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300000017

第17章 郑板桥家书(1)

【作者介绍】郑板桥(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郑板桥为官清正廉明,体恤百姓。在潍县任上时,正遇大饥荒,他立即开仓赈民,得到百姓的爱戴。他性格落拓不羁,愤世嫉俗,而又倔强不驯,乾隆十八年(1753年)因请求赈灾而触怒上司,于是便辞去官职,过上游历的生活。

郑板桥晚年寄寓扬州,以卖画为生计,艰难度日。他的书画成就巨大,卓立当世,自成一家,尤其善于画竹,名列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此外,在文学上,他的诗、词、文也都有佳作问世。

【导读】《郑板桥家书》是郑板桥教育子弟的家书集,虽然数量不多,但每封信都称得上是家书经典。像郑板桥本人的性格一样,该书的风格也颇具奇怪独创的特质,为当世和后人所推崇。

郑板桥早年生活疾苦,中年才涉足官场,亲眼目睹了当时民不聊生、官场腐败的情景,他非常同情那些受苦的百姓,所以在《家书》中表现出浓厚的尊农思想。

《郑板桥家书》的内容虽然不涉及政事、国事,但却能以小见大,言近而旨远。这本家书规模也不如曾国藩家书那样恣肆汪洋,但在短短的16封家书中却融入了丰富的有关读书、修身、为文、做人等人生哲理,文字清新自然,态度真诚坦率,让人掩卷沉思,回味无穷。本篇为《郑板桥家书》的精选本,其中的深刻意蕴,读者可在鉴赏中细细品味。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原文】

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一旦奋发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

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辄曰:“彼何人也,反在霄汉;我何人也,反在泥涂。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嗟乎!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庸何伤?

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贱,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

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愚兄为秀才时,检家中旧书籍,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吾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乎!如此存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若事事预留把柄,使人其网罗,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译文】

世界上哪一个人不是黄帝、唐尧、虞舜的子孙呢?可是到了今天,好多人沦为别人的奴隶、侍妾,成了卑贱低下的人,他们走投无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没有任何办法摆脱困境。这些人并不是从几十代之前就是别人的奴隶、婢妾的。如果有一天他们努力奋斗,奋发进取,专心致志地辛勤工作,那么有的人可能因此而富贵起来,也有的人可能到他儿孙那一代富贵起来了。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富贵人的子孙吗?

假如王侯将相的儿孙中有一两个人不争气,使家门败落,过上了贫困的生活,他们却可以依靠祖宗的富贵来欺压别人。他们夸耀祖先的功德、荣耀,自以为了不起。他们动不动就说:“他是什么人?出身低微却高高在上;我是多么高贵的出身啊,却过着这么低下的生活。唉,真是天理无法作准,人事无法预料啊。”唉!真可悲!他们不知道他们说的正是天理和人事啊!天理是对勤劳善良的好人赐福,对那些作恶多端的人降祸。行善积德就会得到上天赐给的富贵,你作恶上天就会降祸给你,使你贫困。这便是天理,有什么值得伤感的呢?

天理就是如此,它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相互依赖。别人的祖先曾经贫贱,为人做奴婢,那么现在他就该高贵幸福;你的祖先曾经是王侯将相,高贵富足,你现在就该贫穷低贱,这也是天理啊,又有何悲伤呢?

天理是这样,人事也就包含在这其中了。我做秀才的时候,在旧书堆里翻捡出前代家奴的卖身协议,便在灯下烧毁,并不去送给他。我害怕直接交给他,反而让他看到自己的身世而自感羞愧,无法面对我。当我开始使用奴婢时,我就从不立卖身契,我觉得适合就留下他,不适合就让他走。我何苦保存一张纸,让我的后世子孙,以此为借口,去责难别人呢?我这样去做,是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啊!如果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留一手,使别人落到他的计谋里,从此在他的罗网里挣扎,无法逃脱,那么这个人的祸患也就不远了:他就会很快变得贫穷,他的子孙也就有了无法预测、无法避免的灾难。我们不妨来看看那些真正会算计的人,他们何时算计过别人的一星半点儿呢?到头来还是自己算计了自己!可悲可叹!我希望弟弟能牢牢地记住这些道理。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

【原文】

僧人遍满天下,不是西域送来的。即吾中国之父兄子弟,穷而无归,入而难返者也。削去头发便是他,留起头发还是我。怒眉嗔目,叱为异端而深恶痛绝之,亦觉太过。

佛自周昭王时下生,迄于灭度,足迹未尝履中国土。后八百年而有汉明帝,说谎说梦,惹出这场事来,佛实不闻不晓。今不责明帝,而齐声骂佛,佛何辜乎?况自昌黎辟佛以来,孔道大明,佛焰渐息,帝王卿相,一遵《六经》《四书》之书,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此时而犹言辟佛,亦如同嚼蜡而已。

