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40200000001

第1章

上一次在布绿克太太的小吃摊上吃咖喱香肠,足足是十二年前的事了。布绿克太太的小吃摊位于新市广场。广场在港口区,铺着卵石,风大、肮脏。广场上还立着几株矮小寒酸的树、一间公厕、三家小摊。许多高中孩子常在那里出没,喝着那种用塑料杯装着的阿尔及利亚红酒。往西,一片灰绿,是一家保险公司的玻璃大楼,再过去就是圣米迦勒教堂了。每天下午,教堂的尖塔就在广场上拉出一条影子。二次大战时,这一区几乎被炸弹夷平,只剩下零星几条还算完整的街道。布吕德街就是其中之一。我有个婶婶就住在那条街上。小时候我经常去看她,但私底下老爸总是不准我去。这个街区过去俗称“小莫斯科”,不用走多远,就是红灯区了。

后来我去汉堡,总会到那个区,走走那些街巷,经过我婶婶住的那栋楼(她已去世多年),最终再来到布绿克太太的小吃摊,尝尝她的咖喱香肠——这也是我走这一趟的真正原因。

“嗨唷!没什么特别的事吧?”布绿克太太总会这么说,仿佛我们昨天才刚见过似的。

她在一只大号的铸铁平底锅前忙碌着。香味不时就从她的窄篷架下飘散出来。篷子是用一块灰绿色军用帆布搭的,布满小洞,近乎斑驳,所以上面又盖了一片塑料布。

“这里没什么新鲜事啦。”布绿克太太说。她一边从滚油里捞着薯条,一边告诉我这段时间,谁又搬走了、谁又去世了。这个那个我都不认识的名字不是得了心脏病、疱疹、糖尿病晚期,就是早已躺在郊外的墓园中。布绿克太太则一直住在婶婶当年住的那间公寓里。

“看。”她伸出两手,慢慢翻转过来,关节都长了瘤。“痛风。眼睛也快不行啦。明年,”每年她都会这么说,“我就要收摊啦,永远收摊啦。”这时她会用一只木夹子,从罐子里夹出几片酸黄瓜。“你年轻的时候就爱吃酸黄瓜了。”可她从没收过我酸黄瓜的钱。“你怎么可能在慕尼黑那种地方活下来呢?”她问。

“那里也有小吃摊呀。”

她要听的就是这句话——仿佛这已成为我们之间的一种仪式——然后她会说:“是——喔——可那里也卖咖喱香肠吗?”

“没。嗯,至少没这么好吃。”

“看吧!”她一边说,一边在平底锅里撒了些咖喱粉,把一条小牛肉香肠剪成几块放进锅里,然后补上一句:“南德白香肠,可怕,还有甜芥末!简直倒尽胃口,对吧?”她会假装在颤抖,“恶……”,然后在锅里挤些番茄酱,将这些佐料拌一拌,再多撒些黑胡椒,最后才把煎好的香肠放在折好的纸盘上。“哪!这才是真材实料的东西。这风帮了不少忙。在这种冷风下,人们要的就是热乎乎的东西。”

她的摊子位于下风处。盖在摊子上的塑料布曾被风吹破,不时就有一阵强风扫翻广场上某张散置的圆锥型塑料桌,这种圆锥型桌子看起来就像是冰淇淋甜筒。你可以站在这里吃肉丸,当然,还有那口味独特的咖喱香肠。

“我要收摊啦,永远地收摊啦。”

每次她都会这么说,然而我知道来年我还是会再见到她的。但有一年,她的摊子真的不见了。

后来我就再也没回过汉堡,甚至也很少想起布绿克太太,除了偶尔在柏林或卡塞尔的小吃摊上,或者,偶尔会碰到的情况是,一群人争论着咖喱香肠的确实起源时,我才会再一次想到她。大多数人——事实上几乎是所有人——都认定咖喱香肠,是某个柏林人在一九五〇年代发明的。每次有人提到这点,我就总要说,其实咖喱香肠真正的起源地是在汉堡,发明人是布绿克太太,而发明的时间要比一九五〇年代不知早了多少。

大多数人都对咖喱香肠是被发明出来的表示怀疑。至少不会是一个人的杰作。各种神话、故事、传说不断地流传着。是谁发明蒸肉丸的?食物的发明难道不是一种集体成就吗?新的菜式往往是在意外的情况下诞生的。就拿德式蒸肉丸来说吧:你有几片剩面包、一些肉屑,想用它们来填饱肚子,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它们和在一起,捣碎搅成泥。德国人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四处皆然——你只要看看各邦如何用不同的方言来说同样一个“肉丸”就知道了。

“也许吧,”我说,“但是咖喱香肠完全不同,光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了:它把最远的东方和最近的西方结合在一起,咖喱和香肠。这种组合,就是一种发明,而发明的人正是那位布绿克太太,时间大约是在一九四〇年代中期吧。”

我还记得,我坐在布吕德街上婶婶家的厨房里。住在公寓最顶层阁楼的布绿克太太,也一起坐在这间漆有象牙色壁面的昏暗厨房里。布绿克太太告诉我们,光顾她的小吃摊的有黑市贩子、码头工人、水手、行骗的混混、妓女和皮条客——简直难以相信这些人在一起所发生的事!全是真的。布绿克太太一直说,这就是咖喱香肠带来的:它让你的舌头放松,也让你饱经世面。

我至今还记得这些,于是我开始调查。我问了一些亲戚和朋友。还记得布绿克太太吗?有些人依然清楚地记得她。还有她的小吃摊。她发明了咖喱香肠?怎么发明的?这却没有半个人知道。

即使像我老妈这种,任何小事连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人,也完全没听说过布绿克太太发明咖喱香肠这回事。倒是那橡树子咖啡——那可是她在战后人们一无所有的那段日子里,长期实验的结晶。那也是她在战后刚开始摆摊时卖的热饮。老妈甚至还记得橡树子咖啡的配方:采几颗橡树子,将它们放在烤箱里烤干,拔掉杯状壳斗,然后把子磨碎、烘焙,再混入一般的代用咖啡就成了。这种咖啡喝起来有些苦。妈还强调说,长时间喝橡树子咖啡的人,最后都会丧失味觉。橡树子咖啡甚至还会使舌头麻痹,以至于在那个闹粮荒的一九四七年冬天,长期饮用橡树子咖啡的人甚至可以把木屑拌在面粉里烤成面包,还说烤出来的面包吃起来,就和用最上等的面粉烤出来的一样好吃。

然后是关于布绿克先生的传闻。“布绿克太太结过婚吗?”“曾经,但她把他踢出家门了。”

“为什么?”

妈不知道为什么。

于是一天早上,我去了布吕德街。那栋老公寓已被翻新了。布绿克太太的名字,不出所料,并没有列在门口的电铃上。以前那个凹陷的木头阶梯已经被贴有铜条的新楼梯取代。楼梯间的自动灯不但明亮,还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爬到最顶楼。在过去,那灯在爬到第三十六阶时就熄了。小时候,我们得趁灯还亮着时一路直冲上楼,才到得了布绿克太太住的顶楼。

我穿过这个区里的那些窄小、没有半棵树的街。这里曾是水手和码头工人所住的地方。这个离市中心不远的区域里已经没有旧房子了,它们全被重建成高级的大楼。乳品店、杂货店、外国货商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精品店、美容沙龙,甚至还有艺术画廊。

只有茨威格先生的小文具店仍在那里。在店外窄小的橱窗内,一个戴着印度遮阳帽、拿着烟斗的人,站在雪茄和小卷烟盒堆中。

我问茨威格先生,布绿克太太是否还健在。如果她还活着,现在可能住在哪里?

