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8400000273

第273章 似有友人西来

明历十一年十一月,大明甘肃省肃州嘉峪关,这里不是大明疆域最西边(最西在益兰省),但却是大明极西之地最重要的关口,而肃州(今甘肃酒泉)成了极西之地最繁华的地方。这是由于西边属于东察合台汗国地盘,大明对于这些蒙古遗族没有什么好感,不仅重兵屯集此地,还采用闭关政策,所以西域的商人过了嘉峪关之后,只能前行到肃州,在那里进行商贸,除了负有特殊使命的使节,任何人再也不能东进一步。

嘉峪关的盘查是十分严格的,所有的人,不管你是亦力把里商人或是畏兀儿商人或是杜格拉特商人,甚至河中来的商人,通通需要查验身份,领取临时“通贴”,然后才能获准通往肃州。正因为这种严格的查验,使得嘉峪关十五个道口排起了长队。

“姓名?”

“忽都别失。”

“来自哪里?”

“迭里迷。”查验的士官不由抬起头,看了一眼这个操着奇怪口音的男子,来肃州做生意的多半是东察合台汗国地盘的商人,河中的商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少,毕竟现在统治那里的帖木儿汗国与东察合台汗国正在开打,要想穿过“敌境”,一般只能从东察合台汗国南部,杜格拉特人控制的葱岭、塔里木盆地地区转到畏兀儿(吐鲁番地区),再进入到嘉峪关。自从杜格拉特人首领哈马儿丁将东察合台汗国大汗也里牙思火连同其十八个儿子一起干掉之后,河中原西察合台汗国地盘统治者帖木儿借口哈马儿丁弑主,连连遣兵东进,将东察哈台汗国汗帐之地阿力麻里打成了废墟,北部领土也顺带着陷入战火之中,而杜格拉特人控制的地区反而成了最安定的地带。打仗归打仗,生意还得照做不误,河中的商人只要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缴纳“过路费”,不仅可以畅通无阻,还会受到保护。

“到肃州干什么去?”士官低下头继续边问边记录道,不过他这句话等于白问,因为答案大多相似。

“我有珠宝,换丝绸和茶叶。”这个看上去有四十来岁的男子很镇静地答道。

“有随从吗?”

“有二十五人。”西域局势这么乱,一般商人都带有随从护卫,二十五人算是少的。

“嗯,随身带有武器吗?”

“有,”男子将腰间的佩刀取了下来,士官只是看了一眼,然后挥挥手,随即记录下来了。

士官最后递出一张通贴,然后很平和地说道:“不管你真实身份是什么,不管你来肃州想干什么,反正你记住了,到了这里就要遵守这里的法则,一,保管好这张通贴,时刻应对检查,否则立即逮捕,二,不管你曾经和什么人有恩怨,到了肃州都都得给我老实,任何械斗打架都将视为暴乱。”

说完,士官挥挥手道:“下一个。”

这位男子在旁边等了好一会,才等到其属下二十五个随从护卫带着货品全部验关通过,“苏丹殿下,”一位随从刚低声说了一句,男子挥挥手道:“不必多言,我们赶紧赶路。”

走在通往肃州的大路上,除了络绎不绝的商人,就是来回纵驰不断的大明骑兵,他们身穿红色军服,背着步枪,以队为单位,不断地巡视着道路。而在大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则设有一个哨卡,上面有十几个人在驻守,下面拴着十几匹马。他们站在哨楼上,端着枪密切注视着路上的行人。

“苏丹殿下,这些哨楼只都是报信用的烽火台。”一位眼尖的随从轻声禀报道。

“这是自然,明军重兵屯集在嘉峪关和肃州,扼守要道两端,可以首尾呼应,没有必要在这大道上处处屯兵。”男子轻描淡写地说道,他们交谈用的是河中通用的语言,与东察合台汗国的截然不同。

赶了半天路,来到肃州城外,只见这座城池显得非常雄壮,每一处都可见翻新过的痕迹,而且似乎用了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材料,完全不同于泥土、青砖等物,整个表面呈青灰色,而且显得十分整齐,有菱有角。如果说嘉峪关只是一道很简单的关口,肃州城则显示出镇守一地雄城的风范。

