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700000056

第56章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原籍下邦(今陕西渭南附近)。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县令一类的地方小官,祖母、母亲也都知书达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自幼受到文化熏陶,五六岁时就开始学写诗,八九岁便能写出很不错的律诗来。到了十六岁,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首都长安拜访了老诗人顾况。当顾况看到他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禁拍案叫绝。此后,他的诗名迅速传遍了京城内外。

白居易27岁中举,29岁中进士,31岁又参加“拔萃科”考试并被录取,从此登上仕途。他在中央和地方做官共达40多年。起初,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周至县(今陕西周至)县尉、翰林学士、京兆府户曹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44岁后,又相继担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杭州刺史、苏州刺史;56岁起又陆续升为秘书监、刑部侍郎、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一直到70多岁,还挂着一个刑部尚书的官衔。

一、刚正不阿

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唐朝早已度过了它的极盛时期而走向衰败:政治黑暗,矛盾重重,各种问题都很多。尤其是宦官的权势极大,连皇帝也都要让他们三分,有几个皇帝还不明不白地死在他们手里。再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同宦官狼狈为奸,党同伐异,搞得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却又敢怒而不敢言。有些人为了保全自己或图升官发财,竟然巴结逢迎甚至卖身投靠。白居易却从来不向这些恶势力低头,还常常公开同他们做斗争。

有一次,朝廷举行“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考试,在众多考生中择优录取了牛僧孺等三位佼佼者。宦官和世族官僚集团本来就忌讳“直言极谏”,自然对德才兼备的牛僧孺等人恨之入骨。于是,纷纷跑到宪宗皇帝李纯那儿去诬告,说他们在考试中作了弊。昏庸的宪宗帝偏听偏信,遂将牛僧孺等搁置一边,不予任用,还贬了主考官的职。白居易实在看不下去,便挺身而出,毅然上疏,竭力为他们争辩,并当面顶撞了宪宗帝。宪宗很恼火,曾为此而对宰相李绛说:“白居易是我把他提拔起来的,现在竟对我如此无礼,真使我难以忍耐!”

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长安城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事件:宰相武元衡到皇宫早朝时,突然路边窜出一伙刺客,将他当场刺死。与此同时,御史中丞裴度也在上朝的路上被人刺伤。事发后,朝野震惊,群情激愤。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明知自己身份所限,按规定不能参与朝政,却出于正义感,仍于当天中午向宪宗上书,强烈要求迅速捉拿凶手。宦官集团又抓住此事大做文章,说白居易抢先议论朝政大事是藐视朝廷规矩,是越职行为。还鉴于白居易的母亲不久前因患神经病而落井身亡,诬告他不孝等等,对他进行了一系列人身攻击。结果,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并从此长期没有得到升迁。

二、造福百姓

白居易一向关心民间疾苦。早在他被贬之前,宦官们曾发明了一种“宫市”,即皇宫里需要什么东西,由小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称为“宫使”。这些“宫使”不按市价讨款,只是随便留点东西充当价值,实际上等于公开抢夺。白居易为表达自己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宦官的憎恶,先后写了许多诗。其中,人所熟知的《卖炭翁》,写的是一个贫苦老人,为解决衣食问题,到终南山去伐木烧炭。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好不容易将一车辛辛苦苦烧好的木炭拉到长安城,却又在冻得发抖的情况下担心销路不好,还希望天气再冷些。忽然,几个“宫使”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撞地奔过来,一边叫嚷着“有皇帝的命令”,一边不由分说地把那车炭掠向了皇宫,只留下了两块对老人毫无用处的红绸子算是炭钱。

白居易被贬地方后,对下情了解得更多,更清楚。他除了对他们表示同情,还力图多为他们做一些实际的好事。

在江州任上,白居易鼓励当地百姓多种茶,种好茶。据说,着名的庐山云雾茶就是他当年倡导扩种的。他还在庐山香炉峰下辟园种茶,并写诗一首。诗曰:“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在忠州任上,白居易为了帮助当地百姓尽可能地早日脱贫,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进行“劝农”,号召群众开荒种地,发展生产;二是改进税收办法,使富豪们多纳税,让贫苦人少负担;三是节省官府开支,能不办的事尽量不办,以免劳民伤财。此外,他看到当地有许多荒山秃岭,便倡导百姓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据史料,他当年亲自带领老百姓种了一片又一片的桃、杏,自己还特地作了一首《种桃杏》的诗。其中写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在杭州任上,他除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境内孤儿、寡妇和无人赡养的老人的基本生活,还针对杭州存在的实际问题,兴修塘坝,浚治李泌开凿的六井,并主持兴筑了一条从钱塘门到武林门的长堤——白公堤,将西湖分隔为二。堤内是上湖(即今西湖),堤外为下湖,与郊外千顷农田相连。湖水拦蓄在上湖,周围30里,北筑石函,南建笕坝,平时可承蓄雨水山泉,天旱时则可放水灌田,从而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

在此期间,白居易也写了不少着名的诗。其中一首是:

