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300000026

第26章 兴办教育,泽被桑梓(1)

过去,中国商家的普遍观点是莫谈国是。现在还有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只顾埋头做生意,对国家大事全不关心。但李嘉诚认为,立足于任何一个国家,商人的前途必然受政治的影响,更会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做贡献,对自己的商业前途会有利。

李嘉诚财富人生:从捐建大学到设立基金

扶助乡邻

李嘉诚的儿子曾经问他:“爸爸,我们赚这么多钱到底有什么意义?”李嘉诚的回答很简单:“赚钱多可以爱国,回报社会。”

李嘉诚第一次到北京,是在1978年的9月底。李嘉诚是以港澳观礼团成员的身份,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29周年典礼的。这是李嘉诚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祖国首都,也是他逃避战乱远走他乡38年来,第一次踏上祖国内地的土地。

那时的李嘉诚,已经是香港颇有名气的实业家,正处于迈上香港巨富“三级跳”的助跑阶段。除了有关官员,北京没有谁知道李嘉诚,就连香港商界泰斗包玉刚,当时也鲜为人知。

如此也好,可以自由自在地观光游览。不像现在,有李嘉诚的地方,必然会成为记者云集的领地。

当时,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不久,李嘉诚对以往的传闻历历在目。李嘉诚时时提醒自己,到了北京,千万要小心谨慎,绝不能对国家政治事务随意评说。他还特意为自己订做了一套中山装,这样的话就不会显得太招摇了,他不想太显眼。

李嘉诚急需了解祖国内地的情况,内地也很想知道这些在海外建功立业的游子们的情况。

港澳观礼团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游览了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多处名胜古迹。当时,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李嘉诚从首都人的精神面貌上,预感到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发生巨变。同时,他又从街景、车流、人的服饰等表层现象,看出内地的贫穷与落后。首都北京是这个样子,乡村就更不用说了。以往,他都是通过传媒对内地有所了解,对内地的贫困并不陌生,但现在亲眼目睹,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滋味。

我该为祖国为家乡做些什么?这一问题时时萦绕在李嘉诚的心中。

这年年底,李嘉诚从家乡的来信中,听说潮州有很多返城的“黑户”,或露宿街头、或挤在临时搭建的矮棚笼屋过夜。得知这个情况后,李嘉诚深为不安,马上复函至家乡政府,提出捐建“群众公寓”,以缓解房荒之急。

在李嘉诚小的时候,他随父读过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香港,他承建的楼宇近千万平方英尺,但是,却不敢将自己的行为,与杜甫的诗联系在一起,因为那是出于商业利益。而捐建群众公寓,虽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房荒,也算是为家乡父老尽了绵薄之力。

群众公寓两处共9幢,4至5层不等,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安排住户250户。李嘉诚共捐资590万港元,工期分几年完成,陆续迁入新居的住户无不欢天喜地。

1979年,李嘉诚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当日,在潮州市政府举行的茶话会上,李嘉诚说出一席感人肺腑的话:“我是1939年潮州沦陷的时候,随家人离开家乡的,至今已有整整40年了。40年后的今天,我第一次踏上我思念已久的故乡的土壤,虽然一路上我做了心理准备,我知道僻远的家乡与灯红酒绿的香港相比,肯定是有距离的,但是我绝对没想到距离会是这么大。就在我刚下车的时候,我看到站在道路两边欢迎我归来的、衣衫褴褛的父老乡亲们,我心里很不好受,我心痛得不想说话,也什么都说不出来,说真的,那一刻,我真想哭……”李嘉诚说到这里,已经泪水潸然。

回港后,李嘉诚与家乡飞鸿不断。他在信中恳切地写道“如果有什么措施能有助于家乡人民的发展,我非常愿意尽我的绵薄之力。原则上是以领导的意见为准则。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敬请领导同志告诉我详细的计划,我愿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月是故乡明。我爱祖国,思念故乡。能为国家为乡里尽点心力,我是非常自豪的。”“我本人的捐赠绝不涉及任何名利性的东西,纯粹是为了给国家,为了给家乡的父老尽一份我个人的绵薄之力。”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用于兴建潮安县医院和潮州市医院,使潮州的医疗条件大大地得到了改善。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门诊部和住院部各科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病患者,有病床500张。这一善举,令家乡人民难忘。

