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500000064

第64章 隆美尔的“死亡”情节(2)

那天晚上,隆美尔和家人一同度过。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发了。到了伯希特斯加登,他竟然天真地以为他应该去找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说:“我迫切需要你的支持。”然而狡诈的戈培尔却不动声色,偶尔点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说。天真的隆美尔还去拜访了党卫队头子希姆莱,希姆莱更为阴险和狡猾,他让人记录下了隆美尔的谈话,以备有一天用得着时随时报告元首。

希特勒的会议定于下午六点在山庄大厅里举行。

希特勒、隆美尔、伦斯德以及其他军事指挥官站在长桌的一边,桌上铺着军事地图。在他们对面,是帝国的部长、外交官和其他官员。会议开始后,希特勒照例先向大家介绍了一通德军的战绩。但就在这时,陆军元帅隆美尔却要发言了。

“元首阁下,我作为十三集团军的指挥官来到这里,我想时候已到,我代表我应对之负责的德国人民向您阐明西线的局势。首先谈谈我们的政治局势,全世界联合起来对付德国,而力量失衡……”

希特勒听到这里,猛然打断他的话:“陆军元帅,请谈军事局势。”

但是隆美尔固执地继续说:“我的元首,历史要求我应该首先谈谈整个局势。”

希特勒再次厉声打断他:“你谈你的军事局势,其他什么也不许谈。”隆美尔不得不停止了谈话,他鼓起勇气的进谏就这样结束了。看了看戈培尔和希姆莱,他们两人却避开他的目光,一言不发。

随之而来的是令人难堪的沉默。

隆美尔又鼓起勇气对希特勒说:“元首阁下,我必须坦率地说,我不谈到德国这个主题就不离开这里。”

希特勒立即尖叫道:“陆军元帅,你还是离开这间屋子吧!我看这样做好一些。”

会议在没有隆美尔参加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时间是1944年6月29日晚上九点十五分。隆美尔离开了伯格霍夫,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希特勒。

第二天,隆美尔回到他的指挥部。他再次下定决心,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也要服从希特勒的意志。

然而,隆美尔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希特勒是不需要听到反对意见的,一有机会,希特勒便会毫不犹豫地让帝国的元帅死去。

隆美尔对希特勒的顶撞,立即就显示出了它的严重后果。首先是与隆美尔意见一致的西线总司令伦斯德。

7月1日,希特勒的特使在前往巴黎途中,给伦斯德带去了一枚高级勋章和一封密信,元首在信中对这位陆军元帅的健康表示关切。

年迈的伦斯德立即明白了这份礼遇的含意。7月2日,伦斯德便向希特勒送交了在法国的兵权。

接着。希特勒便派克鲁格接替伦斯德的职务。而隆美尔则满以为将由自己接替总司令的职务。这使得他怏怏不乐。

克鲁格出人意料地接替伦斯德,虽然令隆美尔大为不满,却使得另一些人高兴起来。这时,军队中隐藏着的反对希特勒的那个集团,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即在未来的推翻希特勒的革命中利用隆美尔的名字,这将在军队和人民中间产生很大的号召力。斯派达尔——一个主要的密谋分子向巴黎的同谋建议,甚至可以试图去说服隆美尔。

斯派达尔此时收到了秘密与美国人接头的技术方法。美国人释放了在亚瑟堡俘虏的八名德红十字会护士,允许她们经由战争前线回国,这使**当局感到愕然。斯派达尔认为也许其中一两个人会带着给隆美尔的信回来。斯派达尔的参谋打电话向巴黎请示:“允许我们用无线电向美国人宽宏大量地对待这些护士表示感谢吗?”克鲁格的参谋部直言不讳地禁止这样做:“他们只不过是这一次才遵守了国际法,没有必要为此向他们道谢!”

