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9200000002

第2章

“公社”改叫“镇”了。“大队”也成了“村委”。我从省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老家锦屏县洼峪镇,在家很开心地懒散了一些时日后,接到分配通知。我被分配到洼峪镇西南边缘的一个叫庙岭的村子。按调令上的要求,明天我必须到那所小学报到,虽然调令末尾那句“不得有误”的话实在叫我严肃不起来。

从我们村马蹄庄到洼峪镇政府驻地有二十里,路面铺了柏油,途中有两个坡度很大坡路很长的上崖,必须下了车推着往上拱。八月天气,没走几步,汗流立刻浃背了。一团热浪紧紧裹住身体,浑身炙烤般难受,恨不得插翅飞上崖顶。到了镇政府驻地洼峪村,已感到些许的疲惫,找荫凉处把车停下,稍作歇息,去一家火烧铺前打听去庙岭的路线。火烧铺的老板娘脸蛋鲜红如血,眼珠昏黄得灼人。她比比画画地介绍完去庙岭的路线后,脸上皱纹一紧,这么热的天到那地方去,够你受的!蓦地,她的脸上泛起一层活力,说带几个火烧吧,在路上加加油。我觉得盛情难却,买了两个。打开行李,里面的物件热乎乎的。刚要赶路,火烧铺的老板娘颠着脚跑出来,吆喝道,给你,你丢的。我扭头一看,是皱巴巴的一角钱。赶忙摇拨浪鼓似的摇摇头说散了散了。老板娘来了认真,可不行,该咋着是咋着。路不拾遗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匆匆一闪。

过了洼峪村,我很快就被那些坑坑洼洼一波三折的泥土路治服了。汗水浸透的衣服胶布一样贴在身体的几个部位。一遍遍用手背擦汗,脸已叫手背擦得又酸又胀。前面的三个人不间断地大声说笑,有时停下来对着浓绿的山谷大喊几声,然后侧着耳朵倾听山谷里悠长的回声。后来,他们干脆挽起裤管,露出毛绒绒的小腿,扯下上衣随意在腰际打一个结,赤裸出水漉漉的上身,凸现的骨骼透出山石一样的坚硬。

由洼峪村往西南,地势陡然增高。群山连绵,一座高大过一座,把远远近近的村庄低低地甩向一方。两列走向基本相同的山岭相挽着朝洼峪方向延伸,间隔时近时远,围成一道曲折幽深的山沟。通往庙岭的泥土路被举在山腰,沟侧不时凸起几座小山包,把泥土路鼓出些蜿蜒。沟底积满了卵石,从沟岭深处飘带一样拖出来。卵石两边野草丛生,因为流失了水土,草长得矮且微疏,并不时陷下大小不等的坑窝。太阳照耀的卵石干巴巴地望着天空。

渐渐地,卵石两边的野草由黄转绿,由绿变得油黑。卵石也温和了许多,不再干巴巴地刺眼,直到埋不住哗哗啦啦的流水声。几只体大如鸡的不知名字的鸟从头顶扑扑棱棱飞过,投下的阴影也随着快移,打了个回旋之后,轻飘飘地滑上山坡。拐过一个大的山脚,一道巨大的石坝把两架山岭连了起来,构成一个不太规则的梯形。倾斜的坝面上用石灰水刷出四个大字:洼峪水库。我小时就听说过这座水库,说里面有门扇大的鱼,张开嘴能将小孩囫囵吞下。有两百多斤的水蛇,跟水桶一样粗,远远伸出舌头,能将相隔十来米远的馒头大的石头吸进口中。还有鏊子般大的乌龟,夜里有人看见一只乌龟驮着一位白胡子老头在水库周围走动。以致有段时间我常常做一些被鱼吃掉、被水蛇缠身或者被乌龟掀进水里的恶梦。

