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300000018

第18章 厚黑学原理解密(3)

韩昌黎作文,喜欢独造。程颐说:“轲之死不得其传,似此言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必有所见。”即日:“非是蹈袭前人。”是为无稽之谈。既曰“必有所见”,是为“想当然耳”。韩昌黎的话,连程颐都寻不出来源,宋儒道统之说,从根本上发生动摇,所以创出的学说,有不少破绽。

程颐立意要寻“孔子传给孟子”那个东西,初读儒书,茫无所得;求之于佛老几十年,仍无所得;返而求之于六经,忽然得之。请问程颐所得,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须知:“人心之构成,与地球之构成相似:地心有引力,能把泥土沙石,有形有体之物,吸收来成为一个地球;人心也有引力,能把耳闻目睹、无形无体之物,吸收来成为一个心。”程颐出入儒释道三教之中,不知不觉,把这三种原素吸收胸中,融会贯通,另成一种新理。是为三教的结晶体,是最可宝贵的东西。程颐不知自己创获了至宝,反而拿起来归功于孔子,在六经上寻出些词句,加以新解、借以发表自己所获的新理,这是宋学全部的真相。宋儒最大功绩在这里,其荆棘丛生也在这里。

孟子谈性善,还举出许多证据,如孩提爱亲,孺子入井,不忍衅钟等等。宋儒则不另寻证据,只在四书五经上寻出些词句来研究,满纸天理人欲,人心道心,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等名词,闹得人目迷五色,不知所云。我们读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诸书,应当用披沙拣金的办法,把他这类名词扫荡了,单看他内容的实质,然后他们的伟大处才看得出来,谬误处也才看得出来。

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合而为一,就合乎宇宙真理了。二说相合,就是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之说。人问:孟子的学说怎能与荀子相合?我说:孟子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荀子说:“妻子具而孝衰于亲。”二人之说,难道不是一样?孟子说,“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据孟子所说:满了50岁的人,还爱慕父母,他眼睛只看见大舜一人。请问:人性的真相,究竟是怎样?难道孟荀之说,不能相合?由此可知:孟荀的争论点,只在善与恶的两个形容词上,至于对人性的观察,二人并无不同。

根据宋儒的解释,孩提爱亲,是性之正,少壮好色,是形气之私,此等说法,未免流于穿凿。孩提爱亲,并不是爱亲也,爱他哺乳我罢了。孩子生下地,就交乳母抚养,就只爱乳母,不爱生母,是其明证。爱乳母与喜欢少女、喜欢妻子,心理原是一贯,无非是为我而已。为我是人类天然现象,不能说他是善。也不能说他是恶。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之说,最为合理。告子说:“食、色,性也。”孩提爱亲者,食也;喜欢少女、喜欢妻子,色也。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告子又说:“生存就是性。”

告子观察人生,即是这样,则对于人性的处置,又是怎样呢?告子比喻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又说:人性如同柳木,仁义如同柳木做的杯子,说人性就是仁义,如同说柳木就是柳木做的杯子一样错误。告子这种说法,是很对的,人性无善无恶,也就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譬如深潭之水。平时水波不兴,看不出何种作用。从东方决一口,可以灌田亩,利行舟;从西方决一口,可以淹禾稼。漂房舍。我们从东方决口好了。又譬如一块木头,可制为棍棒以打人,也可制为碗盏以装食物。我们制为碗盏好了。这种说法,真可以说合孟荀而为一了。