斯派达尔显然与隆美尔讨论过自己的设想。因为7月3日那天晚饭后,陆军元帅悄悄对海军上将卢格说:“我要让他们借用我的名字。但仅仅是我的名字还不足以揭穿事物的本质。”

第二天一大早,隆美尔冒着纷纷细雨前往鲁昂——他正期待着“巴顿集团军”随时向该地区发动进攻。路上他对卢格说,有必要向英国人和美国人提出停战。问题在于如果隆美尔提出这样的建议,英美将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我军的全部努力一直是徒劳!”他愤然说道。

卢格温和地反驳他说,1918年情况也是如此,一切似乎毫无希望,但恰恰是全世界对德军的素质表示了巨大的敬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复兴。“今天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信仰,陆军元帅阁下。他们特别尊敬你”。然而隆美尔耸耸肩,他似乎不相信德军还有什么前途。特别是对元首的失望,使他加剧了悲观情绪。而这一切,毫无疑问地都全部被秘密报告给希特勒。希特勒开始流露出对隆美尔的不信任了——这是个致命的打击。

随后几天,隆美尔一面小心翼翼地试探他属下的指挥官,一面又公开讨论诺曼底的军事行动。隆美尔对军官们说,还存在许多对他们有利的因素。蒙哥马利正在加倍小心地前进,他的师的数量实际上并没有超过十三集团军。此外,德军新型的豹式和虎式坦克远比敌军的要强。

“还有,”隆美尔强调说,“我已见到许多奇异的导弹发射场,这表明除了V—1飞弹外,我们还隐藏着更多的导弹。但蒙哥马利拥有充足的物资优势和占有空中优势,”隆美尔继续说,“这就压倒了一切别的有利条件。”因此在隆美尔看来,他们现在能够继续战斗,还能“获取不太苛刻的和平条件”。

很显然,隆美尔由于听到了错误的敌军数量的情报,从而陷入了一种对战局估计过于悲观的状态之中。从他来说,提出和谈是他分析实际情况后得出的切实的正确结论。而对于希特勒来说,这无异于大逆不道,等于在自掘坟墓。幸而,希特勒没有及时地了解到隆美尔打算与蒙哥马利和谈的情况,不然的话,希特勒就不会等到“7—20”事件后才去收拾他。因为很显然,隆美尔的打算已经足以把他自己送上绞刑架了。

然而,精细的斯派达尔很快就熟悉了隆美尔脑中回荡的这些念头。他在与巴黎的密谋者联系后,便加快了行事的速度。

这时隆美尔的水路运输系统受到了阻碍。

7月8日,隆美尔派身经百战的迪姆将军去调查这件事。当他听到迪姆激烈地批评军需官芬克工作不负责任,而芬克却对他置之不理时,隆美尔不禁“勃然大怒”。当要向芬克的上司、也是自己的上司克鲁格计较这件事时,斯派达尔急匆匆地劝阻隆美尔。要他不要和克鲁格作对。隆美尔不知道,斯派达尔和芬克都是密谋团伙中的中坚人物,派来是专门阻碍他的军事进展,从而达到控制他的目的。

被选定直接刺杀希特勒的刺客施道芬贝格上校在芬克6月23日前往法国时,曾简明扼要地向他做过指示。施道芬贝格严厉地告诉他:“你知道,芬克,我们已经没有一个真正有种的陆军元帅了。不管元首下达什么命令,他们都会吓得拉一裤裆屎,没人敢起来顶他,包括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内。”

隆美尔在卡昂战线上度过了7月8日那个星期三的黄昏。他两次走访了装甲群的司令部,先和高斯,后和埃伯巴赫商议,抽出他们的重型大炮重新彻底组建部队,以挡住敌人的突破。将近子夜时分,他才驱车回到城堡,累得已然疲惫不堪。而斯派达尔这一天却是在巴黎度过的,他在与驻法国的军事总督斯图尔纳格一起谋划密商。

