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3700000009

第9章 太平道

就在汉灵帝沉湎于宫廷和西园享乐中,朝中宦官擅权,外戚在暗酿势力,西部羌人和北部东北部鲜卑、乌桓四处扰乱,已经归附汉室的匈奴也蠢蠢欲动,意图再起,国库有耗无补,兵疲民贫的时候,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瘟疫。

当时的瘟疫,现代医学界定为伤寒病,如今已非难症,但传染性极强,在当时无药可治。

伤寒病因伤寒杆菌所致。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在自然界中存活力较强,在水中可存活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2月。伤寒杆菌随病人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传播。其中,水污染是传播的重要途径,亦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另外凡是伤寒病人或带菌者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后都能传播。被感染的发病者出现的最显著症状是发烧发热、畏寒,伴随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伤寒杆菌进入人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但若入侵病菌数量较多或身体营养不良而胃酸缺乏时,便会导致致病菌在胃内未被杀死,进入小肠,侵入肠粘膜,在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并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形成溃疡,引起肠穿孔,并经淋巴管侵入血液,引起毒血症,再随血液散布至全身,其中网状内皮组织丰富的器官如心、肾、胆、骨髓、淋巴结等易摄菌较多,引起化脓性炎症如心包炎、肾脓肿、胆囊炎、骨髓炎、脑膜炎等。

现代医疗手段治疗伤寒病很简单,就是对患者使用针对该菌种的杀菌抗菌素,如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阿莫西林等,再将病患者隔离,防止传播传染,并让病人床充分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身体消耗,增强身体抵抗力。

但是在那个年代,根本闹不清这个病因,因而也就无从诊治。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状况早已是民不聊生,人们衣食无着,生活困顿,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弱,又卫生条件不好,传播传染迅速,故而疫情一起,便会造成大面积流行,大面积死亡,有些地区甚至十室九空,惨不忍睹。

就在袁绍、曹操们晋身西园校尉,在何进与蹇硕之间取舍的时候,在钜鹿郡平乡张二町,与袁绍、曹操等差不多年纪的张角,也感染了伤寒病,但属于感染初期,尚未出现严重症状。张角顾不得已经有些发烧,背起背篓,手持药锄,啷呛着身躯,进山采药。

钜鹿郡地处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交界边缘,今邢台地区一带,为古黄河、漳河冲积扇,乃华夏族发祥之地。上古时期,唐尧禅位虞舜于大麓,即钜鹿;秦末,项羽率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秦军主力在此决战,项羽破釜沉舟,一战使秦朝主力尽丧。

张角出身医道世家,幼年即入乡塾,在曹操与夏侯惇们偷酒偷肉、与袁绍抢劫新娘的时候,张角苦读诗书,比他们奋发十倍。然而十年寒窗下来,却发现毫无晋身可能。二十万户才举孝廉一人,自己这样出身的人,即便学成满腹经纶,哪配得上、轮得到。张角对此既愤懑不平,又万般无奈,只好子承父业,操起医道。

中医最初与巫术是混在一起的,巫医不分。大致在春秋战国那个思想和科技第一次爆发时期,百家争鸣,巫医才分道,巫术专注命运凶吉,医道专理人身病症,但是分道也并未扬镳,并未完全撇清,仍然纠缠在一起,巫中有医、医中有巫。而巫和医,又与黄老术、方仙术交织糅杂在一起。

两汉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思想和科技的又一个发展期。

在思想上,以刘邦、萧何、曹参、周勃为代表的开国集团,鉴于秦末那种民不聊生的状况,全盘接受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意思是说:“大道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不和谐了,才显示出孝慈的作用;国家陷于混乱,才体现出忠臣的作用。”仁义、智慧、孝慈、忠臣固然人类的共愿和楷模,但并非道德境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达到不行,才体现出来的需要和作用。那么,什么是大道?老子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固然大、地固然大、王固然大,但是都大不过道。赚了一圈,最终结论是“道法自然”。就像野草无人打理,照样能蓬勃生长;鸟儿无人喂养,照样饿不死而且叽叽喳喳唱歌,快乐地活着。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不要干涉打搅,让一切自然发展,这就是道,这就是大道。因此刘邦集团提倡节俭,抑制欲望,休养生息,善待百姓,百姓自然而然有其活法,社会就会一步步稳定兴旺。

不能不说,在秦末那样一种社会状况下,这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思想和做法。那时候的社会,犹如一个重症患者,奄奄一息,任何猛药都使不得,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速死亡。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慢慢康复。故而那时一切尊崇自然法则,选拔官员之举孝廉,之所以以孝为先,德能放在其次,那是因为人的生老病死乃是天意,尊老爱幼就是顺乎天意的大道。由此,大汉王朝果然欣欣向荣,发展成“文景之治”,国库充盈,积攒的米粮几年吃不完,都生了虫子。

