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3800000002

第2章 辩论的基础知识(1)

§§§第1节辩论的含义和特征

人们要交流思想、传递情感,自然会出现观点和情感不一致的时候,而为了达到观点和情感的一致,就要去说服对方,这样就产生了辩论。

辩论的定义

在西方的希腊,远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就出现了以教授修辞学、辩论术为业的一个学派——智者学派。这个学派主要研究演说的艺术、辩论的艺术和证明的艺术。那个时候,辩论术、雄辩术和诡辩术所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到了后来,诡辩术才从其中分化了出来。

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孕育了一大批能言善辩的学者,形成了各种风格不同的辩论艺术流派。如孟子的辩论形象生动,气势逼人;庄子的辩论纵横捭阖,变化莫测;墨子的辩论朴实无华,逻辑严密;而荀子总结了诸子的学说和辩论的经验,写出了著名的辩论艺术专论《非相篇》,这也是我国第一篇研究辩论的理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荀子第一次把辩论提高到探讨真理和捍卫真理的高度,这是西方辩论学者所远远不及的地方。到了汉代,刘向把荀子的辩论理论进一步发展,他的《善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有关辩论理论的集大成者。

辩论,又称为论辩。从文字学的角度去考察,“辩”有辩论、辩解、辩明的意思;“论”则包含有议论、评定之意。合起来的“辩论”即含有通过议论来评定、辩明是非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辩论是指代表不同思想观点的各方,彼此间利用一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一种语言交锋的过程,简单地说,辩论就是不同思想观点之间的语言交锋。

按照通常的理解,辩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狭义的辩论,是指一种有明确目的、有准备的、不同观点的争论;而广义的辩论则是指双方或多方因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程度上的言语冲突,它既包括有明确目的、有准备的、不同观点的、相对正式的辩论,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由某种分歧而引起的相对随意的争论。

辩论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事情,原因在于人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人的认识和理解之所以会有差异,之所以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是由于事物的本质总是隐藏在现象背后,事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且客观世界又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这就给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就容易产生各种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如果我们要否定错误的认识,弘扬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进行辩论。从主观的角度去分析,由于每个人、每个群体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认识事物的能力、方法、角度不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也就必然有差异。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这些差异,自然就会产生究竟谁是谁非的问题,因此,也就必然会引起辩论。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于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常常会产生差异。比如说,政治立场不同、利害关系的差异、情感程度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方法的不同等。为了求得观点认识上的统一,为了辨别是非曲直,都会有辩论发生。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与别人发生辩论。

辩论,就是人们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话题,以公开、对立的立场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和否定,同时确立、强化我方观点的一种交流和交锋形式,同时,辩论还是一种传播活动,它所使用的工具是语言。

辩论的基本要素

辩论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具有三个要素:辩题、立论者、驳论者。

所谓辩题,就是指双方争辩的对象。在辩论中,论题也就是辩题,它是辩论的焦点,是双方争辩的对象。论题一般是一个问题,例如,“车厢里究竟应不应该吸烟”、“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否统一”等,围绕这个问题,立论者和驳论者各自提出相互对立的观点,双方或多方提出论点反驳对方的过程即是辩论。

所谓立论者,是指在辩论中针对论题首先提出或坚持某个观点的一方,也可以认为是为辩题辩护的一方,他(们)通常都是通过列举若干论据来论证辩题的正确性。

所谓驳论者,则是反驳立论者观点的那一方,或者说是对辩题做出反驳的一方,和立论者持相互对立的立场。而辩论就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辩题,在立论者和驳论者之间产生的不同思想观点交锋的过程。

在辩论比赛中,有时论题就是一个判断,围绕这个判断,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相当于立论者,而反方则相当于驳论者。

辩题、立论者、驳论者这三个要素只是对辩论要素的最一般的概括与抽象,在具体的辩论过程中,立论者与驳论者却又不是绝对统一的,立论者要为辩题做出辩护,同时也往往要对对方的观点做出反驳;驳论者表现为对辩题做出反驳,同时也往往要为自己的主张做出立论。另外,随着辩论的逐渐深入,各种分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某一局部范围内,立论者会成为驳论者,驳论者会成为立论者。因而立论与驳论往往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常常是辩护中有反驳,反驳中有辩护。但是,无论怎样变化,辩论的立论者、驳论者、辩题这三个要素都必不可少,否则,便不是辩论。

辨别无益辩论的方法

辩论是人们达成共识的一种工具。可是人们经常进行一些无益的辩论,而无益的辩论只会消耗我们的生命。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无益的辩论呢?

