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2300000001

第1章 学习《史料与史学》的一些体会(代序)

张传玺

翦伯赞先生所著《史料与史学》一书,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史料学”与“历史学”的著作。其原本于1946年4月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共收论文三篇,为《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论司马迁的历史学》及《论刘知几的历史学》。本书为增订本,是我在“文革”之后,按照翦老生前的意愿,以原本为基础增补而成,于1985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新收论文亦为三篇:《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及《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翦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在一生中,除了为史学研究和建设编写了许多重头名著如《中国史纲》、《历史哲学教程》等之外,还写了不少普及性的读物,以帮助一般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之用,本书就是他所著的一本重要的史学入门之作。

本书由“原本”的产生到“增订本”的出版,其间相距40年。在这40年中,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翦老本人的生活也经历了严重的漂沉激荡。本书虽小,其形成过程却反映出了中国和翦老本人历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本书原本的基础,是翦老在1945年5月为重庆北碚复旦大学所作的学术讲演稿,题作《史料与历史科学》。讲演之后,应书店之约,准备整理出版。可是时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全国的政治形势明显将发生剧变,关于此事,翦老已有预感,所以他的讲稿才整理了三分之一时,即暂停整理。8月2日,他写下了这样一张纸条,文曰: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史料的论文,但总是没有着笔。月前,复旦大学文学院约我作一次学术讲演,我就讲《史料与历史科学》这个问题。惟讲演时,为时间所限,不能作较详之发挥。近因书店之约,要我写一本关于史料学方面的小册子,我就开始把这次的讲演稿加以整理,计有三篇:一、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二、中国考古学上的史料;三、与收集整理史料有关的各种学问。现在我还只写成《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一篇;其余两篇,假如我的生活不发生变动,也想继续写出来。

可是,翦老搁笔才13天,日本天皇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中国的政局在急剧变化,翦老的生活也在相应地波动。8月2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自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头头蒋介石开始进行和平谈判。在此期间,翦老担任了毛泽东与国民党高级“左派”人士冯玉祥、覃振之间的联络员。毛泽东回延安后,国、共双方和民主党派举行了22天的政治协商会议,翦老又为中国民主同盟代表团聘为顾问,参加了这项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政治活动。1946年春,他又协助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了社会大学,并兼任教授。就是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他还是于这年的4月10日,在重庆《青年学习》杂志上发表了《史料的收集与辨伪》一文,显然他并未忘怀《史料与史学》一书。5月4日,他乘中共中央代表团的专机,由重庆飞抵南京,后又转至上海。不久,因患严重的黄疸病而卧床不起,继之长期住院。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中,他还是伏床写作,并于这年的10月1日,在上海《中华论坛》杂志上发表了《略论收集史料的方法》一文,长约2万余字。显然他在此时,还为《史料与史学》一书而费心尽力。

此后,全国的解放战争日益炽烈,白区上海的斗争也更加残酷,翦老的身后不断有特务跟踪。1948年10月,翦老因斗争需要,转移至香港,继续进行民主运动。次年11月,奉命由香港转道大连,又浮海至山东半岛,历时40余天,于1949年1月4日终于到达了河北阜平县李家庄的中共中央统战部驻地。这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翦老又以文化接管委员的身份随军进北平。起初,他应燕京大学之聘,到该校社会学系任教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又被调到北京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此外,还兼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等。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翦老也席不暇暖。可是1954年春,他在参观了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会”后,却很快地写出了《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一文,发表于5月20日《光明日报》,应当说这是他为《史料与史学》一书的再补充。至此,翦老为《史料与史学》一书设计的原始蓝图已基本实现了。

关于本书的内容,顾名思义,分为两大主题:一为“史料”,一为“史学”。如上所述,翦老所说的“史料”,不是通常所泛称的历史资料,而是“史料学”,是研究史料的一种专门学问。更明确地说,是研究中国历史资料的具体门径和方法。中国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学者们往往穷毕生之精力,仍莫测其涯际。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说。要有“勤”与“苦”的精神显然是应当的;但如方法不对头,仍然会不得其门而入。所以科学的方法尤为必要。翦老在《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一文中,开列了五项子目,为“导言”,“正史”,“正史以外的诸史”,“史部以外的群书——经、子、集”,“四部以外的各种文字记录”。这是对史料的范围分别层次,自中心而外延、由主要而次要、无远弗届、竭泽而渔的网罗收集法。当然所收集来的史料并非一一可用,需要再做甄别,区分主次,去伪存真,再下一番提炼升华的工夫。他紧扣《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一文之后,又发表了《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一文,亦于下开列了五项子目,为“史料与方法”,“史料探源与目录学”,“史料择别与辨伪学”,“史料辨证与考据学”,“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统计学、逻辑学及唯物辩证法”。这是对史料鉴定的诸多方法分门别类,具体交代,明其功能,便于应用,以利于最后筛选出真实可信的史料。

