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900000028

第28章 大意失荆州(1)

刘备集团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并不是说荆州、益州完全被刘备所占。无论是荆州还是益州,都有不属于刘备的地方。

在荆州,江夏郡是属于孙吴的。第三次重分荆州,刘备又向孙权让出了长沙、桂阳二郡。

在益州,汉中郡也不是刘备的,它先被张鲁所据,后来又归了曹操。

大凡古代用兵伐国者,开基创业者,总希望地越广越好。地广则兵多,地广则粮足。然而,有时因客观条件所限,一个人不可能占尽全部地盘。因此,不同的地盘就具有不同的意义,而因其意义不同,人们对它就有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古代兵家把地分为九种,并提出九种对待原则:

散地,即无关隘可据,兵易散走之地。居此地者不可数战。

轻地,即“始入敌境,未背险要,士卒思还,难进易退”之地。轻地则不可居止。

争地,即有山水隘口,有险固之利,两敌所争之地。对争地要抢先占领,避免陷入与敌争夺的被动。

交地,即“我可以往,彼亦可以来”之地。对于这种地方,不可使交通断绝。

衢地,即“先至而得天下之众”的地方。据此地当与邻国交好。

重地,即人敌很深,不易撤军返回的地方。居于这种地方应有足够的军资储备。

圮地,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这种地方不可久留。

围地,即入则隘险,归则迂回,进退无所从之地。对这种地方,当以奇谋制胜。

死地,即力战则存,不力战则亡之地。居此地者要殊死而战。

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既是争地,又是衢地。说它是争地,即刘备一定要有荆州,哪怕不是全部占有。否则,他既不能进兵益州,更无法实现两路夹攻中原的计划。说它是衢地,即刘备要让出一些利益给孙权,以与他搞好关系。

然而,汉中郡就不同了,它是益州北面的门户,对于刘备来说,它只是争地。不管是张鲁是汉中的主人,还是曹操据有汉中,刘备都要力争!即使是刘备陷入了与对手夺争地的被动,他也要非争不可!

汉中对整个益州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华阳国志·汉中志》这样记载汉中:

汉中郡,本附庸国,属。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蟠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在《诗》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其应上昭于天。又曰:“惟天有汉。”其分野与巴、蜀同占。其地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西、阴平,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汉中的历史:它从战国时期变为秦国的一个郡。我们还可以知道汉中的地理概况:汉水从汉中流过,它东与湖北相接,西与甘肃相接,北面是八百里秦川,南面是富饶的四川盆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产物品与蜀中差不多。

汉中与东西南北四面的关系,仅用一个“接”字还不足以说明它的重要。让我们再看看它是如何与四方相接的。

汉中是个四面是山的盆地。它北至关中要翻过横亘的秦岭;南至蜀中要翻过连绵的大巴山;东至湖北要穿越广袤的鄂豫山区;西至甘肃要越过那里的祁山。从汉中到秦川,有褒斜、傥骆、子午三条谷道。从汉中到蜀中,“自勉县向西,出阳平关(古阳安关),由山道抵白水关(今四川青川白水镇),然后沿白龙江河谷至广元老昭化(古葭萌),再溯清江河西至沙溪坝,转而向南,经剑阁道人剑门。此即秦汉至南北朝间由关中入蜀的主道”。无论从关中到蜀中还是从蜀中到关中,汉中都是必经之路。

汉中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所以它自战国时起即为争地。

秦厉共公二年(前475),蜀人开始与秦国往来。秦为了入蜀方便,于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派左庶长在汉中南郑建城。秦惠公十三年(前387),蜀取南郑。秦惠文王执政时,蜀王把自己的弟弟封于汉中。秦惠文王九年(前316),秦利用蜀国内部矛盾出兵灭蜀,南郑复归秦。秦惠文王十三年,秦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匀,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昭襄王三年(前304),与楚王会黄棘,又把汉中的上庸县(治今湖北竹山西南)还给楚国。从秦国与蜀国、秦国与楚国围绕汉中地区的争夺,可见这个地区的重要。

秦汉时期,天下一统,汉中、蜀中,均为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行政区域,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东汉末期,天下分崩,刘焉据蜀中,张鲁占汉中,蜀中与汉中的唇齿关系立即显露出来。

据史书记载,刘焉与张鲁两家的关系是很好的。初平中,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谷道”。

