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700000033

第33章 清代(2)

有一年,周渔璜出任江南主考。主考完毕,次日就要启程回京。晚上,文武官员聚集在巡抚衙门,设宴给他饯行。

巡抚站起来,举着酒杯,瞟了周渔璜一眼,不冷不热地大声说:“江南一地,乃世代才子之乡。这次周大人奉旨前来主考,真是辛辛苦苦地白跑了一趟。像周大人这样学问高深的,真是不曾多见,回京复旨,定当受到皇上加官重赏。来来来。各位大人,为周大人的锦绣前程,大家痛饮一杯!”

周渔璜摆摆手,站起来躬躬身子,平静而严肃地说:“大人过奖。谈到学问,我周某僻处贵州,蒙皇上看重,这次有机会见识见识这江南世代才子之乡,实在是开了不少眼界。”

周渔璜的话音刚落,就有个身穿绿袍的官员站起来,“嘿嘿”一阵干笑说:“周大人恕我直言。你那个‘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家乡,下官去过,贵同乡的才学,嘿嘿,不怕你周大人多心,下官也亲自领教过。”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嬉笑声;巡抚也得意地斜着眼睛瞅了瞅周渔璜,一语双关地问道:“如何?”

周渔璜神情坦然地对绿袍官员说:“大人既然不远千里去过敝乡,还亲自考究过学问,实在是敝乡人的荣幸。但不知大人是如何的考法?”

堂卜突然鸦雀无声,人们都注视着身穿绿袍的官员。只见那绿袍官员摇头晃脑地说:“很简单。有一天,我对一个挑着粪桶下地的农夫说,听说你们贵州人很有学问,还出了个了不起的翰林(注文:指周渔璜),我现在出个对子给你对。”

那官员讲到这里,文武官员忍不住异口同声地问道:“他对得出来吗?”

绿袍官员哈哈一笑,说:“哪有那么简单!”

然后有板有眼地大声念道:

“远望宝塔,八楞四方六面”

众官员一听,连连点头称赞:“绝对,真是绝对!不要说山野村夫,就是在座的,也没有哪个对得上。”

周渔璜等众人安静了一点,才对那个得意忘形的绿袍官员说:“请问大人,当时那个农夫是怎样回答你的?”

“怎样回答,他被吓得连话都不敢跟我讲了,只是连连向我摆手,就转身下地去了。”

“如此说来,大人差矣!你出的对子,他已经给你对了出来,只是你粗心大意,未知其意罢了。”

文武官员听周渔璜这么一讲,都不由得大吃一惊。只有巡抚咧嘴一笑说:“那么周大人,你晓得那农夫是咋个对的罗?”

“这很清楚。农夫不是当即伸出手掌连连摇摆吗?这就对出来了,他的意思是:近观手掌,五指两短三长’。”周渔璜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扫了目瞪口呆的巡抚和满堂官员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可惜,大人的心胸太狭窄了,一时还不明白。”从此周渔璜的才华远近皆知。

一言心语

越是有学问的人,越谦逊。越是一知半解、故作风雅的人,越骄狂。而实际中常常出丑无颜的。正是那些骄狂之人。

边寿民的传说

边寿民(1684—1752年),原名维棋,字寿民后改字行,更字颐公,渐僧、墨仙,又号苇间居士。江苏淮安人,是一名秀才。

边寿民评画

清朝时候的淮安画家边寿民,他画的芦雁栩栩如生,人人赞美。

传说边寿民这个人性情孤僻、洁身自好,他不爱慕荣华富贵,不愿意趋炎附势,为了专心致志画芦雁,就在府城东北角盖了三间草房,起名叫“苇间草堂”。这里远离闹市,周围全是菜园和芦苇塘,环境幽静极了。

淮安有很多盐商富户,边寿民不愿和他们来往。这些人有的是钱,都想用重价找边寿民画一幅芦雁,可每次都碰壁。下游有个姓汪的大盐商,是从安徽徽州迁移到淮安来的,他心里想,你边寿民也太清高了,你不肯卖画给我们盐老板,这个不勉强,但是我拿别的名家画请你品评,这个你可推辞不掉吧!汪盐商盘算好后,就带着他家祖传的一幅古画,请托边寿民的一位好友做引见人,一起到苇间草堂来拜访。

