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6800000011

第11章 顺而不从

我们雇佣的中国佣人,让我们对中国人有了最初的了解。虽然我们对他们总是不满意,但是他们确实是我们了解中国人特性的第一任老师。居住的时间越长,和中国人的接触也日益广泛,但我们与佣人相处时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因为佣人只代表部分个体而被推翻,反而得到了更加广泛的确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中国人都是整个民族的一个缩影。顺而不从,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矛盾,但也最能反映中国人的一种特性。

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在雇佣的佣人中,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厨师,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左右着全家的安宁。新到任的厨师,简直就是服从的化身,对女主人的要求唯命是从,对家里的规矩也真诚地赞同。

女主人还不放心,特意告诫他,不要像前任厨师那样将没发好的面包坯放进烤箱,还有很多其他的事不按要求做,那是不能容忍的。对此,新厨师表示,无论有什么缺点,他都会改正,不会固执的。

女主人还告诉他,厨房是很讲究卫生的地方,不允许狗进来、不允许抽烟也不允许闲杂的人进出。他的回答令人愉快,他不喜欢狗,也不抽烟,是一个外地人,在城里只有几个朋友,都是正经人。

之后,他上任了,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没过几天,这个厨师把没发好的面包坯放进了烤箱;数不清的人在厨房里进进出出,许多人还带着狗;厨房里烟雾缭绕,终日不散。

女主人找他谈话,厨师自己承认,面包做得不是最好,但肯定不是揉面不够好,在那方面他是很讲究的;那些陌生人是他的“哥们”,但他们都没有狗,而且都走了,不会再来了(事实上,第二天他们又出现了);他们都没有人会抽烟,烟味肯定是从隔壁传过来的。这个厨师自认为是一个明事理的人,而且他没有做错,也不需要改变,他也就不知道怎么去改变了。

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给苦力一把崭新的、锋利的外国镰刀,让他用来割草,他微笑着答应了。但干活的时候,在他手中的仍是一把中国镰刀,那种大概有四英寸的旧铁片加上一个短柄做成的。他的行动好像在说:“还是旧的好用。”

给洗衣工一台外国的洗衣机,洗衣服不仅省时、省力、省肥皂,而且洗得更干净;再加上一台绞衣机,这样,洗衣服的时候既不费力又不损坏衣服的纤维。但是,洗衣工仍然像往常一样搓洗和拧衣服,电器都成了“有用的废品”摆在一边。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能是随时督促、纠正他们。

围墙坏了,让园丁用手头的砖坯把破损的地方修好,他答应了。但是等你再看到的时候,发现坏的地方插满了树枝,因为他认为这样会更好一些,并给你讲了很多的好处。

傍晚,把一封重要的邮件交给送信人,让他第二天早晨就出发,把邮件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但是隔天下午你又看到了他,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要洗袜子,休息一天!

雇了一个车夫,告诉他走那条路,按常理来说其他人都会这么走,他同意了。可是,他却带你走另一条路,他解释说,听过路人说那条路不好走。厨师、苦力、园丁、车夫,他们只相信自己,根本不相信我们的判断。

这样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在外国人开的诊所和医院里。医生给病人做了仔细的检查,并开了药。医生反复叮嘱拿到药的病人什么时间吃,吃多少,千万不要弄错等等。病人也生怕忘了这些规定,再三询问,总算弄清楚了。可是一到家就全忘了,他认为药效是和药量成正比的,吃得多,好得也快,一下把两天的药都吃了下去。给病人贴一片膏药,告诉他几天之内不要去动它。可是病人怕膏药长到皮肤上下不来,那样就像长了硬壳的“乌龟”一样了,所以他随时揭掉膏药查看。

在一个诊所里,主治医生有着各种医学头衔,而且经验丰富。而他的助手可能一字不识,也不知道药品的名称和病的症状。但是,对病人来说,助手的看法和医生的同样重要。甚至看门人或苦力的一句话,都可以使病人忘记医生的嘱咐而采纳他们的那些所谓的建议——实际上很可能是愚蠢的,甚至是致命的馊主意——这种做法是极其不明智的。这种事情有大量的实例,不得不让人忧心如焚。

到目前为止,我们谈到的都是外国人遇到的例子,因为中国人的这种顺而不从,影响到了我们最实际的利益。但是,我们越是深入地研究中国的人际关系,就会发现“口是心非”的现象随处可见。

中国的佣人对待主人都是一样的,顺从而且极力讨好,作为佣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不能自行其事的,或者是因为中国的主人不要求他们唯命是从吧。这和外国不一样,外国的雇主要求雇员要切实地按要求做,不然雇主就会请他走人。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中国,他有一大群的佣人,经常让他陷入两难,他们极其忠诚又极其固执,是一帮既难得又让人讨厌的人。谈起这些奇怪的“家伙”,他不知道该炒他们的鱿鱼,还是给他们加薪!

