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58700000144

第144章 打仗先修路

从地图上看的话,华夏和印度的距离实际上一点都不远。可实际上在大宋的时代里想要从中原到印度,甚至比御弟哥哥走了十几年才到还要困难。

因为唐朝的时候西域还在华夏的手中,可到了宋时西域已经脱离了掌控范围。

这里只说从西域走去印度,那是因为这是这个时代唯一的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道路。

海路的话,赵栩此时正在集中力量开拓美洲的殖民地。没有足够多的力量将足以灭国征服印度的军队以及至少以年为单位计算的后勤补给维持下去。所以海路顶多是能时不时的提供补给和增援,可作为主要攻击手段就不可能了。

海路不通的话,陆路有三条可以选择。最南边就是从安南出发,通过暹罗和缅甸进入印度。这条路理论上可行,然而实际上根本就走不通。

从安南到暹罗的道路修了快两年了,这才刚刚修建到接近曼谷的地方。等到修通横穿一望无际密林的道路前往印度,那真的是要等到头发也白了的程度。

暹罗和缅甸境内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森林,除了山地部落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人类居住点。以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来说,想要修通数千里路的密林道路,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还没算上极为可怕的热带病的影响。

第一条路不行,第二条路同样也走不通。

第二条路就是从中原和关中出发,走过整个青藏高原直接就居高临下的可以冲击印度。这是最短最近的一条道路。

而之所以不行,那是因为这条路要横贯整个青藏高原。

高原反应大家都知道,这个原因就不多说了。可哪怕是赵栩不怕死人的硬顶着上去也不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后勤。

古代战争对于后勤的需求并没有现代战争那样变.态外加可怕。可同样也是致命的事情。反正赵栩没听说过谁家打仗的时候被人断掉了后勤还能打赢的。

后勤并不是简单的提供粮草,用科学的话来解释就是,通过国家经济动员,对武装力量提供保障。

从军士们手中拿着的刀枪剑戟,到身上穿的甲胄盾牌。从口中吃的粮食肉类,到食盐油脂醋。从鞋子单衣,到帐篷雨衣。从随身携带的干粮,到军士们上茅厕用的草纸。从医疗药品,到给马匹等牲畜刷毛的刷子。从各种修理工具,到文书官吏们使用的笔墨纸砚等等等等。

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所需要的物资种类之多,数量之庞大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而想要长期维持这样一条后勤线,在没有飞机铁路的情况下,首要条件就需要一条能够大规模通行官道。

而想要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修路。千年之后的时代里可以所做到,但是现在绝对不可能。除非赵栩能够召唤出来神龙实现愿望。

除了高原反应以及没办法保持后勤供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还有一个吐蕃国。

很久很久以前,习惯了在高原生活的当地人就不断的下山冲击。他们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甚至就连大唐的国都长安城都曾经被吐蕃所攻克过。

历史上那位倒霉的唐朝皇帝与他身边的大臣们也是和宋徽宗宋钦宗的靖康之耻差不多。将长安城内的少女乃至官宦人家的少女用绳子捆着送去了吐蕃的军营。

这些吐蕃人每次下山都会掳掠众多的人口回高原,而这些人口就是奴隶。每一个都是活的生不如死。

赵栩一想到小说之中什么某某寺的大师能在中原得到武林同道尊重什么的,就恨不得喷他们一脸的口水。什么时候把这些人送上去做一辈子奴隶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些不利条件加起来,直接断绝了从吐蕃冲击印度的可能性。

随便说一句,赵栩早在几年之前就开始了针对吐蕃的行动。并非是直接动用军队,而是通过贸易的手段下手。

他以优惠的价格向吐蕃出手粮食和食盐,同时以高昂的价格从吐蕃人手中收购牦牛肉以及桑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

你要是以为赵栩是想要经济战争打垮吐蕃,那就想错了。这个时代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哪里来的什么经济战争。

