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6100000001

第1章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三项事实

社会对人的影响

童年塑造的生活意义

记忆和梦境

合作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我们都在“意义”的范畴内生活。除体验事物外,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对我们的人生更加重要。不管事物多么简单,我们在权衡它们时,通常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木头”是“跟人类相关的木头”,“石头”是“跟人类相关的石头”。那些想摆脱意义、只在单纯环境中生活的人,必然会非常悲惨,他将因此丧失跟外界交流的桥梁。所以这种做法对他和其他人来说,都无用且无意义。一般说来,人们感受现实时,都会以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为标尺,因此感受到的不是真正的现实,而是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或自己对现实的领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感受到的意义并不全面,甚至并不正确,毕竟意义的范畴本就被错误充斥。

若问某个人生活有什么意义,他很可能不知该如何作答。这个问题几乎没有意义,人们通常不会用它来为难自己。于是,大家要么找些教条类文字敷衍过去——这是一种常规做法,要么直接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可这个问题在人类历史问世之初就诞生了,这点我们绝不能否认。当代的年轻人乃至老人都经常感到疑惑:“我们为什么而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从实践中能得出结论,如果不是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人们通常不会思考这种问题。一个始终一帆风顺的人不会遇到这种问题,因此没必要对其展开讨论。

人们一般只会借助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理解的生活意义做出阐释。如果将一个人的言谈摒弃在外,只观察其行为,会发现此人的动作、表情、态度、习惯、特点等,全都在展现他理解的生活意义。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动作,都包含着他对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一点,他本人好像也毫不怀疑。他似乎在让全世界了解,这便是世界存在的形态,这便是他自己。关于他本人和他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以上便是最佳解答。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各不相同,因此生活意义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我们将发现,没有人的生活意义绝对正确或错误,所有人的生活意义都有一定的偏差,只是错误或正确的多少不一。不过,我们还将看到,任何被其他人认同的生活意义,都有其可取之处。绝对错误和绝对正确这两种极端只是确定了所有生活意义的变动范围。这些变动即每个人赋予自己的生活或好或差的意义。其中有些意义有很多错误,有些只有很少错误,还有些十分恶劣或十分美好。另外,我们还能推断出,比较好的生活意义拥有比较差的生活意义不具备的某种共同特点。我们在连续的归纳中得出了这样一种生活意义,即真正的生活意义通用的衡量标准,其更加符合科学标准,且能让我们对实际生活中所有状况应付自如。此处的真实针对的是人类和人类目标、计划,仅此而已,这点一定要牢记。就算还有其他真实存在,对我们也一点儿意义都没有,我们既不能与其建立关联,也不能对其产生认知。

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三项事实

以下有三项重要的事实,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真实生活,同时给我们以约束,任何人都不得不正视它们。要连续不断地就这些事实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做出解答,因为人们随时都在被这些事实干扰。我们将从某个人的解答中发现其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第一项事实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人称“地球”的荒芜星球上,要想离开这里,根本不可能。我们的行为被该事实约束,唯一的选择是借助地球提供的各类物质,不停地繁衍后代。我们要持续发展个人精神与肉体,以此保证人类不会灭绝。直到现在,地球上都没有人能逃避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实际上,人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解释人类的生活状况。人们判定的一切有价值、恰当、可能且极其必要的事实,都在其中得到展现。不过,诸如“我们在地球上生活”“我们属于人类”等事实,又不可避免地制约了这些解释。人们一定要依靠强大的意志力,为自己的解答做出最合乎情理的解释,使之前后统一,以此确保整个人类的安全与幸福。因为人类的身体脆弱至极,生活的环境中却潜藏着众多危险。这跟竭尽所能解答数学难题类似,不能依靠主观想象或是运气,一定要拼尽全力寻求正确的解答。尽管绝对准确、完美的解答根本找不到,但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找到与之相近的答案。所以为了不停地寻找更准确、更完美的答案,我们务必要长期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此处的最佳答案必定要满足以下两点:一是“人类受贫瘠的星球地球束缚”这项事实,二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将使人类面临种种灾难与利益冲突。

