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500000003

第3章 法显(2)

当他听说有人不幸被沙砾活埋时,在心里默默地为那些亡灵致哀,然后双手合十,口中低声称念佛的圣号。无意中法显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具白骨,他不由自主地说道:“昔日在沙漠中前进的人虽已死去,但他们的余骨犹在,我们不妨以死人的枯骨作标记,也许有求生的希望。”

大家觉得言之有理,纷纷点头称是。

于是领头的使者动员大家在周围寻找枯骨,并且以枯骨较多的方向为前进方向。

这时,天空乌云密布,远处传来嗖嗖的呼叫声,接着沙尘四起,那令人听而生畏的沙漠大风,随之刮起来了。

大家鱼贯而行,前后呼应。那漫天遍野的沙尘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而且肆意钻进嘴巴和鼻子,呛得人难受。平时在沙漠上行走就已经很费劲了,更不用说在大风里,有时稍有迟缓,脚就被流动的沙子埋没。风大时,人无法行进,大家只好依着骆驼高大的身躯围成一团;风小时,几个身强体壮的使者在前面寻找枯骨,其他人跟在后面继续行进。

就这样,‘他们经过十七天的沙漠之行,终于到了鄯善国。

鄯善国面积不大,地势高低不平,土地十分贫瘠。人们平时的穿戴大体与汉人相同,只是用毛织成的短衣与汉人不同。这里的国王信奉佛法,国内有四千多名佛僧,都是修习小乘佛法的,不论在家的俗人还是出家的僧人,都奉行天竺佛法。

由此向西,所经过的各国,大概都是这样,只是各国使用的胡地语言不同,可是出家人都修习天竺语言和天竺文字。

这时。法显一行明显意识到语言障碍所带来的麻烦,想起日后去天竺寻求戒律,语言不通怎么能行?幸好他们下榻的寺院有位小沙弥,因为父母是来此做生意的汉人,所以,他在家跟父母说汉语,出家后又掌握了天竺语,法显就和同伴拜小沙弥为师,向他学习天竺语言。所谓天竺语言,就是古代印度所使用的语言,也叫梵语。

不知不觉,法显一行在此已住了一个多月,他们非但学习了不少梵语,同时也使体力大大恢复,谢过寺僧和小沙弥后,法显又带领大家向西北行进。

走了十五天,他们来到焉夷国(也叫焉耆国)的都城员渠城。这里的人大都崇信佛法,僧人也都修习小乘学。

法显他们一到这儿,就寻找寺院挂单,可令人不解的是,寺僧不让法显等人住下,好几个寺院都是如此。眼看着天要黑了,这可怎么办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虽然没有风,但阵阵寒意却明显地让人感觉出来。法显等人踌蹰街头,饥肠辘辘。

这时,从街对面走来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打量了一下法显等人后,双手捧拳在胸说道:“请问客官们从何地来此?”

年轻的慧景回答:“我们是从长安出发的汉地僧人,欲往天竺寻求佛经,可这里的寺院不让我们挂单,此刻只好流落街头了。”

这个男人听罢,喜出望外,连忙拉着慧景的手,热情地说道:“如果各位大师不嫌弃的话,可到敝处小住。”

法显还礼说:“多谢施主。”

原来此人姓苻,名猛。十多年前来到这里,再无机会返回,所以刚才听慧景说话时,如遇故人,热情之举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边走边说,来到一个店铺前停下,苻公言道:“这是鄙人经营的小店,大师要吃什么,要用什么,尽管向下人要就是。小店有诸位大师光临,也是苻某的造化和缘分,因此,花销不劳大师们破费。”

法显等人拱手致谢,随之便住了下来。

虽然苻猛为人豪爽,盛情款待,可法显的心里却难以安稳,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去天竺,可现在手头拮据,焉夷国人不修礼义,遇客甚薄,通过化缘也很难求到钱物。听说前路的大沙漠更是难行,光时间就需一个多月,这可怎么办呢?