(1)看辩论的欲望更多的是基于理智原因,还是基于感情原因(诸如虚荣心、表现欲望或面子上下不来),如果是感情原因,大可就此打住。同样,我们向人提出问题是否有感情的因素,如果有,就同辩论的实质——探求真理背道而驰了。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做这种不积极的提示,而把他人引入歧途。

(2)白痴特别是读了几本书的白痴提出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难以回答。这不是说白痴厉害,而仅仅是说“难以回答”。白痴的问题芜杂颠倒,逻辑混乱,胡搅蛮缠,如果聪明人一一辩答,就显得一般见识,很不够水准。如果拣核心问题辩答,白痴还会不服气,说你没有把他完全驳倒。总之,与白痴商榷是与己无益的,是没有好结果的。

(3)含着快乐的微笑假装同意对方的观点,绝对是避免无益争论最简便的办法!

(4)看对方是不是充满敌意。如果是,那么在这种非理性的氛围中最好不要再火上浇油。同样,如果你是处于这样一种心境,绝对不要向对方提出论题辩论,因为此时你提不出理性的论点,在辩论伊始,就注定了你失败的命运。

(5)看获得辩论的胜利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大可不必动用你的“唇枪舌剑”,一笑置之最妙。同样,你向别人提出“挑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通过争论使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发和教育的问题,不必在那些无关痛痒的细节琐事上做文章。

有了一个正确的心态,才有可能使争辩成为一种愉快的思想交换的过程,回归辩论的本义。只要我们的辩论出自公心、就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使用积极、文明、恰当的辩论语言去参加辩论。

辩论是使用语言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辩论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同时,辩论还具有激烈的对抗性等特征。

语言是辩论的工具

在战争中,解决双方矛盾冲突所使用的武器是枪炮,而辩论中人们交锋所使用的工具是语言。辩论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辩论者代表不同的思想观点交锋时,使用外部语言;不同的思想观点在某个人头脑内部展开交锋时,使用内部语言;辩论者以文章的形式展开论战时,使用书面语言;双方面对面地唇枪舌剑进行交锋时,使用口头语言。但无论使用哪一种语言形式,辩论都始终离不开语言。离开语言这一工具,想要展开辩论是不可思议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语言学中语言与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而言语是对特定语言运用的过程及其产物,是说话和说出来的话,是写作和写出来的作品。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在这里不将语言与言语做出精确的区分,将它们统称为语言。

辩论只在人类社会出现

辩论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也就是说,辩论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动物之间便无所谓辩论,因为动物之间没有辩论赖以展开的思维和语言。同时,辩论又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辩论存在。可以说,从人类社会出现的时候开始,辩论就产生并存在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要辩论的问题也就越多,辩论也就随之发展;并且,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辩论就永远不会消亡。人类的历史有多长,辩论的历史就会有多长。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么一项实验:

一天,他拿着一张白纸,上面画了个圆圈,来到一所幼儿园。他问小朋友:

“大家看,这是什么?”他举起了白纸。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是乒乓球”、“是大烧饼”、“是大鸡蛋”、“是红太阳”……

心理学家又来到一所小学,向小学生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小学生举着手,依次有序地说:“是拼音字母O”、“是阿拉伯数字零”、“是一个圆圈”……

他又来到一所大学,在这里他得到了最标准的回答:“这是一条曲率处处相等的封闭曲线,即圆。”

最后,他到了某个机关单位。在这里,他竟然没有得到答案。当他提出问题后,机关的工作人员将这幅图传阅了一遍,面面相觑,然后,有一个人郑重其事地告诉他:“等我请示领导,研究以后,再答复你。”

同样一个认识对象,不同的认识个体得出的结论就有很大区别。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在于:

首先,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事物的本质又隐藏在事物表象的背后,这就给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带来一定的困难。古希腊著名的智者普罗塔哥拉来到雅典,和柏里克勒在一起住了很久。据说两人有一次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辩论: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竞技的人,要对一个被标枪刺死的人负责。事情看起来并不复杂:竞技场上一个人被标枪刺死了,但是在上述这些人和物之间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因而引发了一场关于谁负法律责任问题的辩论。