“你到底想知道什么?”他用一种怀疑、令人紧张的口气问我。“这家店早已被租出去了。”

为了证明我年轻时就认识他,我说他曾经——一九四八年左右吧——他曾经爬上一棵树。那树是这整个区里唯一没在战时被夜袭的炸弹烧掉,或被后来的人砍回家烧的树。那是棵榆树。一只被狗追急了的猫,一爬就爬到高高的树上,下不来了。那只猫在树上过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仍下不来。曾经当过工程兵的茨威格先生,在众人关注的眼神下,爬上了那棵树准备救猫。没想到那猫竟然又往上爬,一逃就逃到树顶,可怜的茨威格先生爬得太高,也跟着一起进退维谷。最后只好叫来消防车,用云梯把茨威格先生和猫一起救下来。茨威格先生静静地听完我的故事,转过头来把他左眼的假眼球拿下来,用条手帕擦了擦。“啊,那些过去的日子。”他一边说,一边把眼球装回去,顺便用那条手帕擤了擤鼻涕。他说,“没错,当我发现我爬得那么高的时候,我呆住了。从上面看下去,我再也无法判断距离了。”

他是这栋建筑物里的最后一位老房客了。新来的房东两个月前给了他一份房租调涨的通知,租金高得吓人,茨威格先生根本负担不起。“如果不是因为房租,我还会继续住在这里的——话说回来,我明年就要满八十岁啦。一旦你老了,你就只好接受人们对待你的方式。你说什么?政府给的养老金?喔,是啊。钱少得可怜,饿不死,不过也吃不饱。这店很快就要变成一家酒馆了。我一开始还以为他们要经营唱片店什么的。布绿克太太?不不不,她早搬走啦。而且她大概也早就死掉了吧。”

但我最后还是找到布绿克太太了。她现在正坐在一扇窗边,编着她的毛衣。百叶窗透出些许阳光,房间里充满着燃油和地板蜡的味道,还有沧桑的感觉。楼下靠近接待柜台的走廊上,坐着许多老妇人,夹杂几位老先生。他们就这样坐在走廊的两侧,穿了外面包了毛绒的拖鞋,许多人戴着手镯,还不停地把视线投向我身上,仿佛他们一直在等着我的到来似的。布绿克太太住在二四三号房。我先去了汉堡的户政厅,那里的人给了我她的地址,于是我才找到位于汉堡西南,一个名叫哈尔堡的小城里的这家养老院。

一开始我根本认不出她来。上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她的头发已经变得灰白。现在她的头发只剩薄薄的一层。她的鼻子似乎变得更大了些,下颚也是。过去那双水蓝色的明亮眼睛,现在也变得有点混浊了。不过她手指关节上那些突起来的东西,倒是全都消失了。

她说她还清楚地记得我。“你还年轻的时候常来我这里,还记得吗?在我的厨房里,你坐在你希尔德婶婶的旁边。后来你长大了一点,就比较常来我的小吃摊。”她问我能不能让她摸摸我的脸。于是她把她的毛衣放到一边。我可以感觉到她的手,在我的脸上很轻快地摸索着,还有她那细腻、柔软的掌心。“痛风没了,可是我再也看不到啦。仿佛是上帝拿视力和痛风交换似的。你的胡子没啦?你也不再留长发了。”她头抬了一下,看了看我——其实不是在看我,她的视线其实是在我的身后,好像我背后还有个人似的。“前几天有个人就站在那,”她说,“他一直想向我强迫推销些杂志什么的。我当然什么都没买。”

当我开始试着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她回神过来,直视着我的双眼。其实我只是想问:我一直记得她在战后发明了咖喱香肠,是真的吗?

“咖喱香肠?不是!”她说。“我只不过开了家小吃摊而已。”

有那么一刻我想着,也许根本就不应该跟她提这问题的。那样我至少还可以继续编造一个混合着美味与我童年的故事。那么,在这次的拜访后,我想我会继续照我想象的样子来说那故事吧。

她笑了,仿佛看出我的窘境,甚至是我并没有刻意隐藏的失望。

“其实是真的,”她说,“但是没有人相信我说的。每次我讲起这段故事,他们都只会笑我,说我疯了。最近我再也不下楼啦。”她说。“没错,我发明了咖喱香肠。”

“怎么发明的?”

“喔,这故事可长着呢。”她回答。“你得花点时间来听才行。”

“我可以听。”

“那就等你下次来吧,”她说,“下次来的时候,带块蛋糕来如何。我们可以煮点咖啡来喝。”

我一共去了哈尔堡七次,闻了七次地板蜡、消毒药水和厨房的油烟味,陪她度过了七个欧洲冬日极短的白昼午后。她总是直呼我的名字。而我,也许是因为习惯了,总是称她布绿克太太。

“你不再期待些什么,然后你也失去了视力。”吃了七次蛋糕、七块又大又甜的蛋糕切块,那是上等的芝士蛋糕,上面还铺了层打成泡沫状的奶油。也见了七次这个名叫胡果的年轻人。他用照顾老人的社会役代替当兵,偶尔对我们的交谈发出点异议,还会帮布绿克太太拿她所要的粉红色降血压药。我耐心地等了七次,看着她编毛衣,看她熟练而平稳地拿针编织。毛衣是为她的曾孙织的,当我去看她的时候毛衣的前摆已经成型了。旁边还放了件小号的编织样品和一堆毛线。说这是件瞎子所做的毛衣,我还真无法相信。有时我怀疑她到底是不是全瞎了,不过每次我怀疑的时候,她又会开始一边笨拙地找着她的衣针,一边继续说她的故事。有些时候她会突然停下来,不说话专心地数着她已经编了几针,或是摸摸毛衣的边,抓起另一团毛线球——有时她会同时用两种甚至好几种不同色的线来织——然后慢慢地、准确地将针穿入。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是完全专心的,但她的眼神总是放在我的身后,不疾不徐。她会跟我说些重要的或意外发生的事件,那些人或那些事情可以和咖喱香肠的发明扯上边。这些人事物包括:一位海军士官,一块纯银制的马术勋章,两百张松鼠的毛皮,二十四立方米的原木,一位喜欢喝威士忌的女香肠工厂老板,一位英国的后勤官,一位有着红色和金色头发的英国美女,三大瓶番茄酱,我老爸,氯仿,一个可笑的梦,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她告诉我的,都是些片片断断的故事,每次都在快说到结局时吊一下我的胃口,偶尔还会突然跳回过去已经讲过的事,或是跳到之后才要讲的。所以,下面这些,是我重新整理、挑选、排列、组织,串起来的故事。