再说宝云、智严等行脚僧,自从与法显等人在敦煌分手后,取道别处,避开敦煌至鄯善国的沙漠地带,经龙城,来到高昌。

那时的高昌已有好几代在此设郡,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大乘佛教极为流行。就在法显等人为了经费问题而夜不能寐的时候,宝云、智严等人在高昌筹集到一笔钱物,来到焉夷国。他乡见故友,亲切之情难以言表。苻公听说来人是法显大师的朋友,就非常热情地招待他们在自己的店里住下。

这本应是一个极其兴奋的夜晚,可谁也没有睡好。因为钱物不足,他们刚刚相聚又得分离,智严、慧简、慧嵬三人主动要求返回高昌,再筹资金,等筹好资金,再赶程西行。其他人先行一步,彼此决定在下一站会合。

第二天,大家分头置办路途所需之物。

第三天,十个僧人走出苻公店铺,三个向东北去高昌,七个牵着宝云等人从高昌筹集到的几匹骆驼和路上所需,向西南行进,彼此依依不舍,苻某不时地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挥手。

法显这次要去的是于阗国,从焉夷到于阗要穿过着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路程之长,远远超过了敦煌至鄯善国。幸好法显他们已经有了沙漠之行的经验,因此粮食和饮水备得十分充足,从精神上来说,他们也不再慌恐和紧张。

这里毕竟是死亡之地,不能有半点懈怠,他们凭着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在沙漠上已经行进了整整一个月了。

可是举目远看,身后是望不到边的黄色沙丘,眼前是漫漫无际的黄色沙海。

法显双脚已经打泡,但他强忍伤痛,继续前进,他在心里盘算,于阗国应该不远了。可为什么还没有一点人烟.莫非是方向偏了?

想到这里,法显赶紧叫了一声身边的道整,询问粮草情况,道整回答说:“吃的还能够十天,只是水只够两三天了,这还不算两天来滴水未进的几个骆驼。”

法显听后脸色阴沉,因为身处沙漠,如果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于是他立即招呼大家就地休息,向大家说明情况,让大家节约用水,一定要走出这茫茫沙漠。

这时,太阳火辣辣地烤炙着这些历经磨难的僧人,他们虽然口干舌燥,但每人只抿了一小口水,又向前行进了。

四翻越葱岭

法显等人经过三十五天的艰难跋涉,走出沙漠,来到于阗国。这里物品殷盛,人民丰乐。全民信奉佛法,且以佛教音乐欢娱,佛僧有上万人,多是修习大乘佛法的。人们分散居住,家家门前都建有一个小塔,至少有两丈高,这是专门供僧人落脚的地方,并且供给游僧饮食及一切所需之物。

这里的国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听说本国来了汉地僧人,就立即将法显等人迎到王府亲自接见,并将他们安排到国内最好的寺院里。

这个寺院名叫瞿摩帝,是个大乘佛寺,有三千僧人,规模极大。吃饭时,僧众威仪齐肃,依次而坐,器钵无声,一切寂然。就是让杂役添饭,也不大声呼唤,只是用手指指旗子。看到如此井然的秩序,法显想,此地的寺院一定比别国的戒律完善,而汉地僧众不是正需要这样完善的戒律吗?

为了更多地了解于阗国的戒律,也为了参观该国一年一度最热闹的行像活动,法显与宝云、僧景、僧绍等人留了下来。道整、慧景和后来加入求法行列的慧达先走一步。

一天,法显和同伴去王新寺,那里的师傅介绍说,所谓行像就是请佛、菩萨出行,佛、菩萨广施恩泽,芸芸众生尽奉供养。佛、菩萨乘四轮大车,车上装饰如神殿佛堂,由骆驼或骏马拉着,城里城外走上一日。

法显他们等了近三个月,才盼来了这个热烈壮观而又别具特色的佛事活动。

四月一日这天,城里的街头巷尾,整齐洁净。城门上帷幕彩旗,随风飘扬。国王携夫人、采女来到城内,参加这一年一度最激动人心的活动。

国王最敬重的瞿摩帝寺,最先举办行像活动。在离城三四里的地方,作成四轮子的像车,高三丈左右,就好像行宫一样,用七种宝物装饰,悬挂布缯幡盖,金银雕凿而成的佛像立在车中,两个菩萨分列两旁,显得富丽堂皇。

佛像离城门百步远的时候,国王脱下王冠,换上新衣,众人赤脚,手持香花,跟着国王出城迎接佛像,叩头行礼结束以后,便散花烧香进入城内。这时城门上的夫人、采女和百姓纷纷朝像车抛去鲜花和彩带,像车周围简直成了花的海洋,煞是好看。

法显等人随着像车,进入城内,他们在人群中感受着喧闹的气氛,感受着人们对佛崇拜的炽热情绪。法显心里特别高兴,他思忖着,若不是西行求法,他终生也不可能看到这种热烈的场面,更想不到在异域他乡会有远远胜过汉地的佛事活动。

