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400000050

第50章 决篇(4)

种世衡又在宋、夏边境上设祭坛,书写祭文于木板上,上写野利王、天都王有意降宋,结果功败垂成,故十分可惜,吊祭亡灵云云。西夏将领听说种世衡在边境上有事,便率兵杀来。种世衡装作慌慌张张,将文木板夹在纸钱中焚烧,迅速撤离。西夏兵赶来,扑灭纸钱火,将木板呈献给赵元昊。不久,天都王也被杀掉了。

信诚术

“信诚术”是靠信誉获取成功。信誉是商品销售的“生命”,所以,各厂家都拼命抓商品信誉,保商品信誉。而击败竞争对手,也有用破坏对手的商品信誉为手段的。

“信诚”还有一个范围问题,对某些人“信诚”,必对某些人欺诈。三国时,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阵,孙、刘联军一方需要一个前去曹营诈降以点火烧船的人。但曹操以多疑着称,一般诈降是不会被接受的。故忠心向吴的孙吴将领黄盖与周瑜密谋下“苦肉计”。第二天,周瑜升帐议事,要各将领取三十天军粮,以破曹操。黄盖出队答道:“曹军人多势众,莫说三十日,三十月也破不了,倒不如投降。”周瑜大怒,以惑乱军心罪令人推出去斩首。众将求请,才减为一百军棍,直把黄盖打得皮开肉绽,昏死过去,回帐便派使者去曹营约降。曹操半信半疑,直到接着打人孙吴大营的奸细蔡中、蔡和的密信,才相信了,与黄盖约下投降日期。投降那天,黄盖军队驾着装满硫磺、火种的船以投降为名,得以顺利接触曹国的战船,演出了“火烧赤壁”的历史性一幕。

黄盖以“信诚”为名,实对曹操欺瞒、用诈。黄盖表面上背叛东吴,不“信诚”,实是忠心耿耿,十分信诚。这就是“信诚术”的活用。

蔽匿术

“蔽匿术”,即用欺骗手段把事情办成功。明朝时,一位御史得罪了某位属员,这位属员怀恨在心,图谋报复,便派了一位乖巧的童子前去服侍这位御史,乘机把御史的大印偷走了。御史发现丢了大印,大吃一惊。古代社会中,官吏丢了印是要被处以死罪的。御史琢磨来琢磨去,怀疑是那位属员干的,但又苦无证据,不好贸然审问;又怕张扬出去,让上司知道了治罪。于是便施展缓兵之计,托病暂不理事。一位以智谋着称的朋友来看他,他讲出真情,请这位朋友帮忙。依朋友谋划,当天晚上。御史派人到厨房放了一把火,一瞬间,火映红了半边天,属员们见状忙去前厅集合救火,御史乘机把空印盒交给所怀疑的那位属员保管,其他人都去救火。等救完火回来看时,印盒中已有大印了。这就是用欺骗手段制服窃贼的例子。

用欺骗手段还可治病。唐代,京城中有位名医,医术高明,手到病除。某日,一位从岭南回来的官员前来请他家中为夫人治病。岭南一带气候温暖,虫子很多。这位夫人吃饭时吃下了一只虫子,自此便怀疑肚子中有虫子,常恶心呕吐,吃不下饭,请了多少名医也未治好。京城名医看后,说:“一剂药就可以治好。”于是他开了一剂吐药,派人去抓来,并找来夫人身边的贴身丫环,告诉她,夫人是心病,要治好,必须如此如此。于是,药煎好后,丫环把预先抓来的一只小蛤蟆藏在袖子中,等夫人呕吐时,递上痰盂,趁夫人呕吐不注意时,把那只小蛤蟆放人痰盂中。夫人吐完,瞥了痰盂一眼,见呕吐物中有东西在动,便以为肚子里的虫子吐出来了,病立时就好了。