《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一文,是在文献史料之外的新命题。这个命题在解放前考古工作无甚开展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考古事业飞跃发展,这个命题的提出就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翦老在此文中说:我们史学研究者应“以更大的努力不断地向考古发现吸收知识去丰富中国的历史,补充和订正中国的历史,把考古的发现应用到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去,使这些发现成为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教材”。这样的指导对史学工作者,尤其是对初涉史学的人十分有益。

翦老在本书中所说的“史学”亦如上述,主要是说研究历史的理论和方法,通称“历史学”。古代有古代的历史学,近代有近代的历史学,现代有现代的历史学,各阶级各民族都有本阶级本民族的历史学。不过本书所收,是翦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评论的两个古代史学范例,即司马迁和刘知几的历史学。翦老对他俩的史学成就评价很高。如评价司马迁说:“余读《史记》,不禁惊叹在今日两千余年前的史学家,竟能创造如此周密的方法,其头脑是何等的精细!眼光是何等的博大!”再如在评价刘知几时说:“《史通》一书,实为一部富有灵魂的历史著作。诚如他自己所云:‘其为义也,有与夺焉,有褒贬焉,有鉴诫焉,有讽刺焉。’……虽然亦有其短,但是只要我们想见刘知几是七世纪末的一位历史学家,那他的短处就应该由时代负责了。”

但翦老的观点和方法在本书中,并不仅仅体现在上述两文中,在谈史料的各篇亦都贯穿了他的理论和观点,有时还有大段的论述。如他在《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一文中曰:“要使历史学走上科学的阶梯,必须使史料与方法合而为一。即用科学方法进行史料之搜集、整理与批判;又用史料进行对科学方法之衡量与考验。使方法体化于史料之内,史料融解于方法之中。”三篇谈史料的文章,都充满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是翦老于1963年3月在广西师范学院所作学术讲演《关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几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所谓“三基”,就是初学历史的人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功”,就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这三者中,以“基本理论”为最重要。翦老所以讲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当时的史学界中,仍然存在着不重视,或说是不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有些情况还很严重。所以,他在讲演中说:“对理论,现在我觉得应该提到很高很重要的地位,不仅这样,就是在历史科学本身来讲,这个理论也非常重要。”翦老在这里所说的理论,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他在讲演中还举例说:“把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总结一下要不要理论呢?也要理论吧!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要总结吧!鸦片战争以前几千年的历史也要总结吧!这些现代史、近代史、古代史都要我们来作总结。整个的历史要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重新加以研究,若没有理论怎么行呢?”他还指出:如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学好,“那很有可能在历史研究中犯错误”。

翦老的讲话已经过去40多年了,由于各种原因,今天史学领域的思想问题更加严重。以各种方式诋毁、反对马克思主义者大有人在。有所谓“学术绝对自由论”、“文化冲突论”、“客观公正论”等,不一而足。首先以“学术绝对自由论”来说,他们说:“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学者们去发挥自由思想,自由研究,自由开发,自由创造,就会获得很好的成果。不需要用哪一家的思想理论做框框,来束缚人们的自由思想。”他们说:“五种社会形态”是斯大林编造出来的,是“斯大林模式”,是教条主义,是紧箍咒。他们还说:“中国史学界自建国以来,在教条主义的影响下,对古代史分期、土地制度、农民战争、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形成等问题,即所谓五朵金花,讨论了几十年,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白白浪费了时间。”

这样的论调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十分错误的。其所以错误,是因为他们打着“学术绝对自由”的幌子,恶毒攻击历史唯物主义。据持此论者说,学术不应有预设的观点,如有了预设的观点,就使作者失去了自由,就会产生偏见,就会套上紧箍咒。可是,所谓“预设观点”,自古有之。因为人类历史是由人类自己认识、复述、编写的,任何作者的论述,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古代之左丘明在《左传》中有“君子曰”;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太史公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臣光曰”等皆是。近人之梁启超就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其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一章)在外国比较严肃的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英国的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历史的事实不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的原始事物或事件,因为在我说出它们之前,它们已经经过人的头脑的过滤了’。”(《历史研究》)从上述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所述可知,没有观点的历史著作是不存在的。“学术绝对自由论”更是无稽之谈。