后来,李嘉诚又积极响应潮州市政府发起的募捐兴建韩江大桥活动。李嘉诚捐款450万港元,名列募捐者榜首,李嘉诚的舅父庄静庵老先生居其二,香港屏山集团主席,号称饲料大王的陈伟南列第三位。此次募捐活动共筹集善款5950万元人民币。1985年韩江大桥奠基,1989年竣工。在韩江大桥东侧的笔架山上,有一座韩江大桥纪念馆,在捐资者的名榜中,李嘉诚的彩色照片位于正中。

李嘉诚还多次捐善款,资助家乡有关部门设立医疗、体育、教育的研究与奖励基金会,每笔金额10~150万港元不等。

李嘉诚慷慨解囊,善举义行,在家乡广为流传。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他淡泊功名,保持低调。李嘉诚不同意以他的名字为潮安、潮州两家医院命名。

1983年元宵节,潮州市政府有多项包括潮安、潮州医院在内的工程落成与开幕剪彩仪式,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均不愿参加剪彩活动。他说:“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最后,在有关领导的多次劝说下,才在开幕前的一分钟赶到医院剪彩。

1994年7月,李嘉诚决定捐款逾千万港元,帮助家乡潮州市贫困山区兴建50所基础小学,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人才。

渴望

李嘉诚对祖国教育,医疗事业的捐助是巨大的,尤其是独资兴办汕头大学,更是李嘉诚爱国义举的一块丰碑。具有悠久历史的潮地区,人才荟萃。然而在这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00余万人口,却没有一所大学。早在本世纪40年代,潮州有人呼呈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在文章,他说:“潮州尚未有一所大学,诚属憾事。”“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相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江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教育,是国家兴亡、社会繁荣的关键。甚至一个机构,一个家庭,其成员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对其发展前途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时代的发展。教育,只有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我们的祖国才能迅速走向强大。

在潮汕地区创建一所大学,已成为潮汕父老乡亲们的迫切愿望。

行动

1979年,中国开始搞改革开放,汕头市被列入经济特区,因此需要更多的经济管理人才。于是,为了尽快满足潮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潮汕地区更加迫切地需要一所大学。在此种形势下,海内外又一次掀起建立汕头大学的高潮。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港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贡献祖国的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李嘉诚被邀出席国庆典礼,欣赏烟花时,他既兴奋又激动,为祖国贡献力量的时候到了。他多次捐款支援国家建设,特别是捐款5亿多元创建汕头大学。李嘉诚说,他的父亲是教师,岳父也热心教育事业,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要想富强起来,首先就要振兴教育!“办汕头大学,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邓小平同志知道后,感慨地说,在当代华侨教育家中,“福建有个陈嘉庚,广东有个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汕头大学是198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继陈嘉庚独资创建厦门大学之后,中国第二所由海外爱国人士捐巨资兴办的大学。汕头大学也是粤东地区唯一的综合大学。汕头大学位于潮安、澄海、揭阳和汕头市区交界处,背靠峰峦叠嶂,前眺茫茫平原。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汕头的北区。占地面积1.26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45.44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风格优雅,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校园内风景秀丽,夏天清凉宜人,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学校附近还有名胜龙泉岩,在巍峨屹立的巨石之下,有一个可容纳数十人的天然石洞。岩边还有一股格外清纯的泉水,终年潺流不绝。岩前尚存古迹“翁公书院”,是明朝嘉靖年间进士、后官至兵部尚书的蓬州人翁万达及第前用心读书的处所。整个校园看上去雄伟壮观,幽静典雅。

不管是为了物质生活的富足,还是为了精神生活的丰满,人类都要不断追求更深更全面的知识和文化,而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则是实现人类这一追求的载体。可人口达1000万的潮汕地区长期以来没有一所大学。这不能不令这里的乡亲们深感遗憾。近百年来,不少潮汕人为建这样一所大学努力过,像张竞生、杜国庠、林子肩等人,他们奋斗不已,但终未能实现千万潮汕人的梦想。海外有识之士陈嘉庚先生在毗邻粤东的厦门独立捐资创办厦门大学之后,对粤东地区筹建大学一事也十分关心。他在《论潮州大学》一文中指出:“潮州与闽西毗邻,并与嘉应、海陆丰接壤,地广人稠,人口1000万,尚未有一所大学,诚属憾事。”

