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200000011

第11章 《诗经》汇通三题(《关雎》《葛覃》《卷耳》)(5)

在末章中,困扰经师们最大的就是“归宁父母”一句。大约魏晋以降,一般经师都把此章看作是对女子出嫁后准备回家省亲的描写。依常识,依诗文本,这是最通顺、最合理的解释。在生活中,一般女性回娘家后都要住一段时间,自然需要收拾好衣物,似乎这在逻辑上也是很通顺的。然而此解释却遇到了两个难题,第一是关于“归宁”之礼的。从诗中所反映的情况看,这个女子的身份应当属于贵族小姐,因为如果把“师氏”视为保姆的话,一般平民是不可能有师氏的。如果说是贵族女子,其所嫁为王侯之家,则“归宁”又受到了种种限制。如《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何休注说:“诸侯夫人尊重,既嫁,非有大故,不得反。唯自大夫妻虽无事岁一归宁。”惠周惕《诗说》言之甚详,其云:“《葛覃》之诗曰:‘曷澣曷否,归宁父母。’言女子之适人者,有省父母之礼也。《泉水》、《蝃蝀》、《竹竿》之诗曰:‘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言女子之适人者,不得复省其父母兄弟也。两者抵牾如此。而《春秋左氏传》曰:‘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赵匡曰:‘诸侯之女既嫁,父母存,则归宁;不然,则否。’《谷梁传》曰:‘妇人既嫁,不踰竟。踰竟,非礼也。’又各自为说如此。而毛氏传诗,以为后妃之父母在,故得归;卫女之父母不在,故不得归。其在与不在,无论荒远不可据,就令可据,则诗止言‘远兄弟’可已,何以并及父母而一再言之不已也?且《昏礼》、《昏义》亦当载归宁一条,着其仪节云何,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类,不应详于未昏之前,而略于既昏之后,如此其疎脱也。愚尝求之孔子之意,而知归宁之说非也。于何知之?于《春秋》知之。《春秋》庄二十七年冬书‘杞伯姬来’,左氏曰:‘归宁也。’杜氏曰:‘庄公女也。’庄公在而伯姬来,则正与归宁之礼合,而《春秋》何以书而讥之?以此知归宁之说非也,不宁惟是。

《春秋》桓三年书‘齐侯送姜氏于讙’,庄二十七年‘公会伯姬于洮’,皆讥也。齐僖于姜氏、鲁庄于伯姬,父子也,父之于子,犹不可送焉会焉,况女之来归于父母乎?以此知归宁之说非也。”据惠氏所言,“归宁”是不大合于礼的,诗所言“归宁父母”自然难解释为回娘家省亲。第二,汉以前,未曾见将此处的“归宁”认作是女子省亲的。《毛诗序》前言“后妃在父母家”,后言“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归”显然指的是出嫁,言出嫁后则可以安父母之心,并可以其妇德纯化天下风俗。《毛传》释“言告言归”之“归”为“妇人谓嫁曰归”,而于“归宁”只释“宁,安也”,于“归”则无说。这表示“归宁”的“归”,与“言归”的“归”同训,而不能释为回家探望父母。《毛传》中有“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九字,与《诗序》及传前后文相矛盾,段玉裁《毛诗故训传定本》以为此九字为后人所加。此说很有见地。郑玄笺序“可以归安父母”说:“言嫁而得意,犹不忘孝。”“嫁而得意”释序“归”字,“犹不忘孝”释“安”字。而于诗“归宁父母”句则不加解释。这说明郑玄与毛氏及《诗序》的意见是一致的,都不认为“归宁”是“省亲”。关于这一点,臧庸《拜经日记》有解释云:“《序》曰‘后妃在父母家’,又曰‘则可以归安父母’,文同则义无不同。果有异义,郑当笺出。今郑云:‘可以归安父母,言嫁而得意,犹不忘孝。’是郑氏之以归为嫁,以父母为后妃之父母,考之序而可见。又案:《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笺》云:‘未见君子者,谓在途时也。在途而忧,忧不当君子,无以宁父母,故心冲冲然。’‘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笺》云:‘始者忧于不当,今君子待己以礼,庶自此可以宁父母,故心下也。’此《笺》一曰‘宁父母’,再曰‘宁父母’,即曰《葛覃》‘归宁父母’之经。本章《笺》云:‘言常自洁清,以事君子。’谓嫁而见当於君子,则可以安父母之心矣。”何休《公羊传》注“大夫妻岁一归宁”之说,唐徐彦疏说:“案《诗》是后妃之事,而云大夫妻者,何氏不信毛叙故也。”徐璈《诗经广诂》遂将此定为《鲁诗》之说,并引蔡邕《协和婚赋》“《葛蕈》恐失其时”而按之云:“赋意盖以葛之长大而可为絺綌,如女之及时而当归于夫家,刈濩汙澣且以见妇功之成也。故与《摽梅》并称。是亦士大夫婚姻之诗,与何氏为归宁非诸侯之礼者义同,鲁家之训欤?”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从徐氏说,以为《鲁诗》以此为大夫妻归宁之作,其说实不可从,因何休是解释礼,而非解《诗》。《鲁诗》派学者王符所著《潜夫论·断讼》云:“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不枉行以遗忧,故美‘归宁’之志。一许不改,盖所以长贞洁而宁父兄也。”“归宁之志”即指《葛覃》诗的“归宁父母”。而所谓“长贞洁而宁父兄”,即由“归宁父母”一义而来。如此则知《鲁诗》也不以“归宁”为省亲。《说文》引诗作“以妟父母”,学者或以为此为齐、韩异文。如此看来,齐、韩两家中,也有不以“归宁”为省亲者。释“归宁父母”为“探望父母”,当是《诗经》有关的背景传说消失之后的观点。

