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9300000003

第3章 智申贤妇冤

案件发生在清代康熙初年的太原府。当时太原府郊外某村有个郑姓家族,本来人丁兴旺,却没有想到天花病流行,当时村里的人大多被传染上了。也该郑姓倒霉,男女百余口,都得病死了,仅仅留下一个婆婆和一个儿媳妇。两个寡妇在一起生活,可以说度日艰难。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如今婆婆杜氏年未四十,风韵犹存;儿媳陈氏年刚十九,青春正勃。正因为如此,难免引起本村无赖们的觊觎。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无赖们还没有得手,婆媳之间却起了纷争。

婆婆依仗自己是尊长,经常对媳妇进行打骂。按照《大清律例·刑律·诉讼·子孙违犯教令》条规定:“凡子孙违犯祖父母、父母教令,及奉养有缺者,杖一百”,而《大清律例·刑律·斗殴·殴祖父母父母》条规定:“其子孙违犯教令,而祖父母、父母〔不依法决罚而横加殴打〕非理殴杀者,杖一百;故杀者,〔无违犯教令之罪,为故杀〕杖六十、徒一年。”如果是子孙妻妾殴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将之殴杀,或者是因为“违犯教令而依法决罚,邂逅致死,及过失杀者,各勿论”。所谓的“教令”,就是家法族规,如果违犯,祖父母、父母是可以责罚的,即便是子孙没有违犯教令,祖父母、父母故意杀死子孙,也不过是杖六十、徒一年,其尊卑等级森严,无法逾越。婆婆打骂媳妇,在当时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媳妇只有逆来顺受,绝无反抗的余地。

就是这样,媳妇还是不能够得到婆婆的满意,居然被婆婆杜氏告到太原府,说媳妇陈氏不守妇道,与无赖们鬼混通奸,毫无顾忌,要求知府将媳妇陈氏治罪,由官府将之嫁卖,所得银两来供自己养老。

婆婆控告媳妇,按照《大清律例·刑律·诉讼·干名犯义》条规定:“其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诬告子孙、外孙、子孙之妇、妾,及己之妾,若奴婢及雇工人者,各勿论。”也就是说,婆婆告媳妇,即便是诬告,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媳妇告婆婆则不然。该条律还规定:“凡子孙告祖父母、父母,妻妾告夫及告夫之祖父母、父母者,〔虽得实亦〕杖一百、徒三年。〔祖父母等同。自首者,免罪〕但诬告者,〔不必全诬,但一事诬,即〕绞。”也就是说,媳妇告婆婆,只要不是“十恶”之罪,即便是所告罪行属实,也要被杖一百、徒三年,如果其中有一项罪行不实,就要被判绞刑了。

正因为如此,面对婆婆杜氏的控告,媳妇陈氏毫不争辩。但听婆婆杜氏向知府倾诉说:“媳妇因儿子死了,不能够守节,居然不顾廉耻,与无赖们鬼混通奸,这是有辱家门的事情,恳请大老爷做主,严惩这个淫妇!”

知府听完婆婆杜氏的陈诉,便问:“其鬼混通奸可有凭据?奸夫是谁?”婆婆杜氏说:“那些无赖们夜来宵去,我哪里知道是谁呢?大老爷拷问这个小淫妇,自然就会知道了。”

知府无奈,只好审讯媳妇陈氏,却没有想到陈氏默默无语,直到知府以拶指威逼,才说自己根本就没有与人鬼混通奸,是婆婆杜氏诬告,请大老爷还自己以清白。知府见问不出所以然来,便对婆婆杜氏说:“你既然知道是无赖所为,而你村有数百名男子,不可能都是无赖吧!总得有几个值得怀疑的人,才好指称他们是无赖,本府也好彻查呀!”于是婆婆杜氏便顺嘴说出几个无赖的姓名,知府就派捕役前往拘拿这几个有姓名的无赖到堂听审。无赖们到堂,个个信誓旦旦,说他们绝对没有与媳妇陈氏有奸情,反而是婆婆杜氏与人通奸,在堂上与婆婆杜氏争吵起来。当场被知府喝令住口,不准他们咆哮公堂,然后将婆婆杜氏上了拶指,让其指认奸夫是谁。婆婆杜氏指认其中一个无赖,知府将那个无赖上了夹棍。无赖受不了刑讯之苦,只好承认与媳妇陈氏有奸情。知府再将媳妇陈氏上了拶指,而其誓死也不承认有奸情。因为无赖承认奸情,知府以为陈氏是害羞而否认,就将无赖与媳妇陈氏各打八十大板,释放回家。

