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900000049

第49章 励精图治(5)

一层含义,是说话算话,决不自食其言,决不自毁成约。诸葛亮在祁山时,魏军司马懿率大军阻挡蜀军出山。当时诸葛亮为与曹魏大军持久抗衡,采用了“十二更下”制,即将前线部队分为十二部,每月用相应的后备兵力替下一部,让其休整。司马懿大军一下来了二十多万,而诸葛亮军只有八万。众人都劝诸葛亮说:“情况突变,敌军势力大增,我们是不是暂时让该休整的部队继续留在前线,以壮大我军声势。”诸葛亮说:“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那些该撤下的兵士已经收拾好了行装,待命回家,他们的妻子家人也延颈企盼,计其归日。所以虽临征战之难,定好的制度不能废止。”这件事说明了诸葛亮的以信执法。

另一层含义,是由于诸葛亮执法公平,深得众人信服。廖立是受诸葛亮制裁的人,流徙汶山郡后,躬率妻子耕殖自守。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传到汶山后,廖立竟失声痛哭。另一受过诸葛亮惩治的人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的消息后,竟激愤忧病而死。廖立、李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坚信,既然诸葛亮给了自己改过的机会,就一定会言而有信,终会再次重新启用自己。诸葛亮的逝世,使他们感到不会有人像诸葛亮那样公平执法了,他们再次出头的日子没有了,他们绝望了。

晋人习凿齿评论诸葛亮执法说:

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镜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

诸葛亮执法所达到的水平,远远超出了法治自身所达到的最高层次。

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这是法治的最低层次。

百姓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这是法治的次低层次。

百姓口无怨言,依法守法,这是法治的最高层次。

百姓口无怨言,心有服意,受罚者刑之而不怨,诛之而不怒,这是先秦法家实践不可能达到的层次。

诸葛亮却达到了。因为诸葛亮所依靠者不仅仅是法家的法,还有仁爱、宽恕、诚信、克己等儒家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诸葛亮的德。

诸葛亮的儒法融通,使儒家得到了充实,使法家得到了升华,使蜀汉成为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国家。

对一个普通人而言,“耳聪目明”是说他生理器官健康。

对一个执政者而言,“耳聪目明”则有新的含义:

耳聪,就是纳言,就是听得进各种人、各方面的意见。

目明,就是任才,就是能慧眼发现人才,任用人才。

只要是个健全、健康的人,差不多都能达到耳聪目明;但是,并不是每个执政者都能做到政治意义上的耳聪目明。

如果说耳聪目明是政治家的一种可贵品质,那么这种品质在诸葛亮身上就越发显得珍贵。因为夷陵之战后的蜀汉,在三国中国土最小,受战争创伤最重,国力虚弱,人才奇缺。要想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力,就得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三国抗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才的抗衡,国土最小,就使人才的数量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如果执政者不具备发现人才的慧眼,那么蜀国就会丧失与其他两国的竞争力。

作为蜀汉的执政者,诸葛亮不但耳聪目明,而且在十多年的治蜀实践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发现并重用人才。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品质的完善,也是蜀汉政权的幸运。诸葛亮对纳言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

一个国家的执政者,能不能行纳言之政,有没有鲠骨诤臣,是关系到能否使国家兴利除害的大事,是关系到社稷安危存亡的大事。

怎样才能行纳言之政呢?诸葛亮认为要做到两点。

第一要做到“视微形,听细声”。所谓微形细声,就是指那些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和意见。而视微听细,不专心是万万不能做到的。他引用一句话,叫做“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如果把所有精力全都专注于百姓这个心上,“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就能够“视微之几,听细之大”。

第二要“多闻”,即“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多闻,即听取各种意见,既包括进善之忠言,也包括吁嗟之怨言。诸葛亮认为,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只有“集众思,广忠益”,依靠众人的智慧,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要避嫌疑,或者怕得罪人,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来商讨,就会给国家政事造成缺欠和损失;反之,如果经过大家反复商讨,就能像“弃弊而获珠玉”一样,获得有益的意见和办法。诸葛亮还特别重视下面的“怨声”、“危言”,即批评的、不满的、反面的意见。他说:“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逊。上无所闻,下无所说。”又说:“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他把能否听取反面意见,提高到一个国家政权有道或无道、兴旺或衰落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很有政治见地的。他深知一旦没有了谏诤,群臣们不敢讲真话,国家政治就会被欺骗和假话所淹没,被阿谀逢迎歌功颂德之声所包围和侵蚀。如果没有反面意见的警戒和促进,就有可能无法进步,甚至停滞倒退而走向反面。这就是他所说的“危生于安,亡生于存,乱生于治”的道理。