从“归宁”一词意义的变化,似乎也可看出些问题来。“归宁”,在《史记》、《汉书》中都没有出现,到《后汉书》中出现约七次,《光武十王列传》“下诏曰:礼伯父归宁乃国”,此指诸侯归国;《陈重传》“同舍郎有告归宁者,误持邻舍郎绔以去”,此指官员还乡。《列女传》“夫亡无子,归宁于家”,此指被夫家遗弃回娘家。又同传载蔡琰骚体《悲愤诗》言:“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此时蔡琰父母已亡,此归宁是指回乡。其余三处则指女子省亲。《晋书》中出现三次,《北史》中出现七次,皆指女子省亲。这从侧面反映了“归宁”被解释为女子省亲,大约是魏晋以降的事了。

诗说

这是一首葛藤的赞美歌,因而前两章主在写葛。首章写春天葛藤长势之茂。葛藤蔓延在山谷间,渐渐伸长壮大,呈现出一片青翠。黄雀婉转的鸣叫声,更使山谷间生机盎然。美丽的春景增添了诗篇欢快和乐的气氛。第二章写葛成熟后的情景。人们将葛割下、煮治、纺丝,织成精粗不一的各种布料,以及做成各种服装。在这里葛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此关于葛的赞美似乎已到尽头,不必再说。第三章却笔锋一转,写人对葛衣的爱惜,于诗中织进了人的故事:女孩学习了治葛的全套本领,又向女师请教为妇之道。女师教给他勤俭为妇的道理。故她不务鲜华,清洗旧衣,并将衣物打点得利利索索,学会了为妇之道,便可以嫁人了却父母的一桩心事了。“害澣害否”反映了葛布衣服不是一件。从女孩清洗旧衣以及从众多衣服“害澣害否”的选择中,进一步体现了葛布对人生活的意义以及人们对葛布的喜爱。

