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1400000123

第123章 国公府写戏

不得不说,赵得助的办事效率很高,当天晚上就调查清楚了淮西秦家的状况。

客栈的客房里面,由于开着窗户,一盏烛光明灭不定。忽明忽暗的光芒映在李牧的脸上,一看就是在憋着主意。

“少爷,都打听清楚了,秦家家主名叫秦忠,他们是依附在南京工部尚书柴昇之下的盐帮。与他们交好的,仅南京就有大大小小官员数十位,这是名单,您看看。”

李牧接过赵得助调查出来的那张名单,“哼,敢骑在我头上撒野,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他。那秦老爷不是去南京工部尚书那里祝寿吗,咱也凑凑热闹。”

赵得助说道:“那南京工部尚书柴昇,他准备后日在那秦淮河东岸的栖云苑大办酒宴,过六十大寿。而且还听说此人正准备告老还乡呢,折子都递了好几次。”

“呵呵,看来是捞够了,准备回家享受去了。你再派人查查这个工部尚书,看他家里是否有其他的产业。”李牧的眼睛里闪着光芒,在这明暗不定的环境里分外骇人。

李牧所筹谋的,可不仅仅是那秦家。区区一个秦家,他若想报复,直接让赵得助带人去黑吃黑就行了。但李牧更想要的,是在这南京城里,让李家的产业扎下根。

现在要做的,就是扯虎皮拉大旗。李牧盯上了南京里最高的那杆旗。

南京城里除了皇宫,最气派的建筑就是魏国公府。世代守备南京的魏国公,传到现在已经是五代。现任魏国公是徐俌,他自从十五岁袭封,至今已经当了五十年的国公。

徐俌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听那些草台班子唱的大戏,家里时常请那些人来唱上几场。他正在听着戏,就有小厮前来禀告,说是李东阳的孙子递了请帖,想要拜见。

“李东阳的孙子李牧,他怎么来了?让他进来吧。”徐俌对李牧在北京的事迹略有耳闻。

李牧进了魏国公府,赵得助提着一个装有礼品的小盒跟在后面。

“晚辈李牧,拜见魏国公。”

徐俌说道:“免礼,用不着这么客气。我与你爷爷同朝多年,也算是志同道合,你来我家不必拘谨。坐吧。”

李牧坐在了椅子上,但屁股只坐了一半。直挺着身子,显得对这老头很尊敬。

果然,这徐俌很吃这一套。他指着对面的戏台,笑着说:“正愁没人陪我听戏呢,你就来了。”

“能跟国公一起听戏,是晚辈的荣幸。”

徐俌一挥手,戏台上的那些人又唱起了戏。他知道这李牧来拜访肯定有事相求,但越是这样他就要越往别处扯。来个人送点礼说几句他魏国公就要办事,那传出去也太没面子了。

李牧听了听,这种从元杂剧演变来的戏曲,远没有后世那些剧种有表现力。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为何叹气?”

“回国公爷的话,晚辈觉得这戏要进行改善才行,就这样唱下去,太没有韵味。”

“哦?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对这戏曲还有研究。”徐俌觉得这可能是年轻人太狂妄了,什么都敢批判,但他碍于李东阳的面子,并没有说出来。

李牧感觉到了徐俌对他的质疑,于是说道:“晚辈可以现在编写一段,然后再教他们唱一下。”

“哈哈,既然如此,那我倒挺期待你能写出什么来。”

随后就有小厮端来了笔墨纸砚。

李牧想了想,自己前世接触到的剧目很少,只有小时候被家长逼着学的一段《武家坡》。他努力回想了一下里面的唱词,然后写了下来。

徐俌原以为李牧只是一个仰仗家世的权贵子孙,但当他看到李牧那一手小楷的时候,对李牧的印象彻底改观。能写出这样的字来,才能肯定不差。

“王宝钏,薛仁贵,这是唐朝的事。我先回去休息,等你教完了他们再来听听。”徐俌看了看词就离开了,他现在很期待李牧能带给他惊喜。

李牧只写了《武家坡》里面最精华的那一段,因为他只记得那些。

能来国公府唱戏的,无一不是功底深厚的。

李牧将他们召集在了一起,来到国公府最偏远的一个院子,他们将要在这里排练。“只要你们今日能学会这出戏,那我就赏你们每人十两银子。”

一听到有银子可拿,这些人全都来了精神。铆足了劲头想要学会这位李公子的新剧目。

李牧教了那些伴奏的几遍,他们就能熟练地使出京剧里面的西皮流水、摇板、快板等板眼。

中午,国公府招待了李牧一顿丰盛的午饭。李牧只匆匆填饱了肚子,就继续教那些人唱戏。

“这句,衙里衙外我打点,管叫大嫂断与咱。你唱的太软糯无力。你仔细听我唱一遍。”

“嗯,不错,有进步。记住这个腔调。”

