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6800000127

第127章 摩擦

效贤看着却不依了,非要也挤在徐妙筠怀里,伯让去瞪他,他便撅着嘴要哭,徐妙筠只得也把他抱在怀里,他还眼馋茂哥儿的饭食,张着嘴也要吃,徐妙筠不敢喂给他,只让他喝一点米汤尝尝味道,效贤却吧唧着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一顿饭吃的跟打仗似的,吃过了饭也不消停,直到两个孩子有了睡意,伯让赶忙让奶娘抱下去睡觉,这才如愿以偿的把徐妙筠抱在怀里。

徐妙筠歇了两天便休息过来了,可伯让却不许她起床,硬生生让她在床上躺了五六天,也不许宫里的人拿什么事情来烦她,太皇太后和太后那边也是天天派人来瞧,看徐妙筠恢复的如何了。

徐妙筠嘟哝道:“生病可真是麻烦,我以后再也不生病了。”

伯让笑道:“老天保佑,我也希望你以后别再生病了,我都被你吓得少活了好几岁。”

徐妙筠不管那些事,又不能让它放在那里,只好由伯让出面事事打点,好容易过了这个端午节,伯让也累的够呛,他也不能成天呆在后宫,承德殿一大堆事情也要他处理。

那些大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今天这个地方要修河堤拨款,明天那个地方有空缺提拔官员,还有一些人专盯着他的家事,上折子请他选妃,好像若是不选七八个妃子便是对不起祖宗一般。

今年开春,伯让便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官员,说是年轻,其实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安插到六部历练,这些年轻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满心满眼的要做出一点成绩来想升官,这样一来办事的人多了,可矛盾也多了。

新人一来,免不了要触犯一些老臣子的利益,有一些官场上流传下来的规矩,也被那些愣头青破坏了,觉得自己是皇上提拔的,天子门生,个个狂傲得不得了,看那些老臣子都觉得他们尸位素餐似的。

那些老臣子自然气愤,突然怀念起徐景焕来,虽然是难缠了些,可识相的很,该遵守的规矩都遵守了,哪像这些人,个个都是愤青。

刚开始还能彼此忍耐些,时间长了就受不了了,新臣子和老臣之间便互掐起来了,那些什么请求纳妃的折子压根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小事,都一股脑的弹劾某某老臣贪污受贿,倚老卖老,或者是弹劾某某新臣张扬跋扈,目中无人。

都是十年寒窗苦读熬出来的读书人,要论掐架骂人,个个都是高手,伯让有时候看到折子里引经据典,骂人骂的精彩的,也会偷着乐,甚至拿回去和徐妙筠分享。

徐妙筠笑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伯让表情闲适,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且让他们吵去,我倒要挑两个能沉住气办实事的提拔一番,不然我天天看这么些折子也算是白看了。”

骂人谁都会,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仍然能沉住气安安心心办差事的才是真正的难得,伯让此举也算是大浪淘沙吧。

在伯让的有意纵容下,臣子们分为两派,掐得越发厉害,老臣里的代表一个是翰林院的熊大人,一个是工部尚书谢通,谢通惧内,可在官场上可不是好惹的,而新臣里的代表便是王晋和一个四川籍的学子康南。

熊大人在翰林院也有十几年了,提起来也是老资历,素日里为人也很让人敬服,但他这个人好胜却不鲁莽,对于两派臣子掐架的事,他其实是呈观望态度的,可当一群老臣们推举他为领头的时候,他也不会拒绝,因为这一拒绝,便把自己从老臣一派中分离了出去,所以说真正的负责人是谢通。

王晋身为驸马,又是个读书人,对于这种掐架的事也觉得有辱斯文,可是谁叫他的身份是年轻臣子们中最高的呢,按着辈分排,皇上都要叫一声姑父的,尽管他现在在翰林院办差,且和熊大人相处的挺好的,也被一群人推举成了领头的,而实际上的领头,和老臣派一样,是康南。

康南这个人其实也很有文采,但是就是不走运,他和徐景焕是同科,那一年的乡试,他是四川省的解元,对状元之位也是志在必得,只可惜遇到了徐景焕,便屈居第二。

因为是榜眼,可以直接进翰林院做编修,可他也是个气盛的,见徐景焕进了康王府做伴读,觉得若是自己先徐景焕进了翰林院,那就成了前辈,将来一较高下的机会就少了,遂请旨进了工部做个打杂的,想等着机会和徐景焕一同进入翰林院。

可他没料到,徐景焕在康王府哪里是做伴读,比幕僚还风光,他却窝在工部接受人家打量傻子似的目光——好好地翰林院不待,非得跑到工部来,不是傻子是什么?

