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500000043

第43章 法藏(2)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法藏二十六岁。这时,他已能背诵多部经典,只是还未出家,心中总觉不快,于是就前往释迦弥多罗尊者住的地方,请求接受菩萨戒。菩萨戒是在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外的另一种戒律,据说还有烧身供养以示愿行坚固的习俗。由此可见法藏出家修行的内在要求和心情,当某僧人将他引见给尊者时,尊者详细询问并听取了他择师学法的经过。尊者对法藏能背诵《华严经》,兼讲《梵纲经》,非常惊奇,他赞叹地说:“只要掌握了净行一品,就可以得到菩萨大戒,何况还能义解发挥!”

同年,智俨梦中显示般若台倾倒,预感自己今生因缘将尽,便当即召来门人弟子,告诉他们说:“我将要去净土极乐处,游览莲花藏世界。”他看了看法藏,眼光落在法藏的俗家服装上,意犹放心不下,特此将道成、薄尘叫到床前,再三嘱托他们照顾好法藏,还说法藏(他称其为贤者)“随心留意于《华严经》,能无师自悟自通,将来定能弘扬我门遗法。”这样,智俨在弥留之际,就把衣钵指定给法藏这位俗家弟子,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准确的预见啊。十月二十九日夜,据说夜空之中,徐徐有音乐声从西方飘来,随后又自东向西而去,智俨就在这音乐声中圆寂归天。

逝者逝矣,但逝者的精神永存。智俨的弟子中,道成、薄尘年龄已大,他们在当时被称为大德,法藏与义湘年纪相当,几乎是同时进入师门,二人是真真正正的同学。而义湘又属于朝鲜新罗人,回国后被该国推为华严宗初祖,后来与法藏不断有书信来往,这是后话。赫赫有名的一代宗师去世,而他指名的衣钵传人竟是一名俗家弟子,这对华严宗来讲,显然有不利的因素。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然,这是依当时的大环境而言的,一个没有出家受戒、又没有什么影响的人,在游讲参学过程中,难免被人小视和瞧不起。所幸小环境还不错,道成、薄尘在师父去世之后,自动承担起责任,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得失而耿耿于怀,始终牢记师训,随时留心法藏的出家事宜。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荣国夫人杨氏去世,武则天借此机会,在佛门度僧,并特将住宅辟出施舍,改成“太原寺”。依当时的惯例,大凡皇室宗亲上归冥路,都要兴建寺院,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慈爱、留恋和祝福。如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二月二十四日建成的大慈恩寺,就是太子李治为报答其母长孙皇后之爱而兴建的。寺成后,聘请玄奘为大慈恩寺的住持,该寺也就成为玄奘的译经场所。不过,那时的佛教多限于知识阶层,贵族文化的气息很浓,特别是玄奘师徒所弘扬的唯识学派,一般民众对其难免有敬而远之之感。但是,这时的佛教正在深入于普通群众之中,为了用佛教笼络民心,武则天以自己的化妆费为支柱,令人在龙门石窟奉先寺铸成大佛像。这次,她又以太原寺为契机,广为推行佛教政策。

听说武则天舍宅为寺,欲度僧尼,道成、薄尘等乘机联络一些大德名僧,联名写状,推荐法藏,请求度他为僧。这篇联名状写得恰当得体,开头写了法藏自小思慕佛祖以来的拜师求法经历,说他“少有佛志,长而从师”,对佛家经典“背诵如流,运用娴熟”,是个不可多得的佛界奇才。接着笔’锋一转,叙述了法藏至今居俗的客观原因,是由于他多年奔波、遍寻佛法、迟遇良师等因素造成的。最后,状文歌颂了本朝太平盛世时的佛教政策,指出天下万民“身当四方合统之朝,时值三宝重兴之运”,所以借此“自天降康”的美好时机,希望能为法藏剃度授戒。这篇状文,非比寻常,首先它是由佛界有名望的僧人联名写的,说明法藏在佛界已渐露头角,同时也表明是代表了佛界的一致意见;其次,机遇很好,正值皇家朝廷开门度僧,一旦有人被选中,那前途不可限量。那时,朝廷的举动意味着尊严、地位、威望、声誉等等,假若能被朝廷以法律的形式认可,那就不可小视,不可漠然处之,真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对一般人来讲,这种机遇很少、很渺茫,但是法藏已经迎来了这种机遇。