但是这种道法自然,随后就不适应了,人的能力有大小,智慧和奸伪也都是自然现象和法则,私欲也是自然现象和法则,由此而造成的贫富不均,饱饿不一,也都是自然现象和法则。“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鬼”,何尝不也是自然现象和法则?这样的大道行吗?到了汉武帝时期,内忧之间,又加上强大的匈奴的外来威胁,老子的大道行不通了,需要一个强大的“有为”法则。这时候就需要圣人,需要“王大”了。此时儒家的理论和道德标准最切合,没有什么能够可以超越“三纲五常”的东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和理想。由此转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依靠儒家理论和一帮出众的文臣武将,经过常年的战争,最终将强大的匈奴击垮,使之一部分逃亡了遥远的欧洲,一部分投降归附。

儒家思想比之老庄思想,是退而求其次,强调圣人作用、能人和榜样的力量。一时间显现出强大的作用。但是毕竟不是“大道”,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全部问题。武帝之后,社会上能人辈出,豪强当道,三六九等分化异常迅速。到了西汉后期,豪门之外,简直无有生路。

这时候,另外一种思想应运而生,代表人物就是王莽。

如今人们似乎只把王莽当作篡夺汉室的阴谋家,却不注意他首先是一种思想思潮的代表,是一个面对社会状况想要有所作为的改革家,他想抑制豪强,扶持弱者,至于“篡汉”,不妨看作只是一种手段。不“篡汉”,其改革思想何以推进?

王莽是最早的乌托邦和社会主义思想探索者,他想创造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无奈那时候哪里有那样的社会基础,不但没有搞好,反而适得其反,搞得天下大乱。

大乱之后有大治,由是才有了“光武中兴”,东汉崛起。刘秀的东汉,是糅合了老庄思想和儒家理念的折中产物。发展到顺帝、恒帝、灵帝时代,演变成当时的状况。

在科技领域,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次起步萌芽阶段,除了张衡的地动仪和天文历法,其实更重要的是蔡伦的造纸术,其后成为影响全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四大发明的另外一个火药,也是在这个时期就有了初期起步;瓷器也是在汉朝诞生的,之前只有陶器,不见瓷器;纺织技术也在两汉得到改良,丝绸等广泛使用;冶炼技术发展迅速,使得铁器完全取代青铜器;很多机械原理也被发明和广泛应用,例如轴承,曲轴连杆等转动变直线运动的装置等等;建筑学也得到完善,据说有了具体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就好象现在的国标,盖房修坟都有定制,不按定制叫做“违制”,好比现在的“违章建筑”,是非法的。

具体到医学,则此时正是构建框架的时期,正是华佗、张仲景等呼之欲出的时候。华佗的路径,和西医路径大致相通,讲究解剖,研究具体病因,实施外科手术。可惜华佗一朝被杀,成果尽灭,没得传承。张仲景走的是传统道路,以《黄帝内经》起步,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之体,通过“望闻问切”探求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症型,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走的是调和人体本能之路,属于一种经验性求证摸索,其《伤寒杂病论》的写成和发表,一举奠定了以后中医的路径。比如这伤寒病,张仲景哪里知道什么伤寒杆菌,只不过是在伤寒杆菌侵入之后,伤及到肝、肾、胆、脾部位,通过脉象经络穴位判断,调理激发体内抵抗力而已。这不能说没道理没有用,只不过其作用会因人而异,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关,不确定性极大,不像西医或华佗那样直指病因。西医的杀菌素抗菌素针对病菌体而不是人体,所以对每个人同样有效。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指的是中医乃是慢慢调理,达到肌体自治自愈,哪像华佗和西医手术,一刀下去立竿见影。所以中医治愈率不高,行医采药之人,难得大富大贵,也就够勉强糊口度日,勉强强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

此时,张仲景正在摸索之中在写他的《伤寒杂病论》,华佗正在探索他的外科手术。

张角的家乡,也爆发了伤寒瘟疫,整个钜鹿郡,万户萧疏。张角也在探寻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几经钻研,小有心得,试制了几种配方,并边学便用,对乡邻施加诊治,然而效果不大。不料自己也被感染了。

张角自己也染上了伤寒病,更加急于破解,又琢磨了一种方剂,打算试验。其中有几种药材,只有太行山深处才有。张角顾不得身体已经有点发烧,拖起带病之身,准备进山采药。临行前,叮嘱兄张宝、张梁,看顾好医馆家门。

