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300000002

第2章 袁氏世范(1)

【作者介绍】袁采,生卒年不详,字君载,南宋信安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任乐清、政和县令,以刚直廉明著称,官至监登文鼓院。他曾纂修《乐清县志》十卷,另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录》,今皆不传。

《袁氏世范》是袁采的治家格言录,《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于立身处世之道,反覆详尽。所以砥砺末俗者,极为笃挚。虽家塾训蒙之书,意求通俗,词句不免于鄙浅。然大要明白切要,使览者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可见,此书虽落于通俗,但仍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导读】《袁氏世范》流传极为广泛,版本很多,常见的有《唐宋丛书》本、《眉公秘笈》本、《五种遗规》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等。该书原名叫《训俗》,是继《颜氏家训》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部重要的家训著作。

《袁氏世范》内容分为睦亲、处己和治家三部分,主要讲述读书修身、尊老爱幼,人伦纲常、治家理财、处世方式等多方面的道理。该书语言通俗平易,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营造出一种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安定的社会氛围。此书虽不深谈为政治国之法,而只就睦亲、处己、治家等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却对治国安邦大有作用。

此外,《袁氏世范》虽然以儒家之道为依据,但其思想很开明,字里行间透露着深刻的哲理,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一睦亲

性不可以强合

【原文】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偏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挈,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况凡临事之际,一以为是,一以为非,一以为当先,一以为当后,一以为宜急,一以为宜缓,其不齐如此。若互欲同于己,必致于争论,争论不胜,至于再三,至于十数,则不和之性自兹而启,或至于终身失欢。若悉悟此理,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此圣人教人和家之要术也,宜孰思之。

【译文】

对于人而言,父子兄弟之间感情最亲密,而父子兄弟之所以还有不和睦的,或者因为父子之间父亲对儿子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或者因为兄弟之间争夺财产所造成的。有一些家庭不和,既不是因为父亲对儿子的期望过高、过严,也不是因为兄弟之间争夺财产所造成。人们看见他们父子兄弟不和,有的人试图弄清他们父子兄弟究竟谁对谁错,但终究还是未能辨明谁是谁非。人的性情,有的宽厚仁慈,有的偏激急躁,有的刚正暴烈,有的柔顺懦弱,有的威严庄重,有的轻浮浅薄,有的克己检点,有的肆意放纵,有的喜欢闲静,有的喜欢纷争,有的见识短浅,有的见识广博,脾气禀性各有不同。而父亲非要强迫儿子的性格与自己一样,儿子的性格未必能与父亲的性格一模一样;兄长也非要强求弟弟的性格与自己相同,弟弟的性格也未必能够如此。由于性格不合,那么言行也就会有所差异。这就是父子兄弟产生不和的根本所在。况且每当事到临头,一方认为是对的,一方认为是错的,一方认为应当先做,一方认为应当后做,一方认为应当快点干,一方认为应当慢点干。双方意见如此不统一,如果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够同意自己的意见,就必然引起纠纷,一次争论不胜,便一而再,再而三地争辩,甚至要争上十多次,这样,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就自然会产生了,甚至会终生失和。如果人们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做父亲兄长的,对儿子、弟弟要通情达理,不要再强迫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而做儿子、弟弟的,则应当采纳父亲和兄长的意见,而不要指望他们会放任自己,那么,在处理事情时,父子兄弟必然会关系和睦,不会再纷争不休。孔子说过:“事奉父母时,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一次次地规劝,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也要恭恭敬敬地不与他们抵触,干起事来也毫无怨言。”这就是圣人教导我们使家庭和睦的重要方法,你们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

人必贵于反思

【原文】

人之父子,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为父者曰:“吾今日为人之父,盖前日尝为人之子矣。凡吾前日事亲之道,每事尽善,则为子者得于见闻,不待教诏而知效。倘吾前日事亲之道有所未善,将以责其子,得不有愧于心!”为子者曰:“吾今日为人之子,则他日亦当为人之父。今吾父之抚育我者如此,畀付我者如此,亦云厚矣。他日吾之待其子,不异于吾之父,则可俯仰无愧。若或不及,非惟有负于其子,亦何颜以见其父?”然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此无他,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然则自反之说,惟贤者可以语此。

