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0600000120

第120章 邯郸

秦军三路大军即将合围邯郸,看着身边临时召集的十万守军,赵孝成王知道,守已经是很难了,所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和。

与长平之战前无心插柳式的求和不同,这一次,赵孝成王是认真的,所以,他很用心的研究了求和策略。

谁才是决定秦国战略方向的人,一直以来,赵孝成王的第一感觉就是秦昭襄王,但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原来自己错了。

秦昭襄王作为秦国的最高决策者,已快五十年,这五十年来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在这五十年间他需要面对太多的问题。每一个时代秦国面对的问题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个人无法解决的,所以,秦昭襄王在前四十年选择了魏冉。而当魏冉的虎吞之策适应不了这时代时,秦昭襄王又选择了范睢。

从魏冉到范睢,秦昭襄王的角色从来都没有变过,但是,并不是战略制定者,而是观察者。

明白了这一点,赵孝成王便明白了在这个环境下谁能左右秦国的战略方向,他就是范睢。

确定了求和的对象,但赵孝成王也不能自己跑到咸阳去,所以,他还需要一个能为自己跑一趟的人。

而这个人很快也就出现了,他就是苏代。

这个苏代,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苏代。

说实话,这家伙命确实挺长的,到底有多长,咱也不知道,史书上关于苏代的年龄,只留下了四个字---寿终天年。

那一年,苏代代表齐国出使燕国,与燕王哙对话的场景,已是六十年前。

所以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

当年苏代见证老哥苏秦路过洛阳那磅礴的气势和排场时是多少岁,我们不知道,但从他的变化来看,心智应该是成熟的(一个小孩也不会想那么多),保底算就当他十五岁吧(也有可能是二十岁,二十五岁,三十岁,甚至更大)。然后花了几年时间游学天下,再然后又重走老哥的路来到燕国,不得志后又到齐国,在齐国混得还可以,又出使燕国,这中间怎么也要个几年时间。这么算吧,就当他从洛阳出来到出使燕国,总共花了十年,所以,与燕王哙对话时的苏代最少也是二十五岁。

现在距离当时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后就是八十五岁,当时的卫生环境,医疗条件,活五十岁都算长寿了(很多国君拥有最好的条件都活不到五十岁),这八十五岁确实是个奇迹。

苏代由于毕生都在倡导合纵联盟,而各诸侯国在被秦国打的时候也会常常想起合纵联盟,所以苏代在各诸侯国之间一直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于是,当赵孝成王找到苏代的时候,而他也表示自己还走得动,愿意去咸阳一趟。

来到秦国,苏代找到了范睢,但他并没有送上大礼,也没有承诺给予任何好处,而是就范睢的个人地位进行了一个分析。

苏代问到:“武安君已经击溃了马服君的赵军了?”

这是一句废话,范睢瞟了他一眼回到:“是。”

苏代又问到:“秦军要包围邯郸了?”

这还是一句废话,范睢又瞟了他一眼回到:“是。”

知道就好。

“赵国灭亡,秦国一统,谁的功劳最大?武安君克敌制胜,攻城七十余座,在南夺取鄢邑、郢都、汉中,在北全歼赵军,围攻邯郸。这样的功劳,即便是当年的周公、召公和吕尚也不过如此吧。一旦秦国成就王业,武安君必定升为三公,到时您的地位可就在他之下了,您觉得您忍受得了吗?”

苏代说完,范睢便没有了最初傲慢的神态,此时留在脸上的只有僵硬的表情。瞅准时机,苏代继续说道:“秦国围困上党,但上党的民众却逃往赵国,这说明什么?说明东方诸国的民众向来已久不愿做秦国的臣民啊。试想一下,有这样的前提在,秦国即使灭了赵国,秦国就能得到赵国吗?我想不是的,到时候赵国灭亡,其北方的领土一定会归降燕国,东方的领土并入齐国,而南方的领土则落入到魏国和韩国的手里,到时候你觉得秦国还能得到多少好处吗?”

于私,白起将超过自己的地位,于公,秦国调兵遣将最后得利却不多,有了这两点,要是还不能说动范睢,这就没天理了。

果不其然,苏代说完后,范睢沉默良久。不久之后,他便找到了秦昭襄王,极力劝说他下令秦军从邯郸撤兵。

当然,范睢劝说秦昭襄王的理由肯定不会是说白起功大,所以,他避重就轻的讲:“秦军连年征战,现如今已是疲敝不堪,不如现在趁携战胜之威与赵、韩议和,让他们割地,也好让士兵休整。”

说的也是,长平一战,秦军虽然全歼赵军,但自身伤亡也不小,消耗巨大,现如今既然已经吞并了赵国一半国土,不如就此收手,临走前还可以找他们再索要几块割地。

于是,秦昭襄王下令,让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城。同时派出楼缓前往邯郸,与赵国交涉议和之事。

