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400000013

第13章 美 日莱特湾大海战(1)

1.为登陆作战扫清障碍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美军连续不断的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上苦心经营的外防御圈已经土崩瓦解。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美军又接连攻克了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使日本的内防御圈中的关键链条被砸碎。从而进一步改变了美日双方的战略态势,美军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防御已岌岌可危。

塞班岛陷落以后,日本的防卫大门已被冲破,战争资源已经基本消耗殆尽,海军和空军已经没有和盟军作战的实力。这时候,日本大本营仍然企图负隅顽抗,制定了一个防守“核心圈计划”和防守“联络圈计划”。

决定这个计划以前,曾经有过4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短期决战方案”。即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对付眼前,不考虑1945年以后的事情。

第二个方案是把现有的资财和兵员拿出7/10进行决战。如果决战失败,还可以据守本土,长期抗战。

第三个方案是先把现有的战斗力量拿出一半来迎战进攻菲律宾的盟军,剩余的一半准备防卫本土。

第四个方案是不再迎战或出击,把全部力量集中用于防卫本土,尽量打持久战。

这四个方案中,最终选定了第二方案,打算用7/10的力量进行决战,在重挫盟军作战意志以后争取停战或讲和。实际上,这四个方案无论哪一个都没有回天之力,只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日本参谋本部于1944年7月21日决定下述基本方针:

一、加强菲律宾、台湾、南西各岛、本土、千岛群岛海洋一线的防卫。

二、上述地域不论何处遭受敌军进攻,随即集结陆海空军战力迎击。

三、在中国,按预定计划完成湘桂作战,用大陆交通补充海上交通的不足。

四、尽力用沿岸航路保证海上交通。

鉴于美军下一步的攻击目标可能是菲律宾、台湾、西南诸岛(冲绳)、本土(九州、本州)及东北方向的千岛、库页岛(即桦太)、北海道,所以,把菲律宾方面的战事命名为捷一号作战;台湾方面命名为捷二号作战;本土方面命名为捷三号作战;东北方面命名为捷四号作战。命令捷一号捷二号应在8月末做好准备,捷三号和捷四号应在10月末做好决战准备。

捷一号的战略思想是:陆上的决战是在吕宋岛。如果美军进攻其他各岛,便由陆海军的航空兵力和海军舰艇进行决战。在海战方面,过去的主要攻击目标是航空母舰,这次改变为以击溃美国运输船团为主。陆战的战术也有改变,过去是集中力量在海岸击溃登陆部队,今后改为从海岸线后退构筑纵深阵地的战术,构筑“水边阵地”、“主抵抗阵地”、“预备主抵抗阵地”、“复郭阵地”等四段结构的阵地。

在盟军方面,美军最高指挥部通过过去数次大会战,已经对日本陆海空军的战略战术了如指掌,对日军还剩多少战斗能力也十分清楚,可以随心所欲愿意怎么打就怎么打。盟军的战斗能力十分雄厚,日本已是强弩之末,力不从心。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戴墨镜者)视察莱特岛滩头阵地。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决定不再逐点进攻,而提出了直指日本本土的作战方案。美国海军司令金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上将及其他海军指挥官们,主张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取得空军基地后,干脆绕过菲律宾主岛吕宋岛,直取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台湾及厦门一带,像瓶塞一样堵住日本本土和南洋之间的补给线,加紧海上封锁,同时空袭日本本土,置日本于绝对被动之中。

麦克阿瑟陆军上将不同意这个作战计划,坚决反对绕过菲律宾先取台湾。他主张在莱特岛首先登陆,拦腰斩断菲律宾防守线,建立航空兵和后勤基地,然后进攻吕宋岛,切断日本本土与南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7月7日,罗斯福总统亲自来到夏威夷,讨论今后的作战方针。在会上,麦克阿瑟将军坚决反对尼米兹的作战方针。他说:日军盘踞在菲律宾,菲律宾人民都在受苦受难,解放他们是美国的责任,所以一定要先拿下菲律宾。

之后,麦克阿瑟又和尼米兹直接会谈,详述自己的意见,认为台湾只不过是一个基地,消灭日军战略要地、收复菲律宾才是先决的。尼米兹最后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夏威夷会议圆满结束,决定了先进攻菲律宾的方针。