张角带了几天的干粮,直奔西面太行山而去。山路崎岖,张角又有病症,一路歪歪斜斜,走走歇歇,行得一日,未寻到所需草药。张角感觉发烧已经重了,但是尚未赶到十分不适,于是咬咬牙,又往大山深处而去。

夜晚,张角就在山石角落和衣而卧。

次日天明,张角吃些干粮,继续前行,披荆斩棘,边走边寻。又行一日,终于找到了药材,但是所获不多,药筐里仅仅有一小半。张角继续前行,直奔崎岖险要常人不去的深山。

第三日,走到正午,张角的病势发作了,浑身燥热,再加上三天的劳累,身体已难以支撑,遂卧于林荫处,喘息半晌,浑身无力,张角只得作罢,打算打道回府。不料这一卧倒,就爬不起来了。

张角身处这荒山野岭,无半个人迹行踪,眼看就要命丧黄泉。想起这一生,想起这世道,张角无限唏嘘,心潮激荡。然而浑身感觉如火炭一般,动不得半分,昏昏沉沉,神志都不清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来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身上也背着一个筐篓,筐篓里放着一把锄头,也是采药之人。老者发现奄奄一息的张角,即刻取下身上的水葫芦,扶起张角。张角昏沉之中惊喜万分,接过葫芦一阵狂饮。老人又掏出身上干粮,喂张角吃了一些,张角这才感觉身上有了些力气,感激零涕,眼泪溢出眼角。

老人摸了摸张角额头,对张角说:“你是得了伤寒,而且很严重了。这么重的病,怎么还上山采药?”

张角叹息一声,说道:“我上山之时,还没感觉很不舒服。我乃医道之家,不能有点状况就歇着,这大瘟之时,没有药材怎么行。”

老人听罢张角之言,似有所为之感动,微微点了点头,对张角说:“你现在病势沉重,下不去山了,随我来吧”。

说完,老人扶起张角,用肩头架着,一步一挪,将张角挪到了一个山洞里。张角一看,这个山洞就是老人住所,地上挖有灶坑,摆着锅碗瓢盆,还有草席被褥。老人吧张角放到草席上,盖上被褥,取出两只硕大的仙桃,递给张角,张角谢过之后,一口咬下,甘甜无比,满口生津,直沁六腑。老人动手生火,熬了一锅粥,米香四溢,盛了一碗,让张角喝下,张角顿感身上有了力气。老人又从自己的背筐里,拿出一把草药,也从张角的药筐里挑捡了几样,煮了一碗药水,让张角喝下,张角感觉一阵舒畅。

张角大感惊奇,问老人:“您也是行医之人?”

老人点了点头。

“看来您是附近之人,这是您在山中的落脚之洞?”

“非也,这就是我的家。”

“您怎么会住在这里?”

“一言难尽。”

“您没有家人吗?”

“没有,独身一个。”

“这......,这怎么回事?”

老人说:“你正在病重之中,少说话,少思谋,要静养。你歇着吧,我还要再去采药。”

说完,老人背起背筐,出洞去了。

张角独自躺着,闭目养神。天到傍晚,老人还没回来。张角感觉发烧有些缓解,大感惊奇,看来老者熬的药,大有成效。张角身上有了些力气,爬了起来,挪身到洞口边。此时,张角才发现,此洞处于山间幽谷,满谷花果,芳香沁人,谷底溪流潺潺,碧清透彻。真是个神仙之所。

张角欣赏一阵,回到洞中,查看洞内。洞内有条小溪流,潺潺流到洞口,洞顶有个通天孔洞,透出些许阳光,空气流畅,因此虽有水流,却干爽透彻。洞里有粮食,有草药,还有制药的石磨、坩埚等物。除此之外,竟然还有书籍。张角拿过来翻看,记载得都是药物形状、药物属性。这些药物张角大多早已熟知,于是丢在一边,继续翻看,忽然翻到一部记述病情病理之书,张角兴奋地拿起来,挪到洞边,借着落日斜阳,仔细观看。书中竟然有伤寒病之篇,把外感热性病分为六个症候,以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病性。翻到后面,还有治疗配方,写着:“表湿较重而恶寒无汗者,酌加苍术、香薷等以芳香宣透;湿蕴阻较重而脘痞恶心者,可以杏仁之苦润,加苍术、佩兰以燥湿和中;里湿蕴热心烦溲赤,则去厚朴之温燥,加山栀以泄热利湿;如痰热交阻痰粘不易咯吐者,加鲜竹沥水以清热化痰;兼肝风内动而痉厥抽搐者,加全蝎、地龙、蜈蚣、僵蚕息风;便下瘀紫血块者,加茜草、赤药等行瘀止血之品;便血绵绵不止血色较淡者,于黄土汤内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者,加党参、黄芪补益元气;气脱亡阳而汗出较多者,于参附汤中加龙骨、牡蛎以固脱止汗。”