宋儒称人心为人欲,大概指饮食男女而言,称道心为天理,大概指爱亲敬兄而言。朱子中庸章句序说:人都有形体,所以就是圣人也不能没有人心,无异于说:当小孩的时候,就是孔子也会抢母亲口中糕饼;我与孺子同时将入井,就是孔子也是只有恐惧而无恻隐。假如不是这样,小孩生下地就不会吸母亲身上之乳。长大后,看见井就会跳下去,世界上还有人类吗?道理本是对的,无奈已侵入荀子范围去了。并且“人生而静”数语,据后儒考证,是文子引老子之语,河间献王把他采入《乐记》的。《文子》一书,有人说是伪书,但也是老氏学派中人所著,可见宋儒天理人欲之说,不但侵入告子、荀子范围,简直是发挥老子的学说。然而宋儒错了吗?我说不但没有错,反而是宋儒最大的功绩。假使他们立意要将孔孟的学说与老荀告诸人融合为一,反而看不出宇宙真理,正因为极力反对老荀告诸人。而实质上恰好与诸人融合为一,才足以证明老荀告诸人的学说不错,才足证明宇宙真理确实如此。

朱子中庸章句序又说:“一定要仁道心成为人的主宰,人心才会听命于道心。”主是对仆而言,道心为主,人心为仆;道心是圣贤之心,人心是好货好色之心;听命是仆人职供奔走,只有主人的话是听也。总之,宇宙真理,人性真相,宋儒是看清楚了的,只因要想继承孟子道统,不得不拥护性善说。一方面要顾真理,一方面要顾孟子,以致触处荆棘,愈解释,愈迂曲难通。我辈厚爱宋儒,把他表面上这些渣滓扫去了,里面的精义,自然出现。

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下文孟子只驳他义外二字,于食色二字,没有一句说到,可见“食色性也”之说,孟子是承认了的。他对齐宣王说道:“王如好货,与民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民同之,于王何有?”并不叫他把好货好色之私除去,只叫他推己及人,使人人遂其好货好色的私念。后儒就不这样,王阳明传习录说:“无事时,将好货好色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能扫除廓清。”这种说法,仿佛是:见了火会烧房子,就叫人以后看见一星之火,立即扑灭,断绝火种,方始为快,从孟子学说看,未免大相径庭了。

阳明研究孟荀两家学说,也不彻底。《传习录》载阳明的话说:“孟子从源头上说来,荀子从流弊上说来。”我们试拿孟子所说“怵惕恻隐”四字来研究,由怵惕而生出恻隐,怵惕是“为我”之念,恻隐是“为人”之念,“为我”扩大,则为“为人”。怵惕是源,恻隐是流。荀子学说,从“为我”二字发出,孟子学说从“为人”二字发出。荀子所说,是否流弊,姑且不深论,怵惕之上,是否尚有源头,我们也不必深考,只有孟子所说“恻隐”二字,实在不是源头。阳明说出这类话,也是由于读孟子书,忘却恻隐上面还有“怵惕”二字的缘故。

《传习录》是阳明早年讲学的语录,到了晚年,他的说法又不同了。《龙溪语录》载,钱绪山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语,是师门定本。王龙溪说,“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当时阳明出征广西,晚坐天泉桥上,二人于是问他。阳明说:汝中(龙溪字)所见,我久欲发,恐人信不及,徒增躐等之弊,故含蓄到今,此是傅心秘藏,颜子问道所不敢言。今既说破,亦是天机该发泄时,岂容复秘?阳明到洪都,门人三百余人来请教,阳明说:“吾有向上一机,久未敢发,以待诸君之自悟,近被王汝中拈出,亦是天机该发泄时。”第二年广西平定,阳明归来,死在途中。龙溪所说,即是将天理人欲打成一片,阳明直到晚年,才揭示出来。因此知道:门人提出剜肉做疮之问,阳明正色斥之,并非说他错了,乃是恐他走入歧途。言性,也说无善无恶,与告子之说相同。宇宙真理,只要研究得彻底,彼此虽不相同,而结果是相同的。阳明虽信奉孟子性善说,终于倡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话,仍走入告子途径。儒家为维护门户起见,常说“无善无恶,是为至善。”这又流于诡辩了,然则我们何尝不可说:“无善无恶,是为至恶”呢?