1944年8月,尼米兹决定由哈尔西将军接替斯普鲁恩斯担任第3舰队(原第5舰队)的指挥官,具体负责登陆部队的海空掩护,其快速航空母舰编队仍由米切尔指挥,但番号改为第38特混舰队。

9月,在战役发起之前,哈尔西首先对菲律宾岛、台湾及琉球等地的日军航空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轮番轰炸。在空袭过程中,哈尔西发现菲律宾中部的日军防御非常薄弱,于是在9月13日极力向尼米兹将军建议:提前发起莱特岛登陆作战。他的建议得到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两位上将的赞同。9月15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作出决定:10月20日进行莱特岛登陆战役。

就在莱特湾战役即将开始之际,哈尔西又想到了台湾。他认为,台湾岛是日军“不沉的航空母舰”,而且台湾岛距莱特湾不远,日军的陆基航空兵肯定会对登陆的美军带来巨大影响,必须在登陆作战打响之前先将其除掉。为此,他命令米切尔“务必瘫痪岛上的机场,大量摧毁日军作战飞机”。

10月12日,天刚蒙蒙亮,米切尔将军率领他的第38特混舰队来到了台湾岛以东90海里的海面上。他命令航空母舰一字排开,其他舰只散开在四周进行保护。一切就绪后,他向母舰上的飞机下达了起飞命令。随着一发红色信号弹射上天空,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响起了隆隆的飞机马达声。不一会儿,400余架舰载机就腾空而起,齐向台湾岛方向飞去。

台湾岛日军指挥官福留繁海军中将发现美机后,采取了拼命的作战方式。他把230架战斗机全部派往空中,并命令全岛高射炮兵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同时命令仅有的朋架“1”式陆上攻击机全部挂上鱼雷和炸弹,从另一个方向迂回袭击美舰队。

战后福留繁回忆说:“一场可怕的空战在我的头顶上展开了。我们的舰载机大批地朝入侵的美机扑去。我们的飞机看来干得很漂亮。我想,我不能要求它们打得再出色了。片刻功夫,我看到飞机一架接一架起火,往下栽。‘打得好!打得好!一次大胜仗!’我拍手称快。待近时一看,使我大失所望。天哪!那些被击落的都是我们的战斗机,而在我们头顶上耀武扬威盘旋的全是敌机!那些涂有美军标志的飞机,每一架机头,机翼处能喷出4~6道又粗又长的火舌,日机碰上这些火舌便开始起火、冒烟。而我们的‘零’式战斗机射出的曳光弹道明显细小,那些7.7毫米口径的机枪子弹只配打打飞鸟,哪里能对付这些装备有厚厚的防护装甲的美国战斗机呢?简直是以卵击石。在这一边倒的片刻作战中,战斗很快结束了,我们彻底失败。”

尽管日机大部分被击落,但福留繁将军仍不死心。此时,他将他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80架攻击美舰队的“神兵”身上。可不一会儿即得到了报告:“我机群还未到达美舰队上空,便遭到‘恶妇’式战斗机的拦截,在美机和美舰高射炮打击下,已损失40多架‘1’式攻击机……

这时,美军攻击机已将拦截的日战斗机全部消灭,开始在台湾岛上空扔炸弹了。台湾岛上的航空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而美军仅损失飞机40余架。

此后的3天内,米切尔又先后3次以大批轰炸机对失去防空能力的台湾岛进行轰炸。另外,从中国境内基地起飞的11架陆军航空兵巨型B-29轰炸机也轰炸了高雄地区。至此,日军在预定地区的航空设施全部被摧毁。

美军以损失89架飞机的代价,取得了击毁日军各型飞机近1200架的巨大战果。台湾岛已不可能对美军的莱特湾作战构成任何威胁了。在整个作战地区,美军已夺取了制海和制空权,为麦克阿瑟的登陆作战扫清了障碍。