刘焉为什么与张鲁家关系密切?为什么派他驻守汉中?这得从张鲁的家世谈起。

张鲁字公祺,据史书记载,他是沛国丰县(治今江苏丰县)人。但从他的祖父起,张鲁家就迁往益州居住。因此应该说,张鲁祖籍沛国,长于益州。

张鲁家三代传道,是个道教世家。张鲁的祖父名叫张陵,是天师道的创始人。因当时习惯把道教人物的名字中加“道”字,所以又称张道陵。张陵本是太学书生,博览儒家经典,熟读儒家五经。后来他丢下经书,开始修炼长生之道。据说在学道的过程中,他得到了黄帝九鼎丹法。他听说蜀地富饶,民风淳厚,容易教化,而且那里名山很多,是修炼的好地方,便率领子弟们进入蜀中,在鹄鸣山(在今四川大邑西北)修道。在这里,张陵精思炼志,着作道书二十四篇。张陵通晓医术,又用符水治病,他借道行医,借医传道,很快就在当地出了名。

随着教徒的不断加入,张陵所创道教不断扩大。为了便于控制教徒,张陵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建设。他在教徒中设“祭酒”、“鬼令”之职,分掌道徒众事。张陵还为教徒制定了一系列教规,如让教徒随事轮流捐出米、绢、纸、笔、樵薪等物品。教徒有病者,皆将自己所犯过失亲手记录下来扔进水中,并向神灵发誓不再重犯,若再犯便不愈身死。他又让教徒做一些架桥修路的善事,说不这样也会有灾祸降临。还宣扬道行高者,可“白日升天”成仙。道教利用炼丹成仙,做善事消灾灭祸,虽为封建迷信妄说,但它对于当时灾难深重的下层群众却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因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因此,张陵在蜀地宣传组织的宗教势力,其影响越来越大。

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任为教主,张衡死后,张鲁又接替张衡之职。张氏一家三代经营天师道,其势力的强大可想而知。刘焉与张氏关系很好,一来出于对天师道的信奉。张鲁的母亲“有少容”,即年老而有少妇的容貌,这使刘焉看重道家导气养生之术。二来刘焉初入蜀中,需要寻求蜀中各种势力的支持。张氏天师道经三代经营,在蜀中既有影响,也有势力,刘焉交好于张鲁,也是为了利用张鲁的力量。

刘焉任益州刺史以后,以张鲁为督义司马,以张修为别部司马,让他们率兵进入汉中驻守。这支进入汉中的部队,应该说是一支道教武装。它的首领张鲁、张修都是道教首领。关于张修,有关史籍是这样记载的:

熹平(汉灵帝年号,172-177)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汉灵帝年号,178-183)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张修所传之道,与张陵、张衡、张鲁同出一系。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七月,张修之道便开始造反,“寇郡县”,较早地具有道教武装的性质。

张鲁、张修进入汉中以后,不久就产生了矛盾。张鲁袭杀张修,尽有其众。不过,二张之间发生的这场火并,并未失去张鲁进入汉中的意义。

张鲁进入汉中,首先遵照刘焉的旨意,“断绝谷阁,杀害汉使”。这里所说的谷阁,即指褒斜谷中的栈道。前面我们讲过,从关中进入汉中,要越过秦岭。当时有三条穿越秦岭的谷道可到达汉中,一条是褒斜谷道,一条是傥骆谷道,一条是子午谷道。自古山道皆因水而成,而汉中的谷道崖陡水急,几乎无行人落脚之处,这里的交通主要靠栈道。那时的栈道主要是木结构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水中立柱,然后把横梁一头搭在柱子上,一头插入峭壁中,再在梁上铺板。山中河流水量常随季节变化,汛期到来,山洪常冲坏立柱,或淹没栈道。另一种形式是在岸边峭壁上离水面比较高的地方凿上下两排方孔,上一排方孔插横梁,下一排方孔斜插立木与横梁呈三角斜立支撑,然后再在横梁上铺板。从关中进入汉中的三条谷道中,大部分栈道集中在褒斜谷道,张鲁破坏了这里的栈道,增加了从北面穿秦岭入汉中的难度。这就为益州的安全加了第一道保险。

张鲁进入汉中后,大力发展道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的道教组织,有师君,有治头祭酒,有治头大祭酒。每个祭酒都领有部众,都有让部众悔过和对部众施以刑罚的权力。这个组织显然不是单纯的宗教组织,而是兼有行政职能。特别是到后来,张鲁又任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成为汉中的地方长官和宗教领袖,使汉中张鲁政权政教合一的性质更为显着。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权,为益州的安全又增加了一道保险。

