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6400000004

第4章 甜的铁腥的铁

杨咏鸣

在孩子们的眼里,她是个不可思议的女人,她能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钢铁变成一辆辆矿车:在孩子们眼里,铁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他们想把一把锉刀或一块汽车弓子磨成匕首而毫无办法,即使在水泥地上磨得火星飞迸,锉刀和汽车弓子也不改变形状……为了把一段钢丝变成蛤蟆钎子,他们往往要花上半天工夫。

她手握着铆枪,对准了裆下骑跨的钢铁。刚才,有一根烧得通红的大柳钉“哧溜”一声蹦到她的脚下,烫得油稀稀的土地冒起了一股白烟。旁边那个手握火钳的孩子夹起铆钉,咬着牙,偏着脑袋把铆钉送进事先钻好的孔里。于是,她压紧铆枪,身体随着铆枪剧烈抖动。她清楚地感觉到,那根烧红的铆钉在铆枪的击打下迅速缩短,头部变成了一个圆溜溜的帽儿,把大拉条和小拉条铆合在一起。

烧红了的铁比原来更甜,她的手一触着沉币的钢铁,就能感觉到它的甜味。冬天冻凉了的钢铁和夏天晒热了的钢铁,味道有区别。现在她所摆弄的这些钢铁,都是呱呱叫的好家伙,尽管它们表面颜色有的钢蓝,有的褚红,有的黝黑,但里面全都闪着银子样的光芒。刺人眼目的钢铁粒子洪流滚滚,呼啸奔腾,散发着一股股带着甜味的气浪,排成矿车的形状。

她铆了五个铆钉,抬起头来看见了给她送饭的丈夫。

丈夫送的大米饭,炖猪排。她夹起一块猪排填进嘴里,瞪起眼睛看丈夫。猪排的骨头炖得太酥了,她什么也没咬着。

“饭有点酸。”

“我新做的。”丈夫有点委屈,逗得孩子们嘻嘻窃笑。

“饭有点酸。”

“不酸。”丈夫尝了一口说。

“有点。”

“酸你还吃得那么香。”

满满一盒饭,已经被她吃得差不多了。她确实觉得饭有一股酸巴拉叽的味道。

丈夫见她那说做不一的样子,黄瓜脸上的薄嘴唇儿咧开了。满院子的矿车轴,矿车碰头,矿车底盘,矿车斗子,废钢铁,以及院子四周的矮小厂房都哈哈大笑,原地蹦了起来。贴在房脊上的那轮夕阳颜色大变。

车间里静悄悄的。靠墙的地方,摆着四个巨大的塑料箱子,箱子里装满了深绿色的液体。如果把人放进里面,就会化得连一块骨头都不剩。丈夫静悄悄地在车间里待了二十四天,他摆扑克,望塑料箱子里的液体翻花,听人夸奖他老婆,眯起眼睛打盹。到了第二十五天,他有了活干。他把一块奇形怪状的铁用塑料钩子勾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深绿色的液体里。有那钩子钩着,奇形奇状的铁悬在液体中间。等浸够了,他又把铁拿出来,放进电镀槽里。

干完这件事儿,丈夫就回家给妻子做饭去了。

在电镀槽里,有一种银白色的金属,以光的速度向那块铁上撞击,层层包围那块铁,等到第二天丈夫捞出那块铁的时候,那块铁已经闪闪发光,被一层坚硬的外壳保护起来,永不腐蚀。

丈夫从车间里走出去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背后塑料箱子袅袅升起的一股气体,无声地钻进他的衣缝。这气体每天都这样干,连他的毛发里也被它钻了进去。

工厂的院子里灯火照耀,如同白昼。嗒嗒的铆枪声在院子里打了一个旋,又笔直地冲上天空,像爆竹一样劈劈炸裂。白天吞够了热的铁,晚上又把热吐出来,灼人肺腑。钢铁舞蹈时扑起的尘土,猛烈地钻进她的鼻孔。一架刚刚铆好的矿车底盘从她脚下爬起来,像条惊醒的狗似的撒腿狂奔,跑进黑乎乎的一排矿车斗子里去了。它一路上撞着了矿车轮子,矿车轴,矿车斗子,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整个院子里万马趱动,喧嚣不宁,令人胆战心惊。