斯派达尔和斯图尔纳格两人决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争取隆美尔,不然就想法除掉他。他们因此安排了翌日在城堡里隆美尔与斯图尔纳格的副官霍法克的一次会面。霍法克善于雄辩而又显得彬彬有礼,是巴黎的密谋分子中很有才干的一个人。然而,这次会面,却无疑在隆美尔的生涯中立了一块墓碑。

第二天,即星期天的上午,城堡里的气氛十分严肃,早餐桌上的谈话内容围绕着最高统帅部发来的一道新命令而进行。统帅部要求十三集团军提出一个消灭盟军的诺曼底桥头堡的可行计划。斯派达尔在他最近向统帅部起草的一份报告中仍旧坚持说,在英国,敌人尚存“六十多个师”。而当时的真实数字仅仅是十二个师。

斯派达尔的用意在于故意拖延德军的进攻计划,从而可以使隆美尔有较多时间来考虑参与他们密谋的绝密计划。然而斯派达尔绝不敢贸然向元帅提出这件事,他知道隆美尔很注重德意志传统军人的那种精神,弄不好,让他觉得这是卑鄙的伎俩,那一切就都完了。所以,当下午隆美尔独自在作战室研究敌情时,斯派达尔适时地把霍法克中校领了进来,而隆美尔的心思此刻还记挂着前方。斯派达尔有意让霍法克和元帅单独呆在一起。隆美尔唐突地问:“说吧,你要告诉我什么?”

于是,与斯图尔纳格的副官决定命运的会谈就这样开始了。

关于隆美尔与霍法克这次谈话的内容当时是保密的,即使是后来出了事,盖世太保审讯霍法克的一些材料也被销毁了。随着当事人的离开人世,这些内容便成为了一个永远揭不开的秘密。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对这次谈话的内容现在毫无所知。从许多间接材料,我们仍然能探出这次谈话的大体轮廓。据后来审讯斯派达尔的材料得知,霍法克与隆美尔谈了将近半个钟头:时局需要迅速行动,如果希特勒拒绝行动,就对他采取强硬措施。隆美尔说:“我不久就去晋见元首,请求他允许我和蒙哥马利陆军元帅会面。我相信蒙哥马利不会因为我俩是老对手而不接见我。然后我要劝告他在英国进行鼓动宣传,让他们和我们联合起来反对俄国。”

实际上,这次会谈造成了一种严重的误会。霍法克小心谨慎地绝口不提密谋暗杀希特勒的计划,更没有敢向隆美尔泄露那个隐藏在军内的密谋圈子。而隆美尔则把霍法克当作一个与自己持相同意见的有识之士,期待他联络其他力量去晋见元首,劝说希特勒改变计划——这一切,无疑是出于对希特勒的绝对忠诚而采取的一项大胆建议——这与密谋分子的目的差距何其远矣!

但是,这位霍法克还是带着一种错觉以为即使自己不说,这位陆军元帅也一定知道了他们的密谋行动,知道并赞成暗杀希特勒的计划。

因此当天下午,霍法克中校兴冲冲地跑回巴黎,凯旋般地冲进他在皇家旅馆的房间,对同谋者福肯豪森男爵说:“我度过了一生中最有趣的时光,把所有的牌都摊在桌上,什么都对陆军元帅说了。”

霍法克是个罗曼蒂克式的人物,也是一个性急好动的幻想家。在随后的几小时里,他每描述一次自己跟隆美尔的约见,就要把成绩的砝码加重。这一方面是出于对隆美尔的崇拜的虚荣心,另一方面是他对他们这次会见的严重误解。他对他身边的另一个同谋说:“远远比我希望的还要成功。”

霍法克兴奋地说:“隆美尔几乎按捺不住,他要求马上就下手,即使德国内的阴谋失败也在所不惜。”