我的故事要从一九四五年的四月二十九日开始,那是个星期天。汉堡天气:多云、干燥,气温介于摄氏一点九到八点九度之间。

两点,希特勒宣布与爱娃·布劳恩结婚。由手下博尔曼和文宣旗手戈培尔做见证。

三点半,希特勒口述他的政治遗嘱,海军上将邓尼茨被任命为希特勒的接班人、国家元首和最高统帅。

五点半,英国部队横渡易北河,占领汉堡东南方的阿尔特伦堡镇。

汉堡是个要塞,决不弃守,直到最后一人倒下为止。防御工事筑起,民兵被征召上前线,医院里的伤兵英雄们都被抓出来上阵,直到最后、最最后、最最最后一名壮丁被送上战场为止。布雷默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员,原来的职务是在挪威奥斯陆的海军指挥部大楼里管理航海图。自一九四四年的春天以来,他在那里一直是个不可少的人物,一直到他请假回德国中部的不伦瑞克市为止。那是他家所在,他和他的妻子聚了几天。那是他第一次见到他才刚满周岁的孩子。婴孩牙牙学语叫爸爸让他高兴极了。几天后,他就得回海军指挥部的海图室报到。他搭上一辆超载的火车来到汉堡。到了汉堡,他搭上一辆陆军卡车到北方的普伦小城。然后他坐上一辆马车到基尔港,预定从那里坐船回奥斯陆。可是他刚到基尔就接到命令,将他改派到一个反坦克作战部队里。经过三天的临时训练,学会如何丢手榴弹后,他被派回汉堡,向那里的单位报到,准备在吕讷堡荒原上进行德军的最后反攻。

他大约在中午时分来到汉堡,吃掉了配给他的两片陆军面包和一小罐肝肠,然后在城里晃了晃。虽然他以前曾来过汉堡几次,但他已认不出眼前的这个城市了。一些著名建筑的正面还屹立着,再过去就只看得到圣凯瑟琳大教堂被炸得乱七八糟的尖塔了。很冷。一块从西北边来的云正要把太阳给遮起来。云的阴影慢慢盖向布雷默,他把这看成一个坏兆头。街道的两旁堆满了炸落的瓦砾、焦黑的屋梁、建筑物前断裂的石阶。有些屋前的阶梯还在,但阶梯之上便一无所有。街上几乎没有人迹:两个拉着手推车的妇人,一两辆燃煤的陆军卡车缓慢开过,还有一台改用马拉着跑的三轮机车。布雷默拉住个路人,他想知道有没有电影院。绳索大街上有一家名叫“肯诺夫”的电影院,他得先走到米勒门,才能到绳索大街。电影院门口站了些面色憔悴的妓女,露出她们的腿。今晚上映的电影是《军令如山》。售票口前排满了一长列的人。电影票是唯一用钱还买得到的东西了。

排队的时候,他不小心退后了一步,背上的大背包把站在他后面的人挤了一下。“对不起。”他说。

“没关系的。”说话的人正是我们的莲娜·布绿克太太。在粮食局上完班后,她就直接回家换了衣服。欧洲的春天傍晚依然有阳光,但阴晴不定,所以她除了裙子之外,还是套了件夹克。她在那年春天刻意把裙子缩短了一些。她有一双美腿——至少,她现在是这么觉得的。可是再过个三四年,她的年纪就不再适合穿短裙了。她腿上甚至还打了些浅褐色的粉底,让皮肤颜色太深的地方看起来浅些,还在两只小腿上分别画上一条清楚的黑线。虽然这让她在出门前花上不少时间,但看起来仿佛真的穿了一双丝袜似的。

新市广场上弥漫着一股硝烟味。米勒门附近,有栋建筑前一晚被夜袭的空投弹击中,一直到现在屋子的残骸都还在冒烟。屋前花园里树丛的叶子因为这突如其来的高热而提早变成了墨绿色,再靠近屋子一点的都枯掉了,有些则早已变成焦炭。布绿克太太走过一家名叫“海因兹”的咖啡馆,现在那里也只剩一个正面了。在这仅存的正门旁,一块牌子依然竖立着:“严禁跳摇摆舞!德意志帝国文化部。”人们早已对路旁的瓦砾视若无睹。酒吧全都关门大吉,没有人跳舞,脱衣舞就更不用说了。布绿克太太最后来到肯诺夫电影院,喘了口气。她看到售票口前大排长龙,唯一想到的,便是希望还能够占到一个位置。于是她就排到了这位海军士官的后面。

贺曼·布雷默和莲娜·布绿克因为这场电影而碰在一起,她排在他的后面。而他的背包撞到了她。那是只帆布做的背包,背包上还挂了一块收成卷状的、灰绿色但已经有点斑驳的陆军防水布。“没关系的。”因为这样的偶然,他们彼此说了些话。她把手伸进手提包要拿出钱包的时候,一串钥匙掉了出来。他弯下腰要去捡,她也弯下腰想捡,结果他们两人的头撞在了一起。并不是用力地撞,也不是很痛,但那一刻他可以感觉到她的头发,她那头柔软的、金色的头发,正轻轻地扫过他的脸。他把钥匙交给她。她最先注意到什么?他的眼睛吗?错了,是他的雀斑:他鼻子上的雀斑,还有他略带金色的头发。他的年纪几乎可以当我儿子了,她想。事实上他已经二十四岁了,但他看起来的确比那年轻得多。她一开始甚至以为他只有十九岁,或二十岁。“他看起来相当和善、细瘦,而且很饿的样子。他显得有些急躁,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他的表现是很外向的。除此之外,我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至少在那个时候没有。我跟他提到我上周看的电影,片名叫《浪漫的舞会之夜》。看电影是人们在那时唯一的娱乐——如果电力供应没被切断的话。”

她问他是在哪个前线部队的军官。她用了几个术语,而且还用对了。毕竟,那时的人们整天听到的也都是那些:重型编队——战舰、武装巡洋舰、重型巡洋舰,诸如此类。不过德国海军除了这些,还有那艘“欧根亲王”外,已经没剩下什么真正的重型船舰了。当时剩下的都是些轻型的小船:鱼雷舰、燃油快艇、扫雷船号等,再来就是著名的潜水艇了。

不,他说,他并不是前线的军官。他原来是在设于奥斯陆的海军指挥部的海图室工作。一九四〇年他曾在一艘驱逐舰上待过,那艘船后来在挪威北方外海沉掉了。他后来在一艘鱼雷艇待过,然后是一艘巡逻船。

他们并坐在电影院里发出吱吱响声的椅子上。室内一样很冷。她的轻装让她不免颤抖。新闻短片:笑容满面的德军正开往奥得河,准备在下一波攻击中将俄军一举驱逐。电影预告:《科尔贝格》。格耐斯拿将军和奈特贝克将军。又哭又笑的女星克丽丝蒂娜·索德邦。当预告片里的科尔贝格城正陷入一片火海时,屋外的空袭警报竟也应声响起。电影院里开了灯,闪了几下,接下来便是一片漆黑。手电筒亮起。人们急忙挤出小小的两道出口,没命地跑向绳索大街上一处大型的防空壕。她恨透了防空壕。她宁愿躲在任何一家民房的地下室里。前阵子有一处防空壕才刚被炸到入口处,里面立刻烧了起来,里面的人全都蜷缩在通风管口,烧焦的尸体小如玩具娃娃。莲娜·布绿克跑到一间标有“空袭避难室”的公寓里,布雷默就跟在后面。

避难室的管理员是个脸部肌肉不时会抽搐的老头,他让他们进来后就把那扇铁门给关上。莲娜·布绿克和布雷默一起坐在一张长板凳上。这栋公寓的房客则坐在他们对面——几个老头,三个小孩,一群女人,他们的皮箱、手提袋,还有披在他们身上的毛毯或被单。

