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100000036

第36章 议兵(2)

“齐国的田单,楚国的庄,秦国的卫鞅,燕国的缪虮,这些都是一般人所说的善于用兵的人。这些人的巧妙、拙劣、强大、弱小没有办法论出高低,至于他们遵行的原则,却是一样的,他们都还没有达到使士兵和衷共济、齐心合力的地步,而只是抓住对方弱点伺机进行欺诈,玩弄权术阴谋进行颠覆,所以仍免不了是些盗贼式的军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些人的军队就都是和衷共济、齐心合力的军队,可说是进入礼义教化的境地了,但还没有抓住根本的纲领,所以可以称霸诸侯而不可以称王天下。这就是或强或弱的效验。”

【原文】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请问为将。”

孙卿子曰:“知①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侮。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臧,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②;遇敌决战,必道③吾所明,无道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无欲将而恶废,无急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孰④而用财欲泰⑤:夫是之谓五权。

。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三军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则主不能喜,敌不能怒,夫是之谓至臣。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

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幸,敬谋无圹⑥,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谓五无圹。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敬无圹,夫是之谓天下之将,则通于神明矣。”

【注释】

①知:通“智”。疑:犹豫不定。②伍、参:即“叁伍”,“三”与“五”指多而错杂,引申指将多方面的情况放在一起,加以比照检验。③道:行。④孰:同“熟”,精审。⑤泰:宽裕,不吝啬。⑥圹:通“旷”,疏忽,大意。

【译文】

孝成王、临武君说:“说得好。请问做将领的原则。”

荀卿说:“最大的智慧就是不要犹豫不决,最好的行为是不犯错误,做得很好的事情就是毫无悔恨。做事到了没有后悔的地步就到顶了,不能要求它一定成功。所以制度、号召、政策、命令,要严肃而有威势;奖赏刑罚,要坚决实行而有信用;军队驻扎的营垒和收藏物资的军库,要周密而坚固;转移、发动、进攻、撤退,既要安全而稳重,又要紧张而迅速;侦探敌情、观察其变动,既要隐蔽而深入,又要多方比较而反复检验;对付敌人进行决战,一定要根据自己已了解清楚的情况去行动,不要根据自己怀疑的情况去行动;以上这些叫做六种策略。不要热衷于当将军而怕罢免,不要急于求胜而忘记了有可能失败,不要只以为自己有威力而轻视外敌,不要看见了有利的一面而不顾有害的一面,凡是考虑事情时要仔细周详而使用财物进行奖赏时要大方,这些叫做五种要权衡的事。

“不从君主那里接受命令的原因有三种:宁可被杀而不可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守备不完善的地方,宁可被杀而不可使自己的军队打不能取胜的仗,宁可被杀而不可使自己的军队去欺负老百姓,这叫做三条最高的原则。大凡从君主那里接受了命令就巡视三军,三军已经稳定,各级军官得到了合适的安排,各种事情都治理好了,不去考虑君主是否会高兴,敌人是否会愤怒,这叫做最合格的将领。将领一定在战事之前深思熟虑,并且反复告诫自己要慎重,慎重地对待结束就像开始时一样,始终如一,这叫做最大的吉利。大凡各种事情成功一定在于慎重,失败一定在于怠慢,所以慎重胜过怠慢就吉利,怠慢胜过慎重就灭亡,冷静的谋划胜过冲动的欲望就顺利,冲动的欲望胜过冷静的谋划就凶险。

“攻战要像防守一样不轻率追击,行军要像作战一样毫不松懈,有了战功要像侥幸取得的一样不骄傲自满。慎重对待谋划而不要大意,慎重对待战事而不要大意,慎重对待军吏而不要大意,慎重对待士兵而不要大意,慎重对待敌人而不要大意,这叫做五种不大意。谨慎地根据这六种策略、五种权衡、三条最高原则办事,并且用恭敬而不大意的态度来处理一切,这叫做举世无双的将领,他就能与神明相通了。”

【原文】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①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②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扦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③刃者死,奔命者贡④。微子⑤开封于宋,曹触龙⑥断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⑦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临武君曰:“善!”