赵栩的杀招在于两个,一个是诱使吐蕃人逐渐减少青稞的种植,转而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等到时间长了他们缺乏粮食来源的时候,选择一个大灾之年突然断绝粮食输入,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赵栩担心不保险,干脆就命人秘密的在卖往吐蕃的粮食和食盐之中添加了铅粉。

慢性铅中毒很难被察觉,可效果却是非常有效。几年的功夫就能让一个龙精虎猛的小伙子成为路都走不动的病号。再配合上大灾之年断绝粮食出口,那赵栩只需要在来年派人去接收国土就行了。

这种做法的确是会引来那些正人君子们的微词,可在赵栩看来却是最好的选择。足以为千百年来无数惨死在吐蕃人的屠刀之下,以及被掳掠上山成为生不如死的奴隶的人报仇雪恨。

在赵栩看来,大宋文官们提出的各种意见说法只需要一种看法就足够。凡是文官们赞成的,必然是不利的。凡是文官们反对的,必然是利民的。这一点绝对不会有错。

吐蕃的事情已经进行了数年之久,现在赵栩只需要等待一个吐蕃降下天灾的时刻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这两条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就只剩下了走最北边,从西域一路冲击到两河流域再转向南下直接杀入印度的路程。

而赵栩也是按照这条路线安排进程的。

西夏覆灭之后,前往西域的道路就被重新打通。不过赵栩并没有急切的就挥兵杀过去。那样是脑袋发热的找死做法。没有充足的物资补给,任何军队都不可能打赢战争。

蒙古人横扫世界岛的时候,看似没有什么后勤线。可实际上他们也是通过极高的机动能力抢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发起攻击,从而达到了就食于敌的目的。而且他们也是持续不断从蒙古高原上向着前线输送大量的马匹牛羊。没有这些物资的话,蒙古人甚至连西夏人都打不过。

所以赵栩拿下西夏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建道路。

西夏当地的百姓被大量雇佣起来,修建从兴庆府到敦煌的道路。同时开工的还有从长安通往兴庆府的官道。

这些道路都是双线,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官道之外还在官道平行的地方修建了一条铁路。

你没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就是铁路。

随着赵栩在各地疯狂推广土法小高炉,在遮蔽了蓝天与白云的同时,海量的钢铁也是流水般的从众多小高炉里日复一日的汹涌而出。

这些年里大宋的钢铁产量都是成几何倍数增长,那些建造在河边的小高炉一锅出来就是一两吨的钢铁。一天起码能出两锅。而赵栩在自己投资在各地大规模建造小高炉的同时,还允许有钱人也自行建设。加入钢铁生产的买卖之中。

在小高炉遍地开花的同时,钢铁产量自然也是节节攀升。

在缺乏铁制品的时代里,钢铁自然是供不应求。可随着钢铁产量的大规模增加,市场却是逐渐饱和了。

大宋钢铁主要是消耗在农具上。之前许多偏远地区还在用着木头做着的农具干活,所以无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炼钢厂出产的钢铁大部分都是做成了农具发卖各地。

大宋需要农具的地方虽然很多,可终究也是有尽头的。等到市场饱和之后,需求量就急速下降。毕竟铁质的农具可不容易损坏,想要更新换代需要很长的时间。

除了农具之外,民生方面还有各类大车以及自行车都在采用钢铁。小型水库,一些原始程度的模具厂,新式的土水泥外加土法炼制的钢铁构造的新式建筑,新式船舶,新建的桥梁等等许多地方也是要用到钢铁。

再加上军方对于兵器甲胄,火枪火炮等方面的需求。前几年的时候还能将生产出来的钢铁消化干净。

投资炼钢厂,生产出来的钢铁不愁卖还能大赚一笔。这种好事情自然是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力。很多手中有钱的人也开始投资建设炼钢厂。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兴建钢铁厂,钢铁产量以可怕的速度提升。赵栩就必须给这些产品找到销路才行。否则的话,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卖不出去,那肯定会导致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经济危机。

