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40000000003

第3章 前言

我们在2004年出版了《社会理论》(Sozialtheorie)一书,试图对“二战”以来德语、英语和法语世界社会学理论及相近领域的进展做一番全面总结。本书是我们在理论和思想史方面的最新合作成果。相比上一本书,本书的历史跨度大了许多,但主题却更为集中。我们在本书中侧重考察战争与和平方面的社会理论史。我们关注的时段始于近代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研究引发的关注政治现实的思想革命,迄于当下。当然,关于战争与和平,在霍布斯之前就有了哲学、神学和史学方面的广泛探讨。然而,我们从霍布斯开始,遵循的是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这在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和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等人的著述中都有鲜明的体现。我们的论述重点是社会学理论的进展,但也扩及那些因其著作而对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家,而不管他们究竟属于哪个学科。我们不求百科全书式的面面俱到,只求对理论史(而非学科史)做一番连贯的梳理。

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理由是,在探讨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时,相关论点只有置于其历史情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评判。通过历史的再现,即便是今天才提出的假设和结论,我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原初状态(in statu nascendi)对其进行考察。我们并不是在倡导历史化约论——我们不认为一切当下的思想只是古典思想的“回响”。但在论及当下时,将论点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有助于我们认清思考的“距离”。

为此,我们决定基本按照年代顺序来梳理浩如烟海的材料。一个备选方案是按照范式来论述,无论是方兴未艾的范式还是年代久远的范式(例如“强权政治现实主义”)作为叙述的原则。我们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它会迫使我们陷入过度的公式化和人云亦云,而那些最令人感兴趣的思想家极少把自己限定在单一的“范式”中。

与我们上一次的合作一样,这本书的部分内容也源自教学;[6]就本书而言,政治主题的比重更大。此外必须提及的是,本书源于一个有所进展但最终弃置的研究计划。多年以前,我们打算写一本质量更高、内容更全面的书,来替代京特·瓦赫特勒(Günther Wachtler 1983)那本饶有教益却篇幅过短的书,以及其中对武装力量做出重要的社会科学分析的简短段落。这本酝酿中的书的引论部分越写越长,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计划。因此,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扩充,现将其独立出版。两位作者已经将该理论史的若干部分分别发表。在这本新书中,我们还从早期作品中摘引了部分段落。这主要指汉斯·约阿斯(Hans Joas)的《战争与价值》(Kriege und Werte, 2000)中的段落,尽管理论史只是那本书的主题之一,且其侧重于价值元素与暴力冲突之间的关系。本书部分内容还来自沃尔夫冈·克内布尔(Wolfgang Kn?bl)和贡纳尔·施密特(Gunnar Schmidt)主编的《战争的在场》(Die Gegenwart des Krieges, 2000)导言部分,以及沃尔夫冈·克内布尔关于暴力市场矛盾的文章《作为生意的战争》(Krieg als Gesch?ft, 2006b)。

为了凸显这部社会思想与战争关系史的主题,我们采用了一个新的表述;据我们所知,迄今还没人使用过同样的表述。这就是“对战争的抑制”(Kriegsverdr?ngung)。这种表述基于这样一个观察:在我们所考察的整个时期——从霍布斯到哈贝马斯(Habermas),战争作为思想的经验背景,往往是理论建构的一部分,但在理论本身中,我们却从未或极少发现它们的痕迹。这至少让我们怀疑,其中存在着一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描述过的机制。在弗洛伊德看来,作为负面的东西被感受到的恐惧和威胁的经验虽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其效力并未因此消失。正如我们的论述将要证明的,战争和紧张局势升级的时期往往是诠释性研究猛增的时期,此时就会出现对自我的强烈的正面神化,以及对他者同等程度的负面神化。一旦敌意消除,这些诠释往往被惭愧地抛于一旁或遭到否认。这可能也适用于思想家和学者本人,或其继承者和仰慕者。战争总是体现为对思维的一种特殊的情感挑战,而人们往往对其采取逃避或神化策略,或加以历史意义上的自我安慰,即把一场战争诠释为和平来临之前的最后对决。

