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4000000646

第646章 马崽坡

说起来,安禄山与血营有着很大的渊源。

这要从契丹人说起来,武则天时代,除了吐蕃人论钦陵带来的耻辱外,还有契丹人,先是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硖石谷一战,大败。然后是王孝杰又在硖石谷,但在谷东一战,这一战更惨,十七万人尽墨,王孝杰自己亦坠崖死。最后请了默啜,才将孙万荣击溃的。但却了一头狼,却请来了一头虎。

到了孙佺,冷陉一战,两万八千大军回来没有几个。差一点连乌可利与李楷固都被他们自己族人击杀。

这回到了薛讷,以前他一直很小心的,可听到了东北鞨、奚等部落想归顺唐朝,无奈唐朝不建营州,只好投奔突厥。只要唐朝重建营州,则相率归附。想建营州,必须击败契丹。于是薛讷贪了功,主动请求。七月薛讷出兵,手下大将杜宾客认为时属炎暑,不是出兵的时候,不听。行至滦水山峡,以前王画还照抄了契丹人这次战例,然而薛讷同样疏忽了。于是中伏,八万大军死之八九。薛高与数十骑突围得免,被契丹人嘲笑为薛婆。

又到了赵含章,与契丹战于白山,大败,幸好平卢乌承玼带兵从右杀出,大破契丹大军,才挽回一点脸面。

第二年薛嵩的老子薛楚玉命郭知运的儿子,大将郭英杰率军一万,与契丹战于都山。郭英杰战死,契丹人出其脑袋,余六千人依然不降,于是一万人尽墨。

李隆基十分恼火,又请来当初血营著名将领张守珪。张守珪到任后,整顿军政,激励将士,伺机主动出击契丹。契丹王屈利与可突干见战场上取胜无望,害怕了,使出诈降计。但这点计谋怎么瞒过张守珪?于是将计就计,将屈利与可突干斩杀。到了这时候,唐朝也契丹人的局势才真正转守为攻,占据上风。

故事就是从这里发生的,安禄山为张守珪左骁卫将军,持勇轻进,为虏所败,按律当斩。但在临刑前他大声呼道:“大夫不欲灭奚、契丹邪,奈何杀禄山!”

张守珪本来就怜爱其骁勇,听到这个喊声,没有了杀意,于是送到京城。张九龄进谏说按律当斩,况且观其人必有反相。李隆基不听,释回原处。让张守珪命为捉生将。但这个人很有本事,每数骑出,必定会捉回来数十名契丹人。

有史书说他冒功,这是刻意贬低的,如果真是冒功,张守珪岂能不觉?

因为这一斩一放,张守珪就对此人注意了,于是更加喜爱,收为养子,传其兵法。这使安禄山如虎添翼,真正开始了质的变化。

安禄山还有一个好友,叫史窣干,背负官债逃亡,被奚人斥候捉住,想要杀死他。史窣干大言道:“我是唐朝的和亲使,你杀死我,将会祸及你们国家。”

斥候也不知是真是假,唐朝是与他们有过联姻,李隆基曾经将永乐公主、燕郡公主、东华公主、宜芳公主、固安公主、静乐公主、东光公主下嫁给契丹与奚族人,但唐朝下嫁的公主大多数让这些蛮人斩杀。这成了唐朝和亲史上最大的羞侮之事。

可时与势不对,那时候唐朝来犯一次灭一次,现在形势颠倒过来,是唐朝见他们一次就灭一次。所以将史窣干带到牙帐。见到了奚王,不能不承认这个史窣干很有胆色,他见到奚王后长揖不拜。奚王十分恼怒,不过害怕唐朝,不敢杀,于是待之以宾客之礼,派出数百人到唐朝“迎娶”公主。这能回去吗?

史窣干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又说道:“王派出的人很多,可都是低下的人,没有资格面见我们大唐天子。我听说你们奚族有良将叫琐高的,为什么不让他入朝?”