这气氛令人难以言说的工厂是个家属厂,家属厂的四周是煤矿机械厂,机械厂的四周是国营煤矿。这就是说,国营煤矿包围着机械厂,机械厂包围着家属厂。毫无疑问,她是个家属,她丈夫是机械厂的职工。她总想走进机械厂里看看,机械厂里有六栋巨大的厂房,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机床。可是她一动起到机械厂去的念头,她的面前就会竖起一道透明的墙,像玻璃一样把她挡在外面。

她对丈夫说:“给我讲讲工厂吧。”

于是丈夫说:“……有车床,有镗床,有铣床,有摇臂钻床,有龙门刨床,还有吊车、水压机……”

她又对丈夫说:“给我讲讲,工厂。”

丈夫又说:“……有车床,有镗床,有铣床,有摇臂钻床,有龙门刨床,还有吊车……水压机……”

“给我讲讲电镀车间。”

于是丈夫又给她讲电镀车间。

丈夫越讲,她越不清楚,越感到糊涂,越想到工厂里看看,到电镀车间里看看。

“再讲一遍。”丈夫刚讲完,她就说。

丈夫困了:“讲讲讲讲,你天天在工厂里,天天让我讲!”

丈夫说得对。机床声日夜在四面轰响,自己身子确实在工厂里。可不知为什么,她总想看到机械厂,又总是看不见。

她记得自己从关里奔向这片工厂时年纪很轻,一路上她不断朝车外张望,看见的尽是连绵的石头山,像一座座给刀劈成几半的白色太阳,闪着光芒,浮着云烟,炙烤蓝天、村庄和大地。她热得不行,饥肠辘辘,手里紧攥着丈夫的关外来信,急盼着投向那块凉爽的土地。列车缓缓爬行着,她不时看见车厢几乎是擦在陡立的峭壁上,发出咔哧咔哧的巨响,车轮在钢轨上铛铛空转。她的心,一阵阵沉醉,又一阵阵惊恐。列车员说:“一定有人没有起票,不然山不会刮车厢。”在一个小站,列车员把她撵了下去。她把身子弄得扁扁的,换了个车门又钻了进去。她仍是忍不住朝外看。她看见了铁路两侧飞掠而过的山村、树林、海湾,看见了飞掠而过的碉堡。碉堡里空无人迹,偶尔,有的向外喷射子弹。车过山海关时,她望见了耸立在蓝天中的一角飞檐,一头似龙非龙似虎非虎的怪兽从飞檐上腾空飞去。

她从那时起走进这片工厂,二十四年再没出去。

她进入这片工厂时只有十八岁。这块地方方圆几百里都是一片白地。白地上人山人海,耳际全是熟悉的乡音。被关内的太阳晒得黝黑的人们背着行李卷,穿着挽裆棉裤,携妻带女,来挖掘白地下黑色的石头。她找到了丈夫。当时他正蹲在地上摆弄一种挖煤的机器,机器卸开来了,丈夫两手油污,把一块咯咯发笑的铁零件扔起来又接住,扔起来又接住。她第一次听到了铁的声音,看见了铁因发笑而做出的鬼脸。那时,她的脸色鲜嫩无比,粗布下的皮肤比青蛙还滑腻,一阵一阵从骨头里涌出的气力和现在一样猛烈。她和丈夫在离机器不远的地方搭了两间小屋,一共用了七百多块大土坯,十几捆树枝,她第一个早晨从小房子里出来时,面孔血红,怕凉、怕风,羞得连气都喘不上来。她想到人们一定会猜出她和丈夫在房子里干的事情。那种事情简直惊天动地。此后她三次惊天动地地号叫,在小房子里生了两个男孩,一个女孩。

在生第一个孩子之前,她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坐在煎饼鏊子前面不住地摊煎饼。第三天早晨,丈夫下班时,看见一摞摞煎饼堆满了半个屋子,直顶到屋顶上。那时她正劈开双腿,把一个哇哇乱叫的孩子从腿裆中间拽出来。她和丈夫一天天地吃煎饼,孩子一满月,她就说:“带我去干活!”