推荐状文很快得到恩准,敕令在太原寺道场为法藏削发授沙弥戒,并聘任他为该寺住持。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圣旨又令在京城的十大德法师,给法藏授具足戒,诏令他在太原寺讲解《华严经》。这时武则天已完全掌握朝政,她令臣下称她为“天后”,称高宗为“天皇”,常常以天后名义发布诏令。端午时节,天后武则天派使节到太原寺,给法藏赏赐衣物,以示慰问,祝他寿如茂松,“永耀传灯,常为道首”。此后,武则天又把《华严经》中“贤首菩萨”的名号赐赠给他,尊称他为“贤首国师”。

四贤首国师

674年这一年,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年代。与武则天提出十二条政治主张的同时,法藏不但实现了盼望已久的出家愿望,而且也获得接二连三的特殊待遇。贤首国师的声望如日中天。

法藏在新落成的太原寺讲解《华严经》,听众络绎不绝,从此名声大振,各寺纷纷请他讲经弘法。次年,他应玄华寺之请,为僧俗群众开讲《华严经》。这次讲经,又是一个提高进步的机会。本来多年前,他就能默念背诵,加之后来听讲时的领悟心得,讲经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但是,每次讲解都有新的收获体会,都会有新的灵感涌现出来,这使得他讲经更有条理,更吸引听众,更容易征服人心。你看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会儿讲得玄妙入微,一会儿讲得具体生动,听众无不敛声静气,凝神思索。这次讲演大快人心,其影响之持久,传播之深远,超出想象。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中印度的沙门地婆诃罗(中译:云日照),来到中国长安讲学。法藏得知消息后,喜不自禁,当即前往参拜问候。他带着问题虚心请教:“印度对佛陀的一代教法是如何判释的?”云日照告诉他:一‘印度那烂陀寺有两大法师,一个叫戒贤,一个叫智光。戒贤根据《深密》、《瑜珈》等经论,将有、空、中作为三时教判。智光则依据《般若》、《中观》等经论,以心境俱有、境空心有、心境俱空为三时教判。”这一珍贵信息给法藏以新的启迪,他将此连同以前的所思所学、译经心得交融在一起,豁然开朗,智慧大增。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法藏以一教之尊,且又有国师称号,可谓功德圆满,无所不晓。但他不耻下问,学问相长,探究研讨永不知足,从而为弘扬华严宗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佛教各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净土宗等,纷纷着书立说,弘扬门派,争奇斗艳。华严宗在当时已较有名气,但如何完成师父临终“绍隆遗法”的心愿,法藏内心激动不已。

