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82600000033

第33章 教育

经过了解缙这段小插曲,朱允炆回过头来,找了一点有关棉纺织的材料。

棉纺织的确是一个大杀器,目前,棉纺织品可能刚刚进入英格兰,也可能还没进入。英格兰的文献中首次提到棉花是在1514年,现在英格兰仍然是毛纺织业的天下。

看一看英国产业的进步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事,毛纺织业的大发展是十五、十六世纪的事,虽然英格兰的毛纺织在十四世纪就已经很繁荣了。伴随着毛纺织业而来的就是“羊吃人”的发生,这是士绅逐渐收拢土地,在农业上实行资本主义生产的开始。

等到十七、十八世纪圈地运动差不多完成了,棉纺织开始冲击毛纺织,英国开始大肆的种植棉花,规模化生产的棉花面对欧洲大陆上仍然是小农生产的棉花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英国的棉纺织业发展的非常快。

因为印度的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气候适宜,东印度公司从印度带回来棉织品对英国本土的棉纺织工业造成了冲击。后来英国议院就通过法案,禁止印度和中国的棉织品在英国销售,但这没有产生效果。然后议院就通过了一项更为严苛的法律,禁止人们穿棉纺织品做的衣物。

这项法令影响深远,欧洲和英国的工匠开始仿造印度的棉织品,生产棉麻混纺的布料,英国的棉纺织发展的尤其快。到了十八世纪,一切条件都成熟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

朱允炆相信中国人内心的贪欲一点也不比欧洲人少,只要放开,大明就能把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与英国不同的是,大明是个庞然大物,又有朱允炆的引导,即使那些同时代的帝国也比不过开挂的大明,更不用说小小的英国了。

不过现在朱允炆还不想同内阁商量这件事,多种植棉花很简单,只是朱允炆一句话的事,再加上之前朱元璋也是不遗余力的鼓励棉花的种植,下面的官员和农民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难的是让士绅地主种棉花。

这些老顽固属于打着不走赶着倒退,被儒家学说荼毒至深,就只想做一个耕读世家,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变成二亩六分地,再变成三亩九分地。佃农多多益善,最好全是黑户。就这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当官了就会有人举荐,不想当官就回家著书,哪怕是改朝换代,皇帝也得样张他们这些个读书人。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啊,造纸机和印刷机的发明极大地降低了读书的成本,以前的知识不值钱了,本来就不是多么秘密的东西,只不过是以前书籍太贵寻常人买不起,才会被一小撮人垄断。

现在能够识字的都能买得起报纸,不识字的也可以去酒馆听说书人读报纸,是的,说书人现在改行了,改读报纸了,不用专门记忆,每天买一份来读就行,省时省力,赚的钱一点都不少。

在朱允炆的建议下,现在大明日报每天的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既有时政,又有历史小故事;有文学,也有农学。王科甚至在报纸上发过很多技术上的文章,人们照样听的有滋有味。

不论哪朝哪代,天子脚下总是最先感受到政策的变化,不管是造纸机印刷机,还是《战争论》和《初等数学》,都在应天府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在知道了明年的科举会考《战争论》和《初等数学》中的内容后,这两本书一度卖脱销了。

好在现在制造厂的效率挺好,在应天府及应天府周边的造纸机和印刷机出现饱和的迹象后,朱允炆就开始了对国子监印刷厂的扩张,增加了几百台造纸机和印刷机,印刷效率百倍千倍的提高,满足了应天府对这两本书的需求。

说起来也奇怪,应天府的豪商也不少,却没有建立大型的造纸厂和印刷厂的,多的也就是几十台,虽然数量也不少,但比起国子监来差远了。国子监印刷厂越是扩张,商人们的印刷厂就越是缩小,这是害怕国子监?还是害怕朱允炆?竟然主动让出这么大的市场。

应天府周围的印刷行业倒是挺繁荣的,大大小小的印刷厂有不少,离着应天府近,很容易就买到印刷机。

至于那些读了《战争论》和《初等数学》的人思想上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朱允炆就不太清楚了。思想改变了也看不出来,锦衣卫不可能监控到每一个人。