她初次来到那些钢铁面前,吓坏了。有一卷做矿车斗子的四毫米钢板,她刚从一端把它展开三四米长的一段,它就突然往回一弹,把她从平地弹起一米多高。她想把一块做矿车底盘的铁条搬起来,可是那铁条竟在下面伸出一只手抓住了冰冻的土地。她抡起大锤一口气砸了一百多下,在克子底下把那铁条砸断了,看见那像婴儿的牙齿一样晶亮的断口,她忍不住用舌头舔了一下,谁想到铁条立刻咬住了她的舌头,连皮带肉撕了一大块去,弄得她一个星期不敢咬煎饼。第一次开支那天她领到了十五元钱。她拿出十元钱给了看孩子的老太太。丈夫说:“累了一个月剩五元钱,你一个月的工资顶不上我三天。临时工,别干了。”她用牙咬了丈夫一口,说:“你怕了?我不用你做饭!”她照样做饭,照样上班。生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和生第一个孩子一样,满月就上班。那时丈夫已当了六级电镀工,她不知道,丈夫每天夜里拖住她的身体时,都在腐蚀她。她不知道,她健壮无比的身体抵抗住了丈夫的腐蚀。

铆枪猛地跳了一下,发出一声啸叫,她愣住了。她看见铆枪头子从枪身上飞出去,当的一声,射穿一块四毫米厚的钢板。那个掌火钳的姑娘吓得尖声嘶叫,接着就抽泣起来。铆枪头子穿过钢板后,经过姑娘的腋窝,钻进她身后的地里。她扔掉铆枪,一屁股坐在地上。铆枪头子如果稍稍偏一点,就要从姑娘的乳房穿过。姑娘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腋窝,那里冒出一股焦煳味。九个孩子都很小,大的二十多岁,个个兜里藏着玩具。他们像她年轻时一样,被成吨成吨的钢铁逗弄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激动,一会儿苦恼。她小心翼翼地带领他们,生怕发生钢铁伤害他们的事情。她望着遍地黑乎乎的钢铁,心头充满了甜蜜的恐惧。

电灯光下,她慢慢举起了右手,仔细察看食指的指头肚。她看见了藏在指纹里的红色印泥,她每天上班之前用刷子蘸着肥皂水刷三次,可怎么也刷不掉。举着右手,她想起了与厂长签订承包合同那天的情景,她还想起了厂长给她送螺丝来的情景。五十公斤一箱的车碰头螺丝顶在厂长的肚子上,汗水顺着他漆黑的脸颊流淌,箱子里冒出股股白烟。合同规定他们造一百五十台矿车,加工费一万五千元,满六十天交货。拖期一天,扣发加工费一百五十元,拖期两天,扣发三百元,拖期三天,扣发六百元……如材料供应不及时,责任由厂方承担。在那张印着黑字的合同纸上,她的指纹和厂长的印章并列在一起。她的身后,九个孩子和众多的临时工瞪大惊奇的眼睛,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注视着那张神秘而陌生的纸。六十天后,这张纸将要变成一百五十台矿车和一万五千元钱。就是这张魔纸,把厂长支得像走马灯一样到处弄钢铁;支得她带领九个小临时工每天用十四个小时与那些钢铁搏斗。