有人责问我道: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一个言人之性。一个言心之体,为什么混为一谈?我说道:性就是心之体,有阳明之言可证。阳明说:“心统性情,性心体也,情心用也,夫体用一源也。知体之所以为用,则知用之所以为体矣。”性就是心之体,这是阳明自己加的解释,所以我说:阳明的说法,就是告子的说法。

我国谈论人性的人很多,以告子无善无不善的学说最为合理。以医病喻之,“生之谓性”和“食色性也”二语,是病源,“杞柳、湍水”二喻。是治疗之方。孟荀杨墨申韩诸人,俱是实行疗病的医生,有喜用热药的,有喜用凉药的,有喜用温补的,药方虽不同,用得合适,都能起死回生。我们平日把病源研究清楚。各种治疗技术都学会,看病情如何变,施以何处治疗就是了。

治国的人,首先用仁义化之,这就是使用孟子的方法,把一般人可以为善那种天性诱导出来。善心生则恶心消,犹如治水的人,疏导下游,自然不会有横溢的祸患。但人的天性,义叫以为恶,万一感化之而无效,敢于破坏一切。就用申韩之法严绳之,这就等于治水者之筑堤防。治水者疏导与堤防二者并用,故治国者仁义与法律二者并用。孟子言性善,是劝人为善;荀子言性恶,是劝人去恶。为善去恶,原是一贯的事,我们融合在一块看就可以了。

持性善说的人,主张仁义化民;持性恶说的人,主张用法律约束人民。孟子本是主张仁义化民的,但他又说道:“只有善不能统治人民。只有法律也不完备。”则又是仁义与法律二者并用,可见他是研究得很彻底的。不过在讲学方面,想独树一帜,特标性善二字以表示特别罢了。我们读孟子书,如果除去性善二字,再除去骂杨墨为禽兽等语和告子论性数章,其全部学说都很糟。

世界学术,分三大支,一中国,二印度,三西洋。最初印度学术传入中国,与固有学术发生冲突,相推相荡,经过一千多年,程明道出来,把他打通为一,以释氏的说法研究心,以孔子的方法研究社会,另成一种新学说,即所谓宋学。这是学术上一种大发明。不过这种学说刚一成立,而流弊跟着发生,因为程颢死后,他的学说分为两派,一派为程(颐)朱,一派为陆王。程颢早死,程颐享高寿,宋学中许多不近人情的议论,大概属乎程颐这一派。

中国是尊崇孔子的国家,朱子发现了一个道理,不敢说是自己发现的,只好就《大学》“格物致知”四字解释一番,说我这种说法,是为孔门真传。王阳明发现了一个道理,也不敢说是自己发现的,就将《大学》“格物致知”四字加一番新解释,说道:朱子解释错了,我的说法,才是孔门真传。所以我们研究宋明诸儒的学说,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所用名词及一切术语扫荡了,单看他的内容。如果拿浅俗的话来说,宋明诸儒的意思,都是说,凡人要想为圣为贤,必须先将心地弄好,必须每一动念,就自己考察,善念就存着,恶念就克服掉,久而久之。心中所存者,就纯是善念了。关于这一层,宋明诸儒的说法,都是相同的。但是念头之起,是善是恶,自己怎能判别呢?在程朱这一派人说道:你平居无事的时候,每遇一事,就细细研究,把道理融会贯通了,以后任何一事,你都可以分别是非善恶了。陆王这一派说道:不须那么麻烦,你平居无事的时候,把自家的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明镜一般,无纤毫渣滓,以后任何一事,自然可以分别是非善恶。这就是两派相争之点。在我们想来,一面把自家心地打扫得干干净净,一面把外面的事研究得清清楚楚,岂不是合程朱陆王而一之?然而两派务必各执一词,各不相下。此正如孟荀性善性恶之争,于整个道理中,各截半面以立论,就成为对峙的两派,这就是门户之见。

孙中山先生曾说:马克思的信徒,进一步研究,发明了“生存为历史重心”的说法,而告子在2000多年以前,已有“生之谓性”一语,这是值得研究的。达尔文生存竞争之说,符合告子所说“生之谓性”。