赵栩选择的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建铁路。

因为蒸汽机还没有研制出来,所以所谓的铁路实际上不过是用钢铁做的驰道。由马匹拖拽着板车在铁轨上奔跑运送货物和人员而已。

这并非是赵栩的发明创造,而是源于千年之前的秦朝。

秦灭楚国的时候就曾经建造过大量的类似设施用来向前线运送物资,只不过因为缺少重金属轨道用的是木头罢了。

后来这些木质轨道的铁路被萧何给拆掉了。赵栩曾经听人说过很可惜,如果不拆掉的话说不定华夏早在千年前就能建造铁路云云。当时他是笑的很厉害。

那些木质铁路都是用木材做的。风吹日晒的哪里能用得上多久。哪怕萧何不拆也会自己报废。至于千年前建造铁路,没有足够的钢铁造个屁啊。就那每年不过上百万斤,是斤不是吨的产量建什么铁路。幼儿园的还差不多。

一直到此时,手中有了足够钢铁的赵栩终于能让铁路提前出世。

同类推荐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白色国王

    白色国王

    何处是战马?何处是骑士?盛宴何在?欢娱何在?哦,锃亮的酒杯!哦,骄傲的王侯!往昔如何消逝,似乎一切从未发生!
  •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大学生穿越到东汉末年,附身成谁不好,偏偏成了武圣关二爷。我一介大学生,让我温酒斩华雄,万军刺颜良,我做不到啊。很多穿越者想改变历史,但穿越到有些人身上,你会发现连沿着历史的轨迹行走都是如此艰难。内心只是一介凡人的关羽,在这乱世中,见识过了宦官的阴险,奸臣的狠毒,但也看到了一批为了汉室复兴舍生忘死的士人。他跟着皇甫嵩一起在战场上平叛,亲眼见证了董卓乱政后的暴行,不知不觉间,他褪去了稚嫩,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汉人”,并决定为了大汉的国运而平定天下。回过神来,这个世界的关羽,已经走上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武圣之路。“无论皇帝昏庸还是有为,官场清廉还是浑浊,这个朝廷中,一定有一些人,他们为了国家的强盛而锐意进取,为了百姓的安康而不顾个人得失,为了天下人的安定而鞠躬尽瘁。如果说什么是大汉的话,那不是天子,也不是朝廷,而是这些人心中的理想,那也正是自高帝建国以来,这个国家传承下来的大汉精神。”(本文除人设部分借鉴演义以外,故事发展以正史为主,但本文通篇不会有XXX是演义吹出来的正史不行之类的言论,我也不希望各位带着这种看法来看本书,和谐讨论,谢谢)
  • 十字军荣耀远征

    十字军荣耀远征

    十一世纪末,基督教的圣城已沦陷于异教徒许久,东罗马帝国的大片领土也被突厥人所攻陷。此时局下,十字军东征的号角由教宗吹响,欧罗巴的勇士们正蓄势待发,要为了主的荣耀而挥剑,收复那金色的耶路撒冷!而命运的齿轮,却也悄然改变,别于历史上的另一批战士们,即将谱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本书周更,作者完全不推荐追书,点个收藏等喂肥即可。)
  • 卢瑟儿的三国

    卢瑟儿的三国

    一个失败的肥宅在三国领着一群难民艰难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天边的云彩冰峰

    天边的云彩冰峰

    我至今仍清楚记得:1993年4月5日,“张光宇艺术回顾展”在中央工艺美院的展厅开幕,满头银白、76岁高龄的张仃在众人簇拥下,现场讲解,如数家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之后在“张光宇艺术研讨会”上,张仃首先发言,开门见山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艺术家张光宇先生逝世30周年,但他的艺术还没有被社会充分认识,没有得到弘扬,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我们欠张光宇先生的账!”说到最后那句话时,老人声音有点哽咽,全场肃然。接下来,张仃质疑迄今为止中国现代美术史讲述的一个大漏洞——“主要篇幅叙述正统艺术与艺术家,中国画、油画、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而大批杂志画家很少接触。张光宇以及一批老艺术家的作品深入千家万户,其社会影响之大,较之中国画油画有过之而无不及。”
  • 梦起神魂

