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900000012

第12章 规划三分(8)

诸葛亮是黄承彦的女婿,他的岳母是蔡瑁的姐姐,又和刘表的后妇是亲姐妹。这样,蔡瑁便成了诸葛亮的妻舅,刘表除了与诸葛亮世交之情外,又成了诸葛亮的姨丈。前面我们说过,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蔡氏、蒯氏、庞氏都与刘表政权有关系,蔡瑁、蒯良、蒯越、蒯祺都是刘表政权中的重要人物。庞氏家族中的庞季,曾与蒯越一道前往襄阳城劝说拥众据城的张虎、陈生投降刘表。可见他也是刘表政权中的人物。显然,通过上述姻亲关系,诸葛亮与荆州的政界人物已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这可作为诸葛亮与荆州政界人物关系密切的另一证明。当然,这并不是说,诸葛亮的婚姻完全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手段。但是,说诸葛亮的婚姻是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感情行为,应该是不错的。诸葛亮与黄氏的婚姻,决不是要趋炎附势,但通过自己及家人的婚姻,与荆州政界要人保持密切关系和接触则是客观事实。诸葛亮愿意建立和保持这种关系,不是想在荆州跻身政界,而是想获得更多的有关天下局势的信息。

身在隆中,心系海内。诸葛亮以他政治家特有的敏锐,通过各种途径、各种人物细心地捕捉天下局势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他思想家特有的深邃,根据捕捉到的信息,分析预测天下的未来走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北方和南方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诸葛亮心中思考的未来政略和战略也逐渐成熟。

对未来政略和战略的思考越是近于成熟,诸葛亮的心境越是难以平静。他的思考无疑是积数年之苦功,极具价值的真知灼见。但真货必须要有识家才能品其珍贵,这个识家如今在哪里呢?每当心绪不宁时,诸葛亮总爱翻翻书籍,因为书能把他领入另一种境界。他拿起老子的《道德经》,无意中一下子翻到了第十六章,立即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对头,怀着焦躁的心情,急于出手货物,就不会等到真正识货者的到来,其结果与空等一生始终遇不上识货者是一样的。与其如此,不如就平心静气地等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愿望。焦躁只能半途而废,不宁静就不能致远。想到这里,诸葛亮的心境又慢慢平静下来。

早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时,刘备就察觉到不能久附于袁绍。恰巧,被曹操俘虏的关羽打听到了刘备的下落,谢绝了曹操的厚遇和挽留,回到了刘备身边。刘备劝袁绍南结刘表。袁绍便派刘备率兵到汝南,一来骚扰曹操后方,二来与荆州刘表取得联络。就在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第二年也即建安六年(201),曹操又出兵南击刘备,刘备便乘此机会,放弃汝南,人荆州投靠刘表。

刘备到达荆州,受到刘表的热情接待。然而,刘表的热情自有他的用意。对于刘备及其手下将领的勇猛善战,刘表早有耳闻。更何况,刘备通过在北方的长期军事斗争,已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凝聚力的军事集团。如今,这个军事集团正好用来加强荆州的防卫力量。刘表接纳刘备后,便给他增加些兵马,让他屯兵于新野(治今河南新野),守卫荆州北大门。对于刘表这种安排,刘备欣然接受,他认为一来应为荆州做点实事,以便争取群众,二来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以赢得荆州士人的好感与信赖。不久,刘备便辞别刘表率军到新野去了。

建安七年(202),也就是刘备到达荆州的第二年,曹军将领夏侯悖、于禁、李典等人率军南下,刘备奉命北上迎敌。在新野北博望这个地方,刘备设好伏兵以后,便烧毁营屯假装惧敌退却。夏侯悖欲率兵追之,李典劝道:“我们不要追了,敌人无故退却,我怀疑必有伏兵。再向南道路狭窄,草木深密,一旦中了埋伏,则悔之晚矣。”夏侯悖不听,便让李典留守,自己和于禁追击。追到博望,刘备伏兵四起,将夏侯悖杀得大败,曹军损失惨重,向北退走。

博望大捷,使得刘备在荆州的声望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刘备满以为,以自己的声望和为人宽仁的品质,自然会有辅弼之才投入他的旗下。