接下来说第二项事实。每个人都不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人类,另有其他人,我们活着的时候会跟他们产生关联,但关联紧密程度各不相同。单个人很难只凭自己的力量实现某个确定的目标,因为其受到的制约太多了,本身太弱小了。一个想独自活下去并独自面对一切问题的人,必然会走向失败和死亡。人类要想繁殖,单个个体就得生存下去。由此可知,单个个体一定要跟其他人建立关联,才能得到幸福,并推动全人类幸福。在解决各类生活问题时,也要以这种关联为出发点。要清楚了解,孤立自己必定灭亡,人类活动必须以以上关联作为基础。这些毋庸置疑的事实说明,在荒芜的地球上跟其他人类建立关联、实现合作,以确保人类的繁衍生息,是人类最关键的问题与目标。一定要协调好自身情绪与行为与该问题和目标的关系,人类才能不断繁衍下去。

第三项事实是,人类有不同的性别。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个体与集体都要直面这项客观事实。爱情与婚姻关系对所有男女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这种关系的建立基础便是这第三项事实。人们的生活态度就在人们以该事实为基础的行为中得以展现。该事实会引发各种类型的问题,人们能选择各种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理解的最佳解决方式,就展现于这种选择中。

上述三项事实引发了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人们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应如何获得一项能维持生计的工作?人们怎样在同类中建立无法撼动的地位,才能在造福彼此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共享快乐?人们应怎样协调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样两种事实,一是“客观存在两种不同的性别”,二是“人类要靠爱情繁衍”?而同样无法回避的是,上述三个问题牵涉的三个范畴:职业、社会和性。

个体心理学家证明,所有个体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属于这三个范畴。一切个体对这些问题的反应,都展现了其对生活意义的深切体验。例如某人觉得跟别人往来让自己很痛苦,所以此人既不认真工作,也没有美满的爱情,人际交往少,朋友有限。从此人受到的制约中能推断:其生活十分艰险,机会太少,挫败太多,其社交网络必然十分有限。该结论密切关系到此人确定的生活意义,这种意义即避免自身受伤。此人在潜意识中避免跟其他人交往,自我封闭,原因就在于此。但与之相反的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表现优秀,爱情美满,朋友很多,必然会觉得生活中希望多多,创新多多,随时都会有机会降临,挫败都将成为过去,只是需要些时间。对此人来说,生活的意义便是跟同伴共同进退,并为全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作为群体一分子的力量。

社会对人的影响

我们可根据上述内容得出这两种生活意义的共同点,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犯罪者、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自杀者等所有失败者,都是因为对社会兴趣不大,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归属感,因此走向失败。在解决友情、性、工作问题时,他们并不主张合作。在他们看来,生活意义完全是自己的事。他们一般只关注自己,觉得自己的目标达成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任何好处。成功对他们来说只属于个人,事实上,这种目标仅仅是个人成就感,根本不现实。如杀人凶手拿着一件能杀人的武器,明明无法提升自身价值,他们却认为这象征着个体权力,这是一种幼稚的想法,他们在其他人眼中无足轻重,只有在他们自己眼中才是重要的。一定要跟其他人建立关联,才会产生真正的意义。个体眼中的所谓意义只是种想象。我们的一切行为和部分目标也是一样,只存在一种意义,就是对其他人的意义。很多人都走错了路,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一定要为其他人的生活做贡献,才能实现该目标。

我在不久之前从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关于组织领袖的小故事。从前有个领袖,把所有组织成员集合起来,告诉他们:“这周三是世界末日!”所有成员都很惊慌,变卖个人财产,在恐惧中专心等候世界末日的降临,结果周三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大家很气愤,跑去指责领袖:“看我们现在的处境多悲惨!财产全部变卖,告诉身边所有人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别人嘲笑我们,我们还说发布这个消息的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消息绝对不会有错。结果周三并不是世界末日,我们已经安然无恙地度过了!”领袖从容地说:“我说的不是你们的周三,是我自己的周三!”很明显,领袖为了逃避大家的指责,把自己理解的意义搬出来狡辩。据此能够推断,在现实生活中,单个个体的意义一点儿考验都承受不起。

必然能被所有人共享,是共同意义和很多人心目中的有效意义,满足这几点的才是真正的生活意义。能解决某个人的难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解决其他人的类似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这种科学方法的意义是相同的。自身重要意义获得其他人的广泛认可,且取得极高成就的人,才能被称为天才。从以上内容能推导出,个人为组织做出的贡献,便是生活的意义所在。这仅仅是指个体成就,与职业目的无关。能从容应对生活艰难的人用自己的行为说明了,刺激其他人的关注与兴趣,跟其他人开展能使彼此获益的合作,便是真正的生活意义。这类人有一项共同特征,就是自身行为会被同伴兴趣左右,且会在自己受挫时找到最恰当的应对方法,即拒绝跟别人发生正面利益冲突。

对于不少人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新奇的观点。这些人可能会质疑:做贡献和对其他人感兴趣,并与之合作,是真正的生活意义吗?他们会很困惑: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总为其他人着想,不顾及自身利益的人,会感觉舒服吗?维护自身利益,增强自身个性,难道不应该吗?有意发展自身的人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着想吗?