朱允炆觉得现在是时候拿出点新东西来了,像印刷机这样普及大众的技术能够对社会造成肉眼可见的变化,但要使产生的变化是朱允炆想要看到的,就必须对此加以规范。

除了法律以外,就是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现在的教育也不都是私立的,除了太学和国子学外,地方上还有府州县学,即中学;和社学,即小学,教授的都是四书五经一类的书籍。虽然各地的差异也很大,不过分布的也挺广泛的,这就是朱允炆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

“要教育就要有一个中心思想,要有一个总的价值取向,总不能教出来的学子全都是无政府主义者吧,那我在不用儒家那一套的情况下,该实行什么样的教育呢?”朱允炆默默地想。

想了半天,朱允炆发现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没有适合当前大明的教育体制,或者说符合朱允炆心中的设想的教育体制。既要充满进取精神,敢于打破传统,又要忠君爱国爱家,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并行不悖。

既然做不到,朱允炆就得做出取舍,首先忠君是一定要的,最起码朱允炆在世的时候这一条一定不能少,若是早早的就出现革命者,朱允炆改造大明的大业就会被减缓。然后就是进取精神,如何鼓励进取精神呢?

。。。。

想到最后,朱允炆发现自己想的太多了,现在没有师资力量,就算再怎么支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慢慢来吧,先从编订全国通用的教材开始,这种事就得找国子监了。

国子监下面有国子学和太学,都是最高学府,不同的是,国子学的招生范围更狭窄一些,只招收贵族子弟和国外来得留学生,当然这些留学生也都是贵族子弟,甚至是王室子弟。

国子监祭酒既是国子监的最高管理者,又是读书人的表率,因此,历任祭酒都是学问高深、德行高尚之人,现在的祭酒是张显宗,洪武二十四年状元,洪武三十年任祭酒。

洪武初,国子监设在夫子庙,那时候还叫国子学。后来在鸡鸣山下新建校舍,洪武十四年迁入,十五年改叫国子监。虽然不在皇宫内,距离皇宫也很近,比六部到乾清宫还要近些。

听到“皇上驾到”,祭酒张显宗连忙带着官员出来迎接。

行过礼后,朱允炆对张显宗道:“朕今天来,是有事找你。”

“请陛下吩咐。”

“张爱卿对我朝府州县学和社学可有关注过?”

“这。。陛下,府州县学和社学都是地方上在管理,臣并没有关注过。”

“嗯。”这没有出乎朱允文所料,“以前没有关注过,以后就要关注了。朕准备使府州县学和社学都隶属于国子监之下,不知张爱卿意下如何?”

张显宗一听,管理全大明的学校,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连忙点头:“臣没有意见。”

“此事朕还未跟内阁提及,以后再议。今天找你是为了另外一件事。府州县学和社学都学些什么?”

“回陛下,臣对此倒是有所了解。社学与府州县学有很大不同。就社学来说,主要是针对普通百姓,首要目的是导民善俗。洪武时期曾对社学有过详细的规定,但大多实施不力。”

“以臣的家乡福建来说,目前只有三所社学,且去社学的人并不多。广东大概是有六所社学,不过教学情况与福建差不多,也是人员不足。”

“这么少?朕看应天府的社学还是很多的。”

张显宗苦笑一声:“陛下,这里是应天府,当然与其他地方不同,整个南直隶社学都很普遍,但出了南直隶,全天下的社学也不及南直隶的领头多。臣与山东布政使较好,据他所说,山东有社学一百多所,这似乎是除了南直隶以外最多的。”

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不平衡啊,这岂止是不平衡啊,根本一点可比性都没有。

“朕知道了,府州县学就先别说了。社学的教材呢?”

“社学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四书五经一般都会教授外,《大明律》和《大诰》也是比较普遍的教材,除此之外就非常有地方特色了。比如山东会教授《弟子职》《礼图》等;福建一般都以四书五经为主。”

“朕准备让你组织人编订社学的教材,爱卿可愿意?”

“能为天下教化做一点贡献,臣万死不辞。”张显宗直接就跪下去了。

“对于教材朕有自己的想法。首先,要分科,什么叫分科?就是分门别类。比如可以分为数学、历史、儒学、体育等科。四书五经全都归为儒学,其他学科与儒学同样重要。爱卿编订的教材以识字启蒙为主,因此不可太过高深,要通俗易懂,这你应该清楚。其他的要求,等你先把教材编出来再说吧。听明白了?”