但若是认为我们试图对理论的产生进行某种心理分析,那就误解了我们选择这个术语的本意。我们既没有这样的知识,也没有这样的动机。我们不打算追溯抑制战争的倾向对受其影响最显著的作者的研究产生了哪些后果。我们感兴趣的是战争作为主题的凸显(Theamatisierung),而不管其多么边缘化,或被如何扭曲。对过去几个世纪的社会理论如何处理战争题材进行深入考察能够(也应该)克服“对战争的抑制”,从而使得当下的社会科学更加贴近现实。

同类推荐
  • 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

    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

    本书作者致力于台湾问题研究已有40余年,并亲身参与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全书客观清晰地评述了1990年李登辉上台直到马英九当政后的两岸关系现状和岛内政局的发展演变,包括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颇具参考价值。内容涉及台湾政治、历史、经济、社会到两岸关系、美台关系等,对台湾问题产生的背景由来,台湾问题的演变过程,台湾问题的实质和不同阶段特点,“台独”分裂的危害和两岸统一的前景,都能够从战略高度和历史眼光进行较深入的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见解,都有一定的前瞻性。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建设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与中国传统“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本书从治国宝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的政德实践智慧,由中央党校教授按“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个体系,结合党政工作之需,进行精要解析。以古论今、古为今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深入认识政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升综合素质,成就新作为。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蓝色战略2:南海篇

    蓝色战略2:南海篇

    “政治家”与“政客”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在面对对外事务时,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菲律宾前领导人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恶劣表现,可以说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媒体上很多学者、专家都在很认真地讨论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其实真正出问题的不过是这两个国家的内部。
热门推荐
  • 独家专属:首席的定制爱

    独家专属:首席的定制爱

    渣男友劈腿,又遭遇自大狂,陈晓晓简直想大呼流年不利。哪成想,自大狂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好好先生。从此后,她逃,他追;她闹,他宠;她虐渣渣,他帮忙。扯证当天,陈晓晓问:“风郢尘,说,你当初是不是对我早有预谋?”某男边给自家媳妇擦头发边说:“分明是你勾引我,才……”“恩?”陈晓晓瞪眼。“才对你一见钟情,开始穷追猛打,如今终于抱得美人归……”
  •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曹操发迹史

    曹操发迹史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畅销书作家陈涛涛将为读者揭秘曹操的发迹之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 厉太太又暴露身份了

    厉太太又暴露身份了

    推荐新书《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婚前,池恩恩以为嫁给厉北爵,可以在霖市横着走。婚后,她终于知道,横着走的是螃蟹,嫁了人的是厉太太!人前,他是冷酷无情、年轻多金的帝国总裁。但只有池恩恩才知道,人后这个男人有多霸道、喜怒无常!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厉太太爆发了。“厉北爵,你到底想要我怎么样?”“我要你爱上我!”所有人都知道,总裁大人是个占有欲超强的偏执狂!恨不得24小时把老婆带在身边,一秒看不到她,会偏执发作……
  • 幸福人生智慧

    幸福人生智慧

    情商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情商是幸福人生的智慧,不少有识之士已经为提高人类情商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理论成果堪称丰硕。我作为一名情商爱好者,在广泛学习世界知名学者情商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尽量吸纳情商重要观点,紧密结合自身人生感悟,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情商基本理念,介绍一些成功与快乐的智慧和才能,供大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参考应用,故名《幸福人生智慧》(由卫建友著)。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自强之道:《大学》《中庸》导读

    自强之道:《大学》《中庸》导读

    本书是一本帮助高中生理解《大学》《中庸》的辅助读物,引导学生领会如何“自强”。自强,需要自我设计;自我设计,需要有指导性的纲要和原则;《大学》《中庸》提供了纲要和原则。《大学》教人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习中建构自我,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展示自我,在真诚中实现自我;《中庸》教人以“中”的大规则、“和”的大道路、“达”的大道德安身立命。本书结合史料,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这些纲要和原则,有助于青少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自我设计,更好地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