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300000014

第14章 圣谕广训(2)

《诗经》上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和睦,只是在开始于细小的事情上未加以防范。”《易经·讼》之象上说:“有才德的人上任治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法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纠纷。”重视的是把争端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虽有亲疏远近之分,但应一概予以温厚亲诚。凡事无论大小轻重,都要处之以谦逊的态度。不要自恃富裕以侮辱贫困之人,不要挟持尊贵以欺凌低贱之人,不要假托聪明以欺侮愚笨之人,不要倚仗强势以凌侮弱小之人,谈话之中可以化解纠纷,施德于别人不要希望图报。人家如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应当以情感来加以原谅;出现了意料不到的寻衅闹事纠纷,应当以道理去加以排解。你既然有宽容的气度,他则必然会产生悔悟之心。一时能够忍耐,乡里称为善良之人;小小生气之事不予计较,闾党推为长厚之人。乡党之和,其好处大得很。古语说:“不是占卜住宅,而是选择邻居。”有什么缓急之事可以依靠着,不如乡里中的乡邻戚友。务必使一乡之中上下联成一体,安乐忧患看作为一家;种地经商者相互资助供给,工匠和做生意的人相互推让支持,于是民与民之间就会和睦相处。训练方面相互习演,防守方面相助配合,于是兵与兵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兵出力以卫民之生命财产安全,民一定致力其供养之任;民出财以供给于兵,兵一定致力于爱惜民财,则兵与民彼此和睦共处。从而老百姓挑着盛有豆粥之类的食物慰劳士兵,秩序井然,争端之事不会发生;无端寻衅闹事的人,要想很快兴起一场官司也就没有缘由了。如果都是这样,怎么会弄到相互结怨而耗费资财,荒废时光而失去生业,甚至于破产流离,以身殉法而不醒悟呢?那些大家族中的年老之人,是乡党中的希望所在;在学校里的英彦之士,则是乡党中的精英,理应以和谐揖睦之风范为所在之一带人民的表率。而奸巧愚顽、好事生非的人,或者施以诡计百般调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横行乡里吓诈钱财,或者表面上看起来和谐亲切而骨子里却百般煽惑诱使,或者假托客观公正的言词而把持地方一切。这里如果有其中的一件事,则乡里内部就不会安宁。这既为乡里的舆论所不容许,而且国家的法纪俱在,你们兵民人等应当以忠诚的态度严格加以遵守。一个国家之所以存在,是由一乡一党之积聚集合而来。你们诚挚地遵守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美好的训谕,崇尚亲近和睦的淳厚风气。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之事就会越来越做得好,宗族内部的人就会因此而越来越忠厚笃实,被人尊称为仁者所居之地,家家户户可以安居乐业。争端不起而人人相安无事。且将代代延续下去。协调和谐之风遍布于全国各地。万物相和之元气蒸蒸日上于天下。我与尔等天下臣民就永远可以依赖于此了。

三、重农桑以足衣食

【原文】

朕闻养民之本,在于衣食。农桑者,衣食所由出也。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古者天子亲耕,后亲桑,躬为至尊,不殚勤劳,为天下倡。凡为兆姓,图其本也。夫衣食之道,生于地,长于时,而聚于力。本务所在,稍不自力,坐受其困。故勤则男有余粟,女有余帛;不勤则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畜妻子。其理然也。

彼南北地土虽有高下燥湿之殊,然高燥者宜黍稷,下湿者宜粳稻。食之所出不同,其为农事一也。树桑养蚕,除江浙、四川、湖北外,余省多不相宜。然植麻种棉,或绩或纺,衣之所出不同,其事与树桑一也。愿吾民尽力农桑,勿好逸恶劳,勿始勤终惰,勿因天时偶歉而轻弃田园,勿慕奇赢倍利而辄改故业。苟能重本务,虽一岁所入,公私输用而外,羡余无几,而日积月累,以至身家饶裕,子孙世守,则利赖无穷。不然,而舍本逐末,岂能若是之绵远乎?至尔兵隶在戎伍,不事农桑,试思月有分给之饷,仓有支放之米,皆百姓输纳以散给。

