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3800000041

第41章 晋王妙计解困局 金銮殿上约三事

伴随着皇宫大殿的晋阳钟响起,众文武大臣陆续进的殿中按文武班分列两旁。那晋王位列文班首位、下首为左丞相齐国公高熲、太傅宇文述等。众人刚刚站定文皇便在黄门司礼太监的搀扶下登坐于大殿正中龙椅之上,杨二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古代皇帝的威仪,只见文皇头戴12冕金色通天冠,大黄明色的黄袍,上锈两条冲天金龙,一条锗黄色缠白玉宽背腰带,独坐高阶龙椅之上,甚是威严。在皇势的威压之下,让人不得不升起一种膜拜之意。杨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权利的强烈渴望,难怪人们都削尖了脑袋想尽办法往上爬,为争得权柄不惜一切,真没有比拥有权利更加疯狂的了。

司礼监黄门侍郎元岩抖了下手中的拂尘,尖利着嗓音喝道:“有事早奏,无本退朝----”

“陛下,臣有奏请。”左丞相齐国公高熲出班执笏说道。

“高爱卿有何奏,但讲无妨。”文皇看着高熲和蔼有佳的说道。

“陛下,现我大隋精兵二十余万陈于大江北岸与南陈隔江对峙,已有一年余。每日马嚼人吃耗费钱粮无数。加上春种之粮刚刚播种不久,远未到收获之际,每日内务府库存粮只出不进。更有那北地中原逃难到此的流民无数,皆由内府粮食赈济。唯今內府存粮只够供给大军不足半年。若秋粮打下之前,突厥对我用兵,兵乱又起,关中河套等地将无粮可收,那我朝将陷极度粮荒之危境,望我皇早作定夺。”高熲不紧不慢的把话讲完,话音未落,满朝议论之声骤起。文皇听言也撵须沉默不语,他在思索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局。

“丞相之言事关国体,诸卿可有对策?”文皇抬头看向文臣群,眼光从宇文述、杨孝正、裴肃、袁旻、刘昉等大臣身上掠过。众人皆低头不语,不敢出班谏言。只有晋王杨广此时似乎波澜不惊,面似沉水,嘴角还略有笑意,不似朝中众臣那样惊慌失措,摇头不语。

文皇见了轻叹一声说道:“前月刚解无盐之苦,如今又临少粮之危。朕欲驱散来京流民,终止每日赈济之粮耗费,在传谕各州府于民间征集粮食,以充实内府,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陛下不可。来京流民百姓尽皆是失地农民,如若停止赈济粥食,驱散出京,必然饿死,使京畿民心不稳,此意万不可!如若传旨各州府向百姓征粮,州府官吏中贪官众多,必然加倍盘剥百姓,如是将激起民变,那时烽烟四起,星火燎原,局面更加不好收拾,此意更不可行!”众人抬眼一看,原来出班怒怼皇上的人是贝州刺史袁旻也。

杨二听了也不禁点头暗赞,那袁旻每句话都说在了点儿上,直接将皇上的圣谕驳翻。朝中有这样的铮臣,难怪大隋有十余年的开皇盛世。

“那将如何是好?皇儿你前番以一人之力解我满朝用盐之危,被民间盛传为盐神临凡,如今又现这粮荒,你可有解决之法?”见众臣不言,文皇不在寄希望于文臣,倒把目光只往晋王杨广身上看,眼中流露出一丝渴望。

杨二见此,不得不出班言道:“父皇,袁大人刚刚所言极是。如今兵戈方止不可在加重百姓负担,以免有不轨之人借此煽动民情。儿臣有本奏可解此危局。”说罢将手中奏本递与司礼监转呈文皇御览。朝中文武大臣皆惊,不想如此难局晋王千岁能解?那文班中的杨素听了此言更是看向杨二,面色极其沉重,两眼更是露出阴冷之色。

“皇儿,真如你奏本中所述可解粮荒困局吗?文中之意朕尚有不解,你可详细解述一番。”片刻,文皇抬头面露不解之色对杨二说道,希望他能解释的详细一些,同时也好让朝中大臣品评一番。

