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7600000002

第2章 家教(上)

第一讲 家风家教

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每个人都想获得最大化的自由,但这些自由并非没有边界,没有约束。如果一个孩子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吃饭吧唧嘴,喝汤呼噜响,一不高兴还扔东西,爆粗口,我们对他的评价就三个字:没家教。

没家教,今天流行的说法叫“犯贱”。这是一种严厉的道德谴责,贬斥的不仅是孩子的一言一行,连父母的基本素质都归于道德差评。换言之,一个孩子没教养,自己丢脸不说,父母全家都会蒙羞。所以曾国藩在功成名就之后,更加关注家教。在给弟弟的信中,他提出了一个观点:

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与弟书》

一户人家的后代是否贤能,百分之六十源于天性,百分之四十源于家教。

宋代著名理学家邵雍告诫子孙说: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宋)邵雍:《戒子孙》

邵雍按照资质把人区分为三品:上品的人,天生就或神或圣,不待教就能垂范群伦;中品的人,必须经过教育、教化才能成为贤德、贤能之人;下品的人,天生或愚笨痴顽,或傲狠不逊,再怎么教育都没长进。

邵雍的分类是否科学,结论是否武断、片面,我们不做评论。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要成为贤人或有用之才,必须通过教育。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子弟是否贤能有才,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宋代学者倪思曾经有个结论:十子兴家,一子败家。

十贤子孙,未必能兴家;一不肖子孙,破家为有馀。他事皆可区处,唯子孙不肖,无策可治。——(宋)倪思:《经鉏堂杂志》

倪思担任过礼部尚书、兵部尚书,阅人无数。他曾经当面评价宰相韩侂(tuō)胄“明而不聪”:精于政务,是为明,但不能辨认奸邪,这就是不聪。韩侂胄听了悚然领悟。倪思的观点是:一个国家,奸臣可能误国,但毕竟忠臣多,正义必然战胜邪恶。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十个贤能子孙辛辛苦苦一辈子,未必能够振兴家族,而一个不肖子孙,败家就绰绰有余了。

倪思的感慨是:世界上其他事情都可以设法解决、应对,但子孙无才、无能、无德、无行,那就无法可想,只能徒唤奈何。

有鉴于此,中国在上古时期国家、地方、贵族就开始全方位注重“蒙学”,从小教导子弟趋于正道,开发善性。《礼记》上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再好的玉石不雕琢打磨,就是一块石头;再聪明的人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道义是什么。到了后代的启蒙读物中,这句话变成了更有名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南北朝时期,天下纷乱不堪,但没有任何一家士大夫家庭放弃教育。颜之推谈到他那个时代的家族教育风气时说: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士大夫人家子弟,从几岁开始就要接受教育。一般的要读完《诗经》《论语》,超前的还要读到《礼记》和《左传》。

如果国家、地方有能力举办官学,送子弟读书自然没问题。到了战乱年代,国家和地方都没有能力或机会办学,子弟教育问题怎么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私学盛行,家教突兴。颜之推遭遇的刚好就是这个时代,他本人也是家族教育模式下的精英人士。

什么是家教?纵观历史,中国的“家教”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家教”就是“家学”,是指特定职业技能的家族化、世业化。今天所谓的看家本领、家学渊源、书香门第都不同层面地反映了古代家学的盛况。

比如东汉的贾逵,身高接近一米九,勤学不倦,被称之为“通儒”。仔细考察,勤学固然重要,但家族的知识传承才是贾逵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贾氏从先祖贾谊开始,不是高官显宦就是硕学名家。比如他的父亲贾徽就精通《左传》和“五经”。子承父业,贾逵从小虽在官学——太学读书,但他父亲随时为他补课,传授家学,后来贾逵成了著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

比如,山东琅邪王家,曾祖王彪之主张研究典章制度,对各种礼仪规范都能娓娓道来,不差分毫,但这些知识,王家只在家族内部传授。王彪之把相关文献和自己的著作都锁在一口青色的箱子里,被人称之为“王氏青箱学”,成为家族发达和学术传承最重要的通道和平台。[1]凭着这种看家本领,王家获得了两方面的巨大成就:一是大量的子弟入朝为官;二是王家子弟为后世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各类学术著作,成为国家礼仪规范的主要来源。王家的发达程度和持续力成为家族的骄傲。王彪之之后两百多年过去,历经战乱,沧海桑田,王家还是世世代代为官为学,名德双集。所以到了梁朝的王筠特别自信地教育子弟说:“安平的崔家了不起,汝南的应家也很有名,但他们的家业传上两三代就没落了。看看我们王家,七代人都辉煌荣耀,天下有哪家可比?”