和尚是佛之罪人,杀盗淫妄,贪婪势利,无复明心见性之规。秀才亦是孔子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复守先待后之意。秀才骂和尚,和尚亦骂秀才。语云:“各人自扫阶前雪,莫管他家屋瓦霜。”老弟以为然否?偶有所触,书以寄汝,并示无方师一笑也。

【译文】

当下有许多和尚,遍布全国。他们并不是从西域来的,而是我们自己的父老兄弟,都是因为穷困潦倒而出家做了和尚,不再还俗的人。剃光满头的毛发就成了和尚,而留起头发,他便仍旧是我尘世的俗人。如果我们横眉冷对,叱责他是“异端”而深恶痛绝,那么,我们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

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于周昭王时代,他并没来我们的土地上走过一步,直到他死去。但八百年后,汉明帝却谎称在梦中见过佛祖,从此佛教传入中国。对于这件事情的由来,佛祖并不知晓。世人却将社会中不平等的事情归罪给佛祖,而不责骂用梦来编造谎话的汉明帝。你说,佛祖有什么罪过呢?况且,从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宣扬排斥佛教后,佛教的势力开始衰落,孔子的学说开始兴盛,皇帝和朝廷众臣便把《六经》、《四书》上的教诲当作整家治国,统治天下的理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仍宣扬排斥佛教的教义,那么我们就如同口中嚼着蜡,一点儿滋味也没有。

假如说和尚是佛祖的罪人,烧杀抢掠,淫乱狂妄,贪利忘义,趋炎附势,不再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宗教修养,那么,秀才就是孔子这位圣人的罪人,他们不讲究仁慈智慧,不遵守礼仪道德,不再有遵循先帝礼教而传授后人的意念。正是秀才谩骂和尚,而和尚又辱骂秀才。俗话说得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以上的话,兄弟认为如何?这是我偶然间想到的,写下来寄给你,你可以给无方大师看看,换他一笑吧!

焦山别峰庵雨无事寄舍弟墨

【原文】

秦始皇烧书,孔子亦烧书。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矣。《诗》三千篇,存三百十一篇,则二千六百八十九篇,孔子亦得而烧之矣。孔子烧其可烧,故灰灭无所复存,而存者为经,身尊道隆,为天下后世法。

始皇虎狼其心,蜂虿其性,烧经灭圣,欲剜天眼而浊人心,故身死宗亡国灭,而遗经复出。始皇之烧,正不如孔子之烧也。

自汉以来,求书著书,汲汲每若不可及。魏、晋而下,迄于唐、宋,著书者数千百家。其间风云月露之辞,悖理伤道之作,不可胜数,常恨不得始皇而烧之。而抑又不然,此等书不必始皇烧,彼将自烧也。

昔欧阳永叔读书秘阁中,见数千万卷皆霉烂不可收拾,又有书目数十卷亦烂去,但存数卷而已。视其人名皆不识,视其书名皆未见。夫欧公不为不博,而书之能藏秘阁者,亦必非无名之子。录目数卷中,竟无一人一书识者,此其自焚自灭为何如!尚待他人举火乎?

近世所存汉、魏、晋丛书,唐、宋丛书,《津逮秘书》,《唐类函》,《说郛》,《文献通考》,杜佑《通典》,郑樵《通志》之类,皆卷册浩繁,不能翻刻,数百年兵火之后,十亡七八矣。

刘向《说苑》、《新序》,《韩诗外传》,陆贾《新语》,扬雄《太玄》、《法言》,王充《论衡》,蔡邕《独断》,皆汉儒之矫矫者也。虽有些零碎道理,譬之“六经”,犹苍蝇声耳,岂得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哉!

吾弟读书,“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至如《二十一史》,书一代之事,必不用废。然魏收秽书;宋子京《新唐书》,简而枯;脱脱《宋书》,冗而杂。欲如韩文、杜诗脍炙人口,岂可得哉!此所谓不烧之烧,未怕秦灰,终归孔炬耳。

“六经”之文,至矣尽矣,而又有至之至者:浑沦磅礴,阔大精微,却是日常家用,《禹贡》、《洪范》、《月令》、《七月流火》是也。当刻刻寻讨贯串,一刻离不得。张横渠《西铭》一篇,巍然接“六经”而作,呜呼休哉!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哥哥字。

【译文】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独裁统治,孔子焚书是为了传道授业啊!孔子为了编写《尚书》,他焚烧了唐尧以前的资料,从唐尧、虞舜时代截断,从此而删定《尚书》。《诗经》共有三千多篇,现在只剩下三百一十一篇,其中的两千六百八十九篇都被孔子烧毁了。那些应该烧的书籍都被孔子烧掉了,就像空中的灰烬般消失殆尽不复存在了,而那些剩下的就是真正的经典。这些经书地位高尚,流传甚广,成为后世子孙的典范。

古代人物秦始皇有一颗如同虎狼般凶残的心,他本性就像黄蜂、蝎子般狠毒,他焚烧经书,毁灭圣教,是打算消灭人的智慧,使他人混沌不开,人心惑乱,所以秦始皇死后,国家灭亡,宗族不再存在,但遗留下来的经书又流传开来。可见,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根本比不上孔子的“烧书传道”啊!

