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5600000001

第1章 序:施立松的文字山水

王剑冰

“金黄的色块,浓烈地描抹,一点也不懂赋比兴的手法,不懂得起承转合,那么直白,又浓墨重彩,简直就像一个口直心快的孩子,迫不及待不管不顾地大声叫嚷着,春天了春天了。”

我引的这段话,不是我的,是施立松散文《西递春色》中的话语。这些话语没有多少艳丽浮华,却亲切自然,感情浓郁。立松笔下的西递,何止是感染了立松本人,而是感染了所有读者。

你再看她的《宏村听雨》:“雨是宏村的一把琴,春风如素手,指尖轻触,皓腕微扬,便有急一阵慢一阵的曲调,在宏村曲曲折折的巷弄里,在高高低低的粉墙黛瓦上,在幽幽暗暗的厅堂厢房中,在古艳和新绿间,铮铮琮琮,婉婉转转。”写得这般灵动异然,神采飞扬,直把宏村的雨渲染成一场音乐会。

若果这些都是旁观的话,那么你看她的《梅雨潭》:“我不该再走近你。如果我不能巧笑嫣然向你,如果我只能为你远远的跫音魂消魄落,为你盈盈的秋水形销骨立,为你曼舞的身姿衣带渐宽。我不该再走近你,不该让你看到我发梢鬓角沾染着的幽怨与潮湿,不该让你看到我眉心上浸沁着的无助和哀愁。我只该挽住你的相思,流窜在茫茫的人海;我只该握住你手心的温度,度一夕又一夕的寒凉;我只该在凡尘中向你不时地张望,我只该在黎明前向你说一回相思的梦呓。”这哪是对着一潭碧水直言,简直就是跟一个有情人在倾诉。

还没有翻看几篇,我即刻想看施立松全部的文字了,好在她要为自己的一部游记结集。立松喜欢旅游,喜欢在游中留下记忆,而这个记忆又是多么的自我,这种自我,实际上是将温软的内心随着一块游一起品,而后又一块藏了。

施立松文字涉及的地方,有些是我去过的,有些是我没有到过的,而多数是我不曾写过的。于是我有了一次畅游的机会。我从急管繁弦或古韵清幽的宏村雨开始读起,等我品完了明眸轻漾、水袖轻扬、“不云自悠卷,不雨自缠绵”的梅雨潭,又离开了“给你一份闲适悠然,让你微微沉醉”的朔门街,我开始写这篇感受。

我喜欢《桂雨满垅香满径》《念念风荷》《17°的诗意》,喜欢《秋逢钱江源》《普陀,佛国的莲花》《在雨声里沉醉或醒来》,还喜欢《与天籁闲闲对答》《醉吹横笛坐榕荫》《抚仙湖:高山上一颗清澈的眼泪》,光看这些文章的题目,就知道必有一种韵味在其中了。一篇篇读来,感觉这是一个极力享受着文学春天的使者,她不断地挥洒着自己热情奔放的灵感和智慧,不断地传递着新鲜的、透明的、温暖的文字的气息,让人们感知着由她带来的清雅、活泛和馥郁。你看她的文字:“春天,那么近,伸伸手,就能握一把在掌心里。”(《春游大均溪》)“在心的回廊,时不时地开一扇窗,让春光来沉醉,让明月来狂欢。”(《丽江桃源梦》)“灿如烟海的金黄,仿佛所有的阳光,都被汇聚凝固成一望无际的绸缎。”(《去仙居看油菜花》)“从秋天的第一场雨后,我就开始编织等待的风铃。树梢飘落的黄叶,林间跌落的蝉鸣,草地上的霜降,瓦楞间的雪花,都被我织进风铃,我要站在立春的门槛上,把风铃高高挂起。”(《立春》)这些句子,有的意境深远,想象超拔,有的比喻贴切,拟人形象。

善于描写,这是一个作家的能力的体现。好的描写会让人读出感情、内心,会引发超出描写对象的美感和意义。施立松常常使用素描的笔法,一点点画出景物的本质,她或也会用写意的手段,夸张地表明一种感觉,总之她运用得十分灵活,不拘泥于文字和事物本身,让我们感觉,一忽是那件描写的事物,一忽是那件事物上作家的心灵。即便是很小的题材,很小的抒发,立松也认真得毫不潦草。