既然要议和了,那就不能再兵戈相见了。所以,在派遣楼缓前去邯郸的时候,秦昭襄王还派出了一名使者一同前往邯郸方向,但是,并不是进入邯郸城,而是来到了白起的军营。

就在白起准备与王龁和司马梗汇合进攻邯郸的时候,秦昭襄王的一份诏书也来到了他手里,内容很简单,要求他即刻从邯郸撤兵。

拿着秦昭襄王的诏书,白起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现在是唯一能灭亡赵国的机会,一旦错过,当赵国恢复了国力,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也许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

白起不愿意相信,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的真切,看着眼前的邯郸城,白起发出了一声怒吼。

纵有再多的不甘,那又能怎么,白起只能率领秦军回到秦国。

回到秦国,迎接白起的是无数的荣誉和呼声,然而,在这些荣誉和呼声下,白起却满脸愁容。也许此时的白起就已经料到,邯郸,这就是自己一生最后的战场。

对于秦昭襄王的命令,白起耿耿于怀,但他知道,这一定不是秦昭襄王自己想出来的。于是,白起把目光投向了范睢,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白起率领的秦军走了,邯郸的包围也就解除了,赵孝成王本该高兴,然而,他却如同白起一样---高兴不起来。

因为,楼缓带来了秦昭襄王议和的条件---割让六座城。

话说六座城与邯郸比起来也不算什么,但此时的赵国新败,半片国土已经沦陷,再割让六座城,确实有点下不了手,所以,赵孝成王犯起了难。

面对这样的难题,赵孝成王一个人不好决定,于是,他找到了一个人商量。有意思的是,他没有找到赵国人,而是找到了替秦国出使而来的楼缓。

对于这一点,我很难理解,这是什么逻辑。估计楼缓也是,所以面对赵孝成王的询问,楼缓(楼缓曾在赵国被赵武灵王重用)也觉得很尴尬,所以只能推脱的说道:“此非臣之所能知也(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说的也是,人家代表秦国来找你索要割地,你却问人家这地割好还是不割好,换了谁也不好回答。

然而,赵孝成王却不觉得尴尬,看楼缓把这个问题踢走了,他还心有不甘的追问道:“虽然,试言公之私也(话虽如此,你发表一下个人意见也是没关系的嘛)。”

碰到这样的主,也是没办法,楼缓只得开口:“但话我先说清楚,人的身份不同,说出来的话被人理解的意思也是不同的。我代表秦国过来,要说不割地,那肯定不是我的本意。但要说割地吧,别人肯定又会觉得我是在为秦国说话,所以,也不太好说。但大王非要我说的话,那我就觉得还是割地给秦国的好。”

听完楼缓的话后,赵孝成王轻轻的点了点头,说了一个“好”字。但他具体是什么意思,没人知道,不过这可把虞卿吓了一跳,于是赶紧找到了赵孝成王,表示千万不能割地给秦国。

当然,虞卿也是有有备而来的,所以见到赵孝成王后,虞卿直接就问到:“大王觉得秦国这次退兵时,是疲惫了还是有所保留?”

这是一个非常犀利的问题,它的犀利之处在于这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除非白起率领着秦军继续围攻邯郸,直到打下来或败退,但现在白起带着秦军已经走了,所以,这是一个无解之题。但如果非要给它一个答案,那就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虞卿问这个问题,显然是有自己答案的,并且,他还坚信赵孝成王的答案跟他一样。

果不其然,赵孝成王回答到:“秦国攻打我们,已经不遗余力了,肯定是因为疲惫不堪才退军的。”

漂亮。

“既然大王认为秦国是因为疲惫不堪了才退军的,那大王为什么还要拿他们没有攻下来的六座城去换他退兵呢?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他们无力攻打的,并且他们的退兵也是迟早的事,现在为什么还要用这六座城去资助秦军呢,要是第二年他们修养好了再来攻打赵国,那是大王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虞卿追问到。

说的也是哦。

不过赵孝成王还是没有下决定,而是再次找到了楼缓,把虞卿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他。

这还真是有意思,还有国君背着臣子准备把国家卖了的。

当然,赵孝成王再次跟楼缓谈过后也没有直接下决定,而是在虞卿和楼缓之间来来回回谈了好几次,充当两人的传话筒。

在数次谈话后,赵孝成王和虞卿终于达成了共识:不如割让五座城给齐国,让齐国跟赵国结盟,以齐国和秦国素来的恩怨看,到时秦国一定会忌惮有了齐国加持的赵国,这样一来,赵国就可以用少一城的代价一下子交到齐国和秦国两个朋友,东西两边就都安稳了。

这逻辑,确实也挺感人的,还别说,赵孝成王也挺赞同,当即就把虞卿派到了齐国去,以五座城商量结盟之策。

齐国当然高兴了,无缘无故白得五座城,反正自己也不跟秦国交界,无非就是替赵国壮壮声威,这种事不干白不干。

这回轮到秦昭襄王傻眼了,咱使者派出去了,军队也撤回来了,都洗好澡换好了衣服就等着接受赵国的六座城呢,突然给我来这么一出,耍猴呢?