张角知道遇到了高人,一口气把书看完,大感受益匪浅。看罢此书,又翻了翻,翻到一部《太平青领书》,开篇写道:“黄天当立苍天死,却笑斯人愦愦多。”

再往下看,书中写道:“千斤之金,万双之璧,不若得一明师也;众星亿亿,不若得一贤良也。”

“黄天曰先天,先天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混沌一体,生二为阴阳。阳为上,为天,阴为下,为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德厚载物。阴阳生三者,金木水火土。三生万物者,五行相生相克。木干暖生火,火焚木生土,土藏矿生金,金销熔生水,水润泽生木;金削木断而克木,木取土精而克,土阻水流而克,水熄火焰而克,火可熔金而克。”

“黄天既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至天地初开,在穷桑之野,授太上老君以秘道,传谕世间。”

“万物生,黄天授轩辕居中戊己土,授夷居东甲乙木,授蛮居南丙丁火,授戎居西庚辛金,授狄居北壬癸水,各安其位,民淳帝德,天下太平。尧舜禹继之,其乐融融。”

张角知道这是在论道,读过书的人,对于黄帝老庄、孔孟贤师、诸子百家,大体上都会涉猎。但是张角看来看去,却参不透其中的意思,看得似懂非懂。

正在此时,老者采药归来,张角掩起书卷,起身拜倒。老者举手示意,让张角躺下,口中说道:“救人救命,这是行医之人的本分,你也不必过分感激。”

张角并不躺下,一连磕了是几个头:“老人家,弟子想拜在您门下为徒。”

老者端详着张角,口中言到:“老朽一介山野村夫,何德何能,可为人师?”

张角并不答言,只是磕头,如捣蒜一般。

老者看到张角手握书本,明白了张角的意思,扶起张角说:“老朽对于伤寒病,有点粗浅心得,足下有意交流,老朽当尽其所知,倾囊而不吝。只是为师为尊,尚不足堪。这些东西,我会一一告知于你,拜师酒大可不必了。”

张角不答,仍然叩头。老者说:“这样吧,你的病只是稍有缓解,还是之病要紧,等你痊愈了,再议不迟。”

张角见老者说道这里,只得起身。

老者取出粟米,又熬了一锅粥,还煮了些野菜,端到石台上,与张角共食。食罢,又熬了药水,让张角喝下。

次日天明,老者早早醒来,背起药篓又要去采药。张角醒来,感觉已经不怎么发烧了,身上也有了力气,不由对老者更加佩服。这个伤寒病,多少医生束手无策,这个老者却两剂药酒大见成效,非同一般。张角要随同老者一起去,老者说:“你的病还没好,还需静养,不能劳累。”张角说:“已经好多了,走得慢些,应无大碍。”老者应允,两人一同出了洞。

老者一边走,一边询问了张角的身世。张角据实相告。又问老者:“仙师何以孤零零在此独居?”老者对张角说:“我本出自大户世家,年轻时和你一样,悬梁刺股,饱读诗书,不过比你强多了,得举孝廉,且为官多年。但是这世道、这官场。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老者说到此处,再不言语。张角也不好再问,只感觉这老者一定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坎坷沧桑。于是转过话头:“可是在这深山野谷,靠什么活命,哪里来的米粮呢?”老者说:“你随我来。”说着,引领张角,爬向一个山间垭口。上了垭口,眼前豁然开朗。垭口下,是一个山间盆地,梯田层层,溪流潺潺,花木掩映,炊烟袅袅,人们在私下忙碌,一派生机,毫无病疫流行状况,恍若世外桃源。

正在观看间,只见山间小道上,簇拥着走来一群人,肩上抬着许多东西。不多时,走到近前,见到老者,作揖打躬。老者认得当先几个人,是村中的几位长着,躬身还礼:“几位族长意欲何往?”一位年纪和老者差不多的须发老人,抱拳对老者说:“今天是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过节乞巧,我们给仙翁送些酒肉米粮,一同过节。”

老者哈哈哈大笑:“牛郎银河鹊桥会织女,是年轻人热闹的时候,我这孤单老人,过什么乞巧节。”

