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2300000002

第2章 惊世奇冤 应试不归家人苦 姐弟还债孝双亲

第二回

应试不归家人苦

姐弟还债孝双亲

自从刘文堂走后,李兰花就天天掰着指头算日期。一月、两月、三月、五月——到了五月,李兰花就心慌起来:文堂早该回来了呀!西川县此次虽无别人进京赶考,可往年有啊,她找到往年应考的书生打听,人家说来去顶多三月足够了。李兰花又人托人四方打听省里几个进京的书生,几人虽然都没考中,可人家早就回来了,人家也不认识刘文堂。人去哪里了呢?从此以后,李兰花和公公、婆婆就在等待中煎熬。等啊等,一年、两年过去了;三年、五年又过去了,刘文堂始终不见回来。李兰花一面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一面还要时时安慰二老。刘文堂的父母常常去到村头等儿子,天黑也不愿回来。刘母哭的时候多,不哭的时候少,哭着哭着,眼就哭瞎了。刘父自打那次断了肋骨后,腰就直不起来,驼背含胸的,行动很是不便。兰花叫他什么也别做,可他硬是不让自己闲着。一次放牛突降大雨,山洪暴发,行动不便的刘父遭水久浸,虽未被淹死,却又染上个重病,卧床不起,从此便离不开医药。

再说李兰花娘家的事。娘家李家庄离王刘村只有两、三里地。这李兰花十一岁上死了父亲,十二岁上母亲又撒手人寰,家里便只剩下兰花和四岁的弟弟李二柱姐弟两人了。父母在世时的生活重担,一下子都压在了李兰花那稚嫩的肩膀上,既要辛苦耕种那一亩二分开荒地,又要照料好年幼的弟弟,艰辛可想而知。然而早当家、早历练,也早早地成就了她坚韧不拔的个性,就凭着这个性作顶梁柱,硬把个小家撑了下来。

李兰花本就长相清秀,随着一年年地发育成熟,到了十八、九岁时,便招致了不少后生哥的追求,李兰花却一一谢绝。

因为她心中已有了人啊!

一次,李兰花在西山坳放牛时,不知从哪里跑来一头黄牛,与她家的黑牛相遇了。两条牛好像前世有缘,相处甚欢,不离不弃。兰花的牛已经吃饱了草,可她又不好回家,就顶着火毒的太阳,等那黄牛的主人。过了好久、好久,才见一个后生惊惶失措地跑来,看到了黄牛他才大喘一口气,说:“可找到你了!”

“这是你的牛?”李兰花打量着这个满头汗水、一脸朴实敦厚的年轻人。

“是的、是的。”年轻人连连点头。

“你放牛才放得怪呢,我在这里都等了好久了,也不见人来。我又不敢走,生怕它吃了别人的庄稼。”李兰花指着不远处的庄稼地说。

“嗨、嗨,我、我在那边看书看忘了,对不起,对不起!”年轻人一脸歉意地亮了亮他手中的书。

李兰花这才注意到这本厚厚的书。原来,牛在啃草,人在啃书!

从此后,再放牛时,只要遇见这个自称叫做刘文堂的人,李兰花就有意无意地帮他看着牛,让他能多看点书。刘文堂呢,开始还有点儿不过意,渐渐地,他觉得要是看不到李兰花,好像书也看不进去了,于是他也有意无意地愿和李兰花凑在一起放牛。二人心中都有了一种朦胧的依恋,只是这依恋都被一张窗户纸隔着,没有戳破。

也真凑巧,刘文堂的父母托的媒人路过李兰花家时,临时想起这家有个姑娘,进去顺便一提,李兰花便一口答应下来。

出嫁那年,李兰花二十岁。她本想等几年弟弟大点了再嫁人的,可是也体谅他弟弟年幼的刘家,主动提出要她把弟弟带来一块儿生活。当兰花和弟弟二柱商量时,二柱却怎么也不同意去别人家生活。

“怎么是别人家,是跟着姐姐呀!”李兰花劝说着。

“姐姐!这里是你娘家呀!你总还要回娘家来,我不在这里待着,你回来时,娘家一个人也没有,冷冰冰的,怎么行!”二柱眼里噙着泪花说。

一个才十二岁的孩子,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着实叫兰花大吃一惊。她不由一把抱过弟弟,亦噙着泪说:“傻子,你还小,怎么能离开姐姐?你不去,姐姐就不嫁人了!”

“姐姐!我不小,都十二了!”二柱挣脱了姐姐的怀抱,他背着手、像个老大人似的,说出了这句话。

“十二还不小哇?好了、好了,这事不提了,等你长到十八岁再说吧。”李兰花似乎主意已定。

从小受到姐姐不认输的性格感染,二柱哪里认输:“姐姐你十二岁就当家了,我咋就不能?”

“姐姐十二岁还有你作伴呢,姐姐一走,你连个伴也没有!”

“男子汉不要伴!”

“你就不想姐姐?”