更可贵者,诸葛亮不是空发议论,而是言行一致,付诸实践。早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率兵同曹操在汉中展开争夺战时,诸葛亮就采纳了部属杨洪的意见,急速派兵增援汉中,保证了战役的胜利。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大军南征,临行前曾征求马谡的意见,马谡向他提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也被诸葛亮所采纳。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兵北伐,需要留一个有才能的人留下任丞相府长史,以代理丞相管理蜀汉日常军国事务。他想把此任交给张裔,但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还应听听别人的意见。一征求别人意见,果然有不同看法,蜀郡太守杨洪就认为:“张裔天生具有明察事物的能力,他能够担负起丞相府长史的公务,但他处事不太公平,恐怕不能单独担此重任。”后来,诸葛亮虽然任张裔为丞相府长史,但又派了“方整有威重”的蒋琬协助他,显然是吸取了杨洪的意见。

对于不同意见,诸葛亮是持欢迎态度的。还在隆中隐居时,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徐庶等人就常和他一起探讨问题,在探讨中经常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正是这种争论,使诸葛亮觉得获益匪浅。自从占领益州,初建霸业之后,诸葛亮又实行参署制度,即让一些有识之士参与机要事务的议论与处理。在参署人员中,比较突出的是董和和胡济。董和字幼宰,刘备入蜀后被任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经常提一些好的建议。在他参署的时候,有时与诸葛亮意见不一致,双方的争辩讨论竟达十次之多。胡济字伟度,任诸葛亮的主簿,也常提出不同意见。为了鼓励大家都能像董幼宰、胡伟度那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诸葛亮曾一再发布《与群下教》。第一个教令说: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返,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以后,又发了第二个教令:

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街亭之役失败,诸葛亮退回汉中。在对这次战役中有过者处罚,有功者奖励之后,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诸葛亮又下了《劝将士勤攻已阙教》: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入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跻足而待矣。

从以上三个教令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不同意见的真诚欢迎态度。

集思广益,用的是众人的智慧;重用贤才,则不仅是众人的智慧,还有众人的能力和实干精神。

重用贤才,是诸葛亮治理蜀国的又一个重要的实践。

诸葛亮对贤才问题有着深刻的、系统的认识。

“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这是讲“举贤”对于治国的重要。

“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这是讲贤才对于国家的重要。

“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这是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人君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不旷庶官,辟四门以兴治务,玄纁以聘幽隐。”这是讲以诚挚的态度对待人才。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这是讲要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

诸葛亮为什么把举贤任才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大凡有眼光的政治家,没有不重视人才的作用的。三国之争,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之争,没有人才便不能创业,没有人才便不能立国。而恰恰在立国兴业方面,蜀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问题。

在第六章中,我们曾说过,长期的荆州之争,特别是夷陵之战,使蜀汉方面失去了一大批人才,而生老病死无情的自然规律的作用,又使蜀国的人才危机雪上加霜。让我们看看下面一些事实。

陈寿在论述蜀国人才状况时说:齐桓公手下文有管仲,武有王子城父;刘邦手下文有萧何,武有韩信,所以他们能成大业。而蜀国呢?诸葛亮的治国才干,“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

晋人习凿齿反对诸葛亮杀马谡之举,理由是:“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马谡是否该杀另当别论,但他指出的蜀国当时人才缺少应是事实。

孙盛也指出:“蜀少士人。”

袁准也不止一次地说,蜀汉“小国贤才少”,“良将少”。

看来,蜀汉的人才资源不足是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看看蜀汉人才资源有限的严峻现实,我们就能理解诸葛亮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才问题。再看看蜀汉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现实,我们就能体会到诸葛亮对有限的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我们可以这样说,蜀汉的人才资源在三国中是最少的,但蜀汉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最充分的。

这不能不归功于诸葛亮的孜孜努力。诸葛亮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有效的,是成功的,是值得加以系统研究和总结的。

