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90200000003

第3章 没心没肺的任素汐,从骨头里长出了干净风骚的张一曼

文:卢美慧

舞台剧的5年,从最初躺在剧本里的安静的字,到一个活生生的,让人欢喜、让人心疼的人,张一曼差不多是从任素汐的骨头上生长了出来。

在原本的生活轨迹里面,那方小小的舞台之外,任素汐经历最多的场景是送别。

开始她是年纪最小的,送演不动的师哥师姐走,接着是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到了这两年,新一茬儿的小朋友们也泪眼汪汪地加入了告别的队伍,“素汐姐,我走了,你保重啊”。

“保重,保重,嘿嘿。”送别经历得多了,任素汐也变得皮实。演话剧寂寞、挣不着钱、留不住人,很正常。

但各人有各人理解的“高处”,差不多10年的时间,任素汐觉得,“能守着舞台安安静静演戏,也挺美”。

她特别提醒,千万不要把这段儿写得特悲壮特高尚,完全没有,“我就是,单纯地喜欢”。

张一曼的魂魄,任素汐的肉身

在华语影像世界里,上一个放荡风骚却不招人厌烦的角色还是《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24年前的张曼玉美貌水灵,正是人生最好的时辰,再怎么狠辣歹毒都透着娇俏,惹人喜欢是自然。

到了2016年的《驴得水》,影片中逮谁睡谁的张一曼竟然让已经习惯了道德审判的观众们集体放宽了标准。那张银幕上算不上好看的脸,因为剧中起伏的冲突而迸出了美感。

人们冲进演员任素汐的微博,争相表达着对张一曼的喜爱和心疼。

想要把“张一曼”抛在一边,单纯尝试去了解“任素汐”并不现实。她坐在你对面,虽然穿的不是旗袍,但陷在羽绒服包裹中的她,神态、语气,甚至不时蹿出的一串“哈哈哈”魔性的笑,都会让你恍惚,对面的任素汐缠绕着张一曼的影子。

任素汐并不避讳这种相似,舞台剧的5年,从最初躺在剧本里的安静的字,到一个活生生的,让人欢喜、让人心疼的人,张一曼差不多是从任素汐的骨头上生长了出来。

最原始的版本是张一曼也与大家同流合污,任素汐觉得生硬,观众也反映不合逻辑,于是就一点点修正。有次演完,任素汐沉浸在张一曼的世界里,灯都暗了,她还在舞台边上痴痴傻傻地笑,编剧刘露见了,这才定了张一曼的终局。

电影里很打动人的一段,配着酥软撩人的《我要你》,张一曼把蒜皮儿扬到半空,纷纷扬扬的像下雪。影像世界里面怎么表现女性是个恒久的命题,张一曼带来了一份特别,让大家见识到了把大蒜皮儿当雪花的姑娘的好。

这个情节,是《驴得水》还是话剧时期任素汐即兴改的。最早的时候,对手戏的演员拿出账本来,说这是大家的罪证,任素汐接过账本,顺手就撕碎了扬到空中。

导演周申觉得这属于演员的“天才”,因为这不是编剧靠想象能编出的场景。

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她给一曼写日记,给这个角色梳理了几万字的前世今生。这是她一直私藏的宝贝。5年的时间里,任素汐就是这样一点点给张一曼增加着血肉,直到她由小众舞台闯入大众视野,有心疼和赞美,也伴着刻薄和非议。

角色是演员的骨血,到了这个阶段,任素汐觉得一曼真正“成了”,以后大银幕上大约不会再有这么个人,她的命运终了,笑骂由人。

心无旁骛的安静

一曼的人生在枪声中结束。任素汐在为一曼挨了自己1500多个巴掌之后,开始在现实世界里接纳着角色对于演员的馈赠。

过往的安静消失了。过了将近10年“出门、上台、演戏”的清净日子,不太擅长同陌生人打交道的她,要在短时间内习惯蜂拥而至的赞美、议论和窥探。

电影《驴得水》上映之后,任素汐不再是戏剧圈子里一直被珍藏着的“最想让她红又舍不得让她红”的话剧演员。她成了“演艺圈的清流”“华语影坛最大的惊喜”,最通俗地说,她红了。

但红不红,她不在意。

“说得多了,显得太装,可是我真是那么想的啊。”任素汐不是那种被经纪公司精确设计的流水线产品,说话透着张一曼式的敞亮。

她喜欢那种安安静静演戏又魅力非凡的演员,早几年发现英国演员约瑟夫·摩根,也会迷妹一般地在微博里祈祷:这是位极品英国好演员。先别红……

跟她自己的粉丝对待她的心情一模一样。

好朋友茜茜很理解任素汐的安静,2011年,两人因为工作认识,之后才有了《三人行不行》《吉祥公寓1802》《驴得水》《破阵子》等舞台剧的出现。

“舞台上没有任素汐三个字,她上了台就是角色,也只有角色。”“走红”之后,茜茜心里也嘀咕,她会不会变?结果完全没有,电影宣传期结束,任素汐还演出了4场舞台剧版《驴得水》,下了戏茜茜开车送她回家,跟平常一模一样,“还是大傻子,哈哈哈没心没肺的样儿,外界的那些她真的不怎么关心”。