    梦起神魂

    混沌初开,天地初分。随着时间缓缓的消逝以及大自然力量的改变,新胜大陆上形成了连绵起伏的山脉,浩瀚无边的海洋,一望无际的森林。就在这样一方天地,人类修真者与妖兽之间彼此相互争斗,生养繁栖,代代相传.故事是从男主的父母在青锋山脉边缘打猎时被妖兽残忍杀害,男主被修真界第一大派的碧霄宫的一位长老所救,无依无靠的男主却因祸得福被碧霄宫这位长老收为徒弟。加入碧霄宫之后一心想为父母报仇的男主却因修炼资质平庸而郁郁寡欢,不过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得到了魔教天魔真君的传承。得到了灵魂修炼大法。身怀绝世功法的男主本想替父母报完仇之后与自己心爱的女人隐居深山,却因一位神秘人物的贪念而一次次卷入修真界的战争之中。且看男主是如何经历万千险阻一步一步的走向至强之路。精彩剧情,敬请期待!新书境界:存气期、先天境界、中天境界、后天境界、玄天境界、越天境界、至尊境界。
  • 大地英雄

    大地英雄

    在这片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土地上,有过多少人带着荣耀离开,又有多少人带着泛黄的记忆隐于茫茫人海……
  • 大圣传

    大圣传

    妖魔中的至高无上者,名为“大圣”。少年走出山村,踏遍天下,一步步跨入传说中,成为神话。VIP群:102407797(需全订阅)普通群:128914315
  • 帝星燃之灵动九州

    帝星燃之灵动九州

    唉,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同志,你看看我天生有一对帝级父母,长大后虽然残了吧,但也是剧情需要,谁没有一个悲催的童年呀?我们要忍!看看哥,忍一时风平浪静,然后过后就开始浪了,作天作地作死,死了九次,都活过来了,欢迎来的哥的世界。
  • 诡域天图

    诡域天图

    一张虚幻的地图,指向传说中的圣域。一个诡异的迷局,引出千年前的秘密。利益面前,揭露人性的丑陋。面对永生的诱惑,主人公该何去何从。生死各有天命,善恶一念之间。亲情,友情,爱情,和自己的生命,利益的天平该向哪一端倾斜。在逆境中挣扎,为情所困,在传说中周旋,为爱厮杀。最终能否逃过天命。这是一个关于执念的故事,揭露面具背后的人生。悠悠冥墟千载雪,可曾封得住一丝执念?如果您有兴趣,不妨坐下来品一盏清茶,叙叙家常,聊聊人生。小胡子期待您的光临
  • 胜军化世百瑜伽他经

    胜军化世百瑜伽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山如此多喵

    仙山如此多喵

    被迫嫁给妖皇的白薇,却遭到妖皇的嫌弃,她誓要搅得妖界鸡犬不宁!可是,为什么她发现自己的心慢慢沦落了呢?一只伪装成喵的凤凰美人,失忆的。一枚土匪本质的腹黑妖皇,无间的。一杯领衔客串的忘情之水,过期的。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奈何红线太坑爹,白薇表示,妖皇大人,你还能再难搞一点么?
  • 泾皋藏稿

    泾皋藏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骷髅

    白骷髅

    这是一个寒冬的早晨,天色十分阴晦。虽在辰已之交,那一轮寒日还未露面,大地上阴沉沉的,空中愁云漠漠。遥望天边,尘昏雾涌,一片混茫,只影绰绰隐现着几所村舍土墙,极少见到一个人影。道旁孤零零矗立着一株两三抱粗的古树,吃那阵阵朔风吹得呼呼乱响。地上尘沙被狂风卷起,满天飞舞,打在人的脸上,宛如中了一把碎铁沙,风力又猛,逼得人透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