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42700000002

第2章 推荐序:《幻舱》里的幽闭恐惧

南方朔(文化评论家)

一九八五年,村上春树出版了他那本很难读、很诡异,但却寓意丰富的《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大陆译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那是他的第四本创作,也是截至当时,他最长的一部著作,单单中文译本即厚达五百多页。

而要讨论《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势不可免地一定要说到村上春树的那种独特的“空间叙述”。

他所谓的“世界末日”不是指那种“彗星撞地球”,地球毁灭式的“世界末日”,而是指人与影分开,没有了记忆,甚至连心也即将失去,意味着再也没有变化,再也没有不同意义的未来,人被束缚在现在这个村镇的世界。故事里的“我”已决定和自己的影子一同逃离这个被囚禁的世界,但到了最后关头,“我”决定不再逃走,理由是:“我有我的责任,我总不能丢下自己任意制造出来的人们和世界,自己一走了之吧。我觉得对你很抱歉,而且要跟你分开也很难过。不过我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这是我自己的世界,墙是包围我自己的墙,河是流过我自己的河,烟是烧我自己的烟哪。”

而所谓的“冷酷异境”,则是指意图用单一的意识,来统合复杂的人类行为及意义生产后所造成的世界模样。故事里的“我”,受雇于博士做这方面的研究,研究本身就是个黑暗的地底社会,而窥伺他们的,是另一个更黑暗的“黑鬼”世界,最后是“我”脱离了那个意识的概念世界。由于人的世界之意义取决于意识,脱离意识的探究,等于“这扭曲的人生从此消失”,“我的框架内几乎什么也没剩下的,只能看见鸽子、喷水池、草坪、母子而已”,“不过我并不想放下这扭曲的人生从此消失。我有义务把它守候到最后,不这样做的话,我对自己会失去公正性,我不能就这样丢下我的人生而去呀”。最后,“我”的感触是:“我不想从这个世界消失。一闭上眼,我就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在动摇,那是超越哀伤和孤独感的,从我自己的存在打根底深处动摇起来的巨大深沉的翻腾滚动。那翻腾滚动一直持续不断,我手肘支在长椅的靠背上,忍耐着那翻腾滚动。谁也帮不了我。谁也救不了我,就像我救不了谁一样”。

在文学的叙述上,叙述的象征、譬喻、语法和意象乃是文学故事的载体。村上春树在《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里,最独特的做法,乃是借着“空间叙述”的连接,将当代文学中有关意象营造,文学的分理分析,命运、选择等重要的课题逼上了面。“冷酷异境”整个意象是在说心理的“幽闭恐惧”(claustrophobia),“世界末日”则是在谈“广场恐惧”(agoraphobia)。“冷酷异境”由最初宽敞的电梯、房舍开始,很快就切换到充满了液态恐惧的地下世界,它充满了污水、瀑布、急流、大水蛭、黏滑的阶梯、水中污物等。以前的人在做“空间叙述”时,都以建筑物的兴衰为中心,而村上春树的空间则以液态、黏滑,到处都是水中生物及不确定危险的场景为主,这已推翻了以前那种合理性的叙述模式,凸显出世界的不合理性。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教授魏德勒(Anthony Vidler)所述,近代文学家及理论家愈来愈体会到现代生活中的恐惧与焦虑,并通过“空间扭曲”(spatial warping)的叙述模式来表达,村上春树以液态的来呈现意义涸竭的“幽闭恐惧”,在叙述上的确有开创性的作用。

而“世界末日”所隐喻的则是人的意义在失去后的“广场恐惧”,那是个被围墙封闭住,无人可以离开的地方。它既重又轻,沉重得足以压死一切,又轻得毫无任何意义的重量,它仿佛是个废墟,但它又太强而人太弱。“我”在这里当个从独角兽的头骨读取它们梦境的人。这里的生命就像是呢喃的生生死死。“广场恐惧”是空旷得失去了意义。

村上春树在《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里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扭曲”的空间叙述模式,在叙述中借着“幽闭恐惧”和“广场恐惧”这两种近代主要的心理征候,去探讨当代人在意义探究上的难题。他的作品可说是一种批判,我们不能在自闭的绝对意识里找到答案,也不能在完全的理想里安身立命,在不理想中找到自我负责的一小片空间,追求自我的完成,也就可以了。在这点上,村上春树的态度倒是和沙特(大陆译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有类似之处。