由此我们推测这首歌子,当是配合着舞蹈,由女子来表演。收葛、治葛、绩麻、织布、成衣、澣衣全过程都要表演出来。诗篇以缓调起,用急调收,中点缀以谐音双关语,使诗意含蓄有致。如“萋萋”即“妻妻”的谐音,“喈喈”即“谐谐”的谐音,隐喻未来家庭和谐的前景。“莫莫”即“勉勉”的谐音,隐喻女子的勤劳。戴君恩《读风臆评》说:“诗题故伏中章,‘为为绤,服之无斁’二句是也。却用退一步法,描写中谷始生时景物,点缀如画。三章忽设‘归宁’一段,空中构想,无中生有,奇奇怪怪,极意描写。从来认‘归宁’为实境,不但诗趣索然,更于事理可笑。”万时华《诗经偶笺》说:“此诗本为治葛而作。首章要体认初夏光景,描写得出人到意念难忘处。时过景销,当时耳目经历时似意中眼中一一活现,此便是‘服之无斁’根子。首二章赋治葛已竟其事,若无末章则意义浅短,景象寂寥矣。他却从治葛上说到归宁,归宁中仍带说衣服,合而复离(按:当作‘离而复合’),远而复近。后人作体物诗赋,大都题外生意,殆本于此。诗中如此等处,不独人伦之准则,抑亦词家之鼻祖也。”高侪鹤《诗经图谱慧解》说:“此赋体第一章,句句皆实景也。本属写葛,偏见出无限景状。真惜劳惜福之极思,千古赋体之绝调也。展玩之馀,后妃勤俭之风弥复宛然,而西岐高旷之境亦如在目矣。”李诒经《诗经蠹简》云:“采葛、刈濩、告师、归宁,皆乌有之事,乃凭虚结构,幻化出如许情事。”他们对诗旨的理解或尝有偏差,但都关注到了诗篇的变化,以及末章的意义,这对我们阅读是有启发的。

经说

这首诗被编于《诗经》的第二篇,《诗序》已经把它的用意说得很清楚。序说:“《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这可以说是编《诗》者之意,同时也是诗的乐用意义,这也就奠定了它作为经的意义基础。宋、元以降的经师,如宋之段昌武、王与之,元之刘瑾、朱公迁,明之胡广、丘浚、柯尚迁、何楷、张次仲,清之韩菼、田澄之、顾镇、李光地等反复节引宋儒张栻《经筵讲议》中的几句话:“周家建国,自后稷以农事为务,历世相传,其君子则重稼穑之事,其室家则躬织纴之勤,相与咨嗟叹息,服习乎艰难,咏歌其劳苦,此实王业之根本也。如周公之告成王,其见于《诗》,有若《七月》,皆言农桑之候也;其见于《书》,有若《无逸》,则欲其知稼穑之艰难,知小人之依也。臣以为帝王所传心法之要端在乎此。夫治常生于敬谨,而乱常起于骄肆。使为国者而毎念乎稼穑之劳,而其后妃又不忘乎织纴之事,则心不存焉寡矣。何者?其必严恭朝夕而不敢怠也,其必怀保小民而不敢康也,其必思天下之饥寒若己饥寒之也。是心常存,则骄矜放肆何自而生?岂非治之所由兴也欤?美哉周之家法也……故诵‘服之无斁’之章,则知周之所以兴;诵‘休其蚕织’之章,则知周之所以衰。其得失所自岂不较着乎!以是意而考秦汉以下,其治乱成坏之源,皆可见矣。”这是把勤苦绩织与“王业”联系了起来,而又把《葛覃》之所咏与周王业之兴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王业兴于勤苦而衰于安逸。这代表了古代大多数人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篇诗对于帝王之家无疑是有榜样与告戒意义的,对于维护天下和平与历史稳定,其意义也自不待言。而这一点也正是作为纯文学的诗所无法承载的。

就今天看来,所谓“后妃之本”自然难从诗中看出。但诗却从对葛的赞美中,披露了将葛由野外植物加工成服装的艰辛过程,由此也展示出了勤劳善良的传统妇女形象。其中可称道的也是具有道德意义与榜样价值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勤劳。收葛、治葛、绩麻、织布、成衣,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繁重的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不到诗中女子因劳动压力而带来的痛苦,相反诗中却充满了欢乐的情调,体现出了对劳动的赞美。似乎无论是什么人,哪怕是贵为王妃,只有劳动才能使她变得更加美丽、高大。二是俭用。从第二章的“服之无斁”到第三章的“汙私”、“澣衣”,尽管诗的目的是在表现人对葛衣的喜爱之情,而客观上却反映了诗中主人公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这也是《诗序》中所说的“躬俭节用”。《史记·五帝本纪》称扬黄帝的美德,说他“劳勤心力耳目,节作水火材物”。《尚书·武成》痛斥纣王之罪,则说他“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中国古人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勤俭节约是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的品质。那种不知珍爱材用,过度消费人类资源的行为,是极大的犯罪。诗中女子虽身为贵族,但仍躬行节俭,故此足以楷模天下。三是孝敬。虽然我们不太相信古经师“富贵不忘孝思”之说,但诗中确实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念。在这里不是把出嫁作为个人生活的乐事,而考虑的是解除父母之忧。在受西方文化影响极深的人的眼里,可能认为这是违背人性的,他们认为:只有追求个性自由,才是人生的本质目的。将活泼的年轻生命系于衰老之躯,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但要知道所谓人性,就是人所具有而其它动物所不能具备的那一部分。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理上,人不是像动物那样“义无返顾”,而是能够不忘其本,始终感念生养自己的父母的恩德,从而为尽孝道,甚至牺牲部分的个人利益,这才是人类高尚之所在。那些为了个人幸福而不顾其为家庭带来痛苦的所谓个性解放的行为,难道是人类应该提倡的吗?