后来情况急转直下,徐景焕先是进了吏部,又出现端王叛乱的事,等一切平息下来,徐景焕又成了礼部侍郎,妹妹成了皇后,还在新帝登基中立了大功,这还不是想进翰林院进翰林院,想做什么官儿做什么官儿,可徐景焕却一直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待了一年。

这一下两个人的差距可就大了,康南也着急了,想托关系离开工部,可这个时候谁还认识他是榜眼啊,走路子也走不通,康南十分郁闷,没等他想出好法子,徐景焕居然又外放了。

这可把他给打击到了,他拼尽全力想要追赶的人,他一直关注着,可自己却从来不在对方的视线之内,这种你把他当头号敌人,他却把你当路人的感觉可真是不好受,也让他越发郁闷。

同时暗暗后悔自己跟徐景焕较什么劲,若是一早进了翰林院,说不定现在早就成了侍读或者待诏了,哪像现在,窝在工部没什么出息。

直到伯让下旨提拔他做工部左侍郎,这好比已经陷入绝望的人看到了希望,他自然死死地抓住了这个希望,同时对伯让万分感激,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报答伯让的倚重。

可康南忘了,工部,是谢通的天下,连谢玉树那样的,也只能在里头当个闲差呢,康南去碰属于谢通的利益,这不是找死么。

康南和谢通的对峙,慢慢扩大,也就成了新臣老臣之间的对峙,谁都不肯退一步,因为退一步便意味着失败,意味着永远抬不起头来,可就这么整天相互骂来骂去的,也觉得挺没意思的,王晋尤为郁闷。

过了年王家的人便返回陕西了,他和泰宁的日子也慢慢过了起来,如今被陷入这种漩涡,又是气又是无奈,泰宁知道后笑道:“你们读书人也就动动嘴皮子,有本事在皇上面前打起来啊,针尖大的小事都值当这样,我看你们都是闲的。”

王晋解释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是皇上先提起今年要去行宫避暑,谢大人便提出把行宫修缮一番,可康大人却说应该以节俭为主,把修缮的钱用来修建河堤,替百姓做些实事,皇上觉得两个主意都不错,可谁提出的事情谁负责,这中间都有不少油水可捞,而且谢大人要是被康大人给驳回了,他这个工部尚书也不用当了。”

泰宁啧啧道:“那皇上怎么说?就任由这么互掐?”

王晋道:“这只是起因,皇上也举棋不定,说你们都是工部的人,你们自己商量去,谢通以为康南会服软,没想到康南拉了梁阁老做后台,梁阁老那个人你也知道,大公无私,说修河堤比修宫殿好,把谢大人气的要命,越发要把康大人整倒了,梁阁老也是被当枪使了,反应过来后也就不问这件事了,康南便聚集了一些交好的学子联名上折子,请皇上下旨命令修河堤,谢大人气不过,也有样学样,这不就闹到这个地步了么。”

王晋难得和泰宁说朝堂上的事情,如今居然说得这么详细,泰宁便猜测可能是有所求,遂笑道:“我正好要进宫,有什么话要我带的赶紧说,过时不候啊。”

王晋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半天才讲明要泰宁劝劝皇上,早些下决断,别放纵这么闹下去。

泰宁调戏了一把白面书生,心情大好,进宫后先去给太皇太后请安,随即跑到徐妙筠那儿,徐妙筠正在院子里看着茂哥儿学走路,茂哥儿站的倒是挺稳,扶着奶娘的手犹犹豫豫看着不远处的徐妙筠,想走又不敢,最后还是摇摇晃晃一头栽进徐妙筠怀里。