靠近水库,明显地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湿润,夹带着几丝腥味。身上的汗水开始收敛。前面的三个人快要爬上坝顶,我密切注视着他们的动向,试图从他们的反应中提前获得一点见到水库全貌的欣喜。三个人到了坝顶,竟没有朝坝里看一眼,继续说笑着赶路。他们对水库的冷漠表现激起我想对水库看个究竟的强烈欲望。我费力地骑上车,上身贴近车把,狠命往上蹬。

广阔的水面展现在眼前了,我的胸怀为之猛然大开。碧绿的水波,嬉戏的水鸟,游荡的孤零零的小船,色彩鲜艳的浮标,岸边婆娑的小树林,以及整个水面逼向天空的那种令人感奋的大,多么美好的景象!陶醉之余,我为前面三个人的无动于衷感到不解。很久以后,程海仁无意中流露出的几句话使我深有感触。他说,这地方,像咱们这样做客似的来走走还行,要长久住下,就不容易了,唉,有些事情在旁边看着挺好,若要设身处地去做,可就大不一样了!

再往上,两道山岭大幅度地向南向北分开,之间错综出许多小岭。水面一直铺展到岭下,分头涌进大大小小的山沟。分散的小山沟里都堵了坝,还取了名字,像百丈崖了黑龙潭了狼嚎谷了什么的,乍一听挺唬人的。泥土路翻山越岭,时宽时窄,我边走路边看景边打听。终于,牧羊人拿鞭杆指着前面一道山梁说,翻过去就是庙岭了。

翻过山梁,下面果真有一个村子。我问一个正在用木杈翻晒柴草的农妇,大娘,这里是庙岭吧。农妇一皱眉,你说哪个庙岭啊?我也愣了,大娘,不就是一个庙岭啊?农妇咧嘴笑了,一个?五个哪,东庙岭,西庙岭,南庙岭,北庙岭,还有中庙岭,俺这里是南庙岭。我被弄糊涂了,一时无话可说,便傻愣愣地看农妇的脸。农妇问,你到底找谁啊?我结结巴巴地说,不找谁,我是来教书的,通知上说我分在了庙岭小学。农妇捋捋额前的一小缕头发,噢,是个小老师啊,你说的可能是中庙岭,东、西、南、北、中五个庙岭的中间那个,也是五个庙岭里村子最大的那个,又叫大庙岭,别的村里没有正儿八经的学校。

至今我还能清清楚楚地触摸到当年我按洼峪镇教委分配通知上“不得有误”的要求按时到达报到地点而那里却是铁将军把门时的沮丧心情。我将自行车停在校门口,到荫凉里找一块石头坐下,开始了无可奈何的等待。

一串方言土语从斜对面的小胡同里领出一个捧着葫芦瓢的农妇。农妇看看我,又看看校门口的自行车,提高嗓门问,来收购啥啊?我懒洋洋地灵机一动,说收购蝎子啊。农妇一撇嘴,哎哟,都啥时候了,还收这个。我说,这时候收价钱贵啊。贵,多少钱一个?两毛。农妇又一撇嘴,还贵哪,今年春上人家收的两毛五一个。我说,两毛钱一个是小的。农妇脸上有点意外,小的你也要?胡同里走出一位老农,半披着上衣,右手拄一把铁锄,一颠一颠的。农妇扯开嗓门搭话。他大爷,你看啥时候了,还有收蝎子的!老农有点兴奋,巧了,今清早我才逮了一个,在罐头瓶里盛着哪,幸亏没喂了鸡。农妇哈哈大笑,咋这么巧,快拿去吧,一个蝎子能买一斤咸菜。