他们瞪了莲娜和布雷默几眼:一对母子。或者:一对情侣。避难室管理员戴着钢盔,嘴里不知在嚼着什么东西,也瞪着他们看。他在想些什么?又一个中年妇女拐了一位年轻人?他们两个人的头竟然靠在一起!那女人穿的裙子还真短。大腿蛮好看的。原来她没穿袜子——当她叉着她的腿时,她出门前上的粉底被磨掉了,于是露出了真正的肉色。但她又不像是妓女——她看起来连偶尔出来拉客的生手都不像。这年头连妓女的生意都差到极点。那还用说吗,男人在前线都死光了,城里剩下的都是女人。女人于是开始主动向男人投怀送抱。

避难室管理员把手伸进他的大衣,拿出一小块黑面包来,嚼了几口,然后又瞪了莲娜·布绿克几眼。到处都是女人、小孩、老人。然后这里竟然出现了一位年轻的海军小伙子?他们两个坐在那里不知在扯些什么。他们一定是在舞会上认识的——那种私底下偷办的舞会。那还用说吗,公开的舞会早就被禁了。只要我们的父亲和孩子在前线一天,后方就没有理由从事任何娱乐。更何况他们在前线大概都死光了。每六秒钟就有一名德军阵亡。但一点点私人的愉悦是禁不掉的。一点点私人的享受,或者是想笑的冲动,这些都是禁不掉的。反正也没剩什么东西可以带给人笑的理由了。

管理员把头向前倾了些,试着偷听这对情侣在讲些什么。他听到了什么?总部、地图室、航海图?布雷默小声地解释着他的工作。航海图要仔细地卷好、收好、编号,最后再按字母顺序排列。他负责的工作就是这些,在奥斯陆,在海军指挥部,在那里工作意味着随时都要制作或比对新的航海图。

布雷默说,航海图不能有任何一点差错。每一幅图都必须是最新的。他得随时在航海图上标出巡逻舰的最新位置,但最重要的是水雷区的分布,还有就是各水道的安全出入口。只要有一点误差,祖国的船舰就有可能撞上祖国自己布的水雷——这种意外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他说实在不是他想自夸,但他的工作的确是重要无比。现在呢?自从他从不伦瑞克市结束休假后,他竟被派到这个反坦克作战部队里。“天哪,”他说,“我可是位海员呀。”她点头同意。他并没提到,他对地面作战一点经验也没有,或是说派我到那里简直是有病。他也没说到,德军在最后一刻竟要把我送上战场杀敌。他没说,不只是因为他是个男人,尤其是个军人,军人是不会这样说的。真正的原因是他觉得和一个陌生人说这话是极危险的。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密报的人依然无所不在,他们会向当局控告别人宣传失败言论。虽然,他没在她夹克上看到纳粹党徽,可是谁知道呢,人们经常把它藏在大衣底下,用围巾把它遮起来。

突然,一阵巨响从远方传来,地底下传来剧烈的震动。“港口,”她说,“他们在轰炸停有潜水艇的地下碉堡。”炸弹投掷的隆隆声响从远方传来,接着——很快地——炸弹引爆,每个人都感受到爆炸冲击的力量。地下室的紧急照明灯熄了,接着是另一波的爆炸,地面仿佛隆起了一下,整栋公寓和地下室像只船一样不停地晃着。小孩子在尖叫,连布雷默也叫了出来。莲娜·布绿克将她的手臂绕在他的肩上。“炸弹并没有掉在这公寓上,一定是击中其他的建筑物了。”

“在船上你可以看见那些飞机,你甚至可以看见它们在投弹。”他抱歉地说。“但没想到感觉竟然如此可怕。”

“你应该早已习惯了。”她说,然后放开了她的手。

避难室管理员点亮他挂在铁门上的手电筒。手电筒的微光扫过室内的每个人。大家都披着毛毯,好像外面正下着大雪似的。白色的漆块和灰尘不停地从晃动着的天花板掉下来。

一个小时后,解除警报的长鸣声响起。外面开始下起毛毛雨。街上离这间公寓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弹坑,深达三四米左右。街对面另一间公寓的顶楼正在烧着。女人从那屋内搬出一张摇摇椅、床单、一架老爷钟,还有一些花瓶。人行道上已经架起一张圆桌,上面摆着细心折好了的毛巾。燃烧着的窗帘碎片从顶楼一片片飘下来。当布雷默还在他的故乡不伦瑞克时,他被这样的景象吓住了。人们不哭不闹,甚至都没有人绝望地祷告。即使屋顶着了火,人们依然从容地搬出值钱的家当,和平时搬家没有两样。其他人在街上平静地走着,不,他们甚至根本就是冷漠的。一位老太太坐在她的摇摇椅上,旁若无人,仿佛坐在她的客厅里,但她确实是坐在屋外下着雨的街上。她的腿上还放了只鸟笼,一只小麻雀在笼里上下跳着、尖声叫着,另一只麻雀则已经静静地平躺在笼底。

莲娜·布绿克将她夹克的领子翻过来,盖在胸前。她对他说:“希望我住的地方还没被击中。”布雷默将他背包上原来用作掩护的灰绿帆布卸下来,细心地将它展开,裹在莲娜·布绿克的头和肩上。她微微掀起这防水布的一角,好让他也能一起躲进来,让他的手抱着她的腰。他们就这样紧紧靠在一起走着。雨越下越大,他们两个人一句话也没说,仿佛彼此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最后他们走到了布吕德街,她所住的地方。楼梯间已经没有灯了,所以他们小心地一格格爬上阶梯,直到他最后撞上她为止。她牵着他的手前进,掏出钥匙打开她的房门,走进她的厨房。在厨房里,她点起她的煤油灯。

布绿克太太把她在织的毛衣放到一边,毫无困难地起身走向客厅的橱柜。橱柜是用打光的桦树做的,面板上还有一块上了褐色漆的铅制面板。她抓起一串吊在上面的钥匙,开了右边的门,伸手进柜子里抓出一本相簿,走回来,把相簿放在茶几上。相簿是用染得像勃艮第红酒一样红的麻绳装订起来的。“翻翻看。应该会有一张厨房的照片。”

相簿里的头几页是那种洗印房修过、还写上字的老照片,后面几页的照片就都是随便贴上的了,最后几页甚至就只是夹在里面。“里面有那位水兵的照片吗?”“没有。”她说。我翻了翻相簿:婴儿时的莲娜·布绿克坐在一张北极熊毛皮做成的地毯上,小莲娜穿着浆过的摺边洋装,着黑色洋装手捧着花去受洗的莲娜;然后是她的女儿爱蒂斯戴着一顶针织的苏格兰帽,嘴里还咬着一块橡皮圈;坐在机车上的一位小男孩;小女孩把辫子盘在两耳边,两手各抓了根用绳子绑起来的棍子,眼神盯着天空:显然上方还有个超出画框的扯铃还没掉下来呢;小男孩在圣诞树下陪着他的泰迪熊;布绿克太太坐在一台双人摩托车上,头发飘散在风中,裙子也被风吹得贴在身上,显出了两腿的曲线。

布绿克太太再度拾起她织到一半的毛衣,数着她已经打好的针数,嘴唇静静地动着。摩托车上还坐着另一个人。“他看来有点像好莱坞明星贾利·古柏。”我说。她听了笑出来,“对,是贾利没错。我老公。他身旁的人总会说:他看起来多么像贾利·古柏呀!他真的长得不错。但他也是花花公子。如果不是他屁股后面跟了一堆女人,就是他跟在女人屁股后面。算了。他已经死了好多年了。”