华严宗自初祖杜顺和尚至今,已有三代,而则天皇后把“贤首菩萨”、“贤首国师”的荣誉赐赠于己,这是华严宗的自豪和骄傲。但是,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称华严宗为贤首宗,这是始料未及的。所以,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前两位师父的思想观点,另辟新的途径,使华严宗的教观、教理、教规丰富和完善起来,以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阐发微言大义,故此得名。法藏眼前似乎晃动着师父的身影。师父常常提起,杜顺初祖是陕西临潼西北人,他依靠《华严经》,宣传教义,法界圆融思想,就是他首先在中国大力提倡和弘扬的。师父智俨,甘肃天水西南人,被称为华严宗二祖,早年随杜顺出家学法,后在智正法师藏经阁前,肃静致礼,默念立誓,信手取得《华严经》第一卷。师父卓异非凡,每读《华严经》,都有新意,别乘一教、无尽缘起思想,是他对华严宗的重大贡献,从此奠定了华严宗的主要理论基础。法藏又想到,自己若干年来一直纠缠不清的相印相融观点,在和印度、西域高僧的交流接触中,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法藏的回忆与想法,正是他印证自己论点,捋顺思想体系的逼真反映和写照。法藏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的判教学说,他把当时在中国的各家佛教宗派,分别判为五教,其名称和次序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和一乘圆教。法藏认为,华严宗在五教中地位最高,属于一乘圆教,而其它宗派则属于偏颇而有弊端的“偏教”。因为世间,一切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特性和界限,它们是“因缘生起”的,而缘起的实质就是“法界缘起”,或者是“真如缘起”,所以,法界为真如(在佛教教义中,真如等同于佛性、法性、如来藏)之法界,缘起为真如之缘起。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真如或者如来藏派生出来的,山、林、河、尘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如的法界,真如的缘起。只要领悟了这个“一乘圆教”,那么就可“即身成佛”。

法藏的判教学说和主张,使华严宗的思想体系更明确,更充实,更完备,所以,世人公认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当然,也有例外,他的弟子慧苑就认为,“五教”只不过是在天台宗的“四教”之外,加上了一个“顿教”,意义不大。慧苑也因此被摈弃于正统的华严宗人之外。事实上,法藏能融合各家学说,自成一派体系,功绩和作用已成定论,何劳他人评说!

华严宗因“贤首国师”而名声大噪,一时成为与其它宗派鼎足而立的一大宗派。据传说,法藏讲经常常伴随着一些神妙莫测的东西,这就使得华严宗变得不可思议而又非常诱人。须知,当时大多数人对高深的宗教理论和哲学问题不感兴趣,能让他们信服、趋之若鹜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法藏以什么办法,使讲经场所有如神明降临,他都在有意无意中,传输一种信息,即华严宗是真正的圣教,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这就是法藏,这就是法藏的讲经。

据说,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八月,法藏举行了一个戒斋忏悔法会,当众为亡灵超脱祈祷。事情的原委是,上年五月间,雍州万年县何容师,因嗜吃鸡子,杀之无数,而暴病身亡。死后与其它七百个鬼,被打入地狱,经受油汤煎熬之苦。在实在不能忍受的时候,他返魂托梦,让第四个儿子行证恳求法藏赎罪,法藏就令他诵读并抄写《华严经》,到这时方才完成。在众目睽睽之中,只见何容师等七百鬼飘出地狱。

武周天授二年(691),法藏应山东曹州枚宰之邀,前往讲经说法。会中有个不信佛法的人,口出狂言,大骂佛、法、僧,没想到第二天就面容破伤,发眉随手脱落,遍体脓疮泡疹,他恐惧思过,求助法藏。法藏训诫他说:“这都是报应!从今日起,你应当礼敬三宝,诚心诚意地朗读《华严经》,而且要读一百遍,罪才可以免除。”这个人千恩万谢,感激涕零,拿起《华严经》,就高声读了起来。谁知,只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形体复原,完好如初。后来,这个人逢人便说法藏的恩德,到处讲解《华严经》的神灵。

上述两则小故事,是法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宣扬佛教,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信服它,接受它。他附加于华严宗一些神妙玄虚的东西,只能这么来理解和看待。如果说上述种种,是着眼于本门本派,是振奋宗风的需要,是为自己派别服务的,那确实产生了重大效果。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还不能全面理解法藏,否则,他就不成为“贤首国师”了。