【译文】

父与子之间,双方不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却偏要互相责备,这是导致父子不和的一个重要根源。假如父子双方都能反思自己的言行,那么就会相安无事。做父亲的这样想:“我今天为人之父,从前也曾为人之子。从前我侍奉父母时如果能做到尽善尽美,那么,我的孩子经过耳濡目染而深明孝道,便不用我专门教育,他也会懂得侍奉父母了。假使我当时侍奉父母不是很周到,那么,我现在责备孩子,岂不心中有愧!”做儿子的应该这样想:“现在我为人之子,将来我也会为人之父。现在我父亲这样辛勤地育我养我,给我如此深厚的爱。将来我对待儿子应该不亚于我父亲这样对待我,这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否则,不仅将有负于我的儿子,也将无颜以对父亲。”假如能够成为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便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好父亲。不能孝顺父母的人,也常会虐待自己的儿子。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明事理的人能够自我反思,所以做任何事都能尽心尽力。那些愚蠢的人不善于自我反思,他们做儿子时则多怨言,当父亲时则多暴虐。然而,这种反躬自思的方法,只能告诉给贤明的人。

父子贵慈孝

【原文】

慈父固多败子,子孝而父或不察。盖中人之性,遇强则避,遇弱则肆。父严而子知所畏,则不敢为非;父宽则子玩易,而恣其所行矣。子之不肖,父多优容;子之愿悫,父或责备之无已。惟贤智之人即无此患。至于兄友而弟或不恭,弟恭而兄或不友;夫正而妇或不顺,妇顺而夫或不正,亦由此强即彼弱,此弱即彼强,积渐致之。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至于兄弟、夫妇,亦各能以他人之不及者喻之,则何患不友、恭、正、顺者哉!

【译文】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容易滋养败家的习气,儿子孝顺有时不能为父亲所察觉。大凡一般人的性格是遇到强者就回避,遇到弱者就放纵。父亲威严,儿子便害怕,就不敢为非作歹;父亲宽厚,儿子无所畏惧,就会胡作非为。儿子不孝,多是因为父亲平日的纵容导致;或者是儿子诚实谨慎,父亲却还要不停地责备他。只有贤明智慧的人才能免去以上两种弊病。至于说兄长友爱弟弟,弟弟却不尊敬兄长,或者弟弟尊敬兄长,而兄长却不友爱弟弟;丈夫正派,妻子却不柔顺,或者妻子柔顺,而丈夫却不正派。这也是由此强彼弱、此弱彼强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假如当父亲的能够把他人的不孝之子同自己的儿子作比较,做儿子的能够把他人不贤明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作比较,那么,父亲越慈爱,儿子便会越孝顺,而儿子越孝顺,父亲就会越慈爱。就不会再有此强彼弱的情况了。至于在兄弟之间,如果大家都能拿别人的缺点来与自己亲人的优点相比较的话,那么,又如何不能做到兄弟友爱、夫正妻顺呢?

处家贵宽容

【原文】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如之何。身有疮痍疣赘,虽甚可恶,不可决去,惟当宽怀处之。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以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

【译文】

人世间自古就是贤与不贤的人相互混杂。有的是父子之间一贤一愚,有的是兄弟之间一善一恶。有的是丈夫不务正业,有的是妻子暴躁,很少有无此弊病的家庭。即使是圣贤之人,对此也是无可奈何。这就像身上长满各种疮毒,虽然令人讨厌,却无法除去一样。对此,只有心胸开阔才行。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心平气和。古人所说的父子、兄弟、妻子之间的难言之隐就是这样的。

父兄不可辩曲直

【原文】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事事欲论曲直。若父兄言行之失,显然不可掩,子弟止可和言几谏。若以曲理而加之,子弟尤当顺受,而不当辩。为父兄者又当自省。

【译文】

儿子与父亲,弟弟与兄长,就如同士兵与将帅、差役与官长、奴婢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与同辈的朋友相比,每件事都想争论是非对错。如果父亲、兄长的言语和行动有明显的过失,无法掩饰,那么,做儿子、弟弟的只能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进行规劝。如果父亲、兄长不讲道理,做儿子、弟弟的也只能忍受顺从,而不能争辩。做父亲、兄长的则应该反省自己的言行。

人贵能处忍

【原文】

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而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既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竭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尔。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入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译文】