最后终于找到了这张布绿克太太在厨房里的照片。她身旁还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士,有点丰满,脸上长满了雀斑。“你应该认识她吧?她也住在同一栋公寓里,克劳森太太,住楼下的,先生是开挖泥船的。”布绿克太太一边说,一边若有所思地盯着房间的墙。“照片里的我穿什么样的衣服?”“深色、圆点的洋装,领子是带蕾丝的,这洋装——”我一时想不出该怎么说。“蛮露的。”她笑了笑,又把毛衣放到桌上。“对啊。那是我先生买给我的。我最喜欢的一件洋装。”照片上还看得出她的头发是金色的、用发针固定起来,两边各夹了只玳瑁发夹。

“在那个时候,整间屋子里唯一弄得暖的地方,就是我那间厨房了。你看到那架炉子了没?”“看到了。”“在厨房的中间有一架小铁炉。炉子的排烟管有一段是弯的,然后它穿过一扇窗子直通屋外。那窗子的玻璃后来换成厚纸板了。那条管子就是用来取暖的。这炉子同时具有两种功能:取暖和煮菜。我另外还有一台煤气炉,不过那时煤气供应几乎是零,煤气表也坏了。我总是很小心地算着燃料的用量:一天两块煤砖,再加上一些从废墟里捡来的木条。你当然可以在废墟里挖宝啦,可是那时的人们要捡破烂还得要有许可证哩。”

布雷默和她在一起的那个晚上,她多用了两块煤砖,那原来是明天用的配给品。没关系的,她自言自语,她希望至少今晚整个屋子都是温暖的,真正暖和的。她在炉子上放了一壶水,抓了一大把咖啡豆丢进研磨器中。明天几点前他得归队?早上五点,在火车总站。他预定从那里坐车到哈尔堡。英军已经横渡易北河,其实根本不用坐车,甚至只要行军就可以和敌人遭遇了。但他要和部队一起坐卡车到那里。厨房已经开始暖起来了。他把他的海军厚呢上衣脱掉。他的海军制服上别着两块勋章和一条二等铁十字绶带,挪威纳尔维克战役盾牌勋章,还有一块银制的、她从来没看过的勋章。德国马术勋章。那是什么勋章?是骑兵队、炮兵队,或者就只是个步兵队的勋章?但绝对不会是一个海军士官所佩戴的东西。

“我的幸运物。”他说。不论他走到哪里,只要亮出这块徽章,总会有人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就像她现在笑着看他一样。不过这也让他和人交谈时永远不缺话题,不管是对上或下。寻常的奖章,像是铁十字勋章、德意志勋章、杰出荣誉奖章、骑士勋章——打了五年多的大战,每个人身上都挂满了这类东西,它们变得一点也不特别了。但是一个在海军服役的士官竟然佩着一只骑术勋章!他身旁总有人会问:你怎么会有那块东西的?而且他更是因为那块徽章而被调到海军指挥部坐办公桌的。如果他没被调到那,他可能早就和一艘巡逻舰一起沉入冰冷的海水里了。

他在那艘巡逻舰上待了六个月,地点在新西兰的最北角。“无聊透了,”他说,“我们的任务是监控船只。那时既冷又危险。英国的飞机随时可能丢下水雷。那艘巡逻舰还是一条丹麦籍的捕鱼船改装成的。它的柴油引擎老早就坏了,整条船像极了漂流海上的诺亚方舟。那柴油引擎不时出故障,尤其在暴风雨的时候。然后浪就会冲到船上,把甲板冲洗一遍。海浪像跃起的恶魔一样,把船像个球似的从一边甩到另一边,船只能任其摆布,真他妈的要命。那时我还得进船的底舱,去跟一个工程师一起修引擎。那船的船长是个预备上尉,几乎无时不是一副烂醉如泥的样子。有一次一架轰炸机从我们上方开过,我们心里暗想,这一次它一定会丢个什么水雷下来了!但是那架飞机只挂了几颗炸弹。我用了一只二点二厘米口径的高射炮对它瞄了瞄,就把它打下来了。”

他用手指着他纽扣上别的黑白红战功绶带。他难道没注意到,她已经没在听他说话了吗?英雄事迹对她来说一向索然乏味,五年来始终如此。人们听了五年的前线捷报、五年的战情快报,五年,整整五年:然后他把他的生命全都奉献给元首、政府、祖国。

“好吧,”他说,“我想换个话题了。总而言之,当我们开回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港后,海军指挥部上将亲自登舰做了一次检阅。我们在船上列队等候。当他从军阶较高的军官一个个看过来之后,就突然停在我面前,看了我一会,然后张嘴笑了出来:‘他妈的!你是骑马渡海的吗?你做老百姓的时候是干哪行的?’‘报告长官,我是个机械工程师。’他立刻跟他手下说要把我调到奥斯陆的指挥部做文书工作,于是我才会在地图室里坐办公桌的。”

在说完这富有意义的故事后,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接着他描述在巡逻舰上所目睹的事物——一艘船触雷引爆,水花四溅,蒸汽机的烟囱断成两半,蒸汽机的锅炉也爆炸起火,男人在冰冷的海水里尖叫的声音,最后一个个淹死,有些还没死的穿着救生衣,继续大声呼救。最后他们终于救起两个人——也许讲两团肉更恰当,他们的腿已经整个被撞进上半截身子里了。还有那些不停地叫着但最后还是死掉的人,他想说的是,那是他第一次登船就看到的。莲娜最后把咖啡研磨器塞进他手里。她不想听到什么男人淹死、在冰冷的海水里冻死、手脚被截肢等等之类的,她现在只想要他帮她磨咖啡豆。她也不想听到什么挪威纳尔维克战役盾牌勋章。她唯一想知道的是,他是怎么得到那枚一点也不带战争味——甚至,呃,几乎可以说是迷人——的勋章。她猜想他一定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那东西了吧?或者顶多只是让几匹马多流了些汗而已?“等一下。”她说。她从他手中拿回研磨器,多放了些咖啡豆。这可是她这几个月来咖啡豆用得最多的一次。她今晚打算整夜不眠了。无妨:那是她几天前所领到的特别配给,食物和生活用品的发配量比平常多了些。万一汉堡市内开始有巷战,至少城内的居民还有足够的存粮可用。他开始搅动研磨器。她倒了两杯用梨子私酿的白兰地。后劲极强,酒精浓度至少有个百分之七十。干杯。“这会让你身子暖些。”这酒是她的一个同事送的。她在军福利社的餐厅工作,隶属在粮食局下。

“难怪你一点都不担心食物的问题。”他说。“喔,不。我怎么会不担心呢?”并不是每一天都有特别的配给可以领,而且她极难得有机会可以从餐厅里偷带点什么回家。干杯。他问,家里有收音机吗?