接着他又向斯图尔纳格汇报:“隆美尔绝对听从我们的支配。”不知不觉的,这位希特勒的忠心耿耿的陆军元帅竟成了那天晚上密谋分子的中心人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和谈产生的误解现在带来的严重后果了。更为要命的是,霍法克连自己也在逐渐相信自己显然已过于夸大了的成绩,并且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方针。这就是霍法克为什么在审讯中一口咬定这些自以为是的事实的原因。这样做产生了一个客观的结果,即无论隆美尔同意参加密谋,还是拒绝参加密谋,反正对于希特勒来说,他都成了一个反对者——一旦事发,隆美尔必须死去。

第二天早晨,霍法克连忙奔往柏林。米歇尔博士用车子把他送到火车站。霍法克喋喋不休地向他谈着准备在作战会议上暗杀希特勒、戈林和希姆莱。“斯图尔纳格派我前往柏林请求他们火速行动,我已简单地向隆美尔谈过。他完全听从我们的支配,并表示愿意带头和西方国家交涉停战。”

米歇尔有力地点了点头,眼睛盯着前面的公路说:“既要使我们的革命成功,又要做到不分裂整个国家,我们正需要隆美尔这样杰出的人物。”

这的确是意味深长的肺腑之言。霍法克曾经跟陆军元帅克鲁格也有过交谈。克鲁格要在两天之后与在瑟堡与美军接触过的几名德军护士交谈。显然,克鲁格也在开辟与敌人接触的渠道。

霍法克于7月11日在柏林见到了他的表兄克劳斯·冯·施道芬贝格上校,把自己在城堡的胜利同样夸张地告诉了他。施道芬贝格年逾四十,敢作敢为,在非洲曾被一颗地雷炸掉一只胳膊,但他坚强地挺了过来,他还对自己的理想忠贞不渝,他被选为刺杀希特勒的执行者,因为希特勒把他奉为民族英雄而赐与其参加军事会议的特权。

这样施道芬贝格可以亲自把炸弹带人会场,并安在一个合适的地方。

霍法克接着会见了卡尔·戈台勒市长,文职官员的主谋者之一,告诉他已把隆美尔争取过来了。

7月16日,刺杀行动前四天,施道芬贝格对聚集在一起的密谋者们谈到现在西线的指挥官已经和他们站在一道了。他说:“他们将主动停止敌对状态。并把部队撤至西壁,由西方国家与德国向苏联发动联合攻势。”

霍法克还派遣德国空军将军巴尔斯维斯奇去通知在东普鲁士的海因兹·古德里安将军,告诉他西线的陆军元帅已打算投降。

一场反对希特勒的政变迫在眉捷。

但古德里安空军中将心里却是有底的:他敌视克鲁格,但对隆美尔在这项行动中所能起的作用持有怀疑。他了解隆美尔这个人,无论他的密谋同伙如何向他炫耀他们争取过来了隆美尔,他还是不敢轻易相信这个“事实”。因此,古德里安将军便悄悄地动身前往元首送给他的乡间别墅去躲风头。他想隔岸观火,静等事态的发展。

午夜。柏林的广播突然中断了。广播里传来了希特勒因狂怒而变得颤抖和沙哑的声音。

刺杀失败了。

希特勒开始对军界进行大清洗。

1944年10月13日晚上,刚刚从五十英里外的奥格斯堡探友回来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感到十分疲惫。豪华的元帅专车奔驰ACV——停在他幽静的别墅的石子小路上,助手卢格便赶忙下去打开车门。元帅径直走向自己的住所。

美丽的露西早已等在了门口。隆美尔看到自己的妻子,所有的疲劳和病痛立即跑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热烈地拥抱了露西,但他却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如此热烈地拥抱自己的妻子了。

儿子曼弗雷德·隆美尔是德国空军的一名战士,这时正好在休假,他身穿空军辅助部队的蓝色制服走了过来。隆美尔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觉得他已经长大成人了,也许能够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了!