王筠并没有吹牛说大话。当时的沈约,官居尚书令,文名满天下,但他对琅邪王家的佩服之情更是溢于言表。王筠经常激励自己的子孙和下属说:

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梁书·王筠传》

我从小就喜欢读百家之书,也担任了撰写四代史的史官。据我考察,从天地开辟,爵位相继,文才世传的,没有任何一家能超越琅邪王家。你们看到了王家的金碧辉煌,就知道该怎么努力了。

家教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家族自创的私塾、家馆、书院。最常见的是在家中、祠堂、寺庙、租借地开设学校,延请有名望的读书人教导子弟。最有名的是富贵人家延请名师到家“坐馆”,只教自家和亲友家子弟。后来,受益对象渐次扩展到附近的异姓子弟,成为“义塾”“义学”。这种风气很早,如北魏时期就有皇家子弟义阳王拓跋子孝在家中设学馆,将适龄学童齐集家中免费受教,还提供饮食。[2]

这种教育模式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

一是从家庭教育转化为家族教育,整体提升家族竞争力。比如安徽休宁茗洲吴氏在家法中就明确规定:

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此是族党之望。——《茗洲吴氏家典》

家族内那些有才有德但无钱延师教授的,一定要收罗在家塾中或者资助一定的膏火钱——相当于今天的助学金、奖学金。将来如果能够培育一两个人才,不仅提升家族的社会名声,光耀祖宗门楣,还可以为后来的家族子弟做榜样,这属于吴家未来的希望。

二是从家族教育转化为社会性教育,扩大家族影响,全面提升地方教育水平。比如江西奉新华林胡氏家族,迁居江西后,孝友传家,聚族同居八百余口,成为“华林世家”。

胡家人口众多,开始采用私塾形式教育族众,到了胡仲尧一代,创办了华林书院,修造教学区、生活区、图书馆。本来目的是“显诗书之门第,振仕宦之宗风”——对内培育家族人才,向外展示书香门第的优越性,承继、振作家族仕宦风气。后来不断开放,延请四方名士担任讲席,还破格招收优秀的族外学员,规模也从几十人急剧上升到数百人,游学的则达几千人,最终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齐名,成为“江南四大书院之一”。

这样的家族教育效果如何?安徽地方的程、汪、胡、吴等八大姓基本垄断了从宋到明的科举名次,为官为学的名人更是层出不穷,至今不绝。至于华林书院,单纯胡姓子孙在科考方面就有55人中进士,仕宦层面,刺史、尚书、宰相也不乏其人。以至于宋真宗御笔亲赞:

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

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宋)赵恒:《赞胡家》

这首诗也就是打油诗的水平,但谈到的现象却发人深省:胡家一门出现三个封疆大吏和五个中央正部级以上官员,家门之盛,罕见稀闻。

到了近代,很多家塾、家馆、书院很快转型为现代化教育单元。比如天津严修家的“严氏家馆”就是今天南开大学的前身。

家教的第三层含义是指家族教育的教育理念、管理规范与教育方法。今天还保留的很多塾规、馆训、学则、条录等管理规范,严格意义上都属于传统的家法范畴,这点我们后边再讲。这里我们先说说历代家法中的“蒙正”理念。

所谓蒙正,来自《周易》:

蒙以养正,圣功也。——《易·蒙》

从童蒙时代培育、养成良好品德,是造就圣人贤才的必由之路。我们今天的通俗称呼叫“养成教育”。

朱熹坚持“道不远人,理不外事”的理念,认为再高深玄妙的“道”都得由人来体现、传承,再深刻的“理”外化出来无非就是处世的法则、规范。所以,他在修订学生行为规范时特别强调“道理”的日常化、生活化。

故古人之教者,自其能食能言。而所以训导整齐之者,莫不有法。——(宋)朱熹:《朱子论定程董学则》

朱熹的观点是:圣人立道设教,都是从童蒙时代开始。日常言动,必有法则。这样下来,一个人身上的暴虐、傲慢、放肆、随意的恶性就能得到矫正,最终成为品行端良的君子。

筷子是最简单的食用工具,但在古代家教中,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行为规范。上圆下方,代表天地好生之德。小孩只要能自己吃东西,就需要传授他用筷子的技巧和禁忌。比如不能敲筷子,也不能用筷子敲碗盆——这是未来当乞丐的节奏!更不能拿着筷子四方出击,专拣喜欢的东西吃——这是自私贪婪的表现,未来谁见谁讨厌,一辈子都找不到老婆。再比如,不能将筷子直插进米饭碗里,那是祭祀祖先神灵的仪式,不能僭越,也不吉利。