事实却让刘备感到失望。

刘备到荆州以后,荆州人士投到他麾下的人确实不少,甚至连刘表政权中的一些人也前来请托。但刘备感到,自己所急切需要的辅弼之才却一个没有。不但如此,刘备在荆州声望日高,又引起刘表的疑心,处处加以戒备。转眼几年过去了,刘表除了与刘备一起闲谈、宴会以外,什么重要事都不让他参与。有一次,刘备在刘表的宴会上,起身上厕所,猛地发现自己的大腿不如以前那样有力量了,自觉时光荏苒,老之将至,不禁慨然流泪。回到席上,刘表发现刘备神色不对,便问他缘由。刘备说:“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刘备深深感到,如果长此以往,岁月将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他的雄心、他的事业。

更使刘备感到失望的是,刘表胸无大志,只知自守荆州,往往错过大好时机。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在基本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开始北上征伐北方少数民族乌丸。刘备力劝刘表乘曹操北上许县空虚之时,进兵许县。刘备这一招确实击中了曹操的要害。曹操所担心的,也正是怕刘表乘机袭取许县,再加上部下很多人都认为刘表会派刘备前来,就更加举棋不定。这时,谋士郭嘉劝道:“刘表是一个只知坐而论道之人。他自知才能不如刘备,若重用刘备怕不能控制他,不重用刘备则他不为之用力。在这种情况下,您尽可以虚国远征,不用担心。”事实果如郭嘉所预料的那样,刘备的建议没有被刘表所纳。等到曹操得胜凯旋,刘表才对刘备说:“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刘备此刻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安慰刘表,其实是在安慰自己:“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话虽这么说,刘备自己也知道,以后还能有什么机会呢?即使有机会,依靠刘表这样的人能把握得住吗?刘备深深感到,不能再这样蹉跎下去了,时不我待!依靠刘表,不能成就大事。只有靠自己!一想到自己干,刘备又想到自己几起几落的经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缺少辅弼良才。他本以为,荆州是个人才荟萃之地,只要自己大旗一竖,人才就会声应影从。现在他才知道,要想得到贤才是多么不易。若想得到贤才,不能坐等,得去寻!去访!

刘备在荆州这几年,闻听过水镜、卧龙、凤雏等大名。他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但就凭这雅号,就知道他们不是一般的人物。后来,他知道了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便前去请教他。司马徽知道了刘备的来意,便对他说:“我只是一个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是那些俊杰人物。”刘备说:“先生不必自谦。若您不是俊杰,天下便无俊杰之士了。”司马徽摇摇手,说:“我已老朽,无意于政事。俊杰人物大有人在,伏龙、凤雏就是。”刘备眼睛一亮,他早就想知道这二人是谁,便说:“二位贤士,备早有耳闻,但不知其尊姓大名,望先生明示。”司马徽说:“伏龙者,诸葛孔明;凤雏者,庞士元是也。”

也许是司马徽有意考验刘备的求贤诚意,并没有告诉他诸葛亮的具体情况,只是要他留意访察。

刘备求才访贤的诚意终于感动了一个人,这就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徐庶去见刘备,刘备见他谈吐不俗,对他很是器重。

徐庶说:“徐某不才,蒙将军错爱。我的一个朋友,才能远在我之上,不知将军想不想得到。”

刘备忙问:“谁?”

徐庶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刘备听说“诸葛孔明”几个字,兴奋得几乎跳起来。他迫不及待地说:“想见,想见!快带他来见我。”

徐庶轻轻一笑,说:“将军莫急。此人只能前去拜谒,不可委屈他前来。将军若有意,应该枉驾前往见之。”

刘备觉得自己失言,便说:“我求见之心急迫,考虑不周。请将卧龙住所告我,我当亲自前往。”

第二天,刘备便按徐庶所提供的方位前去拜访诸葛亮,不巧,没有碰上。几天后,刘备又一次前往,诸葛亮还是不在。

诸葛亮到哪里去了呢?