这时,男仆拿来一张电话留言条,上面写着陆军中将布格道夫的留言:请转告陆军元帅,明天中午至下午一点之间,我和另一位将军要来拜望他。

同类推荐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康之国编著的《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内容介绍:1911年(农历辛亥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一步走向倾覆。这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清政府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 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个,他把生命和滇池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他是一个战士,他的勇气让所有人胆寒,他是孤独的,是执拗的,是雪峰之巅的傲然寒松。因为有这样的人,人类的风骨得以传承挺立。”2009年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组委会把这样的颁奖词授予了一位来自昆明滇池湖畔的普通农民——张正祥。
  •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物理学家,“创造20世纪的人”。他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而他与爱迪生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在注重科技创新的今天,特斯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毫无疑问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热门推荐
  • 异形之渊

    异形之渊

    星界无垠,深渊无尽,轮回的终点,是属于异形的深渊。注:本书除异形相关世界外,均已原创与魔改世界为主,即使没看过原作也不会有多大影响。暂定世界:《异形:契约》,《生化战场:黎明(原创世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1》,《加勒比海王:龙与维京人(大幅魔改混杂原创)》……
  • 重生之女配的美满人生

    重生之女配的美满人生

    重生前,她是一个把追逐爱,当成生活全部的傻蛋;重生后,她是一个为了弥补上辈子的遗憾,每日里都在辛勤奋斗的小蜜蜂;明明决定这辈子不再去爱,去想,去念,去追逐,偏偏那个人却爱你、护你、惯你、宠你,哪怕你作天作地。李佳凝:男人是刀,男人是剑,男人什么的我看不见!她重活一世的伟大使命,就是要好好挣钱,好好读书,将来考个清华北大跳出农门,拿上高工资,端上铁饭碗,混个包租婆,美满的享受幸福人生,眼气死她那对渣爹贱母。尹墨:上辈子那个一心为他的傻姑娘到哪里去鸟?渣爹:自家的小兔崽子越难越刁怎么破?贱母:有这么个继女,她是心伤身又痛,绝对少活三十年……
  • 苍狼惊世录

    苍狼惊世录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草原都陷入了战火!年轻的世子目睹了这一切,心里暗暗发誓:他一定会夺回属于他的一切!然而,他却和他的敌人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当天下最有权势的两个人站在她面前时,她却选择了一个不会武术、没有权利和金钱的读书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再为人父

    重生之再为人父

    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悲痛欲绝。膝下无子,林狼决定将余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最帅教师!最强教练!一个个无与伦比的头衔全都镶嵌在他身上。年迈的林狼教出了无数个人优秀的人才分布于各行各业,他们全都待他如亲父一般............没想到的是,他竟然重生了。再为人父,这一次林狼看着星空发誓:他一定要让他的儿子拥有一个最快乐、最美好的童年、走过一条最舒适、最难忘的成长之路、成为这夜空下最亮的星!(ps:本文会写篮球、天文......喜欢的可以进来看看)(ps:书友qq群:839734803)(ps:全订群:1093841847)(需截图)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说起爱

    说起爱

    因为职业特殊,出于对她的保护,他不得不选择“生离死别”的方式离开。一别多年,她独自生下他们的孩子并抚养长大,他再次归来已改名换姓。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那无比热爱的三年

    那无比热爱的三年

    我做不到让走入社会的人看完重燃对篮球的热情。但我希望看完这本书,你能找当初一起打球的兄弟约一场。
  •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所收主要是老人百岁前后之作,而兼收的零篇作品,最早是1985年《美国归来话家常》、1987年《漫谈“西化”》,以及1989年初的《两访新加坡》和《科学的一元性-一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从中已可看到后来一些观点的端倪。而先生最可贵的思想贡献则似主要见于20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形成文思泉涌之势,多半首发于《群言》杂志,正是资深编辑叶稚珊女士主持编务的时候吧,我也是在那前后才于浏览有关周有光夫人张允和女士报道的同时,特别注意或日“发现”了周有光这一支健笔老而弥坚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