《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可以从微言大义之处去理解他想说些什么,而我真正看重的乃是他是怎样去说这些,以及由此而牵涉到的近代文学里关于“空间扭曲”的叙述问题了。

今天的人们已知道,从十八世纪起,浪漫的科学主义相信城市乃现代性的体现,因而钢筋水泥及玻璃的建筑成了现代论述的主流,它在一八五一年英国世博会的水晶宫建筑,以及稍后的芝加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四百周年展以及纽约展时达到顶峰,坚硬整齐、井然有序的城市空间被认为是文明的理想,特别是芝加哥在哥伦布四百年博览会时,芝加哥主要建筑师伯尔尼罕(大陆译为伯纳姆)在总统哈里逊(大陆译为哈里森)等的支持下,更发展出整组“梦幻城市”的论述。城市是一种“永恒的形式”。

对城市的虚幻性,当以十八世纪初俄国的彼得大帝最为典型。他从一七〇三年起就决定将原本只是沼泽地的圣彼得堡辟建为现代性的标准城市。于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在地平线立起,到一八九〇年时,圣彼得堡已人口破百万,为继伦敦、巴黎、柏林之后的欧洲第四大城。

但浪漫科学主义的城市论述在形成后,很快地就在俄国出现批判,普希金写了长诗《青铜斗士——圣彼得堡传奇》(大陆译为《青铜骑士》),杜斯妥也夫斯基(大陆译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写了《地底人》(大陆译为《地下室手记》),都以城市的专权、冰冷、疏离等为批判要点。美国的杰克·伦敦也最早注意到城市理性遂成了非理性,那就是都市的贫穷问题,而更独特的乃是卡夫卡,他笔下的城市乃是深不可测的冷冽权力迷宫,而人就在它的里面遭遇到不可知的怆然命运。德勒兹及瓜塔里(大陆译为加塔利)在论卡夫卡时说:“似乎是最现代的功能主义多多少少会激发起最古代也最神秘的它的形式,这意味着过去的官僚主义和未来的官僚主义间是相互渗透的。了解到这种相互混合,我们只能把这个问题分为两极,即有着现代功能和新形式的古代主义,我们认为,卡夫卡乃是最早注意到这种历史问题的人物之一。”他们的观点是,卡夫卡通过“幽闭恐惧”的观照,批判了城市空间,也打开了官僚主义这个权力本质的黑盒子。

因此,近代文学现代主义开始了对城市空间的批判。文学现代主义会从物理性方面去谈城市丛林,城市的贫民窟、城市的失控无序、城市的冷峻,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那种物理式或形态式的批判已不能表达这个流动式时代的心理反应。晚期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在对城市空间做批判时已愈来愈倾向于以拟生物学的方式来谈论,村上春树以水生环境的譬喻来谈“冷酷异境”,水中有不可测的危险水蛭,那种黏滑恐惧感,那种流动液态的恐惧。晚期现代性的批判反思里,人们还体会到许多感觉乃是有如菌丝般在蔓延,在无序繁殖。如果我们略加注意,当今的电影动画在做反面呈现时,也愈来愈喜欢用拟生物学,特别是以水生生物来表现。

在说过村上春树《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的叙述模式,以及他的怀疑和信念之后,再加上回顾当代“空间扭曲”的新形态,这时候就可以试着去理解台湾青年作家高翊峰这本可能比村上春树更难读,也更模糊的新作《幻舱》了。

“幻舱”是个暧昧的地方,它似乎是下水道的避难室,但也似乎是个桃花源,但更像是个不知道主子是谁,以及在哪里的囚笼。在这里,有上面交下来的粮食,有被剪掉日期的书报杂志,由于失去了时间的坐标,生和死也都变得模糊起来。几个奇怪的角色,包括主要的角色达利,以及一个原来是个小干尸,却逆时钟地放置愈久,愈活回来的角色,在这样的时空下,由于一切已被倒错,而且几个角色无路可出,他们其实是活在无意义的状态下,勉强要在无意义中寻找那残存的意义,也就成了作者的高难度考验。没有了时间纵深,没有了记忆或情感纵深,一切事物已不再立体,而变成一团流动,这个《幻舱》倒真的成了另一种“冷酷异境”,只有叙述者达利那个笔记本成了唯一但不完全的记忆。它就像人们试着要从死人骨头里读出它的过去,最后读到的古梦只是一连串的呓语。《幻舱》在叙述上的确已开创了“空间扭曲”的批判叙述模式:黏糊糊的扁平世界,看似有意义,但其实却只是一种荒诞的滑稽之动作,意义的荒废感像液态般散开。《幻舱》之幻,乃是它只是呢喃的一串听不清的低语。太虚幻境之都乃是有梦之幻,而幻舱之幻则是无梦无爱之幻,是幽闭恐惧之幻。