我赶忙解释,大爷,可别回去,我跟这位大娘说着玩哪。农妇拿眼看看我,笑怒道,你这人,年轻轻的,咋这么会诓人,俺都当真了!老农忍不住笑出声来。笑罢,冲农妇说你愿意当真,咋能怪人家。农妇上上下下打量起我来,纳闷地问,你到底来找谁?不找谁,说过了,我是来学校教书的。农妇不太相信地说,教书,你咋这么年轻?我说刚毕业。老农插话问我是哪个村的。我一说马蹄庄,农妇惊呼说,哎哟,马蹄庄人家,可不近啊。说着朝学校那边看看,不解地问,咋来这么早,这里还没开学哪。我说通知上写着八月一日开学的。农妇看看老农,叹口气,唉,咱这学校没正事,怪不得年年教不出个成器的人来,人家大老远的来了,连个接接的都没有。老农自言自语道,不知谁拿着门上的钥匙。农妇一皱脸,是南庙岭的袁若北吧。老农说,不就是那个胖老师,正好我从他家大门前走,唤他一声,叫他来给人家这小老师开开门。我赶忙道谢。

约近正午时分,太阳允许万物保留的影子已经到了最小限度。不愿在阳光下逗留的禽畜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知了伏在高不可攀的树枝上拼命呐喊,彼此非要比个高低似的互不相让。屁股下面的石头已挪到墙跟,身体的一部分还是侵犯了阳光的领域,我只好默默忍受它们灼热的进攻。自行车暴露在太阳的眼皮底下,生锈的铃铛像一只鼓鼓的眼球,可怜兮兮地望着我。

远远的那人一露面,我就觉得他是袁若北,于是下意识地站起身做一个迎接的姿势。他也看我,边走边伸手在腰里摸索,像是紧了紧腰带。路边两个玩耍的孩童恭恭敬敬地跟他打招呼,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他果真朝学校这边走来。我迎上去,刚要搭话,他先热情地开了口。你就是新来的柳老师啊。我应了一声,充分调动面部表情做出可亲的样子。你是袁老师吧。啥老师不老师的,都是自家人,以后叫大哥就行。袁若北进了学校,径自走到西边的院墙下,扯开嗓门朝那边的邻舍喊道,朝鲜!连喊几声,待那边应了声,便说,朝鲜,送过一暖瓶水来,咱学校来了位新老师,快点啊!

我们进了办公室,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袁若北哎哟一声,赶忙开窗子。我刚要往椅子上坐,袁若北咋呼一声阻止了我,迅速从桌上拿起一本《山东教育》朝桌面上拍打起来,说一个假期了,尘土落了一大层哪。一个黑不溜秋的半大男孩抱着暖瓶跑进来。男孩个子不高,却挺老成,浑身上下透着几分机灵和顽皮。袁若北接过暖瓶跟男孩笑问道,在家做啥了?干活啊,这事那事的闲不着。男孩走时,袁若北跟出门把他喊住,悄声嘀咕了几句,男孩应答着跑出校门。

我问袁若北今天为啥没开学。他笑了,你还不熟悉咱这里的情况,这里山高皇帝远,那些交通方便的学校领导们来来往往不断,不按时开学不行,咱这里早开一两天晚开一两天的没事,反正大张着网子就是干这个的,还差这一两天。说到这里,袁若北苦笑了一下,说一些人还不愿往这学校来,想不开啊,你看人家老程,恣得都不愿意下山了。我问哪个老程。袁若北说就是你们庄的程海仁啊。

袁若北的话多起来。唉,老程是三进山城了。我问怎么个三进山城法。就是三次调进咱庙岭来啊。袁若北神秘地笑了笑,说这个老程啊,要不因为那点事,说啥也三进不了庙岭,在镇中心小学干得好好的,又弄出那事来。我问弄出啥事来。袁若北笑着摇头,慢慢你就知道了。

