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4200000007

第7章 《诗经》汇通三题(《关雎》《葛覃》《卷耳》)(4)

经说

在《诗经》作为五经之一而流传的时代里,它的经学意义是要大于它的文学意义的。《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也。”所谓“经学意义”,主要指的是《诗经》作为“至道”与“鸿论”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也就是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对于民族行为的规范与制约意义。一篇平常的诗,一旦被认作是圣典,它的内涵与意义就会十倍百倍的增长起来。《诗经》就是如此,它不仅是中国人的经典,同时也是包括朝鲜、日本、越南等在内的古代东方世界的经典。如日本昭和十二年印行的一部名曰《诗经之研究》(又名《倭满汉三合诗经》)的书,其每部分的扉页上就分别赫然写着“修身齐家之圣典”、“经世安民之圣训”之类的大字。不过作为经典,因所处时代、环境不同,其理解的差异性是很大的。如《关雎》一篇,《毛诗》以为其深意在“忧贤”,表面上是想求美女,而实际上更看重的是内在的“贤”,并不在外在的“色”上,因此诗中虽表现出了“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刻骨思念,但并不影响他善道之心。这就是所谓得“性情之正”,对人是有表率作用的。《鲁诗》则说:“后妃之制,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是以佩玉晏鸣,《关雎》叹之,知好色之伐性短年,离制度之生无厌,天下将蒙化,陵夷而成俗也。故咏淑女几以配上,忠孝之笃,仁厚之作也。”(见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这是认为《关雎》是一篇刺诗,是表现臣下对君主“忠孝”“仁厚”行为的。朝鲜十八世纪的学者李瀷则说:“‘琴瑟友之’,夫妇有友道。友者,辅仁者也,不独于此朋友有夫妇之义。凡义合情亲,莫如夫妇,规切不嫌,胜己不妬,安乐必思,灾患与共,古之友道也,盖莫如此。孔子赞之曰: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以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诗云:‘君子好逑。’逑而称好,不善者远矣。”(《诗经疾书》)这是由“琴瑟友之”而延伸出的对“交友之道”的理解,强调患难与共的人际关系,其中自然蕴有对人情浇薄世风的劝戒。日本皆川愿《诗经绎解》则说此诗是“拟思中德而求实与相配”,并解第一章说:“此章言:人若不常用心内省,而外从物欲,鳏鳏然譬如雎鸠,必失其处,至以离山而越在河洲;君子其必不若斯矣。”这又把诗与“内省”联系了起来。因为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是从经典中发掘藏在文字背后的圣人之意,以及诗尽可能的由象征、比喻衍生出的意义,而且这种意义多是由其与现实人生的联系体现出来的,故一部《诗经》的经学史,也就变成了一部主流文化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史。而经的意义,也就体现在了其对现实人生的指导作用上。

《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篇,而且自古即把此篇的内容与后妃之德联系起来,编诗者自然有特殊的考虑,而且从经的角度来讲,其意义一定非同一般。司马迁在《外戚世家》中,把此篇居首的意义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他说:“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徳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韩诗外传》卷五记孔子与子夏的对话说:“子夏问曰:‘《关雎》何以为《国风》始也?’孔子曰:‘《关雎》至矣乎!夫《关雎》之人,仰则天,俯则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纷纷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雎》之道也!万物之所系,群生之所悬命也。河洛出书图,麟凤翔乎郊,不由《关雎》之道,则《关雎》之事将奚由至矣哉?夫《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雎》,《关雎》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叹曰:‘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像这样巨大的意义,我们今天已很难感受到了,但敢肯定,古人的这种领悟一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

就经学的意义而言,古今大略相同的认识有两点,第一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得“性情之正”。这也是《诗经》作为经学所十分强调的一点。男女之情乃人道之常,如果没有了这种情,人类就有可能绝种,因而绝对不可没有。但人与动物之别在于,人的这种情是有道德制约的,不能放荡不羁,这就是所谓止乎礼义。《诗序》说:“发乎情,人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所谓“先王之泽”,就是指先王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念制约着人的行为,使人把握着爱情的尺度。《关雎》篇所表现的爱情故事,就是非常有分寸、合于情礼的恋爱进行曲。孔子对《关雎》有两句非常经典的评价,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谓“乐”,是指君子淑女相得之乐,“不淫”,是指虽欢乐但不过度(淫者过也)。“哀”,是指未得淑女时的忧思,“不伤”是指不为过度忧思而伤神。像人在恋爱过程中,“乐”与“哀”都是很正常的,《关雎》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正常的情感,所以说是“得性情之正”。有相当多的年轻人,为了爱情,要死要活,背弃父母,背弃家庭,乐则相吻于闹市,哀则自杀于密室。这则是“乐而淫,哀而伤”,大背人道之正。对此而言,《关雎》自然是有表率意义的。