中国的哲学家不这样,告子“食色性也”的说法,孟荀都是承认了的,荀子主张限制。不用说了。孟子对于食字,只说到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为止,对于色字,只说到无怨女、无旷夫为止,达到生存点,就截然止步,随即提倡礼义,因之有“衣食足而礼义兴”的说法,这是中国一贯的主张,绝没有西洋学说的流弊。

古今中外,讨论人性的,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告子性无善无不善的说法,证以印度佛氏之说,是合理的。他说:“生之谓性。”从达尔文生存竞争之说看是合理的,从马克思信徒“生存为历史重心”之说看,也是合理的。至于他说:“食色性也。”现在的人,正疯狂地向这二字奔去,更证明他的观察没有错。我们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而告子说:“性犹湍水也。”水的变化,就是力的变化,我们这条臆说,也逃不出他的范围。性善性恶的争执,是我国2000多年未曾解决的悬案,我们可下一断言说:告子的说法是合理的。

同类推荐
  •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准确、优美、流畅,带你读懂原著,走近真实的尼采——天才、狂人、世纪末孤独的漂泊者、20世纪最走红的哲学家。天才的命运是一再被误解和一再被重新发现。尼采是属于年轻人的,愿你们不做20岁、30岁、40岁的老人。《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在本书中,尼采开创性地提出日神和酒神二元艺术冲动学说,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完成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他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诗体小说,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这部书中,尼采使用了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的语调,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 点亮自性之光

    点亮自性之光

    在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亲切态度,为读者循序渐进地探索应如何具足自身的能量,去照彻光明自性。克氏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透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才是真正的解脱行动。不论他人有多么老练、聪明、博学或是神圣,也不能点亮你的自性之光,除非你能透过自己的领悟和冥想将它点燃。
  •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是哈罗德·布鲁姆在哈佛大学诺顿演讲的精华结集。在基督教与犹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鲁姆主要从三个角度评论,即对前人的继承,作家所独有的原创性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书中评述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从希伯来《圣经》写起,到弗洛伊德、贝克特等现代派作家为止,他重读了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时,他在描绘文学发展的框架中,对信仰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极富启发性的阐释:文学在人性的立场上与神学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创造力与神的创造力颉颃。
  •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是一部哲学随笔集,原书的副题是“论荒谬”。在加缪的哲学思想中,荒谬不是作为结果,而是作为起点来提出的,他从荒谬这个前提出发,对人的存在进行探索。这正如西西弗的命运,他受到诸神的惩罚,要不断将滚下山的巨石一次次推上山顶,西西弗明知自己是徒劳,但依然推巨石上山。他的行动本身就是对荒谬的反抗,他清醒的意识就是对自己幸福的感知。
热门推荐
  •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在异乡的窗口,守望

    在世界的维度,思考人的解放。本书为汇聚国际政治、文化、思想精英的访谈集,所涉主题聚焦当代生活,钩沉往昔历史,省察社会现实,彰显公共关怀。作者在其十年的职业记者生涯遍访享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探究他们的生命旅程,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独立观察和个人之思,重现他们对重大公共问题的自由发言。本书记录时代风云,呈现社会变迁,是一部集结世界各界精英的洞见之书。
  • 重生女王驾到:男神,别咬

    重生女王驾到:男神,别咬

    新文《驭兽狂妃:鬼医三小姐》求支持,求包养!亲眼看着父母惨死,参军的哥哥任务中身亡,长嫂另嫁他人,家财被夺,心爱之人背叛,遭受迫害惨死的叶酒酒一朝重生回到十四岁,重活一次,那么……父母,哥哥,家财,所有属于她的一切,哪怕一分一毫,也休想有人染指。触者,剁手!这一世,她不相信爱情,只要变强,将那些,曾经伤她,害她的人踩在脚底。只是,这个从地下城挖出来的传说中的暗夜之王……“你能不能不要一直跟着我,堂堂暗夜之王,像个跟屁虫真的像话吗?”“我的心在你身上……”暗夜之王也会调戏人类?
  • 底特律化身为人