《未琢的天真》,写她陪着母亲去庙里烧香。庙小得没有名字,要乘车,下车再步行才能到。与母亲相互搀扶着,在山海都未醒时出发,一路上野草鲜花葳蕤绽放,还有一只鲁莽的小蚱蜢跳进视线,也就有了小时的儿歌,那儿歌连八十岁的母亲都会。而后是晒满紫菜的成片的竹匾,山海人家袅袅的炊烟,打鸣的公鸡和吼叫的小狗,嘎嘎摇摆的鸭子。而母亲一路走来,竟然认识那么多的人,不时地打着招呼。立松将这些都写得很细腻。写到母亲拜着佛,仍然浓墨重彩地描画出庙前波澜壮阔的海景,最后亮出一句:“忽然明白母亲为何舍近求远、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来。这小村小庙的幽美,全在这一片未凿的天真里。”文章展现的不仅是海岛的美,还有信佛的母亲心里那片阔达的天地。

《秋访西溪》,也就是篇千字文,一处小景,铺排展现得却是那般宏大的意象,像一幅画,轻锋重笔都生力,粗条细线尽相宜。众多的港汊,鳞状的鱼塘、成群的鲳条鱼、凫泛的鸭子,这是水上的;疏落的芦花、凋零殆尽的柿树、百年老樟树、寂寞的石碑,这是地上的;还有人,穿印染花布衣裳上茶的小妹、手里纳着鞋底儿却不停打着瞌睡的老妇人、嘻嘻哈哈照相的年轻人,正在捣年糕的女人和小伙儿。使这些纷繁的画面灵动起来的,是云烟,阳光和思想。

随便打开一篇文章,你都会找到你的自信。这自信源于对施立松散文的逐渐了解。在立松的文字中,你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的晦暗和忧郁,即使是有那么几句关于怅惘心绪的,也即刻被迷人的景象所替代。阅读中也感觉不到任何的鄙言累句与磕绊佶屈,就像一股沾满阳光的轻盈的风,在山野间吹。

这样的女子该着是属于文字的,而反过来说,这样的文字该着是属于这样的女子的。她同样精明,敏捷,她的感觉很浅,感想很灵,感知度却很深,她对任何事物都怀有一种热情,这是文学所必需的。而施立松原来是一位医学工作者,就像鲁迅,骨子里是文学,先前熏染的味道却是来苏。这之间有什么相通的吗?要说相通,或许就是净洁、细致、认真,对所接触的敏感、上心。

施立松从小生活在岛上,她有不少文字是为洞头写的,如《行走洞头》《海岛的雪》《未琢的天真》《积水沧浪一望中》,还有《海岛之秋》《在鲳鱼礁,抵达梦中的故乡》《二上鸟岛》《海外桃源别有天》等,这些散文写海岛的景象,海岛的生活,海岛的变化,显出别样也见出真情,突出了洞头的美丽。可见她对家乡的热爱。从文字里知道,她的祖辈和父辈都是打鱼人出身,爷爷和他的白底船还被征用支援过解放舟山的大军,并且荣立了二等和三等功。施立松是实实在在的渔家后代,她的身上有着渔家人的豪爽、坚韧和质朴的性情,作为渔家女儿,当然又多了一种灵秀和聪慧。从立松诸多的散文中可以看出,她是喜欢水的,收在这个集子里“沾”水的文章就有二十五六篇。大概与她的生活有关,凡临水者,怕都沾了水的灵气,何况立松临的是大海呢?

我一直认为,游记或者说地理散文是难写的,由此我始终对其有一种敬畏和排斥,不是非得要写,不敢轻易动手。施立松或是知难而进了,似乎是她每到一地都能顺手写出关于那个地方的文字。就像一个能力很强的裁缝,很自信地对一块料子下手,而且必然是刀刀合缝,剪剪得体。好的裁缝实际上也是出色的设计师,他不仅会突出你突出的优点,而且会发现你隐性的优点,所有张扬和点缀都不动声色般自然。即使是皱褶和暗部,也使绽放出绝好的透视效果。而这些绝对是要带入个人感情的,绝对是富于激情之中的。不可想象没有激情的作品会释放出生动的光泽。以前遇到有人请书法家写字,书法家说现在没有情绪,改天写了送你。当时不解,写个中国字也要情绪吗?等我后来练字时,才懂得这个必须以经验才能懂得的道理。