有的,她回答,可是有根真空管已经烧掉了,而且她一直没办法要到一根新的。再说,即使有收音机也未必能听,因为电源供应的时间很不稳定。更何况每次一开,听到的永远都是那位“镇静剂博士”的节目。镇静剂?对啊,国务秘书阿伦兹,那个永远只会带来坏消息的人。什么煤气用量又要紧缩,英国人把煤气管线炸了,但是德国人永远会发明新的烹饪方法的,例如什么小型的自制炉具之类的。“镇静剂博士”说话的时候声音永远是缓慢的、沉静的、柔和的——不,甚至是温柔的,带有安抚作用的,就像给你注射了镇静剂似的。所以人们给他取了这个绰号。电力缺乏,所以空袭警报时不再鸣喇叭,现在改用防空炮连发五声代表敌军来袭。但是镇静剂博士说,我们不会被他们击败的。但没电也意味着我们再也听不到镇静剂博士的“镇静剂”了:现在我们只能在汉堡的门口做英雄式的最后抵抗了。

他们喝了一些咖啡,又倒了一杯梨子白兰地。他饿了吗?他一定饿坏了。她想为他做点代用蟹汤。这是她自己发明的一道菜。原理有点像假的野兔汤。她一边解释一边戴上围裙。她拿了些胡萝卜和一条芹菜,再加上些许她从餐厅里带回来的新鲜番茄酱。那可是五十公斤的番茄酱,就这样突然送到餐厅里。除了萝卜和芹菜,她还从仓库里夹带了三颗马铃薯出来。现在她在炉子上放上足足一升的水准备把它煮开,然后开始削萝卜。好吧,快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得到那块马术勋章的?

他是在不莱梅上游,威悉河畔一个名叫彼得斯哈根的小城里出生的。他的父亲是名兽医,自己就养了两匹马,还教他马术。所以他年轻时便常常在乡间骑着马漫游,一直骑到威悉河岸边。每每骑到那里他就下马,心里面只想着一件事:我想快点逃离这个荒凉无趣的地方,逃得越远越好,最好是顺着威悉河的水流,一直到看到海为止。他拿到中学毕业证书后当上了技师学徒,后来他坐上了一艘开往印度的船,在上面当助理技师。德国不久后就向欧洲宣战了。一九三九年,他被征召入海军。新兵训练完后他被派到北边一个叫叙尔特的小岛,在那里有一个炮兵连。除此之外那里什么也没有,一个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清洁大炮。不过村里有个马厩,既然他反正也闲着没事做,他就报了马术测验,并且成功地拿到了那只马术勋章。后来他被调到一艘驱逐舰上,从海军下士一直升到水手长。最后待过的船便是那艘巡逻舰了。莲娜把萝卜切丁丢入炖锅中,加入芹菜和切好的马铃薯块,然后像念咒语似的念了一串字:芹菜、芹菜菜、螃蟹、蟹蟹汤。然后她把那锅煮沸的水倒入炖锅中把菜烫热,再撒入一大把盐。“喏!”她说。“现在要再滚一次,直到汤变稠为止。”

“这勋章可是我的幸运物。”他说。至少目前为止都还是如此。但也有可能因为某个将官看到了这块勋章,所以他才会被调到反坦克部队的。“他们攻击敌人的战略简直和蒙古的游牧民族没两样。简直有病。”她倒是专注于倒咖啡这件事上——那味道多香啊。她盯着滤纸上渐渐膨胀的深褐色泡沫。那些更细更白的泡沫则消失化成空气中弥漫的香味。

“你没回家看你太太吗?”

“没。我在我父母家待了几天,然后坐车到不伦瑞克。你呢?你先生呢?他在前线吗?”

“不知道,”她说,“上次见到他,几乎都是快六年前的事了。他在一九三九年战事开始的时候就被征召去了。在提尔西特市遇上一个女的。他在一个后勤基地工作。偶尔才写信回来。”

“你会想他吗?”

她能说什么呢?她其实大可以说——而且那是事实——“不”。但是布雷默会不会把这当作是调情、一种诱惑?

“不能说会也不能说不会。他开过河口渡船,后来去开长途的货柜车。不过没关系的,”她说,“不管他在哪里,他都会活得好好的。他不是什么做英雄的料。他最有可能在做的事,就是在伤兵院的护士面前用一只塑料梳子吹奏些曲子。他最拿手的事情。他用这小伎俩不知折服了多少人,而且还不只是女人而已。不过我才不在乎呢。反正政府会负责照顾我的小孩。”

“两个小孩吗?”

“是啊,一个儿子,十六岁。在防空部队里,应该是在鲁尔工业区那一带吧。我希望他一切平安。我还有个女儿,她——”她顿了一下,并没有说出口,说她已经二十了,天哪,已经二十岁了。她只说了,“她也接受了训练。”不过爱蒂斯受训成为医护助理都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她在汉诺威。”

“英军已经抵达那里了,”他说,“也到了我老家彼得斯哈根。对当地人来说,战争都已经结束了。”

“千万不要有什么强奸的事件才好。”

“不。英军不会这样。”

她看看他。从他的表情看来他正在沉思。他在算计着,她猜想,他在算我到底有多大年纪。那时他突然发现她年纪已经大到可以当他的妈妈了。那种表情与其说是冲着她来的,不如说是冲着她的某一部分而来的,某些外表的特质。她有些不快,转身回炉边,搅了搅那已经在滚的代用蟹汤。她尝了一口,又加了许多盐,还撒了些干的小茴香。她说:“汤马上就好了。”

他们聊过天、躲在地下室一起避难、盖着一块防水布在雨中走回家。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了。至少目前没有。

布绿克太太讲到这里的时候,她正在织着毛衣右边的一个小山丘图案。她不时抓起毛衣,慢慢数着她已经织好的针数。然后她会继续织下去。我问她当年在那家军用福利社餐厅做什么工作。厨子吗?“才怪!我可是个经理,掌管进料、采买、仓储,这类的事情。我原本是做手提袋的学徒。做些皮件什么的。不错的工作。但出师之后,我才发现我根本找不到工作。所以我就在‘雷菲德’咖啡屋里当女服务生。”她和她先生就是在那家咖啡屋里认识的。他的本名叫韦利,不过每个人都叫他贾利。她在等他点饮料,而他说他想请她喝杯什么。她立刻说不,还问他是不是以为他自己是中国的皇帝还是什么的。“那还用说。”他说。然后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梳子,把一块纸巾包在上面,就这样开始吹起轻歌剧《微笑王国》里那段著名的“永远微笑”。咖啡屋里的人突然停止了交谈,每个人都在注视他们两个,于是她只好改口答应让他请客。“那天晚上我就怀了孕。医生说这根本不可能,因为我的输卵管原本应该是有问题的。”

“后来,在我生了第二个孩子后,我就不再去上班了。战争期间我被征召去那家福利社餐厅工作,一开始是去做记账工作。后来当俄国那边也开打了,餐厅经理被征召至前线,于是我就接了他的工作,但名义上还是他的助理。粮食局是战时的重要机构,福利社餐厅因此也跟着变得重要。餐厅的大厨是个厉害人物,几乎可说是个魔术师。他是维也纳来的,名叫霍尔卿格,原来在维也纳的时候就是个餐厅大厨了,餐厅名叫‘埃尔茨赫佐格·约翰’。任何再糟的材料到他的手里都会变成一道美食。佐料,他说,特别是香料,是一道好菜的关键。香料,对舌头来说,它们几乎可以勾起人们对天堂的回忆。”她把盘子放到桌上,从柜子里拿出熨过、浆过的斜纹布桌巾,这些桌巾至少已经两年没用过了。她又从储藏室里拿出一瓶马德拉酒。那是她三年前过四十岁生日的时候,粮食局的主管送给她的。她把开瓶塞用的钻子递给布雷默。