10月14日,米切尔将军心满意足地收回舰载机后,即下令返航。他将和哈尔西一起,挥师向菲律宾杀来。

2.初战锡布延海双方均遭重创

在菲律宾诸岛中,莱特岛“街亭虽小,关系重大”,是菲律宾各岛的喉舌部位,也就成了双方必争之地。因此,在这一带日军也倾其海军全部实力,决心与美国人血战到底。10月20日,美军在菲律宾中部的莱特岛登陆,为了支援掩护登陆部队,美军把中太平洋战区的第3舰队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第7舰队全部集中到了菲律宾东部海域,总兵力达12艘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和104艘驱逐舰,只舰载飞机就有1800余架。

然而,就在美军登陆莱特岛的前两天,日本人碰巧截获了美军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正好为日军提供了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情报,于是日本海军司令丰田下令实施“捷-1”作战计划,从而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10月17日,美军攻占了莱特岛东面的苏鲁岛及迪纳加特岛。18日夜,日本大本营向日陆、海军颁布了开始“捷-1号作战”的命令。

20日拂晓,美军开始在莱特岛登陆,当天就夺占并建立了登陆场。由第7舰队组织的两栖编队的420艘各型运输舰船,载着213.5万吨的作战物资,云集在莱特湾内。由于登陆场有限,又无大型港口,卸载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

为了支援、掩护后续主力部队登陆,美军把中太平洋战区的第3舰队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第7舰队全部集中到了菲律宾东部海域,总兵力达12艘航空母舰、18艘护航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和104艘驱逐舰,舰载飞机1280余架。美军自恃兵力雄厚,根本没有考虑对参战兵力实施集中统一的指挥,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部,第3舰队和第7舰队仍分属中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统辖。

美海军第7舰队由金凯德海军中将指挥,除两栖作战编队外,还有两个编队:炮火支援编队——辖有6艘老式战列舰、若干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由奥尔登多夫海军少将指挥,其任务是对登陆兵实施舰炮火力支援,同时阻止日军舰沿苏里高海峡冲入莱特湾;另一个是空潜警戒编队——配置在莱特湾外偏东约70海里处,由斯普拉格海军少将统一指挥的3个护航航母小队组成,辖有4艘护航航母,以及若干艘驱逐舰,其基本任务是实施对空、对潜警戒,以及对己方的登陆部队进行空中支援。

第3舰队位于第7舰队的警戒编队以北,由哈尔西将军指挥。由于其部分兵力已转隶第7舰队,因此哈尔西当时只有第38特混编队,下辖4个特混大队,拥有航空母舰16艘,新式战列舰6艘,以及若干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第3舰队的基本任务是防止日军舰艇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从北面冲进莱特湾。但是,尼米兹在莱特岛登陆战发起前,又给哈尔西部署了三项任务:担任战场警戒;防御日本海空军对莱特岛(湾)的反击3相机消灭日本海军主力。

日军当时十分清楚,残存的日本海军根本不是美国两个舰队的对手。因此,他们放弃了与美军舰队决战的指导思想,决定以打击美军登陆输送舰船为主,支援莱特岛的抗登陆作战。针对美军强大的攻势,为了通过莱特湾的南北两个海峡口,日军联合舰队精心设置了一个馋人的“诱饵”,即用小泽舰队将美海军主力诱至北方,然后栗田舰队乘机冲入莱特湾,全歼登陆美军。

20日,栗田舰队驶入文莱锚地,并做好了战斗准备。他和西村中将指挥舰队,定于25日黎明一起冲入莱特湾。其行动方案是:他亲率“大和”、“武藏”等5艘战列舰,还有10艘重型巡洋舰、2艘轻型巡洋舰、15艘驱逐舰组成栗田舰队,从巴拉望岛西岸北上,经锡布延海,穿圣贝纳迪诺海峡,冲向莱特湾。西村海军中将指挥“山城”、“扶桑”号战列舰、1艘重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组成西村舰队,经苏禄海,穿过苏里高海峡,侧攻莱特湾。志摩舰队也同时南下助战,3支舰队对莱特湾形成钳形攻势。

同日,小泽舰队沿丰后海峡开始机动。小泽及其官兵心里十分明白,“歼灭美军航空母舰编队”仅是字面上的任务而已,而牺牲本队,保障栗田等主力舰队作战才是真正的目的。小泽舰队看起来阵势堂堂,但舰载机只有108架,还不够几艘航空母舰编制数的一半,并且飞行员都是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的新手。因此,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21日,正在南下的志摩舰队接到“从苏里高海峡向莱特湾冲进”的命令。这样,西村和志摩两个舰队决定同时从苏里高海峡冲进莱特湾。