这张魔纸让她窥见了二十年想见而不得见的秘密。

她想起来,那天太阳跳起来的时候,家属厂的厂长和机械厂的厂长陪她一起来到他们厂的围墙下面,机械厂的厂长狠狠一镐,就把那墙刨下半块砖来。半分钟以后,那道阻隔了她二十年的墙出现了一道豁口。机械厂的厂长用手一指豁口说:“就从这里把钢板运进去!”小厂长替她向大厂长商量好了,租用机械厂的压力机轧制矿车斗子。当那道墙上的碎砖在镐头下噼噼啪啪纷落时,她不胜惊讶地发现,这一圈没有门的墙竟是由她早些年砌起来的。在不造矿车的日子里,她挖过土方,砌过墙,盖过房子,烧过锅炉,是她自己把自己围在了里面,二十年不得出去。更使她惊讶的是,那些日夜喧响的机床竟在空转。巨大的车间里空无一人,车床的卡盘上空无一物,时间像铁屑一样打着卷被车下来。五米轧机上下冲动,把时间轧成豆饼的形状。她和九个孩子每两个人抬起一块钢板,迅速送到模具里面,矿车斗被连续轧制出来,活儿又快又好,她用贪婪的目光注视眼前的好机器。她特意到丈夫的电镀车间看了看,丈夫正对着塑料箱子里的绿色液体发呆。

她的目光穿过橙黄的灯光,在漆黑的高空那儿停住了。灯光以外的整个天空,布满了沉重的钢铁。记得第一块轧制矿车斗子的钢板在剪板机下剪断的时候,她指着银白的断口对孩子们说:“你们舔舔,甜的。”那些钢板把孩子们弄得一脸哭相。她苦笑了一下,对还在哭泣的姑娘说:“别哭了,今天就干到这,收工吧。”

在那些天,她最后一个离开工地。有一把两米钠板尺躲进铁板底下,她累了一身大汗才把它找出来。她又用这把钢板尺在地上掘了半天,磨破了手,好不容易找到了铆枪头子。

在回家的路上,她又一次听到机械厂喧嚣的机器声。她仍然在喧嚣声的包围之中。

走在路上,她不断回忆刚才离开工地时遇到的情景。她听到一辆矿车斗子里传出笑声。她刚把挂在木板上的刀闸开关拉下来,九个孩子中的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立刻趁黑钻进矿车斗子。她知道,他们在里面一定会干那惊天动地的事情。她喜欢矿车里的男孩,他像个女孩一样坐在她家的缝纫机前,踏得轮子飞转,一会儿就把一件上衣举在手上让她看。他当着她的面换衣服,他的小身子挂满胎脂,像去皮的萝卜一样粉嫩。小女孩则像夜晚的蛾子一样偷看他的身体。她听见矿车斗子里的钢板被蹭得咝咝作响,里面夹杂着只好意会不能言传的声音。

她接着想起了丈夫让那张魔纸弄得神魂颠倒的情景。丈夫像个孩子一样,把锅碗瓢盆摆满锅台床铺窗台,把筷子插了满地。等她下班的时候,丈夫已经把饭做好了。丈夫如同抱窝的母鸡想蛋一般,刚上班就往家跑,跑回家绕着锅台转几圈,然后跑回车间里。他往往复复地跑着,一刻也不停息。到了晌午,便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把饭送到工地。她不喜欢吃丈夫做的饭,她总觉得饭里有一股酸味。那酸味正是钻进丈夫衣服里的气体,在丈夫摆弄碗筷的时候,掀锅的时候进入饭菜里。她吃进了这种气体,在干活的时候,又把气体传给了坚硬的钢铁。她摸遍了每一块钢铁,每一块钢铁里多少都有了这种气体。

她迅速脱光了衣服,像青蛙一样哧溜一声钻进被窝。丈夫又一次强烈地腐蚀她,把极酸的液体注入她的身体。

她摸着丈夫松弛的肌肉说:“有一股酸味。”

丈夫说:“是你身上的汗酸,你赶上打腻的老母猪了。”

她张开牙齿狠狠咬住丈夫,用鼻子哼哼。

丈夫说:“我要叫了。”

“要不怕孩子听见你就叫。”

“吆……乌……哇……暖曰……英烟一……忧……吆……”

丈夫扭头望望孩子住的屋,灯亮着,三个孩子还在学习。

丈夫在她的奶子上搓来搓去,说:“你身上的泥真厚,天天给你搓也搓不净。”

她说:“等干完活就好了。”

丈夫来了精神:“你回趟关里老家吧。几年没回去了。”

“几年没回去了?!”