尔等各赡身家,一丝一粒,莫不出自农桑。尔等既享其利,当彼此相安,多方捍卫,使农桑俱得尽力。尔辈衣食永远不匮,则亦重有赖焉。若地方文武官僚俱有劝课之责,勿夺民时,勿妨民事,浮惰者惩之,勤苦者劳之,务使野无旷土,邑无游民,农无舍耒耜,妇无休其蚕织,即至山泽园圃之利,鸡豚狗彘之畜,亦皆养之有道,取之有时,以佐农桑之不逮。庶几克勤本业,而衣食之源溥矣。所虑年谷丰登,或忽于储蓄布帛充赡,或侈于费用不俭之弊与不勤等,甚且贵金玉而忽菽粟,工文绣而废蚕桑,相率为纷华靡丽之习,尤尔兵民所当深戒者也。

自古盛王之世,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享富庶之盛而致教化之兴,其道胥由乎此。我圣祖仁皇帝念切民依,尝刊《耕织图》颁行中外,所以敦本阜民者甚至。朕仰惟圣谕念民事之至重,广为诠解,劝尔等力于本务。余一人衣租食税,愿与天下共饱暖也。

【译文】

我知道吃饭穿衣是养民的根本,而种地养蚕则是吃饭穿衣的来源。男人不耕种田地就有可能挨饿,女人不纺纱织布就有可能受冻。

古代做皇帝的人在每年春季到来时举行耕田的典礼,皇后则在春季的最后一个月里举行躬亲纺织的典礼,把种地养蚕的事情看得特别的重要,身为至尊但不顾辛劳、竭尽全力为天下人首先作出表率。这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人民。这些则是重视养民治国的根本。吃饭穿衣之道,在于让庄稼生于适合于它的土地,长于适合于它的时令季节,而要最后取得好的结果则要靠人力。根本任务所在,稍不自己努力去实现,就会坐受其困苦。所以,勤劳则男子有剩余的粮食,女子有多余的衣物;不勤劳则上不能侍奉父母双亲,下不能供养妻子儿女。其道理就是这样。

南北地土虽有高低、干燥湿润的区别,然而高坡干旱之地适宜种植五谷杂粮,低下湿润之地适宜种植粳稻。粮食的生产来源和方式不同,但却都是农业方面的事情。种植桑树以养蚕,除了江苏、浙江、四川、湖北以外,其他省份大都不适宜此事。然而,种植麻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或者搓麻线麻绳,或者纺纱织布,衣服之制造不同,而其与种桑养蚕的事情是一致的。希望我全国老百姓尽自己之力而把吃饭穿衣方面的事情办好,不要好逸恶劳,不要起初勤劳,最后懒惰,有始而无终,不要一碰到因天灾收成偶然歉收就轻易抛弃自己的田产家园,不要看到某一货物紧缺可以赚大钱而总是改变自己以往的职业。假如能够注重务本,虽一年收获的粮食,除去所需公私花费之外,剩余不多;但只要日积月累,就可以身家富裕,加上子孙世守,则利赖无穷。如果舍本逐末,岂能如是延绵长远之生计吗?至于你们兵士隶在军营,不耕种田地,不植桑养蚕,试思每月有分给之饷银,仓库里有按日支放之米粮,都是由于老百姓缴纳才得以无缺食之虞。