沉默片刻,我问袁若北学校里共有多少个老师。四个,你,我,老程,还有王松财,南庙岭的。袁若北说明天程海仁能来,王松财家里有点事,得后天来。

一位矮个子青年手里提着鼓囊囊的黑人造革提包走进办公室,风尘仆仆地对我笑了笑,径自朝袁若北走去。若北叔,早来了?我也是刚来,朝鲜跟你说了。矮个青年应了一声,将人造革提包提上办公桌,说朝鲜一直找到他地里,大店关了门,他到小店凑了凑。袁若北说行啊,咱和柳老师先简单坐坐,等人到齐了,再好好给柳老师接接风。两个人手忙脚乱地从包里掏出四个罐头,两瓶百脉泉白酒,几包点心。矮个青年过来跟我搭话。袁若北急忙过来插话道,哎哟,柳老师,我忘记给你介绍了,他叫袁致滨,咱本家的,在南庙岭教一、二年级复式班。我噢了一声。袁致滨说,柳老师,你是马蹄庄的啊,去锦屏县城时常从你们村头经过。袁若北打开墙角的橱子,端出一些碗碟酒具,又启罐头盖。袁致滨边说边四处打量,忽然探身从门后拿起一个纤维板做的长条牌子,对袁若北说,若北叔,这牌子咋没挂在门口?放假时摘下的,上面的字是咱镇教委主任亲自写的,弄坏了不好交代。我一看,牌子背面刷了白漆,白漆上写着一行红字:锦屏县洼峪镇庙岭联合小学。

我问袁致滨,这里是联合小学啊。袁致滨说这里有五个庙岭,除去大庙岭,各村只有一、二年级,三年级往后都到大庙岭的联合小学来上。说话的工夫,袁若北已准备好了,招呼说,柳老师,过来坐,不找别人了,就咱仨,人少了说话投机。我的情绪高涨起来,刚才的沮丧心情渐渐淡薄了。

我们边说边吃边喝,互不相让。袁若北慨叹说,柳老师,你知道你咋来的吧,是我把你挖来的,为了调你来我可做老工作了!

同类推荐
  • 清代武侠公案小说·郭公案1

    清代武侠公案小说·郭公案1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共有8编41则,讲述了郭公经历的各种案例。分为欺昧、人命、谋害、劫盗、赖骗、伸冤、奸淫、霸占。全书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练生动,内容涵盖广泛而全面。本书以故事形式描绘清朝社会形形色色的案子,虽是一本公案小说,但也能从中窥见清朝时期的社会景象,反应出了清朝时期人生百态。
  • 心有千千结

    心有千千结

    琼瑶代表作,同名电影由甄珍、秦祥林、葛香亭主演。描述了一个特别护士与叛逆的富家少爷间的爱情故事。身为生性暴躁却多金的耿克毅的特别护士,雨薇本不看好自己能忍受的程度,但耿克毅却偏偏喜欢雨薇伶俐精灵的个性与顶嘴的功夫,他让她走进自己本不轻易开启的复杂人生,他让她认清了只会垂涎遗产的两位儿子;而她,帮他找回心爱的浪子若尘,她也设法打开了风雨园中每人心中的结……
  • 十日谈(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十日谈(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十日谈(套装上下册)》作品叙述一三四八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十名年轻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卜伽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实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作品采用了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作品语言精练幽默,写人状物,微妙尽致。
  • 失踪

    失踪

    下半夜,陈芸生的眼皮颤动起来。家人默默聚拢在他周围。现在,只剩下等待了。陈芸生的老婆把耳朵凑到他嘴边,以为他醒了,要说话。可是,只听到陈芸生一声叹息。那种叹息也可以理解为艰难的喘气。本不该叹的,可是,他忍不住。他悔这一叹,却无奈于自己的本能。是呀,他是要忏悔的!可是,他能向谁忏悔?曾保国已经失踪十年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陈芸生为了等待曾保国失踪的悬念揭晓,直到病入膏肓。然而,这个悬念被漫长的岁月侵蚀,显得越来越空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二年前,曾保国是被陈芸生弄得没了工作的。
  • 湖景房