姐弟多年相依为命,哪能不想!依二柱的本心,巴不得姐姐一辈子不嫁人,姐弟永不分开才好。可那个叫刘文堂的人,已来过家里多次了,二柱看得出来,他真真对姐姐好,姐姐也真真对他好。二柱虽然还小,可是也能朦胧地意识到,让两个要好的人为了自己而不能在一起,也是令他不安的事。何况那个刘文堂也对他好,刘家他也去过多次,一家人都对他好啊!二柱便说:“姐姐,想你了,我就往那个文堂哥哥家跑,反正不远嘛!”

兰花却总不放心留二柱一人在家,便好久不提这事了。后来,还是二柱略施“小计”,才成全了姐姐的婚嫁。这“小计”就是:先满口答应随姐姐一起去刘家,可是等姐姐嫁过去后,他又跑回来守他的“老营”。兰花无奈,只好常常回家照看弟弟,还委托好心的邻居照看。

转眼,六年过去了。六年之后,二柱长成了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这六年里,先是兰花往二柱这里跑得多,因为弟弟年幼;后是二柱往兰花这里跑得多,因为姐姐家困难大。姐夫赶考,一去不回,姐姐的婆婆眼哭瞎了,姐姐的公公又身患重病,姐夫临走借的那二十两银子的债,压在姐姐身上,得靠勤扒苦做来偿还,姐姐太难,得帮姐姐啊!

这天一大早,兰花正在门外扫地呢,就听见“姐、姐”的喊声。她扭头一看,是二柱匆匆忙忙地走来。

“哎呀二柱,你、你的衣服怎么全是湿的?”兰花见二柱的身上还在往下滴水,不由连声惊呼。这已是入冬天气了啊!

二柱却笑着说:“没事、没事,姐,我从那边小河沟里蹚水过来,不小心踏到一个深水洞里了。不过,药没打湿。”说着,将药包递给兰花。

原来,二柱是起早给兰花的公公抓药回来了。自打刘文堂的父亲生病,这一年多来,请医、抓药的事,都是二柱一人包了。这一包包救命的药,一次次地把刘父从死神手里又拉了回来。

“快、快,快把湿衣服脱了,我找干的你换!”兰花心疼地把弟弟搡进屋。

二柱仍是憨厚地笑着说:“姐,没事的,你快给大叔煎药。”

“没事?你大叔就是落水后得的病!”兰花说着,已麻利地找来了干衣服,递给二柱,“快,快换!”

二柱一边接过衣服,一边还在给为他担忧的姐姐宽心:“嗨,大叔是老了,我这身体跟牛一样呀!”

“你别逞能,就是牛,也有得病的!快换!”

双目失明的刘母听见有人说话,拄着棍子从里屋摸了出来:“媳妇,你在跟谁说话呀?是不是文堂回来了?”

正在灶间煎药的兰花答应着:“妈,你想儿子都想迷了,哪里是文堂,是二柱给爹送药来,衣服都打湿完了。”

这时,二柱已经换好了衣服,他上前扶着刘母喊:“大婶!”

刘母摸着二柱,感激地说:“二柱啊,大婶一家拖累你了!”

二柱忙说:“大婶啊,说啥拖累呢。二柱从小没爹妈,你们就是我的亲爹妈!”

“唉,叫你们姐弟两个都受了大罪。要是文堂在家,咋会……也不知文堂还能不能回来!”刘母说着、说着,泪又涌了出来!

二柱忙扶刘母坐下,连声安慰道:“哎呀,大婶,您老别难过呀!我姐夫一定能回来的,他、他临走时不是说得好好的吗——姐,我姐夫走时给你写的那话呢?”

李兰花便掏出时时带在身边的那块罗帕,递给二柱:“在这里呢。”

二柱从小姐姐教他认了不少字,接过罗帕就念:“‘此去誓折蟾宫桂,反做良吏报亲人’,大婶,你听,我姐夫走时说定了的,他要求个官回来,还要当个好官,安慰你们呢!您得开心地等着呀!”

刘母止住了泪:“我儿子说的多好,我们等着、等着啊!”

兰花煎好了药,姐弟二人一道进里屋给刘父喂药。每次喂药都得好一阵劝。这次也不例外。刘父又说家里这么穷,还老为自己花钱买药,这药他喝不下去。二柱又把刘文堂写的那两句话说给他听,还把自己已经说过无数遍的话再溜出来:“大叔、大叔,您不好好治病,咋能等到我姐夫回来呢!”刘父这才又喝药。

可是,刘父最终还是没等到儿子回来。就在刘文堂走后的第八个年头,刘有田带着一腔遗憾,与世长辞!