徐妙筠十分高兴,把人抱在怀里:“茂哥儿可真是厉害,都会走路了。”

见泰宁过来了,便让奶娘把孩子抱了下去,泰宁这才问徐妙筠伯让是个什么意思。

徐妙筠笑道:“你知道的,我是不问那些事的,听过也就忘了,我还真不知道。”

泰宁道:“这些读书人可真是有意思,一点小事也能闹起来,反正我也是个传话的,王晋的意思是劝伯让早点插手这件事,别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徐妙筠应了,晚上伯让过来便说给他听,伯让笑道:“康南性子太要强了,这样的人磨练一番才能重用,我已经想好了,河堤也不修,行宫也不修,各打五十大板,再让康南外放历练一番,若是他能成熟些,回来后再予以重用也不迟。”徐妙筠听他有了决断,倒也罢了。

没想到第二天就出了事,伯让在早朝时训斥了一番康南,说他不尊重谢通这个前辈,让他到安徽凤阳做知县,同时也没有采纳谢通修缮行宫的建议。

谢通见伯让将康南贬谪,心中自然就舒坦了,可康南心里却不舒坦,下了早朝,还没出宫门,就和谢通吵了起来,险些拳脚相向,结果被熊大人勒令拉开,两个人可都是朝廷命馆,在宫里打起来,那可是犯了忌讳的,要是都被贬为庶民也不为过。

伯让也没有想到康南会这么冲动,私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谢通讽刺康南,说他虽然是榜眼,却名不符其实,和徐景焕这个状元比起来是差远了,徐景焕是主动请求外放做知县,而康南却是被贬谪去做知县,这中间的差别可大了。

康南被刺中心事,焉能不恼,如今跪在承德店外,两个人都冷静下来,都有些暗暗懊悔。

徐妙筠来时便看到谢通和康南一老一少跪在殿外,大太阳晒着,满额头的汗,狼狈极了,暗暗发笑,看着两个人对她行礼,笑道:“谢大人也是老资历的大人了,按说应该最是沉稳不过的,怎么一时冲动就打起来了呢?”谢通脸色涨得通红,却不敢说什么驳斥的话。

伯让听到动静便出来了,没搭理两个人,对徐妙筠道:“日头这么毒,你过来做什么。”

徐妙筠笑道:“我不是怕你生气,过来瞧瞧么。”伯让看着跪着的两个人,哼了一声:“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有辱斯文。”

徐妙筠笑道:“又没出人命,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听人学话,说谢大人讽刺康大人不如我哥哥,那就把谢大人派到我哥哥那里去给我哥哥打下手吧,看看他是不是比我哥哥厉害。”

伯让听出徐妙筠这是护短,也笑了,还未说话,便听到谢通大声道:“皇上,祖训有云,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娘娘此举违反了祖训,还请皇上降罪,以示奖罚分明!”

康南看了一眼谢通,没吭声,伯让的脸色却冷了下来:“皇后何时干政了?朕怎么不知道?”

谢通梗着脖子分辨:“皇后挑唆皇上把老臣派去给徐景焕做手下,不是干政是什么?”

伯让怒道:“好,朕偏偏把你派去给徐景焕做手下,你难道还敢抗旨不成?”谢通身形摇摇欲坠,脸上霎时苍白。

徐妙筠忙道:“算了算了,我也是开玩笑的,谢大人上了年纪,若是气出个好歹,又该说是我的不是了。”

伯让道:“他哪里是在说你,这是骂我昏庸呢,今天我还真昏庸一回,你说两个人该如何发落,我就如何发落,你若不知道,那就把两个人都送去做苦役!”