这些看似很对的想法其实很荒诞,因为这些问题全都不成立。如果在生活意义的问题面前,一个人愿意为其他人做贡献,且将这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就会明白,要想塑造让自己满意的性格,且随时兼顾其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具体应该怎么做。他会根据社会感调整并训练自己,由此掌握自己应掌握的技巧。从训练中获得这种技巧,对已有明确目标的人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为处理生活中的三大问题,他会不断提升自我,随之提升自身技巧。例如在爱情与婚姻中,我们若跟另一半彼此相爱,就会把自身目标确定为让对方的生活更加丰富,为此我们必会倾尽一切才能,没有半分保留。但若是没有这种目标,仅仅是在幻想要让自己得到提高,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像在做戏。

关于生活的意义就是不停地做贡献,还有一项证据。我们来看看前人对今人的贡献,也就是他们留给今人的东西,如他们开发的土地、建造的建筑,以及科技、艺术、知识,等等。从中能了解前人对今人的幸福生活做出了何种贡献。与此同时,有些人却对贡献与合作一无所知,这些人留下了什么?除了逃避生活外,他们什么都不会。回忆往昔,他们找不到自己留下的半点烙印。他们的人生乏善可陈,他们的死亡不容置疑。地球的喃喃声你有没有听到:“你们完全没资格活着,人类不需要你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的人,快滚吧,你们没有将来!”所以我们要对这些不知贡献与合作为何物的人说:快走吧,你们这些一文不值的废物!现代文明当然也有缺陷,发现后就要尽量改善,而改善的基础必然也是努力让人类获得更多的幸福。

生活中到处都有了解贡献与合作的人,他们明白如何让生活富有意义,全力培养爱情和对社会的兴趣。在宗教教义中,这种感情得到了全面展现。宗教跟其他一切意义非凡的运动一样,起源于人类想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思想。可只要对该目标而言,他们的行为不是极其直接的,宗教真正的内涵就极易被扭曲,无论宗教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都将被隐藏,这点很遗憾。相较于政治与宗教,科学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因为科学能在短期内提升人类对其他人的兴趣,并促使人类了解何谓生活意义。不论从何种角度探讨该问题,都要坚持同一个目标:提升个人对其他人和社会的兴趣,推动不同人之间的合作。

生活意义的对错将造成天差地别的结果。对的意义能保卫人类的事业,错的意义却恐怖宛如撒旦[1]。于是,了解这些意义产生的过程,深入了解其差异,并能在其出现巨大失误时迅速矫正,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其实,上述问题全都是心理学问题。心理学能通过了解意义和意义对人的影响,持续提升人类幸福,这便是心理学和生物学、生理学的差异。

童年塑造的生活意义

人类一出生就开始探索生活的意义。即使脆弱如婴儿,也会利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的力量和该力量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做出估测。出生后前五年,孩子已形成了自己专属的整套稳定的行为模式,针对困难与事业。此时的孩子已对“对自己和世界怀有何种期待”有了概念,这种概念既长久又深入。经验在被人接纳前,已经以生活意义为基础,做出了解释,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统觉规划表[2]。该表会成为他日后观察世界的工具。我们不会放弃这种方式,哪怕此处的生活意义彻底错误,哪怕这种方式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灾难。要纠正这种错误,必须重新调查错误的真正原因,纠正并改善统觉规划表。人有时会因自身错误已导致严重后果而修正自己的生活意义,一番努力过后,他终于做到了。可要是他没能从社会中感受到压力,就会沿用原先的方式,连续遭遇困难而不会改变。要纠正错误的观点,通常要依靠知悉内情的专家,而从专家那里,我们还能寻求更合理的生活意义。