“明人果然善守,能在如此贫瘠的河西之地修建出这么一座城池来,没有十万军队是攻不下这座城来。”一个随从低声说道。

“大明人更加善攻,否则也不会将草原上的蒙古人连根拔起。”男子低声补充了一句道。众人不由凝重地点点头,正是这一点,才让自己的大汗不顾危险执意要来大明一趟。

正在议论之时,一队人从远处缓缓地走来,他们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坐在一辆辆破旧不堪的车上,由一匹匹脱了毛或者老得只能蹒跚而走的驽马拉动着缓缓向前而来,他们看上去神情非常疲劳,而身后很少的东西看上去就是他们随行的家当。

男子施了个眼色,一个随从护卫上前去打听去了。

“苏丹殿下,是陕西的回回,被大明驱逐出境,从嘉峪关递解出关。”

“当底是怎么回事?”男子不由微微皱起了眉毛,另一个老练的随从护卫走了出去,然后花了几枚金币从一位看上去经常在肃州来往经商的杜格拉特商人口里套出了来龙去脉。

大明占据陕甘之后,对当地的回回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原本刘浩然想得很好,强硬而不愿屈服的生回回强行向西方驱逐,愿意顺从而留下来的熟回回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政策。但是陕甘的回回又怎么能自愿离开故里,迁居他地呢?于是违令不遵,故意推延,最后在某些有心人的挑唆下,开始演化成一场暴乱,从甘肃全境蔓延,甚至影响到了陕西、河南、山西等地。

这些回回在当地某些贵族世家的带领下开始袭击附近的汉民,冲击官府,抢夺粮仓。这些回回贵族世家属于色目人一类,大明占据陕甘等地便失去特权,心里自然纷纷不平,他们利用大明的迁居政策,挑起民族仇恨,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不少被真主召唤迷红眼的回回们毫不犹豫地举起了他们手里的刀剑,开始进行他们所谓正义的反抗。

刘浩然和大明中枢闻之大怒,连下严令,集中西北的兵力进行围剿,并从和林、宜兰等省调来数万草原骑兵,协助平剿。十几万西北明军和近十万骑兵对甘肃、陕西(包括今宁夏)进行拉网式围剿。镇压是无比残酷的,明军甚至沿用了原蒙古人在西北的政策:一个蒙古人被杀,方圆百里的所有回回尽数处死。明军的政策是一个汉民被杀,方圆三十里的回回尽数处死。

这个时候的回回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民族,聚居在陕甘一带的回回多半是数十百年前被蒙古人迁居过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的后裔,他们原本以“回回军”、“西域亲军”、“探马赤军”以及“回回户”等形式散居于中原各地,但是随着元军在战局中的节节败退,他们也随之向西逃亡,最后聚集在了陕甘一带。他们中不少人对明军仇视,机会来了怎么会不趁机兴风作浪。

长达近一年的平乱让十几万回回丢掉了性命,在大明严酷和毫不留情地镇压下,不管是跟风行事还原本心有不满的回回们,都只得偃旗息鼓。但是大明王朝不比中原以前的历朝历代,是个非常强硬的中央政权。在意识到西北民族矛盾之后,刘浩然和内阁开始采取非常强硬的政策,所有在大明境内的回民或***必须遵从大明严格的宗教律,在尊重***的宗教习俗基础上使用汉文的古兰经,用汉语祈祷传教,遵守大明律令而不是宗教戒律,总之宗教信仰不能凌驾于国家律法之上。

愿意留下的就老老实实接受这一切,并遵从大明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政策,不愿意留下的,哪里来回哪里去,全部离开大明回波斯去。而且大明利用严格的户籍制度开始清查留在中原和江南各地的回回军和回回户后裔,要求他们也执行该律令。

也许是此前大明毫不客气地镇压吓坏了各地的回回,又或许是不知从哪里流传的“大明在未来十年里要杀光所有回回”的谣言让回回们有所动摇,数以十万计的回回开始向西迁移,离开大明,重回到***兄弟们的怀抱里。