汪大盐商带来的是一幅什么古画呢?据他自己说是唐朝画家吴道子亲笔画的,叫做《钟馗掷骰图》。这幅画上,钟馗就是民间称为捉鬼的判官,两眼睁得铜铃大,直瞅着面前的掷骰盆,右手叉开五指,嘴张得大大的。原来这盆里有六只骰子,其中有五个已经做定,各是么、二、三、四、六的点子,只剩下一个骰子还在滴溜溜地转,钟馗叉开五指,明明吆喝它掷出个五点来啊。

汪大盐商充斯文,咬文嚼字地对边寿民说:“此乃吴道子精工杰作,所画钟馗唯妙唯肖,呼之欲出,真是神笔也!敬请先生鉴赏品评,此画可否称为绝世珍品?”边寿民朝这画上看了一眼,就不动声色地掉转脸去。汪大盐商见边寿民仰脸无言,急得不能等待,脱口而出:“品评一下何访?又非央求先生作画。”“嘿嘿,这幅画吗?”边寿民谈谈一笑,“实在高明莫测,鄙人不敢妄加评论。”这下子,汪大盐商乐了,他瞟了一眼边寿民,抖着二郎腿,心里想,好哇,你边寿民徒有虚名、什么名画家,连一幅古画都评不出道理来。边寿民的好友毕竟是个文人,这时在旁边望望边寿民脸上诡秘的神色,猜出这幅画里面多半有毛病,就走过来对他附耳说:“吾兄何不略评一下,好将他打发出门,免得在此纠缠。”边寿民觉得这话也对,就直截了当地说:“盐大老板,恕我大煞风景,直言相告了。此画一文不值,乃假货劣品,不是吴道子所画。”“假货,”汪大盐商气呼呼地跳将起来,“这是我家祖传名画,多少高手内行都赞为绝代珍宝,至少要值三千两银子!”边寿民冷冷地说:“吴道子岂能不通晓声韵之学,居然会画出如此劣品?”汪大盐商不懂什么是声韵之学。边寿民那位好朋友虽然懂得些,但总觉得诧异:“请问这与声韵之学有何相干?”边寿民哈哈大笑:“你们试试看,从么到六把几个数字叫一叫,哪个该张开嘴,哪个该合起唇?”“行。”汪大盐商抢先把这六个数字接连叫了两遍,别的都是张嘴叫出来,只有叫“五”字时一定要闭嘴。“现在懂了吧?”边寿民说,“画卜的钟馗叫着‘五’,要那骰子掷出个五点来,张着大嘴能行吗?”

汪大盐商讨了没趣,卷起假画急忙溜走了。从此汪大盐再也不敢嚣张了,而边寿更加出名了。

一言心语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才能理解它的实质内涵,从而避免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因此。可以说。再美的作品如果表现得有违常理,那么就会毫无价值。边寿民对该画的点评正是如此。

郑板桥的传说

郑板桥像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能诗文,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坐“簸箕”

潍县方圆几百里都知道:郑板桥刚到潍县就坐了“簸箕”。

当时的潍县是有名的“柴地”(方言,指那些坏人当道、恶人横行特别严重的地方)。豪门、财主、地痞、流氓串通一气,胡作非为,搅得民不聊生。凡是到任的县官,不是和他们一块儿为非作歹,就是弄得一身罪名,落个不白之冤,被他们挤跑赶走。郑板桥是扬州有名的“八怪”之一,又长得貌不出众,当然明摆着是要受“算计”的。在他到任之前,人家就设好了罔套,单等县太爷一到,就给他来个下马威。

这天,郑板桥终于来上任了。离潍县城还有二十里,就有一抬四人小轿把他接住了。轿夫们又施礼又打躬,郑板桥欢欢喜喜地上了轿。谁知,人刚进去还没坐定,轿子就发疯般地“飞”了起来,活像老太婆簸簸箕,左右摇晃、上下颠簸,直把个郑板桥颠得前仆后仰、跳起落下,头上碰出了疙瘩,腚上磕起了饽饽。要不是轿栏遮挡着,早从里面抛出来了。原来,这是豪绅地痞们设下的“簸箕计”。

抬轿的都是他们派去的人,而且,四人小轿卜六人抬,忽跑忽停、乱颠乱抖,换着班的折腾郑板桥。一边走,还一边哼着怪调子:

今日老爷乍到,先坐簸箕小轿,

往后不听使唤,拿你乌纱撂高。

郑板桥是个精明人,这其中的“机关”哪能不明白?“哼!瞎了眼的东西们,看我饶得了你们!”他心里这么想着,两手紧紧抓住轿栏,两眼不停地从轿窗里往外瞅。“有了,”他心里不禁一喜,高声朝外边叫道:“住轿!”