这类家教理念在中国流传数千年,已经融入每一个人的血液中。但近百年来,这些传统渐渐被抽丝般的削弱,甚至被淡化、丑化。

至于教育方法,标准不一,种类繁多。我们先从家族分工角度说明传统家教的一些特点。以“师资”为例,除师教以外,家教有父教、兄教、母教,还有姻亲之教。

先看父教。父兄之教是家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字经》上说“子不教,父之过”,就是说明了父兄对子弟的身份性教育训导的义务。父教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直到具体的行为规范,全方位立体化地覆盖了家教整个过程和环节。比如,唐代的柳玭(pín),祖父柳公绰,叔祖父柳公权,柳玭在教育子孙的时候谈到了一个观点:“直不近祸,廉不沽名。”

做人一定要正直,但绝不能过度、过分,给自己和家族招来灾难;做官要廉洁自守,但绝不能以此沽名求荣,否则坏了心术不说,还会招来非议和侮辱。

柳玭对子孙的教诲算是知世之言,这种见解,没有经过人世风浪风霜是不会作为一种经验和智慧传递给后代的。

直言贾祸在历史上有很多经典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宗,贤能有才,但骨鲠直言,盛气凌人。他的妻子每天告诫他,直言贾祸,让他注意策略。伯宗一笑了之,不以为然,后来果然被强大的郤氏家族陷害身死,其子逃亡楚国。[3]《列女传》认为伯宗在存身保家方面,还比不上一个女流,专门将他妻子作为典型人物写进了《列女传》。

至于清廉沽名,汉武帝时代的公孙弘,以布衣之身而取卿相,为人猜疑忌刻,但看起来宽厚温和,如沐春风。位居丞相却布衣草食,主爵都尉汲(jí)黯向汉武帝告状,说这是欺诈,是沽名钓誉。[4]宋代王安石,在生活上一点不讲究,经常蓬头垢面,穿的是百姓衣,吃的是猪狗食。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认为这是不近人情之举,是一种以简朴、廉洁博取名声和地位的奸巧手段,为此还专门写下一篇雄文《辨奸论》。[5]

如果父亲早逝,兄长就必然担当起教育弟弟的职责。比如颜真卿,父亲去世后,一直由兄长颜允南培育教诲,终成大家;比如韩愈,三岁时父亲去世,一直由兄嫂长养、教育,后来韩愈倡古文、排佛老,性情刚正孤峭,酷肖兄长。

再看母教。父教注重的是“三观”培育和基本知识体系传承,母教则着重于培育女性子嗣和男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特殊情形下,如果父亲、兄长过世或远宦他乡,子女教育就成为母亲的天然义务。前秦太常韦逞的母亲宋氏,出身于儒学世家,幼年丧母,又无兄弟,父亲只好把家传的《周官音义》教授给她。嫁人生子后,宋氏白天打草砍柴,晚上给孩子讲课,孩子熟睡后还要纺织挣钱。后来儿子成才,又传出一段佳话:前秦国君苻(fú)坚视察当时太学,其他课程都有教授,唯独《周礼》找不到师资。听说韦逞的母亲宋氏传有家学,马上派遣120名学生到宋氏家里学习,并赐号“宣文君”,宋氏由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在家设立学堂教授的女博士,比她儿子的名气还大。

康熙朝宰相张英之母吴氏,精通《毛诗》《孝经》,生当明清鼎革之际,却能明判天下大势,无数次让全家化险为夷。崇祯末年(1643年),丈夫张秉彝本有机会选授美官,但吴氏却说:世道混乱,如果继续做官,要么殉情旧朝,要么效命新王。与其履危蹈险,不如退隐江湖。[6]于是全家归隐桐城,拾柴种蔬,粗食自给,既保全身家,又无亏名节。后来躲避匪患兵火,更是颠沛流离,家无定所,丈夫又经常不在身边。但无论身处桐城乡间,还是蜗居南京小屋,吴氏对子女的教育从未间断。后来张英位极人臣,但秉承母教,终身以“敬慎”自律。更巧合的是,张英的夫人姚氏,也是名家之女,也精通《毛诗》,还精通《资治通鉴》,她辛勤持家,亲自长育、教导八个子女,从来不让保姆插手孩子的教育。有了这样的好母亲,加上父亲的随时训导,桐城张家终于在张廷玉一辈达到顶峰。以至于康熙皇帝高兴地在公开场合表扬张廷玉家不仅父训有方,母亲姚氏也“母教有素”。[7]

传统家教的基本含义我们说清楚了。那么,传统家教的目标定位是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家族的兴衰是否也是以功利性的标准进行考量?