法藏是朝廷崇赏的一代宗师,他也是社会的一分子。讲经作法、弘扬门派,需要借助于朝廷,对朝廷及其政局,不可能超然于局外,但是他有自己的参与和判断准则。在某些大是大非问题上,法藏始终能把握好分寸,与时俱进,甚至为国分忧。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族首领李尽忠等,在今辽宁朝阳一带举兵反唐,造成大乱,近七八个月的时间,叛军连陷几座城池,矛头直指河北中南部一带,唐朝十八万大军弃甲而逃。在这紧急关头,武则天又调二十万军队出师讨伐,同时还诏令法藏依经作法,协助王师。君令如山倒,法藏于是沐浴更衣,建立道场,内部放置十一面观音像,默默吟念祈祷。据说数日后,叛军看见有无数神兵汹涌而至,观音腾空闪现,一时间,天鼓之声不绝于耳,敌兵胆战心惊,不战自乱。唐军随即平定叛逆。武则天大喜,称赞法藏的恩德和神兵的威力,于是改年号为神功元年。

当然,将法藏的法力吹得神乎其神,似乎可抵几十万大军,的确言过其实,但就客观效果而言,他对稳定人心、鼓舞斗志,也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重译华严

武周圣历二年(699),法藏以近六十岁的高龄,参与重新翻译《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又称《杂华经》,是印度大乘佛学经典的一部分。大约在公元二——四世纪之间,南印度、西北印度和中印度都先后流行《华严经》。我国在东汉时,《华严经》中的《兜沙经》,就已经有了译本,至唐朝时,有关此经的篇章译本就达三十五部之多,但其中较早、较全的汉译本,当属东晋时译注的《华严经》,分六十卷三十四品。不足的是,晋译经卷,译文繁杂,许多地方不符合原意,并且《入法界品》内有两处脱落。三百多年以来,晋译本照旧,无人更改,法藏时常叹息,有时默默凝视西天,希望有所补救。680年,中印度和尚云日照来中国时,正好带来了《华严经》的梵文典籍。当法藏知道云日照所带梵文本中有《入法界品》时,他便和云日照一起,翻译、校对、查寻。据说二人译注时发出的声音,如雷震荡。《人法界品》终于被完整地译成汉文,整个译文流利顺畅,言简意赅。

天授元年(690),是个在中国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年代。这一年,武则天终于废弃唐朝,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将洛阳改为神都。同时,武则天向天下颁布《大云经》,在全国各地兴建大云寺。之所以如此,据说后凉时昙无谶翻译的《大云经》中,记载有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的说法。于是有些人就穿凿附会,说武则天就是弥勒佛降世,应该代替李唐作皇帝。武则天建立周朝后,就广泛推行崇佛政策,她派遣使者,去今天和田一带,请来沙门实叉难陀(中译:云喜学),让其讲解佛经。同时又诏令法藏去洛阳大遍空寺,共同参加笔受。

武周证圣元年(695)初,法藏从长安出发,奔向洛阳。长安至洛阳,大约有八百五十里的路程,又值冬季,寒风刺骨,黄土滚滚。潼关、函谷关两侧,耸立着数十丈高的断崖绝壁,绵延数十里。大约二三月间,法藏抵达洛阳,他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投身译场。真是天公作美,这次翻译的正是《华严经》,而义净、弘景、圆测、神英、法宝等各位名僧大师,均列席就坐,真是人才济济,满堂生辉。法藏奉旨进行笔受。这次翻译搞得有条有理,壮观非凡,译经寺前,百叶莲花盛开,译经寺内,各位大师字斟句酌,勤勉有加。

有一天,武则天兴致勃勃地光临大遍空寺,亲自探视翻译进展情况,并赏赐饭食,以示慰劳。武则天的幸临,表明皇室对佛教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法藏等人译经的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大了。后来,译经场所改到佛授记寺,法藏愈显得精神焕发,老当益壮,他借这次新译的有利时机,将以前云日照补译的两段经文插入新译经书。这次译经时间长达四年之久,至武周圣历二年(699)方才完成,新译《华严经》长达八十卷。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 传奇将军祁致中