而大明也在各地严查回回,但有“违律者”一律驱逐出境,经过长达数年的迁移和驱逐,大明境内近三分之二的回回离开了大明,留下的回回一部分是前唐宋时期就迁居过来的波斯、大食人的后裔,数百年的时间早就让他们汉化了,而且他们人数不多,散居在中原和江南,大明对他们倒也不再逼迫,还有一部分是在当地与汉民或其它民族通婚成家回回的后裔,他们的根已经扎在这里,离不开了。而男子一行人今日所见的,应该是这次大迁移和大驱逐的尾声。

听完原委,男子一言不发,他的随从护卫却义愤填膺,情绪激动。男子站在那里默思了一会,最后挥手制止了随从们的冲动。他轻声说道:“我们是真主的信徒,大明皇帝不是。”

男子抬起头,仰望天空许久,最后才说道:“我能理解大明皇帝的所作所为,如果我的属下遵从的最高旨意不是我的,我也会毫不犹豫砍下他的头。”

众随从护卫们不由一凛,似乎意识到什么,是啊,大明的政策还算仁慈的,任何危及政权的行动都会被无情镇压,帖木儿在河中夺权和排除异己的时候,不知杀了多少人,其中大部分是同样信奉真主的***。

男子接着微笑着说道:“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大明皇帝此举意味着他害怕了,他看到了信仰真主的力量,所以才会如此畏惧。在信仰坚定的***和曾经是死敌的蒙古人之间,他宁愿选择蒙古人,难道这还不说明问题?”

众随从护卫不由连连点头,一位看上去满是睿智的随从更是恭敬地说道:“我的苏丹,你的智慧就像大雪山一样让人仰视。”

正在这时,一阵苍凉的歌声从远处缓行的人群中传了过来,是一个老者用波斯语在唱诵:“人们成群结队去祈雨,我说把我的眼泪拿去;我的眼泪能将雨代替。他们说你的话是真的,只可惜泪中杂着鲜血。”

“忽者亚辛,这是什么歌?”男子问那位满是睿智的随从道。

忽者亚辛听了一会才说道:“这应该是从极西的伊比利亚传来的,当年真主之剑指向那里,最后一位基督教国王就是唱了这首诗后被处死的。想不到传到这里来了。”

众人不由一片静寂,在他们心里不由涌现出一幅极度壮观的景象,在真主的号召下,无数的***勇士向世界各地涌去,他们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占领了吐火罗和西域。但是现在,四分五裂的***再也不复当年的荣光,西方的伊比利亚半岛,***势力被压缩到了只剩很小一块地盘,在东方,强大的中原皇帝开始大规模驱逐真主的信徒。在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里都不由地涌出一个念头,我们要用生命去重兴真主的荣光!

“真主照耀过的地方,永远属于真主的勇士。”男子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苏丹殿下,我们还继续前行吗?”忽者亚辛问道。

“继续!”男子毫不犹豫地答道。

在城门口,几名明军士兵查验了男子一行人的通贴,然后挥手将他们放入进去。

找了一家旅馆住下,虽然这里不如中原旅馆那么舒适,但是干净整洁还是让男子等人觉得一阵诧异,这些在马背和帐篷里住惯了的人还有点不习惯。

安顿好了之后,男子留下几名随从看守行李,然后带着十几个人前往集市。集市在肃州城的西城,方圆数里,这里挤满了各色人,操着各种语言在交谈着同一个目的,做生意。这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男子一行人看得眼花缭乱。茶叶、丝绸、瓷器、棉布、呢绒等等中亚地区贵族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在这里就跟路边的石头一样。在这里做生意的大明商人多半是陕西、山西、河南的商人,自从大明广通海路之后,对西的丝绸之路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加上明军对边境的严格监管,使得流向中亚的大明商品锐减,价格骤升了不少,于是这些闻到商机的商人们利用地理优势开始向肃州蜂拥而来。

在集市转了一圈,看来男子的目的不在这里,于是一行人便离开了,在肃州城里转了起来,街上时不时可见穿着红军装,背着步枪列队巡逻的明军士兵,而在大街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队人各走大街一边,怒目相视,最后是各走一边,扬长而去。男子等人明白,西域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杀来杀去,就算是同一势力下的各部落之间也有仇敌,这两队人恐怕就是相遇的仇人,要是在其它地方早拔刀相向了,但是在肃州却不敢,只好各走一边,用目光火拼了一把后各走各的。

