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0600000088

第88章 初露锋芒

这些年来,魏氏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提防赵韩两家身上,以至于他都忽视了自己本身的发展。而要想对外征战,除了暂时稳定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外,自身的实力也是一大指标。

现在,赵韩两家被忽悠住了,魏斯是时候该把发展自身实力排在第一位了。

关于魏斯是怎么发展自身实力的,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

李悝,河南濮阳人,把法家思想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战国第一人,魏文侯的变法求强就是从他开始的。

作为战国变法的第一人,李悝早先其实也是深受孔家学说影响的一个人,只是生在那个战火频发的年代,所有人都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只有富国强兵才是唯一出路,所以李悝才不得不走上了这样一条法家之路。

众所周知,军队的战斗力是决定一场战争输赢的第一要素,可是大家谁知道,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因素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他没有标准的答案,有可能是军队的数量,有可能是将帅的指挥才能,有可能是士兵的作战素质,也有可能是装备的优劣,还有可能是后勤资源的保障以及作战技术的先进或落后。所以说具体是什么,这要根据具体的战争而言。

然而,在战争开始前,是没有人能做足全部的准备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做足准备,而李悝就是那个为魏斯尽量做足准备的人。

首先,李悝提出了“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言论。

他把那些无功而食禄的人称为淫民,表示应该剥夺这些人的俸禄以给国家真正有功的人。在他的主张下,魏国在一定程度上废除了世袭制,以至那些有战功无爵位的人开始登陆魏国的政坛,纷纷为魏国效力。

让魏国的政坛充满活力,让有能力的人处理魏国政务,这还只是李悝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刺激魏国的经济,鼓励生产。

在提出了“淫民论”后,李悝又提出了“尽地力”的言论,主要意思就是说要统一分配农民耕地,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生产,充分发挥大地的耕种力。

众所周知,在以农业为单一生产方式的当时,粮食的产出是最有能力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

李悝所谓的统一分配耕地,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承认土地私有制,以此来激发农民最大的积极性,然后再通过赋税的方式充实国库,以达到国富力强的目的。

在李悝之前,管仲这么干过,在管仲之前,周宣王也试图这么干过,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齐国就曾因此一跃称霸诸侯(周宣王由于贯彻的不彻底,所以没成功)。所以当李悝在魏国实施这样的制度后,魏国的粮食生产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粮食的产量上来了,李悝又顺势抛出了一条“平籴法”,这个“平籴法”的具体做法就是魏国在粮食因丰收而价格偏低的时候以平价大量收购粮食,然后再在粮食因欠而收价格偏高的时候以平价抛售粮食,以此来达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在李悝的一系列措施下,魏国的国力迅速飙升,直接把赵国都甩出了好几条街的距离。再加上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县县令,邺县在西门豹的治理下迅速成为北方牵制赵国的一个有力据点。

从此之后,赵国便再无力与魏国抗争,魏国也就彻底摆脱了自赵无恤以来受到的来自北方的钳制。

当一切就绪后,魏文侯便把目光投向了远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秦国出现在了眼前。

晋阳之战后,三家大有分晋之势,此时的天下诸侯无不手舞足蹈,因为晋国这个难缠的对手终于要消失了。但要说最高兴的,那还非秦国莫属。

从晋文公时代起,秦国被晋国封印在西戎边陲已经有两百多年了,就算是个妖怪,秦国的魔性也应该被清除了,怎么说也该放出来了,但晋国却好像没有松手的意思。现在好了,你晋国都要解散了,我秦国的封印是不是也该解除了。