诸葛亮并未远走,他也急切地想见刘备。刘备在入荆州以前,就被许多人认为是英雄人物,在社会上有较高声望。曹操曾说,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他。郭嘉说,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陈登说:“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程昱说:“刘备有英名。”董昭说:刘备“勇而志大”。当时人的这些评价,对于寻英主心切的诸葛亮应该是有耳闻的。特别是刘备入荆州后,在博望大破曹兵,劝刘表乘虚伐许县等事,诸葛亮更是清楚。他觉得,刘备确是汉家皇室后裔中的英杰人物。不仅如此,诸葛亮通过刘备与董承受汉献帝密诏欲诛曹操之事,知道他是一个乃心汉室的同路人。但刘备是否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呢?诸葛亮认为有必要考察一番。

刘备已经来了两次,诸葛亮认为,如果他真正尊重人才,就必然有第三次。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再扑空了。

当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居住的草屋前时,诸葛亮已经把院内屋内打扫得干干净净,衣冠整洁地迎接贵客临门了。

刘备一见诸葛亮,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值得以事业相托的人。说也奇怪,这种一面之交而产生的信任感,在刘备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所以,他很快就屏退旁人,对诸葛亮掏出积藏多年的心里话:“现在朝纲崩溃,群雄割据,奸臣掌权,使汉朝天子蒙受苦难。我不度德量力,想伸张大义于天下,使天下一统,汉纲复振。然而由于我缺少智术,屡受挫折,时至今日,一无所成。不过,我并不灰心,志亦未减,您能帮我出谋划策吗?”

诸葛亮被他的赤诚打动了,他将自己多年成竹于胸的思考合盘托了出来:“自从董卓乱政以来,豪杰并起,雄据一方,势力跨州连郡者亦不可胜数。先说北方的曹操,他和袁绍相比,名望低微,兵众寡少。但他最后却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仅是由于客观形势有利于他,也是他主观努力的结果。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兵众,又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此时与他争雄显然是不明智的。”

他见刘备边听边赞许地点头,又继续说道:“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世雄主,那里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之人尽展其才,因此,只可与他联合而不能谋取他。”

刘备听到这里,不禁想道:我们的立足之地在哪儿呢?

诸葛亮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接着说:“荆州这个地方,北有汉水、沔水,南可达于南海,东可连接吴会,西则通往巴蜀。这是一个战略要地,而它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将其守住。这恐怕是上天赐予您的宝地,不知将军对它有意没有?还有益州这个地方,四塞险固,沃野千里,被称为天府之国。当初汉高祖刘邦就靠它成就帝业。如今它的主人刘璋昏庸无能,又有张鲁在北边与他分庭抗礼。那里民多地富而刘璋却不知道如何治理,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因此,那里有眼光有才能的人都希望得到一个明主。”

诸葛亮这段分析,就是告诉刘备,欲求发展,兴复汉室,荆州、益州是必先占领的根据地。最后,诸葛亮又概括总结了平定天下、复兴汉室的任务:“将军是汉朝帝室的后代,信义着于四海,延揽英雄豪杰,思贤如饥似渴。如果跨有荆、益二州,据险守土,西面与诸戎和睦相处,南面安抚夷人越人,对外结好孙权,对内治国理政,等待时局有变,就命一得力将军率荆州之军进攻宛、洛,将军则亲率益州大军出秦川进攻中原,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如果真能那样,那么将军的霸业可成,强盛的汉朝可以再现了。”

诸葛亮以上这些精辟的论说,就是被后人赞颂不绝的“隆中对”。

如果说诸葛亮讲这些话以前,刘备对他的信赖还仅从感觉出发,那么,在听了“隆中对”以后,刘备就对这个二十七岁的青年俊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由衷地感到,这个年轻人学识渊博,见解深刻,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鞭辟入里,令人顿开茅塞。他觉得司马徽、徐庶的推荐丝毫没有虚夸之处,诸葛亮是天下少有的英杰,是他梦寐以求的良辅。

刘备得到诸葛亮,大有鱼儿得水之感。诸葛亮遇到刘备,平生抱负得以施展。从此,这一对君臣合力,聚集群英,按照诸葛亮的政略和战略意图,将东汉末群雄割据的历史迅速推向前进,天下也就出现了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同类推荐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从叶嘉莹与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同祖同宗写起,追溯了叶嘉莹对热爱诗词的精神源头。叶嘉莹一生经历传奇,家境优渥却早年丧母,过早体会到了“一别成千古”。幸遇良师顾随,创作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提高迅速,在恩师“御风去”的祝福中,叶嘉莹却飘零孤岛,入狱、贫穷、寄人篱下……“倚竹谁怜衫袖薄”的哀叹让人唏嘘。面对家庭暴力、晚年丧女,在几近崩溃的时候,她在诗词中汲取了坚强的力量。出于对诗词、教育的热爱,她不再“余生海外悬”,而是选择叶落归根,以教育报国,到南开大学任教。本书分析了她各个作品产生的背景,使读者可以更全面理解叶嘉莹诗词蕴含的内在情感。
  • 毛泽东的书单

