使中老年人受益匪浅。按照格言提醒,以致按照格言控制自己的言行,不但可使自己的心理永远健康,而且可使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顺心如意。如:“找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表明多与朋友谈心聊天倾诉烦恼可以排除愁郁,有益心理健康。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将格言作为调节情绪,保健强身,调节心理的主要手段。

林则徐初到广州禁烟时,一些腐败官吏百般阻挠,使他的情绪波动很大,怒不可遏。但他知道暴怒无济于事,还可能给那帮腐败官吏找到攻击他的口实。于是,他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写了“制怒”二字挂在墙上,作为警句告诫自己。每当要发怒时,就注视墙上的“制怒”条幅,将怒气压下去。

有益中老年人养生的格言多种多样,如“枪不擦不亮,身体不练不壮”,说出了锻炼对身体的重要性。“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开门见山地点明了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指出了茶水泡饭的弊端。至于像“今天笋子明年竹,少年体壮老年福”、“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进补如用兵,乱补会损身”等等这类谚语、格言,既幽默贴切,又耐人寻味。还有许多谚语规劝人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如:“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无事勤扫屋,强如上药铺”等,皆有利于增进中老年人的健康。

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可使机体各种内脏功能健康地运转,增强抵抗力;急躁易怒、孤僻郁闷、沉默寡言、多愁善感,对身心健康不利。针对这方面的谚语有“笑口常开,青春常在”、“心宽体胖”、“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等。这些有益的谚语颇值得回味和借鉴。

小知识

林则徐教子成才

林则徐以禁烟抗英的壮举而震撼世界,也因治家严谨、教子有方而被人称道。他为官常匹马上任,把妻子留在家乡,平时教育子女通过鸿雁传书。封建社会把读书看得很重,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林则徐却不然,一方面教子要“敬师勤读”;另一方面教子学种庄稼,向儿子灌输“农民为世间第一等最高之人”的思想,督促他们“黎明即起,勤学稼墙”,可谓用心良苦。古时读书人多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流,林则徐强调“读书贵在用世”,即读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作出贡献。他告诫儿子既不能“只读死书而全无阅历”,也不可“阅历深,而才学薄”,而要做到读书和实践并重,指望儿子既有真才实学,又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湖南双峰县(原属湘乡县)荷叶乡人,清末著名中兴名臣,谥文正。他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一生兼收并蓄,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这就是他超出常人的一个重要地方,为他人格修养的圆满完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自幼聪颖好学,16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由此可见,他的读书科考之路是较为平坦的。他虽然饱尝了“十载寒窗无人问”的艰辛与孤寂,但那时由于心高气旺,没有注意到身体的文弱会对他的事业有什么影响。只是他读书太过清苦,常感“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这一症状,以后由于他承担的事物愈来愈繁重,成了一生都困扰他的痼疾。他也因此认识到了保健身体的重要性。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六月,曾国藩曾大病一场,病愈后,他在诗中留有“艰苦新尝试保身”之句,说明他自此认识到了保健身体的重要性。此后,逐渐形成了他的养生观。

1.重视自然调养

“治身当以‘不药’二字为药”。曾国藩自小受祖父“不信医”训诫的影响,反对动辄用丹药治疗。这大概是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太差,人们对庸医误人戒惧甚深的一种心理反映。他在寄给儿子的信中说:“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静调养,不可妄施攻治。”曾国藩晚年,政治思想崇尚无为,他的养生观也崇尚无为,注重自然调养。

2.勤于劳作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曾国藩一生心力劳苦,做事认真踏实,自创“五到”之说。他以勤自励,以苦为乐,说:“君子有三乐”,把“勤劳而后憩息”作为三乐之一。当时大局维艰,只有勤,才可求得一己之心安;才能强健筋骨、磨炼意志,进则可以为国家尽忠尽力,退亦可以保持自己身体之康泰。他说:“古时圣君贤相,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曾智慧而长才干……勤则寿,逸则亡。”可见,勤奋做事、心力劳苦是他一生努力实践的核心内容。

3.重视食眠

“养生之道,当于食眠二字悉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也。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片刻亦是摄生矣。”曾国藩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纪泽身体亦弱,事教以专从眠食二字上用功。眠所以养阴也,食所以养阳也。养眠贵有一定时刻,而戒其多思;养食亦贵有一定时刻;而戒其过饱。”眠食得法,食甘梦甜,这可说是从生理上进行保养。吃饭睡觉虽是小事常事,但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这也是曾国藩做事喜从平时用功的体现。