她在桌上摆了三支蜡烛。“三根同时点?”“对啊,”她说,“我们就别省了。”她又从储藏室里拿出一块相当于三天定量的黄油,放在他的盘子上,外加三片黑麦吐司。她把汤舀入他的盘里,撒了些欧芹。那是她在自家窗台上种的。“干杯。”她说。于是他们向对方举杯。这瓶葡萄牙产的马德拉葡萄酒味道相当甜,几乎让布雷默失去味觉。“希望你喜欢这汤,”她说,“不过你得闭上你的眼睛!”他听话地把眼睛闭上,喝了一口汤。“你说得没错,”他说,“这汤尝起来像极了真的蟹汤!”他没告诉她的是,短短六个星期前,他才刚在奥斯陆吃过真正的龙虾大餐,还配了芥末酱。这汤尝起来像极了真的蟹汤。他一边想,一边试着回忆他六周前喝过的汤的味道。他比较了这两者。也许他真的是饿昏了,他已经整整三天没吃到一餐热食了。他不能就这样把汤喝下去,他得好好品尝这汤,慢慢地吃。她的眼神有一种穿透力。是啊,这汤喝起来的确像是蟹汤,只要你把眼睛闭上。慢慢地它尝起来就像是真的了。不,这汤甚至更好喝,真正的蟹汤要比这腥得多。

她讨厌下厨。也许这得怪她的父亲,永远只是坐在餐桌前漫不经心地把食物送进嘴里。她一直想为这一景找个类比。有一天,她想起她小时候一个舅舅的农场里一只看门狗。那只狗,即使你给它一盘杂碎,它也只是机械地一口一口吃完。如果你去打扰它,它也只是低沉地吼几声,露出它的利齿,然后立刻回头继续它机械的吞咽动作。

她毫无热情地为她的先生做饭,也同样毫无热情地为自己做饭——甚至,更诚实一点,连为她的孩子做饭,她也一样地感到索然乏味。然后,战争到来,物资缺乏,少了该有的佐料和调味料,其他的女人都失去了做菜的乐趣,只有她突然对烹饪起了兴头。她喜欢用稀少的材料做菜,或者是试着用一种佐料去取代另一种的味道。于是她开始做一些物质供应还充裕时她压根儿就不会想做的菜。她说,要用少量的材料变出一道菜,你得用你的回忆去做菜。你知道那道菜的风味,但是你再也无法取得原本的佐料。那就是关键了:缺席的味道的回忆。她凑了一个词来描述那种风味:一种在回忆里才有的风味。

他们一起喝着酒。由于酒太甜,几乎快变成甜酒,他们不时又喝点梨子白兰地。“我们明天一定会宿醉的,”她说,“不过当下一切都无所谓。”“没错,”他说,“明天是明天。即使我宿醉了,明天也不会因此而变得不同。对英军的坦克也一样。”

她突然不知该如何接话。不必,她对自己说,什么都不必说。我只要轻轻地把他搂着就好。

她跟他说,《一切都将结束》那首流行歌,现在已经禁播了。为什么?理由太简单了,因为每个人都把这首歌的词改唱成:“一切都已瓦解,一切都已崩溃,希特勒领军送死,纳粹跟着败退。”

厨房现在已经暖起来了。很暖,虽然还不至于暖到要让她把夹克给脱掉,不过布雷默一定已经看到了我在照片中所看到的东西:她丰满的胸。她在他的杯里又倒了些梨子白兰地。这酒是她的餐厅同事在他所分配到的私人园圃里偷酿的。他把梨子收集在一个桶里。在这寂静的夜,汉堡城外的圣灵地碉堡里,一只八点八厘米口径高射炮划破了沉默。一发、两发——莲娜·布绿克太太算着炮数——三、四、五发。原来那是空袭警报。在电力供应中断时用来代替鸣笛的。“我们要去地下室躲着吗?”

“不要。”他说。

她犹豫了一下,站起身来,往前走了一步。她暗暗问自己:如果他不要呢?如果他被吓到了,如果他躲开,哪怕只是小小地退缩了一下呢?那怎么办?她走到沙发边,坐在他身旁。他们把杯里剩下的酒干完,杯子碰撞时还发出了清脆的铿声。希望我不会觉得想吐,她想着,希望我等会别吐出来。他的脸上已经一片泛红,也许她的脸也是。她已经可以听到从远方传来的迫击炮的退壳声。目前为止还没有炸弹掉下来。“如果你想的话,”她跟他说,“你可以留下来。”之后,在她寒冷的卧房里,在她那张已经五年没有另一个人跟她共享的双人床上,她对他说:“如果你真的想,你可以在这里和我一起待着。”当她说“和我一起”的时候,她的语调平常到仿佛这是理所当然的。虽然这只是个平凡而模糊的词,但这个词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他倚在她的枕上,用手撑着头。黑暗中,她看着他点烟的火光。他问:“平常有人会来看你吗?”“偶尔会有。不过从没有请过任何人进门。这房子在公寓的最顶层,其实平常就没什么人会爬这么多层楼来到这。万一真的有人来,你可以躲在储藏室里呀。我会把门从外面锁死。”他的脸看起来开朗了些。他们仍然可以听到远方传来的迫击炮声。英军已经停止轰炸易北河上的桥梁了。英国人要把桥尽可能地留下来。他们把攻击目标转移到港口的潜水艇上。她发现他已沉沉入睡,但烟仍在他的指间烧着。她轻轻地把它拿开,然后把它捻熄。她躺在他身边,看看他,现在他看起来像一道影子。她听到他规律的呼吸声。她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肩和上臂间的弧线。

清晨四点,闹钟响了几声。他从床上跳起来。她听到他上厕所小便和洗脸的声音。他又回来了。她躺在床上,一只手撑在床上看着他。而他什么都没说,也没注意到她的目光,静静地穿上他的内裤、内衣、衬衫,最后穿上他的军裤。他在房里四处走动,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他打开储藏室的两扇门,看了看里面的两个大衣柜,又看看窗外。外面是一片漆黑,街上只有一小段路还隐隐看得到。对面的另一栋公寓要比这一栋矮些。他站着,两眼望着外面的黑暗,想着,两天前他竟被派到反坦克部队里,对敌人丢些手榴弹什么的。调他职的是一个坐办公室的士官长,身上戴了一只勇士勋章,袖子上还缝了八条绶带,也就是说他亲手干掉了八辆坦克。和他一起受训的还有一群预备军人、两个从军乐队调来的人、两个文书下士、几个军方雇员、几个水兵,另外就是一大群希特勒青年团了。“和吃奶一样容易,”那名士官长说,“要用这反坦克手榴弹投掷器,你只要镇定一点,等到对方的坦克靠近你大约五十米的时候,你就把发射筒架在你的肩上、看好你的目标、抓紧、停止呼吸,然后,咻!不过小心啊,先看好你后面有没有人,免得他被烧成像炸马铃薯一样。”

布雷默曾经对一面残壁发射过榴弹。榴弹在指定的地点炸开,墙上的砖头散落在地上。教官说:“很好,如果那是坦克的话,现在早就变成一堆废铁了。”不过坦克可不像墙一样会站在那里不动。坦克是会跑的,而且永远是成群出现的。它们可是会开火的。它们靠你越近,看起来就越像只会发出巨响、十几层楼高的钢铁怪兽。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还得学会挖个掩护用的小战壕。教官教他们挖一种让坦克车上的人几乎察觉不到的壕沟。他教他们如何拿报纸做掩护、如何把土倒在上面,如此一来就可以欺敌。刚被挖出来的新鲜泥土永远是坦克车开火的第一目标,但这其实也可以是个声东击西的策略,可以把坦克车队引诱到一个死地上。

那教官的话只说了一半。训练课程结束,希特勒青年团的小朋友们回家之后,教官才对那些从海军调来的哥儿们说出真相。他开了一瓶丹麦酿的烈酒,酒是他从一个被撤掉的物资供应处没收来的。他一边大口喝着酒一边说,你们都不知道坦克开过来的时候是怎样的。我一个老弟就这样翘掉的。“听着啊,”他说,“你呢就坐在你挖的壕里,坦克就这样轰隆隆开过来,万一它只要转个弯,左履带卡一下,右履带卡一下,整台坦克就压进坑里啦。所以那壕沟根本就是你为自己挖的坟墓,你一旦进了坑里你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坦克一步步逼进。不说啦!干杯!”他说。“敬那个钢铁送来的天堂!”