“几年没回去了。”

她笑笑没回话。

她来到白地上已经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没有回去过。

就在她和丈夫说话的时候,她家房子四周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整年整年被困在家属厂围墙里的人们,对她家的房子充满惊奇。

今年春天,她把住了二十多年的小土房扒掉,用废旧钢铁当支架,盖了三间砖瓦房。她用自己的力气,把山上的石头赶下山坡,把河里的沙子赶出河槽。她在地槽里遇到一块生满红锈的巨铁,巨铁还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她举起巨铁扔出沟外,巨铁又滚了回来。巨铁落地后从她的大腿中间穿过,没伤她一点皮肉。

那些日子,她在山上追赶石子,在河里追赶沙子。石头和沙子发出轰轰隆隆哗哗啦啦的声音。声音传遍了整个家属厂的院子。人们都说她是个疯魔的女人。每天每天,她家四周都围满了看房子的人,各种各样的脚印在房子四周踩出层层叠叠的坑洼。

她印指纹的第六十天,家属厂的院子里猛然站出二百台狗腥狗腥的矿车,比原来的计划多了五十台。她和九个孩子每人手里拎着一只漆桶,用刷子蘸了黑漆往矿车上抹。她蹲在地上,猛然,肩膀给人拍了一下。一个女记者穿过两道围墙进入家属厂采访她。女记者问她以前的工资,现在的工资,丈夫的工资,眼珠闪闪发亮。女记者说要写一篇通讯,题目就叫《比矮了丈夫和他的国营大厂厂长》,说以后还要用她的材料写一篇小说。她用小拳头敲敲矿车,铁的气味更甜更腥;她又用手转了一下车轮,车轮转起来好多天好多天没有停止。她拿刷子蘸了最后一汪漆抹在矿车上。厂长将一万五千元工资和超产奖金以及那一堆滴溜酸辣的目光一起递到她的手里。

记者听见金子喧哗,问她如何花这笔钱。

她说:“回关里老家。”

她又一次看到白色的石头山;又一次看到枪声未曾停息的碉堡;又一次看到山海关上那飞动的怪兽。她一路没合眼,温热的手心里攥着一张硬纸板。她时刻都等待着列车员来查票。二十四年前她出关没有车票,这次她起的是卧铺票。

一个月以后,她脸上挂着东海岸的阳光返回了家属厂。一进院子,她吃惊地站住了,那些矿车没有拉走,女记者摸过的那个矿车轮子,仍在嗡嗡地空转。她俯下身去,用滚烫的手抚摸着它,热泪扑簌簌流下来……

原载《上海文学》1987年第3期

点评

小说写一对到外地谋生的夫妻,在白地这个地方,他们一留就是二十四年,二十四年里,他们与钢铁战斗、与生活战斗、与命运战斗,他们活了下来,儿女成群,生命蓬勃。小说的叙述重点是女性,展现柔弱的女子如何与钢铁战斗,在这个小小的家属厂里,她从每月十五元工资的低微工作做起,直到多年后可以承担起一个一万五千元的大工程,数字的变化是她成长和成熟的标志,工程完成后,记者前来采访,并打算用《比矮了丈夫和她的国营大厂厂长》为标题写一篇通讯,这表扬其实不单针对她个人,同时也是对建设时期中国女性的肯定和赞美,她的人生经历是一曲英勇顽强的女性赞歌。

小说的另一个突出之处是作者所营构的欢乐的小说氛围,在作者笔下,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温度、有气味的,尤其是那些坚硬的钢铁,它们会发出“咯咯”的笑声,也会在弄伤人后散发出腥味,我们的主人公显然在日久天长的劳作中同这些钢铁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有时候连恐惧都是甜蜜的,作者在这里显然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让客观物象同主观感受融为一体,让那些钢铁能够蹦蹦跳跳,与主人公的挥汗如雨交织出一首美丽的劳动乐章。