秦国只看到了即将解散的晋国,它因此欢呼雀跃,所以他看不到在晋国解散后,上天还会派一个更厉害的魏文侯来。

对内可以用制度进行改革,对外就只能用军队进行征伐了,而军队是需要将领的。这时,一个人来到了魏文侯身边,此人名曰吴起。

如果把春秋战国时期的将领以指挥能力、作战成绩、对后世的影响等因素做个排名榜的话,孙武是可以当之无愧位列第一的,而这个吴起,他至少可以排在第三的位置。

吴起,卫国左氏人,师从孔子的弟子曾子学习礼仪仁爱的儒家学说,他本就是个富家子弟,但他志不在富贵,而是一心只求建功立业。

早年,吴起散尽家财,只为寻得仕途之门,然而却处处碰壁,以至于把家业都败光了还是一事无成。

当吴起灰溜溜的回到家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乡亲们冷嘲热讽的对象。

说什么他是软蛋啊,说什么他是败家子啊,还说什么他是缩头乌龟啊,反正,吴起的乡亲们把嚼舌根的功力都发挥出来用在了吴起身上。

乡亲们在背后说吴起的话,吴起是不可能听不到了,当然,吴起也不准备回应他们。但是吴起的母亲可就受不了了,儿子仕途不顺,家财散尽,这本就让人难受的。作为同乡之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现在再加上这些人的闲言碎语,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女人,她确实承受不了这么多。

别人对自己的讽刺可以忍受,但是母亲的悲伤不是吴起能忍受的,于是,吴起抽出了随身的兵器,一夜之间就杀光了数十口在背后嚼他舌根的人。

第二天,便再也没有人对他们家指指点点了。

吴起是个狠角色,连杀数十口人,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与他本学的儒家仁爱之术完全不符,可能命运就是这么注定的吧,也许他天生就是一个杀伐决断之人。

嚼舌根的人杀了,吴起的气也出了,但毕竟杀了这么多人,还想在家里待下去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吴起动身来到了鲁国。

在经过一番杀戮后,吴起彻底认识到了孔子的仁爱礼数可能不适合自己,于是来到鲁国后,吴起便开始转而学习兵家法家学说。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吴起完成了蜕变。

鲁穆公三年(公元前412年),齐国发兵攻鲁。

面对来势汹汹齐国的大军,鲁国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没有一人能拿得出应对的策略,也没有一人敢主动请命出兵抗击齐国。

看着默不作声的群臣,鲁穆公陷入了无比的焦虑。

而随着鲁穆公陷入焦虑,整个鲁国也陷入了恐慌,但有一个人除外---此时身在鲁国的吴起。

鲁国君臣束手无策,这让吴起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主动请缨,表示自己能领兵出战,击退齐国,保卫鲁国。

关于鲁国的传统,我们是知道的,当年齐桓公来犯的时候,鲁国上下也是束手无策,曹刿就是这么出场的。所以,当吴起站出来的时候,鲁穆公是大喜过望的。

既然有人敢领兵出战,鲁穆公当然愿意让他试一试,但是,在把兵权交给吴起之前,对他这个人的身份背景、家族历史进行一下政审也是很有必要的。

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鲁穆公就皱起来眉头。

当年的曹刿是鲁国人,能力先不说,立场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是现在的吴起就不好说了。他本身是卫国人,会坚定的站在鲁国的立场上吗?并且,就算说鲁国和卫国这些年来一直是手牵手一起对抗齐国的,身为卫国人的吴起不应该受到怀疑。但是,还有一点就不得不让人慎重考虑了,吴起的妻子可是个地地道道的齐国人啊。

让一个齐国女人的卫国丈夫替鲁国抗击齐国,这可靠吗?到时候吴起要是临阵倒戈可怎么办?

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鲁穆公的大脑中,这很快把有人主动请缨的喜悦也镇压了下去,于是他不得不又再次陷入了焦虑。

吴起的申请递上去多时,却久久得不到回应,这让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哪里出了问题。后来,还是鲁穆公自己把话讲清楚了,于是,吴起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一边是自己多年来所求不得的建功立业的机会,一边是与自己苦守相依的结发之妻。

面临抉择的时候总是痛苦的,为了出人头地,吴起背井离乡,埋首苦读。为了这一刻,他经历了太多的痛苦,经受了太多的折磨,他已经不能再等了。

于是,一个冷血的决心就在吴起的心中诞生了。

对于吴起的妻子而言,她是无辜的,也许她并没有奢求过自己的丈夫给自己带来尊贵的地位,也许她并没有妄想过成为被人羡慕的夫人,也许她只是想跟吴起恩爱平凡的过完一生,也许她已经幻想过他们老年后子孙绕膝的温馨画面。然而,无论吴起的妻子是怎么想的,她都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丈夫会把自己的头颅割下来呈在别人的面前。

在当时,作为一个女人,吴起的妻子没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当她做好饭在家等自己的丈夫回来的时候,他等到了一个手握尖刀、面无表情的吴起,直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吴起的妻子都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但是,这一切还是无情的发生了。