从汉代起,人们搜集保存书籍,著书立说,匆忙而不求甚解,不求精炼。从魏、晋时代以来,一直到唐、宋时代,著书立说的人有千百家。而在这千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描写风花雪月的内容,而违背天理、损伤圣教的作品也数不胜数,我常常痛恨不能让秦始皇烧毁这些书籍。但是似乎又不必如此,这类书籍即使秦始皇不来焚烧它,它也一定会自生自灭的。

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在宫廷的藏书阁看书时,曾发现几千万卷霉烂的藏书,而且还有几十卷书目也烂掉了,其中只剩下几卷了。而这些书的作者和书名都是欧阳修未曾见过的。欧阳修学识渊博,而这些书既然能被收藏在宫廷的藏书阁中,可见这些书必定都是名人所写的。但是,在这些书的书目中,竟然没有人知道其中的一个作者,一本书的内容,所以这些书是自己焚烧自己,自我毁灭啊!难道这样的书籍还需要等别人来毁掉吗?

近代所保存的汉魏晋丛书,唐宋丛书,明代的《津逮秘书》、《唐类函》,宋元时代的《说郛》、《文献通考》,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等等,这些书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无法一一翻刻,而到数百年之后,兵火战乱,使它们中的十分之七、八已不存在了,这不就是焚书吗?

刘向的《说苑》、《新序》、《韩诗外传》,陆贾的《新语》,扬雄的《太玄》、《法言》,王充的《论衡》,蔡邕的《独断》,这些书籍都是汉代藏书中最有威望的著作。虽然这些书中有一些细碎的道理,但如果同“六经”相比,它们就像是苍蝇的“嗡嗡”之声了,怎么能够用这些书的道理去行事,像太阳、月亮绕天体行进,长江、黄河绕地行走一样能经天纬地呢?

弟弟读书,须以“四书”为主,“四书”之上还有“六经”,而“六经”之下也有《左》、《史》、《庄》、《骚》,贾谊、董仲舒的政论,诸葛亮的奏章,韩愈的散文,杜甫的诗歌,读这些书就足够了。这些书你一辈子也无法看完的,你将从中受益一生。至于《二十一史》,写的是一个朝代的历史,一定不会废弃。但是北齐人魏收的书籍,虚夸低下;宋祁的《新唐书》,内容少,文辞枯燥;脱沓的《宋书》,冗长又杂乱无章,这些书一定要读啊!这些书怎么能像韩愈的文章、杜甫的诗歌那样被广为传诵呢?这就是所谓的不烧之烧,没有被秦始皇烧掉,但又被孔子删掉了。

“六经”上的文章,尽善尽美,然而还有美中更胜一筹的是:天体覆盖,大地无垠,浑厚质朴却精细微妙,但这样的美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如《禹贡》、《洪范》、《月令》、《七月流火》就是这样的文章。你应该随时去研读思考,融会贯通,一刻也不可放弃!张栽的《西铭》是一篇佳作,它继承了“六经”上的精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作品,唉!真美啊!雍正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哥哥写。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

【原文】

江雨初晴,宿烟收尽,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娇鸟唤人,微风叠浪,吴、楚诸山,青葱明秀,几欲渡江而来。此时坐水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也。

嗟乎!为文者不当如是乎!一种新鲜秀活之气,宜场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贵福泽享用,自从容无棘刺。

王逸少、虞世南书,字字馨逸,二公皆高年厚福。诗人李白,仙品也,王维,贵品也,杜牧,隽品也。维、牧皆得大名,归老辋川、樊川,车马之客,日造门下。维之弟有缙,牧之子有荀鹤,又复表表后人。

惟太白长流夜郎,然其走马上金銮,御手调羹,贵妃侍砚,与崔宗之著宫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过扬州未匝月,用朝廷金钱三十六万,凡失路名流、落魄公子,皆厚赠之,此其际遇何如哉!正不得以夜郎为太白病。