一场合作下来,《驴得水》中校长的扮演者大力也轻易觉察到任素汐的不同,以前演戏碰到年轻女演员,关心最多的是衣服好不好看,镜头漂不漂亮,戏份是不是足够。

但在片场,任素汐最多的话是:“力叔,我这么演对吗?”

大力另一重身份是山水画家,还是文化部的专家,进组的时候还带着老人家的持重,“不能上来就说裤腰带以下的事儿啊”。

但是“孩子们”最终说服了他,特别是跟任素汐的几场对手戏,“这孩子让我想到了莫泊桑的《羊脂球》,所有人都利用她、诋毁她,但这孩子心是干净的”。

任素汐演出了这份干净,大力说,从表演上来说,这并不容易,多了让人厌恶,少了缺乏力度。“素汐说这个角色她琢磨了5年,有这个心力,什么演不成?”

这把年纪,欲望该退场了

临近年底,任素汐终于录了一场综艺节目。这一度让身边的朋友很着急,应该趁着《驴得水》热映的时候多去露露脸,“要不热度过去了,谁还记得你啊”。

她倒是不为所动。这次终于破例是因为对方前前后后邀请了4次,“实在不懂得怎么拒绝别人的真诚”。而且节目的主题是“匠心”,讨论的是在嘈杂的时代里,如何内心坚定地做一件事。

窝在座位里,任素汐畅想了一下,要是“爆红”出现在自己的18岁,而不是28岁,那样的人生肯定会完全不一样。小姑娘时,会有欲望,会不坚定,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谢天谢地,不早不晚,“一曼的馈赠”出现在自己的28岁,任素汐说自己已经变得没什么野心了,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比过往任何时间都清晰。

她不想当一个橱窗里精致的玩偶,那种连笑容的弧度都被精确计算的流量明星。那个要靠没完没了的绯闻、炒作还有肉毒杆菌和玻尿酸填充的世界,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所以推掉了走红后找上门的大部分工作,借着张一曼给的声名,好多剧组想请她演一个角色,她和同伴说想先看看剧本,对方说,“剧本还没出来呢”。

舞台之外的世界,乖张而疯狂,较真儿倒显得突兀了,任素汐要努力学着适应。别的女明星忙着嘟嘴卖萌自拍,她在微博里贴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言自省:要做人民的艺术工作者,不做宫廷的艺术工作者。

我开玩笑说,你这哪是没野心,你野心大大的啊。

她哈哈哈哈一串笑,依然是张一曼式的魔性。

舞台上的皈依感

任素汐是双子座,非常典型的双面性格。A面的她,开朗爱笑,嘻嘻哈哈看不到烦恼的山东大妞儿;B面的她,却被一层似有还无的孤独感笼罩,蒜皮儿不是雪花,她却信着。

幼年失去父亲,但说起来,她脑海里都是有意思的事,跟父亲一起偷妈妈的钱,一起去海边挖海蛎子吃,过早经历人生的离别,比旁人倒是多出一分通透。

任素汐说,崩溃之后的张一曼其实是有愧疚的,她会想,如果不是我,或许一切就不会这样,虽然她什么也没做错。

她能理解一曼的愧疚,也说起了一些过往的不开心。她自己没怎么经历青春期,早早地就被逼着成熟懂事,不给任何人添麻烦。但是她又特别不愿意去强调自己的不快乐,这一点也像一曼,经历诸多的不自由、不快乐、悲伤和离别,但是她的样子一直是没心没肺的。

这个时候演戏成了一个好出口,任素汐试过去电视台当编导,很早的时候也跑过剧组打酱油,但是只有在舞台上演戏给了她结实的皈依感,到了台上心就静了。心思敏感的人都有神性的一面,她满脸虔诚地说,戏剧最早源于祭祀,连接着万物和众生。喜欢演戏,迷恋体验派,是因为演戏的过程也是把自身经历外化的过程。

让老演员大力觉得任素汐的能力不可限量的是剪头发和花海的两场对手戏,年纪小的观众可能会疑惑,不就是剪个头发吗,怎么就疯了?