李嘉诚与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汕头大学筹委会副主任庄世平老先生进行了长谈。会谈中,李嘉诚和庄世平越谈越兴奋,越谈越激动,仿佛眼前已出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汕头大学。

李嘉诚在《我对汕头的希望》一文中,敞开了一个身居海外的中国人爱国报国的诚挚情怀:“教育,是国家兴亡、社会繁荣的关键。甚至一个机构,一个家庭,其成员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对其发展前途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时代的发展。一个国家无论是否资源丰富,若人才鼎盛,善于开源节流,则自可克服各种困难,使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从历史上看,资源贫乏之国不一定衰弱,可为明证。

基于这一信念,我深感人才的重要性。只有选拔人才、培育人才和重用人才,才能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选才、养才之功有赖教育。教育事业跟不上,国家就会造成人才缺乏。因此,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快慢,是和教育事业的成败进退有着直接的关联,教育的成败,是国家强弱的根本原因。汉唐因奖励文教,而成一代盛世。所以,我再三呼吁国家的领导人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希望我个人的微薄力量也能为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我认为今日祖国的状况,要使民族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从而走上富裕的道路,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但要使科技水平提高,则首先要有良好的专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的有用人才,担负国家重任。否则,空谈理想,高呼口号,最终没有什么效果。因此,我产生了在汕头创办一所高水准的大学的动机。正在这时候,吴南生先生、庄世平先生和我商议筹办汕大的计划,他们的崇论宏识,和我的初衷不谋而合。只要能初具规模,以后便可激发更多海外的爱国硕彦同襄伟举,付诸行动为筹办汕大勉尽全力。若能因此而加速祖国四化的步伐,也可作为我为祖国做出的一点贡献吧。”

铿锵有力的话语,正道出李嘉诚对祖国早日实现繁荣富强的殷切期盼,也显示出了他在怎样达到这一目的上的敏锐目光和独到见解:教育,只有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我们的祖国才能迅速走向强大。

李嘉诚怀着“发达不忘家国,必以报效桑梓”的深情,为振兴中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而无私奉献。

其实,关于筹建汕头大学的问题,早在1979年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当时邓小平、廖承志等中央领导在接见泰国侨胞回国访问团时,对他们希望在潮汕地区筹建一所大学的要求表示赞同,并鼓励他们带个头着手筹办这件大事、好事。

1980年9月,有潮州同乡发起在家乡兴建大学,在未有其他人带头捐款前,李嘉诚毫不犹豫捐了3000万港元,为日后汕大奠下了“地基”。之后,李嘉诚累计为建造广东汕头大学捐资2亿4千万港币。李嘉诚累计捐了超过20亿港元兴建汕头大学,而每年汕大需要的1.2亿人民币经费当中,七成是李嘉诚支付,而两成是由广东省政府拨款。从1980年12月筹备汕头大学开始至今,李嘉诚先后捐资总额超过20亿港元,使汕头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

1981年汕头大学成立,1983年开始招生。

李嘉诚作为长江实业集团的“舵手”,与邓小平一样都是勤劳坚忍的客家人后裔。李嘉诚在家乡捐建汕头大学,得到了邓小平的积极支持和高度评价。

1983年5月,李嘉诚在给汕大筹委会的信中动情地写道:“受近年世界经济衰退影响,长实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各行业倒闭及亏蚀者甚多,他们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鉴于汕大创办成功与否,较之生意上及其他一切得失更为重要,而站在国民立场,能在此适当时间,为国家尽心尽力,即使可能面对较大困难的经济情况下,也一定要做这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于是,李嘉诚果断地决定,一定要把汕大办起来。他再三向广东省、汕头市的领导表示:不管将来情况如何,他都要走下去,“我李嘉诚如果创办汕大的意志不够坚强,那么,汕大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肥皂泡。俗话说的‘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在李嘉诚的大力推动下,汕头大学终于创建起来了。