第二是正夫妇的意义。《关雎》表现出的是一种和谐的爱情关系,《毛传》说“后妃说乐君子,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虽然“后妃”“君子”之说不见其是,但那种“无不和谐”的气氛却是可以感受到的。《诗序》所谓“风天下而正夫妇”,就是希望化此成俗,让天下夫妇皆能如《关雎》之人,“夫妇正”这是根本,《毛传》说:“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这是古人的逻辑。日本学者仁井田好古《毛诗补传》说:“龚遂曰:《诗》三百五篇,人事浃,王道备。是也。然举其要,则《二南》为之本。举《二南》之要,则《关雎》一篇为之本。其所以为本者何?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推及于国,及于天下,莫不被熙皞之化者,由此道也。”夫妇正了家道就可以兴,家兴了国就可以治,天下也就可以安。风俗归于纯厚,民皆敦于孝敬,这无疑是人所共盼的。也是《关雎》作为经要承担的文化责任。

葛覃收葛歌。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

集于灌木,

其鸣喈喈。

葛藤是如此细长啊,

蔓延在山间的谷中,

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山谷间飞起美丽的黄鸟,

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

婉转的鸣声是这般动听。

[异字]覃,《释文》:本亦作蕈。《鲁诗》亦作蕈。武威磨咀子六号汉墓简本《仪礼》作“葛勝”。维,《韩诗》作惟。灌,鲁亦作樌。

[韵读]谷、木,屋韵;萋、飞、喈,脂微合韵。

【葛】葛是一种藤本植物,有家生、野生两种,藤蔓长可达数丈,葛皮纤维可以织布。

按: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八曰:“葛有野生,有家种,其蔓延长,取治可作絺绤;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萸如小黄豆,荚亦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梅子核,生嚼腥气。”吴其浚《植物名物图考》云:“无论燕、豫、江西、湖广,皆产葛。凡采葛,夏月葛成,嫩而短者留之;一丈上下者连根取,谓之头葛。……凡练葛,采后即挽成网,紧火煮烂熟,指甲剥看,麻白不粘着即剥下,就流水捶洗净,风干露一宿,尤白。”

【覃】长延广被之状。一说蔓延。

按:覃字旧约有四说:一,蔓,延也,蔓延。《毛传》、《朱传》皆曰:“覃,延也。”二,训深。杨简《慈湖诗传》:“覃本义深也。葛叶大而蔓小,故坠焉而深下,俗谓坠下曰覃。”三,训长。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曰:“覃本延移之称,引伸为长之通称。”并以为覃、蕁、古音相通,训长;从寻,寻亦长也。《方言》:“自关而西,秦晋梁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四,同诞,训阔,言节之疏阔。俞樾《茶香室经说》曰:“《旄邱》篇:‘旄邱之葛兮,何诞之节兮。’《传》曰:‘诞,阔也。’《笺》云:‘土气缓则葛生阔节。’疑此经‘覃’字与彼经‘诞’字同。覃与诞声近,诞从延声,覃得训延,亦得训诞。‘葛之覃兮’犹云‘葛之诞兮’,以诗说诗,不必泥雅训也。”五,覃即藤之音转。闻一多先生《诗经新义》认为覃、藤一声之转,高亨先生《诗经今注》亦曰:“覃,当读为藤,蔓也。”四说皆通,但细思之,似以马瑞辰说为长。《说文》云:“覃,长味也。”《生民传》:“覃,长也。”是覃之本义为长。在《诗经》中,此类句式较多,如《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缁衣之好兮”、“缁衣之席兮”。《丰》“子之丰兮”、“子之昌兮”,《齐风·还》“子之还兮”、“子之茂兮”、“子之昌兮”,《陈风·宛丘》“子之汤兮”,“之”后一字皆为形容词。“缁衣之宜”是称缁衣之好,“子之丰”是称其丰满,“子之还”是称其灵捷。由此推之,“葛之覃”当是称葛之长,“覃”形容葛藤长延广被、缠绕不断之貌。“之”犹“其”,“葛其覃”是说“葛是那样的长”。至于闻一多所创覃、藤一声之转说,笔者先前曾从其说,后细思之,此当是二字同源的原因,而不能以此定覃为藤。《诗经》言葛者,其实所指的就是葛藤,如“彼采葛兮”,所采者即葛藤;“旄丘之葛兮”,指的是旄丘的葛藤;“葛生蒙楚”、“葛生蒙棘”,指的是葛藤蔓延于楚、棘之上。不必再出一“藤”字。