“那是他们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不知道疯狂的年代是什么样子。对一个女孩儿来说,当众被剪了阴阳头,跟被扒光了强奸没什么区别。”

剪头发的时候大力甚至抗拒拍这段戏,“太不是东西了,一个好好的姑娘我们给人糟蹋成什么了”。所以到了张一曼在花海里采花,校长让她躲到屋里去的时候,两个人的情绪都复杂到了极点。

大力需要演出来愧疚、担心、因恐惧而生出的紧张,而在任素汐的眼睛里,大力还是看到了经历那么多伤害之后的体谅,“那时候没有戏,素汐让我能原谅自己了”。

“演员”两个字挺沉的

“要不咱俩说说我的长相吧?”聊得high了,任素汐主动说。长相的话题原本不在采访计划里,看出我的犹疑,她说,“你没见那么多观众说我长得像驴吗?”

然后哈哈一顿笑。洒脱不是能装出来的,她是真的不在意。

没公映时有提前场次的观众因为她的长相而阴谋论,觉得她一定有了不得的靠山,她乐呵呵地转发攻击自己的微博,“不要因为我不喜欢我们的电影啊”。玩笑开够了,她又一脸严肃。她觉得自己的长相刚刚好,捯饬一下能看,放到人堆儿里也不扎眼,这才是天生的演员脸。

不着痕迹、不露锋芒,在她看来是表演的最高境界,演完了重新回到自己的世界泡脚、吃鸭货、看片儿最惬意不过。

她知道自己和一曼是一段互相成就的缘分,但也时时警惕着,不把自己框死在一个角色里。演好一个角色不难,难的是次次都好。一方面,这需要耐住性子,等着时间造化,“演戏这回事儿,熬时辰、熬阅历、熬心气儿,越老越有味道,越老越会演”。

另一方面,在光怪陆离的演艺圈,也需要抵挡得住诱惑。《驴得水》之后,一个著名导演找到她,让她演一个网红。那是一个任素汐很喜欢的导演,但是左思右想,她还是跟对方说了不。她觉得自己驾驭不了,所以不去贪心。

这大约是只有舞台剧出身的演员才有的自律和严苛,观众买票来看你的戏,如果你这场演不好,人家下次就不来了。

我说为什么对自己要求那么高,这个圈子里,用替身、抠图的明星一抓一大把,任素汐悠悠地回答:“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很难过,‘演员’是挺沉的两个字,怎么能这么糟蹋呢?”

渡人的菩萨

走红之后的一个苦恼是不知道怎么应付网上的那些断章取义,什么“任素汐:张一曼没人演得比我好”,她看了浑身发麻,她的本意是说,一曼这个角色跟着自己成长,她身上有很多自己的影子。

怎么和所谓的圈子相处,是任素汐要努力学习的事。她不愿意因为外界的纷扰而改了自己的本心:我在这儿,做好自己的本分,如果还有流言追过来,那就去他的吧。

她提到台湾知名戏剧人李国修,许多年前,正是因为后者的《三人行不行》,任素汐才被戏剧圈所熟悉。她说起某次在排练厅,自己拿着块饼拼命往嘴里塞,李国修调侃她:“少吃点饼吧,你看你腿那么粗,可怎么当菩萨?”

任素汐蒙了,什么菩萨?

李国修说:“演员跟菩萨一样,是来渡人的。来,你的饼给我吃一口。”

多么悲伤的事,在任素汐那里都有个温暖的底子。后来李国修突然离世,在侧幕条等着上场的任素汐听到消息,拼命忍着不去崩溃痛哭,她觉得自己根本撑不住,但灯光一亮,那场戏还是要演好。

回忆这段的时候,任素汐没能忍住眼泪。李国修既是恩师,也像父亲,她迷恋那一代戏剧人的老派,没什么私心杂念,一生就做一件事便觉功德圆满。

任素汐会忧心忡忡地说起对行业的担忧:“钱很多,泡沫很多,但好故事却没有。”比较难过的是,到目前没有一个新的话剧剧本找到她,这也侧面反映了戏剧行业的不景气。

但她倒也不急不恼,《驴得水》算是磨出来了,肯定还会有下一个。

去年12月8日,任素汐连演了四场《驴得水》的话剧版,电影之后,话剧一票难求。谢幕的时候,任素汐的名字出来,全场掌声雷动。

她捂着脸哭了,后来我问她,为什么哭了,原以为她会说电影之后重新回归舞台很感慨之类的话,结果她很自然地说,“就是又回到一曼的角色里了,演这个戏快两百遍了,她还是能打动我。”

同类推荐
  • 成功的魔力

    成功的魔力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成功的事业,几乎无不经过挫折和失败。原始人发明第一把石斧,谁知道他们敲打了多少块石头才做成呢?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但在他开始同项羽对垒时是屡战屡败的,在鸿门宴上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被逼于蜀汉一隅,成皋一战,又几乎全军覆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经过了几次大的反复,罗伯斯庇尔被送上了断头台,又经过了波旁王朝的复辟,波拿巴的政变等,前后近百年。
  •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活出诗意