    毛泽东的书单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同志的读书生涯,客观解读了在不同人生阶段阅读的各类书籍,和对他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的影响。作者试图还原作为普通读者与书籍结下的不解之缘,追述1893-1976年间的文化发展及社会思潮,以及由一位普通受众,最终成为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代领袖的历史细节。同时,书稿也真实而细致地展现了一代伟人的读书生活画卷和他崇高的精神追求。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地王启示录

    地王启示录

    本书内容包括:撼动世界的民企资本、公共资本的触角、大鳄来自四面八方、术业有专攻、英雄不问出处等。
热门推荐
  • 我有一个小目标先抢他一个世界

    我有一个小目标先抢他一个世界

    “说好的中文是异位面通用语,日语是异世界万能语。英语是全宇宙流行语。为什么老子穿越了,一句话都听不懂,一个字都不认识啊啊啊!”许威在陌生的环境中咆哮着。这是个在异界生存的故事,这是个饥寒交迫,语言不通的落魄穿越者或将创造的一段异界神话的开端。(第一本书缺乏经验,无论是情节的构架还是节奏的把握都尚缺火候。庸猫会不断成长,下个月的新书一定会给你们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带外挂闯江湖

    我带外挂闯江湖

    你有你的绝世武功,我有我的绝世外挂。加速,隐身,飞天,无敌……在这个江湖,别人仗剑天涯,我仗外挂闯天下!
  • 念昔游三首

    念昔游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情总裁的皇后悍妻

    冷情总裁的皇后悍妻

    上官琳琅出身将门,年幼便习得一身好武艺,为人性格也相当泼辣,因其战功彪炳,也让皇家颇为忌惮,最后竟被其深爱多年的未婚夫—御龙国国君韩子夜动用逆天术法封印。刚被封为皇后上位还不足一天的上官琳琅就此沉眠,她原以为此生再也无法重见天日,却未曾想因缘巧合之下竟然被现代考古学家上官紫风发现并放了出来,娘娘决定要一雪前耻,她千方百计地想要回到古代,找那个负心汉算账,韩子夜还没被娘娘找到,她自己倒是先招惹上了魔城之主—传言黑白通吃的总裁轩辕无极。“尔等何人?竟敢在本宫面前放肆。”轩辕无极恣意地打量让上官琳琅很是火大,她一气之下就又摆出了皇后的架子。“我是轩辕无极,日后请多多指教。”轩辕无极嘴上扯出一抹淡笑。
  • 叫我如何不爱他

    叫我如何不爱他

    林素一生只为爱情疯狂过一次,可只一次便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十年暗恋,三年婚姻,她以为就算时燕回是块石头也该被焐热了。却仍然抵不过初恋的一句我还爱你。小三登堂入室用尽手段,逼她流产让位,举报她的父亲收受贿赂,家破人亡。一夕之间,她从云端坠入地狱。本该一别两宽,再见他却将她抵在墙角:“素素,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清冷宠妃:太子千里寻妻

    清冷宠妃:太子千里寻妻

    因一次偶然遇见,她甘愿和亲苦寒之地。因一次蓦然撞见,他无意错认救命恩人。阴差阳错之下,他与她结为夫妇,有名有实却无心。那一年。——“从今日起,太子妃禁足一月,不准踏出景宁殿半步!”——“臣妾冤枉!臣妾没有害人之心,也没有做过害人之事!殿下为何不能信臣妾一回?!”——“你有什么值得本太子信任的?”数年后。——“跟我回家,好吗?”——“回家?太子殿下说笑了,民女的家就在这里。”本文描绘了一条太子殿下的漫漫寻妻之路,历高山、过低谷、哄奶包,其间的心酸苦楚绝笔是太子自找的。
  • 一个人对了,他的世界也就错不了

    一个人对了,他的世界也就错不了

    想要改变命运,就要学会改变自己。我们的时代和社会在飞速变化,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以求不断适应。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学会改变,只要一个人对了,他的世界也就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