【兮】语辞,犹“啊”。

按:《说文》:“兮,语所稽(留止)也。从丂八,象气越亏也(段注:越亏皆扬也。八象气分而扬也)。”孔广居《说文疑疑》说:“兮,诗歌之馀声也。从丂从八。丂者,气不得舒也;八者,分也。诗歌所以宣其郁结,故从丂而分散之也。”窃疑“兮”从八丂声,与“可”字声符同。《说文》:“可,肯也。从口、丂,丂亦声。”《集韵·歌韵》:“歌,古作可。”今本《老子》“兮”字,帛书本皆作“呵”,“呵”即“啊”,为语气助词。歌、啊、兮皆一音之分化,故意义上也有联系。

【施】延伸、蔓延。

按:《毛传》“施,移也。”孔颖达云:“施,移也,言引蔓移去其根也。”季本云:“施,引蔓相及也。”《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頍弁》“施于松柏”,《旱麓》“莫莫葛藟,施于条枚”,诸“施”字与此用法相同,都是蔓延、引申的意思。施古音如拖,今山西方言中,尚有称“延蔓”为“拖蔓”者,即古音之遗存。山东方言中也有类似的读音,牟庭《诗切》、丁惟汾《诗毛氏解故》皆曾言及。如丁氏云:“今日照人读施为妥音,与古音密合。”又:施、延双声互转,故“施于条枚”,《韩诗》又作“延于条枚”。《皇矣》篇“施于孙子”,笺云:“施,猶易也、延也。”《说文》:“延,长行也。”《方言》:“延,长也。”马瑞辰以为延、易、移皆一声之转,施即延之假借。今人多称藤蔓延伸为“延蔓”,音或转为“引蔓”。何楷别出新意,云:“施本训为旗逶迤之貌,借以为附丽缠绕之义。”张次仲从其说,陈澧《东塾读书记》又说:“《说文》:‘施,旗貌。’‘旖,旗旖施也。’‘移,禾相倚移也。’此经‘施’字乃‘旖施’之‘施’。《传》‘移’字乃‘倚移’之移,皆柔曲猗那之貌。《传》训‘施’为‘移’,葛藟之形状如绘也。”何、陈之说,有锐意求新之嫌。

【中谷】山谷之中。此两句说:葛的藤蔓,蔓延在山谷里。

同类推荐
  • 天涯一别,勿忘心安

    天涯一别,勿忘心安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她们是有才情的民国奇女子,在这复杂且美好的世间,她们谋爱亦谋生。我相信我爱你。依然。始终。永远。
  • 何建明报告文学论

    何建明报告文学论

    何建明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领军人物。作为一位“国家故事”讲述者,他“四十年只做了一件事,讲述国家故事”。《何建明报告文学论》汇集了何建明40年来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共70余万字,是全方面、多角度了解何建明报告文学的必读作品。这部创作专论集分为四个部分:创作谈、访谈、评说论道、作品评论。第一部分“创作谈”是何建明现身说法,谈报告文学的创作,第二部分“访谈”是各大媒体记者对何建明的访谈,第三部分“评说论道”是何建明为其他报告文学作品所作的序和评论,第四部分“作品评论”是关于何建明报告文学的解读和评论.本书既是研究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重要史料,也是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九间棚采风

    九间棚采风

    在一个勃勃春天里,在冰雪还没有消融时,日子被悄悄打开。九间棚就开始生长了勃勃向往,放飞阳光与不懈的追求。这片曾经荒芜的山地,蓄意地追求着美好。
  • 我,或者“我”

    我,或者“我”

    《我,或者“我”》是史铁生遗作结集,在这里,他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热门推荐
  • 邹韬奋作品集:早期文存

    邹韬奋作品集:早期文存

    1919年由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本书是作者的选集作品之一。
  • 嫁给帝君之后