杀了自己的齐国妻子,吴起便也没有了立场不坚定的嫌疑,于是鲁穆公便放心的把鲁国的兵权交给了他。关于吴起抗击齐国的这场战斗,史书没有对作战过程进行详细的记载,但结果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鲁国击退齐国,吴起一战成名。

战胜齐国后,吴起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这样的喜悦使他忘却了发妻的枉死。

但是,一个能手刃发妻的人,他能誓死效忠他的君主吗,鲁穆公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于是在大败齐军后,鲁穆公的怀疑也随即而至,随后便罢免了吴起的官职。

与此同时,吴起在鲁国的主家三桓之一的季氏家主也被人谋杀。

在多重的变故下,吴起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寻找下一个他的容身之地。

此时的魏氏在李悝的变法下逐渐强盛,他们的家主魏斯更是雄才大略。于是,吴起便把目光放到了魏文侯身上,投奔魏国而来。

吴起到来之际,正是魏文侯着手对外扩张之时,天作之合,就此诞生。

晋烈公七年(公元前409年),就在秦国还在为晋国即将解散而载歌载舞的时候,魏文侯却任命吴起为大将发起了攻克秦国西河地区的战役。

战斗过程很简单,吴起连克两城,秦国被迫向西收缩。

关于春秋时期的作战意义,之前讲过很多,大多是一种威慑的目的。但现在是战国了,作战要有不同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就由吴起来定义。

在攻克秦国的两座城后,吴起并没有发表什么正义啊,什么天道啊,什么礼仪啊的话来训斥秦国并以此来标榜魏国发动此战是正义之举,吴起知道在这个时代下那样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他的做法是一声不吭,然后在占领的秦国土地上建筑城池,派兵把守,以此把攻下来的土地变成魏国的土地。

对秦国用兵初战告胜,这大大鼓舞了魏文侯和吴起的信心。于是在第二年,吴起乘胜追击,一直打到秦国的郑县,逼得秦国只能退守洛水,沿河开始建造防御工事。

接连的胜利展示着魏国此时强大的国力,再加上吴起的连番攻击,秦国不得不放弃了整个西河地区,把它拱手相让给魏国。

在得到西河地区后,魏国的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更重要的是,从此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西河,顾名思义,就是西岸黄河的一片土地,这是一个战略作用及其重大的地方。据西河而守,秦国不敢东进半步,魏国本土就可以高枕无忧。出西河北上迂回,则可以直插赵国腹地,致使赵国不敢贸然南下。再加上西河地区被黄河孕育的天然肥沃土地,这里产出的粮食更是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魏国都城,这对极力对外扩张的魏文侯而言,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魏文侯不可能意识不到。于是在占领西河地区后,魏文侯把这里设置成了魏国的西河郡,吴起则当仁不让的就成了魏国西河郡的郡守。

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吴起为了防范秦国的反扑,大力修筑防御工事,教化民众,以此巩固魏国在西河地区的统治。并且,吴起还依旧不忘刻苦学习,认真研究制度,并试图改革魏国的兵制。

在吴起的研究下,独步天下的魏武卒也就此诞生。

春秋时的军队是什么样的,第一部的时候就给大家介绍过。一群农民,平时种田,战时出战,他们没有训练,没有组织,他们甚至没有武器、没有防具,他们所谓的打仗,其实也就是打架。

在吴起看来这样的军队是不符时代的,所以他告诉自己必须建立一支更先进、作战能力更强的军队。

农民,他们的本职是种田,他们一年到头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上面,所以他们不会杀人。而吴起要的士兵,从本质上就是与农民不同的。

农民不种田就会没有饭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起开始以招募的方式召集士兵。这些慕名而来的士兵只要来到吴起这里,吴起就给他们发响,让他们不用种田也能给家人和自己带来吃的,而代价就是把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交给吴起。

吴起再对他们进行训练,教他们搏斗技巧,教他们杀人技巧,磨炼他们的耐力,提高他们的体力,从而让他们的力量、速度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试想一下,一个一年到头只知锄草种田的人和一个一年到头反复练习力量速度、搏斗技巧、杀人技巧的人对打,谁的胜算大!