那么,施立松一定是处在一个情绪高昂期,似一口气写出了这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总是人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中的人一刻都没闲着,总是扯动着你的视线,你知道她此刻在看什么,想什么,说什么,而那些看,那些想,那些说又是那么与众不同,充满着童心般的率真与奇想,佛心般的宽广与深沉。

和同伴去白迭,一个海岛小渔村,在立松的眼里和心里,也带有着感情色彩,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亲切,语言就有了这种自然和亲切感。她说“杜鹃在山岗放了一把火,把漫山遍野燃烧得春意勃勃”;她说“挂念着那海,便起身往海边去”;她说“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它还没有消失的时候,去亲近它,珍惜它,去见证它的存在和美好”。她是完全地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享受、沉浸、缠绵的过程是毫不吝惜的语言的凝情。

生活不能一味地少女般烂漫,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坎坷,施立松也会有某种不快,你看她的《仙渡桃花会》:“那一年春天,生活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受伤的心只想远远地走开,到陌生的地方,像受伤的兽,独自舔舐伤口。就这样,没头没脑地,来到仙渡。”可贵的是,即使有着“受伤的心”,也依然让文字焕然,将仙渡比作了另一个可以畅怀的友好。景象是可以排遣的,交流的,排遣只是客观的利用,交流则是有着主观意动的色彩。立松选择的是后者,所以她在忧伤上盛开了一个仙渡,践约一般,与“那青山绿水里娇艳的精灵”相会。

她去普陀山,带着三代人对于普陀佛国的仰慕。终于登上那片心中的圣地,她多有感慨,这感慨写得诸般深挚,直达岁月与灵魂,在施立松的心里,那哪里是一座岛,而是托举着佛的一座莲。这是独有的心象认知,也是艺术的认知。文章前面尽情铺展,收尾时却突然收转:“在普陀的过程,是一件一件放下的过程。放下惶惑,放下烦乱,放下肩头掮着的沉甸甸的欲望,放下心底里的尘埃、挣扎和迷茫。是夜,我酣然入睡,那久治不愈的季节性失眠,在普陀,不药而愈。”

她写《鹿栏晴沙》,一开始就对“晴沙”产生好奇,难道沙也分阴晴?在下面的接触中,对那片晴沙竟然有了这样的感悟:“沙滩总有这样的魔力,轻描淡写的,就抹去一切痕迹,甜蜜的,或惆怅的,欢乐的,或悲伤的。或者,唯其如此强大的修复能力,才能长长久久美好如初。你带走欢乐,留下的伤痕,沙滩自会收拾。或许,沙滩原本就是大海赐予陆地的小情小调,浊浪排空,惊涛拍岸的跌宕之外,总要有舒缓如长调短歌的沙滩来平衡,来调和,世界才张弛有致,冲淡宁和。”

实际上,我还是觉得施立松是不善于张扬的,即使激动得心内打雷,表面也只是微露,所以她展现的文字总是语近情遥,含蓄隽永,纯然而不幼稚,美质而不矫揉。要想保有这种品位和气质,不単靠功夫,还要凭学养。这个学养来自两方面,一是智性,二是悟性。智性有先天的因素,天生使其对文字敏感,对事物敏锐,操作起来也就顺心得手。悟性则是具有接受和学习的能力。这些立松或都是具备的。

“地理”这个词在当今出现得越来越多了,带有“地理”词语的杂志和书籍也渐渐显现出热销的情形。为什么?就因为它同旅游搅在了一起。旅游不只是过过眼瘾、腿脚的瘾,还要过过拍照的瘾,进而精神的文字的瘾。旅游的热流与知识的相对高势当有关系。走了看了,自然地想要产生用文字表达的欲望。表达也会分出几种:一种是表明自己到过某地,带有记述、张扬甚或炫耀的意味,差不多以流水账的形式出现。一种是心灵的表述,展示其境其情的和鸣,抒情的意味较浓。还有一种是将景物与人文相衬,将自然与社会相映,融入境遇与人生的哲性思考。头一种当然入不了文学的场子,后两种则可是文学的宾客。旅游的人越多,文化层次越高,就越显出地理散文的不好写。这也就对新地理散文提出了一个高的要求。不露痕迹,又让人记住了地理方位及特点,并从中获取更多审美信息的散文,当是我们追寻的方向。“地理”一词咱把它看在写作上,就是不要在“地”上下大功夫,而要在“理”上用劲,就如“游记”不在“游”上刻意,要在“记”上用心一样,这个“理”和“记”就是理性的记,记下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思考、独特的感怀。地理散文写好了便是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欣美之旅。地理散文应该包括游记,但不完全是游记,它也有不游的成分,而游记则必然地涉及地理。我们现在能够更多地看到自觉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示生命体验和精神追索的散文,这是成熟的理性的文字。