李牧倾尽全力去指点他们。

而这些戏子也知道这是他们表现的大好机会,因此格外努力。

期间徐俌隔上半个时辰就派人来看看,虽然他心里很痒,但一直忍着,想要最后直接听一个让他耳目一新的惊喜剧目。

徐俌的长子早逝,留下一个嫡孙名叫徐鹏举,此时正在他身边。

“爷爷,那李牧真的会写戏?别不会是蒙骗我们吧。”

“他应该是有几分本事的,不然不会顶着李东阳的名头来咱家。且等等看吧。”

徐鹏举说道:“要不我去看看?”那边隐隐约约传来的乐器声,像是在挠着他们的心窝。

徐俌拦下了他,“不着急。就好比厨子正在做菜,你去盯着怎么做,那样太煞风景。”

“好吧。”徐鹏举打消了这个念头,“他送的那些礼物可不便宜,少说也有几千两。他一文官之后,哪儿来那么多银子?”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李牧在北京可是赚了不少银子。京西铁厂就有他的一份分红。”礼多人不怪,徐俌在查看了李牧送的礼之后,对他更加喜爱了。

徐俌又说道:“在北京的定国公那边来信,说是成国公投银子参与了北方商会,他们也跟着投了一点银子入股。在那背后运作的,就是这李牧。以后他若是赚了银子,你也可以跟着入股。”魏国公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见不到好处就不入股。

徐鹏举听到爷爷这样说,顿时起了心思。谁都爱银子,而能赚银子的人,那是人见人爱。

国公府里面所有人都知道了李阁老的小孙子正在教那些戏子唱戏。那些爱热闹的夫人和妾室全都来这里等着,也赖这年头消遣的东西太少,有点稀罕的就一窝蜂去凑热闹。

日头偏西的时候,李牧终于教会了他们如何去唱这出戏。最后排练了一遍之后,就带着他们来到了那个戏台。

他们刚一回来,那边就去请国公爷了。

让李牧惊讶的是,徐俌来也就算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家眷仆人全都来了,院子里满满当当坐的全都是。

“仓促之下,只写了一折戏。还请大家不要见怪。开始吧。”

伴随着一阵锣鼓声,扮演薛仁贵的那个老生上场了。

所有人都被这全新的剧目吸引住了。

“军爷说话理不端,欺人犹如欺了天……”

“好一个,贞洁王宝钏,百般调戏也枉然……”

……

最后演员下台的时候,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徐俌被深深震撼到了,他听了那么多年的戏,还从未听过这种的。“没想到,没想到啊。一把年纪了还能听到新的剧种。李东阳养了个好孙儿。”

“国公爷过奖了。”李牧对他依旧是毕恭毕敬,这可是南京的顶尖势力,讨好了他,什么事都好办。

徐俌说道:“你写的这个,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你起个名字吧。”

李牧再怎么厚脸皮,也觉得自己不应该窃取这种果实,“我看这是在南京写的,而我又住在北京,怎么也离不开一个‘京’字,就叫它京剧吧。”

“京剧?”徐俌想了想,“嗯,你这剧目,当得起这个名字。只是还需要多多完善。不如这样,你若不嫌弃的话,就在我府上住上一段时日,趁此机会写几出戏,定当留名千古。”

“能在国公府小住,是晚辈的荣幸。”

这出戏又唱了几遍,直到天黑,那些戏子嗓子沙哑了才作罢。

魏国公府的客房里面,灯火通明。李牧正在绞尽脑汁的创作曲目。他还写了一份京剧的大致框架,划分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

赵得助从外面回来说道:“少爷,那南京工部尚书家里除了一点田产,并没有其余的产业。”

“这我就放心了,合该他落到我的手里。”

次日上午,李牧拿着厚厚一本剧目递给了徐鹏举。

“李兄弟真是好精力,仅一晚上就创作出了这么多。跟你比起来,那些什么才子,太逊色了。”

“唉,过奖了。这写了一晚上,真是太累了,不如我们出去散散心吧。”

徐鹏举没多想就直接答应了,他只当是李牧想要放松一下,“好呀,咱们去外面逛一逛。”

他们二人带着随从出了国公府,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秦淮河东岸的云栖苑。

“前面真热闹,小公爷,咱们前去瞧瞧?”

“走。”徐鹏举说完就大踏步走了过去。

同类推荐
  • 战国李牧

    战国李牧

    昏迷中醒来,居然变成了武安君李牧?匈奴人很强?一剑劈死!魏国人很强?一剑劈死!秦国人很强?一剑劈死!这一世,我李牧不仅要改写命运,还要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纵横天下,问鼎九州!常胜不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李牧参上!
  • 靖寇

    靖寇

    延平二年秋,周国皇帝命蓟候伏密率大军30万北征契丹……延平三年春,契丹联合羌人败蓟候于阴山,伏密自刎……三月后占幽州全境。帝怒,即率南军5万亲征,斩羌人首领于大同府……延平帝率南军战于代郡,北征军残部6万余人在副将姜侃命下沿长城北袭腹地,斩南院大王、太师、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小首领20多人,斩首三万四千余,俘获牛、羊生畜无数……延平四年春,帝崩。契丹南侵……延平四年秋,姜侃战死,幽州陷敌……官军退黄河据守……
  •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