徐妙筠见伯让真的动了气,也十分为难,只得道:“看着谢大人以往的功劳上,就不要追究他了,至于康大人,他既然也是个有本事的,仍旧外放做知县便是了。”

伯让知道这是徐妙筠不忍心,看她也是一脸为难,便缓和了脸色,也不看跪着的两个人,拉着徐妙筠进了大殿。

最后伯让还真像徐妙筠所说的,把谢通给无罪释放了,而康南也没有遭到责难,顺顺利利的去安徽赴任。

事后徐妙筠笑道:“我还真是领教了,真是难缠,话也一句不能说错,不然罪名就扣了下来,还说的有理有据,让你无法辩驳。”

伯让冷笑:“那群人,巴不得以死劝谏留名青史呢,我偏偏不叫他们如意。”

徐妙筠笑着劝他:“别再为这个生气了。”又把效贤抱来教他喊父皇,效贤很聪明,很早的时候就咿咿呀呀跟要说话似的,如今还不满一岁已经能含含糊糊的喊人了,只可惜只能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发音,徐妙筠便教他喊娘,这个简单容易,他倒是很快学会了,倒是爹这个字怎么也学不会,更别提喊父皇了。

伯让看见儿子,脸色缓和不少,放在手里掂了掂:“越发沉手了。”

徐妙筠笑道:“他见茂哥儿喝米粥,也不肯吃奶了,奶娘只好喂他一些米汤,倒是比原来吃得多,小孩子吃饭也要比着来,他一个人的时候,可从来没吃这么多过。”

伯让笑道:“茂哥儿也有许久没回徐家了吧,老太太还不知道想成什么样子,那可是人家的嫡长孙。”

徐妙筠想了想,便把茂哥儿送回了徐家,说好了住一段日子再送回来,伯让听她这话,倒像是皇宫才是家,徐家反倒成了客似的。

茂哥儿也不像小时候一样哭着不肯离开徐妙筠了,徐妙筠又温声对他说只是去玩一阵子,仍旧回来,他便高高兴兴的去了,对于许久不见的徐老太太和徐家诸人,自然也有几分陌生,可毕竟血缘天性在,徐老太太一哄,就腻在徐老太太怀里不肯下来了。

徐大太太见茂哥儿面色红润,身量也长大了,再看随着一起来的服侍的人,也都是训练有素的宫女,显然被照顾的极好,不禁笑了,婉姐儿也对茂哥儿这个弟弟十分喜欢,觉得他不跟宝姐儿似的每天只知道吃和睡,遂很快和茂哥儿玩到了一块去。

茂哥儿在徐家玩的欢快,可效贤却落了单,哭了好几回,闹着要找茂哥儿,徐妙筠只温柔哄他:“哥哥回家去了,很快就会回来了。”

效贤便委委屈屈,“勉为其难”的和徐妙筠一起搭积木,有时候还要嫌弃徐妙筠笨,觉得她摆的不如自己摆的好看,还要打乱了重新摆。

徐妙筠看着儿子,怎么样都是欢喜的,这时又听到苏家传来喜讯,说徐沛凝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致远,没等办满月酒呢,又接到山东的来信说唐囡囡生了个女儿。

同类推荐
  • 王爷,回头爱

    王爷,回头爱

    她,一个因白血病死亡而魂穿的现代女高中生,到古代后除了头发特长外没啥特长,但是却是一位乐天派,有时会耍一些小聪明,有时脑子一热就天不怕地不怕。他,异世界大秦王朝二皇子,18岁便被封南王,骁勇善战,令敌国闻风丧胆,引无数少女芳心暗许。她,是他休掉的发妻,他,是她初吻的掠夺者。她说他是高傲的公鸡,他也曾对她不屑一顾。可是慢慢的他却在她的小聪明和小计量里慢慢陷入……
  • 君王笺

    君王笺

    永乐八年,王室衰微,大业将末,武林骚动,江湖暗涌。乱世纷扰,天下易主。沉寂多年的“君王笺”之言重现江湖:若得“得城”,齐禹苏三州任得其一;若得“得人”,齐禹苏三军任领其一;若得“得心”,无需城军,便得天下。然成大业者必有根基,无地无兵便得天下实属荒谬,人可胜天,胜负难别,故又传道:三笺得其二,天下归一。而今纵观天下大局,齐禹苏三州三足鼎立,齐民团结,禹民富裕,苏民善战,孰得天下,未可知也。江湖能人志士接踵摩肩,纷纷择木而栖,或自立为军,或入驻三州。一时之间,天下如水,一分为四。
  • 毒诱天下:独宠妖孽妃