白发老人说:“话虽如此,但是家家杀猪宰羊,仙翁也需同喜同贺。想我这百花谷,每遇灾病,全凭仙翁诊治。如今五谷丰登,人丁兴旺,都是拜仙翁所赐。”

老者抱拳再谢:“哪里哪里,治病救人,医者之德,应当应分的。”

众人不容分说,抬了粟米酒肉,下了垭口,拥向老者洞中,就在洞边支灶架火,整治好酒肉,摆在巨石上,斛觥交错,好不欢腾。

直闹到日影西斜,众人方才返回。

张角这才知晓,老者虽处僻岭幽谷,却不乏衣食的缘故。想想自己的家乡,瘟疫肆虐,惨不忍睹,这里却一派兴旺,想来都是拜老者所赐。为此,张角更加坚定了拜师的意念,再次向老者提出拜师请求。老者默默不答,仍不应允。张角有些焦躁,高声对老者说:“子曰:仁者爱人,君子成人之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难道您忍看天下百姓生不如死,而您只在这仙山幽谷自享清福?只庇护这一方百姓?”

老者见张角话说到此,叹了口气说:“你有所不知,我对这伤寒病疫,虽小有心得,却也并未参透,所开列的药方,也并非对人人有效。这人的身体,如同这天地宇宙一般,生生不息,有道在其中。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先天混成,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所生二,即阴阳,阴阳所生三,即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即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人的躯体内,五脏六腑,也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所谓患病,那就是阴阳五行运转出了毛病。所谓诊治,就是调理阴阳五行运转,令其恢复如常运转。道在每个人的躯体内是一样的,但是所化阴阳五行,却各不相同,其间差异万分。故而这药物下去,也是因人而异,并非个个见效。你以为我就能把天下人都治好吗?你以为这百花谷人未感瘟疫,人和物丰,都是我的功劳?错矣。这百花谷,隐在这大山深处,人迹罕至,与外界少有来往,像你这样的采药之人,行走三天仍在前行,也算少有。故而瘟疫不得传入,只有少数人偶然感染,我让他们独处调养,不再传染他人,因而极难扩散。”

张角说:“纵然不见得对人人有效,总还是有效嘛,比方对我就效果非同一般。”

老者说:“你有心钻研,我把这书送于你便是,不明之处,我自当倾其所有,告知与你,不必拜师。你想,就是你治好多人,能治好天下百姓吗?就算你能把他们全治好,他们不一样还是穷困艰难,你能让他们衣食不愁吗?”

老者说着,拿出那部《太平青领书》对张角说:“此书你也看了?”

张角说:“翻看了开头,没太看懂。这虚虚玄玄的东西,似无大用。”

老者说:“非也,谬矣。你若只想学伤寒病的诊治,大可不必拜师。“说着,这老者摇了摇《太平青领书》:“你若有心钻研这个,我才收你为弟子。”

张角听罢大喜,立刻倒身下去,三拜九叩,行了拜师大礼。

礼罢,老者扶起张角说:“你知道这百花谷,为何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吗?”

张角摇了摇头。

老者说:“就是因为隐在崎岖险峻之处,官府不至,百姓自得安生。”

张角依然疑惑不解。

老者说:“老子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张角依然听不懂。

老者说:“你想,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世,有一榻足够安歇,有斗粮足以饱腹,何须金银满匣,珠宝满柜?但是多少人有一贪二,有二贪三,为求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穷尽手段,你伤我斗,无所不用其极。何故?贪欲无边,狡诈聪明。是以人间贫富不均,富者酒池肉林,贫者家无隔夜粮。故而老子曰: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你看这《太平青领书》,内中写道:万物生,黄天授轩辕居中戊己土,授夷居东甲乙木,授蛮居南丙丁火,授戎居西庚辛金,授狄居北壬癸水,各安其位,民淳帝德,天下太平。尧舜禹继之,其乐融融。这话什么意思?是说开天辟地,万物始生的时候,黄天先道,催生出轩辕氏,居于中土为黄帝,夷蛮戎狄,各居其所,各安其位,民风淳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之后尧舜禹相继为帝,百姓其乐融融。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话的意思是尧作为国家君主,崇高呀!唯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效法于天,恩惠广博,老百姓简直不知道该怎样称赞。崇高呀!舜、禹拥有天下却不是为了自己。你再往下看,书里面说了,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人们变得贪得无厌,狡诈无比,道德尽失,穷极手段,互相杀伐,一切为了得失,一切以得失为本。像宋襄公那样,宋楚两国开战,宋襄公不趁楚军半渡而击,以图堂堂正正,还要讲究一点礼法,反被人耻笑愚蠢。天下人都太聪明了。故而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张角听明白了,对老者说:“黄帝和尧舜禹时代,因民淳帝德,天下安定而百姓快乐。后来人们变得聪明了,其实是狡诈,贪欲无边,故自春秋战国始,天下大乱。”

