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3500000014

第14章 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1)

佛说,出世为无为,入世为有为。无为是出世的哲学,有为则是入世的学问。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的人生境界。有为并不是什么都可为,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心修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即是无为而有所为。

摒弃贪恋之心,才能修行得道

难陀尊者是佛陀的亲兄弟(同父异母),生于四月九日,佛陀则是四月八日生的,他生于佛陀出世的次一年,比佛陀小一岁。佛陀有三十二相,难陀有三十相,他矮佛陀四个手指头。

难陀是梵语,翻译为欢喜的“喜”,故称“喜尊者”。这是他自己的名字。有的经典把他和妻子的名字连在一起,叫“孙陀罗难陀”。难陀最爱他的妻子,两人可说是如胶似漆,天天都在一起,行住坐卧时刻不相舍离。

有一天佛陀到王宫化缘,这时候孙陀罗难陀夫妇正在一起吃饭。一看见佛陀来乞食,难陀就给佛陀添钵,把钵添上饭菜。当他要送饭给佛陀时,他的妻子说:“我现在吐一口痰在地上,在痰未干前,你必须回来,不然,我就要罚你。”

难陀说:“好的。”但在他要送饭给佛陀时,佛陀用神通往后退,难陀则往前走,一走就走到祇树给孤独园。本来王宫离祇树给孤独园有五里多远,但佛陀用神通把他带到祇树给孤独园,佛陀即刻叫他落发,强迫他出家,他因放不下妻子,不愿出家,但是佛陀是他哥哥,他不敢不出家,他想:“今天我落发了,改天我就跑回去。”所以他一直在等机会,等来等去都没机会,因为佛陀和阿罗汉都在祇树给孤独园,所以他很着急。

有一天佛陀和阿罗汉们都到外面应供了,只有难陀在看门口,他想:“今天我有机会了。”但是那天,佛陀叫他扫地,他把垃圾扫在一起时,一阵风吹来,把垃圾又吹散了。所以他就去把窗户关上,但关上这个窗户,那个窗户又开了,像这样扫来扫去,关来关去,差不多过了两三个钟头。

他一看佛陀快回来了,就想:“不管佛陀有没有回来,我一定要跑了。”他又想:“佛陀从不走小路,只走大路,所以我要从小路跑。”他跑了快二里路了,突然看见佛陀从对面小路上走过来了,于是他就藏在一棵大树后面,想等佛陀过去了再走。谁知道他从这边走,佛陀就从那边来,如此反复。

终于佛陀看到了他,就问:“你在这儿做什么?为什么不看门?”难陀想:“我不能说我要跑。”就说:“我左等右等,您还不回来,所以我到这里来接您,怕您拿不动钵。”佛陀说:“这个弟弟真是太好了。”因此佛陀又把他带回祇树给孤独园。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后,佛陀知道他仍不想出家,就对他说:“难陀!你和我到一个山上去看看!”难陀说:“好呀!”但心里却想:“这回上山,我可有机会逃跑了。”

山上有很多猴子,大约有五、六百只之多。佛陀问难陀:“难陀!猴子和你的妻子比较,是你的妻子美丽?还是猴子美丽?”难陀一听到佛陀这么问,就回答说:“当然是孙陀罗美丽,佛陀您怎么可以把孙陀罗和猴子比呢?”佛陀说:“难陀!你很聪明,知道孙陀罗比猴子美丽。”佛陀又对难陀说:“难陀!天上你没有去过,和我到天上去吧!”佛陀和难陀一起打坐,佛陀用神通把难陀带到天上去。

到了天上,走到一个天宫。那里有五百位天女,正忙着收拾东西,难陀一看这些天女,那简直是没见过的美丽,就生出爱心。他问一个宫人:“这天宫怎么没有主人呢?”这宫人说:“我们的主人还没来呢?他是佛陀的弟弟,现在他跟着佛陀出家修道,等到下一生,他就会生到天上来,这五百位天女,都是给他做太太的。”难陀一听,心想:“我可要好好修道,不要回家了。”这时佛陀问他:“是天女美丽?还是孙陀罗美丽?”难陀说:“孙陀罗怎么可以和天女比?天女美丽到极点,再也没有比天女美丽了。天女和孙陀罗,就像猴子不能比孙陀罗,现在孙陀罗和天女比,孙陀罗就像猴子一样。”释迦牟尼佛陀说:“你要天女,还是要孙陀罗?”难陀说:“我当然要天女了,天女真是太美妙了!”释迦牟尼佛陀说:“将来你要生到这儿,你回去后,要好好修行了。”所以,这回难陀昼夜打坐用功精进,朝夕坐禅,一心想做天主。