奚王就是再聪明,也没有想到一个唐人,敢拿下嫁公主来骗人,想想也是,就同意下来。

但不能真让他们入朝,史窣干在他们还没有到达军城时,派了人对军城军使裴休子说:“奚族良将率精锐而来,名为入朝,实为袭击军城,宜早做准备。”

裴休子也没想到其他,听信了史窣干的话,于是将琐高等人迎进使馆,重兵击杀。琐高生擒活捉,送到幽州。

张守珪听后大笑起来,这个小史子有意思,一个若大的奚王都让他玩得滴溜溜转,不以为意,反以为功,奏为果毅,后来见到李隆基,李隆基与之语,十分高兴,赐名为史思明。

于是在张守珪帐下,这两个最大的叛骨子,稳步成长起来。

~~~~~~~~~~~~~~~~~~~~~~~~~~~~~~~~~~~~~~~~~~~~~~~~~~~~~

长安还是一片繁华。

特别是李隆基得到杨贵妃后,从此君王不早朝,加上现在他不思进取,更懒得处理政事。前面李林甫一死,后面又将政事交给了杨国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贵妃有三个姐姐,适崔氏者封韩国夫人,适裴氏者封虢国夫人,适柳氏者封秦国夫人。堂兄杨銛为殿中少监,杨锜为驸马都尉,娶太华公主。杨氏五家,并赐宅于京师。“势倾天下”,“四方赂遗,辐凑其门。”杨国忠当宰相不到两年,中外饷遗,积缣为三千万匹(双丝织成的上等细绢)。

杨家满门红到什么地步?

杨家五队,每队各色一衣,如若合一,粲若云锦。五家做房子,竞相豪丽,只要看到有人房子比他们家好的,立即拆掉重新建造。其中虢国夫人看重了韦嗣立的宅子,立即让韦嗣立的家人搬走,只偿还了旮旯里十亩地皮偿还韦家的损失。韦嗣立的家人敢怒不敢言,只好忍气吞声。

杨氏五宅夜游,与李隆基的爱女广平公主奴仆争于四市门,杨家奴用鞭子将公主抽于马下,驸马程昌裔下马去扶公主。又遭到杨家奴用鞭子狠抽。广平公主气坏了,如果是杨国忠用鞭子抽还有话说,几个奴仆竟敢用鞭子抽自己,抽驸马。于是跑到李隆基面前哭诉。李隆基下诏将杨家动鞭子的奴才处死,然后责备驸马都尉程昌裔没有管教好下人,免其官职。

到底是谁没有管教好下人哉?广平公主一听也傻了眼。

文官腐败,赏贻无度,朝廷用费更是无度。武将呢?均田制破坏,府兵授田不足,又要缴纳沉重的税务,又要服漫长的兵役。于是逃匿山林。朝廷只好募兵。但唐朝庞大的折冲府编制李隆基也没有改革,也就是说各个军官还在,还在发薪水。边将为了拉拢将士,逼迫朝廷封官赏职,连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都脱不了俗。这无疑增加了行政费用。

同时晚年李隆基穷兵黜武,又要庞大的军队来支持。本来唐朝一年边关费用只有两百万贯,到了天宝末,到了一千四五百万贯。仅河东幽州剑南三道的粮食所需就达到了两百万石。

这些钱往哪里摊,只有从穷苦老百姓头上出。

开元时天下路不拾遗,到了天宝末,朝廷昏暗,再加上关中等地连年水旱,道路时有饿死人的情况。但是杨国忠等人家中一盘菜能花费中人之家十家财产(难道天天吃龙肉?)。

李隆基也看到不对,这老天一会儿半年不下雨,一下雨又是半年不停,于是问杨国忠。杨国忠就拿出一些长势良好的禾苗给李隆基看,说:“虽然雨多,但没有损害庄稼。”扶风太守房琯奏水灾严重,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调查,不是查水灾,是查房琯屁股后面有没有脏东西,准备整房琯。于是天下大臣再没有人敢言灾情。李隆基看着大雨连绵不停,问高力士,高力士说道:“自从陛下将大权委于宰相,赏罚不当,以致上天阴阳失调,我怎么敢说?”

高力士不但在这事上进了一谏,对李隆基放权给边关武将,也进了谏,但李隆基就是不听。

知道了,可是回去往杨玉环白白嫩嫩的肚皮上一躺,什么都不想了。

朱仝还在,老得一嘴牙掉了一半,跑到王画面前说道:“二郎啊,果如你所说啊。”

王画只是笑笑不语。

安禄山回到范阳,又请求用蕃人三十二将代替汉人将领,扫清最后一道妨碍。李隆基居然同意,韦见素忧心仲仲。劝是没有办法劝了,只好出了一个主意,让李隆基下旨,命安禄山为平章事,召他入朝,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为河东节度使。出将入相,是每一个官员的梦想,如果安禄山不反,自然十分高兴。又可以将安禄山的势力拨除。如果是想谋反,这道诏书肯定不授。

李隆基一听也有道理,但写好了制书,却留中不发,让宦官辅琳用赐珍果借口查看。辅琳得到安禄山重贿,回来自然说好话。韦见素这番心血又白费了。

但是不是如此呢?

安禄山回到范阳后,每当朝廷有使者来,总是装病不出,布好兵力后,才出来接见。这是害怕朝廷借下旨的机会,来个擒贼先擒王,将他斩杀。

随后李隆基又下旨让安禄山儿子安庆宗迎娶荣义郡主,让安禄山进京参加婚礼。安禄山称病未来。到了七月,安禄山上表献给朝廷马三千匹,但每匹马配马夫二人,并派蕃将二十二人护送。河南尹达奚珣产生怀疑,上奏说:“请告谕安禄山,到冬天来献车观,由朝廷供给马夫,不用烦劳他手下将士。”

不说马夫,直接说将士。如果这六千多人全部是精兵猛将,一下子借献马为借口,闯入京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年王画也献过马,比安禄山数量多,次数也多,随行也不过几百人就照料了。甚至有时候直接交给秦州官员护送,连护送的民役都省下来。

李隆基才有所省悟,于是派宦官冯神威告谕安禄山,又说,朕刚为你在华清宫造了一座温汤池,十月在哪里等候你。