你们各人供给自己和家里人的食物钱财,一丝一粒,都来自于老百姓种田耕地、植桑养蚕。你们既然享受其利,那么应当彼此相安,多方捍卫,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使其尽力把田地种好。你们这些当兵的吃饭穿衣永远不会缺乏,主要的依靠也就在于此。假如地方文武官吏都知道有劝导督教的责任,不占据老百姓从事农桑的农时,不妨碍老百姓从事农桑的农事,对轻浮懒惰之人加以惩罚;对勤苦耐劳之人加以慰劳奖赏,务必使乡村无荒废之地,城镇无游手好闲的人,男人不舍弃其耕作农具,妇女不休止其养蚕织布,即使是对于山上、水塘、园林、苗圃中瓜果蔬菜之类的收种,鸡鸭狗猪等家畜方面的饲养,也都讲究方法,取之有时,用以辅助吃饭穿衣方面的不足。这样,也许就可以专务自己的本业,而吃饭穿衣之来源则会广阔。所忧虑的是五谷丰登之年,或忽用储蓄布帛补充供给,或由于奢侈而导致费用不俭之弊及不勤等,甚而有贵金玉而忽视豆谷,擅长在丝织品和衣服上绣有彩色花纹而废弃蚕桑本业,相互竟为纷华靡丽之风习,此尤需尔兵民人等应当深以为戒的。

自古以来,兴盛君王治理的社会,老年人穿的是丝织之衣,吃的是鱼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共享富庶之盛而使得政教内化之风气日益兴起,其道理全在于此。我圣祖仁皇帝思念关切天下人民生活之依归,曾经刊印《耕织图》发行于全国各地,其所以注重根本、扶持民众的意愿更加深切。我敬思圣祖仁皇帝圣谕思念民事之至关重要,广为解说,劝天下臣民各自致力于农桑本业。我一人穿衣吃饭都来自于百姓税租,愿与天下民众共享幸福之乐。

四、尚节俭以惜财用

【原文】

生人不能一日而无用,即不可一日而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泄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用之无度而财立匮矣。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之为天下先,休养生息,海内殷富,犹兢兢以惜财用示训。盖自古民风皆贵乎勤俭,然勤而不俭,则十夫之力不足供一夫之用,积岁所藏不足供一日之需,其害为更甚也。夫兵丁钱粮有一定之数,乃不知撙节,衣好鲜丽,食求甘美,一月费数月之粮,甚至称贷以遂其欲,子母相权,日复一日,债深累重,饥寒不免。农民当丰收之年仓箱充实,本可积蓄,乃酬酢往来,率多浮费,遂至空虚。夫丰年尚至空虚,荒歉必至穷困,亦其势然也。似此之人,国家未尝减其一日之粮,天地未尝不与以自然之利,究至啼饥号寒、困苦无告者,皆不节俭所致。更或祖宗勤苦俭约,日积月累,以致充裕,子孙承其遗业,不知物力艰难,任意奢侈,诲耀里党,稍不如人,即以为耻,曾不转盼遗产立尽,无以自存,求如贫者之子孙,并不可得,于是寡廉鲜耻,靡所不至。弱者饿殍沟壑,强者作愚犯刑。不俭之害,一至于此。《易》曰:“不节若则嗟若。”盖言始不节俭,必至嗟悔也。尔兵民当凛遵圣训,绎思不忘。

为兵者知月粮有定,与其至不足而冀格外之赏,孰若留有余以待可继之粮?为民者知丰歉无常,与其但顾朝夕致贫窭之可忧,孰若留贮将来为水旱之有备?大抵俭为美德,宁以固陋贻讥,礼贵得中,勿以骄盈致败。衣服不可过华,饮食不可无节,冠婚丧祭各安本分,房屋器具务取素朴,即岁时伏腊,斗酒娱宾,从俗从宜,归于约省,为天地惜物力,为朝廷惜恩膏,为祖宗惜往日之勤劳,为子孙惜后来之福泽。自此,富者不至于贫,贫者可至于富,安居乐业,含哺鼓腹,以副朕阜俗诚民之至意。《孝经》有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尔兵民其身体而力行之。

