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300000005

第5章 袁氏世范(4)

同住在一起的父亲、兄长、儿子、弟弟,好人和坏人各占一半。如果顽劣、懒惰、刻薄、不爱惜家产的人先死,这个家庭的兴盛就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慈善、忠厚、勤劳、谨慎的人先死,这个家庭就很难继续了。谚语说:“不要说家庭不兴旺,而是使家庭兴旺的子女还没出生。不要说家庭没有破败,而是使家庭毁灭的子女还没长大。”也就是这个道理。

男女不可幼议婚

【原文】

人之男女,不可于幼小之时便议婚姻。大抵女欲得托,男欲得偶,若论目前,悔必在后。

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男女之贤否,须年长乃可见。若早议婚姻,事无变易固为甚善,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或所议之婿流荡不肖,或所议之女很戾不检。从其前约则难保家,背其前约则为薄义,而争讼由之以兴,可不戒哉!

【译文】

人们不可以在儿子、女儿幼小的时候,就替他们商量婚姻。因为女子想找到依恋,男子想得到配偶,如果只就眼前的情况来定,日后就必定会有悔恨。

大概富贵盛衰,变化很快,不能经常。男子女子究竟好不好,也要等到长大以后才能看出来。如果很早就商量了婚姻的事,事情没有变化,固然很好。可是如果以前富有现在变穷了,如果以前很显赫现在下台了,或者如果商定的男孩长大后放荡不贤良,商定的女孩懒惰不检点,那么遵守以前的婚约,就难以保住家庭的幸福;背叛以前的婚约,就是不讲义气。这样纷争和官司就会时有发生。一定要慎重而为。

议亲贵人物相当

【原文】

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苟人物不相当,则子女终身抱恨,况又不和而生他事者乎!

【译文】

男女之间谈婚论嫁,不可以贪图对方家庭地位高,或财产丰厚。如果人不相配,那么子女会一辈子都怀有遗憾的,更何况还会因为两人不和而产生其他纷争的事呢!

媒妁之言不可信

【原文】

古人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覆。绐女家则曰男富,绐男家则曰女美。近世尤甚。绐女家则曰男家不求备礼,且助出嫁遣之资;绐男家则厚许其所迁之贿,且虚指数目。若轻信其言而成婚,则责恨见欺,夫反目,至于仳离者有之。

【译文】

古人说周人厌恶媒人,因为她们的话反复多变,欺骗女家就说男家很有钱,欺骗男家就说女方很漂亮。近来的媒人更是如此。欺骗女家就说男家不要求礼仪齐备,并且要帮助出陪嫁的钱物;欺骗男家就答应要带来大量陪嫁,并且夸大数目。如果轻易相信了媒人的话而结了婚,就会责怪和气愤自己被欺骗了,夫妻两人反目为仇,闹到离散的也有很多人。

分给财产务均平

【原文】

父祖高年,怠于管干,多将财产,均给子孙。若父祖出于公心,初无偏曲,子孙能各戮力,不事游荡,则均给之后,既无争讼,必致兴隆。

若父祖缘有过房之子,缘有前母后母之子,缘有子亡而不爱其孙,又有虽是一等子孙,自有憎爱,凡衣食财物所及,必有厚薄,致令子孙力求均给,其父、祖又于其中暗有轻重,安得不起他日争端。

【译文】

父亲、祖父上了年纪以后,不再想管事,大多将财产平分给予孙。如果父亲、祖父能用公平之心分配财产,本来就不偏向哪一方,而子孙又能一起努力而不游手好闲或放荡不羁,那么平均分得财产之后,就没有争吵和打官司的事,一定会兴旺发达。

如果父亲、祖父因为有过继的儿子,因为有亲妈和后妈的儿子,因为有儿子死了而不喜欢的孙子,又有虽然都是一样的子孙,却厌恶和喜欢各不相同,这样凡是给予衣服、食品等财物,必然有多少不等,使得子孙竭力要求公平对待,而父亲、祖父叉在中间暗地里有轻重偏向,这样岂能不引起以后的矛盾呢?

遗嘱公平维后患

【原文】

遗嘱之文皆贤明之人为身后之虑。然亦须公平,乃可以保家。如劫于悍妻黠妾,因于后妻爱子中有偏曲厚薄,或妄立嗣,或妄逐子,不近人情之事,不可胜数,皆所以兴讼破家也。

【译文】

遗嘱是贤良的人为自己死后的事考虑而立的。然而也必须公平才可以保住家庭的和睦。如果被凶猛狡猾的妻子逼着,便在妻子儿女中有所偏心,或者妄自定下继承人,或者妄自驱逐儿子,做很多不合乎人情的事,这都会导致官司的发生,使家庭转为衰落。

遗嘱之文宜预为

【原文】

父祖有虑子孙争讼者,常欲预为遗嘱之文,而不知风烛不常,因循不决,至于疾病危笃,虽心中尚了然,而口不能言,手不能动,饮恨而死者多矣。况有神识昏乱者乎!