    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

    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大规模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中国儒学的吸收与改造不仅使江户时代日本文化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甚至一直影响至今。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前人未曾引用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论述与分析了江户时代日本六大学派对中国儒学的不同态度以及各学派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展现了日本吸收与改造中国儒学的成功与失败。
  • 只蛇

    只蛇

    苇名城危在旦夕,内府如野火侵入,此刻又有忍者内乱,实是危亡之秋。吾弦一郎如若能保全家国,纵身死不惜也。
  • 三国之阿斗雄起

    三国之阿斗雄起

    “男人就要雄起”,看谁以后还敢叫哥“扶不起的阿斗”。在我刘阿斗面前,你们都是土鸡瓦狗,不好意思二叔,阿斗抢你台词了,略略略……
热门推荐
  • 歧路儿女

    歧路儿女

    一介孤女。不慎卷入江湖与朝堂纷争。从此,血雨腥风。雨打芭蕉。绿肥红瘦。
  • 媚生一笑倾人国

    媚生一笑倾人国

    她最爱的人,为了权势把她送给了别的男人。
  •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大名鼎鼎的大熊猫温任先生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大名鼎鼎的大熊猫温任先生

    这是一本风趣幽默的童话书,书中讲述了可爱的大熊猫温任先生一家的故事——刚刚成为父母的大熊猫温任先生和太太对如何照顾刚出生的小大熊猫一无所知,甚至闹出了笑话……作者用他那纯善的内涵、专享的语言风格,带给我们一部童话经典。
  • 因为是你才喜欢

    因为是你才喜欢

    竹马小哥哥一夕变脸冷若冰霜,顾盼瑟瑟发抖惨遇双重打击。误会?变心?还是欲拒还迎?陆屿初拿顾盼毫无办法,他在心里不止一次地感叹:真是报应啊……他会在她被人欺负时替她出头;会担心她一个人在家害怕,用小石子砸她家的阳台,让她知道他也在;会嫌弃她身上总隔三岔五出现的伤口,却又总是忍不住随身带着药凶巴巴的替她抹;会口是心非的骂她笨,却故意陪着她考试不及格;怕暴露自己的心思,却又忍不住关注她;会明知她妈妈作风不好,却不忍心伤害她;会找她麻烦,会为她吃醋,会经常吵吵闹闹,却异常和谐……顾盼:“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变得优秀、温柔、自信……”陆屿初:“你不是那种人。”看着她通红的眼眶,他又补充了一句:“也成不了那种人。”——因为你现在这样就已经足够好,不需要变成任何人。
  • 雕花楼传奇

    雕花楼传奇

    姑苏美,美在太湖水。太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太湖中水产极为丰富,鱼虾成群;其中银鱼是最为著名的美味佳肴,清朝时推为贡品,与梅鲚、白虾一起,被称为“太湖三宝”。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或大或小,或高或浅,或雄峻陡峭。或缥缈虚无。内中有一小岛,名为洞庭东山。确切而言,东山实为伸人太湖中的一个狭长的半岛。东山上风景如画,茶绿、梅紫、果黄、桔红,真是一座花果山。四月碧螺五月梅,六月枇杷和杨梅,七月桃李八月瓜,石榴枣子遍三崖,九月白果加板栗,金秋桔子堆成山。誉之为蓬莱仙景,一点也不为过。
  • 名门盛宠

    名门盛宠

    洛落本想给男友一个惊喜,然后男友却给她来了一个惊吓!推开门的一瞬间,自己最爱的男人,居然跟一个女人在床上驰骋······
  • 成功处事

    成功处事

    和君子交游,如冬至后的白昼天天加长,而自己不觉得;和小人交游,好像在薄冰上走路一般,每踏一步,冰层便下沉一点,哪会不掉到冰层里面呢?没见过好学而怠惰下去的人!没见过喜欢教学生像照料病人那么勤慎的人!没见过天天自省而每月就能取悦于朋友的人!没见过勤于学习而不能改过的人!“性格就是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境由心生。征服自己,是人生最辉煌的胜利;超越自己,是生命最艰难的洗礼。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超越自己。而超越自己意味着不断追求前进,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开拓出前人没有开创过的新天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OH!我的小男佣

    OH!我的小男佣

    这个突然出现的女生真的好美啊!嗯嗯,欣赏美女也是一种享受哦,不过,等等!为什么她要抱着熙正?!而熙正居然一见到她就立刻转头不理我了!!我不要!!不才是他的正版女友!我决定了,从现在起,立马展开行动,拯救我伟大的爱情!!但是,这个半路杀出的安东尼又是怎么一回事?!还肉麻兮兮地对我说“一见钟情”……天啊,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搜狐博客访问量超过1000000,崔怡用真挚的心为你呈现独具匠心的地道东北菜,红红火火的味道酣畅淋漓的体验。跟热爱美食的她学做最正宗、最地道、最经典的东北名菜,崔怡倾情传授经典东北家常菜烹调技巧。健康、美味、保健……东北菜中最经典的传统菜式,给你“原汁原味”的大师级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