为什么要各打八十大板呢?按照《大清律例·刑律·犯奸》条规定:“凡和奸,杖八十;有夫者,杖九十。”知府是按照和奸定罪的,也算是按律定罪。问题是媳妇陈氏没有承认奸情,知府竟然不容申辩,将其责打八十大板,如何能够令人信服呢?所以媳妇陈氏出了知府衙门,就到巡抚衙门去控告。

巡抚衙门看守何等森严,陈氏如何进得去呢?只好在衙门外等候巡抚出来,便高声喊冤。按照清代规定:无论是何等级别的官员,只要听到有人呼冤,都要亲自询问,能够处理的,当时就处理;不能够处理的,交给有关部门办理。巡抚听到陈氏喊冤,不能够不管,得知事由,就移送按察使办理。当时官官相护已经成为习气,按察使也不会否定知府的判决,所以维持原判,将陈氏逐出衙门,却不想陈氏再度到巡抚衙门外等候巡抚出来喊冤。巡抚无可奈何,只好另选贤能来审理了,就指派临晋县知县孙宗元审理此案。

孙宗元,字柳下,号长卿,山东淄川人。据《淄川县志》记载,他是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授临晋知县,升开封府南河同知,调滦州知州,升思恩府同知,讲其尤擅长审理案件,以至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徐珂的《清稗类钞》都讲到他所承办的案件。

孙知县仔细翻阅卷宗,发现知府问案有许多遗漏与失误之处。知府在审问无赖们的时候,无赖们反咬婆婆杜氏与人通奸,而且道出通奸者的姓名为王九儿,知府却以为无赖们是反咬一口,没有提讯王九儿,此其遗漏与失误一也。婆婆杜氏说媳妇陈氏与无赖鬼混通奸,却不能够指出无赖是何人,而知府诱导其说出几个无赖姓名,其本身就是糊涂,这样做会造成婆婆杜氏挟嫌报复,此其遗漏与失误二也。无赖们到堂,个个否认与媳妇陈氏有奸情,其中一个无赖讲婆婆杜氏才有奸情,知府便对这个无赖实施了大刑,以至于这个无赖受刑不过,承认与媳妇陈氏有奸情,也是避重就轻,如果他不承认,重刑之下有可能成为残废或毙命,而承认之后,最多是受到杖八十的刑罚,显然不可轻信,此其遗漏与失误三也。媳妇陈氏在拶指加身的情况下,非但没有承认自己与人通奸,而且对婆婆杜氏也没有半点怨恨之言,其重名节、明孝道的表现很明显,知府却没有仔细观察,此其遗漏与失误四也。知府不问青红皂白,仅仅在无赖承认有奸情的情况下,就按照“犯奸”律,依照和奸罪将他们各打八十大板,此其遗漏与失误五也。媳妇陈氏不服上控,巡抚交按察使审理,知府登门拜访按察使,已经令人怀疑,而按察使维持原判,则更难以摘清二人的关系,此其遗漏与失误六也。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小的遗漏与失误可以不究,仅此六大遗漏与失误,就足以使节妇蒙冤,让贤妇遭诬也。

看完卷宗,孙知县分别提讯相关的当事人及证人,也没有实行刑讯,仅仅是问过姓名、年龄、住址、所为何业,就让衙役将他们带到监狱暂时羁押,等候明日正式审讯。分别问完之后,孙知县让皂隶们准备砖石、锥子及尖刀,以便明日审讯的时候使用。皂隶们哪里明白孙知县的意图,便纷纷议论道:“官府审讯犯人,有朝廷规定的刑具,如今都陈放在堂上,这个县太爷不用这些刑具,却让准备砖石、锥子、尖刀之类,这可是朝廷禁止使用的刑具,如果使用,县太爷要受到处罚不说,我们这些身为皂隶者,也难免吃瓜落。”皂隶们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大清律例·刑律·断狱·故禁故勘平人》条规定:“若〔官吏怀挟私仇〕故勘平人者,〔虽无伤〕杖八十。折伤以上,依凡斗伤论。因而致死者,斩〔监候〕。同僚官及狱卒知情,〔而与之〕共勘者,与同罪,至死者减一等。”也就是说,如果孙知县用这些刑具拷问当事人,已经算是故勘平人,有了杖八十的罪,如果将当事人致死,就要被判斩刑。皂隶准备非刑的刑具,算是知情,若将当事人打死,虽然不会被判为斩刑,也是绞刑,所以皂隶们个个心怀鬼胎。