    善待失意,十年磨一剑,方成大器! 活出诗意,悠悠人生路,浪漫栖居!
  • 当你一无所有时,你靠什么成功:信仰的力量

    当你一无所有时,你靠什么成功:信仰的力量

    这是一本写给外表屌丝、内心华丽的年轻人的书。世界上容易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傻子”,一种是“疯子”,“傻子”是会去相信的人,而“疯子”是会去行动的人。命运一直藏匿在你的思想里,你之所以走不出人生的泥沼,并非因为你的先天条件比别人差,而是因为你不相信自己有一双翅膀,也没有义无反顾、死磕到底的决心。当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野心时,请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努力是一辈子的护身符,运气不佳正是天赐动力,不惧怕暂时的一无所有,才能跑赢人生的马拉松。等来的只是命运,拼出来的才是人生!
  •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

    《做人越简单越好》介绍“做人难,做事难。”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的确,人生不易,为了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很大的压力,要自我奋斗,要参与竞争。成功者固然踌躇满志,令人羡慕,折戟沉沙者只能令人同情。如何把握成功的规律、找出失败的症结,使自己在做人方面更成熟、更完善、更简单,是一个人必须经常思考、揣摩的问题。
  •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说到博弈论,我们常常被其著作中大量的数学模型吓倒。其实,博弈论不是学者们用来唬人的把戏,而是一种一般性的分析方法。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比如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他照样可以通过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博弈论首先是人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赢取更好的结局。
热门推荐
  • 歌笑歌哭

    歌笑歌哭

    画剑破云风满袖驰身乌浪不沾襟弥望琳琅星飞雨歌尽落华叹忘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015民生散文选本

    2015民生散文选本

    古耜主编的这本《2015民生散文选本》精选了2015年发表在全国主要期刊、报纸等媒体上的各类优秀散文,作者多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这些文章寓意深刻,文字优美清新,或温婉圆润,娓娓道来,或老辣独到,鞭辟入里,无论议论或叙事,写人或咏物,无不在表达真挚情感的同时,也让我们倾听到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足音,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切的民生情怀。
  • 野史更疯狂:另类的唐宋历史风情

    野史更疯狂:另类的唐宋历史风情

    本书分为“帝王传奇”、“宫廷秘史”、“官场风云”、“名人逸事”、“疑史探秘”、“民间八卦”、“唐风宋韵”七章。内容包括:唐太宗究竟是伪君子还是一代奸雄、唐太宗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多情皇帝生死两皇后的荒唐事儿、一代名臣房玄龄为何畏妻如虎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漠失漠忘

    漠失漠忘

    我欲与君长相思,烛残颜零心不改,望断香栏寄梦妆。红褪鬓衰终不悔,细雨合纱泪凝望。大风飞扬黄沙肆,寒知暮雪千山长。回首深处,云烟汘渺,漠失漠忘。漠潇着迷般地凝望着白衣少年,眼神变得不真实。片刻,似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少年放下手中玉笛,朝漠潇望来。黑曜的眸与清澈不染纤尘的褐瞳相遇,只此一眼,沧海桑田,从此命运似芙连·“后日的登基大典,我会迎娶胡族公主和沛丞相的女儿。”廷越的声音不紧不慢,却似一支利箭将她穿透。“是么,那么芜潇在此恭祝皇上。”“芜潇,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的存在就是为了大周继续强盛。”“芜潇,别傻了,我们没有可能。”“我会让你成为我的王后,成为胡族乃至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等我。”温热的气息扑在脸上,暖暖的。漠潇凝望着那汪琥珀色的水光,仿佛看见了最坚固的承诺。语毕,拓跋贺谚唇角微弯,朝她轻眨眼睛。风吹过前方的红衣少年,朝漠潇涌去,还带着火红的气息
  •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 十国天骄

    十国天骄

    21世纪的富二代,去探险时,意外毁掉了一把石剑,解救了一名神秘老者。为了报恩,老者将濒临死亡的富二代的灵魂,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世界。重生后的他,不是平民,不是乞丐更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而是堂堂侯府家的大公子。且看,一名没有任何金手指,只有一个现代人灵魂的侯府公子,如何这十国并存的乱世年华里,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 杨必译名利场

    杨必译名利场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是英国较著名的讽刺性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杨必翻译《名利场》对原作理解深透,十分细致,字斟句酌,力求神似。她的译文往往打破语法的桎梏,摆脱语序的束缚,推倒原作结构,紧抓原作实质,大胆地“再创作”,达到了文学翻译的较高境界:忠而不泥,活而不滥。
  • 三千辐兵

    三千辐兵

    真真假假何亦真,大道三千莫等闲。错杂的世界观中,谁对谁错?!无限逃亡过程中,领悟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