10月22日8时,栗田舰队由文莱湾出发,经巴拉望西方海面北上。西村舰队则于22日下午3时驶离婆罗乃港。志摩舰队驶向台湾海峡。小泽舰队也在台湾东方偏北的海面出现。各舰队都在按预定的计划开始行动。

但是,厄运首先笼罩在日军主力编队栗田舰队头上。10月22日夜,美军“飞鱼”号侦察潜艇发现了栗田舰队,并且马上向哈尔西作了报告。根据哈尔西的指示,“飞鱼”号呼唤同伴“绦鱼”号,一同尾随栗日舰队,并伺机攻击。

23日黎明,栗田在旗舰“爱岩”号重巡洋舰上下达“躲避潜艇曲折航行”的命令。但是,大祸仍然很快就临头了。正在舰桥上指挥的栗田感到脚下一阵强大的震撼,“爱岩”号中弹了。与此同时,邻舰“摩耶”号重巡洋舰也尾部起火。两艘战舰顿时被浓烟和火焰所笼罩,不到几分钟就沉入了海底。几艘驱逐舰迅速驶来营救,栗田和他的参谋们不得不在汹涌的海水中泅到救援舰上。

祸不单行。18分钟后,重巡洋舰“高雄”号也被两枚鱼雷击中,失去机动能力。栗田不得不派两艘驱逐舰护送“高雄”号撤离战区。

恼怒的日军开始攻击美军潜艇,驱逐舰发射的深水炸弹在辽阔的海面上激起一层层巨大的水柱。美军“飞鱼”号潜艇在躲避中不小心触礁沉没。

离莱特湾还有近两天的航程,日军不敢恋战,只好鸣锣收兵,调整队形继续前进。

栗田舰队在对潜艇防御的恐惧中迎来了日出。天亮后,栗田下令将指挥部移至“大和”号。坐在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上,栗田的心里才似乎有了一点平衡的安全感。

白天总算平静地过去了。夕阳西沉,夜幕又开始降临,栗田默默地祷告,并命令舰队全速航行。

哈尔西从美军“飞鱼”号22日夜发回的电报中得知,不久将有一支大的日军舰艇编队从北面向美军莱特岛登陆部队发动攻击。他仔细地琢磨着“飞鱼”号发回的电报:“发现舰艇多艘,其中3艘属战列舰。”那么日军的航母在哪里?这是哈尔西此时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

23日晨,哈尔西将他的第38特混舰队展开在圣贝纳迪诺海峡东部,并命令各大队开始搜索日军舰队。

同类推荐
  • 美国的故事4:制宪之路

    美国的故事4:制宪之路

    毕蓝老师留美二十余年,从看到美国到看透美国,以细腻、真诚、幽默的文笔,自2010年起开始在博客上写美国,从“五月花号”开始写起,时至今日,依然持续更新中。网友评价她的美国史“简明而不简单,严谨而不严肃”。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来听毕蓝老师给你讲讲美国的故事……从1783年到1789年,从一位英雄到一个国家,刚刚独立的美国,如何在动荡和争议中摸索着建立一个国家……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5

    本书收录了基层抗战老兵的回忆性文章五十九篇,均是秉持“亲历”“亲见”“亲闻”原则甄选的绝对一手资料。全书共八章,并以川军、湘军、桂军、鄂军为划分标准,将全部内容归为四篇。文章皆从抗战老兵视角,多以第一人称口吻,对其亲历的抗战事件进行忆述,语言朴实耐读,从平民化的侧面让读者窥探史实真相,对于抗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人间最佳赘婿

    人间最佳赘婿

    皇族争权位,皇子流落民间!养育恩未及报,家空人散尽!呆傻的皇族弃子,入赘吴家……本想过平凡的生活,远离家国争斗!天不允!人不允!情不允!争就争个天昏地暗,斗就斗个无憾无悔!
  • 渡劫,帝国之殇