安禄山一听不快活,坐在床上也不伏拜,只说皇上可好,又说,不献马也行,我十月一定去京师。然后命人将冯神威安置在馆阁,不再接见。过了很多天,才让冯神威回朝。

冯神威吓得要死,见到了李隆基大声哭道:“我差一点儿见不到陛下了。”

但这样一来,安禄山正式谋反,不过他没有说谋反,而是打着清君侧,诛杀杨国忠的名义。尽发所部所有精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悍卒,凡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最气人的是王画留下来的火炮,除了数败于契丹,失去了四十多门,让契丹化为精铁外,其余大部让李隆基全部赐予安禄山。

十一月,范阳起兵。河北道本来就是安禄山管辖范围,望风瓦解,守城官员或投降,或逃跑,或者被部下生擒献功,几乎无一人反抗。十二月,叛军就到滑州灵昌渡河,连下陈留郡开封,荥阳。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特别是中原百姓,累世不识兵革,在安禄山进攻荥阳时,守在城头的士兵,闻鼓角声,自坠如雨。听到战鼓与号角声,因为害怕,自己从城头上象下雨一样掉下去。荥阳如何守城?

李隆基证实安禄山谋反,斩杀安庆宗,赐荣义郡主自尽。让郭子仪代替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其实安思顺与安禄山并没有血缘关系,安禄山本名叫阿荦山,母亲是突厥人,一个装神弄鬼的女巫,父亲是康国人。后来又将丈夫一脚踢了,改嫁了一个安国人,于是冒姓安。后来突骑施败散,与继父哥哥的儿子安思顺逃到幽州。有那么一点关系,但不深。

哥舒翰因此还耻笑安禄山为杂种。但安思顺却是很纯种,与安禄山一样,安思顺对哥舒翰也十分不满,不过他并没有反意,名将郭子仪与李光弼皆出自他手下。不然后果更糟。

正好封常清入朝,于是让封常清飞驰洛阳募兵。封常清有些托大,在他心中想法是安禄山是拍马求荣,加上李隆基眼睛瞎了,又因为杨玉环一边说好话,才上位的。但自己是什么时候成名的?

他旬日之间就募得六万兵力,乃断洛阳所有石桥,进军虎牢关防御。但这些士兵临时募集而来,没有经过训练,又因为几年前武器库失火,损失了三十七万件武器,中原武器一直不足。还有封常清托大,于是虎牢关一战,唐军大败。到洛阳一战,唐军又败。洛阳失守。

这时候唐朝又让高仙芝将飞骑万骑等军队集合起来,凑成了五万人,两人汇合,合计了一下。这一回封常清不敢托大了,于是退守潼关利用天险自保。

这是一个很正确的策略。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安禄山可没有热气球,滑翔机占据天空优势。就是有,在密集防备之下,也成了活箭靶子。

而在河北大后方,颜杲卿举兵,河北十七郡皆响应,从者二十万。当然这二十万说起来吓人,论真实战斗力不如安禄山手下两万精兵。另外其堂弟颜真卿也合众数万人。这弟兄俩人,差一点就将安禄山大后方拿下来。

这时候只要唐朝守住潼关,郭子仪与李光弼抽调河西、朔方、陇右等军队,出井陉关,与河北义军联成一片,夺下河北。就能将敌人军心瓦解。而且唐朝国家疆域辽阔,有着巨大的财力人力,这个机器开动起来,就是耗也将叛军耗死了。守住潼关,确保长安太平无事,时间拖得越长对唐朝越有利。而且封常清怕李隆基不明白,三次派快马上表陈述利害关系。

可是李隆基呢?认为他们丧师失地,将他们处以死刑。数万士兵皆喊“冤!”喊声震破云霄。

杀死了这两个赫赫有名的大将,朝廷又逼哥舒翰出战。

英雄所见略同,封常清想到的,哥舒翰也早想到了。虽然这时候潼关集结了二十万军队。可有什么用?当时血营才八九万正规士兵,但击败了多少敌人。不说二十万,就是二百万,这些散兵游勇,也不是安禄山大军的对手。

一边守卫潼关,一边派人写信给大洋洲,向王画哭诉求救。

实际上血营将士这些年与王画一直有联系。但王画写信告诉他们,不要再联系自己了,不然会耽搁他们的前程。

哥舒翰守卫潼关足足半年,如果没有这半年时间,唐朝结果会更坏。这为唐朝赢得了很多准备筹集的时间。实际上因为哥舒翰将安禄山大军拖住,形势一片大好,郭子仪与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嘉山,击毙四万多叛军。河北更多州县都杀了叛军守将归顺朝廷。范阳的归路同时也被切断。家在范阳的将士全部在心中动摇。

安禄山大惧,召来属将高尚与严庄责骂,你们都劝我反叛,现在军队阻于潼关,数月不能攻破,北归的路也被断了,官军大集,我们所占据的只有汴州郑州,如何取胜?最后安禄山无奈,已经打算放弃洛阳,返回范阳。

就在这时候,李隆基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多次派人逼迫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在没有等到王画回信,朝廷紧逼之下,抚胸痛哭出战。

作为一个名将,甚至比高仙芝与封常清更有军事韬略,怎能不知道出战的结果。

灵宝会战,唐军大败,哥舒翰只带着八千人逃回潼关。看到安禄山势大,蕃将火拨归仁等人将哥舒翰劫持投降了安禄山。一代名将,曾经血营头号勇将,吐蕃人心中的白骆驼杀神,竟落得这样屈辱的下场。

朝廷没有接到战报,知道凶多吉少,于是在杨国忠的鼓动下,李隆基出逃四川。