【注释】

①金:金属之器,指钲、铙之类,似铃而无舌,用槌敲击作响以作为停止进军的号令。④猎:通“躐”,踩,践踏。③苏:通“傣”素,向。④贡:当为“贳”字之误。贳,赦免。⑤微子:名启,商纣的庶兄,归周后周公旦让他统率殷族而封于宋,是宋国的始祖。此文称“开”,可能是刘向避汉景帝(刘启)讳而改。⑥曹触龙:商纣王之将,荀子说他是奸臣。⑦辟:通“僻”。

【译文】

临武君说:“说得好。请问称王天下者的军队制度。”

荀卿说:“将军为战鼓而牺牲,驾驭战车的死在缰绳旁,各级官吏以身殉职,战士死在队伍中。听见战鼓的声音就前进,听见钲、铙的声音就后退;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取得战功在其次;命令不准前进却前进,就像命令不准后退却后退一样,它们的罪过是相同的。不杀害年老体弱的,不践踏庄稼,对不战而退的敌人不追擒,对抵抗的敌人不放过,对前来投顺的不抓起来当俘虏。凡是讨伐杀戮,不是去讨伐杀戮百姓,而是去讨伐杀戮那扰乱百姓的人;百姓如果有保护乱贼的。那么他也就是乱贼了。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顺着我们的刀锋转身逃跑的就让他活命,对着我们的刀锋进行抵抗的就把他杀死,前来投顺的就赦免其罪。微子启归顺周朝而被封在宋国;曹触龙负隅顽抗而被斩首于军中;商王朝那些降服周朝的民众他们的生活,和周朝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近处的人歌颂周朝而且热爱周朝,远处的人竭尽全力地来投奔周朝,即使是幽隐闭塞偏僻边远的国家,也无不前来归附而听从役使,并且喜欢周朝,四海之内就像一个家庭似的,凡是交通能到达的地方,没有谁不服从,这可以称作是人民的君长了。《诗经》上说:‘从那西边又从东,从那南边又从北,没有哪个不服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称王天下的君主有讨伐而没有攻战,敌城坚守时不攻打,敌军抵抗时不攻击,敌人官兵上下相亲相爱就为他们庆贺,不摧毁城郭而屠杀居民,不秘密出兵搞偷袭,不留兵防守占领的地方,军队出征不超过预先约定的时限。所以政治混乱的国家中的人民都喜欢这些政策,而不爱自己的君主,都希望这样的君主来治理。”

临武君说:“说得好!”

【原文】

陈嚣①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②兵者,为争夺也。”

孙卿子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者之兵,所存者神③,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④喜。是以尧伐,驩兜⑤,舜伐有苗⑥,禹伐共工⑦,汤伐有夏⑧,文王伐崇⑨,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⑩,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注释】

①陈嚣:荀子的学生。②有:用。③神:指“尽善浃治”,即尽善尽美通体皆治。④说:通“悦”。⑤驩兜:古代部落名,此指尧时该部落的首领,传说他被尧流放于崇山。⑥有苗:也称“三苗”,尧、舜时代的一个部落,居于今湖南、江西交界地带,此当指其首领而言,相传他被流放到三危。⑦共工:古代部落名,据古书记载,从!赣顼帝开始直到周代,都有共工的事迹。此当指舜、禹时该部落的首领,相传他被流放于幽州。⑧有夏:即夏后氏,此指夏朝的末代君主桀。⑨崇:商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嵩县北,到崇侯虎时为周文王所灭。⑩兵不血刃:兵器不待血染刀口,指不流血战斗。施:蔓延,延续。

【译文】

陈嚣问荀卿说:“先生议论用兵,经常把仁义作为根本。仁者爱人,义者遵循道理,既然这样,那么又为什么要用兵呢?大凡用兵的原因,是为了争夺啊!”