【译文】

父亲、祖父有担心子孙会发生矛盾的,因而经常想事先立下遗嘱。却不知道就像风中的蜡烛一样,到了疾病危险的时候,虽然心中还明白,嘴却不能说话了,手却不能动了,怀着遗憾而死去的太多了。更何况还有很多神志不清的人呢!

第二处己

人之智识有高下

【原文】

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著,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

【译文】

人的智力及知识水平本来就有高低之分,如果两个人的水平相差太大,那么,智力及知识水平高的人看待水平低的人,就好像登高望远,一览无余;而智力及知识水平低的人看水平高的人,就好像站在墙外想往墙内看一样,无法看清。如果两人水平相差无几,那么还可以相互交流,如果二者相差甚远,那么,水平高的人就不必去理水平低的人了。因为即使交流也是白费话语。这就好像下棋一样,双方水平差不多,还可以对弈,如果是一个国手与一个棋盲对弈,其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呢?

处富贵不宜骄傲

【原文】

富贵乃命分偶然,岂宜以此骄傲乡曲!若本自贫窭,身致富厚,本自寒素,身致通显,此虽人之所谓贤,亦不可以此取尤于乡曲。若因父祖之遗资而坐享肥浓,因父祖之保任而驯致通显,此何以异于常人!其间有欲以此骄傲乡曲,不亦羞而可怜哉!

【译文】

富贵是命中偶然发生的事,怎么能因此而在家乡炫耀!如果本来很贫穷,后来经过苦心经营而发财致富;本来是一个平民,经过自身努力而身居高位了,这种人虽然被人称为有才能,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家乡过于招摇。如果是凭借着祖先的遗产过上富足生活的人,倚靠祖辈、父辈的保举而获取高官的人,他们与常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之中居然还有人想在家乡人面前骄纵,这种炫耀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更是可怜的。

礼不可因人分轻重

【原文】

世有无知之人,不能一概礼待乡曲。而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见有资财有官职者则礼恭而心敬。资财愈多,官职愈高,则恭敬又加焉。至视贫者、贱者,则礼傲而心慢,曾不少顾恤。殊不知彼之富贵,非我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长厚有识君子必不然也。

【译文】

社会中有一些无知的人,他们对父老乡亲不能一概以礼相待,而是因人而异,以富贵贫贱为标准来划分出高下等级。他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总是恭敬有礼,而且钱财越多,官职越高,他们就越发恭敬。而当看到贫穷的平民百姓时,就非常傲慢而毫无礼貌可言。他们很少去关照、周济那些贫贱的人。殊不知,他人的富贵不是我的荣耀,他人的贫贱也不是我的耻辱,为什么要用不一样的标准来对待别人?德高望重的人一定不会这样做。

穷达自两途

【原文】

操履与升沉,自是两途。不可谓操履之正,自宜荣贵,操履不正,自宜困厄。若如此,则孔、颜应为宰辅,而古今宰辅达官,不复小人矣。盖操履自是吾人当行之事,不可以此责效于外物。责效不效,则操履必怠,而所守或变,遂为小人之归矣。今世间多有愚蠢而享富贵,智慧而居贫寒者,皆自有一定之分,不可致诘。若知此理,安而处之,岂不省事。古代人物【译文】

品德的好坏与官职的高低,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不能说品行端正,自然就能得到荣华富贵;也不能说品行不端,就一定会被遭受厄运。如果真是这样,孔子、颜回等人就应该当上了宰相。而事实上,古往今来的宰相和达官中有不少人就是小人。提高自己的修养自然是我们所应该做的事,不能因此而带有什么功利目的。否则,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然会放松了在品德方面的修养,原本奉行的信念有所改变,就会沦为一个小人。如今,世间有很多愚蠢的人在享受着富贵,而聪明的人却很贫寒,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必深究。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泰然处之,岂不少些烦恼!

世事更变皆天理

【原文】

世事多更变,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见目前稍稍荣盛,以为此生无足虑,不旋踵而破坏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换甲,则世事一变。今不须广论久远,只以乡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论目前,其成败兴衰何尝有定势!世人无远识,凡见他人兴进及有如意事则怀妒,见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则讥笑。同居及同乡人最多患此。若知事无定势,则自虑之不暇,何暇妒人笑人哉!

【译文】

世间的事情变化莫测,这是自然规律。现在,好多人往往看到眼前的事业稍有兴盛,就以为此生再没有值得忧虑的事了,可是,接踵而来的却是事业的失败,这种情况很多很多。天干十年一换,世上的事情也随之一变。不必说得太远,只把家乡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情与眼前的情况相比较,就会发现,成败兴衰哪里有不变的呢?世上有些人没有远见,一看到别人事业兴旺、称心如意,就心生嫉妒;看到别人事业受挫折、不顺心时,便讥笑人家。同家族和同乡之中,有这种毛病的人很多。如果明白凡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那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恐怕还来不及呢,又哪里有时间去嫉妒别人呢?