以德才兼备的标准衡量人才,这是诸葛亮用人的第一个特点。

衡量人才的标准从理论上说有三个,唯德是用,唯才是举,德才兼备。事实上,我们在三国中没有见过只问德行,不问才干的人。公然主张唯才是举的人是有的,那就是曹操。诸葛亮的德才兼备与曹操的唯才是举,在一般人看来是截然不同的,而我们认为,二者之间有同有异。

同在哪里?我们先看看诸葛亮所主张的“德”的内涵。

诸葛亮曾称赞蒋琬为“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说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还说他“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他称赞董和“有忠于国”,称赞陈震“忠纯之性,老而益笃”,董允因“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杨洪“忠清款亮,忧公如家”,李恢“公亮志业”,吕凯“守节不回”,王平“忠勇而严整”,都受到诸葛亮的重用。诸葛亮多次向蒋琬等人称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与此相反,诸葛亮弹劾李严“受恩过量,不思忠报”,“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弹劾廖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坐自贵大,臧否群士”。

上述一褒一贬,可以看出诸葛亮“德”的具体内涵,即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和个人品德尽可能的完善。当然,诸葛亮所褒扬之人,个人品德并非尽善尽美,有的人甚至有明显缺陷,但对蜀汉政权忠诚这点上,诸葛亮是容不得打半点折扣的。忠贞是诸葛亮衡量人才是否有德的最核心的内容。

难道曹操不需要忠臣吗?有几件事表明,主张唯才是举的曹操也是把握着忠于自己这条标准的。

曹操任兖州刺史时,曾任命东平人毕谌为别驾从事史。张邈叛曹,把毕谌的母亲、弟弟和妻子儿女都抓走。曹操对毕谌说:“你的老母在那边,你可以去寻找她。”毕谌当时就伏地叩头,表示决不离开曹操。曹操竟被他的忠诚感动得热泪直流。不料毕谌一出来,立即投到亲人那边。后来曹操破敌,将毕谌活捉。众人都以为毕谌必死无疑,曹操却说:“夫人孝于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便任命毕谌为鲁相。

建安三年(198),曹操打败吕布,将其生擒于白门楼。吕布对曹操求饶说:“明公所担心的不就是我吗?我现在被您降服了,天下再没有使您担忧的事了。明公您统领步兵,我统领骑兵,则天下可定也。”曹操听了吕布这番话,不免有些动心,这时刘备提醒曹操说:“明公难道忘了吕布先后事奉丁原、董卓,又先后把他们杀死的事吗?”曹操听了,便下决心将吕布处死。

曹操任用毕谌,因为其忠孝;杀死吕布,是担心他不忠于自己。这一用一杀,不也反映出他同样需要忠于自己的人才吗?

用人先求其忠,诸葛亮的德才兼备也好,曹操的唯才是举也罢,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的是,曹操本身并非汉室忠臣,这样他对下属忠的要求便不那么理直气壮,他不便像诸葛亮那样公然提倡部下尽忠,只能用杀戮、高压、权术来驱使部下为其效力。诸葛亮则不同,他本身就以兴复汉室、诛杀逆贼为己任,他不但以忠作为衡量人才之德的主要标准,而且自己也对蜀汉尽忠竭诚,从而使德才兼备的标准更有感染力和约束力。

以诚心诚意的态度访求人才,这是诸葛亮用人的第二个特点。

心诚则灵。诸葛亮对诚心的感召力是深有体会的。想当年,他自己就是被刘备求才的诚意所感动,出山辅佐刘备的。如今,为了实现复兴大业,诸葛亮也怀着一颗诚挚之心,寻求着与自己志同道合、同心同德之人。

为了得到贤才,诸葛亮曾筑求贤台。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在华阳县(治今四川成都)北一里有一个台,叫读书台。相传为诸葛亮治蜀时所筑,用来“集诸儒兼以待四方贤士”。

为了得到贤才,诸葛亮鼓励下属向他举荐各种人才。阆中人姚仙,在刘备进益州后任功曹书佐。刘禅即位后,姚仙先被诸葛亮任为广汉太守,后随诸葛亮北驻汉中,为丞相掾属。姚伷曾向诸葛亮推荐很多文武之士,诸葛亮专门写了一篇教令号召大家向姚伷学习。教令说:

忠益者莫大于进入,进入者各务其所尚;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愿诸掾各希此事,以属其望。

诸葛亮不但号召大家学习姚仙,还提拔姚仙作参军。他对姚仙特别器重,显然有助于鼓励大家荐举人才的积极性。

同类推荐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让泰晤士河起火的畅销书作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作者以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不平凡的一生。孔子少时家境贫寒,但在母亲的教育下,好学不倦。成年后做过小吏,50岁时担任高级官员,但因与统治者政见不合,离开家乡周游列国14年。晚年返回鲁国后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六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

    《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选择了二战前后的52位外国将帅,对其爱情、婚姻、家庭、爱好及退休生活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记叙,其中有许多令人称奇、感动、捧腹、回味,也有一些令人叹息、同情、生厌、可笑,读来感到回味无穷。将帅是军队的骨干和核心,是构成军事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军事历史,就要了解将帅及其个人生活。因为,将帅的个人生活可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其个人生活状况往往还可能决定将帅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
热门推荐
  • 盗上狂野总裁

    盗上狂野总裁

    他堂堂一个帝国集团的总裁,狂野滥情又霸道,奉行不婚主义。可是这张结婚证书到底是哪里来的,见鬼!他什么时候要和眼前这个女人结婚了?!她,第一次执行任务失败,竟然不小心带回来一份已经填好男方姓名的结婚登记表。为了合法进入他的藏宝公寓。她毅然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我是你的合法妻子,住这座豪华城堡是给你面子!”她挑着眉,眼里闪现精光,毕竟这可是世界顶级的珠宝字画的收藏宝地。“哦?那我可以行使合法的丈夫权利了?”男人的眼底闪耀过一抹精光。对于送上门来的美女他从来没有拒绝的习惯,尤其是美得这么有说服力的女人!【第一回合】杜君杰:做我的妻子就必须要顺从我的生活,OK?伊莎娜(眨眨眼):做我的老公也必须要顺从我的生活哦,明白?杜君杰:你是我的女人,但并不是唯一的女人!伊莎娜(继续眨眼):那你也不要介意我给你戴女帽子哦!杜君杰(倏地板起脸):你.......伊莎娜(一脸无辜):老公不要生气嘛,大家各自风流有什么不好?杜君杰(气结):你…(总裁VS神偷,嘿嘿,神偷胜!)【第二回合】伊莎娜(在床上画条三八线):男左女右,被子放中间!杜君杰(大咧咧的躺在床上):我的床,我有优先享用权!伊莎娜(惊呼):哎!你过界了!杜君杰(一把把她拉入怀中):现在你也过界了!伊莎娜(气结):你......可恶!(总裁VS神偷,呜呜呜,画个圈圈诅咒你!)【第三回合】伊莎娜(一脸口水的指向远处):恩恩,这男人身材好棒哦!杜君杰(满头黑线):“他实力不比我好,胸无两块肉,腹部扁小,那部分看过去也没我的大,你的性福注定是落在我的手中,要不,晚上回去实习一下?”伊莎娜(一脸坏笑):可以!看看到时候谁跪地求饶?(总裁VS神偷,嘻嘻,答案比试后揭晓!)【面对情敌】天真型情敌:莎莎,为什么君杰哥哥看我的眼神好冷?伊莎娜:因为你太瘦了,男人都喜欢丰满的女人,这样摸上去比较有肉感。天真型情敌:真的吗?伊莎娜(违心):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一个月后天真型情敌:为什么君杰哥哥看我的眼神越来越冷?伊莎娜(偷笑):因为你还不够丰满!再过一个月杜君杰:回日本去吧,那边相扑事业比较发达!天真型情敌:我……呜呜呜……妖冶型情敌(愤懑):你凭什么独占杜总裁,就因为你有几分姿色?
  •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前些天,刚收到杨焕之的行走诗文摄影集《静界》,又收到她一叠厚厚的书稿《水墨·三春》,希望我作序。工作之余,我忙里偷闲认真阅读这本书稿,对作者本人和她的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 乱古苍天决

    乱古苍天决

    当铭刻着蝌蚪文字的黑色巨手遮盖天宇之时,诸天万界都开始异变。一条神奇的星空古道,将打开一个怎样的世界?一个个神话古地的背后,又将经历怎样的离奇?蜀山九重天,又藏着怎样的大秘密?诸天万界,亿万载沉浮,万族共主,弹指之间,掌宇宙轮回,主世间杀伐!吾乃武陵王,吾将罪血杀伐!
  • 荣耀之封神记