老者继续说道:“是啊,诸侯争霸,杀伐不止,哪一个是为了道德礼乐?哪一个不是为了私欲私利?就连秦始皇雄吞六国,是为了道德礼乐吗?故而秦朝二世而亡,兴也勃焉,败也忽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至我朝高祖斩白蛇起义,摧毁强秦,与霸王争锋,定鼎大汉,师法老子无为而治,尚节俭,与民休息,方传承得数百年江山社稷。怎奈人心不古,狡诈聪明者胆大妄为,再加上后帝失德,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以至于天下财富,尽聚于豪强之门,百姓流离。遂有王莽篡汉。”

张角是读书之人,老者所说这些,他都知道,但从未像老者这样想过,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老者接着说道:“王莽本欲平抑豪强,使万民各得其所。然而,他却不懂道法,强行为之,反而搞得适得其反,天下大乱。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话什么意思?是说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只有下德的人才表现为外在不失德。上德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内心忠信不足而定制的外在约束,其实是祸乱的开端。故而有人自以为是先知,其实不过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比如王莽。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老者说着,遥指垭口方向:“这百花谷活生生的例子,地处险僻,官府不达,人迹罕至,几位有德长老主其事,民风淳厚,互爱互敬,无有聪颖狡诈之徒,不尚金银珠宝,无贪厌不古之心,焉能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而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张角频频点头,由衷佩服。但是心中却思谋,如今的世道,已经沦落如此,人心皆贪皆诈,怎么可能像这自然天成的百花谷。

老者似乎猜透了张角的心思,对张角说:“你不必忐忑,这书里头一句就说了:黄天当立苍天死,却笑斯人愦愦多。大道终将行之天下,黄天是用在的,你不要愦愦多。千斤之金,万双之璧,不若得一明师也;众星亿亿,不若得一贤良也。故而你拜我为师,不可只学治病之术,须将这部书钻研透彻,为引导世人的名师贤良,由此才不枉从师一场。”

张角不无迷惘地对老者说:“说到引导世人的名师贤良,没有比老师再合适的了,老师为何不为之?”

老者摇了摇头:“你看我这年纪,已经是风烛残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归命于天,哪里还能为名师贤良。这些东西,我原本是想在我归天之时,一把火烧掉,不期上天眷顾,你我得缘,只盼你能了却为师之愿。”

张角诚惶诚恐,再拜于地。

老人面情严峻地对张角说:“你既有此心志,我当倾囊传授,你一定要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张角再拜应允。拜毕,问起姓名。老人说:“这个你就不必问了,我漂泊一生,垂垂老矣,眼见得于世无多,这名字你不知也罢,留到世上也无用。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名这东西,比之于道,不过是个人为的名号,名之亦可,不名也罢。”

张角闻言,想必老者这一生历尽坎坷,其间磨难,不可言状。本来想知道老者的身世经历,听老者如此说,遂闭口不再问。

自此之后,一连数月,张角细细参研《太平青领书》。

这《太平青领书》,开篇论天地万物、阴阳五行运转之道,曰天地道;其次论君、臣、民相处之道,曰人间道;其三论内气修炼、内外之气吐纳交融修炼之道,曰修身道;其四论天人相通、天人合一之道,曰神仙道。茫茫寰宇间,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

张角翻来覆去,反复参研,不但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而且试着按第三篇修身道,在老者指引下,于谷底溪流边林荫下风清之处,吐纳运气。不多几日,身体便有了异样感觉。修炼半月,感觉体内气息,已经有了些随意念运转的意思。这就是气功。其实即便不懂气功之法,只要在溪边林下,空气清凛之处呼吸吐纳,与身体也是大有裨益,如果懂得导引之术,那就更加裨益良多。张角深感老者之能,似深不可测。

张角还惊奇地发现,这老者还会制造一种火药,点燃之后,火光迸发,黑烟直腾云霄。老者还会杂耍幻术,张角眼盯着老者把桃子拿在手中,一眨不眨,转瞬之间,桃子就没了,跑到了老者的衣襟怀中。张角愈发感觉,这老者一生,一定经历过不凡的历程。但是老者始终闭口不谈,张角不好再追问。

时光如电,日月如梭,转眼到了冬天,天气寒冷起来,老者忽然痰嗽不止。张角以为老者感遇风寒,想要为老者把脉,被老者止住。老者说:“我这不是风寒,你不用把脉,我也也无需调治,此乃天意天命,当顺乎其自然。”

又过了几日,老者痰嗽似有加重之状,张角心内不安,老者又不肯诊治,不由得内心起急。老者看在眼里,只是微笑。

次日午时,张角外出采药归来,只见老者把《太平青领书》和医药书整整齐齐打在了一个包裹内。张角问:“您这是何意?”