荀卿说:“这道理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样。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所以就憎恶别人危害他们;义者遵循道理,正因为遵循道理,所以就憎恶别人搞乱它。用兵,是为了禁止横暴、消除危害,并不是争夺啊!所以仁者的军队,他们停留的地方会得到全面治理,他们经过的地方会受到教育感化,就像及时雨的降落,没有人不欢喜。因此尧讨伐马藿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商纣,这两帝、四王都是使用仁义的军队驰骋于天下的。所以近处的人们喜爱他们的善良,远方的人们仰慕他们的道义;兵器的刀口上还没有沾上鲜血,远近的人就来归附了;德行伟大到这种地步,就会影响到四方极远的地方。《诗经》上说:‘善人君子忠于仁,坚持道义不变更。他的道义不变更,四方国家他坐镇。’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原文】

李斯①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孙卿子曰:“非汝所知也!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②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③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④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⑤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汝不求之于本⑥,而索之于末⑦,此世之所以乱也。”

【注释】

①李斯:秦代政治家。曾从学于荀子,后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曾先后任秦朝的廷尉和丞相。②諰諰然:恐惧的样子。③轧:倾轧。④鸣条:古地名,又名高侯原,是成汤打败夏桀的地方。其地所在,异说甚多,现已难以确指,通行的说法认为在今山西运城县安邑镇北。⑤甲子:甲子日,即周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打败商纣王的日子。⑥本:指实行仁义的政治措施。⑦末:指机变诡诈的战略战术,即李斯所说的“以便从事”。

【译文】

李斯问荀卿说:“秦国四代都有胜利的战果,在四海之内兵力最强,威力扩展到诸侯各国,但他们并不是依靠仁义去从事战争,而只是根据便利的原则去做罢了。”

荀卿说:“这道理不是你所知道的那样。你所说的便利,是一种并不便利的便利。我所说的仁义,才是极其便利的便利。仁义,是用来搞好政治的工具;政治搞好了,那么民众就会亲近他们的君主,喜爱他们的君主,而不在乎为君主去牺牲。所以说:‘一切都在于君主,将帅是次要的事。’秦国四代都有胜利,却还是提心吊胆地经常怕天下各国团结一致来蹂躏自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衰落时代的军队,还没有抓住根本的纲领。从前商汤流放夏桀,并不只是在鸣条追击的时候;武王诛杀商纣,并不是甲子日早晨之后才战胜他的;而都是靠了以前的措施与平时的治理,这就是我所说的仁义的军队。现在你不从根本上去寻找原因而只是从枝节上去探索缘由,这就是社会混乱的原因。”

【原文】

礼者、治辨①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

【注释】

①辨:通“办”,治理。

【译文】

礼,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是使国家强大的根本措施,是威力得以扩展的有效办法,是功业名声得以成就的要领。天子诸侯遵行了它,所以能取得天下;不遵行它,就会丢掉国家政权。所以,坚固的铠甲、锋利的兵器不足以用来取胜,高耸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不足以用来固守,严格的命令、繁多的刑罚不足以用来造成威势,遵行礼义之道才能成功,不遵行礼义之道就会失败。

【原文】

楚人鲛①革、犀兕②以为甲,坚如金石;宛钜③铁鍦,惨④如蜂虿⑤,轻利僄遬⑥,卒⑦如飘风⑧;然而兵殆⑨于垂沙⑩,唐蔑死;庄趼起,楚分而为三四,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杀戮无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岂令不严、刑不繁也哉9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注释】

①鲛:海鲨。②兕:雌性的犀牛。③宛: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南阳。钜:钢。④惨:狠毒,厉害。⑤虿:蝎子一类的有毒动物。⑥僄邀:轻捷。邀:同“速”。⑦卒:通“猝”,急速。⑧飘风:旋风。⑨殆:危亡,失败。⑩垂沙:地名,在今河南唐河县境。

【译文】

楚国人用鲨鱼皮、犀兕皮做成铠甲,坚硬得就像金属、石头一样;宛地出产的钢铁长矛,狠毒得就像蜂、蝎的毒刺一样;士兵行动轻快敏捷,迅速得就像旋风一样;但是兵败垂沙,唐蔑阵亡;庄跻起兵造反,楚国被分裂成了三四块。这难道是因为没有坚固的铠甲、锋利的兵器吗?这是因为他们用来统治国家的办法并不是礼义之道的缘故啊!