【译文】

每天所需要的用物,每天所需要花费的钱财,只要人活着,一天也不可缺少。然而。必须留存有余之钱财而后才可以供给不时所需之费用,因此节俭显得非常重要。钱财好比水,节约勤俭好比水之积蓄储存。如水在流淌之中不注意积蓄,则会一泻无余而使之立即于干;钱财之花费不加以节制,则会用之无度而使钱财立即缺乏。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身体力行节俭为全国人民作出了榜样,休养生息,国内富实,却仍然紧缩开支以惜财用而示训国人。自古以来最可贵的莫过于民风勤俭,然而勤而不俭,则十人之力不足以供给一人之费用,积一年所存不足以供给一日之需求,其后果更为严重。军营士兵的钱粮有一定之数目,竟不知道节省着用,穿衣讲究鲜艳华丽,饮食追求好吃好喝,一月花费数月之粮,甚至向别人借债以满足自己的无穷欲望,本利相互变化制约,日复一日,债务深重,饥寒难免。农民本当在丰收年间粮食钱财充裕之际,注意积蓄以待灾荒,竟多方交际往来,大都浮费浪用,从而弄到钱粮空虚。丰收之年尚至于钱粮空虚,灾荒歉收之年必至于穷困潦倒,发展到这个样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像这类的人,国家未曾减少其一日之粮,天地未曾不给予以自然之利,结果弄到啼饥号寒、困苦无告的原因,都是不知勤俭所造成的。更有因为祖宗勤苦俭约,日积月累,以致家业充足富裕,而子孙继承其遗业,却不知财物来之不易,任意奢侈,在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有,满足其自己的虚荣心,稍稍不如人家,即以为羞辱,竟不要多久就把祖宗的遗产花光,以至到了无法养活自己的地步,即使想求做一个贫苦人家的子孙,也不可能了,于是寡廉鲜耻,毫无自尊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弱者因饥饿死于山沟,强者无视国法而犯刑。不善节俭之害,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易经》说:“不节俭必定后悔。”说的是一开始不节约,必至最终贫穷后悔不已。你们兵民应当切实遵循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的训示,时刻谨记而不能忘。

当兵的人都知道每个月供应的粮食数目有规定,与其到了不足之时而希望格外赏赐,何不留有余存以待可继之粮?为民者应当晓得丰歉难以预料,与其只注意早晚致于贫穷的忧虑,为何不储存以备将来为水旱灾害之有备无患?大体说来,勤俭节约为美德,宁可让别人讥笑我见识鄙陋,授人礼物也要坚持贵在适中,不要以骄盈而致家道败落。衣服不可过于华丽,饮食不可没有节度,红白喜事各按规矩,不可讲究排场,房屋器具陈设务必取其简利,就是在一年春夏秋冬和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腊日这些重要时节,设酒席招待宾客,也应当依从风俗习惯,适宜适度,一切归于节俭,为天地爱惜物力,为朝廷爱惜德惠膏脂,为祖宗爱惜往日之勤劳,为子孙爱惜后来之幸福恩惠。自此,富裕之人不至于转为贫穷,而贫穷之人却可以至于富裕,大家安居乐业,天真纯朴而没有诈伪,也符合我敦厚风俗、和谐民情的深切意愿。《孝经》上面说:“谨慎言行、节约费用以供养父母双亲。”意思是一般平民百姓对父母双亲要孝顺。你们兵民应当对此身体力行之。五、隆学校以端士习