孙知县也不管皂隶们的议论,派出自己亲信家人,前往该村缉捕无赖们所讲与婆婆杜氏有奸情的王九儿到案。

次日,孙知县开堂审理,让所有当事人及人证都按照男左女右,分别跪在大堂两侧。等众人跪好,孙知县让皂隶将砖石、锥子、尖刀摆放在堂上,然后说:“闺阁之内的暧昧之情,又有谁能够说清楚呢?如果穷追细问,定然也会事涉淫邪,有违朝廷重名节、兴教化的本意,所以本官不会追问奸情之事了。不过,既然有奸情,必然有奸夫,其罪也在奸夫。你婆媳二人守寡不易,且从相貌来看,也似忠厚老实、温存贤淑之人,也不会做出对不起祖宗及故去丈夫的事来。因为寡妇门前是非多,难免有人觊觎你们的容貌及财产,恶毒中伤者或许有之,也往往使你们难以自明。如今本官访察到一个奸恶之人,众人指认其为奸夫。为了你婆媳的清白,你们就拾起堂上的砖石,掷向这个奸恶之人,看他还敢再耍无赖否?”说罢,令亲信家人将王九儿带到堂上。孙知县举目观看,但见婆婆杜氏脸色骤变,神色慌张,而媳妇陈氏则银牙紧咬,义愤填膺。见此,孙知县已经明白十之八九了,于是命婆媳二人拾起砖石掷打。

婆媳二人看了看孙知县,又相互对视一下,谁也没有起身去拾砖石。孙知县明白她们还心存顾虑,万一失手将其打死,害怕抵罪,所以开导她们说:“不用怕,既然是本官让你们掷打,自有本官承担责任。速速拾起砖石掷打,否则本官责罚你们!”

见到孙知县逼迫,婆婆杜氏站起拾了一块小石头,有气无力地投掷过去,还未及王九儿之脚就落了下来。媳妇陈氏则不然,拾起砖来,狠命投掷过去,所打乃是头颅,幸亏被王九儿低头躲了过去,而陈氏似乎充满仇恨,接连拾起砖头,雨点般地打去,早就有几块打在王九儿身上,以至于其惨叫不止。若不是婆婆杜氏拉住陈氏,恐怕其会把堂上所有砖石都掷打过去。

孙知县见状,喝令停止,然后命婆媳二人用锥子刺。婆媳二人各持锥子在手,一起来到王九儿身边。只见婆婆杜氏直刺王九儿的臀部,却也不用力气,而媳妇陈氏则猛刺胸腹,锥锥见血。孙知县又命停止,然后再命婆媳二人使用尖刀砍王九儿。只见媳妇陈氏手持尖刀冲过去就砍,幸亏被皂隶拦阻,才没有将王九儿杀死,而婆婆杜氏则持刀不动。至此,孙知县已经完全明白婆婆为什么诬陷媳妇了,所以喝令皂隶给婆婆杜氏上了拶指,令其交代实情。杜氏无法抵赖,只好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原委讲出。

原来,杜氏虽然年近四十,而春心不老,更耐不住寂寞。王九儿乃是村中无赖,寻花问柳乃其本色,见婆媳守寡,早就按捺不住、心猿意马了,便时常过来搭讪。媳妇陈氏当然是正颜厉色地予以拒绝,而婆婆杜氏却喜王九儿年少,彼此一拍即合,也就勾搭成奸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婆媳俩住在一个院落,又如何瞒得过媳妇的眼睛?最初媳妇陈氏还在院门外拦阻王九儿,让其尊重些,而后因为婆婆打骂,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不想王九儿得寸进尺,淫占了婆婆,又惦记媳妇,要与婆婆杜氏一起制伏媳妇,来一个双美兼得,却不料媳妇陈氏性格刚烈,高声喊嚷,以至于全村的人都能够听见,纷纷出来观看。王九儿不敢用强,便教唆婆婆杜氏告官,将媳妇陈氏治罪发卖,既可以除去心头之患,又可以得些钱财。他们没有想到知府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仅仅将媳妇陈氏打了八十板,却不发卖。更没有想到媳妇陈氏为了自己的清白,不屈不挠地反复上控,如今被孙知县略施计谋,就看出婆婆杜氏与王九儿有奸情,现在只好听凭孙知县处置了。