~~~~~~~~~~~~~~~~~~~~~~~~~~~~~~~~~~~~~~~~~~~~~

杨国忠一边准备逃跑,一边还沾沾自喜地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说安禄山要反,可是皇上不相信,这不是我的错。”

升殿,百官上朝的不足十分之一二,李隆基为了隐人耳目,说要亲自征讨安禄山,当然也没有人相信。他又任命尹魏方和崔光远留守长安,边令诚掌管宫殿钥匙。天黑以后,让陈玄礼集合禁军六军,重赏金钱财帛。天刚发亮,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发,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只管自己逃难。玄宗路过左藏库,杨国忠请求放火焚烧,并说:“不要把这些钱财留给叛贼,”

李隆基心中凄凄戚戚地说:“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向百姓征收,不如留给他们,减轻百姓的苦难。”

这说明他心中还有一份良心。

李隆基秘密走了,百官还继续上朝,但看不到人在哪里。这一下乱了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争相逃命。一些山野小民,却乘机进入皇宫与王公贵族府中,盗抢钱财。有的还骑驴跑到大殿里面,抢过后又放火焚烧左藏大盈库。边令诚杀了十几个人,将局势稳定下来。于是与崔光远二人投降安禄山。

李隆基一行经过便桥,杨国忠为了断绝敌人的追路,派人放火烧桥,李隆基又说道:“官吏与百姓都在避难求生,为何断绝他们的生路呢?”