以上这段文字是我曾经就旅游散文发表的一段看法,拿过来,实际上也是对施立松旅游散文阅读后的总结,立松散文展现了我要表达的意思,而且是我的表达的最好注解。

好了,施立松在山水间徜徉,我们在施立松的文字山水间流连。她的“归去”,是一种向往,一种寻觅,一种沉迷和享受,我们何尝不是呢?

(王剑冰,当代著名作家,全国鲁迅文学奖二、三、四届评委,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同类推荐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古代阿拉伯某国王因妻子行为不端对女人怀恨在心,他每日要宰相给他找一名少女,娶其为妻,第二天便杀之。宰相女儿山鲁左德为了解救天下少女,请求父亲把她嫁给国王。从嫁过去的第一天起,她就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一个,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里又有新故事,当天快亮的时候,她就讲到紧要处打住。国王为了听故事,一再推迟杀死她的时间。据说山鲁左德的故事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
  • 合肥的小街小巷

    合肥的小街小巷

    本书整合本土作家资源,讲述合肥街巷的前世今生,文字立足合肥城区主干道之外的那些有历史、有特色、有故事、有情调的小街小巷。
  •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2000首诗歌中精选100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罪行揭露(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这些作品集探案和趣味性于一体,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疑案、迷案、奇案、悬案、冤案等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探案英雄大智大勇。阅读这些侦破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还可以学到自我保卫、推理破案的常识,防范日常生活的不测。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风和煦

    南风和煦

    我爱了你十年,我终于要放弃你了!希望你可以找到那个可以一起共白头的人!
  • 综漫之赛亚无敌

    综漫之赛亚无敌

    火影明志停留在空中,无奈的看着大筒木辉夜:“你对力量一无所知!”漫威“别浪费时间了,一起上吧!”明志向下方一推人影勾了勾手。......书友群:八九五六三六二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保卫我们的钱包:通胀下的投资理财之道

    保卫我们的钱包:通胀下的投资理财之道

    本书以当下的通货膨胀可能中长期化、曲折化、反复化的经济形势为背景,指引读者借力通胀,打赢这场钱包保卫战。全书分投资和消费两大板块展开论述,内容涉及黄金、白银、收藏品、股票、房产、基金、债券、保险等投资工具,并新增负债理财内容,帮助深受通胀困扰的您扫除理财死角,啃下理财难点,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
  • 末日与神明

    末日与神明

    末日降临,一场场天灾人祸让世界分崩离析,神界之门却在这一刻开启。走进神界之门,就能成为另一个世界的神明。重生的罗斯一脚踏入两个世界的漩涡,从此一个世界为人,一个世界成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命的奥秘

    生命的奥秘

    生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自然进化的结果,是自然进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同时,生命也离不开它的生态环境。自然界创造出来的生命的多样性就展现在我们的周围,它们就是我们非常宝贵的“基因库”,一旦消失,其损失无法补偿。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然而,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前提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专著,分别对俄语语言研究,俄语语言的发展;俄罗斯文化的历史发展、结构和特征;俄罗斯文学研究,俄罗斯文学的形成、积累、繁荣、多元等;俄罗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俄语语言与文化的相关性、俄罗斯文化的非语言交际;俄罗斯文学的文化特征与意义以及俄罗斯文化多维度等研究。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俄语的特殊文化内涵进行明确、清晰的表述,既有对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宏观分析,又有从民族文化心理、交际习惯等不同侧面对俄语文化内涵的具体介绍,旨在让读者全面了解俄罗斯文化哲学的历史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