卷耳思妇怀人歌。

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

寘彼周行。

采呀采呀采卷耳哟,

却摘不满浅浅的罗筐。

思念我那奔忙的人啊,

不时眺望大路的远方。

[异文]卷,《鲁诗》作菤,武威磨咀子六号汉墓简本《仪礼》作“縇耳”。顷,《齐诗》作倾。彼,《鲁诗》亦作之。

[韵读]筐、行,阳部。

【采采】采呀采,采了又采。一说盛多之貌。

按:《毛传》云:“采采,事采之也。”孔颖达疏毛氏说:“言事采之者,言勤事采此菜也。”陈奂解释说:“古采、事声同。《尔雅》:‘采,事也。’云‘采采事采之也’者,言勤事采之而已也。”苏辙“采采,不已之辞也”,朱熹云“采采,非一采也”,其意与《毛传》同。清朱彬《经传考证》则提出异说云:“彬谓《兼葭传》:苍苍,盛也。萋萋,犹苍苍。采采,犹萋萋。《蜉蝣》‘采采衣服’,《传》:‘采采,众多也。’是采采亦茂盛之貌。”马瑞辰用同样的方法否定了《毛传》之说,并云:“《芣苢》下句始云‘薄言采之’,不得以上言‘采采’为采取。此诗下言‘不盈顷筐’,则采取之意已见,亦不得以‘采采’为采取也。《芣苢传》:‘采采,非一辞也。’亦状其盛多之貌。”今人又以古籍中叠字多为形容词为由,申清儒之说,以为“采采”是形容卷耳茂盛之状的,或以为是形容色彩鲜明之貌的,或以为是形容卷耳众多的。以致今20世纪出版的几部大型词典,如《词源》、《中文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皆在“采采”词条下删除了“事采之也”这一义项。细会诗义,虽朱彬、马瑞辰之说很有道理,但《毛传》说似不可轻易废弃。《诗经》中“采采”出现四次,《毛传》皆循文解义,不必要求一律。竹添光鸿《毛诗会笺》引俞樾说:“《卷耳传》曰:‘采采。事采之也。’《芣苢》篇《传》曰:‘采采,非一辞也。’毛于《卷耳》篇用一‘事’字,于《芣苢传》用一‘辞’字,明有虚实之分。‘采采卷耳’犹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也,是实事也。‘采采芣苢’犹云‘蒹葭采采’也,乃重言以形况之,是虚词也。使‘采采卷耳’非实事,则既不采取,何能盈筐?与下句不贯矣。‘采采芣苢’非虚辞,则既云‘采采’,又云‘薄言采之’,与下句重复矣。故于芣苢曰‘非一辞’,见芣苢之众多也。”《郑志》载郑玄就《卷耳传》“采采事采之也”答张逸云:“事谓事事一一用意之事,芣苢亦然,虽说异,义则同。”后汉高诱注《淮南子·俶真训》所引《卷耳》诗云:“采采易得之菜,不满易盈之器。”高诱学《鲁诗》,此直以“采采”为动作,是《鲁诗》以“采采”为采摘。《文选·(刘孝标)辨命论》注引薛君《韩诗章句》曰“采采而不已”,是《韩诗》也以“采采”为采摘。由此可见训此“采采”为采摘不已,汉以前无异说。《说文》:“采,捋取也,从木从爪。”又陆机《拟渉江采芙蓉》:“采采不盈掬,悠悠怀所欢。”南朝陶功曹《采菱曲》:“采采讵盈匊,还望空延伫。”“采采”皆为采摘不已之意。犹“行行重行行”,“行行”为行走不已用法相同。据牟庭说,“今俗语欲事采之,犹曰采采。”是此意清时尚存于栖霞方言中。