人们经常这样说,居家过日子能够非常和睦的,是因为他们能够忍耐。然而,如果能够忍耐却不懂得应该如何去忍耐,那么,也会犯很多错误。一般来说,忍耐带有隐藏、积蓄的意思。别人冒犯了我,我就将愤怒隐藏、积蓄起来而不发作,不过,这种作法只能使用一两次,如果心中的不满积累过多,一旦爆发起来,就会像决堤的洪水那样势不可遏。与其这样,还不如随时随地将心中的不满化解开来,不要郁积胸中。你不妨这样对自己说:他这样做是没有经过思考的,他这样做是他愚昧的表现,他这样做是他的一种失误,他这样做是他见识短浅,他冒犯我对我来说又有多大的危害呢!我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即使他每天冒犯我十多次,我也不会在言语表情中流露出不满。只有这样,你才能懂得忍耐的效果是多么重大。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善于忍耐的人。

亲戚不可失欢

【原文】

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不可解者。止由失欢之后,各自负气,不肯先下尔。朝夕群居,不能无相失。相失之后,有一人能先下气,与之话言,则彼此酬复,遂如平时矣。

【译文】

骨肉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引起的,而最终却导致了亲人们的终生失和。其原因就在于有了矛盾后,双方都各自有怨气,不肯向对方认错。一家人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不可能没有矛盾。而有了矛盾之后,如果有一人能够主动与对方化解,那么,彼此关系就会得到缓和,就和平时一样和睦了。

家长尤当奉承

【原文】

兴盛之家,长幼多和协,盖所求皆遂,无所争矣。破荡之家,妻孥未尝有过,而家长每多责骂者,衣食不给,触事不谐,积忿无所发,惟可施于妻孥之前而已。妻孥能知此,则尤当奉承。

【译文】

旺盛发达的家庭,长辈与晚辈之间相处往往都很和睦,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各种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贫穷破败的家庭,妻子儿女本来没有什么过错,却常常受到家长的责骂,这是因为家中衣食不足,办事也不顺利,使得家长心中积蓄起无法发泄的忿恨,而只有在妻子儿女面前发泄。妻子儿女们如果能够理解这个原因,就应当遵从家长,并体会他的难处。

顺适老人意

【原文】

年高之人,作事有如婴孺,喜得钱财微利,喜受饮食、果实小惠,喜与孩童玩狎。为子弟者,能知此而顺适其意,则尽其欢矣。

【译文】

年长的人做事就像小孩子一样,他们喜欢在钱财上占些小便宜,喜欢得到一些好吃的东西,喜欢和小孩子一起玩耍。做后辈子孙的,如果清醒地知道这一点,遵从并满足他的意愿,那么,就能使他欢心了。

孝行贵诚笃

【原文】

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以动天地、感鬼神。尝见世人有事亲不务诚笃,乃以声音笑貌缪为恭敬者,其不为天地鬼神所诛则幸矣,况望其世世笃孝而门户昌隆者乎!苟能知此,则自此而往,与物应接,皆不可不诚,有识君子,试以诚与不诚者较其久远,效验孰多?

【译文】

人们孝顺父母的行动,来源于发自内心的真诚情感。即使一些细小的事没有做到,也可以感动天地和鬼神。我曾经看见过世上有些人侍奉父母时不真心真意,只是在表面上假装很恭敬孝顺,他们这种人,不遭天地鬼神的惩罚就已算幸运的了,又哪里能指望世代子孙孝顺、家族兴旺发达呢!人们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从今以后在待人接物方面就不能不以诚相待。有见识的君子不妨观察比较一下,看看哪一种情况效果比较好。

人不可不孝

【原文】

人当婴孺之时,爱恋父母至切。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恋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盖由气血初分,相去未远,而婴孺声音笑貌自能取爱于人。亦造物者设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穷。虽飞走微物亦然,方其子初脱胎卵之际,乳饮哺啄必极其爱。有伤其子,则护之不顾其身。然人于既长之后,分稍严而情稍疏。父母方求尽其慈,子方求尽其孝。飞走之属稍长则母子不相识认,此人之所以异于飞走也。然父母于其子幼之时,爱念抚育,有不可以言尽者。子虽终身承颜致养,极尽孝道,终不能报其少小爱念抚育之恩,况孝道有不尽者。凡人之不能尽孝道者,请观人之抚育婴孺,其情爱如何,终当自悟。亦犹天地生育之道,所以及人者至广至大,而人之报天地者何在?有对虚空焚香跪拜,或召羽流斋醮上帝,则以为能报天地,果足以报其万分之一乎?况又有怨咨乎天地者,皆不能反思之罪也。