不同人的童年对其生活意义的影响各不相同。童年生活很不快乐的人也许会拥有截然相反的生活意义,但这不会影响过分重视快乐体验者对生活的态度,只会使其对外部环境满怀戒心。有些人会有这种想法:“我必须尽量改变这种不好的环境,让我的孩子不再经历我的不快乐经历。”也有些人会觉得:“人们总在剥削我,太不公平了!我何苦还要好好对待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还有些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能跟我一样,熬过艰苦的童年?”此外,还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因为我的童年历尽艰苦。”这些人通常会在行动中应用童年时期的经验,要改变他们的行为,必须先改变这种对经验的解释。由此可知,决定论已经被个体心理学抛弃。经验无法决定成败,过去的经验无法干扰或打败人们,人们只在确立目标时应用部分经验。经验给予人们的生活意义,决定了人们的信念。把未来的生活建立在过去某个特殊经验的基础上,可能是错误的。人们周围的环境无法决定生活的意义,人们的宿命却取决于自己对环境的意义。

身体缺陷

不过,童年环境造就出极端错误的生活意义,是相当常见的。很多成长环境很不快乐的孩子都走向了失败。首先来说童年时生病或者身体先天不足的孩子,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很难体会贡献是生活真正的意义所在。若非亲人借助一些方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一般只会留意自己的感受。在跟其他人对比时,他们时常会感到沮丧。而当前的文化让他们更易在身边人的怜悯与讥讽中,产生逃避与自卑心理。他们或许会因为这种处境,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践踏,同时不再相信自己能为社会贡献什么力量。在我之前,可能没有人以残疾孩子或是内分泌紊乱的孩子的疑惑为对象做过研究。我一直在努力寻求某种方法,解决该问题,但我并不是想证实,遗传或先天不足会让人们走向失败,因为错误的生活态度未必是先天不足造成的。至于内分泌紊乱是否会引发错误的生活态度,同样无法证实。

战胜困境成长为人才的孩子有很多。个体心理学不会在该领域渲染优生学有何优势。历史上大量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有生理缺陷,身体很差甚或英年早逝,但社会却因这些勇敢战胜困难的人,获得了巨大进步。这些人一直在努力奋斗,决不向困难屈服。要了解他们的心灵究竟是向好的还是坏的方面发展,就不能只关注他们的身体。不过,大部分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都没有获得正确的引导,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困境是什么,他们因此只留意自身,最后失败,这已经在现实中得到证实。

溺爱

溺爱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溺爱会让孩子把对其他人的期许当成命令,觉得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上帝的宠爱,并觉得自己生来就跟大家不一样。这导致他在得不到身边所有人的关注,并发现所有人都想被关注时,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他只想得到,不想付出,他跟所有人往来,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他在身边所有人的溺爱中失去了独立,对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一无所知。一旦遇到灾祸,他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向其他人摇尾乞怜。可能他会觉得,改善自己的处境要做到两点,一是提升自己的地位,二是强迫别人承认自己跟大家不一样。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变成社会危险分子的概率很高。他们之中有良知泯灭的人,通过迎合别人掌握权力,毁坏组织在工作中的团结;还有公开叛变的人,把所有不迎合、不依从自己的人视为反叛者,并认为社会对自己非常不友善,因此心生歹念,想报复所有人。他们的生活态度时常遭到社会的否定,据此他们推导出一种结论,就是社会亏欠了他们。对他们的处罚为什么发挥不了作用,原因就在于此。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不停地强调一种观点:所有人都在跟我作对。尽管形式各不相同,但被溺爱扭曲的孩子犯下的错误,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要骑在其他人头上。有些采用的方式比较温和,有些却直接使用暴力,有不少人这两种方式都采用过,但目标一直没有改变。在这些人看来:“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必须让其他人承认自己的重要性,必须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无论要为此采取什么方法。”始终坚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会做出任何正确的事。

忽略

被忽略也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被忽略的孩子对真正的爱与合作一无所知,对友情的力量视而不见,对生活的理解陷入荒诞。遭遇困境时,他们往往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和身边人的帮助,这点很容易理解。过去社会对他的冷漠让他觉得,社会将一直对他冷漠下去。他不相信自己和他人,因为他认为他人的感情与尊重,都能用可以让他人获利的行为交换,但其他一切经验都不能取代感情的地位。获得子女的信任,再将信任的范围扩大到子女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对一个母亲来说是最重要的。要是在让孩子对周边事物感兴趣以及感情、合作这个步骤上失败了,再让孩子对社会感兴趣,让孩子跟他人建立友情,就会非常困难。所有人都有能力对其他人产生兴趣,但若不想阻碍这种能力的发展,就要有人对其进行指引、开发、磨砺。