老者说:“里离家已经数月了,家里音信皆无,恐怕早急得不知如何了。你学业已成,我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你该回去了。”

张角哪里舍得,对老者说:“我走了,留下您一个人,又在病中,怎么行呢?”

老者笑着说:“我一个人又不是一年两年了,再者说,你不见百花谷长老们时常来探望,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张角依然不舍。老者说:“大道为重,你当学以致用,怎能总守在这里呢。”

张角苦求留下,老者不许,把包裹放在了张角的药篓里。张角见老者心意已定,只得与老者依依惜别。临行前,张角袒露了心中最后疑惑,对老者说:“如今这世上之人,各个狡诈无比,恐怕难遂人愿,不好教化。”

老者说:“你不说,我也正想叮嘱你。老子不是说了么,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个愚之,并等于愚弄,而是导人于淳厚朴实。你已经快要参透天人合一修仙之术了,要以这个为引导。比方说,你受了我的伤寒病疫疗法,与人诊治,不可明言药物药性,大可以说是仙法神术,使民信之,然后导引民众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你大可不必心内不安,这不同于一般的欺骗,只要你心存大道,自可坦荡。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你坚信大道,只要得到这个一,那就是至仁至善。”

张角又问:“倘或得蒙黄天眷顾,教化了一些人,使之归于愚朴淳厚,但是恐怕更易遭那些狡诈之徒欺凌,如何是好?”

老者说:“这个嘛,要靠你来护佑,你不能教化之后就不管了。”

张角说:“我一个人身力微,如何护佑?”

老者说:“你要广收门徒,以徒护徒,师徒一系。可以这《太平青领书》为名,曰太平道。”

张角恍然彻悟,洒泪告别老者。从此,中国道教始兴起,人间有了太平道。

同类推荐
  • 紫禁城

    紫禁城

    龚学敏以他诗歌追求的纯粹与华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紫禁城重新进行了整体解读,他独自置身其中,演变万般模样,穿龙袍、起龙驾、执令牌、伺贵妃、开启深锁重门,穿行千里烟云,让人别开生面。
  • 袍哥传之亡清

    袍哥传之亡清

    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他们改写历史,也被历史改写。他们虽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他们曾经证明过的,会成抹不去的记忆,只是不希望现实再把这种记忆复活。
  • 制霸从厂长开始

    制霸从厂长开始

    大学生耿波穿越到鹿鼎世界成了大汉奸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上天给了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来惹我?干就完事了!“吾皇威震天下!”那必须的,谁咱船坚炮厉!“吾皇富有四海!”各大洲都有咱的地盘。“吾皇后宫佳丽成群!”咱也不想那么操劳,奈何各国皇室为了和亲使劲送!
  • 日月再临

    日月再临

    三料博士朱海涛穿越到了1780年的南洋,面对着这个工业革命的前夜,他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吞并南洋,消灭满清,将华夏文明照耀于坤舆万国之间
  • 三国之黄巾小贼

    三国之黄巾小贼

    典安,一个外科医生,因一起医疗事故枉死之后,穿越汉末三国,成了黄巾军中的一份子。在动荡的乱世之中,为了活下去,典安不得不与天下群雄为敌,在艰难求存的过程中,一步步丰满羽翼,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热门推荐
  • 你若不伤 爱就无恙

    你若不伤 爱就无恙

    自己的强大和盛放,才是真正的安全感。我们活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不易成婚的年代。未经磨砺的婚姻,对于年轻的我们,就是一件我们尚且配不上也养不起的奢侈品,经不起轻微磕碰,更耐不住太多矫情。青春不给他,留着喂狗吗?谁说错爱就是瞎了眼,白白浪费了时间?青春就是要为一个人奋不顾身。不是这个人,就是那个人。女为己悦容,让男为己悦者穷。不要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来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就男人来说,难看又没钱的单身汉,未必比高富帅更靠谱。
  • 重生之总裁勿忘我

    重生之总裁勿忘我

    叶若烟抬起头,望着那个曾经宠她如宝的男人,此刻禁闭双目,已被病魔摧残的不成样子。她的心如刀绞般,他曾是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拥有举世无双的容貌,是H国无人敢惹的帝国总裁,却为了她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 张德宾自己人生生涯的书