    毒诱天下:独宠妖孽妃

    (腹黑对上腹黑,强大与强大的碰撞)艾凝儿,21世纪的黑道大小姐。容貌绝美,慵懒腹黑。一身医术,一手毒术。唯一不会的是武。一朝穿越。不会武的她将用什么在这个尚武的世界掀起一番惊涛骇浪,谱写出一曲怎样的乱世华章?医术是她自保的武器,毒术是她报复的手段。
  • 嫡女为谋:冷面将军苏到了

    嫡女为谋:冷面将军苏到了

    也许是因为她经历了世间所有的苦难,所以老天才给了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次,她定要好好护着父母兄长,让他们平安安乐。至于,那些曾经亏欠他们一家的,那么便将她曾经承受痛苦绝望还给他们。
  • 凤染九霄

    凤染九霄

    前生,她喜欢上太子东方百,为他浴血奋战,为他披荆斩棘,终于成功将他扶持上皇位,但却没想到成为皇后的第一天就被他陷害致死,重生归来,她成为了皇贵妃家的嫡女,从此心狠手辣,运筹帷幄,那些害她的,欠她的人,她会一个一个,亲手将他们送入地狱......本以为复仇就是她重生的终极目标,但却没想到,半路被那个腹黑大灰狼叼回了家,从此疼她,宠她,护她......一路荣华,一生荣宠!
热门推荐
  •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这部散文集,首先与“黄土”有关,它是作品中蕴含的“气”质,一方面,黄土赋予人生活的浑厚感,以及它包举历史的深厚感;另一方面,黄土那种自然的本真的质朴味、真淳味,尤其融入文化就愈加深刻了。无论纵观天地沧桑,或者俯首风土人情,还是直面苦乐忧思,有的洋洋洒洒以宏论,有的几句闲言碎语道之,可谓“黄土文章”是也。
  • 庙堂王孙

    庙堂王孙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孟旭升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寻常百姓,过些平淡日子,想些琐碎小事,但命运却偏偏不能让他如意。他朝一日虽入庙堂,便是王孙贵家儿郎。前尘过往何必宣扬,公义胜过万千荣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绝世武侠系统

    绝世武侠系统

    重活一世,得到大武侠系统,里面拥有前世武侠世界中所有的武功!小李飞刀,例无虚发;一剑西来,天外飞仙;九阴九阳,道佛秘典;……在这敝帚自珍,连三流武学都严禁外传的天下武林,石小乐我行我素,频施绝艺,一路狂歌,终成武神之名!群:304032856(全订可入)
  • 诉之有道:商品房交易案例实证

    诉之有道:商品房交易案例实证

    商品房交易因其涉及数额大、影响范围广等原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启动以及时间的推移,房地产交易、房屋拆迁、房屋装修、物业管理等引发的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的数量在民事审判中一直居高不下。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为此,本书收录了近年来商品房交易的典型案例,通过检索、分析和评述,为买卖双方正确解决纠纷和争议提供了解决之道。
  • 一个医生看世界·成长篇

    一个医生看世界·成长篇

    《一个医生看世界:成长篇》详细记录了作者的成长经历、求学历程,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在这期间,国家和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影响着作者的人生。少年时,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下,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考入了武汉医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工作后,作者不甘于原地踏步,继续刻苦求学,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在工作岗位上也颇有建树。作者以一个医生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对生活多有关注与感悟,总结出来的一些人生经验与学习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 有种让我盘一下

    有种让我盘一下

    大海,秘宝,鲛人钗,异兽,奇术,鲸圄舟,赋灵,镇脉,锁海扣,恶咒,竹熊,行风鱼。汤牧带着双啥都能盘一盘的手,一个猛子扎进了这光怪陆离的世界。“这位朋友请留步!洒家觉得你五行欠盘!”
  • 从零开始的兽世之旅

    从零开始的兽世之旅

    一朝穿越兽世,张萌萌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眼前既没有帅得人神共愤、对她爱得死去活来的兽人帅哥,也没有传说中兽人对雌性难以割舍的百般呵护。而且她既不懂得怎么做陶瓷、也不懂得怎么炼铁,她只是个想要好好学习的高中文科生啊!
  • 死亡的头颅

    死亡的头颅

    韩力将要解开女人死亡的谜底,案件重重叠起,逐渐地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