当然了,一个二十八岁一个八岁,或者一个身体健全一个缺手缺脚等其他的特殊情况除外,我想不到前者有任何的胜算。

建立全新的制度考核筛选士兵,不论出身,不论地位,面向所有人,这是吴起魏武卒的第一步,而他的第二步是对这些拥有超高单兵作战能力的士兵进行编制。

吴起知道,没有统一的作战指挥,再强的单兵能力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他编魏武卒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个,用来发布命令。然后两伍为一什,设什长一个,五什为一屯,设屯长一个,两屯为一百,设百将一个,五个百又设五百主一个,十个百又设千人长一个,而这一千人也就是吴起作战的一个基本单位。

作战时,吴起只要对千人长一个人发布命令,这一千个人便都能知道作战的命令是什么,在这样的条件下,作战的意志就会变得极其统一。

有了编制之后,吴起又为魏武卒请来了职业教头。

这些教头除了教士兵们正常的格斗技巧,杀人技巧外,还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教他们作战阵法,战时联络方式等等。

在教头们的训练下,魏武卒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魏武卒作战的能力是有了,那他们的作战心愿如何呢,这也是吴起要考虑的。每一个入选魏武卒的士兵都是经过严格选拔才进来的,一旦入选,他们便能享受优厚的待遇。

第一,分田,只要是入选了魏武卒的,便能得到大片的私人田地。在当时的分封制度下,没有田的人只是有田人的奴隶,而这些没有田的人一旦入选魏武卒,便能得到土地翻身做主当主人。这除了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外,家族的社会地位也会在一瞬间得到提升。

第二,免税,只要是入选魏武卒的,家里的徭役、田宅等赋税一律免除。

而这还仅仅只是入选后的待遇,魏武卒是用来干嘛的?打仗啊!

所以还有第三个待遇。

在作战的过程中,魏武卒一旦立了军功,就能得到官职甚至是爵位,这对很多平民出身的魏武卒来讲,诱惑是极其巨大的。

总而言之,为了激发士兵的作战欲望,吴起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据说魏武卒建立后,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说魏国要打仗了,这些人便会自发的穿好甲胄,手持兵器,当将领还没有发布集合命令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整装待发了。

试想一下,这样的战斗欲望,哪个诸侯不胆寒。

同类推荐
  • 明末巨商

    明末巨商

    ……用于出售新股的两个柜台,位于交易厅的中央,除了原本站在那里的马所长,以及后来现身的刘浪之外,空无一人。现在,那里已经站着马云马千户了。只听得他以急促的口吻说道:“快,立即抛售1千股白马庄集团股票,用这笔资金买入1万股‘刘伶酒业’!”身为股票交易所的VIP大客户,马云当然不用亲自去排队领取分红,他的分红已经提前一天拿到手里了……--节选自本文第151章、投资
  •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乱世解码:犀利说民国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就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人生,自然会勘破英雄、枭雄的权谋野心,伟人、小人的生死心结。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回忆五四运动

    回忆五四运动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本书记述了五四运动从酝酿、爆发到各地风起云涌的经过详情,书中所收文章的作者梁实秋、许德珩、罗家伦、屈武、朱蕴山等均为五四运动的亲历者。
  •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

    魏国永兴三年正月,燕国倾国之兵二十万步骑南下,连克幽、蓟,略地于冀。老程新书《盛唐太师》求支持一下。
热门推荐
  • 惊魂未定

    惊魂未定

    她微笑着朝我走来,引起我心头一阵剧烈的骚动。她来到我面前,半蹲下身子,把脸蛋凑向我,一股香甜的气息向我袭来,“欢迎你上台,与我一起表演。”她妩媚地笑着,并伸出纤纤玉指轻搔我的脸颊。周围的洋鬼子们乱哄哄地吹出一串忌妒的口哨。我有点不知所措,显得十分狼狈,“抱、抱歉。”我语无伦次地说道,“我、我不会跳舞,更不会表演。”身后爆发出一阵嘈杂的大笑,一个汉子用荷兰语大吼:“喂,别难为他了,让我来吧,保证让你一下爽个够!”
  • 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当你打开这《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 漂流岛