    嫁给帝君之后

    (正文已完结!!!)特战女王戚流月穿越成了暴君弃妃,强者的尊严岂能被人践踏!为了美好的生活,我们还是好聚好散离婚吧!某暴君冷冷的看着她:想和离?没门!于是戚流月在某暴君的纵容下,开始了祸国祸民祸天下的道路……“王爷,王妃在城南开了一家男妓院。”“嗯,封了吧。”“王爷,王妃帮你找了一堆的妾室回来。”“嗯,休了吧。”“王爷,王妃把皇上的宠妃给揍了。”“嗯,揍的好。”“王爷,王妃她扔下和离书跟人私奔了。”“卧槽,她还反了不成?”
  • 从乞丐到将军:陆荣廷传奇(全集)

    从乞丐到将军:陆荣廷传奇(全集)

    清末民初,在这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出身于广西壮族的陆荣廷,正是这血雨腥风浪尖上的弄潮儿。他从孤儿、乞丐一跃成为清朝廷的一品大员——广西都督,两广巡阅使,名副其实的封疆大使,并建立了军事、政治、实力雄厚的广西桂系体制。他雄踞中国西南部,与精锐强悍的北洋军展开了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通过陆荣廷的戎马生涯,展现了南北军阀混战、帮派风起云涌的殊死搏斗。陆荣廷不仅在广西历史上,更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脚色,而他创立的桂系,又称“老桂系”,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军事派系,为日后崛起的新桂系巨头李宗仁、白崇禧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这一段历史几乎被世人遗忘了,后人竟无知晓那让美国人竖起大拇指称赞,善打硬仗的李宗仁广西军队是陆荣廷一手创立的。没有老桂系何来新桂系?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史实,南北枭雄,尘封的旧情,马帮古道往事,以及桂系军阀发迹、贡献、没落,清末民初桂、粤、湘等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及浓郁的风土人情。
  • 寻找香妮儿

    寻找香妮儿

    就这样离开了?就这样全部离开了。我躺在病床上,心情惆怅。那些前来探视我的亲友们带着悲戚而又激动的语气叮嘱我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康复。然后,他们轻手轻脚地逐个退出这豪华的单身病房。我连点头示意的动作也做不了,浑身上下没有半分力道。我只能目送他们离开,像一个失去了所有玩具从此一切无望的孩子。脚步杂沓。所有的人都走了。连急于对所发生的一切有所解释的李孟阳也不见了踪影。静穆的病房里留下的只有千篇一律的花束。它们摆满了茶几、沙发、床头和所有的旮旮旯旯。虽然鲜艳无比但能保持永久吗?就像昨天的我还仪态万方地指挥着整个集团的千军万马,到今天却折戟沉沙残兵败将一样躺在病床上。
  • 我的恋爱青春果然白学了

    我的恋爱青春果然白学了

    此书又名《我在侍奉部与某冰山的嘴炮日常》,《我的春物不可能白学》,《评论比正文好看系列》《能撑过前四章算我输》,《读者姥爷的错别字大战》《教个书都能遇到五胞胎我果然是轻小说主角吧》群:28249595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百鬼葬天胎

    百鬼葬天胎

    我叫王小七,村里人都叫我鬼娃。王小七这个名字是我爷爷给我取得,爷爷说我的命不好,八字太弱,容易夭折。爷爷说的我都信以为真,直到我七岁那年,我才知道爷爷说的都是骗我的。二叔临终前告诉我,我是从棺材里面抱出来的。我是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那天从棺材里面抱出来的,那一天是鬼节。
  • 暖婚宠妻超给力

    暖婚宠妻超给力

    两年前被亲生姐姐算计,意外认识总裁的他,几年后,萌宝出现,为了家族利益,还会继续这段情缘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非是想要为皇

    无非是想要为皇

    这是一个欢快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忍心让人难过的故事。故事中没有生离死别,也没有太多尔虞我诈,只是单纯地想让大家看着看着就露出会心一笑。虽然很喜欢两个主角,可是更喜欢那个拥有湛蓝色眸子的家伙,因为他啊,是个傻瓜。混蛋户殊书是女的女的女的!!!本来是想留个惊喜,结果几乎快成惊吓了。俗话说得好,东华国都产三宝,贤皇、雅官、浣熊遍地跑。又有俗话说,东华朝堂有三书,尚书、秘书、户殊书。前二为官职,后一为人名。至于这户殊书——年岁十三状元及第?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年岁十六官拜尚书?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身为男儿却对同僚情有独钟?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昭告天下对吾皇的爱慕?小伙伴们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