【原文】

古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固无人不在所教之中。专其督率之地,董以师儒之官,所以成人材而厚风俗,合秀顽强懦使之归于一致也。我圣祖仁皇帝寿考作人,特隆学校,凡所以养士之恩,教士之法,无不备至。盖以士为四民之首,人所以待士者重,则士之所以自待者益不可轻。士习端而后乡党视为仪型,风俗由之表率。务令以孝悌为本,才能为末,器识为先,文艺为后。所读者皆正书,所交者皆正士,确然于礼义之可守,惕然于廉耻之当存。惟恐立身一败,致玷宫墙;惟恐名誉虽成,负惭衾影。如是,斯可以为士否?或躁竞功利,干犯名教,习乎异端曲学而不知大道,骛乎放言高论而不事躬行,问其名则是,考其实则菲矣。昔胡瑗为教授,学者济济有成;文翁治蜀中,子弟由是大化。故广文一官,朕特饬吏部悉以孝廉明经补用,凡以为兴贤育才,化民成俗计也。然学校之隆,固在习教者有整齐严肃之规,尤在为士者有爱惜身名之意。士品果端而后发为文章。非空虚之论,见之施为;非浮薄之行,在野不愧。儒者在国即为良臣,所系顾不重哉!

同类推荐
  • 正读道德经

    正读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本书作者带读者共读经典传统文化图书《道德经》,不带崇拜色彩,不戴有色眼镜,利用每章逐字、逐词的注解方式,力求以理性的思维还原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到底在说些什么。
  • 三十六计译注(国学经典)

    三十六计译注(国学经典)

    《三十六计》是古代兵家计中国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译注》对《三国志》进行白话的翻译和注释,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内容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时期,约成书于明清。本书根据计名,多选取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简介:文轩,男,80后人,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喜爱中国古代文化,向往先秦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心服儒家仁者风度,欲“为往圣继绝学”,作品有《人间词话注释》《三十六计译注》等。
  • 礼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礼记(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礼记》初时据说有一百多篇,后为汉朝学者戴德简化为85篇,世人称之为《大戴礼记》。后来,戴德之侄戴圣在《大戴礼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简化,终为49篇(原本应该为46篇,但因《典礼》《檀弓》《杂记》三篇过长,市面上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49篇之说),称之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现已佚失多数,而市面上常见的《礼记》版本一般为《小戴礼记》。在编撰过程中,考虑到现实的阅读需求,我们从权威版本中筛选出极为经典、实用,且具有文学价值的28个篇章,将其编辑成册。同时,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我们将每篇分为诸多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与译文。整本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 诗传通释

    诗传通释

    本书收录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在文献整理中,选择一个好的底本,旁搜现寻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标点,同时撰写成各个著述的内容提要,对该著述作者、著作内容、特点及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绍。本套丛书是收录现存元代经部文献的大型丛书,有助于推进元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等不同专门史的研究。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热门推荐
  • 花欢

    花欢

    古有一柳国,年号百花……(PS:文中涉及的植物,多为虚构)
  • 漫威世界中的赛亚人

    漫威世界中的赛亚人

    当时那艘宇宙船离我的脸只有零点零一公分,但是四分之一毫秒之后,那艘宇宙船里的赛亚人就会变成我,因为我是主角。——李极交流群号:958121876,欢迎大家前来指正
  • 盛世贵女之王牌学神

    盛世贵女之王牌学神

    【新书《真千金拿了大佬的剧本》求评论收藏啊~】秦烟只想当个学霸,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无奈她是半灵体质!一双至尊瞳,古往今来,窥尽天机!炼制法器,指点富贵,这都是小意思!什么商界大亨,国际财团,都得乖乖叫她一声秦大师!他是尊贵至极,多智近妖的宋家家主,亦是天煞孤星。他的宿命就是暴毙而亡,偏偏他不信命,扮娇卖乖的要秦烟给他续命。秦烟嘴角抽筋:mmp你这是在吸我的欧气!宋棠慵懒邪笑:你看起来很暖,让我多抱一会儿。听说他年幼的时候喜欢一个小姑娘,如今那姑娘要回国了,旁人纷纷说那姑娘是宋棠唯一的救赎!秦烟听到后不干了,想趁机演一出苦情戏逃离他这个妖孽!宋棠拿着刀毫不犹豫的插在胸口,我把心掏出来,你看看上面写着谁的名字。在痛苦绝望之地,他找到了唯一的亮光。——宋棠
  • 朋友,我能给你什么