人生劳逸常相若

【原文】

应高年飨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飨富贵安逸至老者。早年登科及早年受奏补之人,必于中年龃龉不如意,却于暮年方得荣达。或仕宦无龃龉,必其生事窘薄,忧饥寒,虑婚嫁。若早年宦达,不历艰难辛苦,及承父祖生事之厚,更无不如意者,多不获高寿。造物乘除之理类多如此。其间亦有始终飨富贵者,乃是有大福之人,亦千万人中间有之,非可常也。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即飨富贵至终身。盖不知此理,而又非理计较,欲其子孙自小安然飨大富贵,尤其蔽惑也,终于人力不能胜天。

【译文】

如果想要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须在年轻时历尽辛苦。没有人能从年轻时直到年老一直享受富贵安逸的生活的。早年科举及第以及早年就在朝中为官的人,到了中年之时仕途必定会不顺畅,只是到了晚年才能获得荣贵显达。有的为官之人,虽然在官场上没有什么不如意之事,可是家中却生活窘迫,常常要为吃穿发愁,为儿女的婚事担忧。如果早年官运亨通,没有品尝过生活的艰辛,又继承了父祖的一笔遗产,更没有遇到过任何不如意的事,这种人大多不会长寿。造物主对人的命运的安排大多如此。在生活中也有一些自始至终享受富贵的人,这是有大福的人,这种大福之人在千万人中才有一个,实在是极其特殊的。现在的人往往都是机关算尽,幻想不经历劳苦就能永远享受荣华富贵。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而且还要毫无道理地算计着,想让其子孙从小就能享受大富大贵的生活,这就更无知了。其最终结果还是人力不能胜过天命。

忧患顺受则少安

【原文】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如者。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其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译文】

人生在世间,自从有了知识,就有了忧患和不如意的事。小孩子的哭叫,都是因为某些事没有满足而致。一个人从幼年到少年再到壮年,最后到老年,如意的事常常很少,而不如意的事却常常很多。即使大富大贵之人,虽天下人都敬慕他,认为他过的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但是,这种人也各有各的烦恼,与贫穷的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二者所忧虑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所以我们把这个世界称为缺陷世界。人生不可能一切都能让人满意,能明白这个道理而能顺乎自然的人,就能得到一些安慰。

谋事难成则永久

【原文】

凡人谋事,虽日用至微者,亦须龃龉而难成,或几成而败,既败而复成。然后,其成也永久平宁,无复后患。若偶然易成,后必有不如意者。造物微机不可测度如此,静思之则见此理,可以宽怀。

【译文】

大概人们要干一件事,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必须是经受一些磨难还未必成功,或者快成功时又失败了,失败之后又再成功。只有这样获得的成功,才能真正永无后患。相反,如果靠偶然的机会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日后一定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大千世界,事物发展变化就是这样深不可料。静心思考一下,便能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事情的成功和失败也就可以想明白了。

性有所偏在救失

【原文】

人之德性出于天资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习为而补之,则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径行,故多失。《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也。后世有以性急而佩韦、性缓而佩弦者,亦近此类。虽然,己之所谓偏者,苦不自觉,须询之他人乃知。

【译文】

人的品性是天生的,而且各有不足之处。有学问、修养的人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因而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它,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普通的人不仅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反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去为所欲为,以致造成许多失误。《尚书》中说的九德,是指“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这些都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这些都是通过学习而养成的。这就是圣贤之所以为圣贤的原因。后世有一些性急的人就佩带韦皮。性子慢的人就佩带丝弦,也就是这个原因。即使这样,自己的不足之处,苦于自己无法知道,就必须向别人请教。

人行有长短

【原文】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译文】

人的品行虽然有不足,但是他也必然有长处。与人交往,如果只看别人的短处而无视别人的长处,那么,就一刻也难以与人相处。反之,如果能常想着别人的长处,而不去计较别人的短处,便能与人友好相处。

人不可怀慢伪妒疑之心

【原文】

同类推荐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热门推荐
  • 犹太人做人做事的经典智慧

    犹太人做人做事的经典智慧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目标读者为大众人群。犹太人的经商智慧向来为人所称赞,犹太人做人做事的智慧也向来为人所称道。本书从犹太人的思考智慧、做人智慧、做事智慧、交际智慧、借力智慧、包容智慧、教育智慧等多个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犹太人的经商理念、赚钱技巧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阐述了犹太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所在,希望能给广大读者以经验和理念上的帮助和借鉴,启发读者在学习、工作、做人做事方面都有所进步,从而走向成功。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 生活的幸福(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生活的幸福(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每个都知道,在钩鱼时,要考虑鱼儿喜欢吃什么,而不是垂钩者喜欢吃什么。如果钩鱼者用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去钩鱼,最终将一无所获,除非他改变诱耳。任何只重视自己想要的想法都是幼稚的、不可思议的。固然,每个人永远对自己所要的感兴趣。但别人并不一定对他所要的感兴趣。同样,其他的人也只对他们所要的感兴趣。
  • 火蟹岛上的渔家女