受到忽略、排挤、厌憎的孩子都不愿跟人接触,总是独来独往,都不了解合作,且根本不会留意能让他和其他人共存的东西。在其所处的环境中,这种个体必将灭亡,对此我们都很清楚。这个孩子必然从外部获得了一些关心与照顾,否则绝不能活到这个年纪。所以此处指的并非被彻底忽略的孩子,而是跟其他孩子比起来,获得的照料更少,或仅在某个方面被忽略,其他方面都很正常的孩子。可以说,被忽略的孩子必然难以信赖任何人。很多所谓失败者都是孤儿或私生子,真是讽刺,这种孩子通常会被列入被忽略的孩子。

身体缺陷、溺爱、忽略都是错误生活意义的重要源头。身处其中的孩子会用错误的方式看问题,要完全改变这些错误观点,一定要有人从旁相助。我们能从这些孩子的行为中发现其生活意义,但前提是要发自内心地关怀并帮助他们,为此投入精力。

记忆和梦境

无论做梦还是想象的巨大裨益,都已获得证实。在做梦和清醒这两种状态下,人是同一个人,但做梦时不会有防御或隐藏,毕竟做梦没有清醒时那么沉重的社会压力。不过,记忆才是透彻了解人生活意义的最佳渠道,再短暂的记忆都能记录一件值得回顾的往事。人只会记住在自己的人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事。记忆会向他暗示:“你应逃避这件事。”“你在期盼这件事。”“创造属于你的生活。”所有记忆都有纪念价值,这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

在了解最初塑造某个人的生活态度的重要环境,了解这种态度的存续时间时,童年初期的记忆意义重大。至于原因,一是因为这些记忆展现了人早期对生活环境的记忆与评价,其中包括人对自己容貌的了解,对自己的最早概念的确立,其他人对自己的要求等,是综合性的。二是因为这些记忆是人最早的主观意识和为自己做的记录。因此,我们能从这些记忆中感受到,此人觉得自己的位置危险而脆弱,这明显有别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强大、安全。关于人会不会把这些记忆当作最早的真实记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并不重要。人对记忆的阐释、定义,记忆对当前、未来生活的影响,才是记忆的重要性之所在。

接下来说几个跟最初记忆相关的案例及其造就的生活意义。

案例一

“我被掉落的咖啡壶烫伤了,好惨。”生活便是如此,用不着吃惊身边一些摆脱不掉孤独感的女孩,一直在用这种方式描绘自己的生活,也用不着吃惊她们心里一直在埋怨别人没好好照料自己。因为有很多马虎大意的人,经常让自己弱小的婴孩身陷险境。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另一个跟最初记忆相关的案例中。

案例二

“三岁那年,我直接从婴儿车里掉下来,留下了模糊的记忆。我因此时常梦到世界末日降临,夜半醒来,发现火光漫天,星辰陨落,地球即将撞上另外一颗星球,但我总能在地球灭亡前被吓醒。”在被问及自己最害怕什么事时,她说:“害怕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最初记忆和噩梦让她畏惧挫折,畏惧灾难,最初的记忆对她的影响就是这样。

案例三

有个十二岁的男孩住院接受治疗,理由是他夜里尿床,还经常跟母亲发生冲突。谈到自己的最初记忆时,他表示:“我藏到了衣柜里,妈妈却以为我走失了,在街上高声叫我,害怕极了。”我们由此推测,用制造问题的方法让别人关注自己,便是他的生活意义,而用欺骗的方式,能让他获得安全感。被忽略的人却能让身边的人上当受骗。他用这种方法和夜里尿床来获得关注,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要不然母亲不会这么紧张、忧虑。跟之前的案例一样,这个男孩早早便产生了一种观点:生活中到处都是危险,要想确保自己的安全,一定要有人为自己担忧。他必须利用这种方式给自己一个保证,当自己有需要时,肯定会有人庇护自己。

案例四

有位三十五岁的女士拥有如下最初记忆:“十三岁时,我曾独自进入地窖。我在黑暗的地窖中下楼梯,就在这时,比我略大一些的堂哥进来了,我吓了一跳。”这种记忆说明她应该是个不爱跟伙伴,特别是男孩玩耍的孤僻女孩。据此可推测她没有兄弟姐妹,事实的确如此,直到三十五岁,她依然单身。