按照《大清律例·刑律·犯奸》条的规定,婆婆杜氏与王九儿通奸,也不过是各杖八十,问题是这二人诬陷陈氏,其罪责就不一样了。《大清律例·刑律·诉讼·诬告》条规定:诬告人“流、徒、杖罪,〔不论已决配、未决配〕加所诬罪三等,各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婆婆杜氏诬告的是杖罪,应该加三等,就是杖六十、徒一年。因为婆婆是尊长,即便是诬告,按律也应该无罪,所以仅按犯奸量刑,予以杖八十。王九儿则不同了,他不但犯奸,而且还唆使婆婆杜氏诬陷媳妇陈氏,按照《大清律例·刑律·诉讼·教唆词讼》条规定:“奸夫教令奸妇诬告其子不孝,依谋杀人造意律。”按照《大清律例·刑律·人命·谋杀人》条规定:“凡谋杀人,造意者,斩。”因此,孙知县将王九儿拟为斩刑,申报各级上司,最终将王九儿斩首。这正是:

贤妇常常遭诬陷,恶人往往受极刑。

蒲松龄对于孙知县断案才能赞不绝口,以文学的笔法,将此案描述得活灵活现,并且感慨道:“孙公才非所短,然如得其情,则喜而不暇哀矜矣。”这是《论语·子张》“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的引申,其基本意思还是批评孙知县得知案情始末之后,只顾自己高兴,却不怜悯受此案牵连的当事人。确实如此,孙知县将奸夫王九儿处死,而杖责了婆婆杜氏,却没有考虑以后婆媳还要在一起生活。婆婆的奸情因为杖责而路人皆知,以后婆媳关系还如何处呢?孙知县没有考虑,也不想去考虑,所以蒲松龄认为,孙知县实在不配再做百姓的“父母官”。

同类推荐
  •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的订立与效力,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 他物权善意取得研究

    他物权善意取得研究

    本书以他物权善意取得总论为视角,从善意取得的立法体例、价值取向、理论前提、构成要件、法律效力等方面,研究了他物权善意取得的共性问题及其理论原则。以他物权善意取得分论为视角,从他物权善意取得的可能性、构成条件、法律效力等方面,研究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准用益物权等用益物权和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担保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精细化、个性化的理论规则。
  •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本书运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从9个方面对我国2013年法治建设进程进行了全面概括,并对2013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及存在的新问题和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
  • 劳动关系管理焦点实务百问百答

    劳动关系管理焦点实务百问百答

    本书根据作者的亲身实践,以及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案例,从中提取了100个相对独立的问题,来阐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重点突出,可谓针对性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联系很紧密,可谓实用性强;涵盖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内容比较系统,可谓整体性强。
  • 最新律师诉讼代理与培训全书

    最新律师诉讼代理与培训全书

    本书从律师代理诉讼和打赢官司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诉讼代理的产战策力、操作技巧和如何运用为重点,兼顾理论性,注重实践性,为避高深的理论分析,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和精彩的案例,告诉律师如何代理诉讼才能胜诉。全书根据执业律师的实践经验,深刻剖析了律师代理败诉的内在原因和规律,详细指明了各个要害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阐术了律师赢得诉讼的操作步骤、方法、程序和技巧。本书是集律师基本功训练、执业实践经验、诉讼诀窍于一体,具有通俗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和律师执业指南。它将帮助正在执业和即将走向律师行业的人员,掌握高超的代理诉讼技巧,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
  • 精灵史歌

    精灵史歌

    任何事情都是有着两面性的,世界也不例外。世界的另一面有是什么样子的呢?所有人最后的一个试炼,丧魂之路的尽头,有什么再等着他们呢?“欢迎来到兹里扎尔,外乡人!在这里你会感觉到家般的温暖!”那本用熟悉的文字写下的笔记上面最后那段近乎疯狂的话语又昭示着什么潜藏着的危险?“不,不对,哪里错了,一定是哪里错了!”战争永远残酷,可绝境中人们却异常的顽强。“天就快亮了,光明终会到达这片土地。”掌握黑暗的人们难道不懂光明的可贵吗?不,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光明的可贵。正因为他们知道光明的可贵他们才选择了投身黑暗。“黎明近在眼前,而你们却不会再看到那太阳升起时的第一缕曙光。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们所有人。”挑起这场战争的理由只是他的自私,他不在乎其他的一切,他只在乎他的家和他的家人。“理由?你们毁了我家人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就毁了你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哭喊也好,祈求也好,都不能再次触动那个男人的心。可是她还是选择了留下“我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在黑暗中默默哭泣了。这次,换我来帮你一把吧。”敲门声响起,会是谁来了?不远处飘荡的歌声啊,又是哪个女孩在为之等待?
  • 风铃花开香如雪