“臣遵旨。”

同类推荐
  • 明未混子

    明未混子

    “吱”木板门打开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穿着不知什么年代的旧衣服,头上打了发髻插着木杈,一手拿着扫把,柔柔弱弱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何事?”大婶你好,我叫黎浩,请问这里是那里,到Z市有多远?”“猪市?不知”
  •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赵翊故作神秘道:“此物是用来加工酒水的,加工过后的酒香气扑鼻,醇馥幽郁,香气浓烈,而且清澈如水,比之你如今喝的水酒好上数倍不止”
  • 三国巨商

    三国巨商

    土豪穿越回到汉末乱世,手无缚鸡之力也能晃动乾坤!盛世,不是铁和血铸造的,而是钱!现代经济理论套用在古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穿越大明之厚黑皇帝

    “认准目标,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后要稳,朕为天下计,岂顾脸皮哉,为我华夏衣冠,虽千万人,朕往矣“。。。
热门推荐
  • 半面阑珊琉璃忆

    半面阑珊琉璃忆

    灯火阑珊的地方是梦还是现实,人的这一生又有多少场梦境,琉璃把酒抬起,终究还是将之放下,她的所爱终究还是茶啊,清淡,如梦。(不要在意封面丑,自己画图做的π_π)
  • 唐朝大首富

    唐朝大首富

    好不容易成了大唐的首富,结果沦为李二陛下的钱袋子,陛下,为什么你打仗要我出钱?哦,你要把公主嫁给我,谁呀?高阳。……陛下,你这样公私不分,是不对滴!我要弹劾你!!!
  • 做好安全生产,坚守安全红线:员工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教育读本

    做好安全生产,坚守安全红线:员工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教育读本

    本书是配合安全生产宣传月编写出版的员工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教育读本。全书从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职工安全基础知识、职工安全生产应知的法律法规知识、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基本内容、职工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安全操作规程、日常事故的预防方法、安全生产救护与自救知识、工伤事故与工伤保险九个方面讲解安全生产方方面面的内容。做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
  • 星河远世

    星河远世

    终于,地球再也承受不了九十亿人的重负,决定进行银河殖民运动。这是发生在银河殖民运动之后两千年的事件,关于三个殖民地的战争!最终引来宇宙之外——先言官的降临!你既是星河又是远世,你是星河中的远世!
  • 心静的力量

    心静的力量

    卡耐基先生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成人教育训练经验,探究了人内心浮躁、忧虑的原因,总结出了消除忧虑,让人心静的具体方案,指导人们如何打造平和且强大的内心,如何与人良好的相处,获得快乐美好的人生。《心静的力量》是一本汇聚了卡耐基毕生思想精华,极具心灵激励和实用指导价值的永不过时的心理自助宝典。
  • 学霸的科技王国

    学霸的科技王国

    安静地挣钱,安静地当个学霸你见过生化危机中那保护伞公司吗?你见过钢铁侠的公司吗?种种黑科技,点亮科技树,余青想要做一个安静的学霸,他要拥有自己的保护伞!
  • 日瓦戈医生(套装上下册)(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日瓦戈医生(套装上下册)(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日瓦戈医生(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外科医生日瓦戈,一次大战期间在沙皇军队供职,眼见沙皇的虚弱无能和旧军队的腐败,聪颖的心灵预感到革命力量的日趋成熟,期待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新生,并以积极的行动拥护新的政权。然而国内战争的严酷现实,以及新政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使这位诚实、正直的旧知识分子,对于暴力和集权产生了深切的怀疑和忧惧,在被迫而有系统的双重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称赞质朴宁静的俄罗斯品质,并向往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做有意义的工作;而这样的人生理想,以及他与拉拉艰难优美的爱情,最终不为严酷的现实所容。
  • 中国历史的瞬间+西方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的瞬间+西方历史的瞬间(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从远古时代的“北京人”讲起,涉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内外交流等诸多方面。《中国历史的瞬间》全书采用活泼的现代语言进行写作,同时也活泼地运用各种趣味的写作方法,文字简明、亲切,是人人可读的历史读物。 《西方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在西方历史中选取一百二十个题目,为每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对于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谈得比较详尽,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历史的瞬间》特别重视15、16世纪西方世界向外求发展时代的状况,并借此说明“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阅读乐趣。
  • 洪武聖政記

    洪武聖政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听言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听言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