先朝董思白,我朝韩慕庐,皆以鲜秀之笔,作为制艺,取重当时。思翁犹是庆、历规模,慕庐则一扫从前,横斜疏放,愈不整齐,愈觉妍妙。二公并以大宗伯归老于家,享江山儿女之乐。方百川、灵皋两先生,出慕庐门下,学其文而精思刻酷过之;然一片怨词,满纸凄调。百川早世,灵皋晚达,其崎岖屯难亦至矣,皆其文之所必致也。吾弟为文,须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辈之美词,令人悦心娱目,自尔利科名,厚福泽。

或曰:吾子论文,常曰生辣,曰古奥,曰离奇,曰淡远,何忽作此秀媚语?余曰:论文,公道也;训子弟,私情也。岂有子弟而不愿其富贵寿考者乎!故韩非、商鞅、晁错之文,非不刻削,吾不愿子弟学之也;褚河南、欧阳率更之书,非不孤峭,吾不愿子孙学之也;郊寒岛瘦,长吉鬼语,诗非不妙,吾不愿子孙学之也。私也,非公也。

是日许生既白买舟系阁下,邀看江景,并游一戗巷。书罢,登舟而去。

【译文】

雨过天睛,江面上景色一新:昨夜的浓雾已经消散,林中花儿娇艳,杨柳碧绿。经过雨的洗涤后,所有的一切都在期盼着朝阳的升起。此时,林中小鸟清脆的叫声唤着你。柔顺的微风吹拂着江面,微波荡漾。吴、楚两地的群山,青葱翠绿,明丽秀美。似乎要穿越江心,扑面而来。这时候,静坐在水边的楼阁上,煮一壶龙凤茶,烧一炉夹剪香,让朋友演奏一支优美的《落梅花》的曲子,此时此刻,这里真是人间仙境啊!

同类推荐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四书五经·大学 中庸 孟子》归属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大学》《中庸》《孟子》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中英文翻译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英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寒雪覆城

    寒雪覆城

    一直生活在南方地区少女余音绕,非常喜欢下雪,她的梦想是去乞力马扎罗山看雪,而对感情的期待是捂热少年燕琛如寒雪的内心;余音绕为追求幸福在努力,在她身后的竹马少年郁寒却一直默默陪伴她,对她的爱像雪晶莹透明。因为郁寒的一次过错,导致作为滑冰选手和父母骄傲的燕琛腿受伤,退役从此无缘梦想,这次意外也让三人关系降至冰点,期间燕琛身患绝症的妹妹燕小七却对郁寒一见钟情,余音绕的闺蜜林默搅合进了社会纷争,家人也遭遇祸事……一系列的变故让友情、爱情、亲情陷入不可预测的漩涡中,青春的阵痛和慌乱催迫人快速成长,各人的命运纠缠就像美丽的雪,美好过,绚烂过,却不知归宿。
  • 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老狐狸经(历代经典文丛)

    狐狸总给人“狡猾”之意,但是书中给狐狸的定义是具有智慧的。学学像狐狸一样的为官、做人。《老狐狸经》不是在教读者诈,而是为读者介绍了为官之道、做人之道、创业之道、说话之道,是在指导读者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以寻找到发挥的舞台。
  • 万年的还情史

    万年的还情史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今欠的却是情债,让这个上辈子的情债,今生偿还。今生也因此成了不死的存在……
  • 佛说龙王兄弟经

    佛说龙王兄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猛鬼MG

    猛鬼MG

    倒霉的跑酷爱好者旭尧,作为主角,竟然开场就被神秘人给掐死了?!然后还莫名其妙的加入了阴兵?还去执行了任务?阴森的大山古墓,诡异的精神病院,满是血迹的别墅房间,横尸遍野的私立高中……当事人旭某表示:来个人!救救孩子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深情不负浅时光

    深情不负浅时光

    【全文免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呵呵,颜沐雪无奈一笑。回国后,某女发现那个大帅比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老婆你看,我卖色不卖身的!很纯洁的好吗?”“……”纯洁你大姨夫!不料,其实那个大帅比也是个忧郁的美男子。好吧!预言家也有失算的一天。深情不负浅时光,不负时光不负你。读者交流群号:461145294
  • 虽是劫却是缘

    虽是劫却是缘

    一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为你我可以放弃这天下。”“我只愿做你一个人的王。”……[咳咳,因为本人懒得原因,本书不定时更新,之前欠的我会补起来]
  • 喜劫良缘:女太监有喜了

    喜劫良缘:女太监有喜了

    作为一个小太监,墨青微有两件事情非常担心。第一件事情:当今摄政王和皇帝都以搜查要犯为由,下令阖宫搜查,并且重点强调要重新验明宫中所有太监们的正身。第二件事情:她是个女的,混在太监堆里的女太监,并且还霸凌了摄政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