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7000000079

第79章 从爱到爱的距离

10岁

父亲是那种沉默寡言的男人,除非喝了酒。

她记得,她是从10岁那年开始恨父亲的。那年,父亲喝多了酒,狠狠地打母亲,她和弟弟在一边看着,幼小的心里,细细密密地织满了仇恨,并蔓延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

父亲是村委会主任,在普通的老百姓眼里,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官了。但在她眼里不是,她看了很多书,知道有上一级的领导,知道有比父亲大得多的官。所以,她看不上父亲在村里的举止,别人有一点儿小事,他就拿架子,说:“啊,这是个原则问题,这是个党性问题。”

她在日记里写道:我的父亲是个什么也不懂的村委会主任,我恨他。

父亲嗜酒,村里人家每每有大事小事,总会喊父亲过去帮忙。这种事情他还是比较热心的。喝了酒之后的父亲,常常和村里人坐在一起,红着眼睛猜拳。她看不懂,但有一点儿她知道,那是一种很令人讨厌的活动。

父亲也请乡里的大小领导在家里吃饭,母亲便忙里忙外地伺候。她看不惯那些人,隐隐觉得那些人就是来破坏她的生活的,让她写不成作业,看不进去书。

她想,长大后,自己绝对不会做父亲那样的人。

所以,幼小的她便学会了顶嘴,学会了伶牙俐齿地还击。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每当父亲说时,她便想尽理由说不,说到父亲无言。彼时,他会狠狠地瞪她,说:“看我打你。”她会倔强地抬起头,看他的眼睛,但总是在三四秒钟后败下阵来--父亲的眼神里面,有她看不透的东西,也有一种令人害怕的权威。

邻居对父亲说:“你这个闺女厉害,从小就这么会讲理。”父亲狠狠地说:“不成材的东西,就会顶嘴。”

她暗中听到,更觉难过,也更恨他。

18岁

她在城里的高中上学,每个星期或两个星期回家一次。

父亲依旧在村里面做着村委会主任,每次回到家,都能看到他陪着下乡的干部喝酒。这种情形,往往让她厌恶地走到一边。她宁愿坐在小屋里想心事,也不愿意看到那屋里的场景和父亲有点儿谄媚的笑容。

她更加心疼母亲,这个小女人,从来都是父亲的附庸,不大声说话,言听计从。

那个时候,她心里隐隐会想到自己的以后,自己绝不会像母亲那样,找一个这样的男人:为了一点儿小事,请人吃饭;气不顺的时候,拿自己家里人撒气;在外面,永远是一副好人的模样。

于是,星期天的时候,她借口学习忙不回家,除非没生活费了,去家里拿一次,但她都是张口向母亲要。对于父亲,她很少说话。父亲也很少为了一件事而说她了。如果母亲不在家,她就找借口出去,到同学家里,避免和父亲单独在一起。

有时候,父亲到城里来公干,也会到她学校里看看她。他在传达室那里等着,半天的工夫,总是能与传达室的那个看门老头聊得火热。她慢慢从教室出来,走到那里,淡淡说一句:“来了?爹。”

父亲会回过头来看看她,眼睛里没有亲切,只是平淡地答一句,回过头去继续跟老头聊点儿话尾。完了之后才转过身来对她说:“你妈说让我来看看你,一切都好吧?”

到底是自己的母亲,母女连心。父亲这次来,恐怕是母亲千叮咛万嘱咐才来的吧。她想起母亲在她每一次回家的时候,都在自家的门口向她来的方向张望,心里一酸,眼睛有些湿。

这时,她看到父亲的眼睛紧盯着自己,便又低下头应一声。

“那你就好好学习。”父亲的话还是很简单,他心里是没有这个女儿的,她想。看他蹬上车子,然后热情地同老头儿打招呼,看她一眼,就走了。

有时,父亲会带点儿钱给她,说是母亲让带给她的,她更感激母亲。她在日记里写道:父亲有点儿虚伪。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她拿给母亲看,母亲激动得将手擦了又擦,又将通知书拿给父亲看。她注意到父亲脸上的变化,这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标志,起码值得他拿去炫耀一次。她隐隐觉得,父亲的嘴角有点儿抖,说了句:“真是的。”

她不明白父亲话里的意思。接下来的几天里,父亲将乡亲们聚在一起请吃饭,邻居又说:“你看,你这闺女真有本事。”她期待着父亲能说几句夸她的话,但是他只是笑了两声。她有点儿失望。

走的时候,父亲送她到城里坐车。临上车时,他对她说:“上车别多说话,到地方后马上打电话过来,你娘想你。”

她狠狠地咬嘴唇,女儿是娘的心头肉,怎么能不想呢?