我有大裘君未见,

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

裁以法度絮以仁。

意思是:他有一个立法度、施仁政的宏伟规划,一旦实现,杭州百姓将会备感温暖。

白居易在杭州三年任满,被迁任为苏州刺史。当他离开杭州时,杭州百姓拦路相送。十分感动,遂又写了《别州民》一诗。诗日: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哪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每天一早就去衙门处理成堆的公文案牍,直到黄昏才回家。按照当时的规定,官员们每10天休息1天,而他却几乎从来没有休息过。在那儿,他采取的惠民政策主要是简化政事、提高工效、平均赋税和工役。当然,由于他历来重视种树,也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至于他本人,亲手栽种最多的则是梅树。

在苏州,由于白居易经年累月、废寝忘食地造福一方,终于累出病来。当他离职回长安时,苏州官员和百姓站满了大运河两岸,痛哭流涕地追着船为他送行10多里。大诗人刘禹锡曾写诗形容当时的情景,说:“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三、平易近人

白居易曾写有一首着名的《观刈麦诗》,诗中写道:在五月大忙季节,农民光着背,赤着脚,顶着炎炎烈日割麦子;而妇女则抱着孩子,弯着腰,紧跟在后面拾麦穗。他们如此辛苦,其结果却是将收获的麦子全部交了赋税,自己只能靠拾到的麦穗来充饥。写到这儿,白居易情不自禁地开始了反躬自问:我一不种田,二不织布,有何功德可言?却每年拿到俸禄300石,哪能不惭愧?

也正基于这种感情,白居易从来不摆官架子,总是自觉地将自己融人百姓之中。

在忠州,自居易曾亲自主持过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聚会。会上,按照当地风俗,把席子铺在地上,大家围坐成一圈,兴高采烈地用空心的藤枝吸着酒,年轻人则在鼓乐之中翩翩起舞。这时,有些官员悄悄劝白居易赶快离开,理由是“贵”“贱”杂处,不成体统。白居易淡然一笑,反劝他们不必在末节上苛求,还表示随和一点好。

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自居易在创作时也分外随和。据说,他每写一诗,常常念给老婆婆们听。如果她们听不懂,他就改,一直改到她们能够听懂为止。因此,他的诗里很少晦涩难读的字眼,倒吸收了许多当时流行的口语。

白居易的诗浅显易通,寓意深刻,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此外,由于日本、朝鲜及中亚各国常有使节、商人、留学生来唐朝,所以他的诗又受到外国人的青睐。据说,有个契丹国王得到了一本白居易的诗,马上派专人将它译成本民族文字,令臣下在朝堂上大声朗诵。而日本天皇则把自居易的诗视为宝物珍藏起来,一有空便取出来暗自吟咏。

白居易活了75岁。死后,谥号“文”。忠州、苏州、杭州等地都为他立了祠。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

    名人传记丛书——列夫·托尔斯泰——失去他,俄罗斯成了孤儿:“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轮回编年纪

    轮回编年纪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传说,我们的故事便是从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始,宿命的钟声已经响起,这一次是胜?还是败?
  • 全陈文

    全陈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影之最强震遁

    火影之最强震遁

    海贼王世界的震震果实,在火影世界变成了可以震碎一切的震遁血继限界!尘遁木遁?须佐能乎?全部一拳震碎!“当力量达到极致,没有什么是一拳无法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拳。”………………………………………………新书《世尊》已发布,求收藏!
  • 龙裔入侵

    龙裔入侵

    很多年后,莱卡斯躺在椅子上,晒着正午的大太阳,又想起了那个浑身都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家伙。“兄弟,传个火呗?”“哦……啊?对不起哈,我刚刚才发现,原来上古卷轴里说的龙裔就是我……”
  • 张晓风散文集

    张晓风散文集

    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感受头顶的云、身边的风、每一件在忙碌生活中被我们遗忘的美好事物,重拾对生活的感知。
  • 庶女邪后

    庶女邪后

    夏琉璃文武双全,但满心都是仇恨,势必要血洗侯府,让侯府的人血债血偿,可当她碰上腹黑狡诈的他,夏琉璃却感觉到了阵阵的头大。景邟渊也是文武双全,但不同的是,此男子可萌,可腹黑,可无赖,可狡猾,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人的下一面是什么,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却对夏琉璃一见倾心。且看两个文武双全之人,会擦出怎样的爱情花火,又是怎样与天同齐!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选编的大部分内容,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这样的内容,极具研究价值,可资借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BOSS有病我能治

    BOSS有病我能治

    S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宫先生最近心情不太好,听说是因为被老婆退婚了。老婆跑了怎么办?当然是追她!追她!追她!众人眼里的宫先生,优雅尊贵,不食烟火。南小姐眼中的宫先生,粘人!偏执!爱吃醋!某日,忍无可忍的南小姐发了一条动态大发牢骚,“某先生,你已被退婚请自重!”不久,宫先生实名认证的账号盖章了这条动态,“乖,别闹!过来让老公抱抱!”众人请愿:“求宫太太回家,老板失婚太阔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