平素术

“平素术”,是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来做成事情。

宋真宗行将驾崩,宰相李迪与其他执政大臣守候在宫中,一来等待处理后事,二来为年幼的太子保驾。这时,颇有权势、素怀二心的八大王赵元俨也守在宫中不走,想等皇上驾崩后乘机左右太子,独揽国事。大臣们很是忧虑,但又不能明言赶他走。

这天,翰林司的人捧着一金盂开水进宫。李迪问干什么?那人说八大王要开水喝。李迪心生一计,拿起书案上的毛笔把金盂中的开水搅黑,并教给那人应对之辞。八大王见开水送来,刚要喝,却见水已变色,便疑心有人要暗害他,害怕留在这里有生命之虞,忙上轿离宫,回府去了。这是用人们“水变色必有毒”的思维定势以成事。明武宗时,宁王朱宸濠叛乱,王守仁前去平叛。两军交战,明军失利。王守仁督军死战,两军混战成一团,分不出敌我。王守仁心生一计,命人高高挂起一块牌,上面写者:“宁王已被擒获,我军切勿滥杀。”明军见了,士气大振,叛军见了,以为主帅被擒,军心涣散,无心恋战,被王守仁打得大败。这是用人们“反叛主谋必严惩,协从多被赦免”的思维定势,制造假情况,扰乱敌人的军心。

朱元璋暂缓称王

朱元璋在应天建立战略根据地后,提出基本国策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一决策对明朝初年的巩固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老儒朱升为朱元璋谋划的。朱升提出的战略,集政治、军事于一体,用非常精辟的语言,准确、全面、深刻地指明了朱元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方向。朱元璋闻言大喜,全盘采纳了这个战略。

高筑墙,首先是指要有一个强大和巩固的战略根据地。战争是人力、物力的较量,人力、物力的来源离不开牢固的后方补给。因此,能否建立一个强大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就关系到朱元璋的部队能否在元军的群雄割据势力的包围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至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朱元璋选择应天及周围地区作为战略根据地来“高筑墙”是比较得当的。一是应天与淮右连成一气,唇齿相依,朱元璋及其主要将领和谋士多是淮右人,下级军官与士卒也大多来自这一地区。立应天、淮右为本,大部分将帅、士卒为保卫家乡而战,无疑可以激发参战的热情,对稳定军心十分有利。二是应天临江依山,周围多丘陵,地形十分险要,是东南地区的军事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应天,可瞰制江淮和浙北。三是应天及其周围地区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支持战略的潜力十分巨大。朱元璋对建设战略根据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采纳朱升的战略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在自己的势力范围边缘地带所采取的军事行动,都是从稳定、巩固应天的需要出发的。尔后,对应天本身的城防也进行了大力加固。后来,朱元璋就是在应天以固若金汤的城防,抵挡住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陈友谅的十万舟师。在统一战争的全过程中,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一直没有受到严重的外来威胁,又为战争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这都说明朱元璋在建设强大的、巩固的根据地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高筑墙,也是指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不仅仅是用来防卫的,主要的是用来主动进攻。其一,建设一个稳定、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其本身就包括了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否则,在群雄割据势力的包围之下,任何根据地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战略根据地的稳定和巩固,首要的、关键的条件就是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才能保障政治、经济和其他建设顺利地进行。其二,朱元璋及其将领谋士们并不是鼠目寸光、安于现状、满足既得利益而无远大抱负的领导集团。朱升的战略之所以很快被朱元璋采纳,是因为朱元璋早就有欲图大计、平定天下的远大抱负。那么,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的根本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保卫根据地,更主要的还是为了满足战略进攻的需要。

