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3500000018

第18章 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1)

佛说,人世间正邪对错,靠心分辨,心明则正,心迷则惑。禅是佛家的修炼大法,是我们超越世俗的途径。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我们需要分别心才能知道什么是佛,怎样才能成佛,而佛需要分别心才能度众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即是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

讲禅话,听禅音,做禅事,用禅心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可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道:“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用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赞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醍醐灌顶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禅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既出世又入世;既肯定理性,又超越理性。它并不否定理性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但它更注重悟性在把握世界。禅认为,人的理性只能使人获得知识,而悟性才能让人获得大智慧。禅能使人从智慧上超越人世的繁杂,使人我之间回到本然圆融的状态。

禅机故事

无名是道

郑璇问神会禅师:“什么是道?”

神会禅师答:“没有名称是道。”

问:“道既然没有名称,为什么称之为‘道’呢?”

答:“道本身始终不言说,称之为‘道’,只是因为需要回答问题。”

问:“‘道’既然是虚设之假名,那么没有名称是真的吗?”

答:“也不是真的。”

问:“既然没有名称也不是真的,那么又为什么说没有名称是道呢?”

答:“这都是为了回答问题的缘故,才有言词解说;如果不提问题,那就始终没有言说。”

佛学百科

佛弟子的行仪

佛弟子是指学佛的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佛弟子从学佛开始,就产生了对行为举止的调整,在不同的阶段,而有不同的规矩,从“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需要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共有二十四条: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师、事亲、居家、待客、读书、为官、经商、务农、司工、作务、礼诵、坐禅、受食、睡眠、入众、看病、寂居、出外、务丧、住禅堂。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有一次唐顺宗问如满禅师:“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道:“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后非常欣悦,对禅师也更加尊重了。

有人常常问道: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里儿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正在常寂光土,而常寂光土又在哪里呢?

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无心,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无心就是禅心,唯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灭不是生灭的灭,灭是涅槃境界。在常寂光土则是灭除一切烦恼、差别、对待,是绝对解脱快乐的寂灭世界。

醍醐灌顶

佛说,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忧,不躁进,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人生随缘,即是“枯萎的随它枯萎,繁荣的任它去繁荣”,随顺自然,毫不执著。

禅机故事

背佛而坐

有个游方的行者到了佛殿里,背靠着佛像而坐。

庙里的和尚指责他:“你这位行者太无理了!请不要背对着佛坐!”

行者说:“师父,佛教不是说:佛的身体充满了整个宇宙吗?那你说我应该坐在什么地方,才不至坐在佛的身体上呢?”

庙里的和尚无言以对。

佛学百科

文殊菩萨圣诞

文殊菩萨圣诞在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汉译有文殊师利、曼殊师利、妙德、妙吉祥等名。由于他在所有菩萨中,是辅佐释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是佛陀的大弟子,智慧和辩才为第一,为众菩萨之首,是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称“大智”。在中国,他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并称“四大菩萨”。

天地之间,皆为禅院

这是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的故事。

一天,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老和尚问:“怎么啦?”

小和尚沮丧地说:“总也写不好。”

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

“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是完美主义者,一点都不能错。”

“问题是,这世界上有谁能一点都不错呢?”

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接着说:“你什么都要完美,一点不满意,就生气,就哭,这反而是不完美了。”

于是,小和尚把地上的字纸捡起来,先去洗了手;又照镜子,又去洗了脸;再把裤子脱下来,洗了一遍又一遍。

老和尚问:“你这是在干什么啊?你洗来洗去,已经浪费半天时间了。”

“我有洁癖!”小和尚说,“我容不得一点脏,您没发现吗?每个施主走后,我都把他坐过的椅子擦一遍。”

“这叫洁癖吗?”师父笑笑问道,“你嫌天脏,嫌地脏,嫌人脏,外表虽然干净,内心反而有病,是不洁净了。”

小和尚要去化缘,特别挑了一件破旧的衣服穿。“为什么挑这件?”师父问。

“您不是说不必在乎表面吗?”小和尚有点不服气,“所以我找件破旧的衣服。而且这样施主们才会同情,才会多给钱。”

“你是去化缘,还是去乞讨?”师父瞪大眼睛,“你是希望人们看你可怜,供养你?还是希望人们看你有为,透过你度化千万人?”

