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00000043

第43章 人的大脑有多牛

第七章2 人的大脑有多牛

大脑是人类最特殊、最值得骄傲的器官,也是人类潜能的源泉和储存所。认识大脑有助于发掘人类的潜能。

人的大脑与电子计算机有很大的可比性。和计算机一样,人脑在它有活力的时候,能够吸收、储存和运控大量的信息,区别在于,人脑的功能比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要强大得多。在人的大脑中,积聚着约15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彼此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如果用数字来直观地表达两者的功能比的话,可以说大脑具有的潜在能力,相当于10万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储存量,可以在每秒钟接受十来个信息。一个信息单位叫做一比特,大约相当于一个单词的容量。根据最保守的估计,人脑的容量有一百万亿个比特。它足以装下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内容。何况人类还有潜意识,有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感觉和印象。实际上,一个普通人能够表达出的信息量,只是巨大的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而被海水覆盖的部分才是冰山的主体。

与电脑相比,人脑的优越性还在于它的随机应变能力。比如,现在电脑软件专家正在努力突破的“手写体识别”和“语音输入”技术,就表明了电脑和人脑的巨大差距。每个人用手写的字和印刷的字都不可能完全一样,说话的发音也不可能像播音员一样标准,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相互用语言和文字交流;而电脑要准确地做到这一点(进行模糊思维),在目前还有许多困难。可以预见,即使科学高度发展,人脑在“灵活性”方面的能力也是电脑无法比拟的。

下面的事例将告诉你人脑比电脑更优秀。

一位37岁的印度妇女莎姑达拉曾在美国引起极大的轰动,因为她曾击败过一部当时最精密的电脑。这部电脑花了不止1分钟的时间才算出一个201位数的23次方根,而她只用50秒钟就算出来了。

在她6岁的时候,莎姑达拉的一个叔叔半开玩笑地问她一个数字的立方根。这小女孩在要了糖果之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出3位数和4位数的立方根来,不管她叔叔问得有多快,她都照答不误。她那一贫如洗的父亲突然受到了启示:这是他赚钱的一个机遇。为了赚钱,他不让莎姑达拉上学,而带着她到印度各邦去表演。

在艰辛的表演生涯中,莎姑达拉逐渐长大,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技巧和职业风度。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她的表演,她自学英语,做到了能说会写。14岁时,她首次出国到伦敦。此后,她漫游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

莎姑达拉是很有表演天赋的。每次,她总是从解答一些简单问题开始——譬如,找出6位数或7位数的立方根。然后再解决一些10位数或12位数的乘除问题。观众把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写在纸条上。这些问题几乎在她完全念完题目之前就可答出。很复杂的问题往往也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最后,使观众达到如痴如醉的表演,是她丝毫不停顿地背诵往后100年中任何一天是星期几的拿手好戏。

还是让我们回到莎姑达拉在美国引起极大轰动的那次演出上来。在美国这次比赛前,她曾同英格兰、澳大利亚的大型计算机较量过,每次都是大胜而归。为此,美国得州达拉斯大学决定用201位的数字测试她。就连美国的三大电脑中心都说他们的机器没办法操作这么庞大的数目,在华盛顿的美国标准局才同意出借他们引以为豪的UNIVAC1108型电脑。这是美国当时最新、最复杂的电脑。这些操纵电脑的人计算这个201位数的23次方根时,必须给电脑输入差不多两万个数据,然后才开始计算,而这台电脑整整花了1分钟答案才出来。答案用电话从华盛顿送到达拉斯来。

接着该轮到莎姑达拉表演了。

抄这个巨大的题目花了一位教授四分钟的时间。莎姑达拉很平静地坐在台上,瞄了一遍题目,低下头,集中意念。50秒之后,她把头抬起来,开始说出答案:“546372891。”所有的观众顿时目瞪口呆。