我国某海关将查获的价值200多万美金的走私犀牛角付之一炬,这种行为能否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呢?这一问题在大学生辩论赛上也曾引起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焚毁走私犀牛角是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因为:①焚毁是继没收后又一次对走私者巨大的威慑和有效的打击;②焚毁是国家以其毋庸置疑的态度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否定了犀牛角非法市场存在的可能性;③焚毁也是最大限度地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所有的人知道市场的非法性,让我们共同关心、共同保护犀牛和它们的角,共同打击、惩治走私和非法市场。所以焚毁走私犀牛角是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

反方:焚毁走私犀牛角其形式是盲目和非理性的,其结果也是浪费和破坏了自然资源。首先,就事件本身而言,这是一种浪费。焚毁犀牛角除了产生一些废气,根本谈不上合理使用。对犀牛角这种珍贵的自然资源,置其经济价值、美学价值、伦理价值和生命价值于不顾,付之一炬,不是浪费,又是什么呢?难道这些废气能使犀牛延年益寿,或是死而复生吗?其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浪费,焚毁犀牛角不足以表决心、正法治。如果表决心,严正声明已是一种决心,缉私行动更是一种姿态。走私,是走私犯的罪行,犀牛角何罪,要遭此厄运?法律是惩办以身试法者的利剑,现在,犀牛角早已化为一缕青烟,可对走私犯的法律判决迟迟不见下文,谈何正法治?而对走私市场来说,“物以稀为贵”,难免招来更多牟取暴利者的铤而走险,正可谓后患无穷啊,其结果岂不是更大的破坏和浪费……

将走私犀牛角付之一炬,这一行为看似简单,但是与保护自然资源之间却存在着复杂的、微妙的关系。在这场辩论中,双方各陈利害得失,得出了完全对立的结论。

其次,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存在着差异。一些人认识正确,而一些人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不同的思想观点自然会出现谁是谁非的问题。坚持不同思想观点的各方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会说服别人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势必会产生不同思想观点之间的交锋。

最后,从主客观之间的角度来考虑,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认识总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同时,不同思想观点之间的斗争也永远不会停止。

辩论一般具有激烈的对抗性特征

辩论是不同思想观点的交锋,辩论者总是想论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希望说服对方赞同自己的观点,因而辩论具有激烈的对抗性。没有对抗,就不能称其为辩论。

当然,就具体的情况来说,辩论的对抗在辩论赛中表现尤为突出。这里,我们看看全国电视辩论赛关于“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的辩论中的一节辩词:

正方:二战期间,如果没有四川人民的重义精神,为中国抗日战争输送了那么多的好儿女,中国怎么可能取得反***战争的胜利呢?

反方:二战期间,四川人民贡献的不仅仅是空洞的道义,而是人力、物力、财力。

这节辩词中,正方南京大学队针对反方四川联大队来自四川,列举四川人民为抗战输送了无数的好儿女,得出这是重义的结论;而四川联大队则针锋相对,说明四川人民贡献的并不仅仅是道义,而是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东西都与利有关,得出这是重利的结论。对同样是四川人民为抗战做出贡献这件事,双方各自得出尖锐对立的结论,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抗色彩。

1.辩题

辩题是指辩论赛的题目。辩题是辩论赛软件中的第一要件,是辩论赛的纲,纲举则目张。辩题的水平制约了辩论赛的水平。辩题应有如下特点:①反映社会热点;②有一定的可辩性;③公平,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倾向性;④准确无误。

2.论题

论题是指辩论者对所论问题所持的主张,是通过论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论题必须准确、鲜明,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应保持不变。

3.论断

论断是指在论证过程中,运用确凿的论据,采用一定的推理形式,对论题的真实性进行的推论和断定。

4.辩论要素

辩论要素是辩论本身的组成因素。辩论要素包括论题、立论者和驳论者,缺一不可。论题是指辩论的中心问题,整场辩论围绕它进行。论题可能是事先约定的,也可能是即兴的;可以是自己主动确定的,也可以是别人指定的。论题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应一贯到底,保持不变。立论者是指主动提出论点或辩论立场的人;驳论者是对立论者的观点、立场进行反驳的人。