轿夫只好把轿落了,阴阳怪气地问道:“老爷有何吩咐?”郑板桥走下轿来,用手往右边场里一指说:“那场里堆的是何物呀?”

一个轿夫上前答话:“禀告老爷,那叫土坯,垒墙、支炕用。”

“有何用啊?”郑板桥故意问道。

“老爷熟读圣贤书,这点小小习俗还不知道吗?”

那个轿夫有点卖弄地说,“这本地人用来支炕的,炕是本地人用来睡觉的。”

“好好好,”郑板桥叫道,“快给我把它搬到轿里,抬到府中给老爷我支炕!”

轿夫们一听,愣啦!另一个赶忙躬身说:“肩禀老爷,府内有专供您安歇的棕子床……”

“呸,那玩意儿我早睡腻了。”郑板桥打断轿夫的话,“休再罗嗦,一人两个,给我搬到轿中!”

他们心想,不搬就是违抗老爷之令,治罪不轻呀。只得乖乖地听候吩咐,不多不少,一人两个,将土坯搬到轿里。这都是些大模子土坯,哪一个也得有十来斤,三十二个就是三百斤重,再加上一个人,可真够抬的。他们一个个压得趔趔趄趄,汗流浃背。郑板桥心中暗暗发笑,高声吩咐道:“快颠起来,快唱起来!老爷我就爱坐这个‘簸箕轿’。”轿夫们好比“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只顾呼哧呼哧地大喘气了。郑板桥却来了精神,他坐在轿里,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

叫你簸簸箕,你偏喘粗气,

抬到衙门里,一人三板子!

一言心语

孙猴子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传说中的这些“猴子”在“如来”面前施以轻狂,不料打错了算盘,寻错了心思。只得自讨苦吃。

戒酒三春

世称“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据传是“书画难隔三日,三餐不离酒盅”。然而在潍县做知县时,却有一段“停画百日,戒酒三春”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潍县城里有一个独霸一方的大猪鬃商,名叫李武正。李武正这人心狠手毒、盘剥有方、敲诈有术,仅用了二十来年工夫,就成了潍城屈指可数的富户。别看李武正阔气非凡,斗大的字却识不了几个,与大贾名商交往总怕人瞧不起他,就一心想装扮成书香门第。他在自己的大院里设了“圣贤书斋”,八仙桌上摆上文房四宝,买了不少古籍装在书柜里,还不惜银两买来了一些名人字画,挂满书房四壁。可惜的是,在他挂的名流佳作当中,唯独没有当堂知县郑板桥的墨迹。有一次,一位文人墨客观赏了他收藏的字画后留下了这样两句诗:

“搬来天下名山水,未移咫尺郑板桥。”李武正听了很不是滋味。

其实,李武正久住潍城,不是不知郑板桥字画有名,也不是不想弄到他的字画,皆因郑板桥脾气古怪,不屑于与这些刁诈的名绅大贾谋面,更谈不上为之作画。于是,李武正发誓扬言,谁要是能帮他请郑板桥为其作一幅墨竹,宁愿出一千两银子作酬谢。

有个名叫杜士的穷秀才,年纪六十出头。此人虽说有几分学识,但是品行不端,年轻时吃喝嫖赌,在烟花场中学了一身坏毛病,老来既无妻室,又无子女,孤身一人,想当个教书先生都无人肯雇用,生活十分寒苦。他听说李武正出千两银子谋求板桥墨竹,便挖空心思想鬼点子,要捞取这笔银两。经过几个夜晚苦思冥想,终于设下一个骗局。

时值阳春三月,杜士先从李武正那里支领了二十两银子,把自己靠河边的三间房舍修葺一新,又将窗下几簇修竹整理了一下,租了几十盆各式各样的花草摆在屋檐下。摆设停当之后,便每日在河岸边上坐着钓鱼,等侯郑板桥到来。因为他久住河边,看见郑板桥每年春暖花开时都来此地游览观景。

果不出杜士所料,清明后的一天,雨过天晴、景色诱人,嗜好山水的郑板桥公事完毕之后,独自素装来到河边,信步顺流观光。他放眼四顾,看到百草含露、杨柳新吐、桃李争芳,流水潋滟,到处牛机蓬勃,置身于这清幽明媚的世界,看到这如画的旖旎风光,真是令人心旷神怡。他顺口吟了一首《竹枝词》:

城上春云拂画楼,

城边春水泊天流。

昨宵雨过千山碧,

乱落桃花出涧沟。

诗音刚落,只听旁边有人连声称道:“妙,妙,县太爷真不愧是当今才子,出口成诵,令人佩服之极!”