同类推荐
  • 潇贼传

    潇贼传

    本书说的是一位穿越男:肖小贼,因事离家,遇上了他的欢喜冤家木水水,两人从互相讨厌,再到相爱。木水水本以为会与他双宿双飞。结果又有其他女子加入。讲述了一段段爱恨情仇的故事。
  • 东汉小霸王

    东汉小霸王

    一名现代社会的宅男孙离,阴差阳错穿越到三国时代,并且成为了江东小霸王孙策。且看小霸王如何扭转自己的命运,如何将东吴治理的井井有条,如何搜罗名士良将,又如何在乱世中与蜀、魏三足鼎立,最终一统江山!反正就是一本穿越种田争霸历史军事流YY小说。
  • 重生之谍者为王

    重生之谍者为王

    特工少将陆望穿越到异时空,失去记忆后重生于有着重重秘密的望族,意外卷入了漩涡的中心。在波涛诡谲的朝堂和江湖上步步为营,周旋于美人与杀机中,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
  • 回到南宋搞事情

    回到南宋搞事情

    人到中年的张韵因一起交通事故穿越到了南宋,成为了循王张俊的五世孙!赵扩:他们说我是昏君!张韵:官家不是昏君!大金:我们很厉害!张韵:本将喜欢狩猎于辽东!蒙古:我们是BUG!张韵:老子才是BUG好不好。欧洲各国:路途太远,我们很穷!张韵: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看看!我叫张韵,他们都叫我六郎,“六郎将至,请勿动,动责灭国!”
  • 群英三国

    群英三国

    一梦千年,再度醒来居然成了黄巾军伤兵。人生似乎充满了绝望,但身为主角岂能没个挂?群英系统,致力于培养最强大的三国武将,要文武双全,很简单!什么,自创武将?很好,这是要培养出牛X小弟的节奏啊!!什么,武魂系统?杀了历史武将可以夺取其武魂强化自身属性?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明白为什么是重生黄巾军了……
热门推荐
  • 你的糖浆我的砒霜

    你的糖浆我的砒霜

    【已完结】注:本文分为四个单元故事,(一个故事一卷)考虑到吸引读者的关系,所以设定VIP章节时,每卷前半部分为免费章节,后半部分为V章节,读者们千万别误会了以为整卷都是V章节哦。
  • 快穿之反派玄学

    快穿之反派玄学

    灵酒是混迹市井的江湖神棍。正给人算命时,突然暴雨雷鸣。她掐指一算:哪路大仙在此渡劫,恐凶多吉少......于是大仙凉了。这是大仙第一百一十三次渡劫。栽在了江湖神棍嘴里。别问,问就是玄学。后来大仙决定抓这个臭神棍去当反派。大仙:要么渡劫,要么你死。但总有人想阻止灵酒去死。大佬:攻略对象总想去死,我也想她死了算了......但我不能QAQ-1V1沙雕甜文充满玄学的反派专业户X异世界位面攻略大佬
  • 雾都孤儿 远大前程

    雾都孤儿 远大前程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最具诚意的两部代表作的合集。《雾都孤儿》是一部写实小说。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立弗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他在孤儿院长大,经历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后,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艰辛,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远大前程》讲述了孤儿皮普从小就和姐姐、姐夫生活在一起。姐夫一直对他很好。一笔意外之财使他得以去伦敦进入上流社会。为了追求自己的“远大前程”,他慢慢地丧失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好在最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寻求自己的幸福。
  • Sitting in Bars with Cake

    Sitting in Bars with Cake

    It's hard to meet people in a big city, let alone any city. And after living in LA for several years as a single lady, Audrey Shulman turned to baking. But rather than eating her cakes solo over the sink, she brought them to bars, luring guys with a heady dose of butter and pgsk.com in Bars with Cake recounts Audrey's year spent baking, bar-hopping, and offering slices of cake to men in the hope of finding her boyfriend (or, at the very least, a date). With 35 inventive recipes based on her interactions with guy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from a Sticky Maple Kiss Cake to a Bitter Chocolate Dump Cake, this charming book pairs each cake with a short essay and tongue-in-cheek lesson about picking up boys in bars.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猪寅散文诗集

    猪寅散文诗集

    从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衬托出时间和空间对人的价值贡献。
  • 致我们逝去的青葱岁月

    致我们逝去的青葱岁月

    这是一本记录我与朋友、同学、亲人之间一点一滴的随笔,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把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一朝清雪梦浮生

    一朝清雪梦浮生

    本是丞相千金,只因爱上一见钟情的书生,甘愿抛下身段下嫁与他,怎知狼子野心的他只是利用她做踏脚石,最后合伙自己妹妹毒害与她,重生归来,那些欺她,辱她之人都将偿还与她。
  • 村里缺个庙

    村里缺个庙

    华村被四周的丘陵围着,靠东面的丘陵长了许多树,但没有形成森林,华村的人还是叫这个丘陵为山。是山就应该有山名儿,这个山的山名儿很古怪,现在也没人能破译得了,叫汪汪山。这汪汪山的深处,还有一个泉子,长年溢着水,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泉子永远都不会干涸。泉子也有名儿,叫沃特泉。华村年成总是不旺,土地不瘦,每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但秋天长出的庄稼却不太饱满。这里曾经多次来过工作队,每个工作队都有来头,有的工作队叫扶贫工作队,领着村民搞养殖,却养啥都养不活,最后劳民伤财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