    火蟹岛上的渔家女

    火蟹岛由一簇凸耸于万顷碧波中的山峰组成,远看犹如一簇蓝中泛黄的蒿草,近看又像青纱帐中崛起的一群楼房,挤挤拥拥,拔地擎天。亘古开天地,岁月历沧桑,风浪的鬼斧神功把岛外围的山都劈去一半,形成立陡的山崖,高而险峻。有好事者蹬攀俯瞰,我的娘!山下礁石变蝇屎,狂涛成细浪,眩晕得使你两腿打战,不寒而栗,不等看明白山下景色,便打了退堂鼓。外围被劈下去的半拉山都填充到了海里,由山根向外伸延的岛陆架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明礁暗石,形成庞大的环岛礁石区。因此岛盛产火蟹,故而得名。梅艺的商店位于码头旁边,店面不大,只三间屋,除经营渔需物品外,还经营些烟酒糖茶。
  • 戏惹君心

    戏惹君心

    大婚前,她被人设计声名俱毁。他是她的夫,却不愿正眼瞧她一眼,更为别的女人弃她、辱她。敌军夜袭,她被帝、妃弃于行宫,惨落敌国太子之手,然而他却发现惊人真相。那一夜,她舍下一己安危,救下数百宫人;而他,牺牲天下安宁,只为护她一人。他是谪仙男子,爱她刻骨却恨波不歇。弃安宁、违生母遗愿,入龙潭、赴风云巅,心痛浴火,摇变强势,只想拥她入怀,报复缠绵!江山争,帝王谋,美人欢,而她是“但求一人”的寻常女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屠魔卫道

    屠魔卫道

    她是一个平凡的生命,因为被赋予了不平凡,走上了屠魔的道路;在人间,为什么人和其它生命体..会被人称之为魔呢?魔到底是什么?.魔..它是恐怖的代言,是残暴的象征,它代表的杀戮,毁灭,任何可以称为魔的生命体,都是打破常规,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纯在。
  • 天诛劫

    天诛劫

    一心想进入天罗门成为内门进修弟子的陆少承,历经千辛汲取的天地罡气,却被一股诡异能量强行压制,不能任由自己驱用。一次偶然的经历,却意外间得知了体内的诡异能量,竟是一种狠毒无比的咒劫。为了解开咒劫,他被迫卷入了宗派之间的纷争之中,意外成为了天罗门的入室弟子。当魔族强势袭来,大弘王朝百姓遭受死亡威胁,五大门派相继瓦解溃散,天罗门面临空前灾难之时,他能否顺利解开封印在自己体内的咒劫,重振天罗门,成为众人翘楚以盼的领袖之主?
  • 不烬佩上玉

    不烬佩上玉

    人人都说,宁王府的世子被那平沽第一美人迷住了。刚带她回来的一个月,便因为她把自己名义上的母妃关了两个月禁闭。为了她将她的院子更名为慕安阁,也为她特意建造了观星楼,将她宠的无法无天,人人嫉妒。她爱红色,他便送她正红色的绫罗绸缎,不顾礼法,默认她为王府的女主人。然而即使寒烬再怎么宠陆安珩,也没有给过她一个名分,使得她在府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直到后来,陆安珩才明白,一切都一切,都只是为了他自己,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障眼法。这世上不乏聪明的人,只是不愿聪明。毕竟美梦太好,她不愿醒来。
  • 逃婚101天:学霸娇妻,乖一点

    逃婚101天:学霸娇妻,乖一点

    云清,重生了。前世,她颠沛流离,潦倒一生,今生,再次重来,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爱情,呵,什么是爱情?云清表示,除了学习,一切都是虚的。重来一回,她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印象中的狗男人怎么变了一个样子?好像跟她认识的那个卓一言,完全不一样。卓一言表示,他印象里的小妻子像是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不过,没关系,一点都不耽误他爱她,嗯,他负责赚钱养家,她负责貌美如花,不行的话,反过来也可以。
  • 武者世界大冒险

    武者世界大冒险

    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张小天很开心,男儿的浪漫,永远是江湖!可是,当这个世界的画面向他徐徐展开时,他发现,这里实在跟心目中“鲜衣怒马,醇酒美人,仗剑高歌”的武侠梦相去甚远。他,只有为了生存,拼命攀爬,直到站在那最高之处!