    荣耀之封神记

    游戏世界249年,西方大陆嬴政王昏庸无道,百姓受尽折磨,东方大陆崛起,民心所向,上天注定,命逐梦五圣韩信等人下山辅佐东方大陆武则天,待成功后五圣封神……(短篇小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族帝姬跋扈妃

    神族帝姬跋扈妃

    她本是神族唯一帝姬,有神帝爹爹宠她,霸道天尊纵她,温柔帝兄护她,亦是百万神兽之主。只因一场降魔大战,力法力尽失,不得已下凡寻找恢复法力的方法,只是,能不能告诉她,跟在她身后屁颠屁颠的天尊是怎么回事,是她法力尽失,他下来干嘛?某殇:本尊只是无聊而已...某珞:....(本文绝不弃文,但什么时候更文就不造了~(?>?<?),1V1宠文,不喜勿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小老公,别凶我

    小小老公,别凶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年〗苏锦年要嫁给小自己3岁的高中生了,只因她父亲最尊敬的人是他的司令爷爷,只因他的父亲是同她父亲出生入死过的战友,最主要的是因为他的小叔救了他的父亲。好吧,谁叫小妹未成年,好吧,谁叫她是个孝女,好吧,她穿上婚纱迈上红地毯,认命的嫁给那个素未谋面的,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的人。可是谁能来告诉她一下,那只穿着貌似是新郎服的站在红地毯的另一端的公鸡,是在唱的那一出吗?谁能来告诉她一下,这个不久前一脸嫌弃的看着她,一开口就叫“老女人,欧巴桑,阿姨~”的少年为什么突然将她抓到天台对她说“老女人。不准吃别的嫩草,老女人,你是我的。”的人是不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他一出生就注定不平凡,正军区司令的孙子,国防大学校长之子,司徒集团执权者的唯一外孙,IQ200的天才少年,出众的外表,哪一样不让他如太阳神一般耀眼?[2/3]哪一样不让女人们为之疯狂?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偏偏要他娶这么个比自己大三岁的老女人?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他会对这个老女人感兴趣?会觉得她笑起来甜美,会觉得她嘟嘴可爱,会觉得她性感妩媚?为什么他会对这个老女人有那么多的不准?不准她对别的男生微笑,不准她和别的男生说话,不准她21:00之后回家,不准她低胸短裙——【霸道简介】【一】某天,某厕所门口,少年将某个的老女人压在墙上强吻,时间长达五分钟。事后:“你~”某女气喘吁吁“我?”某男笑意盈盈“我是你的老师”“我知道”“不准”“恩?”少年轻挑眉。“耍流氓”“呵呵”少年轻笑,如琴弦弹奏之音。“阿姨老师,我只对你耍流氓”随即又俯身,含住那诱人红唇!!!【二】“龙少邪,大混蛋,死禽兽!凭什么,骗我,欺负我!拎起来,打你PP——小P孩儿,让你不乖,让你不乖…”“小老师,我混蛋,我禽兽,我让你打好不?[3/3]别生气了,别气坏了”“哼,你不止混蛋,禽兽,还ED,不举…”醉酒后的小女人嘟着嘴不怕死的继续说道。“ED?不举?”少年眯起眼…“女人,你的男人很行,马上证明给你看。”-------------------------------------------------------------------------------------------喜欢的,请跳坑。
  • 地理:与地球一起共舞

    地理:与地球一起共舞

    汉代时将甘肃至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新疆和葱岭以西地区称为“西域”。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通往西域的路线,成为了后来名扬世界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异常险恶,然而我们的先民并没有因为不利的地理条件而将之视为畏途,而是通过张骞的“凿空之旅”和后继者的进一步探索,使之成为连接西域及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国际通道。
  • 背靠瘟疫世界

    背靠瘟疫世界

    被系统选定的古方,在某一天遇到了主神!觉得自己胜算很大的系统向主神发出了胜利的宣言,然后被干掉。而古方又成为主神的宿主,为了在瘟疫世界中活下去,他不得不在主神仅剩的穿梭时空的能力下前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新书已发,厚着脸皮来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