转了一圈,男子一行人没有见到他们想见的东西,只好回旅馆。在旅馆刚吃完晚饭,一位不速之客找上门了。

他穿着很普通,走在大街上你都不会注意到他。此人开门见山道:“鄙人是大明西安卫戍区驻肃州的录事官,我知道,诸位来肃州的目的不简单,请问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

如果是熟悉大明军制的人一听就明白,这位就是枢密院军情司在肃州的情报官,他们一般挂了一个各大卫戍区录事官的外衣。

男子猛地站了起来,宏声说道:“你们发现得快,我就是撒马尔罕苏丹-帖木儿,拜见贵国皇帝。”

明历十二年二月初六,刘浩然带着一干人为帖木儿一行人送行,在确定帖木儿的身份后,肃州驻军将帖木儿秘密护送到西安,再转送至南京。帖木儿是正月底抵达南京城,谁也不知道他与刘浩然接连两天的会晤商谈了什么东西。不过刘浩然还是邀请他出席了二月初二的大明国庆庆典和阅兵式。

看着帖木儿一行人远去,消失在朝阳照耀下的江北天地之际,刘浩然不由深吸一口气,注目眺望起眼前的山河,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山峦披上了一层霞光,显得无比壮丽。

“国瑞,你有没有志向?”刘浩然突然转头问身边的朱元璋。帖木儿悄悄地来,也是悄悄地去,一点声息都没有,就算是参加庆典和阅兵式也是藏在人群中,所以送行的人不多,而原本与这事无关的内政部尚书朱元璋却被拉来了,而且就靠在刘浩然身边。他心中正琢磨着皇帝陛下此举是何意,刘浩然突然一问,朱元璋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我记得我最初的志向是活下去,后来与三位义兄及多位兄弟们在定远起事后,志向也变了,变成了要从鞑胡手里收复这片土地。现在这个志向实现了,你知道我现在的志向吗?”

“陛下,臣不知。”朱元璋老老实实地答道。

“我现在的志向就是让这片土地和上面的百姓永不再受内乱外侮之难。”刘浩然指着前方说道。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也眯起眼睛看起前方的锦绣山河,过了一会说道:“回禀陛下,臣年少贫苦之时,最大的志向是希望这生能吃顿饱饭;后来加入郭元帅军中,就是想和兄弟们建功立业,不白活这一世;归附陛下之后臣的志向就是除暴安良,铲尽这世上不平之事。”

刘浩然不由点点头,朱元璋少时吃过不少苦头,非常痛恨欺凌弱小的劣绅和贪官,有这个志向倒也不奇怪。

“国瑞,人有志向就好,免得在各种诱惑中迷失自己应该坚持的方向。”

朱元璋的眼角不由跳了跳,最后拱手肃正道:“陛下,臣记住了。”

“走吧!”刘浩然一踢马刺,率先策马而去,朱元璋和侍卫们紧跟其后,一行人很快披着霞光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际。

同类推荐
  • 大汉旌旗

    大汉旌旗

    刘协带着系统穿越到了秦末砀山中刘邦身上,为开创大汉王朝,刘邦召唤武将谋臣,甚至医疗。“什么高顺、不过是我账下一员训练士卒的大将而已。”“什么张仲景,也不过是给我治病的疾医而已。”
  •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三部“革命时代”,在本卷所描绘的1688年到1815年这段时期,三场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命运。这三场革命均发生在百年之内,并且它们都导致了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
  • 御药院谍影

    御药院谍影

    御药院?搞药的?NO这是南宋朝权势显赫的大内第一机构。搞药,不过是幌子。咱管着科举考试,管着朝堂外交......更炫酷的是,咱还是牛死人的谍报部门。
  • 人在远古怎么破

    人在远古怎么破

    文明发展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但是宇宙中的未知总是吸引着人们的探索。亚美尼亚,一个高度发展的星际文明;乐尔维亚,一个刚刚起步的远古文明。探索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暗藏着的波涛总是在幽暗深处咆哮。
  • 红楼之公子无双