老和尚圆寂了,小和尚成为住持。他总是穿得整整齐齐,拿着医药箱,到最脏乱贫困的地区,为那里的病人洗脓、换药,然后脏兮兮地回山门。他也总是亲自去化缘,但是左手化来的钱,右手就济助了可怜人。他很少待在禅院,禅院也不曾扩建,但是他的信众愈来愈多,大家跟着他上山、下海,到最偏远的山村和渔港。

小和尚说:“师父在世的时候,教导我什么叫完美,完美就是求这世界完美;师父也告诉我什么是洁癖,洁癖就是帮助每个不洁的人,使他洁净;师父还开示我,什么是化缘,化缘就是使人们的手能牵手,彼此帮助,使众生结善缘。至于什么是禅院,禅院不见得要在山林,而应该在人间。南北西东,皆是我弘法的所在;天地之间,就是我的禅院。”

醍醐灌顶

关于禅,唐代大禅师慧能的说法是,禅:无名无字,无眼无耳,无身无意,无言无示,无头无尾,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不去不来,非有非无,非因非果。事事皆禅,处处皆禅。心中只要有禅,天地之间,皆是禅院。

禅机故事

我子天然

行思禅师门下的丹霞天然禅师,本来是一个上京赶考求官的士子。

某日有人向他说:“选官如何选佛?”

丹霞道:“到哪里去选?”

那人回答道:“江西马祖大师是个好去处。”

丹霞就跑去见马祖,一见马祖就用手拍着头,表示要剃度出家。

马祖说道:“你的机缘不在我这里,是在石头禅师那儿。”

于是丹霞就去见石头希迁禅师。

石头禅师一见,就命他作务去。

有一天,石头命大家到堂前去除草,丹霞却端了一盆水把头洗净,拿一把剃刀,跪在石头面前。石头见他已会意,于是便为他剃发出家。

丹霞剃发出家后,再去见马祖,不先进客堂却直到僧堂,骑在祖师的圣像上,众人看到这个情形,以为不知何处的游方僧,大逆不道,遂告知马祖。

马祖大师看到他这样的行为,非常欢喜,遂说:“我子天然!”

丹霞随即从圣像上跳下,向马祖礼拜,从此以天然为名。

佛学百科

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意为杀贼、应供、不生。佛教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有高低之分。每一种成就就叫做一个“果位”。“阿果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三等。佛教称,获得这一果位,就可熄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生死轮回”之苦。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叫“阿罗汉”,简称罗汉。

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勤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了衣物,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没有领悟。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的再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契机的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大鹏鸟与小麻雀的惭愧。”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的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的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醍醐灌顶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比较、计较是烦恼的来源,“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每个人都有自己领悟的机缘,只要合了时机,自然就能顿悟,为什么非要跟别人比较而自寻烦恼呢?其实,只要自己今天比昨天有所进步,就已经足够了。

禅机故事

不可向你说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你说这是盐。”

佛学百科

十八罗汉

十八罗汉在佛教寺庙中一般都有专门的罗汉堂,他们在佛教中有许多的传奇色彩,但十八罗汉的名称却鲜有人知,现兹略如下:坐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

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

有一位云游僧人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

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游僧人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游僧人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

侍者小沙弥就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

云游僧人伸出一根指头,侍者小沙弥就伸出五根指头。

云游僧人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小沙弥就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游僧人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

云游僧人心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小沙弥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吧。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游僧人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认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小沙弥,你懂了吗?”

小沙弥一片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醍醐灌顶

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你懂得,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俗语云: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无相禅师曰: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

禅机故事

“一”与“二”的大小

在中国佛教史上,道教的道士和佛教的出家法师,时常辩论、斗法。

有一个道士向法印禅师说道:“你们佛教怎么样也比不上我们的道教,因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一心’,是‘一乘’,是‘一真法界’,‘一佛一如来’,也是‘一’,而我们道教讲什么东西都是‘二’,可以说,‘二’胜过你们的‘一’,比方‘乾坤’、‘阴阳’,这都是‘二’,实在说,‘二’要比你们‘一’高明。”

法印禅师听后,像是不解地问道:“真的吗?你们的‘二’真能胜过‘一’吗?”

道士:“只要你说‘一’,我就能‘二’,一定能胜过你们。”

法印禅师就跷起了一条腿来,慢慢的说道:“我现在竖起了一条腿,你能把两条腿跷起来吗?”

道士哑口无言了!