    风铃花开香如雪

    一朵修炼成人的风铃花,竟敢调戏睥睨六界的上神?“敢问姑娘是想做成干花,还是花蜜?”赤裸裸的威胁呀!她寒毛直竖,只想逃到千里之外,没想到这人却像甩不开的牛皮糖,赖定她了。……“我给你下了个咒,只要你敢接近她,就会获得一份大礼。我要你从此对她恭恭敬敬,退避三舍。”敢欺负他的人,就要做好承受雷霆之怒的觉悟!……好吧,看在你能打能扛,卖得了萌,扮得了酷,长得也还过得去,本妖就勉强接受你了。……什么?她不是废柴元神风铃花,而是妖族王者水麒麟?“你究竟爱的是风铃花,还是水麒麟?”她含泪望着他,凄然地问。无论如何,她只是阿铃,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替代品。依然,始终,永远。
  • 妙法莲花

    妙法莲花

    译场高僧空有一颗慈悲菩提心,却参不透世间男女万般红尘情爱姻缘。深宫皇妃徒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却在深宫争宠谋权的漩涡中委顿潦倒。禁忌的种子,在多重势力和情感的裹挟下谨慎地生根发芽。本该明净如莲花的因缘,却因无力改变世道,而证出危险的果……
  •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随着年龄在悠悠漫漫中增长,当年,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六零、七零后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四十不惑,甚至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在这即将老去的岁月里你会发现,我们更容易回想起那些远去的最浪漫的童年时光。当同龄人聚在一起,不再意气风发地指点着江山,而是共同回忆着我们那么多的曾经与往事,然后不约而同地感慨一句:唉!我们都老了。但是,我们曾经年轻过,我们曾经浪漫过。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决策的艺术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决策的艺术

    在工作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是决策者,每天都需要做出决策。然而,我们常常患有“决策恐惧症”,明明是“聪明的”决策者,却往往做出了“傻瓜”的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决策的艺术》结合了无数卓越决策者的成功案例,系统地分析了他们的决策经验,结合最新的管理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决策指南。书中包含了大量实战性的决策技巧,对各种不同的决策情形进行分析,帮助你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做出卓越高效的决策。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一直以来,张小娴对爱情的精辟解读,教我们学习如何爱。她以女人的柔韧,以唯美、知性,充满灵气的话语,给我们带来思考的灵感、和对爱情的领悟。她给我们描绘出了初恋的青涩,失恋的痛苦,和经历过后的成熟。 本书告诉读者,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或许是幸福,也可能是痛苦。但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在爱情中得到了成长。曾经最痛的地方,已经长成了最强大的地方。它叫人学会独立,独立,是为了爱的有尊严;美丽,是为了能让他可以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你。得体的打扮,优雅的谈吐,勤奋的工作,甚至居家的本领,都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这些似乎都在为迎接一个人做准备。这些也是张小娴笔下的爱情传递出来带着暖意的青春正能量。
  • 随心所“愈”:更新自己,治愈疲惫

    随心所“愈”:更新自己,治愈疲惫

    各种“治愈系”在我们的周围不断成长,治愈系音乐、治愈系动漫、治愈系人物、治愈系电影,乃至超治愈图片、超治愈动物,这些温馨暖人的事物就像春天刚发芽的小草,不经意的一抹绿意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漫不经心地停留在我们需要她们的地方。我们的心灵不知不觉的受到她们的滋养呵护,让我们快要风化的心重新变得柔软。在我们惊讶于这些小可爱、小清新、小温暖、小领悟的惊人魔力时,很多人开始探寻这些灵魂方剂的本源。
  •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阅读世界名家中短篇小说丛书,用宝贵的时间阅读最有价值的作品,在文字中体味文学世界里的人生百态,做有深度、有广度、有品位的阅读者。本书收录有《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达罗威夫人》《O侯爵夫人》《花园茶会》四篇小说。
  • 平明雪

    平明雪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