    漂流岛

    我爹是个音乐家,认为人们理所当然应该和他一样,可以通过几个支支吾吾的音节获悉说话者内心最深处的准确想法。他是痛苦的,当他对人们一览无余时,人们却仅仅认为他是个有表达障碍的老实人。好吧,既然我和爹在这方面是相通的,我们也就敏锐地探测到了对方身上最细微的罪恶和悲剧意识。但我们不能就这些进行正式交谈,这样的交谈会将我们的生活和整个西风村导向分崩离析的境地,让我们互相做出最为严酷的审判,最终将一无继承。事实上,我们藐视这种交谈,难道有面对面一本正经进行这样一场搜肠刮肚、条分缕析、自我剖白和标榜的交谈的必要吗?
  • 火影之我有个系统
  • 女强:独宠特工妃

    女强:独宠特工妃

    海桐,一代特种兵,不幸穿越天圣朝大将军之女龙馨毓身上,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佟洛炀,本是冷心之人,却被一个成天打打杀杀的女人迷了心魂,从此欲罢不能。烘云,沙漠枭雄遇上女中豪杰“花木兰”,从此各种爱恨情仇牵扯不尽。面对睿智多谋的佟洛炀,肆意洒脱的烘云,海桐该何从选择,究竟哪一个才是她最终的良配。
  • 遗产狂潮

    遗产狂潮

    来自虚空的不知名遗产,开启了人类征服星辰大海的第一步。原本无限伟大的开端,却在往月球的第一波移民浪潮过后,陷入了从人类诞生起就无法避免的罪恶——战争。地月战争过后三十年,随着月球都市联合经济圈的繁荣,第二波的移民浪潮开始。隐藏在浪潮之下的,是一个个背井离乡偷渡者的故事。
  • 悬空的椅子

    悬空的椅子

    《悬空的椅子》是艺术家唐寅九先生近年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之一。当代艺术家泓创作了一部装置作品——《悬空的椅子》。椅子的基本功能是坐,坐让人安稳、舒适,可一旦被悬空,安稳、闲适、舒服就将被打破,旋即便进入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泓试图通过《悬空的椅子》表达一种不确定性,没想到这恰恰成了他人生的写照。这部作品刚刚完成,他就被捕了,一个受人景仰的艺术家、著名的美术学院的院长,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成了阶下囚,椅子的功能与状态改变了,不安全感变得如此密集,泓的命运悬而未决,不确定性成了他生命最重要的主题。泓、镛、达、滟是大学时的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人生与艺术的各种问题。达曾经是一位诗人,后来走上仕途,成了一位部长。泓曾送给达一幅画以祝贺达的乔迁之喜。后来泓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画也越来越值钱,达便通过琼将这幅画卖了。不久达遭人举报,检察机关在他的私人帐户上发现了这笔巨款,来自于琼所经营的画廊,入帐的时间正好是泓当副院长的时间,而达却是分管那所学院的副部长,泓因此身陷囹圄。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就此开始,一种看似荒诞的命运必须面对和承受……小说通过四位好友的人生际遇,以及泓与雪润、琼、海伦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存在、命运与思考,以及他们在看似荒诞却真实的人生中,对于不确定、不可知的命运的反抗与挣扎、和解与领悟。
  • 摄殓之你是我的猎物

    摄殓之你是我的猎物

    驱魔人卡&狼约的捉(爱)拿(情)时(故)刻(事)……“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还怪我?”“约瑟夫,你死定了!”具有社交恐惧症的优秀驱魔人竟然失手了,还被狼魔“囚禁”了?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请阅读下文!
  •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研究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研究

    《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研究》是一部将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转化成文学批评方法的应用性研究著作。论著的研究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对著名思想家的经典理论做方法论解析,比如,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等;一是用概括出的方法论和方法,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以此来演示这种批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技巧。书中每章分三个部分:理论资源——方法论研究——范文,这三个部分实际就是撰写一篇论文的三个步骤,即选择方法——应用设计——文字表述。
  • 活力: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法

    活力:稻盛和夫的人生经营法

    稻盛和夫第一本人生经营书。我们每个人都是创业者,这个创业项目,就叫“人生”。只有一次的投资机会,你要怎么抓住?在富裕时代里成长的一代,物质需求充分被满足的这一代,我想应该很难有“无论如何也要克服这个困难”“一定要跨越这个障碍”的想法,相应地也会欠缺创造性和挑战的勇气……然而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被环境左右、孤注一掷地对一切苦难怒目圆睁喝出“你算哪根葱”的坚强精神尤为重要,即,我们必须要有“斗志”,我们必须要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