如此壮观的场面进行了整整十四天,法显一次不落地参观了十四天,感受了十四天。行像完毕后,他立即打点行囊,匆匆上路了。

从于阗再往西行,地表上一改沙漠的荒凉,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道路也越走越崎岖。’这一日,法显与同行的慧应、宝云、僧景一起,气喘吁吁地爬过一段陡峭的山路后,坐下来休息,宝云开口说话了:“师傅,智严师傅他们三人一定是未筹到资金,要不然三个多月过去了还不见他们返回。”

法显默默地点点头,陷入沉思之中。

回想自己从长安出发,一行五人,而今只有慧应在身边。慧嵬为了筹集资金与智严和慧简去了高昌,至今未归。道整和慧景先行一步,按说应在前面等着自己,不知他们一路是否平安?想到此,法显心中不由伤感起来。为了早日见到慧景和道整,法显打起精神又上路了。

经过二十五日,法显等人来到子合国(今新疆叶城县西南)。稍事休息后,又向南行进四天,进入葱岭山,即今帕米尔高原一带,到达于摩国(今新疆沙车县西南巴达克山)。在此度过夏安居,听所住寺院里的僧人说,慧景、道整和慧达来过这里,并且留言说在前一个国家等候师兄。

这使法显原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在继续行进的路上,法显觉得脚下的土地虽然崎岖但很亲切,因为这上面有自己的同窗好友慧景、道整的脚印。慧景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性格活泼,心直口快,聪慧达观,着实让法显喜欢;道整的性格稳重深沉,有条不紊。他俩和身边的慧应以及慧嵬为了支持自己西行求法,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与自己历经磨难,相依为命,想到这里,法显由衷地感谢这几个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挚友。

经过近一个月的跋山涉水,法显来到竭叉国。这是葱岭山中部的一个国家,说也奇怪,这里百姓的穿戴和秦地的十分接近,就连植物中的竹子、石榴和甘蔗也与秦地一样,法显猜想,这里居民的先人也许是从秦地迁徙而来。加上将在这里与慧景和道整会合,法显觉得一草一木都十分亲切。昔日和同窗好友栖居长安的情景,历历在目。这更使法显坚信自己的猜测正确无疑。

异国他乡会故友,心里自然格外高兴。慧景以先人为主的身份,带领法显等人,参观竭叉国的几处佛教名胜。

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国内的地域虽不太宽广,但佛寺就有十几座,僧人有上千个。最令法显敬仰的是,这个国家有为纪念佛的一颗牙齿而修建的佛塔,还有佛生前用过的唾壶,这个唾壶是用整块岩石刻凿而成,颜色和形状都很像佛钵,慧景饶有兴趣地给大家讲了关于唾壶的神奇传说:

“佛有一次外出巡游,恰好这个国家闹饥荒,百姓无法生活,不少人饿死街头,可此处的一个粮店老板却为了屯积居奇,毫无怜悯之心,硬是不借给饥民一粒米。这天,百姓无法,又来到粮店苦苦哀求,可店老板根本不理睬。这时佛走到门口说:‘施主,请布施。’店主说:‘行啊,只是有个条件,你只能用手捧着。’佛顺手指了指墙角的一个业已废弃的唾壶说:‘只要你装满这个唾壶,我可保证这里的饥民不再问你要一粒粮食。’店主听后,当然高兴,便抬高嗓音向饥民说:‘大家听着,这个人说,我只要给他这一壶米,你们就不再问我要粮了,现在我装满它,你们马上离开这里。’“众人的眼光全都转向这个陌生人,只见他拿起唾壶,往粮仓一埋,瞬间功夫,粮仓里的所有粮食全都进了唾壶。粮商气歪了嘴巴,瞪直了眼。而唾壶里的粮食却纷纷流到饥民的口袋。后来百姓得知救命之人是佛,就将此唾壶当作宝物,供奉起来。”

法显等人听后,深为佛的慈悲精神和无边神力所感动,向那唾壶施礼膜拜。

从此再向西行,进入葱岭地带。这里是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兴都库什山集结而成的天然屏障,地势高峻,群峰接天,天气严寒,冬夏有雪。如果遇上大风,没有人能活着越过,因此当地人传说这里有雪山妖人。这里的道路艰阻,崖岩险绝。石山像墙壁一样矗立着,站在悬崖峭壁上,人就会头昏目眩,想前进却常常无处插足。

这一日,天色阴沉,山风呼啸。法显一行正在艰难地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大家气喘吁吁,举步艰难,谁也没有力气说什么,只听见脚步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吱吱声和山风的吼叫声。