4.勤于读书

曾国藩提倡养生首先要养心。养心的一个途径,就是“读书养我浩然之气”,做到心中坦然,精神愉快。曾国藩多次强调读书对养生的作用。他的两个儿子纪泽、纪鸿体质较弱,曾国藩劝他们多读并多临摹颜真卿、柳公权的字,希望以其丰腴的墨气、坚韧的骨力,变化他们的生命气质。他还希望他们在吟诗作字、陶冶性情时,学习陶渊明的冲淡之味、潇洒胸襟……也就是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达到养生目的。

5.懂得制怒

曾国藩的中厅堂悬挂有八本堂匾,其跋云:“养生以少恼怒为本。”这种养生思想是他多次在家书中强调的,与兄弟说,与儿女说,可见曾国藩的重视程度。易生恼怒,不仅是一般人的情感态度,也是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的,是一个需要汲取的教训。曾国藩告诫家人,要像佛家所说的那样,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遏抑肝火,不使它过分炽烈,节制血气,不使自己的嗜欲戕害自己的身体性命。去怒,也是为了养心,减少了愤怒,心中也便安泰平和,豁达从容,充满虚明之气……这对我们现代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6.喜好诗书弈棋

“每日临一百字,将浮躁处大加收敛。心以收敛而细,气以收敛而静。十字有宜,愈深,于家也有宜。”曾国藩对书法的兴趣一直浓厚,是晚清有名的书法家。他把写字作为培养忍耐功夫、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曾国藩还酷爱围棋,围棋帮他在繁忙的军务政务之余转换脑筋,放松精神,还在危机紧张时刻镇定情绪、收敛心身。

小知识

曾国藩与盗贼

曾国藩小时读书十分辛苦,为了把文章背下来,他常常熬夜。一天夜里,一位盗贼到曾家行窃,等了好久,曾国藩还在反反复复地背同一篇文章。他不入睡盗贼就无法行窃。盗贼等不及了就隔窗破口大骂,说:“你还有完没完?就这么一篇短文章还背不下来!我听你背书耳朵都磨出硬茧子了。你小子听着,看大字不识的盗贼我给你背一遍。”说罢便一口气把那篇文章背完,然后扬长而去。后来,功成名就的曾国藩始终忘不掉这件事,他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并不聪明。要是聪明如盗贼者也走正途,那朝廷大臣哪里会轮得到自己?于是他更加发愤读书。其实,读书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学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养生方法。

同类推荐
  • 这样做不失眠

    这样做不失眠

    在许多城市,超过70%的人在零点以后才人睡。只要你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早晨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大多数人都在打瞌睡,这说明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消耗。长此以往,人身体的能量就会被透支,免疫力就会下降,各种疾病就会悄然来袭,因此,大家要尽可能保证睡眠时间,不要给健康留下隐患。
  • 手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手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手掌作为与人体各系统联系最为密切的器官,能自然、准确、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的活动状况,成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反映出人体尚未公开暴露出来的种种潜在疾病。人的脏腑器官在手上几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地方,可以通过这些反映部位上气色形态的变化看出人身体的各项机能。
  • 中老年女性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中老年女性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中华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皆有“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药食同源的说法,这是炎黄子孙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在历代宫廷养生中,“食养”的地位,堪称重中之重。饮食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今天,简便有效的饮食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
  • 专家解读化验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解读化验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解读化验报告(升级版)》按上海市《医技诊疗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表》遴选了常用且收费的检验项目约350项,主要包括用于临床疾病筛检的常规检验项目和临床疾病诊断的确诊检验项目。《专家解读化验报告(升级版)》由胡晓波主编,编写力求简明扼要,并在易于阅读和理解上下功夫,着重介绍常用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标本采集要求和临床价值等方面,便于广大非医学专业背景的读者能够了解检验的基本知识,而对医学专业人员能有所参考,以适应患者、医师、检验和护理人员的需求。
  • 细节决定健康:影响健康的118个家庭生活细节

    细节决定健康:影响健康的118个家庭生活细节

    本书从人们最常见、接触最密切的诸多生活方面的细节入手,揭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您一起探寻健康之道。例如,怎样正确地使用洗涤用品,哪些食物不宜多吃,家庭装修如何实施才不会影响健康,哪些活动有益于健康,哪些行为有损于健康……让我们从细节中寻找健康,从细节中呵护生命,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
热门推荐
  • 都市超凡医神