秦昭襄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刚回到秦国还来不及休整的秦军又接到了向邯郸进军的命令。

最可怜的还是当兵的,打仗的时候上阵拿刀砍的是他们,作战行军用脚长途跋涉的也是他们,现在被耍的又是他们。可是,他们有什么办法呢,接到任务后还是只能起身,火速赶往邯郸。

士兵们的苦是可以不在乎的,但武安君却是不能不照顾的。可能是为了让白起好生休养,也可能是秦昭襄王有足够的信心,所以这一次攻赵,秦昭襄王没有用白起,甚至连王龁都不用,而是直接叫王陵带着军队就去了。

再次踏入赵国境内,王陵跟秦昭襄王一样,信心满满。作为长平之战的参与者,他能体会到那场战斗对赵国的打击有多大。而走在赵国的境内,王陵也深深的感受到,一路走来,秦军未遇任何抵抗。

正如王陵所料,赵国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力。

然而,事实是这个样子的吗?

当王陵率领秦军来到邯郸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超乎了他的意料,因为这里戒备森严,城头站满了守城的士兵,各个英姿雄发。

其实,早在秦军发兵邯郸的时候,赵孝成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也是秦军为什么会一路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原因。因为,赵孝成王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邯郸,并且,还向各诸侯国派出了使者,请求救援。

面对有所准备的赵孝成王,王陵有点骑虎难下了,大家都知道赵国已经被白起打得他妈都不认识了,可偏偏此时的赵国又是兵强马壮(起码邯郸是这个样子的)。你要说打他吧,可能打不下来,你要说不打的,这千里而来的,一刀不砍,确实没面子。

于是,为了面子,为了名声,王陵决定干他一票,下令向邯郸发起了进攻。

如果王陵知道赵军此时守城的将领是廉颇时,可能他会重新考虑一下,然而,他没有这个机会了,当秦军发起进攻的那一刻,也就是王陵身败名裂的一天。

面对秦军猛烈的进攻,廉颇有条不紊的防守,几个回合下来,王陵一点好处也没捞到,人倒是死了一大批。

消息传到咸阳,秦昭襄王也很纳闷,没想到赵国竟然还能做垂死抵抗。当然,这一次他并没有把责任怪到王陵身上,而是对他继续信任。于是,秦昭襄王增兵赵国,协助王陵围攻邯郸。

第一次打败可能是运气问题,也可能是风水问题,但如果第二次还败,那就是能力问题了。于是王陵告诉自己,邯郸已经不堪一击了,于是得到援兵后,王陵再次向邯郸发起了进攻。

如果说上一次是意外,这一次就是实力的体现了。得到了援兵的加持,王陵依旧没能攻下邯郸,连城墙上的土都没刨一块下来,自己倒是损失了五个营。

仗打到这个份上,再打下去就没意思了,但就此退兵,这面子实在是没法搁。所以这时,秦昭襄王想起了白起,于是,如同上一次请他去长平一样,秦昭襄王又一次来到了白起的府上。

然而,与上一次的两人相视一眼,无需多言相比,这一次白起是无语。

面对白起的沉默,秦昭襄王只好挑明了讲,但白起依旧不给面子,说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现在的邯郸确实不好攻打,各诸侯的救兵每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秦军虽然在长平消灭了赵军,但是自身的伤亡也超过了一半,现在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这样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战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这仗打不得)。”

白起可能是做过分析了,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这话从他嘴里讲出来就没多大意思了。那当年你以七万秦军攻破全盛的楚国都城时,不照样飞起来吗?