    张德宾自己人生生涯的书

    看清楚身边的人吧人心隔肚皮。请在有限的时光看清楚你身边的人吧,穷在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呢。愿你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啊真正的情义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却来伸出手帮你,这可能是一生当由贵人请你在荣华富贵莫忘恩人。雪中送炭你不陪荣华富贵。荣华富贵你是谁!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的现实。当你在来的时候,我们只是路人,你不在是,谁没有分担,只想要成果的人。对不起,请你走开。我想写下所有的事,于是有了这本书,长大后明白坚持的对不对,做自己坚持的人,很辛苦做随心所欲,很无趣,把喜欢做到极致,就是这本书陪你的道理,张德宾常诚意之作,全方位展现张德宾的小世界这是张德宾的书,也是你从未读过的一个人。
  • 我是剑中仙

    我是剑中仙

    长夜漫漫,唯剑做伴。纵使前方荆棘密布,我必一剑破之!今生,我就要做那剑中仙!
  • 我把世界玩坏了

    我把世界玩坏了

    当这世界变成了一部电影,一部小说,一个故事。而你,是设计这个世界剧情走向的人,你所设计的一切剧情,都会具象的在这个世界所实现。你会怎么做?将现代社会变成神话世界?变成魔幻的世界?亦或者是,变成一个修行者纵横的世界?还是一个崩坏的世界?
  • Out of Time's Abyss

    Out of Time's Aby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魅世狂音

    魅世狂音

    重生入世,音尊强者的她重生为五音白痴,一曲鬼音五煞调,名动五国!◆将军府五小姐君修月,素以心狠手辣、穷凶极恶闻名赤炎国,因调戏当朝“第一王爷”反被其下了杀手,一命呜呼。她重生而来,锋芒毕露,腹黑冷漠,彻底颠覆昔日形象,在整个赤炎国引起轩然大波。一曲“鬼音五煞调”,以音为攻!一舞“火云九剑舞”,以舞为杀!却,以武入灵——至此,六派竞相争之!◆世人皆传:五小姐是五音白痴!她冷目幽转,素手一勾,音起,煞气动!第一调:求死——求生不得,宁愿求死;第二调:求生…五调动,玄音现!铿锵有力,气势恢宏,让人混觉天上地下,皆是煞气。-世人皆笑:五小姐竟然对五行一窍不通!她绣袍一翻,掌心内五簇火焰映射出众人的震惊,金木水火土…谁说她五行不通?五种属性齐聚一身,她乃第一人!-世人皆讽:五小姐起舞,呵,丑人作怪…修罗云台,是谁广袖如云,灼灼风华,一舞倾城艳,以舞为杀!…至此,修罗五女——绝艳惊世,幽冥骨琴一出,生死宣判!◆◆◆众人看着台上临风而立的一对男女惊呼:“五音废物对7级音攻强者角音师,她是疯了吗?”“我猜一音之内,她必输!”“…”台上俊美男子高傲地抿唇:“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女子扬眉一挑,唇角邪气尽显:“后悔?”是有人后悔,却…不会是她!◆◆◆对面的男子咬牙切齿:“打不过你,老子就不姓林!”君修月挑眉:“哦,其实吧…君亦风还是很好听的。不过呢,主子我家奴才已经够多了,男夫倒是少一个,要不考虑下?”男子一愣,反应过来,直接红透了一张俊脸。“你…你无耻!”“咦,我有说什么吗?”君修月无辜地耸了耸肩,转身朝着身后的妇人“委屈”道:“二娘,你瞅瞅,他还不乐意嫁给你呢?”推荐某凌完结文:【天纵狂颜】推荐好友文文:【风邪绝焰】【祭水琦声】【异火焚天】【刑冷墨】★★★领养区★★★【修月】由【刑冷墨】【祭水琦声】共同领养
  • 美食从吃播开始

    美食从吃播开始

    “恭喜宿主,喜提吃货技能‘吃不胖体质1.0’版本。”林风金句:这世界没有什么,是吃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大不了就多吃一点。要是还不行,那就吃的你倾家荡产。别不信,哥就是这么牛哔的……
  • 龙皇进化系统

    龙皇进化系统

    柳杨一朝醒来,竟发现重生为蛇,更获龙皇进化系统,靠着吞噬不断进化蜕变,最终为蛟,为龙,遨游天地,展现进化的可能性!注:本书是一本重生,变身,一段都市剧情,灵气复苏,以及宇宙争霸文,精彩将慢慢呈现。 《我的宠兽融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