楚国以汝水、颍水作为天险,以长江、汉水作为护城河,把邓地一带的山林作为它的边界屏障,拿方形的城墙来围绕保护自己,但是秦军一到,鄢、郢就被攻取了,像摧枯拉朽一样。这难道是因为没有要塞险阻吗?这是因为他们用来统治国家的办法,并不是礼义之道的缘故啊!商纣王将比干剖腹挖心,囚禁了箕子,设置了炮烙的酷刑,随时杀人,臣下心惊胆战地没有谁能肯定自己会寿终正寝,但是周军一到,他的命令就不能贯彻执行了,他就不能使用他的民众了。这难道是因为命令不严格、刑罚不繁多吗?这是因为他用来统治国家的办法并不是礼义之道的缘故。

【原文】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城郭不辨①,沟池不拑②,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它故焉,明道③而钧④分之,时使而诚爱之,下之和⑤上也如影响,有不由令者,然后诛之以刑。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邮⑥其上,知罪之在己也;是故刑罚省而威流,无它故焉,由其道故也。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盖杀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传曰:“威厉⑦而不试,刑错⑧而不用。”此之谓也。

【注释】

①辨:治理的意思。②拑:当作“抇”,掘。③道:指礼义之道。这里作状语,表示“用名分”。④钧:通“均”,调节,平衡。⑤和:附和,响应。⑥邮:通“尤”,怨恨。⑦厉:高举。⑧错:通“措”。

【译文】

同类推荐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本书分为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威廉·莎士比亚、约翰·弥尔顿等部分。
  • 少年毛泽东

    少年毛泽东

    从8岁到16岁,毛泽东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等多处私塾读书。在私塾里毛泽东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他对枯燥难懂的经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都不感兴趣。但是,在这里他打下了最初的文化基础,培养了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思想。多位塾师对他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也留下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热门推荐
  • 超凡救赎

    超凡救赎

    每个人都能拥有力量,区别只在于你能付出多少。疯狂的内心带来强大的力量。强大的力量最后只能带来毁灭。
  • 中国心绞痛

    中国心绞痛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以一个中国独立文化学者的良知及社会责任感所发表的随笔评论的集结。书中文章谈及文化、政策、教育、民风等诸多方面。其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更催人省思。
  • Rupert of Hentzau

    Rupert of Hentza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爱疆情

    至爱疆情

    一个是驻守边疆的铁血战士,侠肝义胆,保家卫国;一个是喜欢追梦的旅者,天性善良,自由自在。当铁汉邂逅了风一样的女孩,又会谱写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
  • 重生福妻有空间

    重生福妻有空间

    【年代文】“李金凤,你爸不要你,你妈上赶着给我们做后妈,你就是个拖油瓶!”一觉醒来,李金凤成了困难年代缺衣少穿的小可怜!前有冷漠后爸,后有七个不喜欢自己的哥哥、姐姐!好在有随身空间,物资通通都不缺!还能用馒头换古董,窝头换邮票。顺便,和喜欢的男人,一起奋斗出美好人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福妻!
  • 篮球之诗

    篮球之诗

    篮球,从小的伙伴,伴随到大的乐趣,有梦、有爱才是完美人生。每次看沈庆之打球,就好像是欣赏一首美妙的诗歌,如沐春风的篮球技术,让人不能自拔……
  • 人间情怀

    人间情怀

    《人间情怀》是郑振铎作品精选集之一,主要收录有蝴蝶的文学、蝉与纺织娘、苦鸦子、宴之趣、离别等文章。
  • 末世能者为尊

    末世能者为尊

    一群大学生,如何在丧尸病毒爆发之后,踏上求生之路。。。
  • 天衣修仙记

    天衣修仙记

    朱天衣其名,根据其父的解释就是,老天第一你第二,故名天一字第二。然其母觉得此名太大不好养活,遂改为天衣,只求其能觅得仙缘,平平安安多活几百年就好。然仙路艰险,平安二字却是奢望,第二更是难以望其项背,可一入修仙路,再无回头日,只得向前再向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