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100000016

第16章 仲尼(2)

求善处大重①、理②任大事、擅宠于万乘之国、必无后患之术:莫若好同之,援贤博施,除怨而无妨害人。能耐③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如是,有宠则必荣,失宠则必无罪。是事君者之宝而必无后患之术也。故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孔子曰:“巧而好度,必节④;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谦,必贤。”此之谓也。

愚者反是:处重擅权,则好专事而妒贤能,抑有功而挤有罪,志骄盈而轻旧怨;以吝啬而不行施道乎上,为重招权于下以妨害人;虽欲无危,得乎哉?是以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可炊而待也,可立而傹⑤也。是何也?则堕⑥之者众而持之者寡矣。

【注释】

①重:权,此指重要的官位。②理:顺。③耐:通“能”,能够。④节:适当、适度的意思。⑤傹:通“竟”,完毕。⑥堕:同“隳”,毁。

【译文】

寻求妥善地身居要位、顺利地担任要职、在万乘大国独自拥有君主的恩宠、绝不会有后患的方法是: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和君主同心协力,引进贤能的人,广泛地施舍,消除对别人的怨恨,不去想办法妨害别人。若是自己的能力能够担负起的职务,那就小心谨慎地奉行这种方法;若是自己的能力不能够胜任职务,而害怕因此而失去君主对自己的宠爱,那就不如及早和君主同心同德,推荐贤能的人,把职务让给他,而自己则心甘情愿地追随在后面。像这样做,拥有了君主的恩宠就必定会荣耀,失去了君主的宠爱也一定没有罪过。这是侍奉君主的法宝,也是决没有后患的方法。所以聪明人办事,圆满时考虑不足,顺利时考虑艰难,安全时考虑危险,周到地从多方面加以防范,仍然怕遭到祸害,所以办了上百件事也不会失误。孔子说:“灵巧而又遵循法度,就一定能做得恰到好处;勇敢而又善于和别人合作,就一定能胜利;聪明而又比较谦虚,就一定会有德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愚蠢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们身居要职、独揽大权的时候,就独断跋扈、嫉贤妒能,压制有功的人,排挤打击有罪过的人,内心骄傲自满,歧视与自己有旧怨的人,吝啬而不施舍,独揽大权,以致妨害了别人。这种人即使希望平安无事,可能吗?所以,他们身居高位却十分危险,职位过重而必定被废,独受宠幸却一定会遭到耻辱,这种情景稍立片刻就可以等到,只要烧一顿饭的工夫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毁害他的人多而扶持他的人少。

【原文】

天下之行术,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①则必圣,立隆而无贰也。然后恭敬以先之,忠信以统之,慎谨以行之,端悫②以守之,顿穷则疾力以申重之。君虽不知,无怨疾之心;功虽甚大,无伐德之色;省求多功,爱敬不倦。如是,则常无不顺矣。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则必圣,夫之谓天下之行术。

【注释】

①仁:通“人”。②端悫:端正诚实。

【译文】

有一种走遍天下都能行得通的办法,用它来侍奉君主就一定会通达,用它来做人就必定会圣明。确立礼义作为崇高的标准而不动摇,然后用恭敬的态度来引导,以忠信来贯通,小心谨慎地实行,端正诚实地扞卫,即使困厄的时候也尽力反复强调它;君主即使不了解、重用自己,也没有怨恨的心情;功劳即使很大,也没有夸耀的表情;要求少而功劳多,敬爱君主永不厌倦。像这样,那就永远没有不顺利的时候了。用它来侍奉君主就一定会通达,用它来做人就一定会圣明,这就叫做走遍天下都能行得通的办法。

【原文】

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有人也,势不在人上而羞为人下,是奸人之心也。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①之是犹伏而咶②天,救经而引其足也,说必不行矣,俞③务而俞远。故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

【注释】

①辟:通“譬”,譬喻。②咶:通“舐”。③俞:通“愈”。

【译文】

年轻的侍奉年长的,卑贱的侍奉高贵的,不贤的侍奉贤能的,这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而有的人,地位不在别人之上,却羞于处在人下,这是奸邪的人的想法。心理上没有除掉邪念,行动上没有离开邪道,却想要求有君子、圣人的名声,就好像是趴在地上去舔天、挽救上吊的人却拉他的脚一样,是一定行不通的,越是用力从事,就离目标越远。所以君子在形势需要自己屈从忍耐时就屈从忍耐,在时势容许自己施展抱负时才施展抱负。

【鉴赏】

本篇取文章开头两字为篇名,与全文内容无关。篇中首先以问答的形式贬损了霸道,赞扬了王道,接着又论述了君主立身处世的原则。

孔子的治国理想是君主实现“仁政”,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天下。这是由于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情况还算比较安定,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相对实力均衡,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纷争,各国在这种情况下,对周王朝都还存有尊敬之心,礼教还没有彻底败坏。