    朋友,我能给你什么

    如果说他贫穷,他确实贫穷,穷得几乎家徒四壁。如果说他富裕,他确实富裕,富成全天下少有的精神富翁。他没有权力,没有金钱,可他振臂一挥,有成千上万人跟他一起去献血捐钱献爱心,这是他几十年来营造的一种价值观,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郭明义的成长历程,让我深思,让我反省,让我品味。如果在30年前,郭明义做出的这一切,让人觉得很平常,因为那时学雷锋是种时尚,而郭明义能坚守到今天,卓然独立,唯我独清,并且还带出了上万人的队伍,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仅仅是毅力,而是无法动摇的信仰。反过来,我们可以逆向思索,我们叙述了郭明义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吗?没有。他持之以恒的坚守,却让我们每一个人自叹弗如。孟子曰:“人人皆可成尧舜。”我觉得,潜下心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人人亦可以成为郭明义。
  • 不死尸魂

    不死尸魂

    一个年轻人死后,成了游戏里一个永远无法下线的玩家,只有成为“至高霸主”,才能重返人间!叶平安转职成为骨族召唤师,一步步成长为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一挥手,便是骨海魔军。而他登顶的那一天……
  • 秩序剑主

    秩序剑主

    总有一日,要让那漫天诸神,都在剑下烟消云散
  • 风吹南安

    风吹南安

    国内一档收视率还不错的访谈节目邀请到了几乎不参加任何综艺节目的易安,而观众席上也无意外的爆满。“听闻易太太是圈外人?”主持人知道无论是在场的还是电视前的观众,一定都会喜欢这个话题。“嗯。”易安轻点了点头。“那易太太一定是您的粉丝了?”易安摇摇头,失笑道,“她还真不是。”“啊?”主持人做出很惊讶的表情,一时间忘了接下来该继续问什么了,这和她预想的答案完全不一样。“外界传闻您特别宠太太,有你的粉丝拍到过你们一起出游的照片,据说您走到哪儿都会紧紧的牵着她,这是真的吗?”易安笑,一说起她,连语气都变得温柔了起来,“她比较喜欢乱跑,不牵着她,估计一会儿就找不到人了。”……节目是提前录制的,所以姜一南并不知道这回事,只知道他去参加一档什么访谈节目去了。节目播出的那天晚上,易安迅速霸占了微博头条,姜一南自然也看见了。她窝在易安怀里吃着他洗的草莓,“我的确不是你粉丝。”“嗯。”“谁说我爱乱跑了?”她不满的将一颗长的很丑的草莓塞进男人的嘴里。很快,男人凑近她耳边,咬着她的耳朵说,“你忘了在威尼斯跑丢的那次了?”
  •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功来自主动争取

    成功来自主动争取

    多年以前,埃拉·韦勒·威尔科克斯坐在纽约市伊斯特河的岸边,沉思这样一件事:从同一家庭环境出身的人,结果却大不相同。她看到河里的一些帆船驶向码头,不禁深有感触,于是写下下面的诗行:有的船驶向西,有的船驶向东,可是空中刮的,都是同样的风。是帆而不是风,才决定了我们何去何从。于是我想起我认识的各种各样的成功人士,他们一开始并无特殊之处。假使命运之风没有把他们吹到特别的位置,他们也将会像其他人一样默默无闻。
  • 亦安,忆安

    亦安,忆安

    有这样一个人,他告诉我,他想去看看,看看奈良的樱花,他说那是最美的地方,那时的他满眼净是柔情,我想,以后他的女孩一定很幸福吧。――忆安我爱过这样一个女孩,她资质平平,没有令人惊艳的长相,没有所谓的光鲜的履历,背景,我曾想,如果把她丢进人海中可能就会找不到了吧。她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孩,闯进了我的世界,却又在下一秒,消失不见。纯属同人文,切勿上升真人!!!本文中大佬只是一个普通人,不要上升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