郑板桥举目一看,原来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只见他面容憔悴、须发斑白、身着青衫、手握鱼竿,笑容满面地向这边走来。郑板桥看这人有点落魄文人风度,举止言谈落落大方,一时产生好感,忙答话道:“先生贵姓,家住哪里?”那杜士忙答:“免贵姓李,陋舍便是。”郑板桥顺杜士手指方向看去,见不远处有一小小茅舍。郑板随杜士先来到茅舍前,立即被这里优雅别致的风光所吸引。几株香气诱人的桃花,正含笑摆动,似欲向来客倾谈。桃花一侧,几簇亭亭玉立的修竹,葱翠挺拔。郑板桥赞不绝口:“如此佳景,胜似江南。”

杜士见时机已到,忙上前施一礼道:“今日大人光临寒舍,乃三生有幸。今室内尚有狗肉一盆,大人如不嫌弃,一同畅饮几杯。”郑板桥最喜吃狗肉,一听有狗肉,便点头应允。

酒肉备齐,两人边饮边谈,甚是投机,不知不觉就多喝了几杯。看看太阳已压树梢了,郑板桥已半酣,杜士忙起身作揖求道:“大人墨竹名扬天下,贫生久盼不得。今大人亲至,恳请大人留一墨竹,以偿贫生终生夙愿。”

郑板桥一口应允。杜士取出备好的笔、墨、纸、砚。郑板桥借酒兴,提笔挥毫,刷刷刷,顷刻即成。活生生的巨幅墨竹,刚劲有力,跃然纸上。杜士看罢手舞足蹈,欣喜若狂。郑板桥刚要搁笔,杜士忙道:“请大人题跋。”郑板桥问:“先生大名?”杜士答道:“卑名武正。”郑板桥听这名字有点耳熟,但醉意朦胧,就不加思索地书上了名字。书毕,天色将晚,郑板桥告辞,摇摇晃晃地回衙了。杜士酒桌未收,便卷好墨竹,急忙奔往李家。

那李武正得到郑板桥真迹,还有专门为他写的题字,甚为欢喜,可又舍不得千两银子,他只让管家拿了一百两银子,就把杜士轰出门外。第二天一早,李武正令家人大摆宴席,请全城名绅大贾为之祝贺,以便炫耀一番,装璜门面。

郑板桥早堂过后,刚要外出查访。忽然衙役前来禀报,说是不少名绅大贾都到李家赴宴,祝贺县太爷为他作画题跋。郑板桥一听恍然大悟,知是昨天酒后受骗了,于是急忙差人传杜士。差役回禀,杜士家门已反锁,院内花景皆空,一片狼藉景象。经打听,才知道杜士知事不好,怕吃官司,得到李武正的银两后,连夜退还了租赁的花木,逃到外地去了。

郑板桥听到衙役的禀报后,气得长叹一声,说道:“昨日只因贪杯,受人欺骗,实是后悔莫及。”于是令衙役笔墨伺候,郑重其事地写了一首“戒己诗”:

贪杯辱身,

理当受责,

停画百日,

戒酒三春。

郑板桥自即日起,果真一百天未作画,三年未喝酒,以戒自身。

一言心语

酒能使人失去明智而上当受骗,绝不是危言耸听之词。郑板桥能以此戒酒自罚。足见其领悟之深。

吴敬梓的传说

吴敬梓画像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他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又善诗赋,有《文本山房诗文集》。

拒绝赴考

吴敬梓离开老家全椒县城,移居到南京秦淮水亭的第三年春天,正值清朝乾隆皇帝登基坐殿,在北京下诏书,要开“博学鸿词”科考,让全国各省选拔人才,到京城廷试。

吴敬梓的学问大,能诗善文,字又写得漂亮,在那时的江南,没有哪个能压倒他的,如去应考,黄榜及第,一定十拿九稳。

同类推荐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纳兰容若去世已经三百年了,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纳兰词就像是人们诗词路上邂逅的“初恋”,凄婉动人,缠绵婉转,让人为之叹息,为之心碎,而又为之着迷。我们读的不仅是纳兰容词的至美至哀,更从中读懂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故事。他淡泊名利却生于富贵之家,他一腔热血却壮志未酬,他一生多情却情路坎坷,他用凄婉的笔触写尽了情深与忧伤。纳兰容若是王国维、梁启超、徐志摩盛赞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热门推荐
  • 那一场错爱毁灭了谁