广积粮。朱元璋占据的江淮地区盛产粮食,按理说粮食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广积粮呢?元末的江淮自然灾害十分严重,而且次数较多,持续的年头又长,使这个粮仓变成了缺米之仓。许多劳动群众连自己都吃不上饭,哪里还能拿出粮食来支持起义军呢?面对这种状况,朱元璋制订了“且耕且战”制度。他任命元军降将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由其负责兴修水利,要求做到高地不怕旱,洼地不怕涝。接着下令各部队都要在驻地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并且立下章程,规定以产量的多少来决定赏罚。要求各部队的生产除了供给自身的需要外,还要做到有存粮。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朱元璋彻底改变了缺乏粮草的局面。他的部队丰衣足食,对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且耕且战”实际上就是屯田制度,并非朱元璋独创,而是由来已久。但是这一制度被朱元璋运用得如此彻底,如此全面,如此持久,解决了如此庞大的军队的粮食所需,支持了如此持久的统一战争,可以说在朱元璋以前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缓称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最大限度地降低元王朝对己方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少过早与元军主力以及强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保存自己,积蓄实力,求得稳步发展。为此,朱元璋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使用的是小明王政权的年号,打的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连斗争口号也不改变。朱元璋担任的职务,从江南行省平章到后来的吴国公,都是小明王敕封的。直到消灭陈友谅,北方红巾军也失败以后,他才称吴王,但发布文告,第一句话还写“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表示自己仍是小明王的臣属,免得引人注目,遭受打击。元王朝苦于力量不足,只能对目标大、影响广的自立政权首先实施重点打击,光这类政权就有三四个,根本顾不上对付朱元璋这类附属于某一政权的势力。朱元璋正是抓住了这种有利的客观形势,加强扩展地盘,壮大力量,成为统一战争的主宰者。缓称王不是不称王,关键在于选择有利时机。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的军事形势对朱元璋集团十分有利:北面的小明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即使反目,也已不足为虑。元军主力在与宋军的决战中大伤元气,又陷人内战之中,无力南进。反元阵营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大汉政权已经被朱元璋消灭。东面的张士诚已属惊弓之鸟,处于明显的劣势。四川的明玉珍安于现状,没有远图,构不成大的威胁。依据这种客观形势,朱元璋凭借广阔的版图、强大的军队,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意图而自立为王是非常适宜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一个非常英明正确的宏观决策,它引导朱元璋集团从胜利走向胜利。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就在徐达统领北伐大军攻克山东的凯歌声中,朱元璋在应天登上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这正如《决术》篇中所讲,善于判断情况,作出决策,是万事成败的关键。

郑庄公铲除恶弟

春秋时郑国之主郑庄公可谓一位善决断之君,他对事关生死存亡之事进行决断时,阴阳并用,平素、枢机兼施,终于战败了政敌,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据《左传》载:庄公即位,其母姜氏请求将制邑给庄公的弟弟共叔段,遭到拒绝后,姜氏又请求将京城给共叔段居住。庄公便派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对此事庄公手下大夫祭仲进谏道:“现在京邑的规模不合乎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如此下去,君王会忍受不了的。”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有什么办法呢?”祭仲说:“姜氏没有满足之时,不如早处置此事,不要任其发展,否则,将难以图谋。”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暂且等着吧!”

不久,太叔又命令西部、北部边境两个城邑像臣属庄公一样臣属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忍受不了双重统治,君王怎么办?”庄公说:“不用,他将自趋灭亡。”太叔又将此两邑收归自己所属,势力又扩展到禀延。公子吕又进谏说:“可以动手除掉他了,一旦他势力雄厚,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庄公说:“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亲,势力再雄厚,也将垮台。”此后,太叔开始加固城池,积聚粮草,备足兵士和战车,准备偷袭郑国国都。同时还约定由姜氏负责替他们打开城门。庄公得知他们叛乱的日期后,立即命令公子吕率二百辆战车和士兵去攻打京邑。京城人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人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去征伐,最后妥善处理了共叔段叛乱之事。