刘璋继任益州刺史后,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张鲁因在汉中势力增强,便对刘璋骄恣不顺,刘璋一怒之下,把张鲁留在益州的母亲及家室全部杀死。刘璋与张鲁闹翻,显然对益州安全不利,使汉中由益州的门户变成了益州的威胁。但刘璋、张鲁各自有其弱点。刘璋暗弱无能,他并不打算占有汉中,驱逐张鲁,而是派大将杨怀、高沛驻关头,防止张鲁南下。张鲁也是个自守之辈,他也只想守住汉中。而且,就张鲁的力量,想占领益州,取代刘璋也是困难的。刘璋的暗弱,张鲁的自守,使得益州与汉中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

尽管张鲁恨透了刘璋,但从客观形势讲,汉中有张鲁这样一个割据政权更不利于关中。因为刘璋弱而曹操强,对于张鲁来讲,来自北边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南方。为了自身生存计,张鲁的防御重点也要放在对付北面,这在客观上也起了藩屏益州的作用。

张鲁破坏了褒斜谷栈道,确实给曹操南入汉中带来困难。曹操一面修路一面进军,当时的艰苦虽无明文记载,但我们从曹魏另一次对汉中用兵的记载可以看出来。太和四年(230),曹魏大司曹真率军从子午谷人汉中,散骑常侍王肃说:

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此谓平途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阻险,凿路而前,则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粮悬而难继,实行军之大忌也。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是贼偏得以逸而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

曹真率军边修路边前进,劳苦程度超过常规行军一百倍。他出发了一个月,才走了子午谷的一半,使得战士们把精力体力都用在修路上,搞得疲惫不堪。曹操虽没走子午谷,但他当时走褒斜的情形,不会比曹真好多少。

曹操南征汉中张鲁,不但在谷道上行军困难,当他走出谷道,攻打汉中的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西南)时,也不像他预想的那么容易。他临人汉中前,听凉州从事和武都降人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隔很远,难以守住。及到了阳平关下,与听说的情况相去甚远,不由长叹一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

当然,曹操的这次出兵,最终还是攻下了阳平关,占领了汉中。但曹操是怎样攻下阳平关的呢?

历史上有三种记载。

魏臣董昭说,曹操至阳平关下,挥军攻打阳平山上张鲁军的据点,但迟迟攻不下来,士兵伤亡很重。曹操十分泄气,想把军队撤下来退回关中,便派大将军夏侯悖、将军许褚招呼山上的曹兵撤回。但前军还没来得及撤下来,天就大黑了。夜色中,曹军迷路,误入张鲁营中。张鲁军以为曹军偷袭得手,四散逃走。侍中辛毗、刘晔等人告诉夏侯悖、许褚说:“官军已占据敌人要塞,张鲁军败退。”夏、许二将还不相信。他们亲自看过,才知果然如此。于是报告曹操,“进兵定之,幸而克获”。

曹操另一个大臣杨暨说,曹操征张鲁时,带领十万大军,亲临前线,指授方略,用民间之麦以为军粮。张鲁的弟弟张卫镇守阳平关,地险守易,虽然曹军有精兵虎将,也无计可施。曹操与之对军三日,无法取胜,决定退军。不想天助大魏,张鲁守军自己溃退,因此曹操取得汉中。

还有记载说,张鲁的弟弟张卫镇守阳平关,曹兵进军不成,军粮已尽。曹操打算撤兵,西曹掾东郡人郭谌说:“不可。张鲁已决定投降,张卫虽负险顽抗,但可以攻破。现在我们悬军深入,前进必克敌,后退必不可免灾。”曹操仍未下定决心。当天夜里,忽有野麇数千头受惊奔突,冲坏张卫军营,而曹将高祚等人又误与张卫军遭遇。高祚等赶快呜鼓角招集众人,而张卫等以为曹操大军掩杀过来,于是便缴械投降。

三种记载,虽然在某些细节上略有不同,但都反映了汉中难攻,曹操几乎失去了再打下去的信心。只是由于偶然的情况,曹操才取得胜利。这次进兵之难,甚至在十多年以后,在曹魏政权内还有人记忆犹新,引为教训。魏明帝太和年中,曹真上表欲数道伐蜀,从斜谷进入汉中。司空陈群说:“太祖(即曹操)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抄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