【卷耳】苓耳,一种蔓生植物。一说即苍耳。

同类推荐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24个关于爱情的暖心故事,记录那些被藏在心底的故事,记录那些年爱的认真的自己。虽然这一生没能和你在一起,但我曾经有过你,有过你的欢喜与哭泣。有些人适合陪伴在身边,相守到老;有些人适合留在心里,温暖时光、惊艳回忆。
  •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

    《莫言研究(2004—2012)》主编陈晓明先生,是我国研究西方文学理论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旗帜性人物。他身处学术制高点,高屋建瓴地甄选国内及海外最具深度的研究成果于一册,展现莫言作品扎实的力道与灿烂。正如他在《序言》中坦言:“《莫言研究(2004—2012)》选文自2004年起,而下限则止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后批评界对于莫言的评价论述,想必会有所不同,而《莫言研究(2004—2012)》的下限设定恰恰是希望避开有意无意的后见之明。”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子夜》,原名《夕阳》,以1930年5至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刻画了包括商人、军人、知识青年、交际花、遗老、工人等各阶层人物,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在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恶劣形势下,吴荪甫虽然竭力振兴民族工业,加紧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在对手赵伯韬强大的经济牵制下,最终一败涂地,彻底破产。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热门推荐
  • 这个捕快不太冷

    这个捕快不太冷

    大乾王朝雍州等地遭逢水灾,但赈灾八十万两纹银却在雍州府辖境下的松平县境内不翼而飞,正在雍州主持赈灾的太子赶往松平县严令县令戴罪立功寻回失银,而破获这起无头案的重任却落在了一个顶替亡父出任捕快班首的少年身上……一场赈灾银两失窃案,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少年捕快屡破奇案上动天听,一路破格飞升,最终竟手掌一朝刑狱大权,权倾朝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城市天堂

    城市天堂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被一摊鸟屎搅了好心情的。那本是一个让人心情舒畅的早晨。头天夜里下了一场雨,空气、阳光还有楼前的梧桐树都像刚用水洗过似的清清爽爽,湛绿的草坪散发着一股好闻的草芽子味儿。我跟妻子一起下楼。楼道里妻子还讲了一件开心事,昨天有患者送给她一个花篮,就摆在她们护士值班室的窗台上。总之,见到那摊鸟屎前我的心情一直挺好的。我和妻子的代步工具并排摆在一起,粉红色的自行车是她的,亮蓝色的电动车是我的。正当我俩各自摸出钥匙准备开锁时,我突然发现,电动车的右手车把处有一摊鸟屎,黑黑白白地呈喷溅状,污了大半个车把。
  • 萌淑女驾到之天鹅公主成人礼

    萌淑女驾到之天鹅公主成人礼

    "火星上的成人礼 舞会,是所有十六岁少女和十八岁少年走向成年的重大仪式,每年都会选出一位最潇洒的舞会王子和一 位最优雅美丽的舞会公主,得冠者将拥有毕生荣耀,而没有舞伴、无法参加盛大成人礼舞会的少女,将会被所有人嘲笑,成 为终生难以磨灭的奇耻大辱。而美希所在的天鹅城,女多男少, “多出来”的少数女孩,只能用机器人代替人类当舞会伴侣。但再美型的机 器人也无法替代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类, 势必在舞会上“低人一等”。假小子一样的美希,很不幸地成了 “多出来”的那个,她将如何面对这成人路上的第一个困境?而跟舞会有关的麻烦和秘密,还远远不止这些…… "
  •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行政诉讼与国家赔偿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法的法律知识,对该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通俗易懂、体例规范,在各个章节穿插了案例,有助于广大读者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 问幽

    问幽

    混沌神魔冥帝,被创世大神盘古联合大道,设计封印。亿万年后,被神秘强者放出,并设计让他夺舍了一个失意少年。且看大帝重生,如何重开九幽,寻找被埋葬的秘密和答案!
  • 我的宠物超无敌

    我的宠物超无敌

    会写小说的鹦鹉;会唱歌的狗;下金蛋的鸭子;会看病的猫。叶豪的宠物超无敌,每只都有独特的能力,接下来养点什么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出租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