“父皇,各位伯伯。”杨二向文皇拱手施礼并转身向文武大臣们行了一个礼后,接着说道:“小王数月前离京本欲前往潼关历练,半途听说我朝缺盐之甚,百姓苦不堪言,便急往河东潞州找到那能出产精盐的解池湖,然后招募民夫等开采湖盐,如今我那湖边盐场已经形成规模,所出之盐足以确保我朝百姓之用,更是开通南北商路将盐贩运至突厥、辽东等处换取金银。数月间,小王遍走河东各地,发觉以潞州为中心方圆数百里尽皆是良田,因战乱方息,人口不足,沿河两岸更是有那众多的无主之地。如若父皇将河东潞州那无主之地交由孩儿开拓种粮,不出半年孩儿必将为父皇一解用粮之荒,使內府粮库充盈。”杨二在大殿上振振有词,信心满满的豪言道。

话音一落,满朝议论之声乍起。有点头的,有不断摇头的。更有那衷于太子杨勇的大臣不停的说着“狂言”之类的话不绝于耳。

“皇儿此言当真!”文皇听罢也是又惊又喜,忙追问道。大殿上听言立刻安静了下来,不再狂论。

“父皇,儿臣一言既出便有必成之道,如若不成,请辞晋王爵位。”杨二信誓旦旦的大声说道。

“好,为父信你,这就下旨将那河东郡交你手上,以河东全境为你晋王封地,唐国公那里朕自有说法。皇儿可还有所请?”自己的儿子有过一次奇迹,难说没有第二次。文皇愿意押宝在自己儿子身上,让他放手一搏。

“父皇,儿臣还有三件事情,望父皇恩准。”杨二躬身一礼说道。

“其一,仍将在京流民尽皆遣散。”杨二话还没说完,众皆哗然,反对声骤起,此起彼落不绝于耳。连那一直闭口不言的越王杨素此时也大声符合着反对的声浪,引得杨二也不禁用鄙视的目光看向那些唱反调的太子朋党。

“那还是要饿死饥民不成?万万不可!皇上。”

“皇上啊!如若将饥民饿死,必将有损我皇仁义之名,那将与秦二世何异?”

大臣们纷纷大声反驳着。

“众卿不必喧哗,且听完再议不迟。”文皇忙招呼众人停止喧闹,示意杨二继续说下去。

“呵呵!儿臣要父皇将这遣散之民不论男女老少,尽皆发往河东,我那河东地广人稀,正缺耕种之民,沿途粮食供及一应开销给皆由我晋王府一力承当,不动內府之粮,哪里是要将他饿死荒郊,此乃一举两得之便。”杨二话音方落,只听的那袁旻不住叫好,丞相高熲也是面露喜色频频点头。以那张恒为首的晋王党们更是相互夸赞不停叫好。这不光解决了开发河东缺人之困,更可为內府省下一大笔赈济之粮,全力供应前线将士,真是一举两得之利。杨素恨得牙关咬紧,粗气直喘,太子朋党们闻言皆是呆若木鸡,相互间哑口无言,丑态百出。

“其二,儿臣还要将河东晋王封地向南扩至陕州以北,望父皇成全!”杨二态度坚决,不卑不亢说完忙向文皇施大礼。此言一出,又引起朝中大臣们纷纷议论,不知晋王殿下这是何意。杨素此时脑袋有些转不过来了,他不清楚晋王为何还要那大河以南并不适合种粮的陕州盐碱之地。

“皇儿,难道河东之地还不够吗?还要那陕州,那陕州土地好似并不宜耕种呀!”文皇也颇为不解小声问道。朝中议论之声也随之戛然而止。

“父皇,那陕州与我那河东平陆县治隔河而望,儿臣欲打通潞州府往平陆之商路粮道,并以平陆为渡口向陕州运送粮食、食盐等物。此为我河东往中州洛阳、湖广荆州之商道粮道捷径,不可不为我掌控!如若被他人占有岂不好似儿臣的脖子被人掐住了。”杨二言罢,众臣尽皆点头称是。杨素等人至此方大悟,暗自捶心,没有早看出晋王这步棋。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晋王把势力渐往中原扩张。