曹操从关中南下攻打汉中之难,正说明汉中对益州的藩屏意义。刘焉父子据有益州将近三十年,张鲁占据汉中也近三十年。对于刘焉父子来说,把汉中张鲁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是益州安全的最好保障。但汉中作为一个与己对立的独立政权,只要双方保持平衡,也会在客观上起到藩屏益州的作用。

张鲁占据汉中近三十年,益州、汉中的平衡也保持了近三十年。

尽管近三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但这个维持了长时间的平衡却十分脆弱,一旦外界有些变化,这个平衡就会失重。

实际上,益州、汉中的平衡在建安十六年(211)就已经开始变化。这一年三月,曹操派钟繇讨伐汉中。然而,这只是曹操征关中的一种策略,征汉中仅是一种姿态,一个扬言而已。

正是这种姿态和扬言,首先引起了益州刘璋的恐慌。他担心曹操攻下汉中后,益州就会步汉中的后尘,所以,他为了益州的安全,把刘备从荆州请进益州,让他帮助自己征服张鲁,重建益州北门。

刘备进入益州后,没有征讨张鲁,而是反客为主,代替了刘璋。刘备占领了益州,益州与汉中的平衡被彻底打破。

刘备雄姿杰出,张鲁平庸凡劣;刘备有天下之志,张鲁为自守之人;刘备兵多将广,张鲁兵弱将微;刘备横跨荆益,张鲁独守汉中。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

    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并不因为李长之在文献上的言必有据而显得古板无生气,恰恰相反,在他的笔下,两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经常活跃在字里行间。
  • 名人传记丛书:林肯

    名人传记丛书:林肯

    名人传记丛书——林肯——美国史上头衔最多的总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名人传记丛书:阿蒙森

    名人传记丛书:阿蒙森

    名人传记丛书——阿蒙森——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热门推荐
  • 一个人的岁月

    一个人的岁月

    本书是著名作家顾艳的散文集。本书内容丰富,除了第一辑是作家对个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以外。其他各辑中,或追慕古人且与之对话,或面对今人而生动描绘,这是打破了时间的隔阂贯通起古今的心领神会;或从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殿堂里吸收精神资源,或走万里路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承,这是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营造其繁茂的精神家园。在这些看似五光十色的感悟碎片中,建构了作家独居生活的时空观念与精神坐标。
  • 剑仙破道

    剑仙破道

    逍遥洒脱,快意恩仇。天敢束搏,斩了便是。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果园里的神秘老人

    果园里的神秘老人

    我被安排住在果树园,具体说来,就是那间小小的看园子草房。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得突然,古洞村一时无法盖上房子做青年点,只好把二十几名城里来的青年分散到各家去住。到后来,村中能住的人家都安排满了,就连豆腐坊、马倌棚、果园房都得去住。我作为点上年龄最大的男孩,就被派到村外道东的果树园里安身。“我华石,”看园老头对我并不欢迎,“咱就一铺炕,你住哪头?”“啥?”我刚从城里下来,还真不懂该怎么回答。“我华石,长这么高了,连哪头炕热都不知道?怪不得叫你们下屯再教育。”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爱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爱

    农门长女陈小鹤凭借自己的勤奋,一路从小山村奋斗到大都市。嫁给同是凤凰男的苏发之后,顺利成为两个男娃的母亲。然而,生活是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原生家庭的泥淖,让陈小鹤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先有戏精公婆大战三百回合,陈小鹤被迫成为全职妈妈;后有真爱父母隐藏天大秘密,且看姐妹兄弟如何相爱相杀。一个关于原生家庭、女性成长、子女养育的原创故事,与你共同开启追爱的旅程。
  • 末世之反派不作为

    末世之反派不作为

    作为末世中反派中最强的存在,她不仅被取名小蚂蚁,更是在对外界一切懵懂无知时被连哄带骗直接重塑三观……重生者:喂喂喂!这剧情发展不对劲啊!反派你怎么逐个把你前世的敌人给攻略了!小蚂蚁(吧唧吧唧吃东西):我不知道,不要问我,告辞!
  •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狼尊你夫君跑了

    狼尊你夫君跑了

    活了十几万年的狼尊想不开了,借着众神逼她交出混元珠的机会跳下亡神崖,然后成了凡界一只妖兽蛋。所幸实力未失,她也乐得在众神看不到的地方逍遥。只是她的契约者总是护着她,她有点动心了怎么办?某契约者:开始我只是觉得她可爱,后来觉得她帅气,再后来只想把她拐回家!狼尊:不本来就是你家的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