“过来这里吧。”她说,让他握着她的手。布雷默开始脱下他的军裤、衬衫、内衣,紧紧抓着那双给他握着的手,一起爬上那张歪斜不平的床。于是,海军水手长贺曼·布雷默,成了一位逃兵。

同类推荐
  • 隐面(推理罪工场)

    隐面(推理罪工场)

    树林里的女尸仿若从天而降,尸体年纪四十面容却仿若二十岁少女;原本感情很好的女朋友认识了新的女性朋友后变了一个人,决绝的跟男朋友分手;看到了失踪十七年的表弟的胎记出现在面前完全不同模样的少年身上;少女的朋友拥有一张和百年前照片上的女性相同的脸;一切奇怪事情的发生皆是一个来源……濮阳从昏迷中苏醒后发现身边的世界变了样,他努力寻求让一切发生改变的原因,却似乎落入了一个循环……
  • please stay with me

    please stay with me

    钥匙只转了一圈就打开了门,家里有人。椎名零岛在玄关脱了鞋子,朝家里喊了一声:“我回来了。”从厨房出来的母亲疑惑地看着他:“今天上午不是有足球队的训练,怎么回来了?”零岛含糊地应答着,三步两步跑到饭桌边的椅子上坐下,从口袋里抽出一张纸,又回身翻找出包里的记事本,把纸上的东西抄上去。“那是什么东西?”正值盛夏季节,窗外阳光明晃晃的,母亲把屋子里的冷气升了一度,她俯下身看着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正一脸严肃地拼命记录着什么,紧握笔的手指关节已经发白。
  • 烂尸板板

    烂尸板板

    马学文说,等咱俩拣个好天,去看李金花。李金花是谁?我对此知之甚少。房东老太给我一把钥匙,这房就算租下了。她说,厕所在楼上。然后又给我一把钥匙。我仔细看了看这后一把钥匙,有一点敬重它的意思。因为在我看来,拉屎跟吃饭是一样一样的。等我上楼,才发现,厕所属于好几家合用的。所谓好几家,指的是学生屋。这一带多数居民属于农户。房子为平顶房。有条件的,加盖了三两层,成了正宗楼房。没条件的,平顶房上面围了水泥空心砖,再搭压几块石棉瓦,看着好像漏雨,却成了学生娃们挤破脑壳准备租住的理想之所。就在我拿钥匙上楼时,还看见几名学生胸前抱着玻璃丝袋子,因为没有租到这种房子而心怀不舍离开。
  • 拯救爱情的秘方

    拯救爱情的秘方

    吕品有一对异常的慧眼,能透视洞察男女之间的情爱,分辨出真伪虚实。常有人找上门来,请他预测围城的气候,爱河的风浪。他的预测有很高的准确率,但他极力否认自己有特异功能。因为他的慧眼是后天形成的,一只属于自己,一只属于妻子田淑君。田淑君听了称赞吕品的话,心里甜滋滋的,越发觉得自己嫁了个好丈夫吕品与田淑君婚后分居两地,天各一方。二人都不愿放弃岗位,双双过着单身生活。两年后,田淑君终于为爱情作出牺牲,辞去难得的职位,来到吕品身边,甘愿为丈夫的事业作铺路石。吕品受到感动,更加深化了对妻子的爱。
  • 咖啡馆推理事件簿4:休闲时光的五种风味

    咖啡馆推理事件簿4:休闲时光的五种风味

    塔列兰咖啡馆的庭院里,一株自藻川夫人去世之后再也没结过果实的柠檬树,藏着美星的秘密。当时尚未成为独当一面咖啡师的她,因为某件事陷入低潮,直到发现藻川太太精心设计的谜题,一切才豁然开朗……如今,酸酸甜甜的柠檬树又结出许多黄澄澄的果实,这是否也代表着美星和青山之间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呢?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狂撩隐婚妻

    腹黑总裁狂撩隐婚妻

    一个腹黑总裁撩妻日常双处宠文!隐婚前大总裁规定生活自由,互不干涉,隐婚!隐婚!隐婚!婚后片段一某一天大总裁看到拍摄宣传片和男演员笑的一脸开心而忽略他的小娇妻醋意横生,咬牙切齿说:“老婆,我来看你了”叶雨柔:“……”不是隐婚么?什么情况片段二最近叶雨柔终于从32线嫩模转到了18线工作有点多。不满被冷落的大总裁撞毁自家别墅围墙伪装车祸。享受来自自家小娇妻的照顾……然而叶雨柔:“……”到底谁照顾谁?
  • 千里寻妻记

    千里寻妻记

    一朝穿越,却发现别人下药,又不小心怀了个孕,只能带娃闯江湖。三年后回来报仇,萌宝跑来说:“娘亲,有个自称我爹的人要娶你。”某女:“那是骗子。”某宝:。。。注:1V1,架空,有私设,背景、人物无原型。百分百纯甜文。
  • Dolly Dialogues

    Dolly Dialog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覆云赤瞳

    覆云赤瞳

    当黑暗笼罩大地,铅墨色的云层里,一双赤瞳若隐若现。。。。云墨大陆的一场浩劫在酝酿,看小晨如何在乱世中崛起,一个光怪陆离的故事即将展开。。
  • 重生系统:我的少女时代

    重生系统:我的少女时代

    一觉醒来,居然回到了11年前,天啊,这是怎么回事?本以为只是简简单单的重生,哪知还有一个升级系统等着自己,运气好到爆棚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自己难道上辈子真的拯救了宇宙?既然上天如此优待,不重活个精彩岂不是辜负了上天的一番好意。
  • 镶金豪门

    镶金豪门

    林夏和杜明启,是一对真正的恋人,但大家都觉得是做戏,可最终当大家认为他们是认真的时候,两人却笑着回归单身。两人都曾爱的用力,却又各安天涯,情字一字,终究难解。后来两人在街头重逢,竟还穿着情侣装,前缘未了,是否继续?
  • 迭

    闲来无事的短篇小说,脑洞,言情皆有,只写内心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破迷正道歌

    破迷正道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鹰崛起

    新鹰崛起

    “恭喜冠军之心夺得第七届南部荣耀超级联赛杯总冠军!”七连冠!这是任何人无法想象的成功,冠军之心做到了。在观众席上,龙兴满是憧憬地望着他们捧杯欢庆的样子。总有一天,我也要捧起荣耀圣杯,让所有人都俯首称臣。这里没有异能,没有超能力,仅是纯粹的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