5.论敌

论敌是指在辩论过程中,持相反论点的对立双方。

6.论难

同类推荐
  • 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

    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

    本书是国内第一册有关职场汇报的专著,详细分析了职场汇报程序和注意事项,让你不栽跟头智慧经验总结。都是从血淋漓的事实经验总结。
  • 人际沟通的10条白金法则

    人际沟通的10条白金法则

    荀伟平编著的《人际沟通的10条白金法则》以人际沟通为干,以沟通的法则为枝,结合案例之叶,为读者奉献出一本赏心悦目的图书。《人际沟通的10条白金法则》语言精练、事例丰富、内容全面、形式灵活,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人际沟通的要点,领悟人际沟通的秘诀,从而使自己轻松成为一个有魅力、有影响力的沟通高手。
  • 静心 舍得 思过

    静心 舍得 思过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分别从静心、舍得、思过三个方面阐述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书中的事例具体而又贴近生活的本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感悟到人生的诸多哲理,进一步提高并完善自身修养。
  • 二十几岁女人要做的100件事

    二十几岁女人要做的100件事

    婚前女孩的必读书,婚后女人的必备书。100条创造幸福人生的自我修炼术。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聪明的头脑,一样可以成为命好的女人。女人要知道,幸福不是天注定,好不好命,就看自己怎么做!每一个女人的幸福,都像是一粒深深埋在心里的种子,只有不断施水浇肥才会长成一棵树。
  • 做人有分寸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分寸 做事有尺度

    真理少一分则不能称之为真理,多一分则是谬论;谦虚是必要的,可一旦过了头就变成虚伪了,让人烦;自信是我们喜欢的,可过了头就是自负了,给人狂妄自大的感觉;坚持原则是应该的,但如果不懂机动灵活,就成了刻板僵硬、迂腐;这也就是所谓做人做事的分寸、尺度。做人要有分寸是指行动合乎立场,举止合乎身份,言语合乎分寸,礼貌合乎常规。世界因为有分寸、有尺度而变得完美与和谐;人生也因有分寸、有尺度而拥有许多成功的喜悦。本书,将告诉您何谓“分寸”,何谓“尺度”,做人做事如何把握。相信每一位读者开卷阅读后都会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热门推荐
  • 霸汉(6)

    霸汉(6)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酿就天下大乱。汉室武皇刘正七次蹄踏皇城,以无可匹敌的武力屠尽王莽的各道势力,但其仍不是宿命之帝,心灰意冷终让复国大业由天而定。无赖少年林渺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他巧造声势,妙借诸雄之力,更以无人能敌的勇猛与战无不胜的军事天赋,带领一群忠心不二的部下征战天下,慑服群雄。历经千战终独霸大汉江山,成一代无敌皇者。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 战国侠圣刹战云

    战国侠圣刹战云

    战国时期,七国争霸,民不聊生,此时出现了一个人,剎战云,并成立侠义之门,名为(侠圣)的门派,帮助天下各国人民,最终成为了一代侠圣。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我,仙帝传人

    我,仙帝传人

    “什么?你是跨国集团大少?”“哦,你是华国武道宗师?”“你又是没人敢惹的超级兵王?”抱歉,我不是针对某个人,我是说在场的各位,都是垃圾!老作者新书,更新有保证,放心食用。
  • 慕川之微

    慕川之微

    世人都道厉慕川冷漠无情,不近女色,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从多年前初遇慕曦微的那一天起,她便成了他心上抹不去的影子。他厉慕川想要的,无论如何都会得到。哪怕,她不爱他。
  • 快穿逍遥旅

    快穿逍遥旅

    头顶乾坤脚踏日月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逍遥尊者浪花飞鱼姓斐名毓感叹:啊!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世界!——看斐毓降临位面如何实现“位面的脑外科手术”~——看斐毓如何面对进入位面后突如其来的失忆,千奇百怪的世界问题~——看斐毓与自己的班底拿什么纵横三千界~我发四!我真的是主角亲妈,这个flag真实有效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璀璨之星不及你

    璀璨之星不及你

    叶冉悠与男人交际,却因为她们的出现......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作

    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时光笔录

    时光笔录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时光默默等了荏苒十年,可是荏苒却不知时光爱着她。时光只能把自己的情感埋藏在曾经儿时两人约定的临川梨树下。他对她的真挚守候,写下了一本时光笔录。这本笔录是时光用了十年时间尝遍酸甜苦辣,对荏苒写的最长情的告白。这里是他们的秘密基地。当每一次看见荏苒伤心难过时他们总会在临川梨树下写给她一些快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