    渡劫,帝国之殇

    古中原大地上,分布这大大小小的国家,各国之间为了领土、地位、金钱,互相征战,最终以北方梁国和南方楚国脱颖而出。梁国通过数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把楚国的得狼狈不堪,在统一中原的收官时刻,梁国的大臣白晅却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秦国,且顺势灭了楚国,统一了中原,把国家逐步发展为帝国,就在此等辉煌之时,正直壮年的秦帝白晅却离奇溘然辞世,这是天意?与此同时,前朝旧部又在积极的进行复国行动。各派势力暗流涌动,白晅诸子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却发现最终只是渔翁得利……秦帝国的公主白蓁爱上了一介小吏“王温”,但发现“王温”跟父皇白晅的驾崩又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 贾志刚说战国(全集)

    贾志刚说战国(全集)

    列国争雄,百家争鸣,道术为天下裂。《说战国》好戏连台,历史从未如此精彩!继畅销系列《说春秋》之后,贾志刚再揭战国大幕,从波诡云谲的历史中窥探人性的变化,让战国神人轮番登场,演绎一场令人欲罢不能的历史大戏。贾志刚《说战国》,演义一段神剧般的历史,再现一个牛人辈出的黄金时代!
热门推荐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女神我无所不能

    我是女神我无所不能

    宋初有个与生俱来的能力,其名曰“跟谁表白谁倒霉”......正当善良的她打算孤独终老的时候,前世的债主们突然闯进了她的生活,要给她解除封印。 债主?什么债? 情债!还不止一笔! 封印?原来她前世还是位女神,抬抬手就能翻天覆地毁灭世界那种。不过......要我以身相许来还债?这就有点问题了......
  • 特工少女有人宠

    特工少女有人宠

    她是华夏顶级的精英特工,黑夜是她的保护色。他是镇守边区的最强单兵,卫国是他的终生夙愿。当一场意外她失去记忆变成普通的高中少女,遇到特种兵军官的他,是试探怀疑?还是惺惺相惜?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魏庆之词话

    魏庆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藏秘诡事之奴奴花卡卡

    藏秘诡事之奴奴花卡卡

    大惊爆!!独家披露藏史数档封存猛料格萨尔王曾密令大将军巴奔达东建造了一个山庄。山庄里,有一幅巨大而诡异的壁画,画中的地方,就是“奴奴花卡卡”……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两个经过乔装打扮的印度人偷偷来到拉萨东北部的卡多寺,携带了一张可以在世界各国银行通兑的巨额支票,只为了借走卡多寺那只诡异的“阎罗王磨盘”。可惜,他们最终却无法再回到印度。也是在这一年,一位伏藏师于意外中得到了一本缺失的经文,这本流失的古卷一直等到三十六年过去,才终于显露出了它留存于世间的目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世界文学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者典型,并通过他的发家,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以后社会财富和权力再分配的历史,描述了贵族的产业如何逐步转移到资产者手中,满身铜臭的暴发户又如何成为地方上权力的象征和众人膜拜的对象。
  • 远去的紫禁城

    远去的紫禁城

    心心念念当皇帝的溥伟为何会败给了三岁的溥仪,与皇位失之交臂?大汉奸川岛芳子的父亲善耆为什么要把子女送给日本人川岛速浪,即使家道败落也一心想要复辟?“珍妃墓”被盗案中下葬了二三十年的珍妃尸体为何完好如生?被孙殿英盗出的乾隆帝九龙宝剑的几位拥有者为何皆死于非命?末代皇叔载涛、摄政王载沣、溥仪弟弟溥杰等在清朝灭亡后命运迎来了怎么的转折?重磅历史人文栏目《家事》为你解开历史之谜,还原末代皇族家事。
  • 石榴树上结樱桃(李洱作品系列)

    石榴树上结樱桃(李洱作品系列)

    《石榴树上结樱桃》除了收录作者的小说作品,也收录了他的一些文学对话录、演讲以及随笔。与《石榴树上结樱桃》作者李洱进行这些对话的批评家、记者,无疑都是文学的行家。借对话和演讲的机会,他讲述了我对人与事、对文学与时代的一些看法。正是那样的一些看法,决定了他为什么会写出这些作品,也决定了这些作品的成功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