佛陀知天福有漏,享尽后会堕落恶道,希望提醒他,让他明白自己的思想不对。所以又佛陀将他带到地狱,去看刀山、剑树、火汤、寒冰等各种地狱。最后到了一层地狱,看到两个鬼正在烧一锅油。油未烧沸,两个鬼很懒,一边工作,一边睡觉。油锅的火明明灭灭。难陀生起好奇心,觉得这两个鬼没有好好的工作,这样子锅中之油何时才会沸呢?于是就问这两个鬼道:“喂!你们两位工作偷懒,没有好好地烧火,火都快灭了!你们究竟在此作什么呀?”两个鬼睁眼看了一下,才说:“你管它干什么?我们一点也不急。要等的人尚未来临,要等很久才会来呢!我们有的是时间!”难陀又问道:“你们在等谁呀?”两个小鬼说:“你想知道吗?那就告诉你吧,是释迦牟尼佛陀的弟弟难陀。他跟佛陀出家修道,却一心想享天福与五百天女。他将在天上过五百至一千年。以后他会忘了修道,又造很多业。当他的恶业满时,就会堕入地狱,受此油煎之罪。”难陀听得汗毛直竖,吓出一身冷汗。他想:“这苦怎么能忍受啊!”

于是难陀不再修生天,而决心要了却生死,不久即证得罗汉果位。

醍醐灌顶

贪恋心是指人被事物所迷,一旦失去了就会有痛苦的那种在乎心。也就是说,一旦有了在乎心,就是有贪恋心了。贪恋心会给人带来痛苦,使人身陷苦海难以自拔。我们唯有摒弃贪恋之心,才能断除烦恼,才能修行得道。

禅机故事

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佛学百科

观世音菩萨圣诞

观世音菩萨诞辰日是农历二月十九。从隋唐以来,民间形成了广泛的观音信仰,并逐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宗教节日,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

咸也好,淡也好,觉得心安就是好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后来这首诗传到了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大臣拿了圣旨寻找到了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举炊,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驾到,赶快下跪接旨!”洞口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烟雾弥漫,整个洞里洞外黑雾缭绕,熏得禅师涕泗纵横,侍卫看得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为何不擦一擦呢?”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的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拭鼻涕呢?”

懒瓒禅师说后,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就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见状,惊奇得目瞪口呆,因为懒瓒禅师,吃的是一块一块的石头。

懒瓒禅师吃时,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道:“请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他们分在两边。”

大臣见禅师这些奇异举动,又听他说些难懂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据实报告皇上,皇上德宗听了十分感叹地说道:“国有如此禅师,真是大家之福!”

在出家人中,有人间比丘,也有独居比丘。人间比丘弘法利生,服务社会;独居比丘深山岩穴,清净修道。有些人间比丘是人在红尘,心在山林;有些独居比丘人在道场,心在世俗。像懒瓒禅师,遇到皇帝的宠召,视如阎王的招魂;宝物的赏赐,看作拖累负担;实在已是一个超越人间的圣僧了。

醍醐灌顶

咸也好,淡也好,只要自己觉得心安就好。住也一样,只要心安,东南西北都好。佛陀告诉我们,住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有宽阔的胸怀,住在哪里都能安得下。这样的修行人不是靠追求外在的快乐来满足自己,而是通过修行来追求内在的心灵世界。

禅机故事

寸丝不挂

温州有一个叫玄机的尼姑,一日去参见雪峰义存禅师。雪峰问:“从哪里来的?”尼姑回答说:“从大日山来。”雪峰问:“日出了没有?”尼姑说:“如果出了就会把雪峰融化。”雪峰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尼姑答:“玄机。”雪峰说:“一天织多少?”尼姑回答说:“寸丝不挂。”于是礼拜而退。才走出三五步,雪峰召唤她道:“袈裟角拖地了。”尼姑一惊忙回头看。雪峰笑着说道:“好一个寸丝不挂。”

佛学百科

八正道

佛教教义,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2.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3.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4.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5.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6.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7.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

8.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心静则无处不是宁静

从前,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的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这是应该的,我每次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地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听到无德禅师这么祝福自己,信徒非常欢喜地回答道。

“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无德禅师反问道。

“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勤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会很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谢了!”信徒很认真地回答道。

于是,无德禅师便开示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感谢说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寺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醍醐灌顶

古语云:“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己能平息自己的妄想,抛开杂念,哪里不是宁静之所呢?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也一样无法修持。禅者重视“当下”,何必明天呢?“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禅机故事

留平常心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佛学百科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是以大寺为宗的佛教派别,流行于今东南亚各国。因其属于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部,故习称上座部佛教。从教法传统言,它属于根本上座部一系,是佛教中迄今尚存部派中最古老的一支。其学说最接近原始佛教,故向来以纯正著称。上座部佛教于公元前3世纪便在斯里兰卡大寺立足。由于它从印度往南传播而得名;又因它从公元前1世纪便以巴利文为经典语,故又称巴利佛教。奉行南传教说的国家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

淡泊名利,宽厚仁爱,是为智者

华智仁波切在教授《入菩萨行论》时,有一位老人供养他一块铸成马蹄形的银子。老人没有什么财产,但因为对华智生起极大信心,他知道供养是有大功德的。

一星期的教学之后,华智离开那一带。一个小偷曾看见华智收受了那个银块,就跟着他想伺机偷窃。

华智独自走着,只想在星光下度过几个宁静的晚上。就在那一夜,当华智入睡后,小偷趁着黑暗潜近身来,华智身旁放着一个小布肩袋,和一把陶制茶壶。

小偷小心翼翼地开始搜查他的肩袋。他手摸索的声音惊醒了华智,华智叫道:“喂!喂!你在做什么?在我的衣服里找什么?”