《决篇》中讲:“圣人所以能使事情成功有五种手段:有的用表面手段感化、怀柔,有的暗使手段加害对方,有的用诚信的姿态,与对方结盟而借用对方的力量,有的用蒙蔽手段迷惑对方,有的却用一般化的手段按平常程式解决问题。使用‘阳德’手段时要前后如一,讲信誉;使用‘阴贼’手段时却要真真假假,令人摸不着真意。平常手段再加上关键时刻运用的‘信诚’‘蔽匿’手段和阴阳两手这四种手段在暗地里交互运用,一般问题都可解决。解决问题时,根据过去的事加以揣度,再判断将来的事,再以平素作为参照,若可行,就做出决断。”郑庄公正是这样做的,你看他对共叔段,表面很“哥们”,始终如一,暗地里却在放纵他,养奸待罪;封他为京城太叔,表诚信;以此迷感了共叔段,共叔段信以为真;平常对共叔段行为听之任之,一说了之,实际郑庄公“无为而贵智矣”。这些手段的交互运用,待共叔段闹事了,时机成熟了,根据过去、现在情况一考虑,若不除去,就要反受其乱,于是迅速作出了决断,妥善处理了共叔段的叛乱。

李夫人的良苦用心

汉武帝宠爱美丽的李夫人。有一次,李夫人病重,武帝亲临病床前问候她。

可李夫人却用被子蒙上头说:“妾长时间卧床,容貌很难看,不能这个样子见皇帝。我希望把儿子哀王和兄弟托付给您。”夫人又说,“女人的容貌没有修饰好不能见丈夫和父亲。我现在面色憔悴,所以不敢与皇帝相见。”

汉武帝说:“这没有关系嘛,夫人只要让我见一面,我将以千金赐予你,将来还要给你的弟弟加官厚禄。”

夫人说:“能不能加官是皇帝的事,不在是否能见一面。”汉武帝还是执意要见夫人一面,夫人转过脸,而不再说话了。汉武帝见此状,毫无办法地走了。

皇帝走后,夫人的姐妹都过来责怪夫人:“皇帝诚心诚意地来看望你,你怎能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他呢?”

夫人说:“皇上平日宠爱我,是因为我的美貌,如今我面色憔悴,皇上不见我还好,见我必然大失所望。如果我不与他相见,我原来的美貌会永久地留在他的心里而不会忘却,他追寻往日的恩爱和我的美貌,会对我的兄弟倍加爱护。”

姐妹们听完夫人的一番话,知道了她的良苦用心。果然夫人死后,汉武帝始终思念夫人以往的恩爱和美貌。

夫人如果与汉武帝见面,病态的面色必然使汉武帝吃惊,原来楚楚动人的面容和表情会被冲淡。所以夫人知其难而退的想法还是很策略的。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决断,是基于对汉武帝的了解、知其有好色的特点,从趋利避害方面考虑,作出的决断。后来的事情发展证明了李夫人知其难而退的决断是很明智的。这正如《决篇》中所讲:“决情定疑,万事之基。”

运筹帷幄的郭嘉

东汉末年,曹操面对强敌袁绍,有心想征讨,又担心自己实力不济,便征询苟或、郭嘉的意见。他问郭嘉:“袁绍拥有冀州兵众,又有青、并之地,地广兵强。我想讨伐他,却又担心实力不济,你认为该怎样做呢?”

同类推荐
  •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国民党第一女将军

    20世纪30年代末期,太平洋上一个小小岛国的武夫们,竟用刺刀和大炮,将堂堂的中华民国政府机关从南京逼到了依山傍水的重庆。于是,原先并没有多大名气的这个山城,一下子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国共合作的非常时期,各党各派的头面人物聚集在这里,不断地酿制出一个个令人莫测的故事。1939年9月,一位身着灰布军装、短发齐耳、双目炯炯的中年女性,风尘仆仆走进了这座城市,住进了紧靠长江岸边的白象街一个小小的印刷所里。此时,日本飞机几乎每天都要光顾这个国民政府的陪都。而凌空扔下的—枚枚炸弹,回回都要爆响出令人惨不忍睹的悲剧。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民国教授往事(下)