古代风景【译文】

同类推荐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秦约诗文集:外三种

    本书收入四种崇明地方名人著作。《秦约诗文集》是辑录了秦约的诗文作品;《海运奏疏》收录了沈廷扬关于开海运的多封奏疏;《求己堂诗文集》是清末崇明诗人施彦士的作品,乃合《求己堂诗集》与《求己堂文集》而成;《沈汝梅诗文集》则是辑录了民国著名教育家沈汝梅散见于地方报刊的诗文作品。四种著作并收入了辑录的相关生平传记资料。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热门推荐
  • 赤龙武神

    赤龙武神

    【精品玄幻】【火爆爽文】赤龙,融合了混沌之中的第一滴精血,又称血龙,为神龙之祖。林晨,东阳郡林家一个少年,身怀赤龙血脉,却被人误以为是奎蛇血脉,因和家族天才弟子争斗,被扫地出门……且看林晨如何凭借赤龙血脉,于乱世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古今万界最强武神!Q群:153442352(普通读者1群)72375988(VIP读者群,需购买全部收费章节的读者才可进)
  • 一朝穿越:这个王妃有点拽

    一朝穿越:这个王妃有点拽

    她,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凰,心狠手辣、杀伐果断皆是她的代言词。因奶奶的抛弃成凰,因同伴的背叛穿越。他,天赤国最尊贵的异性王爷,高冷淡漠,银白面具为谁而摘?初次相遇,两人不打不相识。某男阴狠道:“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女人!”某女狡黠反驳:“那也好过缺手之人!”两情相悦,成婚后。某男无奈道:“真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女人!”某女闻言,叉腰反驳:“那也好过某物细小之男!”
  • 血灵尊圣

    血灵尊圣

    正邪相争,是为天道。傲视群雄,是为狂傲!走天地,渡阴阳!吾以一己之力,夺得万人仰望,千人为尊,一人为夫!两位素来陌生的少年少女,在这个世界就了千古绝恋,究竟是佳话,还是遗憾!你若死,不独活!她若伤,你必亡!两手紧握,手持古剑,诛三界之神,方为尊圣!
  • 有目光看久

    有目光看久

    欧阳黔森,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常委,贵州省青联副主席。先后在中国中文核心朔刊《当代》、《十月》、《收获》、《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新华文摘》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绝地逢生》等。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水晶山谷》,短篇小说集《味道》等十部。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绝地逢生》、《风雨梵净山》、《王阳明》,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旷继勋篷遂起义》等十一部作品中,任编剧兼总制片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军电视“金星奖”及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三十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四个一人才”,中宣部、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网游之机械时代

    网游之机械时代

    重生一世,北溪回到游戏做起了萌萌哒的机械师小萝莉。双枪重炮,人形萝莉召唤兽,霸气的黄金加特林...一人颠覆整个时代。“我要重现机械师的辉煌。”这是机械的时代,亦是你们的时代。----致所有的机械师玩家!PS:求各种推荐票各种收藏各种打赏各种票票....
  • 闪婚之萌妻哪里逃

    闪婚之萌妻哪里逃

    他是萧家的继承人,有颜值,有头脑,腹黑而高冷,唯独对她深情似海。她是萧家的养女,寄人篱下,一直小心翼翼的守候着他。他:对不起,请不要离开我...她:不...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钓鱼的男孩

    钓鱼的男孩

    当我想起我们的故事,想到从那天早晨开始,我们这从未分离过的一家人分开了,我真希望——即便过了二十年也是如此——希望他不曾离开,不曾收到那封调动通知。在那个通知到来之前,一切井然有序:父亲每天早晨出门上班,在露天市场摆摊卖生鲜食品的母亲照料我和我的五个兄弟姐妹。我们跟阿库雷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一样,得去上学。万事都顺其自然。我们很少回想过去……我将成为飞行员,或者是尼日利亚总统,或者是大富翁,买得起直升飞机——因为未来在我们手中。未来是一块空白的画布,什么都有可能。然而,父亲调去约拉这件事改变了这一切:时间、季节和过去变得重要了,我们对过去的渴望甚至超过了当下和未来。
  • 故事与人生

    故事与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个自己演绎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放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将人物角色换位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不仅能获得宝贵的经验,还能收获一些极其珍贵的感悟。感悟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所谓感悟就是通过接触和认识,而得到的新的认识。感悟能使我们认清形势、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并让自己的思想进步、信心增强、人生目标明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机器觉醒从地球出发

    机器觉醒从地球出发

    当机器人拥有了人类般的意识后,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的呢?他们是敌还是友?人类将会走向何方?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