求助

1986年4月17日,为了把汕头大学办得更好,李嘉诚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希望邓小平能指示国家教委解决汕头大学的几个问题:给予汕头大学更大的开放性,能够在国内外招揽贤才;给予汕头大学更大的权限,成立汕头大学的研究院,遣派研究生出国,学成回来后为汕头大学服务,使汕头大学学术水平能够早日达到先进国际标准。

1986年6月20日上午,当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经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李嘉诚时,专门对其表示感谢。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4

    思路决定出路4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由此引导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在现实中突破思维方式,克服心理与思想障碍,确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机遇,灵活机智地处理复杂和重要问题,从而开启成功的人生之门,谱写卓越的人生乐章。
  •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事先做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人世的态度做事。集做人做事做到位经验之大成,教你把握做人的分寸和做事的火候。人在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傻,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一生平庸?做事先做人是成功者谋定一生的真本领。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 职工礼仪手册

    职工礼仪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热门推荐
  • 雪球专刊第085期:稳健投资之道

    雪球专刊第085期:稳健投资之道

    大盘结束普涨行情,一味持股做多的风险已经远远大于收益。在当前的A股市场,有没有一些稳健的操作策略可以参考,既不会踏空,也不至于在大盘巨幅回撤时损失惨重?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低风险投资理念有没有简化的版本?普通投资者如何再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请看本期雪球专刊——《稳健投资之道》。
  • 将夜

    将夜

    与天斗,其乐无穷。……
  •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

    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限伏天

    极限伏天

    少年有错,错必改。为自己的无知忏悔,为曾经的年少赎罪。拿起手中气魂,踏平伏天三界,悍卫我们的家园!
  • 风易归之

    风易归之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后悔药的话,云轻浅表示绝对绝对不会再一个人出门旅行。可惜,没有如果。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我的世界穿梭门

    我的世界穿梭门

    科幻新书《纬度重启》已发,现已经开始连载
  • 酒倾

    酒倾

    北宋时期,苏家逐渐从一个江南钱庄逐渐变为一个侵占整个北宋王朝的大家,宋英宗死后宋神宗登上王位,便开始了以王安石为主导的变法,财政经济开始高速回收于政府部分,于是苏家变成为了首批被打击镇压的商贾大家。苏家的长女苏倾心便是被卷在漩涡当中,在这短短几年见识到了自己的家庭破灭,母亲病死,父亲被斩,因人觊觎苏家的势力与财产也与官府配合对苏家的其他人下了杀手,苏倾心就在这由盛转衰的家族中挣扎而活。
  • 蛊惑苍穹

    蛊惑苍穹

    你是一个年入200大钱家庭的乡村(穷)少年。住在家徒壁立、贫寒简陋的民房内;饥一顿、饱一顿,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身穿满是补丁的破旧衣物,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有一天,在后山捡到了一样生锈的宝物……从此发现自己的人生开了挂。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你击杀妖光狼:【+1点武力值】击杀天钢猪王:【+2点武力值】击杀玄灵狐:【+1点法力值:这是一只灵兽,建议蛊惑收服驯养】击杀幻仙象:【+1点仙力值:这是一只仙兽,强烈建议蛊惑收为仙宠】…………你是一名乡村小猎手,你每杀一只猎物就能变强!为了追逐漫漫大道,你克服了自身的种种缺陷。尔虞我诈的修仙世界,充满了弱肉强食。退一步,海阔苍穹;进一步,蛊惑苍穹!作为资质平庸的你,敢踏入凶险仙途么?愿意接受重重考验么?
  • 焚天之怒

    焚天之怒

    【新书不灭龙帝发布】少年江逸,丹田被封,受尽欺辱。一朝觉醒,破封印,得奇功,炼九天神火,走上惊天逆袭路。地盘是我的,功法是我的,宝贝也是我的,全是我的。人道不公,伏尸百万!天道不公,焚灭诸天!【yaoye588】—→同名手游火爆公测中,各大商店均可下载!点击进入游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