    都市超凡医神

    小农民混花都!会医术!会一切!
  • 云中之草破于林

    云中之草破于林

    都说今生的有缘相见都是几千万年前的多少次的回眸。我的前生,今生,下一世,都是你。奈何桥前有一家客栈,客栈名曰“孟婆客栈”,老婆子店里的酒叫孟婆汤。“姑娘,看你满面愁容可是有什么忘不掉的伤心事?”“没事。”女子抬头,扯了扯嘴角笑着,“婆婆,可以给我来杯孟婆汤吗?”“想清楚了就好。”老婆子转身倒了一杯酒递给女子。喝了这杯孟婆汤,就可以忘记今生安心投胎了。舌尖轻舔,辛辣中带了些苦涩。正要一口喝下,被子就被人夺了去,“啪!”陶瓷杯就被打碎在地上。“你干嘛啊?!”女子心疼地看着地上打碎的酒杯和酒,眼泪溢满了眼眶。“我不允许你忘记我,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许。”“……呜呜呜……我的酒……我不管你赔钱。”“那我把我赔给你了,永生永世都是你的。”“我不要,我要钱!!!”
  • 风情女谍秘史

    风情女谍秘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德、日等国为了不同的利益,向敌对国甚至盟国派遣了大量特工以获取情报。其中有一批女间谍,她们或清丽可人,或妖艳性感,或本领高超,本书从当时众多的女间谍中选取了最具影响的十位女性,以纪实的方式加以客观记述。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视剧里的任务

    影视剧里的任务

    一段稀奇古怪的人生之旅。《亮剑》解决李云龙的难题,意大利炮拉出来。《征服》华强,做个亿万富翁好不好?《闯关东》见证一段历史,民国的岁月。《大人物》我就喜欢看你想嚣张,又嚣张不起来的样子。《潜伏》体验谍战生涯,潜伏下去。《神话》胡戈,来跟你抢戏份了。欢迎加入《影视剧里的任务》讨论群,群聊号码:779—224—088
  • 将门农女

    将门农女

    她穿越而来,却重生到刚被抄家被贬,一切还没有发生之时,她的穿越,难道就是为了再次体验一番前身上一世的悲剧吗?不,她绝不认命,哪怕这是命,她也要逆天而行,改了这天命……生活,就是生下来,然后努力的活下去。退婚,种田,经商,学武,养儿子,寻找儿子他爹,追查前世被渣男一家灭门的真相,调教保护家人一个都不能少,低调发财强大才是王道。昔日的娇娇大家闺秀,经过三年的淬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一身深不可测的武功成为了江湖上名列前五的神秘高手。于是乎,她悲催了,面对原本众多妖孽的,腹黑的,冷酷的,狡猾的,呆萌的各色美男,还没有等她来挑选,魔头来了……
  • 篮球梦之名扬四海

    篮球梦之名扬四海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原本平凡的孩子怎样靠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世界之巅的。
  • 愿与你手执蔷薇

    愿与你手执蔷薇

    裴煜辞一直护着他心心念念的女孩。直到他决定住到她对面……“裴大神你这样死缠烂打好吗?
  • 戏骨多秋

    戏骨多秋

    佛前冷盏茶,粉面披肩妆,一眼念清秋。人前慈花怜,身后诡谲涌,不知世人鬼面蛇心,不念通天晓地识意,不愿叹尽人间雪月。谁言戏子多秋,皆曾戏言骨中性生寒,亦称冷暖不自知无情锁月桐。他是地狱中来自天堂的一缕光,引着来人仰头张望。她曾是黑暗中堕落的邪魅,魅惑众生,勾引来人一心向恶。他曾是神佛,她曾是邪魔;他曾一心向善,她曾一心向恶;他曾为善屠尽恶人,她曾为恶护尽恶人。他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她说:放下屠刀,我也成不了佛,我已是邪魔!万劫不复了。他说:放下屠刀,我陪你成魔可好。一个是皇孙贵胄,位极天尊的神子;一个是卑贱如泥,辗转红尘的戏子,两人本不是同个世界的人,却纠缠不清。不知是他误入了她的镜花水月,荡漾了寒潭心湖,还是她撩拨了他的一池春水,拂乱了清风明月。一面是自己生而为神固守的信条,一面是打破天道规则为爱逆天的执念,他将作出何种选择,他又能否融化她心上的冰雪,与她携手白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