“再者,河东粮道一通,南方战事一起,河东之粮不必先抵长安,只需经过平陆陕州源源不绝直入洛阳输送前线,远比京师出潼关粮道便捷,岂不更好!”杨二掷地有声的说道。

文皇也释然的微笑点头,“好,父皇就将这河南陕州之地一并划入你河东管辖,让你便宜行事并许可你招募府军3千,用于守卫粮道渡口。快说你那第三条。”文皇现在发现自家老二说的每一条皆是有利于朝廷的好事,都是在弥补自己想做而又不曾想到过的空白,好啊!既如此那就多来几条。

“父皇,儿臣那第三条就是要拿河东郡地下煤铁的开采权,如此条不得满足,儿臣则不出京师,效那太子就在这父皇母后身边、天子脚下作一逍遥王侯岂不快哉!”杨二心里是知道的,这盐、铁、煤等皆为朝廷专控。这盐业让自己垄断经营了,父皇可看在自己于此有大功且又是皇子的份上可网开一面不予追究。但要把铁煤之国家命脉之资也下放,就算父皇愿意也过不了群臣这关啊!

果然,还未等文皇开口说话。大臣中就已经站出一人,高叫:“不可!晋王殿下得陇望蜀好不知足矣!那铁煤一体皆由门下省工部制铁司为国家掌管,岂能因晋王而改制。如诸王封地之铁煤皆不为国家朝廷所有,那朝廷岂不被架空徒有虚名。”听闻此言,杨素心里连声叫好,好啊!说的好,决不能让晋王再次得逞。抬眼看去原来是那光禄大夫郭衍正在大声谏言,反对放开铁煤治权给晋王。杨素心说,总算能有一个拿着太子的好处出来反对晋王的人了,其他人直若木头一般。

“皇儿,这-----”文皇本就不愿同意正不知如何拒绝之时,那郭衍正好说出了反对之声。自己也就不必在想新词儿了,看你这二小子如何回答。

“父皇,郭大夫此言差矣。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大隋探得的铁矿大部在晋阳府周边,眼下河东郡地底有无铁矿尚且不知,何来占有一说?那煤石矿区更是大部在北突厥地域要想占有岂非出兵突厥?再者,儿臣说得清楚只要开采之权,所采铁煤等仍属我大隋,仍入我大隋府库,岂是为我一己之私?”杨二早想好了对策,此时不慌不忙的和盘托出。文皇听后双目微合,沉吟不语。殿中大臣们也相互议论着,那郭衍此时也无话可说,只是低头和杨素交换着眼色。

同类推荐
  • 野史更疯狂:另类的唐宋历史风情

    野史更疯狂:另类的唐宋历史风情

    本书分为“帝王传奇”、“宫廷秘史”、“官场风云”、“名人逸事”、“疑史探秘”、“民间八卦”、“唐风宋韵”七章。内容包括:唐太宗究竟是伪君子还是一代奸雄、唐太宗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多情皇帝生死两皇后的荒唐事儿、一代名臣房玄龄为何畏妻如虎等。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我的邻居是皇帝

    我的邻居是皇帝

    叶华救了一个皇子,从此圣人垂青,与皇家比邻,看风起云涌……郭威说:朕瓦棺而薄葬,勤俭之美,终始可称。虽享国之非长,亦开基之有裕矣。柴荣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赵匡胤说: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望着巍峨高耸的宫门,叶华只想说,你们爱谁谁,不是赵二就成……读者群:284427642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一匡三国