当然,秦昭襄王不能这么怼白起,他能做的只是强令白起出发。

然而,白起这次好像是铁了心的不动,连秦昭襄王的命令都置若枉然。没办法,秦昭襄王也不想跟白起杠,于是叫范睢出面,前去劝说白起。

范睢不出来还好,一出来更气,想到自己在战场上腥风血雨,还要防备这人在背后的暗算,白起那个气得啊,直接就称病躺床上不起来了。

对于白起心里的小算盘,精于算计的范睢当然知道,但他不会挑破。劝说不成,他只能如实汇报秦昭襄王。

违抗王令,按说这罪够杀几次头的了,但秦昭襄王像什么是都没发生一样,提也不提。

既然白起不愿去,秦昭襄王也不再强求,于是,他找到了王龁,命他领兵前往邯郸。

王龁没有白起的资本,也没有白起的脾气,所以对秦昭襄王的命令,他是十分的服从的。

看着离去的王龁,秦昭襄王内心翻涌,除了前方的战事,还有为秦国效力了近四十年的白起。

同类推荐
  • 春秋记史

    春秋记史

    所谓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阴谋诡计正是历史的主旋律。
  • 书与刀与情

    书与刀与情

    本书的主角叫“咸木”,取这个名字源自“长将一寸生,衔木到终古。”咸木将带领读者经历一个以宋明为基础的架空历史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人民生活,他将在一路风姿多彩的旅途中,一段读书科举育人的经历中,无数次残酷的战争中,最后是他自己的亲情爱情中书写自己的故事。咸木将在这个封建王朝思想、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的矛盾中,逐渐成长,并引领一个时代的变化。
  • 乱世珏公子

    乱世珏公子

    一纸荒唐,一笑轻狂,一身戎装,一杯酒凉。岁月匆忙,如梦一场。在这场注定不平凡的大梦,功名与富贵总在欲望中摇摆。楚家:天下是强者的战利品,道义是平庸之辈的牢笼。江大虎:我不做你故事中的宋江,我是万寨之王。突厥:待我百万铁骑踏入天朝,定让尔等灰飞烟灭。吐蕃:一个自相残杀的国度,别跟我谈情操,可笑。皇帝:保住山河,朕封你做王。儿子:今晚我要睡你女人,你可以出去了。(……)历史的轨迹已经扭曲,危机四伏,战火纷飞的国度,一刻静赏闲云的安宁也是奢侈,那就用自己喜欢的姿势且听风吟吧。
  • 群雄鹿

    群雄鹿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的一生过于短暂,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甘于平凡,但真要置身于历史之中,和历代帝王将相进行一场史诗级大战,也许自己就是,天命!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热门推荐
  • 纤枝瑶月弄圆霜

    纤枝瑶月弄圆霜

    天启大陆,风起云涌,六大国相互制衡,人、神、魔、妖各自为各自的利益争斗不休。一个傲娇霸道的天之娇女历经风霜、饱受磨难,身负国仇家恨但依然坚守本心追逐梦想,一路上收获亲情、友情、爱情。
  • 驻站

    驻站

    本书中讲述了平海北站派出所的民警常胜,因为在一次处理旅客纠纷当中被人偷拍下来放在网上,并冠以“恶警”的大名,后来随经调查也无法证实。正值派出所极远的一个驻站点狼窝铺需要人手驻站,于是常胜戴罪立功被发配到狼窝铺……
  • 攻心计之惹火娇妻踢爆豪门

    攻心计之惹火娇妻踢爆豪门

    父母和哥哥相继过世,家道中落,姜琉馨原本是想着嫁一个老实人安顿一生也好,哪成想,会咬人的狗不叫,被迫流产后又净身出户,甚至几次险些丧命,绝对不能在坐以待毙了,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讥日篇

    讥日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佛陀传记。它的特别在于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悉达多成佛的人生经历,而且通过一个个故事,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佛法。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阴生

    阴生

    混沌初,太极生,阴仪落阴世,为祸人间。少年因师承法宝,为了探清身世,开始了一条血腥阴暗之路。
  • 快穿之女帝成神计划

    快穿之女帝成神计划

    毒医少家主早夭,逃亡系统伺机而动,将之带入快穿世界。任务者之间明争暗斗、混战多年。各种劫杀和仇杀在女帝君倾城穿梭位面之时接踵而至。天赋异禀的绝美系统君焱灵韬光养晦,为问鼎天下步步谋划。夺空间,顺业火,坑秘籍,寻至亲……然后重操旧业,救民于水火。从此,人间所有不平事,我都想管一管!
  • 不可思议之一年

    不可思议之一年

    适读:25岁以上。形式:剧本。我们每一个人,有多少人在偷偷抱怨着自己的家庭,或好或坏,总是不能满足。又有多少人,离开那个或好或坏的家庭,却什么都不是。我们最难摆正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位置。
  • 快穿之潇洒人生

    快穿之潇洒人生

    舒妤明明是在测试闺蜜公司的游戏bug,怎么突然来了个初级系统说自己挂了!什么鬼?想回去就要帮别人收拾烂摊子?得,你牛掰你说了算!然后舒妤在六道之内转了个遍,最后发现系统之上其实有更大的阴谋。。。看舒妤如何潇洒在各个时空。本文不走女主情感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