“霸道”是孟子提出的,意思是用武力来征服天下。这是在春秋战国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特有的现象,当时许多大国都欺凌弱小的国家,大国之间又相互阴谋夺得他国的领土,在这样的状况下,只有武力强大的国家才能生存下去,那些弱小的国家甚至后来的周王朝都是在齐、秦、楚等几个大国的欺凌下苟且偷生。

针对于孔子的“仁政”和孟子的“霸道”,荀子提出了自己的“王道”。那么实行“王道”的君主是怎么样的呢?荀子说,他们“致贤而能以救不肖,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之。”和孔子一味的“仁”不同,荀子的“王道”首先主张推崇礼仪教化,然后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分子给予严厉打击,甚至可以诛灭。

【精典事例】

管仲辅佐公子纠与小白争位,后来小自得到帝位成为齐桓公,管仲不但没有像召忽那样追随公子纠自杀,反而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管仲的这种做法用当时的礼仪标准来讲,是不正确的,孔子却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公元前685年春,齐君无知到雍林游玩。雍林有人曾怨恨他,偷袭杀死他,向齐国大夫宣告说:“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我已将他处死。请大夫们改立其他公子中该即位的,我惟命是听。”

当初,襄公将鲁桓公灌醉杀死,与鲁夫人通奸,还屡屡杀罚不当,沉迷女色,多次欺侮大臣,他的诸弟都害怕祸患牵连,因此次弟纠逃亡鲁国,他母亲是鲁国之女。管仲、召忽辅佐他。次弟小白逃亡莒国,鲍叔辅佐他。小白母亲是卫国之女,很得齐厘公宠幸。小白从小与大夫高侯交好。雍林人杀死无知后,商议立君之事,高氏、国氏抢先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鲁国闻知无知已死,也派兵护送公子纠返齐,并命管仲另带军队遏阻莒国通道,管仲射中小白衣带钩。小白假装死了,管仲派人飞报鲁国。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速度就放慢了,六天才至齐国,而小白已先人齐国,高侯立其为君,就是桓公。

桓公当时被射中衣带钩之后,装死以迷惑管仲,然后藏在温车中飞速行进,也因为有高氏、国氏两大家族为内应,所以能够先人齐国即位,派兵抵御鲁军。秋天,齐兵与鲁兵在乾时作战,鲁兵败逃,齐兵又切断鲁兵的退路。齐国写信给鲁国说:“子纠是我兄弟,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将他杀死。召忽、管仲是我仇敌,我要求活着交给我,让我把他们剁成肉酱才甘心。不然,齐兵要围攻鲁国。”鲁人害怕,就在笙渎杀死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则要求囚禁。

桓公即位时,派兵攻鲁,本欲杀死管仲。鲍叔牙说:“我有幸跟从您,您终于成为国君。您的尊贵地位,我已无法再帮助您提高。您如果只想治理齐国,有高侯和我也就够了。您如果想成就霸王之业,没有管夷吾不行。夷吾所居之国,其国必强,不能失去这个人才。”于是桓公听从此言。就假装召回管仲以报仇雪恨,实际是想任他为政。管仲心里明白,所以要求返齐。鲍叔牙迎接管仲,一到齐国境内的堂阜就给管仲除去桎梏,让他斋戒沐浴而见桓公。桓公赏以厚礼任管仲为大夫,主持政务。

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心?对君主百依百顺,想方设计地讨好的大臣,一定不是忠心的。反倒是那些与君主常常“作对”的大臣,才真是国家的栋梁。

汉光武帝刘秀任命睢阳县令任延当武威太守。刘秀亲自召见,告诫他说:“好好侍奉长官,不要糟蹋好名声。”任延回答:“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不随声附和,随声附和的臣子不忠诚。履行正道,奉公守法,是臣子的节操。如果下级对上级的话人云亦云,那不是陛下的福分。陛下说要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奉此诏令。”刘秀感叹地说:“你说得对呀!”