答案完全正确。震耳欲聋的掌声差点没有把屋顶掀掉。而莎姑达拉却表现得很平静。她只说:“我很高兴知道我有更大的演算能力。”

故事讲完了,也许你早已对大脑的功能有了浓厚的兴趣,对大脑有如此神奇的能力赞叹不已。然而,大脑的功能远不止此,大脑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潜能。

人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愈用愈灵活。对大脑潜能的不断开发,有助于大脑功能的发展。

人类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连接它们的间脑、中脑和延髓这几部分。大脑还特别区分出旧皮质和新皮质。人类所特有的、其他动物身上没有的高度的智慧,是靠大脑表面非常发达的新皮质控制的。人的智力之所以越来越发达,正是长期实践,不断用脑思索的结果。

机器用久了会有磨损,而人脑愈用愈灵活。比如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就容易多了。

头脑的好坏,绝非是天生的,主要看你后天如何利用它。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无一例外地都是长期善于用脑思索者。前面列举的速算天才印度妇女莎姑达拉就是后天有意识地长期培养、训练的结果。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对大脑的不断使用。

我们要开发潜能,利用更多的脑细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把新的知识和信息通过脑细胞去刺激大脑。例如:读书、看报或注意听别人的谈话,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勤于思索,多问“为什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保持灵活的头脑大有裨益。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而脑的运动更为重要。研究表明,每个人长到10岁左右后,每10年大约有10%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并不会影响大脑功能,如果坚持用脑和注意脑营养的补充,每天又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日本科学家曾对200名20~80岁的健康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经常用脑的人到60岁时,思维能力仍然像30岁那样敏捷;而那些三四十岁不愿动脑的人,脑力便加速退化。

美国科学家做了另一项实验,把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三组:自觉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和受人监督组。实验结果是: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三年后,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还健在,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有37.5%已经死亡。

从这些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大脑的使用不仅可以影响大脑自身功能的开发,而且对人的健康也大有影响。

大脑可说是上天赐给人最神奇的礼物了,它所具备的潜能也是无比丰富的。如果你能多留意自己所拥有的这个超常机器,就能开创出自己所希望的未来。

大脑一直都在等待我们下令,期望协助我们去做出伟大的事来,而它所需要的营养并不多,只要血液能供应一点点氧及葡萄糖就够了。人脑的构造极其精密,所具备的能力也极其惊人。一个人的脑神经系统约含有280亿个神经元,它的作用主要是处理电流脉冲,若我们的大脑少了这些神经元,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一切资料就无法送达中枢神经,而中枢神经也无法把指令传递给各个器官做应有的反应。这些神经元都很小,但是自成一个系统,可以同时处理100万个指令。

每个神经元都可独立作业,也可与其他神经元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网络。大脑可以同时处理好几件事,尤其惊人的是,一个神经元可在1/50 000秒内,把信息传给其他成千上万的神经元,这个速度还不到你眨眼的1/10。一个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距离可比电脑远上百万倍,并且大脑还可在一秒之内很清楚地辨识,这就是大脑为什么可以同时处理好几个问题的原因。

我们随时都可使用这个地球上最超级的“电脑”,但遗憾的是从来没人提供我们看这部“电脑”的使用手册,因而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我们大脑的性能。如果我们不能真正认识大脑,认识自我的潜能,那么就很难取得成功。

同类推荐
  • 成功创新

    成功创新

    如果你已经实行了我在前面说的第一至第三步,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具体的目的,决定了应付的努力,而且制定了达到目的的期限,那么现在你需要的绝对就是“立刻着手行动”了。我也会有成功的一天吗?前不久,美国芝加哥著名的《职业指导》杂志社社长托马斯,发表了他历年来在整理该社所收到的大量信件后的感想。他说道:“我们社多年来接到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有数十万封之多,在这些信件中,有75%的读者向我们诉说自己工作中的困惑和不如意,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情绪一般都很低迷。他们在信的最后通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总觉得自己的前途非常渺茫,像我这样一无是处的人,将来也会有出头之日吗?’”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老祖宗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深。有句常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
  • 淡定的智慧