中国的雇主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因为他知道他的指令可能会被撂在一边,在思想上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像做生意要留一些备用金,或者像机械学说上为减少摩擦要留一些空隙一样。

中国的官员相互之间以及与上司之间,也或多或少有类似无视命令的现象。违反上级的命令,不外乎为下面几个原因:自己比较懒、为了朋友、为了金钱,等等。一个地方官,让他的佣人用水车到几里外的河里运水,因为他居住的地方的水有咸味。佣人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听从命令,而是到附近有甜水的村子里取的水,很快就将水运回来了,而且少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即使这位官员知道他的佣人没有按照自己的命令去做,但只要有好水喝,他也就不多追究了,这应了中国的那句话:“会捉老鼠的猫,就是好猫。”

中国人天生文弱,生怕得罪人,生怕出乱子,正因如此,如果有违反命令的行为,即使有五百人知道内情,也不会有人去报告。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即表面上顺从,实际行为却相反:主人要求佣人把水池里的水用东西装起来,以后再用,他却把水全部倒进了井里。

雷尼博士也说到一件事:在厦门任职的某官员,为了让别人难以读懂公文,就把公文分成两部分,把后面的放到了前面。这种做法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中国的大臣似乎并不想让外国人满意。

执法犯法,也是很常见的行为。比如说,某个罪犯被判戴两个月的木枷,只有晚上才准卸下来。但是,他只要在“最关键的人”身上花点儿钱,那么命令就打折扣了,在地方官进出衙门时戴上木枷,装装样子就可以了,而其他的时间,就任他自由活动。地方官知道他的判决书一下,它就不被当一回事了,下面的人也不会去认真执行,所以他会记得将刑期延长一倍,也懒得去管违背命令的事情了。

对于中国各部门官员错综复杂的关系,外国人经常看到类似的事情:上级命令下级去检查某个步骤的执行情况,隔段时间回报说,进展良好。事实上,他根本就什么都没做。在许多情况下,事情也就到此结束了。

但是,如果上面不断施压,而且命令很急迫,那么这个下级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嫁给更下一级的官员,当然,上级的责骂也不会自己留下,直到“风头”过去,然后,一切照常。这就是所谓的“革新”,而这种“革新”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禁止鸦片销售和种植,一会儿严一会儿松,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用“顺”去形容中国人的“固执”、“不从”,很多人可能认为很不恰当。但是,比起盎格鲁—撒克逊人,中国人的固执就不算什么了。事实上,我们说他们“顺”,是因为在他们像骡子一样的“倔强”中,有着一种依顺的特质,而这恰恰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所不具备的。

中国人有“顺”的天性,这可以从他们能够很有风度地接受别人的指责上得到说明。而盎格鲁—撒克逊人没有这种本事,甚至见都没见过。当你指出他的缺点时,中国人会很有耐心地、专心地、诚心地听着,并不住地点头赞同你的看法:“对,你说的没错。”

也许,他会感谢你,因为你的善待、你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他的缺点,并向你保证,他会立刻彻底地改正这些错误,永远都不再犯。但是,你要知道,这些承诺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他不会去改正的,事情估计也到此结束。其实,你仔细想一想,你要求他们做的,也只不过就是这些而已,并没有真的指望他们能去兑现承诺。

用竹子来形容中国人,最为准确,简直是一矢中的。竹子的中间是空的,也就塑造了它柔顺的特性。东风吹来,它朝西弯,西风吹来,它朝东弯,没有风的时候,它就高雅地挺立在那里。

人的头发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柔顺,它可以拉到一定的长度,但是一旦失去拉力,它就会立刻缩回去。头发只会按照自己的重量倒向任何方向,别人很难去改变。一缕极不易梳理的头发,人们俗称它为“牛舐过的”,因为它的存在,其他的头发就不得不顺着它生长的方向梳理。