(崔庆蕾)

同类推荐
  • 开练

    开练

    盛夏的阳光在斑剥的老墙上跳跃着,把灼热的暑气一浪浪推向小院。尽管院内有一片碧绿的爬墙虎,有一个成荫的葡萄架,但仍然抵挡不住热浪的侵袭。刘绻隔一会儿就往门前地上泼一盆水,她要刻意制造一种降温效果,好让新搬来住的同乡有凉爽的感觉。这是一座无规则的小院。一端靠着机关大院的高墙,一端挨着胡同,成长条形。门洞是厚木嵌的,早年雕的图案还依稀可见,油灰已剥脱干净,门很沉,风无法推动。刘绻第一次走进这门洞就有一种沧桑感。在北京,二环路以内还有许多这样的小院。刘绻在不久前由人介绍租了这小院中的一间平房。
  •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是麟州永固乡鲁家村人,大名叫鲁大福。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人们从小就鲁大鲁大地叫,时间长了,倒把他的大名忘记了。鲁大是50年出生的,今年57岁,他和陕北所有的农民兄弟一样,挨过饿,受过冻,吃过不少苦。鲁大命运的转变是从97年开始的,那年他47岁。鲁家村有九座山疙瘩,下面压着厚厚的优质煤。国家大力开发麟州煤田的时候,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有几个农民朋友找鲁大商量说:“你是鲁家村的村长,鲁家村地下都是煤,咱们穷一辈子了,狗日的也开个煤矿,挖煤卖卖。”鲁大说:“好,咱他娘的就开个煤矿,国家办国家的咱办咱的。”
  • 盗墓之王(全集)

    盗墓之王(全集)

    杨风接到身为盗墓之王的哥哥的小册子,自从哥哥失踪后,他一在追寻线索,仔细研读册子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明年就是2007年世界会毁灭。联系手术刀后,接受了泰国和日本的盗墓高手,而手术刀竟然说他的哥哥还活着,拿出一堆照片给他看,而照片中的都是古代的英雄和魔兽搏斗的场景,而其中一个如果加上纹身的话就是他的哥哥。这个时候,美国的卫星也开始盯上了杨风的目的地……
  • 从月亮来的男孩

    从月亮来的男孩

    在你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谁又是你生命里的光?英国文豪安德鲁·米勒写给成年人的伤痕童话,阎连科作序,王安忆荐读。他从孤独走来,又朝孤独走去。本书描绘了天生没有痛楚的男孩短短三十二年的一生。一个生来没有痛觉的男孩——詹姆斯。到了十一岁才开口讲话。由于传染病肆虐、家庭变故,他开始流浪的日子,遭遇各种奇事:有人利用他没有痛觉的身体贩卖灵药,有人收藏他成为展示品……
  • 塔髅戏

    塔髅戏

    西江自古横亘数省,水系贯通两广,北岸有座老城区名“禹门坊”,数百年来临江而立,因地势倨高,每年春夏潮涨时,如浮于天水之间的孤岛般,从未被洪灾吞没。街坊老尊长们说,多亏了在禹门坊外石顶岗上立的那座“崇天塔”:传说五十年前,西江连年水祸,有位青乌术士一路“寻龙”而至,他找到当时的地方官吏建言说,此脉江水气势恢弘,可惜江底盘桓孽龙,不时兴风作浪,只有加固堤围并建塔镇守,才能杜绝水患。
热门推荐
  • 陪酒师

    陪酒师

    张世清一生只喝醉过三次。第一次是八岁的时候,他把老爸珍藏的一瓶茅台给喝光了,睡了三天三夜。第二次是宋琳的背叛,他将此前所有仇恨和悲伤都当做酒,咽进了肚子里。第三次是遇见颜丽莎,他挽着她的手起誓说唯愿生生世世,与她长相厮守。注:经由《陪酒师》改编的网络大电影《醉局行者》三部曲,第一部已经拍摄完成,敬请期待!
  • 若为花开等风袭来