慧景走在最后,觉得心慌气短,两腿发软,身子轻飘飘的,但他还坚持走了几步,怎奈稀薄的空气无法缓解他呼吸的困难,他使出全身力气,从嘴里挤出“师……兄……”二字,就跌倒雪地,不省人事了。

走在慧景前面的是法显,听到叫声立即跑过来抱起慧景,大声喊道:“慧景贤弟!”其他人随着声音也跑了回来。只见法显左手搂着慧景,右手掐住慧景的人中,并焦急地呼唤着慧景的名字。

其他几个人围成了个圈儿,挡住嗖嗖呼啸的寒风,慧景在法显温暖的怀抱中苏醒过来,喝了几口水,精神好了一点,就被同伴搀扶着继续上路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下,慧景终于和诸位师兄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越过葱岭的最高处,来到北天竺。

五泪洒雪山

刚刚进入北天竺,有一个名叫陀历的小国家。这个国家虽小,却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弥勒寺,光寺僧就有100多人。法显一行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来到这个寺院,准备挂单。

弥勒寺的住持听说寺里来了几个葱岭以东的僧人,便非常热情地用当地特产招待了法显等人,并主动介绍了弥勒寺的来历。

原来,陀历国有一个罗汉,他知道弥勒将来要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位而成佛,便在国内找到一个能工巧匠,让其雕刻一尊弥勒的像。可这位匠人说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弥勒是什么样子,所以无法完成这一工作。于是罗汉就运用神通之力,将匠人带到弥勒菩萨所住的兜率天,让匠人仔细观察弥勒菩萨的身高和相貌。然后下来雕刻。等雕刻一半,匠人又忘记了弥勒菩萨的模样,罗汉又将匠人送上兜率天。如此往还三次,弥勒像才告完成。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老住持喝了一口水,又说道:“由于这尊弥勒像有神力所资,每逢斋戒日,常放金光,附近来这里祈福攘灾的百姓络绎不绝,斋戒日更是人山人海,灵验故事不计其数。各国国王也竞相供养,因此这里成了北天竺一个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

慧景听完老住持的介绍,不顾身体的疲惫和不适,立即和法显、宝云、慧应等人前去参观宏伟壮观的弥勒像。他们虔诚礼拜,赞叹不已。

法显一行在弥勒寺小住几天之后,又继续向西南方向行进。

越往前走,路越艰险。羊肠小道的一边是高达千仞的悬崖峭壁,一边是汹涌湍急的新头河水(印度河上游)。从前有人在悬崖上凿石作梯,以通道路,每个石孔只能放上脚的前半截,稍不留神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个石梯共七百多级,据史书《九译》记载,汉代出使西域的着名使者张骞和甘英也从未来过这里。

同类推荐
  •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风云雨雪 光风霁月:陶诗言传

    陶诗言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衰落的大户之家。从小他就学有潜质,中小学两次跳级,后随父在宁读高中。抗战期间流亡到重庆进了四川国立中学,因成绩优秀被报送中央大学,毕业后由恩师涂长望介绍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解放前夕,陶诗言决心跟着竺可桢、赵九章领导的中研院气象研究所全部留下迎接解放。解放后陶诗言迅速成长为新中国一代气象科学大家。他是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是国际知名的季风领域专家,曾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委员会首席代表,中美大气合作研究中方首席专家,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最畅销的传记作品,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有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一念之差;有音乐家亨德尔贫病交加中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有南极探险家斯各特船长在冰天雪地中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面对独裁者的屠刀,为了民主振臂一呼虽殒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罗……读来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 毛泽东最后十年

    毛泽东最后十年

    《毛泽东最后十年》作者讲述了自己跟随毛泽东同志27年所见所闻,特别是较全面地反映了“文革”十年毛泽东主席的生活、工作、学习、巡视的工作细节,也披露了“接见红卫兵”、林彪“九一三事件”等重大鲜为人知的情节和片段。尼克松到达中国仅4个小时就受到了毛主席的会见,会见地点、礼节如何安排;如何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化解田中角荣一行心中的忐忑,并在中日建交谈判中争取主动,在《毛泽东最后十年》中,作者都加以详细描述。
  •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钱学森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叶永烈所著的《钱学森传》开篇提问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由问而起,作者娓娓道出钱学森早年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归来的故事、“两弹一星”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辉煌而传奇的科学大家——共和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热门推荐
  • 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当呆萌少女遇上逗比少年,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围炉夜话详解