    淡定的智慧

    淡然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所把持的基调,它决定着你在生活中是忙忙碌碌、惊慌失措,还是悠闲自得、怡然自乐。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幸福永远是当下的体验,无论其内容是对过往的回忆,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自己充满自信,关注当下的感受,可以让灵魂跟上脚步,让内心的幸福感溢出来。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热门推荐
  • 毁坏王

    毁坏王

    天道之下有八大道系,八道各有千秋,各有天赋特技。空行道,陆战道,御海道,御兽道,鬼灵道,天愈道,御宝道,御阵道。主角穿越而来,开启第九毁坏道。作为毫无根基的新道,面对古老八道欺压不屑,如何上位成功,是个艰难挑战。既然成了毁坏王,那势要将自己毁坏道,推向至高神坛。
  • 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

    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

    当代文学史的本质,是对话具体生活、建立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既探讨语言中的现代精神和实感经验,又发掘契合当代的思想资源。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门积累、考订史料的学问吗?眼下的文学史著作层出不穷,但以我私心而论,比较偏爱的是那些通过对文学史的阅读而能激发起与当下文学现状甚至切身生活对话的著作,在传统与当代的不断沟通、互释和重新梳理中,可以建立起文学史叙述的途径。《写在文学史边上》第一辑探讨语言中的现代精神和实感经验;第二辑是一组中国现代文学的史论文章,第三辑则向前辈学者和经典著作致敬。
  • 快穿之反派总是被攻略

    快穿之反派总是被攻略

    系统绑定的最开始——系统:宿主,好感度不要放过,快上!云初严肃点头:好。后来——系统:宿主咱们是来攻略的!不要忘了你的任务!(╬◣д◢)云初拿着刀,勾着唇角笑:我觉得我的目标应该是星辰大海。某男忽略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迅速改名:我姓星辰名大海。【1V1爽宠】
  •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影响一生的10堂礼仪课

    在现代社会,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和语言,已成为人们行走社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其力量和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学习一些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常识,是每一个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 健康饮食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健康饮食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健康生活从饮食开始。健康饮食首先要学会健康饮食的方法,合理搭配每天的营养,平衡膳食,是保证健康的首要条件。每天怎样吃,吃多少,吃什么,是健康饮食的关键。本书根据人生必需的八大营养素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教你健康饮食的方法和技巧,是家庭饮食的良师益友,也是饭店、宾馆、酒楼、食府专业厨师必须掌握的膳食标准和配餐方法。
  • 想回家的易天

    想回家的易天

    意外穿越到天喜大陆,易天只想回家。一次意外死亡,获得了双系统,一个系统可以复活,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一个系统可以开发各种知识。不过据说凡事都有代价。易天想回家。
  • 我的左眼有商城

    我的左眼有商城

    一个废物天才的成长历程时一定要经过退婚的,我是洛阳,偶然间得到了一个异界商城,那里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我见不到的,人生的bug从此开启,进击吧,骚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空间之咸鱼逆袭

    末世空间之咸鱼逆袭

    钟吴霜从来没想过绿灯下走斑马线会丧命,重生成智慧丧尸才知道自己死于偷听八卦?还有死的比她更不明不白的吗?变成丧尸不够还要肩负改造地球开创新世纪的重担,幸好她有个上可入天,下可入地的好上司;幸好她有四个不同种族不同国界的小伙伴并肩作战,还有她家威武强壮的战斗型夫婿和夫婿家极品亲戚相助。打造地球新纪元,和小伙伴们共同开辟新世界,更有随身空间做后盾。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面对害死她的仇人,无双尸王表示:来战!
  • 折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折纸:知道这些就够了

    折纸鹤、折星星、折菠萝……天上地下,形象抽象,尽在方寸一纸间。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