    若为花开等风袭来

    在战乱与勾心斗角并存的黑暗中保持初心创造光明平淡不同于平凡闲云野鹤亦是最好的身份他和她不争不抢安之乐之但也绝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和在乎的人信任和迁就是所有感情永恒密码
  •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异世重生,她不过是司徒家有名无实的六小姐。为了达成当初的约定,她不惜学习那人的琴技。琴弦一拨,伤人三分,琴曲一落,必取一人性命。古代豪门的司徒家,为求上位处处暗流涌动,甚至不惜毁人根基。皇室子弟,郡王之子,江湖侠客,不知何因聚首琴灵山庄,将本就浑浊不堪的水搅乱,更是令那蠢动的杀机渐渐浮出水面。是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又或是另一场波诡云涌的风云再现……
  • 水佩云裳

    水佩云裳

    阿棘琢磨着,她上辈子定是攒足了功德,才能在这辈子活不下去的时候,两眼一闭,毫无痛苦就死了。可是,死了便死了呗。谁能知道,她还没清静多久,竟又活过来,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若能得个好命的主,倒也罢了。可眼前这间什么都没有的破瓦房,她身上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还有适才那自称是原主哥哥的人-长的瘦瘦高高,裤腿若非有补丁拼凑,早挂到腿肚子上去。这些无一不说明这家里穷得响叮当……阿棘在身上搜摸,试图找出点值钱的东西。结果找遍全身,只摸出一个皱巴巴的小布袋,里面躺着一个可怜的铜板。她顿时只想呵呵。对了,她那便宜哥哥,刚还说什么来着?他准备用两个鸡蛋给她死了的小妹送终?送终?俩鸡蛋?真他娘的……有想法!还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之任性

    神之任性

    本书又名死之书,即累死作者之书。这是一本基于西方神话时代到中世纪初叶的史诗奇幻冒险文。时代背景是比较艰苦的国王和公主都要啃卷心菜的黑暗时代,而不是文艺复兴后的奢华时代。所以就不要找什么掐丝珐琅、鎏金枪柄、蒸汽朋克之类了。剑与魔法、龙与怪兽、神与战争、探询世界的真实面貌,就是这么传统!当然,还有萝莉和百合……
  • 红莲剑神

    红莲剑神

    陈玄无意间吞下一株奇异的红莲,竟然获得了传说中的剑神系统!天阶武器?削铁如泥?!不好意思,在我+17大宝剑面前都是渣渣!生命不息,氪金不止!只要能变强,花点小钱算什么!衣衫褴褛的少年望着金光闪闪的大宝剑,开心的咬了一口半个月前剩下的馒头:嗯,真香……
  • 十吻之缘

    十吻之缘

    他,一位家世显赫、仪表非凡又高学历的年轻总经理,戴着“花花公子”的假面具在茫茫人海中寻觅自己的另一半。等他找到时,心爱的姑娘却因为他的出身豪门,因为他的花而拒之于千里之外。经过几多坎坷,几多努力,他们终成眷属。
  • 记忆中繁星闪耀

    记忆中繁星闪耀

    听天由命的刘梓星遇上得过且过的黎耀,16岁的他们遇见初识的美好。在你爱谈天我爱笑的年纪,校草叶寒的出现耀眼夺目。成年人的世界,霸道却温暖的总裁邢辰是不一样的烟火,照亮了初心的路。星辰大海,斗转星移。12年间,四个年轻人历经误解、谎言、死亡、重生,他们的命运相互交错。当一切云开雾散,他们在成长中理解爱、包容爱、放逐爱、接受爱。
  •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全面阐述了而立之年低头做人的哲学基础和现实意义,详尽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低头做人的方法和诀窍,帮助广大读者掌握低头做人这门实用的处世哲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做人的准则,衡量处世的分寸,学会退让,懂得放弃,低姿态做人,高标准行事,在人生舞台上走好每一步,扮好每一个角色,尽快获得事业的成功,找到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