在叙述理论上强调,说故事的人与听故事的人,虽分处两个板块,但可通过说的话语、譬喻和文法,以及充填在其中的共通经验而担起两个板块间的桥梁,但近来的人已知道,在经验愈来愈个人化的这个时代,这种桥已愈来愈难了,太多不能也不愿传递的经验,太多语源和文法上的碎裂,歧义及模糊,人其实只是在各自的板块上做着谜语及只有自己听得见的独白。《幻舱》有着太多谜语,我不能解,但在这个叙述即故事、气氛即情节的时代,我们只要知道说故事的人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好像就已很够了。《幻舱》其实是很苍凉哀伤的!

同类推荐
  • 沉睡的森林

    沉睡的森林

    舞台上,公主被纺锤刺中;舞台下,艺术总监被毒针刺死。整个芭蕾舞团就像一片沉睡的森林。本书是东野圭吾《恶意》系列作,一本童话般唯美又充满悬念反转的小说,日本销量超100万册。高柳芭蕾舞团即将公演经典剧目《睡美人》。公演前几小时,舞团总彩排。舞台上,公主被纺锤刺中,长眠不醒;舞台下,临场指挥的艺术总监忽然没了声音,背后被毒针刺中。整个舞团仿佛中了童话里的魔咒一般。公演照常进行。舞台上,公主在王子的轻吻下苏醒,周围的人也从沉睡中解脱;而舞团有人中毒,有人自杀,故事里全城陷入沉睡的桥段正在变成现实。眼看第二场公演又要开始了……
  • 老兵,我不能只在纪念的日子想起你

    老兵,我不能只在纪念的日子想起你

    正读张承志的文章,他写道:“第二天,我的两眼看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场面。两万农民从陇东河西、从新疆青海奔涌汇集于此,人头攒动的海洋上尘土弥漫。无文的农民掀起了直入云霄的呼啸,为说谎的历史修订。当两万人汇成的大海在我眼前喧嚣沸腾,当我真真地看见了两万个终日躬耕荒山的背影在拥挤呼喊,当我震惊地知道自从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清朝刽子手使一腔血洒在兰州城墙以后,二百零四年之间无论腥风血雨苦寒恶暑,回回撒拉东乡各族的人民年年都要在此追悼颂念——我激动得不能自制。那染血的城墙早已荡然无存了;岂止乾隆年号,即使改朝换代也已有三次。二百零四年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不仅是太长而且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而人民——我凝视着那两万背影我明白了:人民要坚持着心中沉重的感情直至彼世。”这些农民赶往的兰州赶尔麦里,为的是如期追悼亡人。
  • 离经叛道二重奏

    离经叛道二重奏

    他强调说:“在我的教育观念中,十八岁是一个独立生存的倒计时转折刻度,教育如果完不成这个使命,我有足够理由另辟蹊径。这就是我这些年行为的终极理由。”老周说他将在这本书里重申他的教育理念和他对为人父母应尽义务和责任的理解,还有对终身教育的思考,对国人“早衰晚熟”现象的忧虑。他将这本书定名为——《拒绝教育绑架》。
  • 野木匠与小尼姑

    野木匠与小尼姑

    紫云山下有个村子叫豆角寨。豆角寨西头有位农民叫盛大发,五十来岁年纪,矮粗短胖的身材;油头秃顶,扫帚眉,黑豆儿眼。每说一句话,眼睛至少眨巴三次,每眨一次眼儿,肚子里就出一个“点儿”。总之,他浑身上下都透着壮实与机灵。这几年,盛大发开饭铺,办商店,鼓捣生意发了财,手里有个万儿八千块。财大了气就粗。他家盖房子、娶媳妇,大五大六,排场得很。村里人看着红了眼,表面尊服他,背地里都嫉恨地叫他“老发财’。昨天是盛家大儿子金柱结婚的日子,老发财摆了十三桌,大宴宾客。
  • 缥缈·天咫卷