27岁

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了省城,在一家小公司上班。男朋友是另一个城市的大学同学。

她结婚时,父亲坚持要男方从家里娶亲,她有点儿生气。男朋友的家里并非权贵,还要找车,还要跑近200公里的路程,她试着与父亲商量,却一点儿商量的余地也没有。父亲是保守的,相信一贯的传统,女儿家,就要从家里出嫁。

她说不通父亲,只好与男友商议,男方家里倒也爽快,男友说:“只不过是多花些钱罢了。”

成亲那天,她一早就听到父亲起床,接待乡亲们。她一个人躲在屋里,有村里以前的小姐妹进来,笑着同她闹,喜气很快在小房间里漫开来。等到她上车的时候,却看不到父亲,母亲将她送上了车,她哭得泪人一样。上了车,她悄悄地问坐在车上的弟弟:“咱爹呢?”

弟弟的回答让她吃了一惊,他说:“咱爹去屋后了,你出门的时候,我看他抹着眼泪走的。”

她心里一酸,父亲从来没在她面前掉过泪。

按乡里的规矩,新娘子上了车,是不准再下车的。她觉得难过,却没下车。出村的时候,远远地,她看到屋后,父亲蹲在那里,身形很单薄,伸手在脸上抹了一把,似乎在擦泪。她的心有些疼,但很快,车子远行,将那个背影落得远了。

新婚的日子,很快乐。回家的日子,毕竟是少数。每一次往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总是母亲。有时,母亲也将电话给父亲,说:“孩子的电话,你也接一下。”

父亲接过电话,两边往往都会有一两秒钟的沉默,这种沉默是尴尬的。父亲总是会说那两句:“工作还好吧?生活还好吧?”她在这边说:“好。”听着父亲越来越苍老的声音,她往往会觉得心酸。

闲下来的时候,她在日记里写:父亲老了,我长大了。还记得自己曾经恨过他,只是每一次看到他又多了白发的时候,便忍不住想,哪一根是由于思念这个不在身边的女儿而变白的呢?

32岁

弟弟也上了大学,家里的田也少了。秋后。父亲打电话,说要到城里来,看看她和小外孙。

丈夫出差去了,她一个人在家。本来说好是上午的车,可是到了中午,父亲还没来。她将孩子放到邻居家,去车站接父亲。刚走到车站,听说一辆出租车撞倒了一个乡下人。她猛地惊呆了,拼命地向出事地点跑过去,眼泪不由自主地涌出来,哭喊着跑到那里,见围了一群人,她不顾一切挤进人群。出租车前坐着一个乡下人,正在那里同司机讨价还价。

见她哭着挤进来,那司机和乡下人都怔住了。她哭着哭着,便笑了起来。众人都看她笑话,说:“这个女人怎么了?”她顾不得,挤出人群,正好看到了一边的父亲。

“爹,你怎么了?你没事吧?”她擦了擦脸上的泪说。

父亲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举一举手里的礼品说:“转了一上午,想不起来买什么礼品,也不知道小外孙喜欢不喜欢。”看着父亲手里大大小小的许多包,她又笑了,说:“爹,你还用买什么礼物?”心里酸酸的,看父亲有点儿拘谨地笑着,她忍不住想哭着抱抱他。

走在街上,阳光从身后照过来。从什么时候起,父亲的背也变得佝偻起来了?以前的他可是很刚强的一个人呢。过马路时,父亲小心地躲着身边的车,眼睛却看着她,嘴里说着:“小心,你看你,走路怎么不看车呢?”她说:“城里人不怕车,就像乡下人不怕狗一样。”

父亲笑了,眼角的皱纹在瞬间拧成了绳。

父亲看到小外孙,也像个孩子一样,将小外孙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说:“姥爷最疼你,只疼你一个。”眼睛里的疼爱,像是要溢出来一样。

她有些愣怔,往事如粉尘一样散开来:记得在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将她抱在怀里,说疼她,用带胡子的下巴扎她的脸……她觉得心酸,想起以往的种种,想起母亲对她唠叨说父亲半夜起床,说是做的梦不好,非要母亲打电话给她,他自己总不好意思打过来。母亲对她说:“你爹想你,但总是要推到我身上。”

泪当时就落下来了,她借口准备饭,跑到厨房去。在那里淘着米,眼泪却不住地流下来。晚上,她在日记里写:从爱到爱的距离,是忽然间的发现,是自己的父亲,还有那从不说出口的关怀。