    围炉夜话详解

    本书从立德、立身、立业三方面下笔,对《围炉夜话》原著中的富含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的言辞进行详解。“立片言而居要”,本书内涵极为深刻,贯穿全书的思想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另外,本书还把鞭挞、指导、讽刺、劝勉等多种情感熔于一炉,用精妙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 重生暖婚:总裁老公,强势宠

    重生暖婚:总裁老公,强势宠

    白婉死之前觉得自己爱夜霆爱的太累了,爱到卑微,爱到失去生命。如果重来一次,她还会不会爱他呢?上天安排了重生的戏码,而她白婉这回一定要让那些人付出代价!丈夫?爱谁要谁要,她不稀罕!好闺蜜?上一世抢她男人,夺她性命,她发誓必究!可……跳动的心脏却离夜霆越来越近,她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丑颜倾天下之妃本倾心

    丑颜倾天下之妃本倾心

    岁岁年年月月日日,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流年浮屠岁月蹉跎,我却能记住你的每一句话。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十年前,她只是个卑微的私生女兼贱婢,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位,让她决定许下终身的男子。
  • 结婚后我恋爱了

    结婚后我恋爱了

    她学成归来,没想到被两个包子缠上了,不好意思,我怎么不记得自己生过俩孩?妈咪妈咪地叫着,没过几天,她还真成他们妈了,她也很绝望!颜影后的一次采访:“……影后,您招蜂引蝶。”颜洛笑:“如果你硬是要把我生意伙伴和朋友比作蜜蜂和蝴蝶,那我替他们收下你的赞美。”他这是赞美?“颜影后,您未婚先孕,怎么还敢嫁给君总!”颜洛冷笑:“君清墨还未婚有俩孩呢!你怎么不去说他怎么还敢娶我!”两本结婚证直摔在桌上!就是,他怎么敢娶我!然而,颜洛因为这样,要和君清墨离婚,结果,人家领着俩孩,“抛夫弃子,可耻!”颜洛看两个萌孩,心一软,又留下来。就这样反复被大灰狼牵进陷阱……
  • 人如韭菜

    人如韭菜

    哑钟滴滴答答的摆动着,像是计算着自己的生命。人类的生命也被心跳记录着,等时间一到,尘归尘土归土,在这个大自然中吸取了多少养分,届时一并都还了。百年后不留一丝痕迹。
  • 灵武大帝

    灵武大帝

    世间万物,皆可有灵。草木虫兽有灵,可为妖!众生意志有灵,可为神!亡者消逝灵不散,可为鬼!十七年前,一代神王坠入魔道,屠戮众生,遭正邪两道联合抹杀,灰飞烟灭。十七年后,一个少年身负至邪之血,秉承妖魔通天之志,自北域而出,又将走出怎样的传奇!
  • 重生之溺爱媳妇

    重生之溺爱媳妇

    孟浩天为什么你要出轨?自从嫁给了你,我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白手起家,如今公司上市,你就要翻脸不认人了吗?孟浩天我可以忍受你不爱我的事实,也可以忍受你在外面养小三、小四,甚至是小五,可是不应该染指我的唯一的胞妹啊,她是我一手养大的,如同我的女儿一般,你这样做和畜生有何区别?孟浩天我替你挡这一刀,从此我们夫妻情分就两清了,我冯莉夏发誓,来生来世再也不与你相见,再也不与你相见了。是谁?是谁一声声的指责着他,是谁一直在哭泣,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必谈的军事之谜

    必谈的军事之谜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宁先生的三百封情书

    宁先生的三百封情书

    五年前宁先生用三百封情书打动了冯青清,五年后又将冯青清宠上天,让冯青清想不到任何理由拒绝他,那就坦然接受!(甜宠文)工作丢了可以再找,婚离了可以再婚,可是那些信那些情书是冯青清的底线,绝不可以丢!“你在烧什么!”“当然是你的那些信,不要忘了你已经结婚五年了!”“求你了,这些信你早就知道的!而且这五年我从未碰过,求你!”信纸发出的火光让冯青清不顾一切的冲上去,企图用手拿出火中残留的碎片,却也终究是不能挽回,就像她的青春!冯青清以为自己唯一的快乐也就要随之而去了,可是她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她的幸福才刚刚开始。“我能不能抱抱你”这是冯青清第一次见到宁清远要说的话!三十岁的冯青清如此轻浮。“当然可以,但我有条件”对方嘴角上扬,那淡淡的笑容让冯青清离不开眼,更是忘记了一切,只想得到那温暖的微笑。“什么条件都可以!”冯青清在说话的同时已近迫不及待的紧紧抱住面前的男人,这感觉真好!我们之间才刚刚开始,一切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