    缥缈·天咫卷

    盛唐,长安,百鬼夜行,千妖伏聚。西市坊间,阴阳交界处,有一座神秘虚无的缥缈阁。缥缈阁中,贩卖奇珍异宝,七情六欲。人,妖,鬼,神往来其间。缥缈阁在哪里?无缘者,擦肩难见;有缘者,千里来寻。世间为什么要有缥缈阁?众生有了欲望,世间便有了缥缈阁。
热门推荐
  • 凶光

    凶光

    如果被架设在真相的火炉上烧烤,一寸一寸的听着自己肌肤爆裂的声音,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南开从警校毕业归来就遇上母亲遇害,更是在无意间碰触到三十年前的一桩灭门案,哪知道其后发生的十六个案件都与此有关,三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逃逸在外的凶杀犯南开能追到吗……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至尊武神

    至尊武神

    杀戮号角,彻响大千世界;血舞苍穹,书写绝世战神!当命中注定自己沦落为废柴,当一切好运全部远离自己,凌宇突然顿悟,得葬天血匙,生五极神脉。咸鱼翻身,报羞辱之仇,杀该杀之人,一人一宝行走圣元大陆,获美女师父芳心,引众师妹倒追!霸道经脉,强行掠夺一切力量神通!神秘体质,得远古无敌力量之传承!纵使你有通天本领又如何?老子还不是一根指头捏死你!
  • 腹黑奶爸PK偷心妈咪

    腹黑奶爸PK偷心妈咪

    惨遭所有人背叛,怀上神秘男子的孩子,最后被逼得远走他乡,夏汐然的人生可谓是一片狗血。她花了五年时间为自己舔舐伤口,却在回国第一天被一位长相可爱的小包子逮住叫妈咪,还强行给她介绍他的爹地。小包子的爹地是……盛慕琛?盛家那位高高在上,冷酷霸道,传闻只对男人感性趣的未来继承人?夏汐然表示,她对给别人当后妈没兴趣,哪怕小包子真的生得很可爱。岂料,盛大总裁毫不客气地将她壁咚在墙边,笑出了满脸邪魅:“抱歉,我儿子说你身上有妈咪的味道,所以……委屈你嫁一次了。”…男女主双强双洁,有宠有虐,结局HE……--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掌门你惹不起
  • 培养青少年观察思考的断案故事

    培养青少年观察思考的断案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生活系大魔王

    生活系大魔王

    生活就像被女神倒追偶尔有点虐,偶尔如初恋既然都穿越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安安静静的做个大魔王不好吗?“叮咚!恭喜获得颜值提升30%的临时BUFF!”
  • 高科技娱乐大亨

    高科技娱乐大亨

    这是一个用外星科技来发展娱乐的故事,故事从我们的主角得到外星人的补偿开始说起。
  • 莫里哀先生传

    莫里哀先生传

    《莫里哀先生传》是布尔加科夫为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写作的传记体小说。莫里哀是布尔加科夫最喜欢的喜剧作家之一,布尔加科夫不仅改编过他的多部戏剧作品,还为他创作了传记体小说,用生动而富幽默的笔触记录他如戏一样“含笑谈真理”的一生。两位深谙喜剧之最高精神的大师之间,虽然生活的年代相隔三百余年,相互之间却存在着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契合。他们操着讽刺、幽默、荒诞的喜剧语言,撕下了各自时代社会和体制最丑陋的外衣。他们都在坚守自己创作理想的路上艰难前行,且从未放弃。
  • I Hated to Do It

    I Hated to Do It

    For over 40 years, Donald C. Farber was Kurt Vonnegut's attorney, literary agent, and close friend. In this deeply felt memoir, Farber offers a rare portrait of Vonnegut that is both candid and entertaining. A renowned entertainment lawyer with a largely famous clientele and a highly acclaimed author in his own right, Farber provides colorful anecdotes that detail the daily realities of working with Vonneg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 who knew him best. The millions of fans around the world who mourned Vonnegut's passing will treasure this new and intimate portrait of him, not just as an acclaimed author, but also as a witty, eclectic, and brave personality that contributed greatly to our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