    湖景房

    一杯热腾腾的咖啡从一个人手上传递到另一个人的手上时,会是什么感觉?感动,温暖,甜蜜,还有在心中一下子荡漾开的温软。吴君说有这样的感觉么。唐小朝说有。唐小朝说,这样感觉会一直有,可持续发展噢,如果有人总是给我泡咖啡的话。说这话的时候,唐小朝的动作与姿势总是不一样的,有时是正在扫地,那时候便是弯着腰。有时是正在厨房里,那时候手里是锅铲。有时候是正在床上,那时候是屁股落在床上,两只腿却高高地翘起,或者是靠在床头,一手捧着本书,一手是咬了一口的苹果……两人一起喝咖啡是吴君与唐小朝的习惯。
热门推荐
  • 生活继续晴天依旧

    生活继续晴天依旧

    一雪一冷一寒,一春一梦一心,我们依然骄傲的只有心灵的水将这些迷雾淘洗干净。然后带着黎明的荣光,照亮最初的梦想。生活像一条河流,命运在向你我招手,不要再挽留,不要再忧伤,爱过,就是一生一世,希望在繁华散尽的瞬间,彼此还能记得,直至等候晴天来临。
  • 亦僵亦杀

    亦僵亦杀

    我叫僵杀,僵:僵尸杀:杀手僵尸和杀手合二为一的独立者
  • 从生活到艺术

    从生活到艺术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美术发展的概况,谈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规律。期待艺术家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真正能够传至久远的好作品。我的主要标题是谈“从生活到艺术”。大家知道关于生活我们已经有约定俗成的理解,但是对于艺术的理解可以有无数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像我们一些哲人说的:“艺术是第二自然,艺术是艺术家所做的白日梦”等等。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锦绣田园妻

    锦绣田园妻

    温馨种田宠文,结局一对一,新文捂脸求收藏。田流苏一朝穿越到一个穷山沟,发现自己是个弃妇不说,还衣不御寒,食不果腹,外带两个小拖油瓶。村长欺她孤儿寡母指使村民隔三差五上门挑事。地比别人分得少,租子却比别人交得多,好在包子懂事可爱,邻里之间友爱互助。田流苏立志要发家致富奔小康。进山挖到宝贝,赚钱承包土地。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的一切苦难皆是因人而起,于是戳穿村长的伪善面孔,成为天启皇朝第一位女村长。养鸡养鸭养包子,带领村民同致富。田流苏躺在自家地头,看着一排排绿油油的庄园,想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谁知惬意的日子还没开始,烦扰便纷纷而来…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远古修真者在现代

    他们曾经是远古时代一群法力无边的神,他们也有战乱纷争,他们以拯救天地劫难为己任,因为“天心”和“天魔之心”的缘故,他们穿越了过去未来和异世空间,他们和今天的人间僵尸之间产生了穿越时空的爱情,他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找不到工作,远古的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身边,时时都在发生着许多穿越的事,只是,我们都未曾发觉,面对使命与离奇的爱情,远古之神又将如何抉择?
  • 一生钟情换离殇

    一生钟情换离殇

    如果世界上有什么人可以疗愈伤痛的话,对钟意来说,这个人应该是厉北丞吧。可是她没有想到,厉北丞带给她的痛苦,远比他带来的疗愈要多得多。一生钟情,换来荒诞不经。钟意:我放弃了,让我走吧。厉北丞:钟意,你就是死,也要死在我身边!厉北丞:钟意,对不起。钟意,我爱你。
  • 修仙第一大品牌商

    修仙第一大品牌商

    欧,我的天,瞧瞧这个优秀精致的法宝,我亲爱的上帝,这是尖钩牌玉箫,是谁把它拿到这儿来的。来,我亲爱的独秀仙尊,这是您的,摸它之前记得用蒂花之秀洗手液,这会让您显得庄重一些,如果您觉得不够,还可以再加个橘子。
  • 我打造的铁器有光

    我打造的铁器有光

    葛小华厌倦了大城市的尔虞我诈,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为了继承发扬传统技艺,回乡打铁,滴血淬火激活了打造光芒系统。“哇,稀有。”蓝光菜刀:锋利+11、厨艺+22“哇,史诗。”紫光铁锅:美味+36、新鲜+45“哇,传说。”橙光锄头:收获+66、土质+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