    一匡三国

    建安二年,袁术称帝,曹操伐张绣败退,袁绍手握河北四州。张汹,一个刑警大队队长穿越成为冀州中山国无极县的商人世家。原本以为自己毫无依托,却发现自己乃是枪术大师童渊的最后一名弟子,赵云成为自己师兄。师兄弟是同心协力还是分道扬镳?官渡之战即将爆发,张汹身处动乱之地,背负家族命运,要如何抉择?枪杆子很重要,张汹训练部曲誓要打造一只精兵。武艺也很重要,他周游河北英雄之间,讨教武艺。知识不能丢,不远千里拜名师,他不想作为一个文盲。人才不能放,河北人才济济,总有几个能为我所用。美女更不能放,就算是袁绍之子又如何?
热门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天才画家为何割耳自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邪性前夫,别过来

    邪性前夫,别过来

    被白莲婊设计成小三,白雁凉表示,这哑巴亏她不吃!她将计就计与险些身败名裂的欧墨衍结婚,坐实了小三上位之名。婚后的一年多里,她以互相伤害抵死纠缠为目标,成功的让欧墨衍对她加以折磨。等她换个套路后,终于把他这座冰山捂化时,现实又杀了她一个措手不及。“欧墨衍,我们离婚吧,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好。”一纸离婚书,将她跟他之间的距离,再次拉开。只是,变身为前夫后,这个冷漠无情的男人,怎么开始对她死缠烂打了?“前夫,滚远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小店,上仙恕不招待

    极品小店,上仙恕不招待

    白末言一直都很想进入那个极品小店,不为其他,就是觉得这家店挺有意思的,他活了几万年,还从来都不曾见过有这么一家店,不论什么都卖。千叶一直都很想做的事,就是离这个自称活了几万年的上仙白末言远个几千几万个宇宙,她活了十几年,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像他这么死皮赖脸的臭男人。可是偏偏不如她的意,不管走到哪,她都能见到白末言。“好久不见啊,小叶子!”“上仙好巧哦,不过请恕小店不招待上仙!”“哦,那请问,刚刚那位上仙可是进去了?”千叶看着刚刚从小店中交易到货物的一位上仙,心里默默的将他列入黑名单。以后再也不卖他东西。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玄海萍客游

    玄海萍客游

    这里有客栈半步多,魑魅魍魉齐聚首;这里有青衫客对江练剑誓要一剑断江,只为江底取针;这里有小道士乘白鹤东来说自己是神仙下凡,却道不清人间爱恨情仇;这里有老和尚画地为牢七十载,望穿秋水等一人只为可还俗;这里有少年郎持残刀舞锈剑,江湖也好朝堂也罢,都要被他搅个天翻地覆;江湖是海,江湖事是浪,江湖人是浪尖浮萍。
  • 唐挣

    唐挣

    大唐来了一只后世的‘小蝴蝶’,因为他的出现,很多事都在随之微微改变,又因为他认识了杨玉环,他这只蝴蝶的翅膀扇起来的风可不是一般的大,大得来足以掀翻整个大唐天下。
  • 前方预警,总裁驾到

    前方预警,总裁驾到

    舒画从小的梦想就是嫁给江凌川!就跟那些梦想着长大后成为宇航员的小朋友一样,希望时间飞逝,他们天真的以为,梦想其实很简单,长大便触手可及。可如果知道她十几年的期盼和等待换来的是浑浑噩噩的白昼和漫漫长夜的凄冷,她希望上帝再仁慈一点,让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
  • 宋建隆详定刑统 宋刑统

    宋建隆详定刑统 宋刑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凰万岁

    明凰万岁

    初见时:他十二岁,父母双亡,流亡为乞丐。她九岁,锦衣华服,予他一饭之恩。再见时:他十五岁,他迫于生计,沦为盗贼,一时偷窃被抓。她十二岁已经是风华初绽,容貌清丽,轰动定州城。她从张宏文手中救下他,并收留他在郭家为奴。终于不用再为温饱发愁,他却发现迷失了自己的心...他从最卑贱的乞丐成长为一代帝王明凰始终不离不弃,伴他左右“吾之王朝将冠汝之姓氏,曰:大明王朝。”是一位少年的成长史书,亦是一代帝后在乱世相爱的倾城恋曲。(仿明朝历史的架空文,既有江湖的刀光剑影,又有朝堂步步为营,不乏战场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