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是一个人的头,各个民族看作是头发,无疑,中国人就是那缕牛舐过的头发,可梳、可剪、可剃,但仍然与以前一样,生长的方向不可改变。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
  •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在编辑过程中既注重实用性,又要照顾到全面性。《实用对联大全》对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场合等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和编辑,让读者各取所需、各用其能;同时针对部分对联还进行了赏析和说明,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这些对联带给我们的乐趣和精神享受。
  • 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

    时隔十年后,金克木名作重磅归来!梁文道《开卷八分钟》首推书;钱文忠、张汝伦、陈平原联袂推荐!一代学术大家卓越的读书方法,一位文化传奇特殊的学习路径。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2017全新增订版,将金克木的读书心得完整呈现。
  • 中国梦员工读本

    中国梦员工读本

    本书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细致地阐述了“中国梦”“企业梦” “个人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着重讲述了奉献精神、优患意识、诚信品格、忠诚爱岗、团结协作、感恩成长、学习创新、执行力、落实力等员工修炼铁律,是一本适合新时代、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精神提升的规范性读本。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热门推荐
  • 终极之门

    终极之门

    《终极之门》是奇幻小说。在一个宇宙中,地球上住着4种智慧生物,精灵族、人族、矮人族各出一个战士,完成一英特殊的任务。他们须向极西而行,寻找能拯救世界的圣物。他们历经千辛万苦,闯过5道关卡,完成任务后,成为自己族人的首领,并齐心合力,让各族和平相处,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这本《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伴随》编辑部编著,为中外经典散文读库的心迹卷。《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收入了梁遇春、何其芳、巴金、鲁迅、徐志摩、拜伦、蒙田、卢梭、雨果、屠格涅夫等中外名家的经典散文,包括《又是一年春草绿》、《爱晚亭》、《迟暮的花》、《生活是存在的痛苦体验》等。
  • 画中她和他

    画中她和他

    “为什么,我还是想他。”“时隔多年,却忘不了他。”16岁的林萧,爱上了她的青梅竹马—苏子熙,却因为他出国学习,中断了她的单相思。当她满心欢喜的与八年未见的苏子熙共进晚餐时,看到他身旁的女友。梦想变得支离破碎,一文不值。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八年的等待,都是自欺欺人。
  • 水云剑侠录

    水云剑侠录

    武侠二字,武为骨,侠为魂,骨建其身,魂筑其根。这里没有穿越重生的戏码,主角亦没有系统金手指的加成,当然本书所写的,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武侠故事,这只是属于作者心中的,一个武林神话。所谓,一腔热血,瘦马锈剑走天涯;两袖清风,寒舍浊酒半碗茶。三山五岳,江河湖海可为家;四合八荒,乱世红尘也做侠!
  • 替身新娘

    替身新娘

    暗夜里,沉寂中可以听见水珠落在地板上的细微声响,滴答滴答,如同死神那轻微的脚步声。风卷起了厚重的窗帘,带来一阵清晰的空气,也吹来了夹杂在空气里那淡淡的血腥味。“为什么?”声音断续着,角落里,蜷缩的男人如同被汽车碾压过的破烂娃娃,微弱的气息下让人感觉到他离死神愈加的近了。“为什么要杀我?”喘息着,从苍白而干涸的嘴角里终于吐露出一句完整的话。一滴一滴的鲜血由他的双手双脚,慢……
  •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在现场直播的婚礼上,爆出她与陌生男子的录像,她被新郎母亲打一耳光骂做破鞋,成了弃妇,更被扫地出门。离婚之后,冷得像冰的全球第一富豪,腹黑冷清的大总裁居然会娶名声已经烂大街的她,并给她一场真正的世纪婚礼……这一切的一切,只缘于……
  • 罗生门

    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号“澄江堂主人”,俳号“我鬼”,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其作品关注社会丑恶现象,以冷峻的文字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来陈述,使得他的小说即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代表作品如《罗生门》《竹林中》《蜘蛛丝》《地狱图》等已成为其经典之作。
  • 九邪传说

    九邪传说

    脑洞少年得到万能充值系统,正准备脚踩二代,拳打学霸,追得女神,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候,却被神秘人将他拖入了惊天的阴谋之中……
  • 砍价女王

    砍价女王

    一个是是能抠一分钱就抠一分钱的砍价师,一个是挥金如土有钱就任性的败家土豪。完全就是两个极端的两个人,却谈起了恋爱,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相爱相杀吧。
  •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