派高力士带人扑灭大火。

到了咸阳,让宦官王洛卿先行做好迎接准备。谁知道王洛卿与咸阳官员闻风而逃,丢下李隆基不管不问了。中午了,李隆基还没有吃饭,杨国忠只好自己花钱买了胡饼给李隆基解决温饱。百姓闻听此事,争献粗饭。李隆基按价付了钱,百姓皆落泪。

对李隆基大家感情十分复杂。说他坏吧,就是到了晚年后,他也没有象秦始皇与杨广那样暴虐百姓,甚至时不时给百姓来个免税。说他不坏吧,硬是不管国家,将政事交给李林甫与杨国忠之手,生生将一个大好河山败成这个样子。

但又不明白了,王画在大洋洲做得比他还干脆,为什么疆域开拓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百姓短短几十年内增涨到了四千一百多万人口?

大家很迷茫。

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跪在李隆基面前进言说:“安禄山包藏祸心已久,有许多人向陛下进言,可是陛下却将他们杀死。所以先代帝王务求忠直之士以广视听,我记得宋璟做宰相时,敢于犯颜直谏,所以那时天下平安无事。现在我一个老百姓都料到今天局面,但陛下呢?”李隆基只是称错。

车辚辚,马啸啸,车驾继续向前。一路上许多跟随李隆基出逃的官吏都逃跑了,晚上在驿站,人们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贵贱。

到了马崽坡,随从将士因为缺少食物,心中愤怒。陈玄礼认为天下大乱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至少没有杨国忠的进谗,哥舒翰不会被逼兵出潼关。于让宦官李辅国向太子李亨转告。李亨犹豫不决。正好吐蕃使节二十余人拦住了杨国忠的马,向他投诉没有吃的。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杨国忠与胡人谋反。”

这一下点着了火药桶。立即有许多士兵拿出弓箭,射向杨国忠。杨国忠一见不妙,拨马就逃。逃到马崽坡西门内,被士兵追上来活活肢解,将他头颅挂在矛上插于西门示众。然后又乱兵杀了他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说了一句:“你们胆大妄为,竟敢害死宰相。”士兵又把他杀了。

韦见素听到外面大哗,跑出来看,被乱兵用鞭子打得头破血流。韦见素就是韦凑的儿子,虽然在朝中迫于杨国忠的威焰,不敢发言。但为人不算太坏,在地方上多有吏治。有人认出来,急忙说道:“不要伤了韦相公。”

这才侥幸保了一条性命。

士兵又包围绕了驿站,李隆基于是询问是什么事。左右侍从说是杨国忠反。李隆基知道杨国忠是不可能反的,这是士兵泄愤,只好走出驿门,慰劳军士,命他们撤走。但士兵不同意。

于是李隆基又让高力士问话。这时陈玄礼回答道:“杨国忠谋反被诛,但杨贵妃不应再侍奉陛下。愿陛下能割爱,处死杨贵妃。”

这才是乱兵的目标,为什么李隆基不处理政事,就是让杨玉环迷惑住了。

李隆基进入驿站,拄着拐仗侧首默立良久。几日之间,他苍老了十岁。

过了好一会儿,大臣韦谔才上前说道:“现在众怒难犯,形势危急,安危就在片刻之间。希望陛下早作决断。”

说完了跪下叩头,血流满面。

李隆基说道:“杨贵妃在戒备森严的深宫中,不与外人结交,怎知道杨国忠谋反呢?”

高力士说了一句公道话:“杨贵妃确实无罪,但将士杀了杨国忠。贵妃却在陛下左右侍奉,他们不能安心。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一下,将士安宁,陛下就会安全。”

李隆基不说话,呆站着,直到外面喧哗声越来越大,他才无力地下旨,让高力士将杨贵妃引入佛堂,用绳子绞杀。

可是听到杨玉环凄楚的喊叫声,李隆基泪如雨下。

就在此时,外面一千多人,从西边骑着马,疾驰而来,领头的一个士兵与中原士兵装束很不相同,但相貌却是中原人的相貌。他一边骑马飞奔,一边大喊:“刀下留人。”

不知道啊,也不知道是用毒药,还是绳子,还是用刀,反正喊刀下留人。

王画回来了!