刘秀在军旅中的时间很长,他厌倦了战争,而且知道天下百姓疲惫困乏,渴望放下沉重的负担休养生息。自从陇、蜀平定之后,除非有危险紧急的情况,刘秀不曾再谈论军事。皇太子曾向他请教打仗的事,刘秀说:“从前卫灵公请教战争的事,孔子不肯答复。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邓禹、贾复知道刘秀决定放下武器,用礼乐教化进行统治,不愿功臣们身在洛阳而拥有重兵,于是二人交出军权,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刘秀也考虑到功臣们今后的去向,想保全他们的爵位和封地,不让他们因为职务而有过失,于是撤销左将军、右将军的官职。耿龠等也交出大将军、将军的印信绶带,全都以侯爵的身份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他们被加以特进之衔,定期参加朝会。

韩歆性格刚直,说话不隐讳,刘秀往往不能容忍。韩歆在刘秀面前有凭有据地说天下将有严重的饥馑荒年出现,并指天划地,言辞非常激烈,因此被免职,回归故里。韩歆走后,刘秀仍然不能消气,又派使者宣读诏书责备他。韩歆和儿子韩婴全都自杀。韩歆平素名气很大,无罪被逼死,令很多人心中不服。刘秀于是追赠财物,并以隆重礼仪安葬他。

同类推荐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经历

    经历

    本书是邹韬奋先生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全书共计61篇,追述了作者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作者在牢狱中所作,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
  •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本书介绍了雷锋的生平,内容包括:平凡却伟大的雷锋、艰难却坚韧的雷锋、雷锋的荆棘路、雷锋的日记、雷锋的离世、雷锋精神永存、体味《雷锋日记》。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李书福传

    李书福传

    没有高学历,没有硬背景,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不普通青年——李书福,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神话。 他,用聪明和汗水换来第一桶金,用疯狂和执着创建自己的吉利帝国,用梦想和智慧书写“蛇吞象”的神话——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吞并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 敢想才敢敢,敢干才能赢!“中国版福特”李书福用他的经历证明了这句话。“汽车疯子”李书福的成功经历,会让你更深刻地领会那句广告语的含义:Just Do It!
热门推荐
  • 一条鱼的进化之路

    一条鱼的进化之路

    开局一条鱼,进化全靠吞。携带随身系统的唐宇重生了,这一世他誓要梦幻开局,带着未来的先知先觉,走向巅峰,雄霸万古。不过首先他要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重生成一条鱼怎么破?被人按在案板上准备做成糖醋鱼怎么办??在线等,嗯,挺急的……
  •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我是这样看到、听到的。作者通过整理自己多年的记者采访稿,按照类别分出几部随笔集。这些文章有的以人物采访为主,有的以历史探究为主,有的以景物感怀为主,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
  • 乡村追梦人

    乡村追梦人

    普通大学毕业生白苏一毕业就成了“三无人员”——没钱,没工作,没对象,好在意外考取了大学生村官,来到村里工作。在村里遇上了回村创业的退伍军人秦慕白及以其为首的一群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白苏也从从最初的格格不入,一心想着离开农村,到后来爱上农村,扎根农村,不仅收获了与慕白的爱情,还一起为了新农村建设共同奋斗,有笑有泪,有苦有甜,谱写了亮丽的青春之歌。
  • 机动纵横

    机动纵横

    他在残酷环境中成长,坚守着不变信条,背负着军魂使命,踏上救赎的战场书友群号:258439225
  • 暮秋临冬到不见春

    暮秋临冬到不见春

    我看到晨光熹微到落日余晖,又听到蝉鸣震耳,至闻到梅香扑鼻。我踏着皑皑白雪,穿越飒飒红叶。自始至终,我所期待的、希望的、深爱的只有你;你是我的世界、全部,所以,你可以喜欢我吗?一下也好,如果不行就算了…………
  • 高门嫡女之再嫁

    高门嫡女之再嫁

    当朝状元爷成了武国公爱女的冲喜新郎,是童话般幸福的开始,还是一场祸根的深埋?长安被绑着巨石沉入水底的一刹那,往事如片断般在脑中闪过,原是她的夫君,亲手将沈家送上了断头台。重生,她回到成亲的第三年,俩人还未圆房,命运还未翻开那血腥的一页,一切都还可以改变!且看她如何与公婆周旋,惩治心思歹毒的小妾,踢开色胆包天的小叔,再与这包藏祸心的丈夫顺利和离,走出一片锦秀芳华!****************************《药窕嫡女》:《嫡女玲珑》:《血嫁》:《嫡女福星》:《重生之恶凤驭夫》:《夫君在侧——女皇请翻牌》: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不喝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

    在我看来,大学里的日子也无非就是三点一线:寝室、教室、食堂。周而复始的重复,虽然平平淡淡,但有一种慵懒的美,让人心安。然而,生活却总喜欢时时提醒人们,有些东西,其实是谁也无法掌握和预料的。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人性密码:解开人类性格弱点之谜

    人性密码:解开人类性格弱点之谜

    李世强编著的《人性密码:解开人类性格弱点之谜》——一本让你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提高情商的处世秘籍!一本最实用的人性弱点心理学!一本新时代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醒世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