事实证明,大谈“学术绝对自由”的人也各有理论、观点,而且各有门户。如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就发明了一种“文化冲突论”,他是此派的鼻祖。他把世界上一切战争的根源都归因于“文化冲突”,其中包括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且说,这种战争是国家间、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种主要方式。此说在中国史学界也大为流行,并为一些人奉为圭臬。他们说,古代发生在欧亚非的著名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十字军东征等,都是“文化冲突”。有些中国的学者还把这一“文化冲突论”引进自己的国家,竟说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是“文化冲突”,宋朝与蒙古族的战争也是“文化冲突”。还有人试图用“文化冲突论”来全面重新解释自中英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是多么严重多么荒谬的事情。毛泽东很早就说:“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论持久战》)又说:“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今天,中国史学界的谬论很多,有的来自外国,也有不少是土产。不仅把正常的研究历史的传统搞乱了,又歪曲了历史本身;谬种流传,还将贻害子孙后代。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发展多元型的文化是必要的。但要其迅速、健康地发展而不混乱,就必须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地位,并要大力加强。对历史学来说,尤应如此。

2004年10月24日于北京大学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昭烈帝新传

    三国之昭烈帝新传

    话说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天灾人祸,黄巾顺势而起,诸侯门阀各自为政,造成东汉基业动荡不安。我,刘备,刘玄德,势必要恢复大汉正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且看我刘玄德如何开万世太平,创不朽盛世。。。
  • 魏晋七雄

    魏晋七雄

    三国这个被说烂道透的时代但是这也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在这一切似乎天注定的时代里,即将代魏自立的晋王司马炎竟被刺于藩邸,一石激起千层浪,混乱的时代、失控的局势、野心勃勃的三国英豪后代会演绎塑造出一个比汉末三国更加精彩的时代吗?一波波历史故人的后代正款款的以不同方式重新走入历史舞台的中心,因乱而生因乱而起的晋、楚、魏、汉(蜀)、赵、燕、闽七国豪杰又可以描绘出怎样的历史天空?国都沦丧的孙吴政权真的失去翻盘机会,逃不掉被扫进时代的垃圾桶里的命运吗?跟随“魏遗晋佬”走进那人心思变的魏晋新时代!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汴京以南

    汴京以南

    在时空的节点处,王益柔感觉到了穿越深深的恶意,说好的大明…为什么帽子上还有小翅膀啊!历史的时空已经错位,彗星挂在天际,或许…经济!傻瓜们!(稳定-1)
  • 续隋

    续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热门推荐
  • 天涯海角都有你

    天涯海角都有你

    五年前男虐女,五年后女虐男,他们究竟有没有在一起?我也不知道更新慢,不要催
  • 命运中的阿瓦隆

    命运中的阿瓦隆

    兰溪192年,北方草原暴乱,神秘的少年自曲溪河而上,命运将会安排给他怎样的馈赠?乱世中,他又将创造怎样的史诗?背叛、刺杀、尔虞我诈,他能否前往命运中的阿瓦隆?初代草原王尤门仪:“选择她还是选择整个世界?”兰韶:“小孩子才做选择,不好意思,我全都要!”
  • 界线

    界线

    《界线》讲述了一个不幸家庭十几年来所经历的苦难。而这一切的苦难都是因一名本性善良的警察偶然的一次滥用职权而起,虽然这名警察在幡然悔悟之后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助这个家庭,但是他依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而他自己也注定成为这场悲剧的牺牲品。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 劝发诸王要偈

    劝发诸王要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色魔女修仙纪

    绝色魔女修仙纪

    一朝穿越重生为异世修仙大陆成为天启国轩辕家被残害致死的嫡女,她努力修炼十年,只为报仇雪恨,誓要负她之人付出惨烈代价。一次意外,让她解开身世之谜,从此踏上了前世复仇之路。只是身边总是出现他的身影,躲不掉,逃不开,生生世世纠缠。夜莫离“我愿以天下为聘,只愿得你一人心,娶你生生世世妻”凤紫冰“天下从来都是只是你的天下,你的天下太重,我要不起,只愿生生世世与你不再相遇”
  • 三十六计(全集)

    三十六计(全集)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精英人士的一致推崇。今天,《三十六计》丰富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军事斗争的范畴,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管理、科技、体育乃至人生哲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智慧源泉。本书在忠于原书原解的基础上,对每条计策都作有详细的智慧解析和例说,并分别从军事战争、商战管理、人生智慧等三大方向上辟加了多达500余个妙趣横生的古今中外谋略案例,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令人深刻感悟三十六计的博大精深,不仅开阔视野、丰富谈资,更启迪智慧、增长才干。
  • 当家教遇到恶魔

    当家教遇到恶魔

    一个穷女孩偶然的出手相助让她成为一个有钱人家小孩的家教,和这个恶魔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
  • 难道我不可爱吗

    难道我不可爱吗

    [超甜宠文]软萌系花VS高冷学霸某位大神“既然你这么主动,那你答应做我的女朋友好不好”某位小可爱有点懵,这突如其来的告白是怎么回事,就算是告白,也不用把她给壁咚了吧[男女主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