    民国教授往事(下)

    性情教授吴宓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文,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奇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本书介绍了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范仲淹的生平,内容包括:立志求学应天书院、热心兴教化育民风、将军白发征夫泪、军中有“范”贼破胆等。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热门推荐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从位面中崛起

    从位面中崛起

    平凡小青年偶然获得系统,穿梭各种动漫、电影世界。在这些世界中,变强崛起的故事。(不会只写位面,现实同样会刻画。位面是强大的根本,现实是不一样的冒险。碍于笔力,本书略有毒点,慎入!!)
  • 我站在这里微笑看向旧时的你

    我站在这里微笑看向旧时的你

    千字小故事,有源自初入社会刚上班挤公交时的小灵感~有对好朋友的回忆~对爱情的思考以及漫漫长夜睡不着时无穷尽的天马行空~
  • 星辰之主

    星辰之主

    世纪之交,人类懵懂着踏入星空,就此暴露在诸神的视线之下。少年罗南背负着祖父的罪孽,走出实验室,且看他:高举燃烧的笔记,脚踏诸神的尸骨;书写万物的格式,增删宇宙的星图。当知:万物皆备于我;必信:吾心即是宇宙。
  • 行走在斗罗大陆的假面骑士

    行走在斗罗大陆的假面骑士

    假面骑士Decade的变身者凌士,旅行了无数世界后回到自己的世界,却没想到自己的世界已经被darkdecade给毁灭了,愤怒的凌士跟darkdecade对战,最后的结果darkdecade被打成重伤,凌士则死亡!死亡后的凌士意外穿越到了斗罗大陆,也获得了新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凌士:darkdecade!!!我绝对不会在让你毁灭这世界!!!夏海:阿士,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陪你一起面对。史莱克七怪:还有我们!!!darkdecade:哼!这么有自信!你们以为自己是谁啊!!凌士:路过的假面骑士而已!!给我记住了!!变身!!!胜利女神,最后会对哪一边微笑呢?
  •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安武林的阅读成长书》之《开满鲜花的小路》童话集收录了安武林40余篇短篇童话,《飞天老鼠》《老蜘蛛的一百张床》《宝石狗》等知名童话都在里面,将会给孩子们一个了解童话、阅读童话的媒介,引导他们进入一个精彩的童话世界。秦文君评价说:安武林用心缔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浪漫的童言,纯真童稚,切中天性,美妙处在于为人们找回梦想和感情,以及极易丢失的赤子之心……
  •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惊才绝艳:蛊毒大小姐

    五年前她是位嬉皮在父亲和哥哥膝下的无忧小女孩。一场灭国的屠杀,身为将军之女的她不堪受尽折磨和背叛。当她重新活过来又将展开怎样的报复?背叛她的人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且看落魄的将军大小姐是如何变成一代传奇……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我有游戏黑科技系统

    我有游戏黑科技系统

    奇异之海,十座岛屿,我要怎样闯关?机甲世界,战争不断,我要如何生存?化身死神,实力最弱,我要如何登顶?以前的弱小不代表以后的弱小,因为我有游戏黑科技。ps:新书《不死人间》已发
  •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豆瓣最受读者喜爱的人气作者艾小玛,治愈无数心灵的励志随笔集,暖萌上市!总有一些伤痛让那些男孩女孩一夜长大。《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用清新机智的笔调,为读者提供有趣又实用的人生建议,并和读者分享了温暖美好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长夜的无助和寂寞,那些因爱而生的伤痛,看到每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蜕变痕迹。正如作者艾小玛所说的,“每一年回头看看,就是觉得人生不一样了,就是觉得过去的自己太幼稚了。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在自我反思的一刹那,突然之间产生了”。一次流泪,一场挫败,一些疼痛,一段漫长的自我治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突然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