    那一场错爱毁灭了谁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却催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当已经把身和心都交出去时,才心痛地发现你原来并不能属于我,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可爱已如覆水难收,是该逃离,还是抢夺……
  • 丞相千金训夫忙

    丞相千金训夫忙

    大姐入宫为后,二姐当了一品诰命,自己这个三小姐逍遥日子没过两天,竟也被嫁女成瘾的丞相老爹给许了出去。“什么?!我要嫁的是那个废柴王爷?”
  • 罗亦,我想把花送给你呀

    罗亦,我想把花送给你呀

    林笑笑相信,这个世界上每个女生都会遇到一段奇妙的爱情。就好象“风云学长万年冰山”突然对自己表白,她是该立刻接受还是落荒而逃呢?林笑笑当然是后者。原本林笑笑的生活轨迹很单一,日常就是学习、追星和八卦。进入长宁大学顺利加入神秘组织“八卦社”,因为高额奖金的悬赏,接受任务要去采访长宁的风云学长罗亦。一张“半裸”照片的风波,将林笑笑推上风口浪尖。“你为什么要拍我的照片?”“那些都不是我拍的!”“那你还想要拍吗?”
  • 行踏天涯

    行踏天涯

    一架客机坠入异界,客机上所有人都获得了异能。有人自命不凡,以神自居;有人悲天悯人,心怀救世。有人融入世界,重操旧业;有人茫然无措,遗憾退场。攀山者,处心积虑登高望远,却另见雄峰。红尘中,愚者一朝得悟,应天命成圣,俯瞰众生。而我们,为解开谜团、为长生不死、为瞻仰神灵,组成开荒小队,扬帆起航前往海角对岸:天涯!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6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6

    本书收录了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滇军、粤军中一些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这些文章均为其所亲历抗战事件的忆述。当时他们或为刚刚投笔从戎参加抗战的训练兵,或为刚刚军校毕业的小兵,或为下级军官……他们抱着保家卫国之心,满腔热血投身抗战。文章展现了这些基层军人眼中的抗战情形,记录了他们在战争中所做的点点滴滴,反映了基层军人的抗战状态,洋溢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逆天觉醒者

    逆天觉醒者

    身处混乱都市,神秘力量附身,开启逆天之旅。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魂筑师

    魂筑师

    两个画图狗,偶遇一群穿越者,昔日好友死而复生,竟然还被一本书和一面镜子认了主,看似不起眼的二井博物馆竟然是一个时空传送通道。他,来自两千年前的过去。她,来自两千年后的未来。他和他是他们寻找的目标。而这一切的源头,源自一场来自未来的灾难……而这场灾难的起源是我们身边最司空见惯的建筑。过去,现在,未来,三空联手,重新启动魂引《地经》和四神镜,获得最高级别的魂筑技能,高地和欧阳天开也因而成为超级魂筑师,避免了这场灾难。
  • 我的第一个老板

    我的第一个老板

    秦春泉是我的第一个老板。那天我从石大哥家出来,骑车没走多远就碰到一家工厂,对看门的说找工作,他说你找错了,是那边的恒基实业招聘工程师。恒基接待我的是个副经理,我亮出随身带来的一大堆红色证书,他眼睛当场发亮,说:“你等一下。”转身闪进去了。副经理领我来见秦老板时,他正在埋头看我那一大堆证书。那一堆证书着实让这位香港老板确信发现了真正的人才。然后,秦老板用我听不懂的话对那个乡村教师模样的副经理说了一串什么,副经理将桌子上那一大堆证书收在一起,把我领进一间看上去像老板办公室的房间,安排我在沙发上坐下,把那些证书还给我,说:“你等一下,老板还要找你谈谈。”
  • 太上问长生

    太上问长生

    (新书《开局成为土地爷》已经发布,欢迎阅读!建了个群,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一起交流探讨。企鹅群:1064387285) 道门术法,当为最强。主角李长生,修得道家无上术法,原可证道飞升成仙,却发下宏愿,甘愿受天道禁锢道法,滞留人间界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