同类推荐
  • 大越权相

    大越权相

    历史以不一样的轨迹运行,是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还是愤然一跃,成为历史的书写者。
  • 大唐灵气复苏

    大唐灵气复苏

    (本小说涉及朝代、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结合历史仔细辨别!)国家秘密研究院的全能型科学家,穿越到即将灵气复苏、妖兽入侵的大唐!科技+诸子百家+妖兽=?一切从怒怼李世民开始……
  • 赘婿

    赘婿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 诡三国

    诡三国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 活在汉朝不容易

    活在汉朝不容易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的黑白对错。
热门推荐
  • k之花落

    k之花落

    综漫,主k,原创女主,有阴阳师(游戏)里面的一些东西。那一年,是她命运的转折点……
  • 卫斯理与白素(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与白素(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4月出版。「白凤之眼,朱雀之眼,白虎之眼,青龙之眼,唯我兄弟,得登颠毫,再临之日,重见阳光。」这几句刻铸在得来不易的二十五块钢板上的字,文气毫不连贯,令人摸不着头脑,却指示了多年来不为人知的七帮十八会钜额宝藏地点,引领了卫斯理、白素、白老大、白奇伟、宋坚、宋富及红红等人来到胡克党大本营的泰肖尔岛上,展开一场你争我夺、惊心动魄的寻宝之旅。本书冠以《卫斯理与白素》之名,因为写的是真正以他们两人为主的故事,也是《地底奇人》的续集。
  • 狂暴魔帝

    狂暴魔帝

    无上真魔是一种境界,无上乃至高,最强!真乃永恒不磨,本性真如!魔乃随心所欲,虚实转换。一个微末中崛起的少年,立志要成为无上真魔,统御万界!
  • 女王回归

    女王回归

    她,是豪门千金,两年前,她的男友联合她的表妹害得她家破人亡,两年后,她霸气回归,看他如何虐渣男渣女。他,是A市的半边天,被人号称"冷面修罗“,在一次偶遇中,他对她一见钟情,于是追妻之路开启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纵横天下之黎明的破晓

    纵横天下之黎明的破晓

    百年大战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也早已随着时间眼扫云散但这个时代,他的出现注定了世间的规则从此打破天下任我纵横,世间万物为我所有!
  • 诛天狂凤:独宠摄魂鬼妃

    诛天狂凤:独宠摄魂鬼妃

    【升级战斗+魔宠萌宝+铁血至尊】异世风云,狂风乍起,残弱之身,难掩异世之魂,惊才艳艳,辣手张狂,杀伐降世,立足巅峰,苍茫大陆,谁主沉浮,天下之大,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什么找上我?”某男笑的风情万种,“自然是因为你也是祸害,你不知道,世间只有一个祸害太孤单,所以本王想找个伴一起祸害天下。”众手下狂倒:天啊!我们英明神武的殿主啊!形象啊!一世英名全毁了!!!——“交保护费了。”某宝宝叉腰站在山顶锣鼓一敲,四面八方飞禽走兽、孤魂野鬼通通齐聚,一个个排着队递上天材地宝,谄媚道:“老大,这个月的保护费。”某宝宝脑袋一甩,“放心,这个月小爷罩着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乱世血玉

    乱世血玉

    (原《邪王盛宠:谋妃太难追》)“只要我想,天下都是我的,何况区区小女子。”某女勾唇,直接调戏嗜血阎王,“想打我的主意,那就拿天下来聘。”她是军情处最高参谋,执笔点天下,运筹帷幄间,却因一场蓄意谋杀,卷入波云诡谲的事件中。浩瀚黑海,她九死一生,成为梦境之中的另一个自己,化身厉鬼回来复仇。他是落云王朝将门之后,本该前程似锦,却把酒言欢游戏人间。然而不为人知的背后,诡异的身份,隐藏的秘密,封存于黑暗之中。当现代谋心女遇上古代腹黑男,谁能降服谁?
  • 1973年的拖拉机

    1973年的拖拉机

    每年临近过年的时候,队上都要分红的。这种分红和分粮食差不多,劳力多的家庭自然分得多,劳力少的则分得少。有些人因为家庭有困难,平日里周转不开,也会向生产队借钱,这笔钱在年终分红的时候便会被扣掉。一些困难户往往分不到钱,只是把债务减掉一部分而已。因为大环境都差不多,劳力多的家庭一年分一二百块,劳力少的几十块甚至十几块,大家都觉得很正常。接下来的一年,全家所有开销都得指望这笔钱了,得捏细了算计着花。分不到钱甚至还有债务的婆娘便会哭哭啼啼,这个年怎么过啊!她们抱着孩子来到支书家里诉苦,赵四海无奈,便会把自己家里的分红给他们借一些。这些钱说是借,谁也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