佛学百科

世界上最大的石佛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县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山水交融,与峨眉山遥相呼应。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于公元713年开始动工,经三代工匠精心雕刻,至公元803年历时90年时间才完工。乐山大佛比例匀称,通高71米,坐身高59.96米,肩宽28米,佛体头部和身上还巧妙地暗藏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流冲蚀,减弱风化。乐山大佛是世界上紧高的弥勒石刻大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很久以前,在一座寺庙里,住着老法师和小沙弥两个人。

同类推荐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佛法三藏经律的核心内容传递给大地的有缘人。作者出生普通农民家庭,感受到人生苦空无常与虚妄。为解脱人生困惑,26岁开始接触佛法。为弘扬禅宗正法,2004年于云南鸡足山剃度出家。近年来,在多个地方教授六祖禅宗文化。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皇家饭碗不好摔

    妃你不可:皇家饭碗不好摔

    无意中招惹了东华国最冷血无情的男人,从此方清浅的人生就像开了劣质挂一样曲折精彩……多年来她都信奉“单身好,想跟谁好跟谁好”的座右铭,可娘亲口中的“祖传单身”,到了她这一辈无论如何都不灵验了,不仅桃花三两枝,还被那个传言中不近女色的臭男人霸王硬上弓。嫁给烈王很多年后,方清浅也仍有种自己被骗的感觉。至于哪里被骗,她也说不上来,或许就是女人隐隐的第六感吧……直到某天,她借阅了东华本纪史册。“东华有女清浅,生性顽劣善妒,因缘际会遇烈王,沉溺于其英姿,纠缠不休。然其谓烈王祖传单身之诅咒,烈王遂生恻隐之心,娶其为妃,独宠余生。”方清浅忍不了了,夺过太史官的笔,去伪存真,改写历史:是烈王逼我嫁的!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 “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 “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心噬

    心噬

    地震孤儿莫可言梦到自己因为失恋而跳楼,醒来后发现自己忘记了下午在学校被同学逼得跳楼的事。当晚莫可言在自己的房间里看见窗台上的景象和她梦里的场景一模一样。心理医生沐阳为莫可言做了心理测试后告诉她,她失去了一段一年前的记忆,而且她应该有过一段恋情。莫可言爱上了收养她的莫微然,向他告白被拒绝。莫微然告诉她他爱的是柳桑榆,为此莫可言伤心不已。不久后她的QQ上有个网名叫“幽魂”的人威胁她不要再纠缠莫微然,还有人在她的房间门外摆放安魂香……莫可言找到了自己一年前的日记本,想要从中找出心理医生沐阳说的那个她曾经爱过的人。她发现日记本被人动过手脚,怀疑做这件事的人是莫微然,于是去他办公室找原来的日记本,却找到了一份“心像法记忆删除术”的病人卷宗,里面说到的跳楼情景竟然和自己梦到过的一模一样……
  • 宋先生我爱你成痴

    宋先生我爱你成痴

    顾灵爱惨了宋衍之,只要他想要,顾灵什么都肯给,她自己,爸爸的公司,包括她的自尊心。可就算顾灵低入尘埃,得了病要死了,宋衍之也不肯相信她,不肯对她好一点。在宋衍之眼中,顾灵有心计,敢上位,这样一个狠辣女人怎么可能会死呢?他无数次诅咒,羞辱,让她赶紧死,不要再在他的面前说谎骗他的同情。但当顾灵真的死了,宋衍之却觉得自己心脏的位置莫名叫嚣着疼痛……
  • Glaucus

    Glauc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网游之止戈三国

    网游之止戈三国

    两千年前的沙场悍将穿越现代,在《烽火》中纵横天下。没有神级建村令!没有SSS级资质属下!一切都从头打拼!!!建了个QQ群,932734006,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一下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涡堤孩(双语译林)

    涡堤孩(双语译林)

    《涡堤孩》是德国作家莫特·福凯创作的经典童话Undine,又名《水妖记》,它被认为是德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童话讲述了生来没有灵魂的水之精灵涡堤孩与骑士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痴恋于骑士的涡堤孩为爱情宁愿舍弃不老容颜与永恒的生命,与骑士结成婚姻,然而却遭遇骑士爱情的背叛,最后化为泉水环绕爱人坟边。《涡堤孩》插图由19世纪末英国出版黄金时代著名的插画大师亚瑟·拉克姆于1909年绘制,他的作品风格奇异瑰丽,创造的形象分外鲜明:老树虬曲苍劲,矮人阴险恶毒,妖灵妩媚妖娆,将文字中的奇幻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