接下来这个案例反映了社会感的进步。

案例五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曾让我推着坐在婴儿车里的妹妹。”其中暗示了除非跟同龄小孩在一起,否则她不会快乐,并且她很依赖妈妈。更幼小的孩子出生后,让大孩子照料他,是让大孩子跟父母合作的最佳途径。如此一来,大孩子就会对小孩和庇护小孩产生兴趣。这样跟大孩子合作,他们就不会觉得父母把注意力都倾注在了小孩身上,从而危及自己的地位。

对某人有没有兴趣,不能用想不想跟他在一起证明。

案例六

有个女孩拥有如下最初记忆:“我跟姐姐还有其他两个女孩一起出去玩。”显然,她在学习怎样跟人交往。可她“最恐惧的事”却是“身边的人都对我不理不睬”,她心里有多矛盾,可想而知,据此能够判断她不够独立。

合作的意义

在了解了人的生活意义后,就能了解其全部性格,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特征,有人这样表示,但这仅仅是针对没能掌握该技巧的人。可我们也说过,讨论、治疗再多,只要没找出错误的根源,都没有用。找出能让这些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方法,是仅有的有效途径。而能有效防止人们变成精神病人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合作。所以应鼓励孩子跟其他人合作,并有意训练他们的这种能力。一切为合作制造障碍的元素,都可能带来恶劣的后果。例如,受到溺爱、极度自恋的孩子到了学校,很有可能对所有人都提不起兴趣来。他可能仅仅为了得到老师的宠爱,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只有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事,他才会做。这是一种安全感匮乏的表现,对他的发展没有好处。在他快成年时,这种束缚会不断突显。此时的他,责任感与独立性都不复存在,在严峻的生活形势面前,他的一切特征都不堪一击。不要在他自尝苦果时责怪他,而要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我们无法期待没学过地理的孩子在地理方面取得成就,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无法期待没学过合作的孩子能顺利实现与他人的合作。但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只有对彼此有利的合作,才能完成所有工作。所以要解决各类问题,必须先明确奉献才是正确的生活意义。

如果所有心理学家、教师、父母都能了解孩子在赋予生活某种意义时犯的错,且孩子不再犯相同的错,那我们就有信心相信,对社会缺少兴趣的孩子能乐观对待自身能力与生活机遇。身处困境,他们会坚持奋斗,而非消极对待、推卸责任、满腹怨言,或乞求怜悯、自惭形秽。他们会坚持这种观点:作为自己的主人,我们必须开创新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完全能做到这点,除了我,还有谁能成为开创者!若现实中所有人都能实现合作,一定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同类推荐
  • 暖口味心理学

    暖口味心理学

    本书以快速让自己的心情变好为主旨,以心理学为依据,围绕快乐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和事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学会掌控情绪,管理心情,用理智驾驭情感,进而获得成功和阳光人生。本书阐述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并提供了有效的改善方法。例如,什么是情绪,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如何摆脱情绪障碍,怎样做情绪的主人;心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为什么要快乐地活着,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地忧郁和烦恼,好心情由谁决定,如何创造和坚持好心情;在职场如何调节情绪,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自我管理情绪等。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走出心情的低谷,摆脱烦恼的困扰,彻底地改变你的精气神,用热情、积极、乐观和快乐的心情拥抱美好人生。"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学人才,他们担当着人们心灵的清洁工,适时为你提供心灵的抚慰。除了情绪、学习、人际交往、消费心理、性格心理学之外,《北大心理课》还具体介绍了领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等,帮你走出心灵的困惑,为你开启心灵之门。从多角度剖析人们的内心,深入浅出地为你打造符合自身的心理课,为你更好的了解人性、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提供全面指导。
  • 行为心理学合集:一个伟大心理学家的思想精华(套装共2册)

    行为心理学合集:一个伟大心理学家的思想精华(套装共2册)

    行为心理学合集(套装共2册)包括《行为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2》。在《行为心理学》中,作者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行为心理学2》最大的特点是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无论是行为心理学的起源到行为心理学的现代发展,还是行为心理的各种表达方式都涵盖在内。《行为心理学2》还以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对行为心理学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
  •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悉心对读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养成习惯,掌 控环境,激发潜能;帮助读者修炼心灵,摆脱束 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 打破谎言,还原真相