    传奇将军祁致中

    1927年清明节刚过的一天上午十点多钟,几挂马车驶进了佳木斯。从车上下来一群闯关东的人们……他们背着行李卷,熙熙攘攘地走进城里。此时,在一个广场上,站着十几个东北军军人,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矮胖子军官。他望着一群下车的小伙子们大声喊道:“南来的,北往的,都听清楚了!奉天城大帅府有命令,东北军要扩军,今个儿在这旮达招兵。乐意吃粮当兵的男子汉,马上来报名吧!现在报名,马上就去穿军装,吃饭管够,一天两顿大馒头一顿大饼子,三天一顿肥猪肉,五天一顿饺子,月饷三块现大洋,寄回老家孝敬爹娘……”
  •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

    名人传记丛书——恺撒——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The Absentee

    The Absent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在发芽

    爱在发芽

    那美丽的风景是在南湖堤段。站在堤坝上,微风拂来,使人神清气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摇晃着翠绿的脑袋,身高体健的杨树,它看起来是那么舒服,看着那绿色,似乎进入了梦幻王国,然后,眼睛便又看到了那似乎是被擦洗过的宝石一般的天空,还有那轻盈、洁白的闲云,不时还传来飞翔音乐家—小鸟的歌,那么动听,美妙。
  • 十国传

    十国传

    穿越到十国,成为南唐一员——赵匡胤,我来了!
  • 一生的爱裴少的醋包甜妻

    一生的爱裴少的醋包甜妻

    前世沐筱语千方百计逃离裴寒暄的魔爪,逼着他和自己离婚,到头来是她错了,错的彻底,直到渣男和姐姐将她绑架,看到了来救她的那个男人眼中的那一抹心疼,她才明白,这一生唯一爱她的就只有眼前这个她曾经的前夫。重来一世,她发誓要好好爱他,弥补她欠下的债!
  •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告诉我们:女人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女人能更明白人情世故,懂得男人心理,能更好地获更多的人喜欢,更好地握住幸福。使女人发光的并非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而掌握好心理学就是智慧最好的体现。这本《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意在教女人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引导女人走向成熟,让女人学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独特心思,优雅而从容地应对一切。
  • 诸天万界洪荒天道

    诸天万界洪荒天道

    诸天世界第一个超神学院第二地球都市第三斗破穹苍,第四完美世界第五三国演义,第六遮天第七诛仙,第八火影忍者第九海贼王,第十一拳超人第十一抗日战争民国第十二狐妖小红娘第十三命运vs命运支持正版,支持正义的能量!穿越诸天万界,游历万界,拯救诸天万界的,修炼之路,慢慢前往!主角历练诸天万界,主角是要成为圣人!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

    太上慈悲九幽拔罪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夺爱攻略:霸宠独家娇妻

    夺爱攻略:霸宠独家娇妻

    大雨滂沱夜,她大发好心救了他,没想到他却恩将仇报。她用青春去爱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男人五年,直到这份爱被磨的分崩离析,她心如死灰的时候,遇到了这个惊艳了她时光的男人。“黎总,你到底看上我哪一点。”乔杉杉皱眉气愤的说道。黎晏北勾唇一笑,“我养你。”她是简单平凡的小小医生,他是商界大佬。他将她宠的上天入地,他说:乔杉杉,这一生我经历的太多,但遇上你,是我最美的意外。
  • 可盐可甜的盛小姐恋爱了

    可盐可甜的盛小姐恋爱了

    已完结,推荐新书【萌妻超会撩:凶猛帝少,宠不释手】,重生后的夜北冥,本只打算跟盛夏走走肾生出小包子,却一不留神走了心,把她宠上了天。她说:“大财主,谣言说你喜欢我。”某人立马纠正:“这不是谣言,是事实。”她说:“大财主,谣言说你有新欢。”他说:“有你,我还看得上谁?眼里还容得下谁?”不久之后,人人都知道,财大气粗的夜BOSS宠了只超萌小祖宗,不能招,不能惹,男人都不能多看两眼。【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女主非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