小偷迅速地回说:“有人给你一块银子,快拿出来给我!”

“唉!”这位上师叫着,“看你把自己的生命搞得一团糟,像个疯子般东奔西跑!你跑这么远来,就只为了那银块,可怜的傻瓜!听着:现在赶快去,天亮时你就可到达我坐的那块草地,银子就在那附近。我拿它当石头来垫我的茶壶,在营火灰烬中找吧!”

小偷很怀疑,但看银子又不在华智的行囊中。银子被抛弃在营火里,对他来说是绝不可能的事情。但无论如何,他还是回去找。他来到上师教学的地点,在火圈的石堆中还真找到了银块。

小偷大为惊异,感叹地说:“天啊!这个华智是一位真正的喇嘛,丝毫没有世俗物质的执著,而我蓄意向他偷东西,得到的也只是造恶业,我肯定会下地狱。”

他非常懊悔地再度去找华智。当他终于找到华智时,上师向他招呼说:“你又来了,真是疯狂!我已经告诉你到哪里去找你要的东西,现在你又来要什么?”

小偷非常激动,呜咽地解释:“不是这样的!我找到了银子,但是我不能认出您这么一位大成就者,我已犯了罪!我那时原是要鞭打您,并抢走您所有的东西!现在我向您忏悔,并乞请您的原谅。”

华智劝慰他说:“不需要向我忏悔或要求原谅,只要以善心常向三宝祈请就行了。”

后来,其他人知道这件事后,他们捉住那小偷,并鞭打他。华智大声责备他们:“如果你们伤害了我的弟子,那就好像你们伤害了我一样,放开他吧!”

醍醐灌顶

真正的智者,会看透世间的虚幻,无论什么在环境中,都能拥有一份平静而祥和的心境,所以就没有得失的烦恼。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名利不过都是过眼云烟,所有的纷争恩怨也能一笑了之。

禅机故事

不需要到处跑

同类推荐
  • 佛教与生活

    佛教与生活

    《佛教与生活》讲述佛教与生活、信仰、道德、修持、般若的关系,还涉及人的行为、身心、困惑、美化、人际、男女等方面问题,其宗旨就是把佛法应用到生活中。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人间万事

    人间万事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本书是星云大师撰写的专栏文集。书中探讨了包括人情、人性、人心的善恶好坏等社会问题,对家庭、社会、世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总体讲是运用佛教的理念、智慧破解人生各种困厄。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绑架事件

    绑架事件

    一个美艳得令人无法不动心的女人,被一个患有周期性狂躁症的男人绑架了,牵扯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因为这个女人是一个著名的“鸡”。然而,这桩绑架案又涉及到另一桩杀人案。这是一个案中案的故事。小说紧张,刺激,里面的人物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但是,我们的主人公却心甘情愿深入虎穴……如果仅仅把人类分成好人和坏人两种,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归为好人一边,连那些江洋大盗也会标榜自己是好人。
  • 木石相约

    木石相约

    重生女携空间穿越到龙腾国,变成一个小女孩,不记前尘往事,却凭经验常识,带着家人种田致富,帮助了许多人,最终收获幸福的故事。有温馨,有痛苦,酸甜苦辣兼具;有田园,有战争,风景五味各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Bug影后的无限精分

    快穿:Bug影后的无限精分

    问弱鸡影后戏精快穿位面,寻老道系统妹控毒舌日常,访情商大神作死漫漫追妻。带你看精分影后的小白懵逼恋爱史!(1v1花样快穿,男女主特殊身份,身心干净)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作者融合传统文化的内涵,引用清代《弟子规》的精华,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撰写了这部便于诵读和修习的美德书。全书分“美德三字经”原文、“美德三字经”义解等三部分。文字凝炼,意蕴深厚。在义解部分,作者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与读者分享美德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壮大、结果,寄意于每个青少年朋友都能崇德向善,增智生慧,“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而拥有美好的未来。本书是一部有益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弘扬传统文化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美德读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儒期而至

    儒期而至

    宋半仙叱咤江湖二十余年,一个原则走天下——人算不如天算,然而见到修颉颃的第一眼,她就决定逆天改命,做个小人扎死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虫进化之旅

    异虫进化之旅

    进化!进化!唯有进化才是真谛!穿越异世的张星河,以爬虫之躯,展开了一场进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