    打破谎言,还原真相

    人类的心理活动非常微妙,但是从表情里往往会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遇到高兴的事,面部肌肉就会松弛。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够仔细,便能够发现人们的面部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情。通常,一个人内心往哪个方向想,他的注意力就会在哪里集中,这是人最原始的反应。而人的注意力集中之处,往往又会从眼神中表现出来,从眉毛上流露出来,从鼻子和嘴巴上反映出来。所以,即使你再能伪装,也难以避免表情的“背叛”。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表情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所在。
热门推荐
  • 路过斗罗大陆的假面骑士

    路过斗罗大陆的假面骑士

    某位孤儿在家里看假面骑士时王时被吸进了电脑里,穿越时空来到了斗罗大陆龙王传说的世界,并且成为了唐舞麟的弟弟。“你的名字是……”“我吗?唐庄吾。”(第一位出现的平成骑士是Decade)
  • 只被你看到的那部分天真

    只被你看到的那部分天真

    喝酒,打人还逃单?好像是有些可爱,可为什么被强迫买单,被打,以及大半夜被扯在街上乱晃悠的都是自己?周越然看着眼前的人,一个头两个大,她是谁?谁能救救他?一觉醒来睡在一个陌生人家里,我是谁?我在哪?他是谁?月星一崩溃了一阵后一脚踹在地上还未醒的人身上,敢占老娘的便宜,看我不打死你……
  • 何安天下

    何安天下

    灵气反世,当安天下。皇权恶毒,当立大同。天下皆修,共入黄天。
  • 时代的精神现象:解读郭明义

    时代的精神现象:解读郭明义

    《时代的精神现象:解读郭明义》围绕郭明义精神之所是,郭明义精神之所思,郭明义精神之所值的逻辑理路,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视角,从郭明义精神与工业化进程、郭明义精神与中国工人阶级品格、郭明义精神与现代科技革命、郭明义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郭明义精神与转变经济发展人方式、郭明义精神与改革开放、郭明义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多层次、多维度地进行追问,希望给人以启迪。郭明义精神是21世纪的雷锋和雷锋精神的“再版”。它再一次向世人证明:雷锋有同志,同志有雷锋。
  • 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隔着软皮挎包,她再次捏了捏里面那本薄薄的硬皮小本本,心里无端地生出一股子悲凉,为了这个硬邦邦的小薄本子,她这些年咽下了母亲多少唠叨,又硬着头皮承受了多少复杂的眼神!现在,它总算是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地被她捏在手心里了,想怎么捏它就怎么捏,想怎么拍它就怎么拍,想把它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肖涵这么发狠地想了一阵,长长地舒了口气,抬头看了看天,秋天的天空高阔得连梦都触不到。瓦蓝瓦蓝的底色上偶尔飘过两朵悠闲的白云,也不知被哪路神仙踩在脚下——越发显得自己渺小得如同蝼蚁。一种习惯性的卑微感使肖涵收回目光,低头去看自己的脚尖,五彩的花砖路从她的脚尖延伸出去,一直向前,看不到尽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心灵力量的书,如果你正在寻找你所能想像到的最幸福、最圆满的生活,那么,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本书中极为重要的文字。本书必定能给予你心灵上的启迪,它会让你的人格更伟大、更优秀,让你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去改变你的现状,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涵,并最终实现你的理想,书写人生灿烂的华章。
  • 南风知意相思苦

    南风知意相思苦

    新书《朱弦已为佳人断》 短篇小说合集,不要被名字迷惑。——1.《南风知我意》陶知意用了18年的时间陪伴他,用了4年的时间思念他,等来的却是他和别的女人结婚的消息,还有他的那句“我不认识你”让她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当她喜欢着他的时候,他却在无意中伤害了她。她终于放下了一切,安心进行联姻之后,他却满世界的找她。毕竟……南风知我意。2.《梨花落后清明》她,出生在清明时节,故名路清明。从小女扮男装,是路府的翩翩公子,可是路府被一夜灭门。她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偏偏遇上了身为七皇子的他。她以为皇室是她全家的敌人,要杀了他,偷偷跟在他的后面,没想到,突然出现刺客……——未完待续
  • 愿生活如星空般灿烂

    愿生活如星空般灿烂

    青春是什么呢,一首悠扬的小诗,一曲动人的赞歌,但现实的生活却让青春倍感艰辛,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在一边渴望着追寻理想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着形形色色人物、事件,以至使青春的心灵蒙上了一层不一样的阴影。因此我想写些东西,希望能在安抚自己的同时能够给其他人带来一些正能量,一些积极因素,让处在焦虑、迷茫中我们,看到一些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