请看下一讲。

同类推荐
  •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北大微讲堂: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聘请楼宇烈教授讲述:反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不平衡:一是人文与科学的不平衡,二是传统与西学之间的不平衡。这两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国人的心灵困境。环顾现今世界文化,其发展呈现出两大动向:即向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东方愈来愈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澄清的是,关注和学习传统是否要求我们盲从?其次,西方世界在历史上及当今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又有怎样的内涵?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热门推荐
  • 女人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女人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有位作者这样写道:“女性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尘世之星。”女性身上蓄集着无穷的睿智,这种睿智体现最明显、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交际魅力。在一个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同等地位的时代,除了天生体貌、装饰、举止、态度、言谈外,还要注重培养融入这个社会的能力,也就是女人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 火影之漩涡无赦

    火影之漩涡无赦

    一个来自2019年的现时代青年穿越到火影忍者的位面,获得王者荣耀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没事就欺负一下六道斑,调戏一下大筒木辉夜,揍一下二助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青门引

    青门引

    惨遭灵剑门淘汰的花笙,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修仙门派青门,意外结识了身份神秘的段七年与暖心师兄奚子牙。三人同闯传承之境,智斗五行巨蟒,共同见证千百年前的传奇。不知不觉中,花笙的心思也渐渐起了变化……一边是初遇搭救的恩人,一边是无微不至的师兄,她该遵循内心,如何抉择……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2)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2)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吹南安

    风吹南安

    国内一档收视率还不错的访谈节目邀请到了几乎不参加任何综艺节目的易安,而观众席上也无意外的爆满。“听闻易太太是圈外人?”主持人知道无论是在场的还是电视前的观众,一定都会喜欢这个话题。“嗯。”易安轻点了点头。“那易太太一定是您的粉丝了?”易安摇摇头,失笑道,“她还真不是。”“啊?”主持人做出很惊讶的表情,一时间忘了接下来该继续问什么了,这和她预想的答案完全不一样。“外界传闻您特别宠太太,有你的粉丝拍到过你们一起出游的照片,据说您走到哪儿都会紧紧的牵着她,这是真的吗?”易安笑,一说起她,连语气都变得温柔了起来,“她比较喜欢乱跑,不牵着她,估计一会儿就找不到人了。”……节目是提前录制的,所以姜一南并不知道这回事,只知道他去参加一档什么访谈节目去了。节目播出的那天晚上,易安迅速霸占了微博头条,姜一南自然也看见了。她窝在易安怀里吃着他洗的草莓,“我的确不是你粉丝。”“嗯。”“谁说我爱乱跑了?”她不满的将一颗长的很丑的草莓塞进男人的嘴里。很快,男人凑近她耳边,咬着她的耳朵说,“你忘了在威尼斯跑丢的那次了?”
  • 丫絮和岳绊

    丫絮和岳绊

    毕业不久的新手幼师~高考不久的准大学生~一段不得可以的悸动~
  • 精灵之最强道馆

    精灵之最强道馆

    【现实降临流】挑战者训练师看着面前铺满隐形岩毒菱的场地,还有自己中了麻痹剧毒的精灵,眼角留下一滴泪水。大家好我是训练时常两年半的道馆训练家,喜欢撒钉子,睡人,剧毒。至于道馆馆主是干啥的,咱也不敢问啊。就是这样,喵~
  • 夫君当道:神棍太子妃

    夫君当道:神棍太子妃

    身娇体弱一无所长的颜家七小姐被许给了连丧四妻被国师批字克妻绝子的太子殿下,然后——颜小姐不负众望的溺水了!八卦人士击掌相庆,结果——颜小姐又活了?!爆炸没死,反遭穿越,还是官N代,颜素立马乐了,可是,为啥还附带一个克妻绝子的太子未婚夫?因为国师批命太子妃必死,所以暗杀不断,意外连连,她非死不可?靠!让姐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的神!棍!批!命!路人:“男人太妖艳,招桃花,咋办?”颜素:“阉了他!”某人:“哦?”某人笑了,拽上她就走。“哎哎,光天化日你干嘛?”“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