父亲老了,我长大了。还记得自己曾经恨过他,只是每一次看到他又多了白友的时候,便忍不住想,哪一根是由于思念这个不在身边的女儿而变白的呢?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本书突出一个“悟”字,强调《孙子兵法》的现代适用性。在本书中,编者刻意地保留了《孙子兵法》的十三篇章,对孙武的兵法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编者把《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另作主题,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案例、故事,最大可能地与现代社会结合了起来,凸显了古为今用的终极目的。
  •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100个人生哲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100个哲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

    成长比输赢更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充满艰辛和风险的旅行,那么输赢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几处驿站,而成长则是艰苦的旅程以及动人的风景。输赢是人生某一阶段的某一个结果的呈现,是一个人人生态度的一种彰显;而成长则是持续的自我超越,只有通过成长,一个人才能最终找到人生价值和内心平静。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比输赢更重要》正是基于以上认知而编著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长的意义、选择的价值,让青少年朋友们对人生、对自己都有更清醒的认识、更完美的规划。
  • 习惯的打造(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习惯的打造(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谁不愿与一个具有高雅气质、风度翩翩的青年成为挚友呢?所以这样优秀的青年必定会前途光明。而一个脾气古怪、态度粗鲁的青年则会遭人厌恶,因为人们都向往快乐和光明,谁会喜欢冷酷和黑暗呢?一个人如果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却有一身怪习气,那么他在事业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 男人请走开:独立的女人更美丽

    男人请走开:独立的女人更美丽

    谁说女人要靠男人?谁说女人不能自食其力?谁说女人要向男人伸手要车要房?谁说女人失恋就寻死觅活?谁说女人不能独自精彩?在古代,女人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在现代,即使女人被称为半边天,但仍有人在潜意识中认为女人就应该以男人为中心。让这些传统的老观念统统见鬼去吧,女人不属于任何男人,更不必要依靠任何男人,她们自己完全有能力精彩地生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都自立自强。如果还有人妄图把女人看做男人的依附,姐妹们,请大喊一声:男人请走开!
热门推荐
  • 修仙命路

    修仙命路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名字,但我一定不平凡,前世是某派合体期修士因为渡劫失败重入轮回千年后,继承使命再次修仙
  • 神秘列车之旅

    神秘列车之旅

    本书收入残雪中篇小说代表作五部:《神秘列车之旅》《工厂区的生活》《茅街的长延和他姑妈的通信》《矿区的维克》《空中囚禁》。其中延续发展了残雪“灵魂歌者”的风格,全面而深刻的自审意识,直抵灵魂的深度;自由彰显欲望的潜意识,已经超越了自我,真正构筑起了残雪的艺术王国。本书精选了残雪1999—2009年间的五部中篇小说,以期能够揭示其文学生活真相。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快乐王子

    快乐王子

    周围的人全消失了。空荡荡的,只剩下爸爸。她一下子抓住爸爸的手,轻轻巧巧地站了起来。身子轻得像没有重量似的。爸爸说,我们走吧。严卉点头,父女俩朝外走去。前方出现一个门,推开,是一条宽敞的大道。大道的那头,闪着金光。隐隐还有歌声,很动听。许多长着翅膀的天使,在那里飞来飞去。父女俩拉着手,一步步走了过去。严卉看见一个天使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红红的,还在跳动。她问,这是什么?天使告诉她,是快乐王子的心。——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 The Flying U's Last Stand

    The Flying U's Last St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月微风吹过

    六月微风吹过

    徐小小因家里穷困,被迫辍学出去挣钱,从小村庄到大城市,见识各类各样的人和事,被迫成长的故事
  •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文选

    本书记录了民国一代才女内心隐秘和复杂的情感心路历程。诗歌婉转、轻柔,散文平和中带着大气,是民国灿烂文学史中一道别有韵味的诗歌散文选集。
  • 唐太宗昭陵石刻瑰宝

    唐太宗昭陵石刻瑰宝

    本书对唐太宗昭陵的历史文化、石刻艺术进行分析和讲解。内容包括:昭陵六骏、十四国酋长石像、神道碑、墓志铭、其他石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踏芳尘

    踏芳尘

    他十七岁时翻进她的院子,十八岁时救了她的命,弱冠之年许了她一生,却在廿二岁看着她十里红妆许了另个他,他便做了王,谋了反,在二十六岁时,他终是与她的心修成正果,却阴阳两隔。踏芳尘之人,执流素抚风华,蓝眸似海望不尽那一片九万丈的深渊,世间几多繁乱,生得几种情深,却道是,那年夏,她闯进他的眼,从此明月煮酒,长饮相思,谁在酩酊花深处等她红纱玉腕,星辰作珰口笑朱丹,为谁煮的酒,再醒不来两眼痴缠意绵。佳人姽婳,倾城堪夸,一顾羡煞鱼雁月花。他,她,是一腔柔情,和化不开的劫。此生无望,来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