    底特律化身为人

    本书由2018年PS4游戏机独占游戏大作(底特律:成为人类)(底特律:我欲成人)(底特律:变人)(底特律:化身为人)改编。在2048年科技相对现在已经有了飞跃的变化。美国底特律城市是很先进的工业化城市(仿生人基地)。在这座充斥着尖端科技的城市中,卡菈(Kara)、康纳(Connor)和马库斯(Markus)这三位仿生人的命运将因为各种事件交织在一起,创造属于他们的故事。
  • 大宋第一赘婿

    大宋第一赘婿

    手持开红包系统,为原本短命的大宋中兴皇帝续命,再造一片河山,什么靖康耻,什么金国不可战胜,什么草原天骄,统统在我脚下臣服吧!李逵做我保镖,林冲做我先锋大将,踏平西夏!当站在帝国权谋的最高点,李仁该继续选择脚下这个大宋,又或者是……取而代之?一切尽在大宋第一赘婿!
  • 春草生

    春草生

    说了再多道理,用了再多比喻,终究要靠自己活下去。
  •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是一部意蕴丰厚、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从新中国解放前夕,历经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右”、文革,一直到新时期这样一个历史时段中,煤炭工人邵士喜及儿子邵合作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悲剧命运,在充满种种悖谬的历史境遇中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百态:他们或以“瞒和骗”、隐忍、溜须拍马等朴素的处世哲学顺应着悖谬的社会,或反其道而行。
  • 难逃罪妻

    难逃罪妻

    五年前,她怀孕逃离,五年后,她本想夺回自己的地位,没有想到最后却自投罗网。
  • 男+女之幽默

    男+女之幽默

    说男道女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婚后之爱女人的聪明是装傻锁住男人的“放蛊”假戏真演阿哥开始当绅士我不嫁人碍着谁啦夫妻相疑恋爱也需要技术手段爱情永远得折腾劝你真正地失恋一次逼着你谈隐私怕老婆是打不过老婆吗女人怒吼不当月亮“小兔崽子们”谈恋爱再谈“小兔崽子们”谈恋爱推敲一下脸蛋的美最消耗体力的工作是恋爱女人经常爱混蛋玩弄式的伤害大丈夫甘拜下风张口闭口说讨厌爱得恨不能咬一口没有度量的男人男女一样,活不到天亮妙在“男女有别”爱情多少钱一斤命运莫测死活就是不离婚时尚男女美之折腾妻子和情人哪个重要男人完美即完蛋第一眼就爱得要死家庭电视战漂亮热情的马达姆俄罗斯浪漫漂亮有时不是件好事……
  • 妃你不可之嫡女有毒

    妃你不可之嫡女有毒

    帝都才女沐长歌为渣男倾尽一切,到头来,惨死无人知。一朝强势归来。她成了她。斗智斗勇,谋爱虐渣,惊才艳艳,锦绣风华。她执手天下棋局,杀·人咫尺,在帝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是天辰国六皇子,面如冠玉,偏·执深情。携一雪·豹,在诡谲的皇朝里,默默守护,只为一人。……他视她如命。他说,长歌,一辈子我不惧黑暗里的魑魅魍魉,牛鬼蛇神,我只惧你一人的心思。……她爱他一生。她说,魑魅魍魉,牛鬼蛇神,不必担心!日日月月,月月年年,春夏秋冬,光明黑暗,我都陪你。提示:宠·文,男强女强,双.处,一生一世一双人。推荐旧文《山中田园》
  • 种鬼传说

    种鬼传说

    一缕飘荡人间的魂,一座隔绝阴阳的门,一场止而复始的梦,一桩布上千年的局。凡心种鬼,谬论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