    红楼之公子无双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个现代人魂穿红楼庶子贾琮,踏上科举之路,豪门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官场的波谲云诡,现代观念与古代观念的冲突融合。上有荒唐的贾赦,吝啬的邢夫人,下有败家的贾琏,狠毒的王熙凤,贾琮是做谦谦君子,还是阴险小人?迎春被中山狼叼走?元春死因不明?探春远嫁?惜春出家?黛玉、宝钗、湘云悲剧?这能否被贾琮改变?大幕徐徐拉开……PS1:贾琮,琮,读音cong,第二声,阳平,不读zong。PS2:书友群137187907,来撩。
热门推荐
  •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燕去雁归(中国好小说)

    婚姻不幸的农村妇女月竹在复杂的家庭矛盾中苦苦挣扎,找寻不到出路,生活的琐事压得她踹不过气,生活究竟如何走下去,她在思考着,探索着……
  • 涂满油漆的村庄

    涂满油漆的村庄

    我是韦虎的弟弟,我愿意当他的弟弟。在我们村,最高的山是加广山,然后依次是加脉山、加料山、加饭山、加权山。我们要在这五个山顶上,砍掉五棵大树,之后在将倒未倒的树下,安排一个人在树下守望。加权山是我弟,加饭山是我哥,加料山是我,加脉山是我妈,加广山是我爸。
  • Bruised
  •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

    《巴山夜雨》为“大美中国”书系之一(全套分为:江南、西北、塞外、中原、湖湘、岭南、青藏、川渝、皖赣、齐鲁十卷),近日由云南民族出版社重磅推出,书中部分文字为本人新作,属首次结集出版。全书图文并茂,收入作者生活及地域人文照片100余幅,彩色印刷。
  • 从心王者

    从心王者

    我已经天下无敌啦!想当初,完成了一统天下这个史诗级任务的苏杭雄赳赳气昂昂的率领精锐踏上了传送阵,企图称霸异世界,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征服星辰大海的旅途中竟然屡战屡败,直到现在连全部的复活水晶都用完了!历经惨败,没有了复活水晶的苏杭心惊胆战的进入了新世界,遵从心的意愿开始了新的旅程!【第一个世界‘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 和霸总闪婚之后每天秀恩爱

    和霸总闪婚之后每天秀恩爱

    推荐新文:《小炮灰今天成首富了吗?》一纸契约,她成了顾衍深的妻子。婚后不久的某天早晨……“顾太太,你违约了。”顾先生语气淡漠的开口……顾太太红着脸蹲在床边小声咕哝:“我没钱。”“顾太太这是想耍赖?”顾太太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豁出去般的抬头:“反正就是没钱,你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最后顾衍深真的差点要了她的命……
  • 重生校园女神腹黑君少心尖宠

    重生校园女神腹黑君少心尖宠

    欧阳雨薇,一名王牌特工,因为仁慈所以失了性命,又因而遇见了他。两人两情相悦,只是欧阳雨薇被推下诛仙台,因而又回到了凡间。重生至校园,一醒来就被人围攻,呵呵哒~你们要遭殃了~做好准备了吗?虐渣?嗯,一只手就够了。学习差?Sorry.姑奶奶我闭着眼睛都比你考的好。人品差?呵呵,想污蔑我?可以啊~不过,我觉得你得去问问我男人同不同意。穷鬼?你确定?娱乐圈女王,一部戏一集片酬一亿以上,全球第二集团最大股东,什么?还是穷?不好意思,全球第一集团董事长是我男人。演技差?呀?对不起,一不小心又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本文很甜~很爽~欢迎入坑哦~
  •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妃暖君心:皇上,请翻牌

    “亲一口,定终身。”结果,还没被亲到,他就娶了别的女人。“我把暗家九爷的余生都许给你,你还不愿意?”结果,见识了她母亲的厉害,他竟灰溜溜地逃走了。“把你的心打开,让朕走进去。”结果,她紧捂的心门,被撞开了一条大缝。原来她要的,近在眼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上的星星是爱情的灯

    天上的星星是爱情的灯

    “扶贫村”青山村里的留守妇女柳雪芕在家带孩子,丈夫江凌峰在广州一家鞋业公司当助理。江凌峰酷爱买彩票,终于有一次中了一百万大奖。可这意外巨款不但没能让这个家庭“渐入佳境”,反而是接踵而来的灾难和厄运,也让俩人的感情和婚姻面临着重重危机。就在俩人去民政局离婚的路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怪事”,最后,俩人喜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